㈠ 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1、你好李煥英
《你好,李煥英》是由北京大碗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華誼兄弟等聯合出品,由賈玲執導,賈玲、張小斐領銜主演,劉佳、沈騰、陳赫等人主演的奇幻喜劇電影,該片於2021年2月12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影片根據2016年的同名小品及賈玲親身經歷改編,講述了剛考上大學的女孩賈曉玲在一天之內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在情緒失控中,意外穿越回到了八十年代,與20年前與正值青春的母親李煥英相遇的故事。
㈡ 德國在二戰中為何寧可挑戰蘇聯也不死磕英國
後世回憶二戰 歷史 的一大疑惑就是德國為什麼會在沒能拿下英國的前提下就對蘇聯這個龐然大物開戰。二戰剛爆發之時德軍的閃電戰可謂勢如破竹:波蘭只抵抗了28天,法國只抵抗了39天,希臘抵抗了24天,挪威抵抗了2個月,荷蘭只抵抗了5天,盧森堡只抵抗了1天,丹麥甚至只在象徵性抵抗6小時後就宣告投降......就連在戰前號稱歐洲陸軍第一強國的法國也被德國在短時間內拿下了。
這時全世界就只剩下美、蘇、英三國還能遏制德國。這三國中英國早已於1939年9月波蘭戰役後就對德國宣戰,而美、蘇兩國這 時尚 處於中立狀態。按說德國應當集中精力對付早已宣戰的英國,而盡可能避免刺激美、蘇這兩個中立國。在法國戰役中英國遠征軍有68111人陣亡、受傷或被俘。盡管英國通過敦刻爾克大撤退為日後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實力。但英國派駐法國的遠征軍所有重型裝備都丟棄在了歐洲大陸。
這就導致英國本土的地面防衛出現了嚴重問題。此時的德國正處於二戰中的高光時刻:除了英、蘇兩國之外幾乎整個歐洲都已處於德國的控制之下,而英國似乎只能依仗英吉利海峽勉強自保而已。盡管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閃電戰中所向無敵,可德國海軍的實力遠遠不及英國這個老牌海上霸主。要渡過英吉利海峽征服英國這個島國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可偏偏海軍恰好正是納粹德國武裝力量的短板。
德國作為一個傳統的大陸國家有著世界頂級的陸軍,同時戈林麾下的空軍也具備相當的優勢,然而德國的海軍實力(尤其是水面艦艇力量)卻相當薄弱。德國作為大陸國家的性質導致德國在軍事戰略上始終存在重陸輕海的特點。盡管一戰時期德國憑借自己強大的軍工實力打造了號稱世界第二的海軍,但作為世界第二的德國海軍在世界第一的英國海軍面前其實還差得遠。
在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發生的日德蘭海戰中德國海軍盡管痛打了英國海軍一頓,但始終沒能打破英國海軍對德國的封鎖。德國就像是一個痛打了看守後仍被困牢籠的囚徒。整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海軍始終沒能突破英國海軍的封鎖。由此可見德國所謂的世界第二海軍在英國這個老牌海軍強國面前仍是有差距的。一戰後的《凡爾賽條約》在國防軍備領域對作為戰敗方的德國施加了諸多限制。
德國陸軍被限制在10萬人的規模以下且不得擁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進攻性武器;德國海軍只能擁有6艘10160噸裝備280毫米主炮的非無畏戰列艦、6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12艘魚雷艇。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上台後對德國進行了重新武裝。經過重新武裝的德國再次擁有了強大的陸軍實力,然而德國海軍的實力恐怕連他們自己都瞧不上。有些人也許會熱衷於討論二戰期間德軍潛艇部隊的狼群戰術。
可實際上德國之所以大力發展潛艇戰術正是為彌補大型水面艦艇的缺失才不得已而為。二戰期間美、英、日三個海軍強國最吸引眼球的武器就是航母,但德國海軍卻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大型水面艦艇。德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才不得不搞大規模的潛艇戰。整個二戰期間德國海軍除了無限制潛艇戰和水面游獵之外幾乎毫無建樹。在馬爾他戰役中德國與義大利的海空軍綁在一起都沒打贏英軍。
德軍在北非戰場的失利在相當程度上就是由於海軍實力的薄弱導致海上補給乏力。事實上德國自從經歷過一戰時期的日德蘭海戰後就已放棄與英國在海上爭雄的念頭,所以二戰時的德國幾乎把所有資源都用於陸軍和空軍的建設。德國在海軍方面與英、美等國的差距不僅反映在武器裝備上,同樣也反映在德國的海軍戰略戰術方面。德國作為一個傳統的大陸國家對如何進行三軍聯合的登陸作戰是缺乏成熟經驗的。
希特勒本人就曾私下對龍德施泰特承認:「我在陸地上是英雄,但在水裡是懦夫」。在1940年4月德國入侵挪威的「威瑟堡行動」中參戰的德國海軍30艘艦船損失慘重,而且就連旗艦「布呂歇爾號」巡洋艦也被擊沉。這次經歷使德國更加意識到以自己的海軍實力要渡過英吉利海峽征服英倫三島幾無可能。希特勒在制訂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時從一開始就充分考慮到德國在海軍實力上與英國的差距。
因此希特勒打算把入侵英國的主要作戰任務交給戈林的空軍。希特勒的打算是用空襲這種方式打擊英國人的自信心,同時瓦解英國的地面和海軍戰力,從而迫使英國主動屈服於自己。戈林為此集結了德國空軍主力3個航空隊的2669架飛機。這其中戰斗機和轟炸機各佔一半,而英國方面只有700架戰斗機和500架轟炸機。德國方面在飛機數量上佔有2:1的優勢。
英國方面在如此強烈的戰爭威脅面前開始了必要准備:首先英國戰時內閣組建了飛機製造部,之後英國飛機的月產量由700架迅速增加到1600架;其次英國全境范圍內開始統一調整部署防空力量;再次空軍部成立作戰訓練部隊,同時建立多個訓練學校加緊培訓空勤、地勤人員。這樣一來英國每月可以培養200名新飛行員補充部隊。此外英國動員了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英聯邦成員國代為培訓空勤人員。
英國還建立了全國性的雷達預警系統。盡管當時的雷達技術還不十分完善,但已能為英國空軍提供德國空軍的行蹤。英國為彌補當時雷達技術的不完善還在全國各地徵召大量人力用望遠鏡觀察德軍飛機的動向。1940年至1941年德國發動了旨在迫使英國投降的大規模空戰,然而德國在損失大量戰機和飛行員後仍無法取得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優勢,更無法藉由空襲瓦解英國的陸軍、海軍以及抵抗意志。
這時納粹德國在戰前儲備的原油已開始出現不足。1942年2月以後希特勒只好暫時先擱置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沒能成功拿下英國為德國日後的戰敗埋下了最初的伏筆。戰爭期間英國收留了法國、波蘭、荷蘭、挪威、希臘、南斯拉夫等國的流亡政府,為各國的地下抵抗組織提供著各種支持。英國實際上已成為各路反德勢力的聚集地,而且英國還極力設法把加拿大、印度等英聯邦屬地以及美國、蘇聯拉入到對德戰爭中。
此時已征服整個西歐的德國乍一看似乎要比英國強得多,可不要忘了大英帝國畢竟得等到二戰後才正式解體。當時的英國依然擁有遍及全球的殖民地。這意味著英國可以調動的戰爭資源遠比德國雄厚。戰爭期間英國從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等地徵召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以滿足本土的戰略需求。德國在一時之間難以拿下英國的前提下轉而開始制定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
當德軍在西歐橫沖直撞時蘇聯也在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等地開辟東方戰線。在這種態勢下德國和蘇聯都高度警惕著對方的一舉一動。德國方面制定了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蘇聯方面則制定了旨在對德國進行先發制人打擊的大雷雨計劃。德國在拿下法國以後所面臨的局面是:英國始終把德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而蘇聯對德國的態度尚不明確。
事實上英國和蘇聯都不希望看到德國一家獨大到足以威脅自己的地步。丘吉爾早就在盡力爭取蘇聯介入到英德之間的戰爭中,而蘇聯方面出於自身國防安全的考慮始終沒明確表態。在英、德兩國激戰正酣的背景下蘇聯的最佳選擇莫過於置身事外坐山觀虎鬥。事實上斯大林也是這樣做的:蘇聯與英、德雙方都保持著正常的外交關系,但又始終拒絕加入任何一方的陣營。
盡管斯大林盡量避免讓蘇聯站在任何一方的對立面上,但在希特勒看來蘇聯還是有倒向英國的潛在可能。既然這時整個歐洲能制衡德國的只剩下英國和蘇聯,那麼只要拿下了蘇聯就意味著切斷了英國可能從外部獲得的支持。地緣政治學說的鼻祖麥金德把東起興安嶺、西抵多瑙河的內陸歐亞地區稱為國際地緣政治的心臟地帶,而心臟地帶以外的世界則分為內新月地帶、外新月地帶。
麥金德所說的心臟地帶在如今的世界地圖上包括中國新疆、內外蒙古、西伯利亞、東歐平原、中亞、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等地;環繞在這一地帶周圍的西歐國家、土耳其以及中國、印度絕大部分國土屬於內新月地帶;亞歐大陸邊緣的英國、日本等島國以及與亞歐大陸遠隔重洋的美洲、澳洲國家屬於外新月地帶。麥金德認為亞歐大陸作為世界最大的地方就是國際地緣政治的中心。
那麼亞歐大陸的心臟地帶自然就是中心內部的中心(可謂重中之重)。麥金德據此提出了如下觀點:「誰統治了心臟地區就能控制歐亞大陸;誰統治了歐亞大陸就能控制世界」。事實上自古以來圍繞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的爭奪博弈就從未停止過:漢朝與匈奴的戰爭、唐朝與阿拉伯帝國的碰撞、蒙古人的西征、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大英帝國與沙皇俄國的地緣博弈......
從我們剛剛對麥金德所說的心臟地帶范圍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西伯利亞、東歐平原、中亞等地在當時都屬於蘇聯的領土。深受麥金德地緣學說影響的希特勒很早就提出了所謂的生存空間理論。希特勒認為德國的生存空間有限,所以有必要用德國之劍為德國之犁開拓空間。希特勒發動戰爭在本質上並不僅僅是戰勝英國或者蘇聯,而是為了獲取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希特勒之所以要發動對英國和蘇聯的戰爭是因為英、蘇阻礙了他對外擴張獲得生存空間的行動。如果從獲得生存空間的角度來看佔領蘇聯就比佔領英國更加有利可圖。希特勒認為佔領了英國那麼巴掌大的地方並不能獲得廣闊的土地,同時遠離國際地緣政治中心地帶的英國也沒什麼全球戰略意義。盡管拿下蘇聯在希特勒眼中有比拿下英國更大的戰略價值,但他也必須衡量拿下蘇聯與拿下英國比起來哪個難度更大。
我們現在作為過來人會覺得對蘇聯這個龐然大物開戰是不明智的,但這是建立在我們知道二戰 歷史 的前提下。當年的希特勒又沒未卜先知的能力,那麼他哪能料到攻打蘇聯會付出怎樣的代價呢?事實上希特勒在發起巴巴羅薩計劃以前只是把蘇聯當成一個外強中乾的龐然大物而已。希特勒曾公開表示:「我們只要在門上踢一腳,那麼俄國這棟破房子就會整個塌掉」。
如今俄國被世人視為戰斗民族很大程度上就是自二戰以來留下的印象,然而當年的希特勒卻並不認為俄國算是一個強敵。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時蘇聯才不過成立19年。蘇聯在國土、資源、經濟方面所繼承的是沙俄的基礎。當年的沙皇俄國盡管是歐洲疆域和人口第一大國,但在封建農奴制殘余的束縛下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1905年身為老牌列強的沙俄被亞洲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日本打敗了。
沙俄由此成為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個被亞洲黃種人國家所打敗的歐洲列強。當時的沙俄被稱為「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節」。蘇聯成立後用兩個五年計劃發展成為了一個重工業和軍事上的強國,與此同時也成為了經濟總量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國家。盡管蘇聯在軍力規模和經濟總量上已是一個無可爭議的大國,但在技術手段上比起早期的先進工業國仍存在相當的差距。
1940年約有7000萬人口的德國全年鋼產量為2150萬噸、發電量為630億千瓦時,同年有著1.7億人口的蘇聯全年鋼產量為1830萬噸、發電量為480億千瓦時。這樣的數據很容易讓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決策層認為蘇聯不過是外強中干。當然等到戰爭真打響以後蘇聯靠著豐富的人力資源使自己的生產潛力充分釋放出來後就讓德國感受到了壓力,可在戰爭沒打響之前希特勒是預料不到未來這些情況的。
在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2日的蘇芬戰爭中芬蘭人利用自己主場作戰熟悉地形、氣候的有利條件給予蘇軍迎頭重擊。蘇聯在蘇芬戰爭投入了巨大的兵力,然而卻付出了375491人傷亡的沉重代價,因此導致國家聲譽受到很大的傷害。最終蘇聯未能實現原先征服芬蘭全境的目標。芬蘭在此戰中不僅保有了主權,而且還贏得了國際聲望。當然芬蘭到底還是敵不住實力強大的蘇軍,不過蘇聯在這場戰爭中也只能說是慘勝。
德國方面認為蘇聯在蘇芬戰爭中的表現充分證明了蘇聯的外強中干。這更堅定了納粹德國發動侵蘇戰爭的決心。此外德國人當時還有一種想當然的判斷就是來自外部的入侵會造成俄國內部的混亂。沙皇時代的俄國是一個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異常尖銳的國家。十月革命後蘇俄紅軍曾與白軍勢力進行過長達四年的內戰。直到二戰時期反蘇的白軍殘部仍在海外繼續活動。
當時中國的東北、上海等地就有很多白俄流亡人員。二戰期間日本關東軍中就有一支白俄部隊。當德國發起侵蘇戰爭時一些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立陶宛人出於種種原因站在了德軍一邊。這令德國方面產生了一種錯覺:自己的入侵不僅不會受到抵抗,反而會造成蘇聯國內的混亂。德軍裝甲軍團司令克萊斯特就曾說過:「我們勝利的希望還在於入侵必然使俄國發生政治混亂。我們把過高的希望放在這樣的信念上」。
希特勒的政治顧問們嚴重低估了蘇聯軍事和政治能力。他們盲目地以為戰爭一旦打響之後斯大林政府就會在內憂外患中被蘇聯人民自行推翻,從而導致俄國這個外強中乾的龐然大物不戰自潰。當然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樣的情況根本就沒發生。對形勢的錯誤估計使德國捲入到了巨大的戰爭泥潭中無法自拔。隨著戰爭規模的日益擴大最終徹底吞噬掉了德意志第三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