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俄羅斯燧發槍戰爭電影
擴展閱讀
看什麼電影睡覺快 2024-12-29 03:06:18
上帝之城電影完整版合集 2024-12-29 03:06:06
電影奇襲全集在線觀看 2024-12-29 03:04:41

俄羅斯燧發槍戰爭電影

發布時間: 2024-12-28 11:49:52

『壹』 求推薦部戰爭片

你要打仗的電影,那就非《拯救大兵瑞恩》莫屬了,非常真實的一部戰爭片,劇情也很好,這部片子有多真實?我跟你講講,一開始的登陸戰,打得那些人血肉模糊的,整個海都是血和屍體!去看一下吧,主角也不錯

『貳』 求燧發槍時代的問題

17—18世紀歐洲軍隊的戰略戰術 軍樂隊
凡是看過有關那個時代戰爭電影的想來都會發現兩軍交戰,總有軍樂隊相伴左右。作為現代人似乎很難理解在血雨腥風的戰場上,怎麼還要找一幫人來吹拉彈唱?在那個時候,幾乎各個歐洲國家的部隊幾乎全部配備軍樂隊,基本上的編制是每個連隊配屬3名鼓手或是笛手。實際上,作為軍樂隊的首要任務是替指揮官傳遞作戰信號和指示。當時作戰,可沒有什麼「無線電」之類的好東西,對士兵在戰場進行大范圍的命令十分困難。相較而言,依靠鼓手們來敲出作戰信號就變得十分方便可行了。換言之,不同的軍樂也就象徵著不同作戰命令。再者,18世紀的戰斗所採取的最常見隊型既所謂「線形戰術」,這有利於發揮大規模排槍齊射的威力,但同時也要求是並行軍時的步調一致劃一,如此樂手就可以讓士兵們根據他們樂曲的節奏來掌握自己的步伐,維持戰線的隊形。在戰場,有著這么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作戰雙方都應不主動地向對方的軍樂手攻擊,凡是主動對軍樂手襲擊的一方往往會被輿論斥為「卑鄙的小人」。

軍官
至於軍官在那時也就像類似的「優惠」政策,既射擊一方不應把對方指揮官作為瞄準目標。一個標准18世紀的歐洲步兵連的編制為,一名上尉,一或兩名中尉,一或兩名少尉,5名下士和3名樂手及140名列兵。准尉以上均被視為軍官。最明顯的識別就是,軍官一般手裡都會拿著一把長矛,以作為指揮之用。
當然這種規矩並不是人人都會遵守的。在美國獨立戰爭時,被英國視為鄉巴佬的美國軍隊幾乎每次都在戰場上首先射擊軍官。英軍司令考瓦立不止一次地對此大加抱怨。有一次他對一位前來與他談判戰俘交換的美國軍官如此說到:「如您所知,在文明戰斗中,我們不應該顯示出不合時宜的敵意。我的上校先生,想像一下,雙方群龍無首地混戰一氣,是多遭的事啊。這應該有軍官,真正的紳士來指揮與控制。在適當的時候,控制士兵們的行動。」
類似的趣事還有很多,最出奇的一次是在七年戰爭的一次。法軍在路易十五的指揮下,迎戰在荷蘭登陸的英軍。戰役開始後,雙方以標準的線形隊形對進,在進到 30碼時,英軍停止了步伐。英軍指揮官突然對法軍喊話道:「法國的紳士們,請你們先開槍!」指揮法軍的是拉巴杜耶男爵,他馬上回應到「英國的紳士們,請你們先開槍,我們法國人將會屹立在這里。」隨後,雙方又是一陣禮讓,大約就這樣耗了半個小時。最後,英國人實在退讓不過,終於是發射了第一次排槍。而法國人為自己的紳士風度付出的代價是,在英國人的頭次排槍後,倒下了500多人。

線性戰術
當時歐洲軍隊作戰方式,即排成所謂直線隊形,而向對方釋放排搶。這種隊形的最大優勢就是在於可以大規模發揮步槍的火力。在那個年代,由於技術的限制,無法做到連續地發射火器。當時在歐洲步槍發射頻率最快的部隊是普魯士的陸軍,可是一名訓練有素的普軍士兵仍需要長達20秒的裝彈時間。基於這種理由,個人的火力是極為有限的,而只有發揮集體齊射的效力才可能大規模地消滅對手。線形戰術也就孕育而生了。
所謂的線形戰術也並不是鐵板一塊,上萬人毫無間隔地排出個一字長蛇陣。而是由各個小的線形橫隊而組成的。這種組織利於進行有效的指揮與調度。基本上為十人組成一個橫隊進行活動。而後世所謂「班」這個編制也是由此而來的。騎馬的人為指揮官,而且是較為高級的校級以上指揮官。原則上尉級軍官是和士兵一起在戰場上步行來進行指揮的。
交戰雙方開火時的距離極近。一般而言,都在15米至30米之間,最遠不會超過40米。武器的火力射程決定了這一點,當時的前發式步槍的最大射程不超過70公尺,處於射擊准確的考慮這一距離就更加近了。所以,雙方實際交火距離及其接近,幾乎是「可以瞅見對方臉上的雀斑」。
一般而言總是較弱的一方先開火。首先是因為較強的一方總是想顯現出自己的紳士風度作出禮讓。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在於,軍隊素質較高的一方,往往可以維持較好軍紀從而在敵方的火力下保持住隊形推進至更好的射擊距離再釋放排搶。隨後在敵人第一次排搶後裝彈時刻,再釋放火力。這種的打擊往往會更有效率。
在第一列人開火後,其後第二列的人馬上就會跟上繼續發射,形成較為連續的火力。但是,這必須是在有著較多兵力的前提下。因為發射縱深的加強將會以戰線縮短作為代價,戰線縮短的最大弱點就是在於容易受到騎兵的側翼襲擊。

刺刀
在頭幾回的排搶後,對指揮官來說就有了兩個選擇,一是繼續與敵軍對射直到一方戰線崩潰,二則是發動沖鋒以刺刀進行白刃戰。在18世紀,各國對此的看法都不太統一。俄國人深信刺刀的威力,著名的俄國將領蘇沃洛夫就不止一次地說過,「刺刀遠勝過子彈」。大凡有俄國人的戰役總是會見到黑壓壓的俄軍們端著刺刀向敵人沖鋒,即所謂的「典型俄國式的300碼刺刀沖鋒」。如果他們能夠挺過敵軍火力阻擊,俄國人的刺刀戰術的的確確是夠對方受的。俄羅斯的這種傳統一直延續到了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
而普魯士的想法則與之截然不同。菲特烈二世在年輕的時候一度也很迷信於刺刀,但在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後,他的態度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轉而全力發揮槍炮的威力。他說過這么一句話,「現在我不生活在中世紀,為什麼還要再耍刀弄劍的呢?」之後的戰役中,普軍就幾乎從來沒有主動發動過刺刀沖鋒。普軍也就因此練就了一副過硬的射擊本事。當時一個普軍營的開火效率幾乎比任何其他歐洲部隊高過三倍,如同一個活動的炮兵連。

最後想提一下的是關於當時的火炮,當時的火炮發射的彈丸有三種。一是實心彈,等於就是一顆大鐵球。記得在明朝袁崇煥守寧遠城時每次發射實心彈,對於排成縱隊攻城的清兵,都是「血渠一片」。二是榴彈,就是可以炸裂的炮彈。內部中空,有裝葯,利用爆炸後的破片殺傷對方。同樣是在寧遠戰役,明軍利用歐洲先進的長管加農炮(在英國叫「長炮Long Cannon」,在明朝叫「紅夷大炮」)裝配榴彈(明朝叫「開花彈」)發射,在努爾哈赤的營地附近爆炸從而擊傷他。由於當時沒有外科手術,在他體內的彈片無法清理干凈,於是不久後努爾哈赤就由於傷口感染生出濃瘡而亡。第三種是所謂的跳彈,即可以射在地上後,再利用裝葯爆破釋放出小彈丸反彈攻擊的炮彈。最後就是被叫做「葡萄彈」的散彈,顧名思義,其彈丸象一串葡萄一樣有很多顆,是一大堆小鐵球。在明朝時的自製火炮——虎蹲炮就是使用葡萄彈的。
炮兵總體而言,在19世紀以前,所佔的軍隊比例並不高,屬於火力支援部隊,其重要性遠不及拿破崙時代。在多數國家為2%到4%左右,只有當時的普魯士比例達到了8%,還率先創建了騎炮兵。

『叄』 求燧發槍時代電影,類似於愛國者。

拿破崙:《奧斯特里茨戰役》 《拿破崙戰爭》
美國內戰三部曲::《眾神與將軍》 《光榮戰役》《葛底士堡》:內戰風雲錄
獨立戰爭就《愛國者》比較出名了
還有《芳芳鬱金香》《與狼共舞》

『肆』 求推薦一些「排隊槍斃」的戰爭電影,就是用燧發槍打仗的那些,多推薦幾部

也就是《勇敢的心》

《滑鐵盧戰役》、《君主的奴僕》、《亂世兒女》、《戰爭與和平》、 《光榮戰役》 、《蓋茨堡戰役》、《 眾神與將軍》、《1805征戰法蘭西》、《庫圖佐夫將軍》、《最後的武士》

『伍』 電影迷牆 The wall 簡介

作者 辛迪

Pink Floyd 的《The Wall》(迷牆)也許是音樂史上最具迷惑力最富想像力的專輯。《The Wall》錄制於1979年,於1982年被拍成電影。專輯與電影講述的是同一個故事:一個叫Pink Floyd的男孩,有年時二次大戰奪去了他父親的生命。他在母親的過分呵護下長大,始終過著意氣消沉的生活,最終開始吸毒,陷入瘋狂狀態。這張具有紀念意義的專輯其實是Pink Flody兩位成員真實生活的寫照。Pink童年的遭遇同Roger Waters相象。Roger是《The Wall》最主要的創作者,他的父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他在這張專輯中傾注了對父親的感情,以及失去父親後的孤獨感。Pink成年後的生活則基本上是原主唱Syd Barret的寫照。Roger Waters、David Gilmour、Nick Mason 和Richard Wright四人將這些生命的故事組合在一起,最終創作出了神秘的有關男性精神世界幻覺之旅的專輯——《The Wall》。

1.當老虎沖破牢籠: 第一部分(Whe the Tigers Broke Free,Part I)
拂曉前
一個「黑色44」之清晨
指揮官被命令在原地守候
他命令部隊撤退
將軍們互相致謝
敵軍坦克暫時停止進攻
幾百個普通人的生命
換來了Anzie橋頭堡戰役的勝利

很遺憾Pink Flody沒有把這首悲傷的歌收入到《The Wall》專輯中,但很慶幸的是他們將其收進了電影之中。「When the tigers broke free」(當老虎沖破牢籠)講的是二戰期間,英國士兵在義大利Anzio造了一個橋頭堡,「the tigers」 指的是在Anzio開來開去的德國坦克,而歌中最後一句「幾百個普通人的生命」指的是Pink父親的隊伍。在電影中,我們首先看到的是Pink住的旅館,然後鏡頭很快切換到一個點煙的男人,抽著雪茄,擦著槍。其實他就是Pink的父親,正為對德戰爭做准備。電影里在放這首歌的前後還穿插放了Vera Lynn一首名為「The Little Boy That Santa Claus Forget」(被聖誕老人遺忘的小男孩)的歌,講的是一個小男孩祈禱聖誕老人送他一面小鼓作為聖誕禮物,但最終願望沒有實現的故事。在小Pink的心目中,聖誕老人其實就是他的父親。

2. 在母體中(In the Flesh)
見你,想你
也許會去參加一場演出
去感覺幻覺的顫栗
軍校學員整裝待發
陽光,請告訴我是否你在逃避著什麼
你是否不願見到這一切?
如果你想了解隱藏在這些冰冷眼睛後的一切
你就必須爬過所有的偽裝
燈光
聲響
行動
把它扔向他們!!!
把它扔向他們!!!

"In the Flesh」(在母體中)在這張專輯中有兩重含義。電影中當此歌出現時,有一名少女敲著門,然後出現一群人擠向兩扇用鏈條鎖著的門的鏡頭。後來鏈條被擊碎,幾千個年輕人沖了出來。這組鏡頭暗示著什麼是顯而易見的(如同歌名)。新生的孩子(Pink)渴望去感受生命中的溫暖與愛,但有一個理性的聲音在提醒他:「生命並非如你所想像的那樣全是快樂與幸福」。正如歌詞中所說,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生命,什麼是人性,你就必須敢於面對我們身邊所有的偽裝。這首歌也暗示著Pink後來的遭遇。藏在他眼睛背後的那些苦痛、孤獨可笑的成為了一場黑色幽默劇。歌的最後,飛機的聲音及叫聲「把它扔向他們!」震耳欲聾,而這架飛機正是將炸彈扔在Anzio土地上殺死了Pink父親的那一架。從光的頻閃、聲效和動作中我們彷彿可以聽到Pink在尖叫。這不由讓人想起莎士比亞的名劇《Macbeth》(麥克佩斯),劇中的麥克佩斯將生活與演戲作比較:「生命只是一個會行走的影子,一個可憐的表演者/支撐和侵蝕著他在台上表演的時辰/一切結束,這只是一個神話/瘋子說,充滿回響於狂怒/意義已經終結。」據說有細心的聽者在此歌隱約的序曲部分聽到一個聲音說:「…we came in?」而在專輯最後一曲「Out side the wall」(牆外)結束時亦可聽到那個聲音說「Isn』t this where we came in?」前後倒置一下連起來便是「Isn』t this where we came in?」(這不正是我們進來的地方嗎?)對此,Roger Waters解釋說,The Wall的故事並不僅僅發生在一代人身上,而是發生在每代人每個人身上。當電影結束時,孩子們又在收集磚頭,也許又要建一道屬於他們自己的牆。Pink並不是第一個也非最後一個築牆的人,噩夢會永遠繼續下去。

3、薄冰(The Thin Ice)
媽媽愛她的寶貝,爸爸也愛你
應為你海水也變得溫暖
天空也變成湛藍
但是,哦親愛的
哦愛的寶貝
如果
你想在現代生活的薄冰上滑行
一百萬雙充滿恐懼的眼睛
在你身後靜靜的爬行
如果你腳下的冰突然裂開
請別感到驚奇
親愛的寶貝
當你在薄冰上爬行
在也站立不穩
裂紋吞噬了你的身體也吞噬了你的精神

這首歌以一段孩子的哭聲開頭,估計就是Pink剛出生時的哭聲。在電影中,他父親的手在一個淺溝里滑向一部電話機,似乎想求救,緊接著又有許多戰爭的畫面。如歌中所說:童年的純真在所謂的「現代生活」(如戰爭)中很快消失殆盡。這時我們可以感受到藍色的象徵,藍色是一種很純的顏色,經常用來代表純真和憂郁,而Pink的母親管他叫「Baby Blue」,這既代表了孩子的純真,也暗示著他將來坎坷的命運。當那個平靜的懇求希望與夢想的聲音結束時,生硬刺耳的代表殘酷現實的聲音想起,它將生命比作薄冰,並警告說如果Pink繼續生存下去,那就是在現代生活的薄冰之上滑行。薄冰總有一天在他腳底下破裂,在他掙扎 同時,裂縫會將他的生命與精神一並吞噬。 4、迷牆中的另一塊磚,第一部分(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Part I)
父親遠渡重洋
只留下了記憶
和家庭相冊中的照片
父親,你還留了什麼給我
父親,你留了什麼給我
這只是迷牆中的一塊磚
這只是迷牆中的磚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PartI)」(牆上的另一塊磚之一)是專輯中第一首介紹「迷牆」概念的歌。「迷牆」指的是人精神上的牆,也是阻隔人與人的牆。所有的人都渴望能與他人交往、被他人理解,但奇怪的是所有的人都為自己的心築一道保護牆以免他人靠得過進使自己受傷。「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在專輯中共出現三次,每次給人的感覺都不一樣。這第一部分比較沉悶,說的是Pink回憶起他的父親已經走了,飛過海洋去打仗。他父親留給他的只是記憶,就象是相冊中的老照片。他父親的死迫使他面對荒涼的現實,盡管他不願這樣去做。Pink於是開始為自己築牆以免自己再次受傷。電影中有這樣一段灰暗的場景:Pink和他母親在操場上,他母親讓他自己玩。敏感的小Pink發現所有的小孩都有父親陪在身邊玩,於是他走向一位父親讓他把自己抱到轉椅上,當那個男人抱他時,Pink臉上的歡樂顯而易見,因為他找到了一位父親。但這種快樂很快就消失了,因為那個男人把自己的孩子從轉椅上抱下來後就走開了。Pink跟著他走想拉他的手,但他只是讓Pink滾開,還問Pink他的父親在哪裡。失望的Pink只能自己跳上一個鞦韆拚命盪起來。其實這是小Pink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失去了父親。

5、When the Tigers Broke Free(II)
當老虎沖破牢籠(II)
聽說父親已經陣亡
慈祥的老國王喬治託人給母親捎去一封信
我想起來那是一個小卷軸
裡面夾著一片金黃色的樹葉
它被藏在一個裝滿老相片的抽屜里
有一天終於被我發現
我的雙眼依然濕潤
當我想起陛下用他自己的老郵票貼在上面
四周一片黑暗地上也結了冰
當老虎沖破牢籠
皇家燧發槍團沒有辛存者
他們都被拋棄
大多數已死亡
剩下的正在走向死亡 而我的父親也被奪去了生命

這時電影開首那支歌的第二部分。在這部分音樂中,Pink在一個裝滿紀念品的抽屜中發現一封信,是國王寄給他母親的,告訴他她丈夫的死訊。於是Pink了解到他父親所屬的皇家燧發槍團(其實這也是Roger Waters父親所屬的軍團)在一個冬日被襲。Waters自己演唱此歌的最後兩句。在電影中,當歌聲響起時,Pink穿著他父親的軍裝照鏡子。鏡頭迅速在穿軍裝的Pink父親和穿父親軍裝的小Pink間切換,表示年輕人將無可避免的繼續蒙上一輩的苦難,包括戰爭。

6、Goodbye,Blue Sky 再見,藍天
你有沒有看見那些受驚嚇的人?
你有沒有聽見炮彈的轟鳴?
你有沒有想過當一個嶄新的世界在碧藍的天空下誕生
我們卻要找地方躲藏?
戰火已熄滅但痛苦長存
再見,藍天
再見,藍天
再專輯中此歌出現在「Mother」(媽媽)之後,但在電影中,它出現在此處。我喜歡它現在的位置,因為它繼續著「當老虎沖破牢籠(II)」中的痛苦與凄涼。盡管戰爭已經結束但記憶和傷疤卻保留了下來,「戰火已熄滅但痛苦長存」。在此歌中我們在一次感受到了藍色的象徵。「藍天」象徵清白與單純,而「再見藍天」其實就是Pink在對純真說再見,同時也表示這個世界本身在遭戰爭洗劫之後已變得不再純真。電影中當放到此歌時,小白鴿在藍天中飛翔,但有一隻從納粹軍旗上飛下來的大鳥將鴿子全趕盡殺絕。戰爭之鳥在大地上邊飛翔邊撒播骯臟的東西,將戰地亡靈喚醒。英國米字旗上的條紋變得混亂而基督的鮮血流到了地上。無論引發戰爭的理由看起來有多「正義」,最終它只是在浪費生命。

7、The Happiest Days Of Our Lives 我們生命中最快樂的日子
當我們長大去上學
總有些老師會想方設法傷害我們
無論我們如何小心隱藏
他們嘲笑我們所作的任何事
並暴露我們所有的缺點
但人們都知道
每當他們晚上回到家裡
他們的妻子會以同樣的手段懲罰他們們

這是一首真正諷刺意義的歌,主要講述Pink的學校生活。其中講到老師們會通過暴露學生的缺點來嘲笑他們。在電影中,Pink的老師偶然發現他在課上寫詩(其實這首詩是Pink Floye「Money」一曲的歌詞),結果就罰他站到教室前面並惡狠狠打了他。但Pink只是想通過詩來表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當這位老師回到家,他的妻子硬逼他咽下難以下咽的飯菜。這是老師打學生的鏡頭與老師妻子逼迫他的鏡頭交替出現,真是「因果報應」,這也是Waters「循環理論」的驗正。

8、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II)
牆上的另一塊磚(II)
我們不需要灌輸式教育
我們不需要思想被控制
教室里充滿了黑色幽默
老師請讓孩子們自己呆著
嗨! 老師! 讓我們自己呆著
這只是牆上的另一塊磚
你只是牆上的另一塊磚

「牆上的另一塊磚(II)」是專輯中最有名的一首歌,它繼續講述Pink在英國上學時的生活。許多人認為這首歌是Pink想要顛覆英國的教育制度,但其實並非如此,它所強調的是教育不能抹煞個性。當孩子門(童聲)唱「We don』t need no ecation」時他們不是針對整個教育制度,而是想表明他們不需要老師教他們怎樣去思考,不需要受思想上的控制,也不想因犯了小錯而被譏笑。教育不是產品的模子。在電影中,所有的學生戴著相同的無表情的面具以同樣節奏的步伐走向一個絞肉機,既不回頭也不朝兩邊看。機器中有不停敲打的鐵錘,看上去像軍隊一樣整齊劃一而且十分有力。經過絞肉機後,所有的孩子都被榨幹了靈與肉,從絞肉機另一端出來的是一群行屍走肉。由於老師的專制,Pink又在牆上加了一塊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