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
周五的下午,陳老師帶我們去看了一場電影。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代課老師,這個學校被成為池塘畔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著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著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音樂凈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這部影片採用了倒敘的方式,當年合唱團中的領唱莫杭治後來成了指揮家(當然,他的成就是因為當年馬修發現了他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因為母親病逝回家的時候,當年合唱團的夥伴佩爾諾來找他,給了他一本馬修的日記。馬修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感人的一切。貝比若當時是個孤兒,總在周六的時候等在大門口,希望父親會來接他。後來馬修被學校解僱了,當他要登上汽車的時候,貝比若一路奔跑趕來,要馬修帶他走,馬修先是拒絕,後來又不忍心,回來把貝比若帶走了。貝比若的執著是有道理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餘,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啟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麼去挖掘,怎麼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因此這部影片值得我們觀看。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2
《放牛班的春天》所講述的是著名的指揮家,因為母親的葬禮,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遇到了童年的同學,一本特別的日記,打開了一段塵封了五十年的記憶,追憶了一位偉大教育者的過去。
透過日記泛黃的扉頁,依稀可以看見1949年1月15日的字樣,那是克雷芒馬修先生來到「池塘畔底」寄宿學校當老師的日子。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當樂格科設置的陷阱將馬桑大叔的眼睛刺傷後,馬修並沒有讓他去關禁閉,而是讓他每天去照顧馬桑大叔,直到他康復為止;當莫康志因為辱罵院長而被關禁閉,釋放出來後罰做清潔工作,聽見馬修訓練他的同學們合唱,每天放學後獨自一人偷偷在教室里練習唱歌,馬修發現後並沒有責怪他,而是給他「開小灶」……馬修用它寬廣的胸懷包容著這些可憐的孩子們。
在為公爵夫人演唱時,無論是合唱部分整齊甜蜜的歌聲,還是領唱莫康志那清亮的天籟之聲,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最後,雖然馬修被迫辭職,但是馬桑大叔,孩子們以及另一個教師聯合起來,告發了院長濫用懲罰,院長被驅逐了。
看完這部電影,我十分敬佩馬修那博大的胸懷。他不但因為他的孩子們編寫歌曲來罵他,便厭惡他們。他是從中發現出孩子們與眾不同的特點,來組建合唱團。
他還積極與那喜歡懲罰學生的院長做斗爭,讓院長無地自容,只好按照馬修的話來行事。
通過這部影片,我們知道,其實人人心中都有愛,人人心中都有一顆熾熱的心。馬修,就是點燃這顆熾熱的心的人!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3
春天不僅意味著萬物復甦、奼紫嫣紅,候鳥一路向南,它更是一個友好的季節,我們大可以歡天喜地,穿紅戴綠。所以人們總是習慣用「春天」來形容美好,代替開始,謳歌希望。
一群叛逆的孩子,一個暴虐的校長,當他們遇見仁慈的校監,整個校園奇跡般地度過陰霾,迎來了春天。
校監馬修善良而不失嚴謹。他懂得人的尊嚴,因而慈悲為懷。他是個不成功的音樂家,不苟言笑,然而卻執著於音樂能使「壞小孩」轉變,給人帶去快樂。自然而然,同學們都成了小小合唱團的一員。每天的必修課就是唱歌。學著配合,學著使歌聲美麗,學著安定。
孩子們由最初的五音不成調,到最後的自信與默契,這一變化是深諳音樂魔力的馬修意料之中的事。正如我們不必過分擔憂花苞是否綻放,權可以靜待花香四溢。
春洗脫了冬的冷傲和秋的惆悵,當早晨八九點鍾,太陽高掛,溫暖便在心裡靜靜流淌。人們會莫名地抬頭仰望藍天,並不是為了思念,而是一種祈禱或是感激。抑或只是單純地停駐,去欣賞向來被遺忘的風景。簡單使得春天擁有著可以高歌的權力。在孩子們的世界裡,快樂顯得純粹。有歌聲,微笑便裝滿胸膛。就像一場春雨後的彩虹,那樣自然,又很可貴。
春天似乎有點短暫,來得靜悄悄,去得也無影蹤。徐志摩先生的那一膾炙人口的詩句———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原來也可以安放在「春天」。學校著火了,學生們安然無恙,這個像是故事的事故卻導致了馬修的離職。「我盼望著能看見孩子們涌到門口和我道別」,這是馬修心底里卑微的願望。可惜並沒有。然而在路的轉角,孩子們用他們引以為傲的清脆的歌聲鋪滿了整條街,覆蓋了臨別時的憂愁。揮動的雙手,是在道別,更像是無助的表達,也在宣告著,從此後要獨自飛翔。
還在念著「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一轉眼,春天已掠過身旁。不經意地,我們竟看見小鳥歡唱、柳枝嫩綠、蝴蝶翩飛……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4
星期五下午,陳老師讓我們看了一步教育意義重大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看了這部電影,我的人生就像上了一課。
故事情節十分感人:一個名叫馬修的老師,他沒有發展才華的機會,最終來到一個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池塘之底",因為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到任後發現學校的校長都是用暴力來鎮壓這幫學生,是這些孩子的心靈受到了摧殘,使他們變本加厲。馬修用音樂打開了他們的心扉。
故事裡面還有一個重要的發現人物——莫翰奇。他有一張天使的面孔,卻有一肚子的魔鬼心腸。馬修老師發現他的音樂天賦極高。循循善誘馬修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特把莫翰奇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成功的塑造了他的一生。
音樂它進化了罪惡的心,喚醒了沉睡的善良。音樂它打開了孩子們心扉,讓他們去體驗生活的美。音樂它優美的音符,完成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或許音樂真的可以去改變一切。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5
今天,我們觀看了一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通過特殊的日記形式,向我們展示了1949年俄國發生的事情。這部影片講述了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重回法國家鄉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留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回味著老師當年的心情,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的記憶中……。
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所男子寄宿學校的代課教師,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犯過罪的、難纏的問題兒童。到那後,克萊門特發現校長以殘暴的手段管治這般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變這種狀況,他知道學校沒有音樂課,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他利用晚上睡覺的時間創作一些合唱曲,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組織合唱團,但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最大的麻煩就是皮埃爾,皮埃爾擁有動聽歌喉,卻有令人頭疼的調皮性格,在克萊門特慢慢教導下,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合唱團越辦越好。而他卻被校長踢出了學校。不讓與孩子們再見。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
它不僅告訴我們不管是犯過罪的還是問題少年,只要打開他們封閉的心靈,他們也一定能改好。作為我更要努力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6
今天我觀看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人過中年的馬修是「池塘畔底」這所少管所的代課老師。人生似乎在這個地方更沒了希望。暴戾的校長、冷漠的老師、陰森的大門、調皮的無可救葯的如同魔鬼的少年……似乎永遠也犯錯不斷。
馬修的第一節課就因為同學的吵鬧而得到了校長的咆哮。同學不小心打上了心地善良的麥神父。因為馬修獨特的教育方式,孩子們第一次做錯了事不被體罰,第一次知道做錯了事可以用負責任的方式彌補。馬修為孩子們組建了一個音樂團,用他對孩子們徹底的真愛,使這些已經麻痹了的問題少年們,有了一絲絲良知,成就了莫翰奇的音樂之夢,也成就了自己的音樂之夢。當他被惡毒的校長趕走後,孩子們折起帶著祝福的紙飛機,送給這個拯救過他們靈魂的人。他們變成了愛的精靈,紛飛在春的序曲中,融化了冰封的海洋,展開風帆,義無反顧的航行在光明的前程中,翻開新的人生篇章。
馬修以他寬廣的胸懷包容著這些可憐的孩子,他以一顆博愛的心將溫暖和希望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他用音樂喚醒了這些孩子們冷漠的心,也喚醒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渴望。其實人人心中都有愛,人人心中都有一顆熾熱的心,人人都能體會到他人對自己的仁慈與付出。只是,如果沒有人來撥動這根愛之弦,這種熾熱的心就會被封沉。而馬修就是最好的撥弦人。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7
今天,我們看了一部影片叫《放牛班的春天》的影片。這部影片很感人。
音樂代課老師馬修來到了一所專門收留一些「很不好的學生」的學校。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馬修老師建立了一個合唱團,他傾聽著孩子們的歌唱,自己熬夜寫樂譜。在馬修老師提出要求建立合唱團時,院長要氣瘋了。可貴客參觀時,他立刻先說是他提出建立合唱團的想法。
在這些問題孩子中,有一個很天真可愛,他的父母在小時候就逝世了,他是個孤兒,老師們都叫他「baby」。無論怎麼告訴他,他的爸爸逝世了,可他堅信他的爸爸會在星期六來接他。馬修老師卻特別關注這個孩子,在分配合唱團的人員時,他說:「我不會唱歌!」馬修老師不但不生氣,還笑著說:「那你暫做我的合唱團的助理。」
令我感動的是:在馬修老師離開的時候,禁閉室里的孩子伸出小手扔下寫滿祝福的紙飛機,我感動了,雖然沒有留下眼淚,可已經記住了那一瞬間。在馬修老師上車的一剎那,「baby」問:「你能帶我走嗎?」「不能,快回去吧,不然就得呆在禁閉室了。」車開了一會兒,馬修老師又下來吧「baby」抱上車,那天,剛好是星期六……
我很敬佩馬修這樣的老師,他給予孩子們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鼓勵。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8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感謝學校的安排,使我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師德教育。
這部影片採用了倒敘的方式,當年合唱團中的領唱莫杭治後來成了指揮家(當然,他的成就是因為當年馬修發現了他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因為母親病逝回家的時候,當年合唱團的夥伴佩爾諾來找他,給了他一本馬修的日記。馬修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感人的一切。佩爾諾當時是個孤兒,總在周六的時候等在大門口,希望父親會來接他。後來馬修被學校解僱了,當他要登上汽車的時候,佩爾諾一路奔跑趕來,要馬修帶他走,馬修先是拒絕,後來又不忍心,回來把佩爾諾帶走了。佩爾諾的執著是有道理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
看完這部影片,我為哈珊校長的粗暴殘忍而憤恨;為孩子們曾經不幸的遭遇而惋惜;為孩子們遇到馬修而慶幸;為馬修的善良真誠而感動;為杭莫治的改邪歸正而釋懷;為佩爾諾的執著堅守而歡欣。
我的記憶深處從此烙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情節:當馬修神情黯然地離開學校大門時,收到了曾經是頑劣甚至邪惡的學生在卡片上寫滿了的思念與祝福,那一雙雙揮舞著的手訴說著留戀與不舍,這一刻,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臉;那一刻,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餘,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啟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麼去挖掘,怎麼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這部法國影片中馬修的行為,杭莫治的成材,佩爾諾的成長,有力地印證了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一句話:「漫天撒下愛心種,佇看他日結果時」。因此這部影片值得我們觀看,更值得我們品位味。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9
一場電影看完,猶如礦業望天一般的音樂之聲回盪在耳際,久久不絕於耳,一雙雙真摯的眼睛所散發出的童貞之光能點亮人們的心靈。一張張純真的面孔流露出的'對自由和博愛的嚮往和與望發人深省,天籟之音般的合唱好像皎潔的月光碟機趕走了黑暗中的恐懼,用愛心去感化孩子心靈又讓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校長的眼裡,這是一群難以馴服的野馬,一群無知的頑童,除了拳腳相加的教育,他們別無他法,連做似的管理方式讓人難以理解和接納,當然孩子們也是不能接受的,自然孩子是教育不好的,他們永遠都是一群不可早就之才,永遠都被人唾棄和責罵。
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他熱愛音樂勝過生命,才華難以施展,最終成為一所寄宿學校的學監。記得這樣一個細節嗎?當孩子們都安靜的睡著了以後,他開始了他的音樂創作。當他發現他的創作被還不理解他的孩子們偷走的時候,他發瘋似地找回了他的寶貝,然而他原諒了這群難以管束的學生,當他發現孩子用自己特有的「音樂」嘲笑譏諷他的時候,他沒有生氣,卻出乎意料的發現了那個聲音是「眾里尋他千網路」中所忽然發現的天使。
他用音樂喚醒了孩子們的良知,他用音樂洗滌了孩子們的心靈,他用音樂獲得了孩子們的理解,他用音樂拉近了它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他的音樂是他用生命譜寫的,就好像他愛孩子是他善良的本性一樣沒有辦法不讓這群在校長的眼裡無可救葯的孩子喜歡他,相信他,愛他。當他要離開學校的時候,孩子們用他創作的歌曲為他送行,用他創作的歌曲挽留他,用他創作的歌曲驅趕對即將有降臨到他們身上的厄運的恐懼。歌聲穿透夜空,歌聲穿透田野,歌聲穿透了孩子們的心靈,歌聲把孩子們帶到了另一片天地,歌聲留下的是克萊門他的一片愛心,歌聲改變了孩子們的命運。
我們的身邊不乏有這樣的學生,他們更需要我們的愛心和理解,更需要我們的關懷和溫暖,我們的一句話也許就能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我們的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也許就能讓孩子終身難忘,我們的言行對孩子是多麼的重要,我們的舉動對孩子有多麼深遠的影響。
影片《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10
一聽到「放牛班」,你可不要以為是農村放牛娃的班級。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放牛班其實是由一些難纏的問題學生組成的班級,影片是從兩個老人看馬修老師的舊相片和日記開始的。
這兩位老人是派皮諾和莫昂奇,他們曾經是「池塘之底」學校的學生。「池塘之底」,顧名思義,是最差的學校,是一所專為問題少年設置的寄宿學校。學校的建築陰森古板,教室灰色斑駁,學生好似井底之蛙、籠中之鳥,得不到愛的滋潤。這里的教育理念是「行動一反應」原則,如果有學生觸犯了紀律,全校師生立即集合,肇事者將受到嚴厲的懲罰。若3秒內找不到肇事者,所有人都要關6小時禁閉,取消所有娛樂活動,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發為止……
但他們是幸運的,他們遇見了馬修老師。馬修老師是一個其貌不揚的禿頂老頭兒,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他在事業低谷期選擇來到「池塘之底」學校做了學監。他從不打罵學生,給學生最大的寬容和保護,尊重每一位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孩子。他讓不會唱歌的小派皮諾當副指揮,讓老走音的郭邦當架子。他讓每個孩子享受到音樂和集體合作的快樂,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給自己的人生帶來「春天」。
和「池塘之底」學校里的孩子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我不僅擁有疼愛我的父母,還擁有和藹可親的老師。我們學校的教育理念是:以生命影響生命。學校就像我們的家,處處洋溢著蓬勃的朝氣。教學樓每層拐角處設有「溢香書吧」「彩虹閱讀」等閱讀角,讓我們走出教室,就進入書的海洋。樓內設立了充滿想像力的「氣象萬千」「奇思妙想」「E想天開」「童心飛揚」等活動天地。學校還組織了民族樂團、紙雕、快板、京劇、剪紙、古箏、舞蹈等多姿多彩的社團活動,豐富我們的課餘生活。作為新苑小學的學子,我感到自豪。
童話作家鄭淵潔說得對:「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關鍵在於怎樣培養教育他們。正確的教育方式是發現孩子的長處,鼓勵他能行。」
「黑夜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熱忱,榮耀之巷,童年的歡樂,轉瞬消逝被遺忘,一道絢爛金光,在小道盡頭閃亮……」他們的歌聲一直縈繞在我的耳旁。
② 求電影——適合初中生看的勵志電影
《小孩不笨》是新加坡的一部兒童電影,它深入探討了現代教育制度的問題,揭示了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挑戰和壓力。這部電影通過主人公的成長故事,展現了教育體系中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放牛班的春天》則是一部法國電影,講述了鄉村學校的音樂老師如何通過音樂改變學生的生活和心靈。這部電影不僅展示了音樂的魅力,還反映了教育的力量,以及如何通過藝術改變孩子們的命運。
《花兒怒放》是一部反映我國初中教育問題的電影,它通過一群學生的日常生活,展示了他們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挑戰。這部電影引發了人們對當前教育制度的思考和討論。
《和你在一起》講述了一個熱愛小提琴的男孩如何克服困難,最終成為音樂家的故事。這部電影不僅展現了音樂的力量,還強調了堅持不懈和夢想的重要性。
《男人上路》則是一部講述小男子漢成長的電影,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歷,展現了成長中的勇氣、決心和自我發現。這部電影強調了個人成長和自我實現的重要性。
《我的九月》是一部關於參加亞運會開幕式的孩子們付出努力和汗水的電影。它展示了孩子們為了實現夢想所付出的努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時也反映了體育精神的重要性。
《答案在風中》是一部講述一個大學男生為了愛情去打橄欖球的故事。這部電影通過主人公的經歷,展示了愛情和體育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通過努力追求夢想。
《男孩都想有輛車》講述了一個男孩為了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運動自行車而努力打工的故事。這部電影強調了個人目標和努力奮斗的重要性。
《背起爸爸上學》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講述了主人公如何在成年後背起年邁的父親上學的故事。這部電影不僅展現了深厚的父子情,還傳達了孝順和責任的重要性。
《男孩向前沖》是一部講述男孩熱愛籃球的故事。這部電影通過主人公的籃球之路,展現了友情、團隊合作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考試一家親》則是一部關於兒子高考,全家人都要面對人生各種考試的電影。這部電影不僅展示了家庭關系的復雜性,還強調了家庭成員之間的支持和理解。
《死亡詩社》是一部關於美國高中教育問題的電影。它通過一個充滿激情的英語老師和他班級的學生之間的故事,展示了教育方式和學生個性之間的沖突。
《馬粥街殘酷史》又稱為《高校往事1978》,雖然是一部韓國電影,但我覺得非常出色,特別是電影結尾處,男主角與其他人的對戰場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 教育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1、《放牛班的春天》
影片中馬修老師總是很和藹地與同學們對視,用眼神,用音樂教導這群「問題少年」。鼓勵、尊重、認同、理解、發掘、引導、他的教育方式是教師裡面的楷模。電影告訴了我們,只要有愛包圍,放牛班也有春天!
2、《心靈捕手》
一個被遺棄數次的孤兒,一個自暴自棄的孩子,卻擁有了極高的數學天賦。他遇到了教授、女友、摯友都真心想要幫他,不過他的心靈都沒有得到救贖,直到他心理醫生的出現。引導他直面內心,接納他寬慰他,最終使故事的主角走出陰影,開啟全新的人生。
3、《死亡詩社》
基汀是一所保守的私立學校新來的文學老師。在一個認為教學必須要嚴格和施加壓力的環境下,基汀的教育方法卻沒有圍繞著成績和考試,他更喜歡讓學生自己去感受學習知識的方法,授課內容總是跳出課堂范圍,引導學生解放自己。帶著學生反思人生的意義,讓男生們在綠茵場上宣讀自己的理想,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成立死亡詩社,在山洞裡擊節而歌,侃侃而談。
4、《自由作家》
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年輕老師艾琳來到一所公立學校教書,她發現她的班級里全是被其他老師放棄的問題少年,他們對學習沒有絲毫熱情。艾琳受到挑戰後,決定改變現狀,她為每一位學生都買了一本《安妮·弗蘭克日記》,希望他們同樣可以通過日記的形式來記錄自己的想法和經歷。
5、《生命因你動聽》
電影中,霍蘭的夢想是作一首留芳百世的交響樂,卻為生活無可奈何選擇了音樂老師的職業,更是將三十多年的青春奉獻於「平凡的教育事業」。
他啟發並改變了數以百計的學生:生命因你而動聽,音樂可以改變世界。當霍蘭先生退休那天,他教過的學生們都來為他送行,坐滿了整個禮堂,而他也指揮演奏出這一生最偉大的樂章。看完才發覺,桃李滿天下原來可以如此讓人嚮往。
6、《地球上的星星》
8歲的伊夏是成年人眼中的問題兒童。在一次闖下大禍後,忍無可忍的父母將他送往了寄宿學校。這時,一位名叫尼克的美術老師走進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見到的固守成規的老師不同,尼克主張讓學生們保留自己的個性和思想,自由的發展。
7、《三傻大鬧寶萊塢》
蘭喬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大學生,他公然頂撞校長質疑他的教學方法,他用智慧打破了學院墨守成規的傳統教育觀念。而蘭喬的特立獨行引起了模範學生「消音器」的不滿,他們約定十年後再一決高下,然而畢業時,蘭喬卻選擇了不告而別。
8、《卡特教練》
里士滿高中籃球隊原本一支屢敗屢戰的隊伍,這一切在卡特教練執教之後發生了變化。他要求隊員和他簽訂一個協議,約定如果隊伍不團結或是成績不佳就不再繼續參加任何比賽。在他的帶領下,這支隊伍開始走上了上坡路,最後成為無人能敵的長勝王。卡特想用自身的經歷與經驗告訴隊員們:學校的教育是塑造學生並指引他們走上了正確的人生之路,而不僅僅是籃球比賽。
9、《黑板》
影片講述了在伊朗戰火紛飛的庫爾德地區,一群教師背著這塊維持生計的黑板到處找學生授課,以此來養家糊口的故事。通過這一塊小小的黑板,映射出戰爭、難民、飢餓、疾病、婚姻、教育等問題。當危險來臨的時候,它是難民的避彈掩體,當孩子受傷的時候,它是固定斷腿的夾板。
10、《美麗的大腳》
這是一部關於愛與守望的故事,當城鄉之間的差距有如鴻溝,當張美麗看見城裡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時,更堅定了改變鄉村孩子命運的決心。
④ 有哪些關於老師和教育類的好電影推薦
關於老師和教育類的好電影推薦如下納前:
1、《講台深處》
《講台深處》主要是講女教師貝斯在流浪漢避難所里教無家可禪茄慎歸的孩子的故事。不用想像,也知道教學環境很差,孩子們沒有禮貌、規矩,家長們超級不合格,貝斯剛到時也是頭皮發麻,但對於職業的熱愛使她堅持了下來。
2、《熱血教師》
克拉克無疑是個偉大的老師:他有勇氣,有擔當,敢於接下成績和習慣最差的班級;他能夠放下架子和學生們一起玩耍;他制定規則,極其有耐心地教導學生遵守;他把班級打造成一個家庭,而不僅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他有一雙發現學生潛能的眼睛,並鼓勵他們追求夢想。
3、《五個小孩的校長》
因楊千嬅和古天樂入坑。離去倍覺依依,這一生里仍念我師,此際話別臨岐,再隱隱記舊日淘氣,小鳥今天遠飛離巢他去,但願進取賀敬指引光輝遠景有,足跡處盡是桃李,誠意送上祝福盼好風會常為你吹。
4、《小孩不笨》一二部
在中國有很多小孩子也是面臨著同樣的處境,大家都只看到了「游戲規則」,卻從不關注玩不好游戲的這些人,也許是規則需要更改的更加人性化,更加多樣化呢。
5、《樹上有個好地方》
這部電影刻意將視角設定為20世紀90年代的鄉村小學,但這30年間的差距,除了臟兮兮的磚瓦房變成了寬敞明亮的教室,單調的黑板粉筆變成了功能齊全的電子教學設備,中專學歷的老師變成了大學甚至研究生博士學歷的老師之外,還有什麼呢?我們最應該進步的教學觀念並沒有發生什麼根本性的變化。
⑤ 求一部電影。要求:感人最好能讓人哭出來那種。有利於增強班級的團結和進步。
<菊次郎的夏天>
<花火>
<我腦中的橡皮擦>
《只是愛著你》:很感人的故事,宮崎葵的代表作,女孩存在的意義只是愛著你
《戀空》:悲劇中的經典,超好看,根據同名手機小說改編,原作者美嘉,劇中女主角也叫美嘉,是女主角自己的親身經歷,最後男主角死了,電影告訴我們無論怎樣艱辛,都有人在背後支持你,他們就是你的戀人、朋友或家人。所以;請勇仰起頭,堅強地生活。
《勇敢的心》:經典啊,超級有意義的片
《返老還童》(本傑明·巴頓奇事):根據1922年,「爵士年代」的美國文學名家費茨傑拉德一篇名為《本傑明·巴頓奇事》的短篇小說改編而成,男主角生來就是一個年邁的老人,越活越年輕,在這段不尋常的人生路程中他遇到了自己深愛的人,最後變為嬰兒在愛人懷里死去(好像是這么死的)。電影想告訴大家:我們所有的人都會經歷父母的辭世,兒女的生長、成熟,自己的老去。希望這部電影能夠使人們用一種好的方式來化解一生中緊隨而至的悲傷。
《肖申克的救贖》:有人說這是電影版《越獄》,本片共有三次救贖,至於是什麼,就自己去看吧,珍惜你的自由,是本片所要表現的主旨之一,其實,人生本身不就是一個監獄嗎?我們每個人,有哪個不是被社會institutionalized「體制化」的產物?該片的電影原版海報上寫著 這樣一句話:「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這使我想起前段時間的一本暢銷 書:《誰動了我的乳酪》:「克服你內心的恐懼,改變你自己,釋放你自己。」
《辛德勒的名單》:這又是另一段救贖了。不看這部片子你會後悔的,真的是很有意義《斷臂山》:因為世俗的偏見,他們產生了誤解,當失去之後,才發現,他們所擁有的感情是多麼珍貴,他們是多麼愛彼此。。《斷背山》最終告訴我們最根本的人生狀態,似乎是在最基礎的人際關系裡,默默地忠實於內心自我的情感。不反抗,亦不屈服。
《泰坦尼克號》:這個不用我多說了
《阿甘正傳》:我看了六遍,每看一遍,都會有一次感動,單純的人反而得到了世人想要的東西
《我腦中的橡皮擦》:超級感人,男女主角的愛情真的感動著我
《我的野蠻女友》:看了男主角的十條注意事項,那個人不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
《觸不到的戀人》:這個由韓國版還有美國版,都很不錯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贏得兩千盧比的背後,每答對一道題的背後,是一個人經歷過的故事······
《贖罪》一段證詞改變了兩個相愛的人的命運,贖罪,他在書的世界為他們編了一個美麗的結局
《霧都孤兒》一個會為自己爭取幸運的孤兒
《百萬寶貝》死有時是一種解脫
《殺無赦》事情不要做得太過分
《泰坦尼克號》災難無情人應有情
《飛越瘋人院》瘋人院里究竟「誰」是瘋子
《母女情深》當你有事的時候第一個出來幫你的人
《雨人》兄弟情,鋼筋水泥的城市住久了,人變得麻木了,低智商的親情找回了人間的愛
《阿甘正傳》單純的人反而得到了世人想要的東西
《勇敢的心》為自由而戰
《斷背山》永遠不能在一起的愛情
《夢幻女郎》三個女人在演藝圈裡奮斗、得失
《珍珠港》戰爭年代的愛情、友情
《斯巴達三百勇士》用死人堆起的戰磊
《征服者》誰與誰是「同類」
《王者之心》意外相遇,錯失愛人,相愛想守,帶來戰爭
《最後的兵團》軟弱無濟於事,傲骨方能勝利
《完美風暴》《海嘯之後》《活火熔城》災難的無情可怕
《聖女貞德》究竟為誰而戰?英雄最後得到的獎勵是死亡
《冷山》用一生愛你、等你,可一生只相守十天
《廊橋遺夢》她在十字路口選擇了家庭和孩子,放棄了她的真愛
《甜心先生》以心才能換心
《太陽淚》同胞相互殘殺,局外人搭救弱者
《辛德勒的名單》真實的再現了納粹黨屠殺猶太人的罪行,但一念天堂,拯救一人,即拯救全世界
《這個殺手不太冷》最初的惻隱之心逐漸轉化成憐惜,憂慮,擔心,最後是不可失去
《無間行者》兩條看似平行的生命軌跡,一旦交叉,只會帶來毀滅
《天使愛美麗》一個人的價值在於用自己的光和熱去照亮周圍的世界
《沉默的羔羊》殺人狂破案
《忠奸人》FBI與黑手黨究竟哪方義氣
《鋼鐵俠》《綠巨人》《貓女》再強的強人也有感情
《諾丁山》與有名的女人相愛
《肖申克的救贖》對自由的渴望使他花了十九年才得到
《七宗罪》殺手殺人並非是因為嗜血,他以理論信條加上妄念來實施他自以為是的「審判」
⑥ 勵志電影《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2)
【篇六:《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一部電影看完,猶如礦業望天一般的音樂之聲回盪在耳際,久久不絕於耳,一雙雙真摯的眼睛所散發出的童貞之光能點亮人們的心靈。一張張純真的面孔流露出的對自由和博愛的嚮往和與望發人深省,天籟之音般的合唱好像皎潔的月光碟機趕走了黑暗中的恐懼,用愛心去感化孩子心靈又讓我陷入了沉思之中。
在校長的眼裡,這是一群難以馴服的野馬,一群無知的頑童,除了拳腳相加的教育,他們別無他法,連做似的管理方式讓人難以理解和接納,當然孩子們也是不能接受的,自然孩子是教育不好的,他們永遠都是一群不可早就之才,永遠都被人唾棄和責罵。
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他熱愛音樂勝過生命,才華難以施展,最終成為一所寄宿學校的學監。記得這樣一個細節嗎當孩子們都安靜的睡著了以後,他開始了他的音樂創作。當他發現他的創作被還不理解他的孩子們偷走的時候,他發瘋似地找回了他的寶貝,然而他原諒了這群難以管束的學生,當他發現孩子用自己特有的「音樂」嘲笑譏諷他的時候,他沒有生氣,卻出乎意料的發現了那個聲音是「眾里尋他千網路」中所忽然發現的天使。
他用音樂喚醒了孩子們的良知,他用音樂洗滌了孩子們的心靈,他用音樂獲得了孩子們的理解,他用音樂拉近了它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他的音樂是他用生命譜寫的,就好像他愛孩子是他善良的本性一樣沒有辦法不讓這群在校長的眼裡無可救葯的孩子喜歡他,相信他,愛他。當他要離開學校的時候,孩子們用他創作的歌曲為他送行,用他創作的歌曲挽留他,用他創作的歌曲驅趕對即將有降臨到他們身上的厄運的恐懼。歌聲穿透夜空,歌聲穿透田野,歌聲穿透了孩子們的心靈,歌聲把孩子們帶到了另一片天地,歌聲留下的是克萊門他的一片愛心,歌聲改變了孩子們的命運。
我們的身邊不乏有這樣的學生,他們更需要我們的愛心和理解,更需要我們的關懷和溫暖,我們的一句話也許就能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我們的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也許就能讓孩子終身難忘,我們的言行對孩子是多麼的重要,我們的舉動對孩子有多麼深遠的影響。
【篇七:《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星期天中午,電影頻道播了一本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因為曾在預告中看到過,感覺還不錯,於是完整地觀看了影片。
影片用倒敘的手法講了一個老師教育特殊兒童的故事。在一所感化院里,有許多行為偏執、叛逆頑劣的少年,院方的高壓政策激化了他們的逆反心理,經常發生嚴重的沖突。失意的音樂家馬修頂替不堪忍受的前任來代課,在深入了解孩子們的情況後,他採用正面、積極、激勵的教育方法逐漸取得了學生們的信任,並組建了合唱隊,用優美的音樂滋潤那些空虛的心靈。孩子們善良、天真的本性被逐漸激發出來,音樂方面的天賦也得到挖掘,其中一位成年後成了著名的音樂家。而馬修卻始終平凡地生活著。
整部影片的基調很平靜,但我卻被震撼了。當影片中響起孩子們聖潔、純凈的和聲,曾經頑劣的眼神里滿是專注與柔情,我的眼睛濕潤了。
馬修是個好老師,因為他了解這些孩子的心理,知道他們的需求。在長期的鄙視與壓制下,孩子們迫切渴望受人理解、被人尊重。而馬修的教育正是體現了這樣一種人文關懷。馬修是個好老師,因為他的教育方法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當他替某人隱瞞錯誤並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當他不歧視差生反而分派適合他們的任務,當他為了安慰傷心的母親而善意撒謊時,無不在傳遞這樣一種理念:滿足需求、情感先導;尊重差異、因材施教。
看完片子的整個下午,我的心情都不能平靜,經常地回想其中的片斷,回想身邊的孩子與老師,回想自己的教育。
教育的價值在哪裡?教師的價值在哪裡?這部影片給了我很好的回答。
【篇八:《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感謝學校的安排,使我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師德教育。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學監,這個學校被成為池塘之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著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著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後的結果是音樂凈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這部影片採用了倒敘的方式,當年合唱團中的領唱莫杭治後來成了指揮家(當然,他的成就是因為當年馬修發現了他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因為母親病逝回家的時候,當年合唱團的夥伴佩爾諾來找他,給了他一本馬修的日記。馬修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感人的一切。佩爾諾當時是個孤兒,總在周六的時候等在大門口,希望父親會來接他。後來馬修被學校解僱了,當他要登上汽車的時候,佩爾諾一路奔跑趕來,要馬修帶他走,馬修先是拒絕,後來又不忍心,回來把佩爾諾帶走了。佩爾諾的執著是有道理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
看完這部影片,我為哈珊校長的粗暴殘忍而憤恨;為孩子們曾經不幸的遭遇而惋惜;為孩子們遇到馬修而慶幸;為馬修的善良真誠而感動;為杭莫治的改邪歸正而釋懷;為佩爾諾的執著堅守而歡欣。
我的記憶深處從此烙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情節:當馬修神情黯然地離開學校大門時,收到了曾經是頑劣甚至邪惡的學生在卡片上寫滿了的思念與祝福,那一雙雙揮舞著的手訴說著留戀與不舍,這一刻,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臉;那一刻,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看了這部影片,感動之餘,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啟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麼去挖掘,怎麼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這部法國影片中馬修的行為,杭莫治的成材,佩爾諾的成長,有力地印證了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一句話:「漫天撒下愛心種,佇看他日結果時」。因此這部影片值得我們觀看,更值得我們品位味。
【篇九:《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看完影片之後,才知道這個「放牛班」與真正的「放牛」一點關系也沒有,所謂「放牛班」指的是一幫問題少年,他們的性格,脾氣和他們短短的卻復雜萬分的人生歷程,而春天,是一種希望,是一種「重新」之意,一種冬天過後又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象徵。
故事發生在法國,某個小鎮的郊外,有著這樣一個充滿嚴格制度的少年學校。而這個學校里的學生,並沒有因為這樣的嚴厲管制而變得乖巧,反而成為了一群沒有教養,只會用武力解決問題的孩子。然而誰也不會知道,在這樣似乎無可救葯的孩子幼小的心靈中,一個個美妙的夢想正在悄然升華。懷著這樣天真爛漫的夢,他們遇見了一個可以說足以改變他們命運的人——他就是馬修。
電影中的.院長,對孩子不僅沒有耐心,而且往往對犯了過錯的孩子,處以嚴酷的體罰,例如:將小孩單獨關在禁閉室,無視這些孩子的驚恐害怕,馬修老師則完全不同,他對孩子充滿了愛心,對犯錯的孩子,也不是一味偏袒,而是給予他們改過的機會,在他的循循善誘下,每位孩子都拾回了他們的自信,找到了屬於自已的春天
在學習的路途上,老師對學生的影響力,可以說是無遠弗介,一位壞的老師,可以毀掉一個孩子的一生,反之,一位好的老師,往往一句溫柔的鼓勵,一個肯定的眼神,就可以讓他人眼中,毫無希望的壞學生,重新找到他們自己人生的方向。
當一位好老師如此重要,卻非常困難,因為面對一群不同個性,不同資質的學生,如何因材施教,實在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在我看來,「「耐心」是一位好的老師,最須要擁有的,對學生不要時常大吼大叫,甚至拳腳相向,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只要用愛心與信心,總有一天,學生們會蛻變成美麗的蝴蝶。
馬修,他好似一個善良的牧人。他用愛找回了一群迷失的羔羊。用愛照亮了前往之路,用愛為他們指引方向。我想說:這不是奇跡,而是愛的奇效。在管教寄宿學生時,將學生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用音樂啟發孩子的潛能,讓野男孩個個成為發光的小天使,用純凈的音樂喚回他們冰冷已久的心。我清楚地記得其中一句對白:「等等,他是我唯一的男低音」這句話飽含了他對教育事業的盡心盡責;對人平等,不分貴賤,一視同仁的態度。
記得上學期上雷老師的《教育原理》時,她特別強調「每個人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都應該得到尊重,存在就是有價值的」。馬圖在接受校長的任務時所提出的三個條件:第一,不體罰學生;第二,讓我來處罰犯事的學生;第三,不要透露他們的名字。無一不體現了他對幼小心靈人性的關懷。
最後,這個班級的一切都改變了。一幅幅美麗的春天景象在每個孩子腦海中浮現。他們從馬修的身上感受到的不再是每天的提心吊膽,生怕犯錯的恐懼,而漸漸轉變成為了慈父般的愛。
整部電影使我感觸很深,的確這不僅僅只是一部教育意義深刻的電影。在被劇情牽動的同時,心靈也不禁震顫。將這群問題少年集中在這樣一個沒有愛的環境中,他們可曾知道外面的世界多麼精彩,外面的「春天」是那樣充滿生機。他們需要的,正是我們現在生活中所漸漸忽略的愛與呵護啊!
看完了這部電影,我覺得教師是十分偉大的。他們往往給予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在學生失敗時說的那一句句鼓勵的話語,在學生對前途感到迷惘的時候伸出的援助之手,還有很多很多……
電影往往是虛構的,也許在真實生活中它不曾發生。但是它卻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憧憬。《放牛班的春天》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老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和深厚的愛。在簡單質朴的語言中,我豁然開朗:其實,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一個美麗的花園,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隨時隨地都因為周圍發生的一切而改變。春天定然是最美的季節,一陣陣柔和的春風拂過面頰,綠草破土而出,泉水叮叮咚咚地詮釋著春天的絢麗多彩。然而只要有愛的包圍,即使是放牛班的那些孩子,依然可以擁有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
當寫滿了愛的紙飛機飛滿了整個校園,馬修的為師之道獲得了肯定,同時音樂的魅力也得到了一覽無遺的肯定。這也讓我想到另一個於這部電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大家都很熟悉的電影《音樂之聲》,瑪麗亞也同樣在用愛和音樂來教育孩子。
不可否認,溫情是個好東西。沒有特別激動人心的場面,也沒有特別叫人難以接受的痛苦悲情。《放牛班的春天》就是那種從頭至尾都可以讓人保持微笑。尤其是看著那些頑童們可愛純真的一面,心底煥發出的某種「本真」的天性。我們需要的就是這么一鍋濃濃的,溫暖的心靈雞湯。
【篇十:《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一聽到「放牛班」,你可不要以為是農村放牛娃的班級。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放牛班其實是由一些難纏的問題學生組成的班級,影片是從兩個老人看馬修老師的舊相片和日記開始的。
這兩位老人是派皮諾和莫昂奇,他們曾經是「池塘之底」學校的學生。「池塘之底」,顧名思義,是最差的學校,是一所專為問題少年設置的寄宿學校。學校的建築陰森古板,教室灰色斑駁,學生好似井底之蛙、籠中之鳥,得不到愛的滋潤。這里的教育理念是「行動一反應」原則,如果有學生觸犯了紀律,全校師生立即集合,肇事者將受到嚴厲的懲罰。若3秒內找不到肇事者,所有人都要關6小時禁閉,取消所有娛樂活動,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發為止……
但他們是幸運的,他們遇見了馬修老師。馬修老師是一個其貌不揚的禿頂老頭兒,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他在事業低谷期選擇來到「池塘之底」學校做了學監。他從不打罵學生,給學生最大的寬容和保護,尊重每一位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孩子。他讓不會唱歌的小派皮諾當副指揮,讓老走音的郭邦當架子。他讓每個孩子享受到音樂和集體合作的快樂,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給自己的人生帶來「春天」。
和「池塘之底」學校里的孩子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我不僅擁有疼愛我的父母,還擁有和藹可親的老師。我們學校的教育理念是:以生命影響生命。學校就像我們的家,處處洋溢著蓬勃的朝氣。教學樓每層拐角處設有「溢香書吧」「彩虹閱讀」等閱讀角,讓我們走出教室,就進入書的海洋。樓內設立了充滿想像力的「氣象萬千」「奇思妙想」「E想天開」「童心飛揚」等活動天地。學校還組織了民族樂團、紙雕、快板、京劇、剪紙、古箏、舞蹈等多姿多彩的社團活動,豐富我們的課餘生活。作為新苑小學的學子,我感到自豪。
童話作家鄭淵潔說得對:「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關鍵在於怎樣培養教育他們。正確的教育方式是發現孩子的長處,鼓勵他能行。」
「黑夜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熱忱,榮耀之巷,童年的歡樂,轉瞬消逝被遺忘,一道絢爛金光,在小道盡頭閃亮……」他們的歌聲一直縈繞在我的耳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