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飢餓游戲 1》影評
世界,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事物的總和。
我想,也包括上帝。
在最後的審判到來之前,眾多的死者只能靠睡覺或打牌打發時日。他們偶爾張望人世,抱怨怎麼還沒完。而審判之後,大家塵歸塵,土歸土,全世界吹的熄燈號,無論聖人、罪人和上帝一起相擁而眠,一覺睡入深淵。
然而其實我知道,世界只是固定的領域,一個足夠大的活動范圍。
上帝說,要愛你的仇人,那他為什麼要把罪人打入地獄?有一種解釋,上帝絕不判決人,但背離上帝,就相當於置身地獄。只要地獄的受苦是永恆的,那麼作為獨立的個體的人就是永恆的,永遠的法人,對曾經做過的事情負責到底。
這其實只是邏輯。可以超越邏輯的一樣有很多。就像你不知道為什麼註定要23個人死亡的角逐會被稱為飢餓游戲一樣。每個人都是觀眾,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坐在自己的席位上看迎面而來的死亡,不用惶恐,不用揪心,只需要適時的聳一下肩膀,然後輕松地攤開雙手說:「I』m sorry , but It』s just a game!」
割離、角逐、生存、情感、成長,成就王者。這就是游戲規則,用金錢與權欲堆砌起來的東西。或生或死,或存或亡,只是那些身處高台品著紅酒、聽著音樂、閑著實在無聊發明了Hunger Games 的人的一個轉念。沒有什麼理由,所有的理由都只是借口。
他們要的結果就是死亡,是橫亘在層層血肉之軀上的王座。沒有人闡述得清死亡是什麼,它把人所有的貪欲、兇殘、暴虐、陰暗、自私與最原始的劣行全部逼迫出來。根本沒有辦法去說什麼,去責怪誰,與其說那是一種獸欲倒不如說那是一種求生的本能。於是,站在高台上的人好像成了上帝,他們衣著鮮艷,談吐優雅,用憐憫而聖潔的目光去俯視血腥的殺戮,宛若注視芸芸眾生。這讓所有看似友愛與團結的表面都以自相殘殺為基礎而結束。撕裂壓抑在人性下的汩汩暗流。
給我一個解釋,我就可以再相信人世一次。而更多的時候,不需要任何解釋。
皮塔說:「我不願意,自己被一些東西改變。」,凱塔尼斯說:「為什麼要隨他們的願呢。」於是,天地顛倒,一切不同。就像當年漂亮少年萊昂納多在《泰坦尼克號》里對Rose說,「If you jump , I jump!」一樣,時過境遷的美少年變成了有肚腩和下巴鬍子拉碴的大叔,於是他在《盜夢空間》中的台詞也應景地轉變成了,「If you jump . I won』 t jump .」就像我始終願意相信世界同時堅信人性的美好一樣,有些東西,你永遠也無法抹殺它,如果可以,哪怕是十個凱特尼斯,後果也只能是挫骨揚灰。
該怎麼去表述哪些與人性同步滋長的情感。不敢去肖想以後長長久久的時光,哪怕是那些冗長繁雜的對話都沒有,直來直去的沖突、停頓和獨白,全部和生死捆綁在一起,沉重的讓人難以呼吸,背負不起。你知道在殺戮中沐血而生的愛情是什麼樣子的嗎?要麼夭折,要麼踩著所有人的累累屍骨。所以,一切都顯得單薄,在小心翼翼中彰顯著最深的恐懼與絕望。不能逾越,不敢逾越,怕一抬腳,就是萬丈深淵。
從來沒有比這更好的時代,也從來沒有比這更糟糕的時代,這個時代被稱為Hunger Game時代。
郭四的《小時代》是時間中的一闋片段,而有一種對時空的定義是,時空不是時間與空間,是去除時間的一個空間。你在這個空間中是永恆的,永世輪回的,而且在這個空間里就只有你一個人,所以說,你是註定的。當你去到更深的空間里,你就可以看見更多的東西,你能看見人的內心,你能看到人的靈魂,你能看見剛死去的人的靈魂對著自己的肉體大笑,而不是剛死去的肉體對著自己的靈魂大笑。
我們都該有自己的時代,稱王稱帝。普遍的規律就是所有真的假的奢華的虛靡的清晰地模糊的空虛與寂寞,無孔不入。不斷交織與錯過的平行線,所有表面上的言笑晏晏,內心深處涌動的明滅星火。
總是會問上帝給我留下了什麼,從未意識到自己想要什麼。游盪在這個世界,尋找自己的影子。你似乎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上帝。周圍的人和事物總是和諧地讓人難以心安。沒有爭吵,沒有不合,每句話出口都如再三斟酌後的完美,連陽光都配合地送上恰好的亮度、溫度和角度。心裡是空的,沒有任何的主觀意識。又或者,大家只是寂寞,找一個人一起走,讓日子不會那麼漫長而讓人覺得難過。而至於身邊的人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陪在身邊,可以陪我笑,陪我哭陪我傷心難過流眼淚,必要時要會說溫暖的話,讓人安心。那麼,其實,我們所說的在乎與看重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在乎與看重呢。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理解,你對你自以為重要的人說:「來,幫我一把」的時候,他卻展現一臉難色與糾結的樣子時的心情。所有你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在那一刻全部離析、崩潰,最後意識到原來自己所偏執的一些東西,真的多多少少有些自欺欺人的成分。你之於他,他之於你,都是可有可無。這些無關謊言,無關欺騙,更像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一切就該按照這個方向發展。是規律,是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內在聯系。
人都是渴暖動物。活著,都害怕孤獨,都極度厭惡被排斥被冷落的感覺。至少,你的自尊不允許這樣。所以,寧願選擇虛假的情感與熱鬧,也不選擇一個人向前走。然而這種需求與本性在這個時代卻逐漸演變成哲學上的形而上學,具有致命的機械性。這又讓人該怎麼相信如何去相信?
當Rue擁抱凱特尼斯時,我輕輕的笑了;當凱塔尼斯擁抱皮塔時,我笑了;當落拓的男生扣緊皮塔的脖子,對向他張弓搭箭的凱塔尼斯說:「其實,我什麼也不想干,我只是想喝酒,可是以後我再也喝不到了。我所能做的就是多殺一個,再多殺一個。」我扯扯嘴角,眼角潮濕。是的,多殺一個,one more kill。總還有悲傷歡樂。
有人說,我們不停地在愛恨情仇中掙扎沉浮,曖昧不分明,最後也就這樣度過了一生。
真好,至少有愛恨情仇,不是麻木不仁。你還是自己,懷著赤子之心,去追逐流浪放聲歌唱。我本楚狂人, 鳳歌笑孔丘。
節奏就是因果律,就是輪回,就是春生秋殺。月圓月缺,黑夜白晝就是星體運行的橢圓軌跡,就是我們腦子中的上帝與魔鬼,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是被翻紅浪,就是存在與虛無。而生命是這個宇宙迪廳的舞蹈者、歌唱者、聆聽者,可這個迪廳是誰開的,誰是包廂里置身事外的旁觀者。
是誰?是你。你是惡魔,你是上帝,你主宰萬物主宰自己。
於是,一切結束。
藍眸的少女穿著裙裝置身舞台,長發披肩,左手被身旁帥氣的金發男生握緊。她笑著對台下的人群與鏡頭說:「我無法想像沒有皮塔的生活。」完美的無懈可擊。
歡呼,口哨,沸騰,閃爍的燈光,一切終於與利益與金錢與死亡與廝殺無關了。這就可以了,卸下所有的防備與小心翼翼,做一個沒有殼與盔甲的人。Game over .
我不想被一些東西改變。
為什麼要隨他們的願呢。
我不是空白的,你不要隨意捏造我的血肉骨骼和思想。
我可以,我是我的上帝。
⑵ 電影飢餓游戲100個次左右的英文影評
The Hunger Games shows us a story about a young lady's unfortunate experience.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book, this movie just change some details, but it doesn't destroy the things the author wanted to express. And from this movie, we can learn many things.
First,as the leading lady Jennifer Lawrence said, Katniss Everdeen just like Joan of Arc who was famous for leading people to revolution in history. This movie isn't just a love story, of course. It shows us that people living under cruel control's desire of freedom, as a result, somebody turns up and protests in his own way. It's a warn not only for those who take control of the social order, but the relationship in our daily life.
Second, Katniss was really nice. She volunteered to save her sister, what's more, she made her family alive by hunting in the wood illegally after her father's death. She share her food with Rue,and when Rue died, she used flowers and showed her respect. She wanted to make Peeta and herself alive, and she was smart enough to catch up with the idea that they could use the night locks because Capitol needs one winner, and she made it anyway, but obviously got trouble.
Last but not least, this movie shows us that Katniss wasn't a powerful one, she led people to revolution accidentally, and her fate changed and she must be the mocking jay, the symbol of freedom. It's not her own choice, but there was force, and she actually just a role arranged by the people that lead the world and people who wanted freedom. It's certain that many people would die for freedom and it would be tragic. And the fact that we should know is that when one can't decide his own life, he 'd better do something to save the world.
⑶ 飢餓游戲影評
電影《飢餓游戲》的影評如下:
在電影《飢餓游戲》中,影片外觀眾的意向性較多地指向影片內的觀眾,二者重合度比較大,因為影片開頭就是以電視訪談的形式讓游戲組織者柯瑞安來介紹飢餓游戲的規則和特點,似乎一開始就將觀眾定位在戲中了,中間除了必要的背景交代,觀眾在觀看整個飢餓游戲的過程中也很少脫離電影中觀眾的視角。
雖然這樣可以比較深刻地體會人性在觀看同類相互屠殺時所產生的所有反應,有利於揭示人性自私和冷酷的一面,但是同時卻缺損了凱特尼斯豐富的心理變化所揭示的人性中妥協和叛逆的一面。
可以說影片內觀眾得到了多少信息,影片外觀眾就收獲了多少信息,或許我們比較明確的是凱特尼斯的機智勇敢善良,但是她通過和皮塔扮演情侶來討好觀眾,和通過給露露的遺體裝飾花朵來反抗組織者,以及最後假意要吃毒漿果來要挾組織者,這些豐富而復雜的內容,由於沒有額外的輔助手段,不管是凱匹特的觀眾還是影片外觀眾都看得將信將疑。
《飢餓游戲》簡介
《飢餓游戲》改編於美國作家蘇珊·柯林斯的同名小說,由加里·羅斯執導,詹妮弗·勞倫斯、喬什·哈切森和利亞姆·海姆斯沃斯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2年3月23日在美國上映。
電影講述了北美洲在一場大戰中被摧毀,人們建立了新的家園,但是新的家園也有新的政策,在管轄區下的12個區必須選出一男一女共24名選手參加「飢餓游戲」,在「飢餓游戲」中不僅要在游戲中與各種野獸對抗,而且必須要殺死其他選手,最後一名生存下來的可以獲得巨額獎金。
⑷ 求飢餓游戲電影影評,1000字以上的
1 個人覺得這部電影過分突出女主:Katniss確實是一個有擔當,身體素質好,野外生存技能強,堅韌不服輸的女孩兒。但在原著里她作為絕對女一弱點也很明確:她獨立,因此她在12區的學校里就沒什麼朋友(只跟區長閨女吃吃午飯原因是兩人都不愛說話所以正好可以坐在一起不吭氣),自動把自己孤立起來,非常不會社交很不擅長自我表達也不很討人喜歡的那種角色(當然這未必就不好但算是弱點);她很自我,明確說就是很自私。志願參加游戲之前拯救世界大同社會的普世價值在她腦子里是不存在的。她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養活她妹,確保她妹熬過18。自己結不結婚不知道,但絕對不要孩子因為怕自己的孩子還得經受抽簽參加比賽的煎熬,總之所有的想法都是為自己就對了。此外女主總是摸不透自己的感情這一點也很討人厭。
2 電影里彷彿很羸弱凈幫倒忙的男一原著中的形象是非常正面高大的:他對女主是真愛,如他自己所說打小就開始了,他在樹林里做得一切都是出於真愛毋庸置疑,而且他本人其實是和女主非常互補的一對兒;沒怎麼交代清楚的扔麵包情節是發生在女主小時候父親剛死以後,當時女主還不會打獵,身無分文下雨天餓得走不動路,家裡精分了的媽媽和小不點兒的妹妹還等著喂,男主見狀故意把麵包烤糊扔給雨中的女主的(夠貼心了吧);男主是一個很理解自己的內心會主動和人打交道很會溝通很會社交很擅長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人。因為男主笑起來很陽光(我只是在說這個角色而已不涉及電影演員)又會關心人可以說在學校里是很受女生歡迎的。原著里女主曾經問過他你那麼小的時候就開始喜歡我難道這么多年就沒有關注過其它女孩兒?男主就很誠實地作答:「我幾乎關注過其它每一個女生但沒有一個像你那樣給我留下了那麼長久且深刻的印象」;男主冒著生命危險和職業選手混在一起就是為了給女主創造更多的生存機會末了還被那些心狠手辣的刺了一刀(夠奉獻了吧);男主有可能在體能和野外生存上不如女主那是因為男主是麵包店家的兒子沒有天天出去打獵沒有受過實戰演練,但是男主遠比女主明白事理:比賽開始之前男主就說不想成為統治階級的棋子。這句話女主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
3 女主在賽前采訪後被告知兩人的愛情砝碼只是演戲,所以女主一直很配合地演戲,而且以為男主也是受教練指導認真演戲而已。但是在原著中更細致的刻畫了女主的糾結心理:不知道自己對男主的真實情感,不知道是該拒絕還是逢迎,不知道彷彿很入戲的男主是真情還是假意,可是這些感情又不好寫在臉上因為必須得讓全世界的人都相信他們deeply in love。不過在收到那碗湯的時候女主就知道兩人親一下啦抱一抱啦是有好處拿的,所以也就甘願演了。值得一提的細節是其實慢慢接觸得多了以後女主再和男主親吻也有了那種觸電般的感覺(算是愛情萌芽不?),明明很喜歡卻還是不好意思承認。男主自始至終都是講真心話做真心事的,他以為女主也對他動心了呢,後來在回程的火車上才發現女主其實是演戲呢(原著當中的這一情節也因為電影長度所限被掐)。
4 關於電影結尾一起吞食毒果的橋段,明顯有觀眾沒看明白。其實這里女主的心理是非常糾結的,只可惜拍電影沒辦法把心裡想的給念出來,所以請此帖讀者自行腦補一下女主當時的心理想法:「媽的,這都是capitol在整我們,故意整我們!想要活著回去該...?對了,他們不是必須要有一個勝者嗎?那就我們倆一塊兒死死看,看他們有沒有膽量來宣布本屆比賽24個人全部死亡!」但是這話又不能大張旗鼓地說,否則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她打得什麼小算盤了。這就是為什麼女主讓男主吞漿果前一直告訴他:「相信我,相信我」而不是「我愛你,我愛你」了。因為她壓根沒想著要和男主一起殉情,她就是想回家而已。之後的殉情一說,也都是耍一耍愚昧大眾而已。當然總統不愚昧,也不太好耍,否則就沒有後面的故事了。
5 原著是以女主第一人稱敘述的,所以全部內容都是她看到的聽到的。比如她在場地里殺戮的時候原著里絲毫沒有涉及導師拉贊助啊演播室評論員啊總控室射火球啊11區叛亂啊這些情節。但電影不能只透過一個人的眼睛看世界所以加這些情節其實合情合理,但是總控室那裡實在顯得過分高科技了,這點也只能怪電影編劇太3C太超現實不能因此就說故事內容不合邏輯。
6 很多人抱怨的說鋪墊太長高潮太倉促,其實不然,因為殺戮壓根不是這部電影,或是這個系列的高潮。無論是原著還是電影都是以女主katniss的生活按照時間順序為線索完成的。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目標(比如上賽場之前把自己包裝得討人喜歡拉來贊助就是目標,而上賽場之後哪還管得了那麼多保命就是唯一目標了),每一個片段也有每一個片段的意義(比如在凱匹特里參加巡遊接受采訪才好讓女主及其他12個轄區的民眾認識到capitol的驕奢淫逸)。賽場里的殺戮可以被稱為是關鍵情節但算不上高潮。因為殺戮不是這一系列的核心。原著三本書的核心是通過貧窮的12區與誇張奢侈的capitol的對比,通過統治階層對待人命的逝去漠不關心反而盛典般慶祝的行為,通過reaping抽簽來控制和玩弄12個區的孩子們的命運來突顯統治階層的強權,壓榨和不公平待遇。正是這些潛移默化地轉變了女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而最終成為了領導民眾奮起反擊的「民主鬥士」。試想如果片子的一開始就是你殺我我殺他,那麼女主比較有可能逐步成為見血不眨眼的殺人魔頭,而不會認識到團結,愛和關懷的力量從而走出自我封閉的圈子。起義和反擊才是後面的主線,或者說Katniss個人心態的成熟:逐步認識到犧牲小我利益成就大我的自由與幸福才是後面的主線。而整個七十四屆飢餓游戲,從某種角度講,也就是個引子而已。畢竟電影已經按四部曲來製作了,這一部片子不是獨立而存在的,有很多懸而未決的事情不可能也不應該過早得結果。即便是到最後一部仍舊是開放式結局(極有可能)也可以接受,因為這就是生活,沒有什麼高潮低潮,永遠都無法預知未來,像暮光那樣happy ever after的結局不會出現。也正是因為這樣這一系列才會讓人感到真實有說服力和貼近人心。
來源:www.yiyiyingyuan.cn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