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電影梗概|天籟童聲(又名希拉穆仁的炊煙)
手風琴基底的合唱共鳴與心靈啟蒙
嚴厲語文老師與文學之美的復雜情感
希拉穆仁炊煙升起時對遠方媽媽的思念
留守少年學習騎馬逐夢草原的夢想
同類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阿巴畝銷斯《何處是我朋友的家》《再見,我們的幼兒園》
一句話梗概:
貧民少年的尋親與逐夢之旅
三句話梗概:
生活在塞外草原的留守兒童格日勒和南迪一心盼望著媽媽能盡快回到身邊,於是偷了鄰居的手機,跑到秘密基地里試圖聯系媽媽。然而計劃失敗,被前來尋找手機的喬亞爸爸追趕後,躲到草原深處的一個大土坑裡。音樂老師和爺爺奶奶將他們接回家中,並為新年趕回老家過年的父母們准備了一台合唱晚會,孩子們渴望父母能留在身邊,鎮上大人們也開始積極想辦法,最終願望能實現嗎?
角色介紹
格日勒:9歲,留守兒童。圓墩墩的小臉,黑亮的眼睛,嗓音童真明亮,唱起歌來很有感染力。他富有正義感,但也有這個年齡孩子的活潑與好奇心。
南迪:9歲,留守兒童,格日勒的好朋友。胖嘟嘟的身材,濃眉大眼,善良,熱情,富有同情心。他很喜歡幫助別人。
喬亞:10歲。瘦高身材,小眼睛,小平頭,性格比較急躁。家庭條件比較優越,父母親是鎮上的公務員。
班主任:50多歲,處於更年期。身材微胖,頭發捲曲短發,眼神凌厲,對孩子們非常嚴苛。
音樂老師:30多歲。面容姣好,聲音甜美,擅長手風琴演奏和唱歌。愛孩子,喜歡用音樂的方式啟發孩子們體驗到生命的感動與草原的美好。
三千字梗概
開場
9歲的蒙古族小男孩格日勒和爺爺奶奶生活在內蒙古希拉穆仁大草原上。格日勒自打出生就沒有見到自己的父親,母親外出尋找父親未果隨即留在城市裡打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媽媽常常在電話中哭泣起來,除去城市中的生活艱辛,最讓她記掛的就是遠在塞外的孩子。
10mins
格日勒常常幫助爺爺奶奶放羊,打掃,偶爾跟小夥伴們在操場上踢球嬉鬧。
在上學的年紀,他走好幾里地山路去鎮上求學,對於很少進城的格日勒來說,這是一趟新奇的旅途。
ACT-1
開心的是,格日勒的好朋友喬亞跟他在同一所學校就讀。不幸的是,他們遇到一位脾氣暴躁,要求嚴格的更年期女老師。開學的第一天,格日勒感受到老師嚴厲的眼神和認字書寫的困難。他上課時想上廁所卻不敢告訴老師,尿褲子遭到同學們的嘲弄。班主任訓斥了格日勒。
難寫的漢字讓格日勒頭痛無比,疲勞之下他竟然趴在課桌上睡著了,老師用粉筆頭將他砸醒,並站在教室後排接受體罰。格日勒和一同接受體罰的南迪趁著老師不備迅帆游做鬼臉嬉戲打鬧,嬉鬧聲聲再次引來老師的粗暴批評,結果兩個孩子打鬧的更凶了,不小心抓破了格日勒的小手,血流不止。老師驚慌失措,趕緊帶著格日勒去就醫。
第一次來到醫院的格日勒緊張而興奮,忘記了小手的疼痛。老師仍在不斷指責他的淘氣,醫生在為格日勒包紮。老師借用醫生的電話通知格日勒的嘎查,聽到嘎查廣播後,爺爺奶奶趕緊來到醫院,爺爺看到格日勒的傷情,質問老師。奶奶卻擔心得罪老師,阻攔著脾氣火爆的爺爺。
ACT-2
修養幾日後,格日勒如常回到學校,大白紗布小手常常被同學們嘲笑,特別是又胖有壯的小霸王白潔總是帶頭欺負她,唯獨喬亞和南迪對他關心有加,想辦法保護他。上課鈴聲一響,學校里的孩子們猶如一群關在籠子里的百靈鳥。一邊聽講一邊按捺著焦躁貪玩的心。班主任講到拼音和漢字之美時總是像換了一個人似的,語氣溫和起來。但是總有一些大膽的淘氣包在桌洞下疊飛機,玩玩具,常常被老師飛來的書本砸中。格日勒緊張得護著受傷的耳朵。
音樂課是孩子們的最愛,外來支教的音樂老師常常一邊談手風琴,一邊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孩子們初嘗音樂的快樂,稚嫩的心靈獲得片刻的喘息。班主任看到孩子們在音樂課上的自由,訓斥他們行為散漫,紀律混亂,並到校長辦公室告狀。年輕的音樂老師倍感尷尬而委屈。
ACT-3
音樂老師常常誇獎格日勒歌聲悅耳,安排他作為領唱。孩子們還學習了分聲部合唱,有時候甚至學習課本上沒有的流行歌曲,比如《又見炊煙升起》。校長幾次在音樂教室外觀望,也被孩子們純潔無瑕的童聲感染。
放假時,孩子們常常見到來自大城市的遊客,他們習慣了從遊客那裡獲得小恩小惠,給遊客們講述悲慘的家庭故事,成為暑假的主轎悉要任務。格日勒也因此獲得很多文具、衣物,甚至還有捐款。夜裡,他們去捉螢火蟲和蟈蟈,賣給旅遊商店的小販。每逢碰到深圳來的遊客,格日勒都會拿出媽媽的照片,詢問他們是否認識媽媽,並在心中深深的為母親感到驕傲。音樂老師常常去旅遊接待處表演,下馬酒歌和敬酒歌唱了一遍又一遍,孩子們被老師的歌聲吸引,躲在不遠處圍觀,慢慢學會了很多好聽的蒙古族歌曲。
有一天,格日勒聽說喬亞家買了一部小靈通手機,於是請求南迪帶他一起去喬亞家裡玩耍。三人玩兒捉迷藏時,南迪將喬亞引得遠遠的,格日勒在家中四處翻找,並拿走了小靈通,他想給媽媽打電話請她回家。
ACT-4
回到家中的格日勒,折騰了半天也不會使用手機,焦急中等來氣喘吁吁的南迪。他們帶著手機來到秘密基地——一個河岸邊的大樹洞里。好不容易撥通了媽媽打工工廠的電話,卻被告知查無此人。 南迪也是一位留守兒童,他跑回家去跟爺爺奶奶要爸爸的電話號碼。丟失了手機的喬亞一家人,氣勢洶洶的來到格日勒家,逼問他的爺爺交出手機,正在激烈的爭執中,格日勒和南迪垂頭喪氣的回來了。 雙方家長嚴厲拷問,兩個孩子竟然一口否認偷了手機。他們始終未能與父母親成功通話,下定決心一定要留著手機。喬亞一家三口只好離去。
ACT-5
隨後,兩人總是神神秘秘的來到秘密基地,嘗試撥打電話,卻一直找不到爸媽。有時手機里會傳出英語來,兩個孩子被這奇怪的語言逗得哈哈大笑。突然,電話鈴響了,原來是喬亞爸爸到鎮上的通訊功商店用公用電話打來的找手機。兩個孩子嚇了一跳,接聽電話時,手機突然沒電了。難道這是媽媽打回來的電話?一個更大膽的念頭在他們心中醞釀,他們回家偷偷拿了一些錢後向鎮上走去。來到鎮上唯一的通訊商店,不巧的是,孩子們與喬亞爸爸撞個正著!格日勒和南迪嚇得撒腿就跑。音樂老師正在附近買東西,看到此情此景有所不解。喬亞急匆匆跟老師解釋了原因後,兩人一起追了過去。
兩個孩子再擁擠的集市中逃出眾人的追趕,奔向荒無人煙的草原。氣急敗壞的喬亞爸爸向警察報告了事情經過,音樂老師一直為二人求情,卻被喬亞爸爸拒絕。
ACT-6
夜幕降臨,格日勒和南迪在草原上迷路了,躲在一個土坑裡哭了起來。
夜裡,喬亞爸爸來跟格日勒和南迪的爺爺奶奶理論,訓斥他們偏袒孩子的行為。夜深了,孩子們遲遲沒有回來,爺爺奶奶們四處呼喊,尋找孩子的下落。音樂老師和更多牧民們都加入進來,喬亞的爸爸有些懊悔,也加入尋人的隊伍。
整整一夜,眾人無果而返。爺爺奶奶費盡周折聯繫到外出打工的孩子媽媽們,圍著草原高處的敖包轉了一圈又一圈,最後乾脆跪倒祭拜,請求蒼天保佑,說著話老淚縱橫。
天色暗淡,第一場冬雪洋洋灑灑,尋找孩子的大人們更加焦急,不懂事的小孩大聲詢問:他們是不是被狼吃掉了。孩子爸爸一個巴掌打過去,小孩痛哭起來。
這時候格日勒平時飼養的小狗突然跑過來旺旺直叫,爺爺趕緊跟著小狗,一路向東方走去。不知走了多少路,終於在一個土坑裡看到兩個有冷又累的孩子,眯著眼睛睡著了。
爺爺讓奶奶回去請求支援,自己跳下去緊緊抱著孩子們,為他們溫暖身體。
音樂老師和喬亞的爸爸一起來接孩子們回家。
「我想用手機找回媽媽」。
「我想請媽媽參加家長會」
孩子們的言語戳痛了老師的心。喬亞爸爸也不再追究兩個孩子的責任,要求他們不得再次偷東西。
ACT-7
得知孩子失蹤後,孩子媽媽們趕緊回到家鄉。她們看見勒勒車上的孩子,一把摟在懷中,孩子們痛哭起來,媽媽們也將所有的委屈與辛勞化作了眼淚。
新年快要到了,音樂老師正式組建了合唱團,孩子們天籟般的童聲飄盪在草原上空。
從祖國各地趕回來的父母們,聚集在學校禮堂中觀看孩子們的新年演出,開心之餘在孩子們的歌聲中流下百感交集的淚水。幸福的歌兒唱起來,歡快的節奏響起來,禮堂中孩子們和大人們一起,沉浸在短暫的快樂時光中。
格日勒抱著媽媽,擔心一不小心媽媽就會跑掉。「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詩情畫意雖然美麗,我心中卻只有你。」格日勒唱起最喜歡的歌。媽媽兩行熱淚流了下來。
最終,鎮政府成立了草原文創產品工廠,媽媽們在鎮上開心的工作,同時還能承擔起陪伴孩子們的職責。在國家的大支持下,鄉村逐漸振興,孩子們的合唱團終於走出草原,代表著鄉村走向了城市的大舞台。
End
⑵ 找一部電影是外國的,裡面大概內容是一個音樂老師去教一群叛逆的孩子唱歌
合理是《放牛班的春天》 很感人的一部電影
⑶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通用33篇)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1
我剛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覺得很感動,讓我來跟你講述一下,這部電影的內容吧!
在一個沒有一位老師,懂得如何教育好孩子的學校里,有一群「壞」孩子。老師都對孩子們無能為力,所以孩子們就開始捉弄老師,在孩子的惡作劇下,一位老師被傷到了眼睛。直到一位愛好音樂的代課老師馬修的來到,馬修老師為了更好的認識同學,他讓孩子們在紙條上寫自己的姓名、年齡、長大後的夢想等。馬修老師發覺孩子們很有音樂天賦,就組建一支合唱團,在他的耐心的指導下,大家都有很大的改變。後來馬修老師要回去了,孩子們就折一些紙飛機,並在飛機上寫自己想對老師說的話,來告別他們喜愛的馬修老師。
看完後,我好感動,這位老師相信音樂能改變這群孩子,他不僅讓孩子們懂得音樂,而且更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一位好的老師,可以改變一群孩子的人生。
這部電影真是百看不厭啊!希望讀者也能觀看這部《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2
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向我們講述了一所叫「池塘之底」的學校,這里的學生捉弄老師、打架、逃學簡直是家常便飯。面對這些「問題學生」,校長非常暴力,制度訂得很死,把學生當犯人一樣管理。老師面對這些頑皮成性的學生,他們無計可施,只好把學生當牛一樣看管。
一個叫馬修的音樂代課老師來到這所學校,他非常有才華和遠見,面對這些問題學生,他沒有像校長和其他老師那樣放棄學生。馬修老師首先到學生們中間去發現有音樂天賦的人,再把這些人組織起來成立合唱團。剛開始校長很反對。可是,學生們的歌聲感到了女伯爵,得到了許多人的稱贊。學生們在歌聲中找到了自尊,學生們的壞習慣在歌聲中得到了改變,他們的人生也因此改變。非常遺憾的是馬修老師被校長開除了,在他離開學校的時候,學生們因為害怕被關禁閉,只能從窗戶里放紙飛機,飛機上寫著與馬修老師告別的話。一個好老師,一個深受學生和同事喜歡的好老師,就這樣被校長開除了,但是很欣慰的是,馬修老師帶走了一個孤兒,一個把他認爸爸的孤兒。
看完電影,我閉目沉思。只會體罰學生的老師是不會受到學生歡迎的,只有用愛才能改變學生,改變學校。電影中的馬修是一個好老師,電影中的學生喜歡他,我也喜歡他。我更希望:我們老師能像馬修一樣用心和學生交流。用愛去呵護學生,讓我們從這里走向成功、走向輝煌。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3
這部電影是講述一名代課老師教一群學生唱歌的故事,原來的老師喜歡只要學生一犯錯,就要體罰。而這名老師很有耐心,他會慢慢帶著學生們引入音樂的世界,這些學生中,有一位叫皮埃爾的小男孩,他是一個十分有音樂天賦的人,可因為他的性格有一些羞澀,所以沒有發揮出來。不過,在馬休老師的引導下,慢慢地發揮出了自己的音樂潛能,並成為了這個合唱團的領唱。
這部電影的結局很感人,一個小男孩的父母雙亡,可他還是堅信他們一定會來接的,於是他每個星期六都等著他父母來接。不過,最終馬體老師帶著他走了,那天也正好是星期六。這個結局讓我感覺到這名男孩很想得到父母的愛,馬體老師幫他完成了他的心願。
這部電影里還有一位重要的人物:院長。他是一個很自私自利的人,一位女伯爵夫人來教養院參觀,院長讓音樂班的同學表演合唱,女伯爵夫人聽得很入迷也很深受感動,於是並問馬休老師是誰要組建這個合唱團的,結果院長搶答了馬體老師的話說是他自己組團的!院長雖然受到女爵士很高的贊賞得到了很大的榮譽,卻在學生們心中的位置一落千丈。所以,我們不能自私,如果得了榮譽應該和在大家一起分享,而不是獨自享用。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給我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我們應該多多欣賞這種電影。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4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位好老師和一位「壞老師」的故事,通過鮮明的對比方式,讓我印象深刻,並懂得了一些道理。
先講這位「壞老師」吧。他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不懂學生、可惡至極。他平時只會一味地體罰教育學生,而不懂用規范的言行舉止去引導,讓學生知道該怎麼做。讓我十分痛心又揪心的是,長期用這種懲罰式管理會帶來惡劣的結果。影片中有位同學在一次惡作劇時,沒想到卻把老師的眼睛給弄瞎了;在追究責任的時候,這位學生竟然跟報名老師隨便報了一個學生。真是好笑至極,讓人覺得一味地體罰教育必將適得其反。
那這位「好老師」又是怎麼做的呢?他的教育方式和「壞老師」截然不同。面對皮埃爾的種種小把戲,他選擇了一次又一次的包容對待,並真情溝通。比如,有次皮埃爾往他頭上扔墨水,他使用了包容引導,通過溝通鼓勵這位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最終,皮埃爾終於被感動了,改掉了一些壞習慣。
可見,管理學生選對方式是多麼重要。尊重學生,都與學生溝通,加以言行引導,遠遠勝過那種「叫破嗓子」、「手口並用」體罰教育。當然,作為學生也要理解老師的「苦心」加「用心」,一起行動。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5
孫傳開「不同於一般的運用悲情拚命煽情的悲情電影,或極盡誇張搞怪的爆笑喜劇,《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這也創造了法國電影新概念――陽光情感電影。這部沒有美女、暴力;沒有動作、兇殺和商業元素的好電影成為了本年度法國人的心靈雞湯」。這是一位評論家為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寫下的一段話。《放牛班的春天》講述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馬修,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水池底部「,因為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難纏的問題兒童。到任後馬修發現學校的校長,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性格沉靜馬修的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閑時他會創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封閉的心靈,就組織了一支合唱團,讓每個孩子都找到了新的有價值的自己。
片中有幾個情節更是讓我記憶深刻。馬修第一次進學校時,在門口看見了一個叫佩皮諾的小男孩,才知道小男孩每周六都會在學校門口站著,等著是為了等自己的爸爸來接他,可是事實上,他的爸爸早已去世,學校里的學監告訴男孩這個事實,可男孩不肯相信,因為他堅信爸爸會在周六那天來池塘之底接他。在故事結尾,在馬修離開學校的那天,佩皮諾帶著自己的行李要跟馬修走,因為此時的他已認定馬修就是他的爸爸,而這天正是星期六。馬修作為老師真是付出了自己的精力與愛心。影片呈現出美好的一面,同時也在揭露那惡的一面。片中的校長是個虛偽、虛榮的男人,他把孩子們當成那些罪犯,對他們進行體罰,一開始他強烈反對合唱團的組成,後來因為孩子們純潔美妙的童聲得到了眾多高貴地位人士的欣賞,校長便又舉雙手贊同。可見此人的兩面性。也正是因為校長對學生的這種看法,態度,使得後來的轉學生蒙丹放火燒了學校,片中並沒有直接描述,而是給了一個場景就是:山下的學校冒著濃濃的煙,而蒙丹站在山上,抽著煙,得意的一笑。聰明的觀眾我想應該知道這件是誰乾的吧!此時的馬修正帶著孩子們在山裡玩耍,可以說是馬修救了這些孩子的命,可校長卻覺得是因為馬修的失職而造成了大火,把馬修辭退了。最後一個場景更是讓我感動,校長不讓孩子們去送馬修,馬修一個人走了,顯得好孤獨。此時從空中飄下來一架架紙飛機,裡面是孩子們的祝福和簽名。馬修抬頭一看,窗口全是孩子們的手在向馬修告別。因為圍牆太高,所以只好伸手做最後的告別。馬修一下子變的好幸福,他在校門口說了這么一句話:「我是偉大音樂家馬修可是,誰又認識我呢?」
我在欣賞這部影片時,幾次眼淚在眼裡打轉,有欣慰,有同情,有反思,有對照。馬修的教育理念需要我們去意會,而非言傳所能領悟的,他遵守制度,並不象以往刻畫的此類人物那樣藐視制度和管理;馬修是伯樂,他挽救了許多孩子的心靈,培養了出了皮埃爾這樣的合唱指揮家;他認真執著,同時他也有不能改變和無法挽回的學生,但是他在盡自己的所能做著可以做的事情。放牛班的孩子是幸運的,他們遇到了馬修,皮埃爾是幸運中的幸運,如果沒能遇見馬修,他極端又叛逆的性格將給他一個黑暗的未來。可是又有多少孩子能這般幸運,能夠碰得見馬修這樣的伯樂。問題學生在每一所學校,在每一個班級都有存在,我們提及他們總是充滿了厭惡,有馬修出現嗎?包括我自己,我有過他的偉大嗎?通過這部影片我們應該看到想到: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我們怎麼去發現,怎麼去挖掘,怎麼去引導。我們作為老師應該用發現的眼睛,去尋覓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用心的尋找孩子們的有點和點滴進步,或許我們每一次真誠的表揚,每一次的寬容,都會給他們一份自尊和自信,讓孩子們更加茁壯的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看到自己的「春天」。這正是《放牛班的春天》帶給我的感動,為現實中不易得到的而感動。
在高中的時候,我曾經是貝塔斯曼書友會的一名會員,那時我每隔一段時間可以免費收到書友會一些免費介紹新書的資料,也就是在那時,我第一次接觸到了《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當時它是作為為數不多的影視製品向會員推薦的,從其中的簡介中,我隱隱感到這是一部充滿溫情,感動的電影。雖然我對《放牛班的春天》也很感興趣,不過自己一直沒有機會看到它。
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也漸漸淡化了對這部電影的印象,直到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再次與這部電影不期而遇,一下子喚起了昔日我對它的期待,也讓我在心底暗暗慶幸,自己幾乎錯過了一部電影。
電影的開始很平淡,兩個老人的相遇,對曾經年代的懷念,電影採取了倒敘的手法,有點像《泰坦尼克號》。情節也很簡單,講的是一個老師與一群學生的故事。
當麥神父在電影剛剛開始就因學生的調皮而受傷時,讓我們沒有見到那一群學生便感受到了他們是多麼不容易被管教,所以當馬修老師首次進入教室便被捉弄也就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了,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當教室亂作一團,院長進來維持秩序並大聲質問時,馬修老師對孩子們袒護的態度。也許這正是他試著走入孩子們之間的第一步。人與人之間需要的是理解,交流與寬容。孩子們的調皮搗蛋也許只是天性使然,也許是缺少傾訴的對象,但並非不可救葯。尤其像孩子與大人們之間這樣的情況更容易出現代溝和隔膜,院長簡單粗暴的體罰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相反,可能只會引起同學們更強烈的叛逆,也只會在孩子們的童年裡留下一片陰影。而馬修老師則試著走入他們的內心,於是在第一堂課上,他就讓每個人寫下他們的將來想要從事的職業,盡管結果五花八門,但這樣的方式卻讓孩子們認真的思考了自己的未來。同學們也由此感到了新老師的與眾不同之處。
馬修老師與院長不同,他不會隨便的體罰學生,那怕學生們真的讓他很生氣。相反他往往在不同場合維護著孩子們。然而即使要懲罰學生,他也會採用不同的方式,就好像他讓樂格克去照顧麥神父而不是將他送到校長室去接受體罰一樣,所以當我們看到樂格克因自己的錯誤做法而流淚時,我們也就感到了馬修老師的做法的真正目的。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6
首先,非常感謝老師給我們推薦的這部很有教育意義的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雖然,我只看了一遍,但它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所名叫「塘底」的學校里有一群「問題學生」和一群「問題老師」之間發生的事,再加上一個暴力的校長,讓這些學生更加無可救葯。後來,來了一位善良、有愛心的新學監馬修,在他博大的寬容心下,孩子們被感化了。同時,他也發現了孩子們的優點,並且用音樂和孩子們溝通交流。可自私自利的校長看不慣,解僱了馬修老師。孩子們被關在教室里,不能為老師送行,只能在窗口揮動小手和老師告別,還用寫滿祝福語的紙條折成紙飛機飛出窗口,送給老師。老師很高興,臨別時心中充滿了溫暖和幸福。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這群孩子是善良的,他們需要別人的關心和幫助,只是很少有人去理解他們。老師需要尊重,孩子們也同樣需要尊重。只有尊重別人的同時,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讓我們學會尊重!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7
今天下午,我看了一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開始時我並沒有看懂,有一點兒漫不經心、迷惑不解,可看完時我卻感慨萬分、感動不已。
噢!「放牛班」中的「放牛」二字也就是「放羊」的意思,指的是那些行為品德不好的學生。面對這樣一群「放羊」的學生,通常的老師總是會搖頭嘆氣,表示無能為力。可是新來的馬修老師卻創造出了一個奇跡,他用音樂打開了孩子們封閉的心靈,幫助他們走進了自己快樂的春天。
這部電影有兩個地方讓我很感動。第一次是合唱團在表演時,領唱莫郎奇因為犯錯被罰正沮喪地站在一邊,他以為老師不會讓他唱了,可當第一小節唱完後,馬修老師突然轉身示意他開始獨唱,莫郎奇高興極了。他帶著一種驕傲、一種幸福和一種寬恕後的滿足感唱完了歌曲。從他的眼神里,馬修老師讀出了莫郎奇第一次學會了感激。
第二個讓我感動的地方是,馬修老師被校長開除,他很傷心。沒有想到的是,一雙雙小手在窗戶里向他揮動著告別;一架架從窗口飛出的紙飛機上寫著孩子們的真心祝福,馬修看完了這些紙飛機,不再傷心,他感動、幸福回家後,我又看了一遍這部電影,眼前總能浮現出孩子們天使般的笑臉,聽到他們天籟般的歌聲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8
老師運用了一次課的時間讓我蜜看了這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這是一部教育片,是講一位代課老師在一所特別的學校代課,這所學校如何特別呢?它是專收那些非常調皮搗蛋的孩子,可以說,進去那所學校的孩子,都是被社會放棄的。
代課老師的名字叫馬修,馬修老師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成功的老師,雖然最後還是被學校解僱,但他的那種對孩子的教育,使孩子們在這黑暗的「監獄」中看見一絲光芒。他們看見,原來,他們的夢想是可以實現的皮埃爾,是這所學校的其中一位學生,馬修老師發現,他有音樂的天賦,因為上帝賜給他天使般的嗓子,於是馬修老師告訴了皮埃爾的母親,之後皮埃爾的母親幫他找了一間音樂學院,五十年後的皮埃爾,成為了一名音樂的指揮家,要不是馬修老師的發掘,孩子們的將來,真是不可想像,我就想起這一句話:埋沒人才,就像中國的一則故事,沒有伯樂,哪來的千里馬。
《放牛班的春天》這一部電影,讓我有許多感觸,我覺得每一個孩子都是希望,我們不應該放棄這些希望。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9
看了《放牛班的春天》,總體的感受,就是感動。感動的是故事的主人公克萊門特馬修那充滿愛的教育所噴射出的動人旋律,感動的是那一張張絕望得讓人驚訝的幼小面孔露出的充滿無比朝氣的希望,「池塘之底」不再是一堆爛泥,它已破泥而出盛開出朵朵潔白的水蓮,在燦爛的陽光里搖曳多姿。馬修那一開始遭到校長和其他教師極度懷疑、與「行動――反應」教育理念背道而馳的教育新理念也悄悄表現出了沖破陰霾的巨大力量,愛的教育已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看了這部影片,對於我們教師,我想意義最大的,應該是馬修的愛的教育理念帶給我的心靈碰撞。首先,馬修要惡作劇弄傷馬桑的樂格克承擔責任,可是樂格克在僥幸逃避了校長的三秒後,又遺憾地錯失了馬修寶貴的十五秒,馬修氣憤地決定將他送往校長辦公室。在途中極度害怕的樂格克乞求寬恕,當馬修看到另外一名犯錯的孩子被禁閉三天後又被抽打得聲嘶力竭後,他還是意識到可以用另外的人性化方式私下處理――去醫務室照看馬桑,以感覺生命的脆弱與可貴,直到康復為止。馬修實在不忍心一個孱弱幼稚的心靈,遭到校長無情地鞭笞與踐踏。
接著,馬修請被前任教師評為「天使的臉蛋,魔鬼的身材」的莫杭治監管課堂秩序沒有任何諷刺與挖苦,而是很認真地請他擔任「小老師」。但是,當他處理好樂格克事件後回往教室,卻發現莫杭治在黑板上畫出了他禿頂的肖像速寫。面對這一場景,馬修沒有選擇這個學校一貫的「行動――反應」的教育方式,而是選擇了愛的力量,他因勢利導地還莫杭治一個肖像素描,滑稽幽默,此時孩子們對這位老師的「另類」處理問題學生的方式感受到了一絲絲莫名的溫暖,這種溫暖是他們以前所無法想像的。
最後,馬修讓孩子們寫下心願的紙條,讓孩子們談談自己的理想,一項被野性縱容慣得孩子此時顯得格外認真,教室里呈現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出奇的安靜,孩子們此刻投入地傾聽著發自遙遠心底久違的心靈之聲,純真歸來,美好回來,孩子們都沉浸在馬修營造的氛圍里,感覺到了異樣的快樂!在這些基礎上,不經意間,馬修又發現了孩子們是喜歡音樂的,他充分發揮自己在音樂上的才能,引導孩子們學習音樂,並根據孩子們的特點給他們定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即使什麼也不會的孩子也絕對能讓他發揮自己的作用,當「樂譜架」,當指揮官「助手」等。馬修成立了合唱團,這個在學校頓時轟動了,校長覺得尤其不可思議,這群讓人頭疼得抓狂的問題兒童,還能學習音樂成立合唱團?校長為了讓馬修碰碰壁,就答應了他的請求。而事實證明,馬修用他無比的音樂熱情打開了每一個孩子因失望而緊緊關閉的心門,喚醒了他們渴望被尊重的心靈,孤獨、自卑、對抗、頑劣正一點一滴地消融。
看了這部影片,對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也是一個啟發。教育的路途不是一帆風順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復雜性要求每個教師能夠夠適時調整教育方法,切忌機械粗暴。教育的最基本情感是師愛,師愛是燈,照亮學生前進的方向;師愛是橋,讓學生通向成功的彼岸。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10
讀了放牛班的春天後,我感到老師是多麼的強大,值得尊敬!使我又一次受到了良好的師尊教育。「池塘之底」是一個住滿調皮孩子的學校,因為裡面有許多都是父母離異,沒有人管孩子,所以非常調皮。
馬修是一名剛被調到這所學校的新學監,校長是一個性格暴戾的人,我真不明白怎會有這樣的校長,他虐待學生,大家都討厭他,但是太怕了。馬修以前是一名音樂家,他總拿著一個包夾,因為他決定教孩子們音樂,馬修很幽默,對孩子們非常好,大家都很有興趣地學,如果馬修看見哪個孩子要被校長罰了,他回去求情,他十分善良!
貝比諾很可憐,父母死了,他不相信,校長就騙他星期六父母就來了。馬修發現莫安琦很有音樂的天賦,所以成了他的合唱團的獨唱。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結局了,可是誰知道呢?一場大火就灰飛煙滅了,其實馬修救了孩子們,因為他帶他們去玩捉迷藏了,但是校長卻為他沒有看守學校而解僱了馬修。之後,其他的老師投訴了校長,這所學校就這樣消失了。貝比諾無處可歸,執著的請求馬修帶他走,馬修心軟就帶他走了。
馬修用他的方式造就了善良的孩子們,我為哈山校長的殘忍而感到十分憤恨,對孩子的遭遇而感到十分心疼,對孩子們遇到馬修而感到十分開心,對被比諾的執著而感到十分快樂!我還是不能忘記馬修臨走的那天,孩子們把門鎖起來(不讓校長阻止)對著窗口寫下自己的名字和祝福扔給馬修,對著窗口合唱送行!馬修幸福得流下了眼淚,他曾說過,雖然他沒有妻子,但他有六十個孩子!?這部電影真的很勵志,他告訴我,要看準自己的優點,有了夢想,就去追夢,只要真心的對待一個人,就一定有回報!
⑷ 電影一個老師教一群孩子唱歌後來他們都被綁架了
好象是中國拍的吧,好象是叫《開心多來迷》
⑸ 尋找一部電影:描述的是一位教師教一群監獄中的孩子唱歌,大概是法國片
片名:《放牛班的春天》(原名:Les Choristes)
其他中文片名:
《歌聲伴我心》;《唱詩班男孩》
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安琦(Pierre Morhange,雅克·佩蘭飾)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戴迪亞·費拉蒙飾)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的音樂老師克萊芒•馬修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著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
資料 http://ke..com/view/378643.htm
⑹ 外國電影,講的是關於一個老師叫一些學生合唱的。然後其中有一個壞小孩。。 我們老師給我們看過,
《放牛班的春天》(原名:Les Choristes)是由Christophe Barratier導演的電影。講述了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安琦(Pierre Morhange 雅克·貝漢飾)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狄迪爾·弗拉蒙飾)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Clement Mathieu,傑拉爾·朱諾飾)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著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
世界著名指揮家皮埃爾·莫昂克(Pierre Morhan 《放牛班的春天》劇照
data-layout="right"ge,雅克·佩蘭飾)重回法國故地出席母親的葬禮,他的舊友佩皮諾(戴迪亞·費拉蒙飾)送給他一本陳舊的日記,看著這本當年音樂啟蒙老師克萊門特·馬修(Clement Mathieu,傑拉爾·朱諾飾)遺下的日記,皮埃爾慢慢細味著老師當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憶也浮出自己記憶的深潭……克萊門特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不過在1949年的法國鄉村,他沒有發展自己才華的機會,最終成為了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教師,這所學校有一個外號叫"池塘之底",因為這里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犯過罪的、難纏的問題兒童。到任後克萊門特發現學校的校長(Francois Berleand飾)以殘暴高壓的手段管治這班問題少年,體罰在這里司空見慣,性格沉靜的克萊門特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改善這種狀況,閑時他會創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驚奇的是這所寄宿學校竟然沒有音樂課,他決定用音樂的方法來打開學生們 《放牛班的春天》劇照
封閉的心靈。 馬修開始教學生們如何唱歌,但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一個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就是皮埃爾·莫昂克(Jean-Baptiste Maunier飾),皮埃爾擁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卻有著令人頭疼的調皮的性格,諄諄善誘的克萊門特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同時他也與皮埃爾的母親產生了一段微妙感情。最後因為失火事件被校長解僱,臨走前帶走了佩皮諾。 一位評論家為該片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不同於一般的運用悲情拚命煽情的悲情電影,或極盡誇張搞怪的爆笑喜劇,《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這也創造了法國電影新概念——陽光情感電影。這部沒有美女、暴力;沒有動作、兇殺和商業元素的好電影成為了本年度法國人的心靈雞湯」。「我唱,你唱,他唱……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如一聲響雷,讓法國合唱事業如雨後春筍般地繁榮起來,時至今日,共匯集起幾十萬各個年齡段的合唱業余愛好者。」這是法國本土的一篇評論。
⑺ 一部電影描述了一個人假裝老師,教孩子唱歌,還帶著孩子他們去參加比賽
搖滾校園,講述的是一事無成的搖滾樂主唱和吉他手杜威·費恩把一群有音樂天賦的孩子們組建成一支搖滾樂隊並參加「樂隊大戰」比賽獲得優勝的故事
⑻ 有一個電影里寫了一所學校里的校長虐待學生,來了一位音樂老師後,用愛教育這群孩子們,教他們唱歌,有一
《放牛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