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記錄老師支教的電影
擴展閱讀
劉德華演啊祥的電影 2024-11-05 13:30:15
總變換場景的日本電影 2024-11-05 13:30:07

記錄老師支教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4-11-05 03:23:43

Ⅰ 響應國號召,教師下鄉支教的電影有幾部

有以下幾部:
1.《飛揚的青春》
電影《飛揚的青春》講述一群來自城市的支教者們,深入山村教學、幫助當地教育改革,同時自身心態發生改變和洗禮的青春勵志故事。
2.《請你留下》
以兩個深陷感情危機的城市青年,懷著各自自私的目的,加入了扶貧支教的工作,來到了偏遠農村。在支教過程中, 接觸到了朴實的農民和貧寒的孩子們,了解了貧困地區的真實現狀, 令年輕人自我觀念有所轉變,意識有所成長,最終他們真誠的發揮自我的力量,號召全社會關注扶貧教育,關注貧寒學子。導演也將在風格上以紀實還原的藝術手段呈現故事內容,加深和體現城市人文和貧困地區人文的差異,以及在邏輯上給觀眾自我審視評判的空間、一個充分了解我國扶貧支教工作的體驗,也讓觀眾知解「教育扶貧」的重要性,號召全社會一起努力,為做好扶貧支教工作共同努力。

Ⅱ 求一部教師題材電影片名

1.《鄉村女教師》(前蘇聯,1947年)

上山下鄉支教去!影響了社會主義國家幾代人的反映教育事業的影片。
2.《二十四隻眼睛》(日本,1954年)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日本,軍國主義橫行,面對那些被政治洗腦而對戰爭高唱贊歌、視死如歸的小學生,這個只有12名學生的小學教師該怎麼辦?歡快的單車,重聚的師生,戰死的學生,林立的公墓,戰爭給了她一個悲慘的經歷!

講述一位年輕的女教師大石從師范學校畢業後,到瀨戶內海小豆島小學某分校赴任。此地孩子只有到五年級才會從分校轉到離此五里的總校去上學。當她穿著西式的套裙,騎著當時很時髦的單車來到這個貧困鄉村的時候,她的美麗打動了每一個人。她的微笑像三月的春風吹過鄉村的土地,掠過孤單的枯枝,拂過枯萎的花草,整個村子都似乎忽然間變得春意盎然。就這樣,她第一次走上了僅有12名學生的分校講壇。可是第二天,她就扭了腳住進了醫院,孩子們走了八公里路去去看望老師,並拍了紀念照。大石因為不能騎車,就轉到本校教書去了。五年後,日本軍國主義不斷推進,孩子們也從分校轉到本校來上學,大石也結婚了。因為戰爭,孩子們遭遇了很多變故,大石開始對教育產生了懷疑想要辭去老師工作。「24隻眼睛」畢業後第八年,在侵華戰爭、日德意志防共協定簽訂的歷史動盪中,當年的孩子們死的死,殘的殘。大石再次踏上分校講台,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學生們買了一輛嶄新的單車給老師。20年,苦難的歷程和無情的歲月染白了老師的頭發,在老師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也拖慢了老師輕盈的腳步,但是,在這嶄新的單車上,一切似乎又回到了20年前,老師在鄉村的道路上飛馳,像春風一般,她經過的每一寸土地下都萌生著生的希望……

Ⅲ 推薦幾個有關教師題材的感人電影

十部講述老師的感人電影
1.放牛班的春天
:才華橫溢的音樂家馬修成了向鄉下一間男子寄宿學校的助理老師,這里充斥著體罰
高壓
馬修試圖改善這里的情況,但是事情進展的並不順利,有著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和令人頭疼性格的皮埃爾總是製造麻煩,最後看諄諄善誘的克萊門特如何把皮埃爾的音樂天賦發掘出來......
2.山區女教師:越南的經典電影,講述一個山區女教師的故事
3.天那邊:美麗女大學生許曉萌和劉科飾演的戀人江可可在大學畢業後,一起報名志願到邊遠山村裡的水咕嚕小學支教,並且相約堅持三個月。在天的那邊,他們與吳軍飾演的羅老師和山裡一群可愛的孩子相識,圍繞著三尺講台經歷了一段充滿挑戰與歡樂的生活,對人生的選擇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羅老師操著一口湖南方言學英語、江可可滿村偷雞解饞等都是該片另人捧腹的片段。
4.鳳凰琴:何群導演的《鳳凰琴》極為真實地再現了山區民辦教師的艱難處境。既使人們深切地感受到忍受著睏乏的物質條件而獻身於農村教育事業的民辦教師的崇高,更使我們感到在教育戰線存在的諸多問題:資金匱乏,投入太少,弄虛作假,人才斷層,不正之風嚴重。影片喚起了人們對改善現狀的思考。該片獲1993年第13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
5.死亡詩社:「死亡,是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
在《死亡詩社》中,羅賓?威廉姆斯把這句梭羅的詩宣講給他新一屆的學生。最後一堂課,一個戲劇愛好者,一個詩人,一個學生,一個活生生的靈魂死了。無奈的尼爾最終拿起了父親書桌里的手槍,指向了自己……
6.生命因你而動聽:片子的主角賀倫先生酷愛音樂,他曾擁有一支自己的樂隊,並曾參加小型巡迴演唱,他有一個宏偉的夢想――創作屬於自己的交響樂。然而固定的工作是必須的,他需要穩定的收入,因為他和妻子有了愛的結晶。在妻子的支持下,已步入中年的賀倫解散了樂隊去學校教書,同時用課余時間繼續進行交響樂創作。
但是賀倫的第一堂課沒有想像中的順利......
7.美麗的大腳:孩子們用哭啞的嗓子唱著凄涼的兒歌為她送行;夏雨用滿面淚水和她告別;王樹雕塑般地坐在村口,默默地為她守墓……「美麗的大腳」足聲遠逝了,餘音無窮……她用生命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樂觀。
8.燭光里的微笑:上海市邊緣棚戶區的潘家弄小學教師、體弱多病的王雙鈴又接了一個亂班。但是王雙鈴的愛心深深感動了孩子們,全班的面貌大有改變,她帶著同學們去郊遊看海,為了不使腿傷未愈的路明掉隊,王雙鈴背他爬山,過度的勞累使她再次發病,靠在山石上,她永遠閉上了雙眼。孩子們滿懷悲痛,自發地在班裡舉行了追悼會。在王老師生前最喜歡的燭光里,孩子們彷彿再一次看到了老師那親切的微笑。
9.蒙娜麗莎的微笑
:對於女性的幸福進行了探討。衛斯理學院有才能有個性的女學生們,在一位女老師的帶領下,努力尋找自身幸福的真正含義。因為這些女學生自己在如何幸福――學業還是家庭之間苦苦掙扎,於是難免向對象物投注同樣的思索,於是鄧斯特演的走入無愛婚姻的女學生後來憤怒地對婆婆說,蒙娜麗莎的笑只是表面的,我不會以虛假的微笑維持這段婚姻,我要離婚。她決定讓自己笑,不對別人笑。
10.馮志遠:1985年的一天,馮志遠正在上語文課時,突然眼前一黑,什麼也看不見了。從此,他進入了一個黑暗的世界。失明後,但他的心,依舊被學生牽著。他向校長提出了一個要求:請給他安排課程,他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去繼續點亮學生們心中的燈。學校在他再三的要求下,為他安排了歷史課。
關於馮志遠,這樣感動人的事情很多很多...42年彈指一揮間,年屆70的馮志遠身體越來越差。他,不得不離開講台。
馮志遠要走了。街道兩邊站滿了送行的人群。一雙雙送別的眼睛裡飽含著淚水。

Ⅳ 《新來的李老師》電影觀後感500字左右急

1、電影《新來的李老師》觀後感
昨晚,我在網上偶然看到了一部以我故鄉為背景的電影《新來的李老師》。這部電影通過藝術手法展現了支教老師的真實經歷,講述了大學生李青如何用自創的「快樂教學法」改變一所偏遠小學的教育觀念,同時也讓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成長。這部電影讓我深感震撼,也讓我回憶起了自己的童年。
電影中的故事情節非常吸引人,它通過鮮活的人物形象,將故鄉旬邑的風土人情和黃土高坡的景象呈現在觀眾面前。這不僅反映了我故鄉教育領域的實際情況,也讓我想起了自己童年時的許多往事。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由於經濟條件有限,故鄉的學校大多設在牛舍或廟宇中。那時候,我們的教室是用土坯砌成的,每次放學回家,我們都身上沾滿了黃土。冬天,由於沒有取暖設備,我們在寒冷的教室里凍得手腳發僵,有時候甚至握筆寫字都困難。盡管條件艱苦,但我們依然過得很快樂。如今,故鄉的教育條件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們的後代再也不會經歷那種艱辛和貧乏了。
2、海選中的王寧
《新來的李老師》是海晏和清公司「09教育勵志三部曲」的首部主打影片。在籌拍過程中,製作方曾接觸過多位知名女演員,但最終選擇了王寧來扮演女主角李青。王寧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演員,她曾是中國傳媒大學表演系的學生,擅長唱歌、跳舞,還能模仿他人的聲音和神態。她在學校時就曾擔任廣播站站長,並順利考上了中國傳媒大學表演系。王寧的演技得到了製作方和導演的肯定,她成功地將李青這個角色演繹得鮮活可愛,為影片增色不少。
3、王寧的壓力與成長
盡管王寧在 學校時有豐富的表演經驗,但第一次參與電影拍攝,她還是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一開始,她沒有找到合適的感覺,成了劇組的「NG王」。然而,王寧並沒有放棄,她多次研究劇本,努力揣摩角色心理,並與對手演員反復排練。最終,她成功地融入了角色,連工作人員都不再叫她的真名,而是直接稱呼她為「李青」。
王寧的表演得到了製片人和導演的贊揚。製片人齊為民稱贊她「中規中矩完成了表演,雖是首次拍膠片,但表現從容、鬆弛。在新人中是很難得的,潛力很大,值得期待」。導演王莉則表示,王寧在片中的表現可圈可點,她成功地將角色的活潑、莽撞和率真演繹出來,讓觀眾感受到了影片的童趣和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