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小花電影是哪個戰爭年代的
擴展閱讀
孤島游戲之類的電影 2024-11-01 14:18:23
惡人日本電影迅雷下載 2024-11-01 14:14:00
日本電影澄和謹 2024-11-01 14:13:57

小花電影是哪個戰爭年代的

發布時間: 2024-11-01 09:45:30

① 電影小花拍攝於哪一年

《小花》是一部國產電影,北京電影製片廠1979年製作,1980年上映。

② 對絨花的理解

《絨花》是電影《小花》的插曲。
電影《小花》拍攝於七十年代末,描寫解放戰爭時期一對普通兄妹之間的情誼。影片中游擊隊長何翠姑抬著解放軍傷員的擔架,艱難地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為了保持平衡,她咬著牙一步一步跪著上山,她的膝蓋磨破了,鮮血染紅了山道的石階。這時,畫外歌聲響起:「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錚錚硬骨綻花開,漓漓鮮血染紅她」。人物、畫面、音樂美得令人心醉,當年,一曲飽含深情的《絨花》,令多少聽眾淚花飛濺。看似簡單的一首歌,不顯山不露水地反襯著影片主題,在女性柔弱身軀和堅強意志的反差中凸顯出人格的張力,散發著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耀眼光芒。絨花,這是人的精神到了極致迸放出的絢爛無比的火花。

③ 觀《小花》有感

《小花》,是中國電影百年經典,革命故事片之一。是七十年代末的作品,1979年拍攝的。我那時看這部電影是在農村的露天廣場上看的。記得是個冬天,我們幾個同學一起到學校旁邊的的一個村子裡看電影,那時一晚上能演3部片子,先看的是《錦上添花》、《喬老爺上轎》,然後是《小花》。《小花》取材長篇小說《桐柏英雄》。1930年,桐柏山區的一戶姓趙的貧困人家,將不滿周歲的女兒小花賣給人家。當晚,伐木工人何向東將地下黨員董向坤和周醫生的女兒董紅果寄養在趙家,因董紅果和小花同歲,就改名也叫小花。十七年後,解放軍進入桐柏山區,已經十八歲的趙小花到部隊中尋找兩年前為躲避抓丁投奔革命隊伍的哥哥趙永生,沒想到趙永生負傷掉了隊。小花沒有找到哥哥,卻遇到團部衛生隊的周醫生,母女相見不相識,周醫生把小花認作了乾女兒。再說趙永生的親妹妹小花被賣以後,又被何向東贖出,收養在何家,改名何翠姑。十幾年後,已成長為游擊隊長的翠姑在一次戰斗中救了身負重傷的趙永生,但並不知道他就是自己的親哥哥。在攻打縣城的戰斗中,小花與哥哥相逢。翠姑偶然與養父談起小花找哥哥的事情,才得知自己被賣的身世。後來翠姑在一次戰斗中為營救小花而身負重傷。戰斗結束後,小花和親生父母相認。永生和小花一起去醫院看望翠姑。翠姑在奄奄一息中,斷斷續續地呼喊哥哥,眾人不禁熱淚盈眶。小花接過哥哥手中的槍,決心踏著烈士的血跡,去迎接新的勝利。看了這部電影很受感到流了許多淚。今天,重溫這部影片,我依然是淚流滿面。一部好的文學作品,確實是教育人、感染人,激勵人向上。透過淚水,一個健美的濃眉大眼的女孩子熱淚連連地走在行軍的隊伍當中,惆悵地尋找哥哥,可她沒有找到,她的失望和悲傷是用那一句常常的吟唱來表述的,那種發自心底的吟唱,深情、舒緩、優美,聲音本身如同百靈般清脆、悅耳,女主人公叫做小花,悲苦的身世讓她不得不一再尋找失散多年的當兵的哥哥趙永生,哥哥英武勇敢,與年輕女游擊隊長何翠姑一同戰斗著…片首的那首著名的《妹妹找歌淚花流》如同一首敘事詩,含蓄深沉、意境高遠,電影語匯也及其現代和藝術,意識流的手法第一次在改革開放之處彰顯銀屏,而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貫穿整個片子的始末,其間的親情、友情、愛情有機融合,唯美主義的電影風格浸透著浪漫而溫情的色彩…真正的小花何翠姑抬著擔架行進在高山小徑上,一步步磕出鮮血的膝蓋,伴隨著那首著名的《絨花》高潔、靚麗、清新、質朴、盪氣回腸,歌聲似乎永遠縈繞在那高山深處,久久不會飄散,那閃爍耀眼的彩虹和光環從雲層中播散開來,高天流雲、青山疊翠、優美的歌聲在雲海和松林間流動…《小花》的故事深深打動著我,無論是內容、音樂、畫面、都扣人心弦。說到這,我聯想到了當今的一些文化。時代發展了,文化建設應當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然而,當今,充斥文化市場的都是些什麼?精品少了,低俗、灰色的東西多了。就拿90後的孩子們來講,他們從懂事起,多數受到了武俠、言情、動漫等作品的影響,小燕子式的人物成為他們的偶像。這些孩子對民族的、傳統的精典作品知之甚少。難怪黨的十七大重申:...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主動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推進學科體系、學術觀點、科研方法創新,鼓勵哲學社會科學界為黨和人民事業發揮思想庫作用,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和優秀人才走向世界。 十七大以後,中央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上力度必然加大,外來的沖擊固然值得重視,自身方面的加強更為重要,我們的文化建設的方向、文學藝術發展的方向、媒體建設的方向,就更為重要。多弘揚經典、精品、健康向上的東西吧。我是60年代生人,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我首看電影《小花》,被其中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秘感動,涕淚成行,被電影里美妙的音樂扣動心弦,至今難以忘懷。昨天,我下載了這部電影,重溫之後,依然落淚。與當今的武打、言情、宮庭、戲說之類的作品相比,教育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時代在發展,我們不能總是停滯在某一時代,停滯在某一時代的思維定勢,但主旋律不能變,傳統文化不能丟,積極向上的東西不能少。前階段,中宣部搞五個一頒獎活動很好,看了那些獲獎作品,感到真正的文藝復興就要到了,類似百年經典的東西又多了起來,民族的文化教育又給人們帶來新的希望。與《小花》作品一樣,《亮劍》、《家有兒女》、《鄉村愛情》、《都市故鄉人》等多部優秀作品為人們送上健康豐富的文化大餐。多看看中華文化經典,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吧。

④ 有個特感人的電影是不是叫《小花》

影片名稱:《小花》主要演員:陳 沖 劉曉慶 唐國強推薦程度:★★★★★所屬類別:懷舊電影/故事片

出 品:北京電影製片廠1979年攝制

內容簡介: 1930年,梧桐山區的一個夜晚,剛剛出生不久的趙小花,因家境貧窮無力撫養被賣了出去.與此同時, 因革命暴動失敗,革命者董向坤和妻子周醫生被迫轉移,伐木工人何向東將他們的女兒董紅果送到趙小花家中寄養.為使她免遭敵人毒手,董紅果從此成了趙永生的妹妹——趙小花.幾年後,小花的養父母慘遭保安司令丁叔恆殺害,小花與哥哥趙永生相依為命.後來,趙永生為躲避抓壯丁,被迫逃跑並參加了革命.

1947年,解放軍來到了桐柏山區,已經18歲的趙小花,在尋找哥哥時遇到團部衛生隊的周醫生.母女相見不相識.周醫生十分同情,疼愛趙小花,收她做了乾女兒。趙永生的親妹妹被賣以後,又被何向東贖出收養,取名何翠姑,在艱苦的環境和斗爭中,她成長為一名出色的游擊隊女英雄。在一次執行任務時,翠姑負責護送身受重傷的趙永生.然而,她並不知道擔架上抬的正是自己的親哥哥。攻打縣城的戰斗中,趙小花意外地遇到了哥哥.不久,趙永生被派回家鄉大興營做群眾工作,身為區長的何翠姑也來到了這里.小花驚奇地發現翠姑很像自己的媽媽(養母),隨即告訴了哥哥。於是,趙永生向翠姑談起親妹妹被賣的經過。翠姑對自己幼時的經歷一無所知,懷著對趙永生的同情,她答應幫他找到親妹妹。當翠姑向養父何向東談及此事時,何向東悲喜交集,向她揭開了真假趙小花的謎底。水生、小花、翠姑三兄妹經過戰火的洗禮之後團聚.董向坤和周醫生也終於與失散了17年的女兒團圓.

本片於1980年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演員獎(陳沖)、最佳攝影獎、最佳音樂獎,文化部 1979年優秀影片獎、青年優秀創作獎(陳沖、劉曉慶、唐國強);同年獲 南斯拉夫第九屆「為自由而斗爭」電 影節最佳女演員獎(陳沖)。

⑤ 電影小花故事發生在什麼時期

電影小花故事發生在解放戰爭時期

電影《小花》劇情簡介:

該片取材自前涉的小說《桐柏英雄》,講述了1930年桐柏山區一戶窮苦人家被迫賣掉了親生女兒小花,之後又收養了紅軍留下的女嬰,他們給這個女嬰取名也叫小花,十幾年後,在解放戰爭的硝煙中,失散的親人們終於重逢,共同譜寫了一曲壯烈的英雄之歌 。

1930年,桐柏山區的一戶姓趙的貧困人家,將不滿周歲的女兒小花賣給人家。當晚,伐木工人何向東將地下黨員董向坤和周醫生的女兒董紅果寄養在趙家,因董紅果和小花同歲,就改名也叫小花。

十七年後,解放軍進入桐柏山區,已經十八歲的趙小花到部隊中尋找兩年前為躲避抓丁投奔革命隊伍的哥哥趙永生,沒想到趙永生負傷掉了隊。小花沒有找到哥哥,卻遇到團部衛生隊的周醫生,母女相見不相識,周醫生把小花認作了乾女兒。

趙永生的親妹妹小花被賣以後,又被何向東贖出,收養在何家,改名何翠姑。十幾年後,已成長為游擊隊長的翠姑在一次戰斗中救了身負重傷的趙永生,但並不知道他就是自己的親哥哥。

在攻打縣城的戰斗中,小花與哥哥趙永生相逢。不久,趙永生被派回家鄉大興營做群眾工作,身為區長的何翠姑也來到了這里。小花驚奇地發現翠姑很像自己的媽媽,隨即告訴了哥哥。於是,趙永生向翠姑談起親妹妹被賣的經過。翠姑對自已幼時的經歷一無所知,懷著對趙永生的同情,她答應幫他找到親妹妹。

翠姑偶然與養父談起小花兄妹的事情。何向東悲喜交集。向她揭開了真假趙小花的謎底。後來翠姑在一次戰斗中為營救小花而身負重傷。戰斗結束後,小花和親生父母相認。永生和小花一起去醫院看望翠姑。翠姑在奄奄一息中,斷斷續續地呼喊哥哥,眾人不禁熱淚盈眶。小花接過哥哥手中的槍,決心踏著烈士的血跡,去迎接新的勝利 。

⑥ 電影《小花》是根據什麼小說改編的

《小花》改編自前涉的小說《桐柏英雄》,小說主要描寫的是1947年解放軍由戰略防禦到戰略反攻這個重要歷史轉折時刻。如果當時按照那樣去拍肯定無異於又是一部軍事影片。我上世紀50年代在上影廠跟隨老導演湯曉丹拍攝《不夜城》、《鐵道游擊隊》等軍事片,後來導演了影片《山林姐妹》,還做了幾部翻譯片,尤其對「義大利新現實主義」很感興趣。

「文革」剛結束不久,那時手裡沒有什麼劇本,一天我們廠里的一位工人問我想不想拍《桐柏英雄》。這個本子本來是謝添和我的愛人潘文展他們要拍的,他們幾個人1977年拍了一部叫做《春天》的影片,我有點興趣想接這部戲,就問謝添還拍不拍,他說不拍了,我就向汪洋廠長申請,經同意後開始組班子。謝添錯過執導這部片子,當時或許誰也沒想到《桐柏英雄》後來會成為《小花》,而謝導後來導演了《甜蜜的事業》同樣很受歡迎。
http://book.sina.com.cn/nzt/ent/cnmovie100years/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