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題材 » 1920俄波戰爭電影名
擴展閱讀
克里米亞戰爭電影mp4 2024-10-20 03:23:44
囚禁1天日本電影 2024-10-20 03:18:07
河邊電影完整版 2024-10-20 03:18:04

1920俄波戰爭電影名

發布時間: 2024-10-20 00:18:33

① 蘇聯戰爭電影大全經典電影

一、衛國三部曲

《解放》《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大血戰》,其中《解放》甚至被譽為是蘇聯二戰片的巔峰。作為《解放》的續集與補充,1977年的《自由戰士》也獲得了極大的聲譽。衛國三部曲和《自由戰士》不僅是世界電影史上的名作,也對電影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解放》(1970)

為紀念衛國戰爭勝利三十周年,莫斯科電影製片廠從1971年開始耗時四年拍攝了鴻篇巨制《解放》。該片由尤里·奧澤洛夫執導,尤里·邦達列夫擔任編劇,拍攝時得到了蘇聯政府的鼎力支持。蘇聯軍方動用海陸空士兵三萬名,坦克一萬輛,飛機一千架,彈葯不計其數。《解放》創造了在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公映的世界紀錄,堪稱蘇聯甚至世界電影史上耗資最巨、規模最大、對二戰表現最為全面細致的巔峰之作。

《解放》共五集,分別為《炮火弧線》《突破》《主攻方向》《柏林之戰》《最後一擊》,總片長約八個小時。影片內容從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開始,到強渡第聶伯河、解放基輔,再到1944年巴格拉季昂戰役,隨後挺進東歐、解放波蘭,最後到柏林戰役結束,時間跨越極大。出場人物里有大量蘇德兩軍的普通戰士,也有二戰各國高層,群像豐富而生動。影片除了描摹正面戰場,也表現了同時期的一些大事件,如南斯拉夫游擊隊轉移陣地、法國地下組織襲擊電影院、「瓦爾基里」行動、德黑蘭會議等等。

片名《解放》有三重含義:解放被納粹佔領的蘇聯領土,解放被納粹佔領的東歐,把歐洲從法西斯思想中解放出來。全片也力圖將反法西斯戰爭表現為在正義使命驅動下的戰爭,但是在影片結束時打出了一行發人深省的文字:「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接著是各參戰國的死亡人數,從而使影片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末尾出現了那句刻在無名烈士墓上的著名的話:「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世長存。」

2、《莫斯科保衛戰》(1985)——史詩的延續

為紀念衛國戰爭勝利四十周年,奧澤洛夫又執導了一部戰爭史詩《莫斯科保衛戰》。拍攝歷時兩年,耗資約六百萬盧布,約五千名士兵、近萬名群眾、二百五十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與,雖然規模不及《解放》,但是同樣堪稱巨作。

《莫斯科保衛戰》分兩集,分別為《侵略》與《台風戰役》,片長近六個小時。影片從蘇德戰爭爆發開始,到德國快速佔領蘇聯的大量領土,再到莫斯科保衛戰的全過程。影片關注的自然是莫斯科保衛戰本身,但是同時也提及了大量的歷史史實,塑造了大量真實的人物形象。史實如布列斯特要塞保衛戰、紅場閱兵,人物如著名的女英雄卓婭、步兵軍軍長彼得羅夫斯基。因為政治環境的改變,影片中的斯大林形象與傳統形象有很大的不同,對蘇聯高層當時的麻痹大意也做出了細致的描繪,讓人們了解到蘇聯在戰爭初期的失利並不只是因為納粹德國背信棄義搞突然襲擊,蘇聯本身的原因也是極其重要的。

該片被評選為蘇聯1986年度最佳影片,入選2015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專題影展。

3、《斯大林格勒大血戰》(1990)——最後的豐碑

奧澤洛夫執導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戰》上映於1989年,此時已是蘇聯解體前夕。東歐劇變,蘇聯國家意識形態搖搖欲墮,但是此片仍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大量的設備和軍隊參與演出,拍攝人員上百,總片長仍有三個多小時。

《斯大林格勒大血戰》著重於描述斯大林格勒戰役,著力突出這場被譽為二戰轉折點的戰役的慘烈與反法西斯的神聖。宏偉的場面里也彌散著濃烈的悲壯氣氛——這與蘇聯即將解體不無關系。影片在講述蘇德兩軍的同時也塑造了西班牙共產黨人和德國紅色合唱團等反法西斯英雄的形象。由於戈爾巴喬夫改革帶來的政治松動,影片也披露了許多未公開的內幕,例如赫魯曉夫的兒子因誤殺好友而被降為列兵送上前線等。1991年蘇聯解體,《斯大林格勒大血戰》也成了蘇聯電影全景戰爭史詩的絕唱。

二、斯大林格勒戰役(1949/1993)

今天的歷史書上公正地記載了朱可夫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關鍵性的領導作用。 不過在這部長達近五個小時的上下部史詩巨片中,根本未提到朱可夫的名字。因為戰後朱可夫功高蓋主,所以被斯大林調任至邊區,而這部突出領袖統帥才能的影片,對朱可夫隻字未提。

1992年,斯大林格勒會戰50周年的時候,德國拍攝了這部《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由幾個普通官兵的經歷細膩的講述了德軍在斯大林格勒的那段往事。1942年,德軍第六集團軍(25萬餘人)進攻斯大林格勒,與俄軍逐房逐屋爭奪這座城市,城中戰略要點馬馬耶夫岡幾經易手。在大雪降臨後,俄軍實現了對德軍的合圍。前往救援的德軍第四裝甲軍距第六集團軍後衛部隊僅二十餘公里,但在俄軍層層阻擊下功虧一簣。包圍圈中的德軍彈盡糧絕,每天都有數千名士兵死於飢餓、嚴寒和營養失調。到保盧斯元帥下令投降時,第六集團軍只剩下91000人。之後,投降的德軍被俄國投入勞改營,僅有6000餘人活著回到德國。斯大林格勒成為德國軍人的腸斷之所。

三、《一個人的遭遇》(1959)

《一個人的遭遇》是一部獨白式的影片,是謝·邦達爾丘克自導自演的,對話極為簡約而洗練,影片以卓越的造型處理豐富了原小說的內涵。邦達爾丘克後來拍攝了《戰爭與和平》《他們為祖國而戰》,他曾親自參加過衛國戰爭。1956年他曾來我國參加過「蘇聯電影周」期間的活動。

獲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大獎,並獲1960年的列寧獎金。

四、《這里的黎明靜悄悄》(1972)

該片根據鮑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衛國戰爭時期,准尉瓦斯科夫帶領五位女戰士在廣袤的森林中進行激烈殘酷阻擊戰的故事,該片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等,成為一代經典。

五、《熱雪》(1972)

根據蘇聯作家尤里·邦達列夫(Yuri Bondarev)的同名小說改編。

在小說和電影中,蘇軍軍級指揮部的運籌帷幄與連排級反坦克炮兵的近距離作戰並列穿插,是蘇聯六十年代後期戰爭文學中「全景寫作」的體現。

小說與影片的焦點都集中於戰爭的代價:為阻止曼施泰因的坦克集群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的突破,數個反坦克炮兵連必須被犧牲。

六、《他們為祖國而戰》(1975)

影片鮮明而真實地表現了1942年夏季蘇軍在頓河草原上的保衛戰:一支團隊在撤退途中,奉命佔領一個小村後面的十字路口的高地。主人公在戰前從事著不同的職業,戰爭使他們聚集到了一起。經過艱苦卓絕的戰斗,這支團隊完成了佔領高地的任務,保住了團隊的旗幟,但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傷亡十分嚴重。

七、《岸》(1984)

影片以尼基金到漢堡訪問為情節主線,回溯了1945年反法西斯勝利前夕,蘇軍炮兵中尉尼基金在進駐德國時同,當地少女艾瑪的一段戀情。當時的環境使—對年青人的幸福不可能實現,冷戰又把他們分割在兩個世界。到了70年代,東西方實現了對話和交流,這對年近半百的情侶才得以重逢。透過主人公記憶的薄霧,銀幕詩意地層現出年青的蘇聯軍官尼基金和德國姑娘艾瑪的愛情憧憬,以及多年後相逢時珍藏在內心的神奇迷離的夢幻。影片結束時,尼基金懷著對艾瑪的復雜而又痛苦的情感飛離漢堡,機艙中他心臟病發作,在夢游天國彼岸的幻境中死去。

八、《兵臨城下》(2001)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瓦西里(裘德•洛 Jude Law 飾)是一個威震部隊的神槍手。他的好槍法百發百中,令敵人聞風喪膽。

為了激勵士氣,樹立榜樣,瓦西里的戰友——蘇軍文宣部軍官丹尼洛夫(約瑟夫•費因斯 Joseph Fiennes 飾)在報紙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跡,令瓦西里的形象更為高大。然而,坦妮婭(雷切爾•薇姿 Rachel Weisz 飾)的出現,讓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時迷戀上了這個颯爽女兵。但塔妮婭喜歡的是瓦西里,這讓丹尼洛夫大為妒忌。

另一方面,德軍派出了他們的狙擊手康尼(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 飾),讓同是神槍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瓦西里和康尼開始了鬥智斗勇的決斗。

九、《斯大林格勒》(2013)

1942年秋天,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在寒冷的土地上爆發。德國人穿越伏爾加河抵達對岸斯大林格勒設防固守,蘇聯紅軍與對手展開城市爭奪戰,雙方你來我往,城市化作廢墟焦土,成千上萬人死亡,放眼望去儼然人間地獄。在一次反攻行動中,蘇軍嚴重傷亡,僅有大尉格羅莫夫(彼得·費奧多羅夫 Pyotr Fyodorov 飾)率領的偵察小隊到達對岸,佔領了一棟破爛的建築。他們在建築內發現一名19歲少女卡嘉(瑪麗亞·斯莫爾尼科娃 Mariya Smolnikova 飾)。卡嘉的父母早已死於戰火,由於眷戀自由生長的城市和家園,女孩固守此地,麻木穿梭戰火之中。

十、《紅色幽靈》(2020)

紀念衛國戰爭75周年的主旋律電影,俄羅斯游擊隊的故事。

影片背景是1941年德軍大舉入侵蘇聯,蘇軍大面積潰敗的最艱難階段,一些被打散的紅軍和抵抗群眾組成游擊隊或獨自為戰,英勇抗擊德國軍隊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一個神出鬼沒、槍法精準,令德軍聞之色變的個人英雄,德軍稱為:紅色幽靈。

以上就是關於蘇聯衛國戰爭的影片推薦了,每一遍都很經典,大家可以找來看。

② 白鷹與紅星:蘇波戰爭(上)——正說波蘭史(六十五)

蘇波戰爭(Polish–Soviet War)爆發於1919年2月14日至1920年10月18日,是歐洲歷史上一次重要的沖突,對東歐乃至整個歐洲的歷史走向產生了深遠影響。

這場戰爭不僅是蘇波兩國劃定勢力范圍的決斗,更是蘇俄對歐洲舊意識形態的首輪挑戰。波蘭共產黨(CPP)在戰爭初期就表現出激進主張,包括反對波蘭獨立和建立軍隊,旨在使波蘭成為蘇俄的加盟共和國。而畢蘇斯基對布爾什維克的態度復雜,一方面認為帝俄對波蘭的威脅更大,另一方面又意識到蘇波之間存在不可逾越的意識形態鴻溝。

戰爭初期,紅軍在白俄羅斯地區遭遇抵抗,但很快佔領了明斯克。1919年夏天,白衛軍向莫斯科進攻,布爾什維克政權面臨危機。然而,畢蘇斯基拒絕鄧尼金的要求,未能對紅軍展開大規模進攻。紅軍在奧廖爾·庫爾斯克戰役中擊敗白軍,解了莫斯科之困。

盡管畢蘇斯基禁止波軍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但在波羅的海三國的小規模軍事沖突不可避免。1919年底至次年初,紅軍嘗試在波羅的海三國與烏克蘭建立蘇維埃政權,但由於蘇俄在建立初期沒有得到國際承認,蘇波兩國的邊境線並不明確。

1919年底,彼得留拉政權在烏克蘭逃至波蘭,尋求畢蘇斯基的軍事支持。畢蘇斯基認為幫助彼得留拉奪回烏克蘭可以在黑海北方建立一個親波政權,符合「海間同盟」的戰略設想。1920年4月24日,波烏代表確立軍事同盟,波軍執行了「基輔行動」,旨在奪取烏克蘭控制權。

然而,「基輔行動」曇花一現,波烏聯軍在5月9日成功佔領基輔,但紅軍並未損失太多。由於烏克蘭人民對波蘭人和彼得留拉的不信任,波軍不得不獨自面對紅軍的全面反擊,勝利遙不可及。

③ 俄羅斯電影坦克大戰影評

這不是一部普通的戰爭片,一定要說是,它也只是一部扯到兩個民族生存斗爭「大戰略」的戰爭片。它是一個露骨的政治寓言,明喻暗喻指代漫天飛舞,甚至赤裸裸的宣傳說教直接扔在觀眾臉上。雖然遺傳了俄國電影傳統的悶,卻又搭上了現代歐洲「作者電影」的車,導演興之所致,愛扯啥就扯啥,結構敘事什麼的都滾他娘,只有中心思想一直很專注。鏡頭語言算得上有力,但如果要完全理解,你需要有俄國人/德國人和中國二戰迷宅男的悶騷,還需要懂得一點德意志和俄羅斯。

我最喜歡的鏡頭是白虎在少校(情報軍官)的視角下第一次出場。東歐春日靜謐的樹林,小睡醒來正在恍惚,洪荒巨獸無聲出現,虎式88炮巨大的炮口消焰器昂首挺立,猶如過度發達的龜頭直指T34的菊花。接著瓦格納的宏大音樂響起。這一幕噩夢的感覺營造得相當成功。白虎是什麼,到這里不言自明:德國人的武力,德國人的征服慾望,德意志民族強迫症一樣的不安全感,俄國人永恆的噩夢。瓦格納已經夠明白了,前面安排那個被俘的黨衛軍用大白話說「白虎是我們德國人的戰斗精神」,簡直是大敗筆,你要玩作者電影,就不能去照顧小白的接受度。導演這個錯誤後面還會一再地犯。

現在先跳到最後說說元首的鏡頭。有人說那是一間「豪華的別墅」,有人說那是不是暗示希特勒二戰沒死,導演聽了會吐血。那不是什麼豪華的別墅,那是「瓦爾哈拉」,日耳曼神話中戰士死後靈魂永恆居住的聖殿。屏風上的裸女,是神話中在瓦爾哈拉群集侍奉戰士英靈的女武神。背後的巨幅壁畫,戰象雲集,是亞歷山大征服印度的戰爭場面,歐洲「優越文化」征服東方的終極楷模。元首的客人是個猶太人,西服頭發眼鏡的造型猶太得不能在猶太,而且元首也明說了。這一段的政治說教,直白到令人發指的程度。希特勒為了拉幫結伙對付俄國,不惜跟自己最恨的猶太套近乎(還「其實我愛猶太人」),說俄國是最大的邪惡,已經不是歐洲人(德國向來宣傳俄國受中亞蒙古影響太大,已經成了半野蠻民族)。嘀咕了一陣民族優越,超人哲學之後,影片的結尾猶太人眼鏡反光,漸隱於迷霧之中,很拙劣的表現「陰謀」的手法。

俄國人仇恨猶太人的程度,並不下於德國人仇恨猶太人,或者俄國人仇恨德國人,或者德國人仇恨俄國人。歷史上的反猶排猶,俄國的劣跡比德國深遠得多,只是比不過二戰德國的大爆發。甚至二戰後猶太人翻身,德國人裝孫子的時候,蘇聯還在繼續排猶。電影結尾在導演民族主義的高潮迷夢中,兩個死敵盡棄前嫌,勾結在一起,准備再給俄羅斯挖坑。這也過於幼稚和迫害狂了一點,跟全片玩深沉的調調極不和諧。導演在一部寓言片里跳出來說教,就是給自己挖坑。

這樣調戲元首,也對不起元首的偉大偏執狂性格。但是片中對德國人的另一處調戲卻十分精彩,反正我是看笑了。三個德國軍官簽完投降書吃飯,一派古典普魯士貴族風范,對葡萄酒挑三揀四,結果人家甩過來三個冰淇淋,幾個土老帽都沒吃過。這也是導演對德國二戰敗因的總結。草莓冰淇淋,不是什麼俄國貨色,倒是美國物質文化的代表。德國人成天秀民族優越感,玩精神原子彈,物質上卻干不過西方,生生被美國的製造業給壓死了。

我准備先把導演那個「露骨說教」的錯誤手法說完---因為實在太多,再說我都煩了。最露骨之處就是「瘋聖」坦克手最後一次露面,說白虎過多少年都還會出來,老子一定要滅了他。這是俄國人對二戰後德國赤裸裸的不信任,總是害怕有一天德國復仇主義,德國的戰車還會卷土重來。這一段的話沒啥意思,最後玩消失更沒意思,但是這一段之前在柏林的街道上,放下武器的德國軍人行軍的鏡頭,卻是十分NB。看過兄弟連的倒數第二集嗎,美國將軍看著長長的德國戰俘隊伍感慨說,這支軍隊,即使戰敗投降了,也是帶著傲氣行軍。白虎中的這個長鏡頭就是「帶著傲氣行軍」的最佳詮釋。俄國人害怕德國人的尚武傳統,真是害怕到骨子裡去了,理解得多麼深刻!

說到「瘋聖」,這是俄國神秘主義的深厚傳統。俄國人從來就認為一些民間草根,外表半瘋狂狀態,口出妄言的人,具有通神的性質,其實是行走於人間的聖人,是來帶領俄國人民干大事業的,相當於聖經中的彌賽亞。從俄國人受到薩滿教跳大神的影響開始,這種傳統就流行於俄羅斯民間,小瘋聖不計其數,影響巨大的大瘋聖有普加喬夫,拉斯普京。甚至朱可夫這樣的人物,也會在大戰前抓一把土聞聞,然後跟手下說自己對戰役的預測,手下敬若神明。白虎中的小強坦克手,就是典型的瘋聖。導演乾脆就把他上升為俄羅斯的戰魂了。90%燒傷滿血復活---俄國1941年被德國那樣爆,揉揉屁股又是一條好漢。他滿臉天真,嗓音童稚,以前干過啥混賬事不記得,只記得被白虎爆過菊。名字不重要(姓俄還是姓蘇不重要),老婆孩子不重要(老百姓日子過什麼水平,開不開心不重要),重要的是跟德意志戰車死掐到底。

希特勒不是說,俄國已經中亞化,不算歐洲文明了嗎,於是坦克三人組中乾脆弄個中亞人(一張標准蒙古臉),取個標准俄國名字,老子就這樣你咋地?

泥濘小村子裡的坦克戰,導演最痛心的就是最後路上那坑,俄國戰神掉進去粘了泥,打爆了炮膛,讓起火的白虎給跑了。蘇聯在二戰分贓會議中,一直建議給德國最嚴厲的懲罰,摧毀工業基礎變成農業國。結果西方列強吸取一戰的教訓,不以懲罰為宗旨,而是扶持德國重建。這大概就是那個坑了。其實俄國的主張,是部分實現了的,日耳曼精神的兩大發源地之一東普魯士(另一個是巴伐利亞),戰後被俄波全部瓜分,東德被蘇聯挾持幾十年,要不是冷戰開始,蘇聯需要東德做社會主義優越性樣本,說不定真給農業化了呢。

現在兩德統一,德國一躍為歐洲領袖,像導演這樣的大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分子,怎能不深沉,憂郁和神秘喃?

解讀到此結束,順便說兩句技術流軍迷的視點(其實這是電影的細枝末節)。片中的德國坦克,全是俄國坦克底盤改裝的,白虎的底盤是JS-2。炮是真的虎式88炮。炮塔和車身裝甲,估計就是簡易材料新做的了,尤其是履帶前護板,虎式絕對沒有那個形狀的。白虎那個射速是來搞笑的,看到白虎連發打小強的時候,如果你是軍迷你就該明白這不是一部二戰片了。片中的蘇聯裝備,倒是貨真價實,那一排Su-152,其他哪個國家也拿不出來。

裝備制服上的小細節,十分用心。情報軍官拿的沖鋒槍是德國MP-40,這是事實,二戰後期蘇聯軍方十分欣賞MP-40,把繳獲的槍發給一些軍官和精銳部隊作為護身近戰武器。情報軍官穿的迷彩是美國貨,這也是事實,44年開始美國就開始效仿德國大規模生產迷彩軍服,並供應蘇聯了。

④ 俄羅斯拍的戰爭電影

俄蘇戰爭電影漫談
內容提要:

第一章 (1908--1941)俄羅斯電影誕生;蘇聯蒙太奇學派崛起;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的輝煌成就
1908年俄羅斯電影誕生 ,《斯捷潘.拉辛》,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二月革命後的俄羅斯軍事題材電影
1917年十月革命, 電影產業國有化, 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鼓動電影」
20年代蘇聯蒙太奇電影學派的形成,三位大師的先鋒主義理論及其代表作:
愛森斯坦 雜耍蒙太奇與理性蒙太奇 《戰艦波將金》
普多夫金 蒙太奇敘事 《成吉思汗的子孫》
杜甫仁科 銀幕上的詩 《兵工廠》
聲音的出現與「音畫對位法」
1934年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藝思想的確立
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創作的里程碑之作:《夏伯陽》(1934)
30年代中後期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的創作高潮:
《馬克辛三部曲》
《我們來自喀琅施塔得》
《十三人》
《帶槍的人》
蒙太奇大師將藝術探索精神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思想相結合的作品:
《肖尓斯》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

第二章 (1941-1956) 偉大衛國戰爭期間的蘇聯電影;戰後初期的戰爭題材電影
1941年6月22日戰爭爆發,電影製片廠遷移,電影工作者的艱苦勞動,鼓舞鬥志的「戰斗電影」
戰役紀錄片--《戰時影片集》:
故事短片 《日爾孟克的宴會》
紀錄片《莫斯科城下大敗德軍》
《在蘇聯的24小時戰斗》
《烏克蘭保衛戰》
戰略反攻階段的紀錄片
戰爭故事長片 《她在保衛祖國》
戰後初年至50年代中期的蘇聯戰爭電影:英雄主義主題「紀念碑」電影
《青年近衛軍》
《真正的人》
《攻克柏林》
「紀念碑」電影的局限性

第三章 (1956-1970):「解凍」時期的蘇聯電影「新浪潮」,社會主義人道主義電影傑作
1954年「解凍」,1957年蘇聯戰爭文學第二浪潮,社會主義人道主義思想
「蘇聯電影新浪潮」的第一部作品:《第四十一》
新浪潮四部代表作:
《雁南飛》 燦爛奪目的「銀幕上的詩」
《一個人的遭遇》從肖洛霍夫到邦達尓丘克
《士兵之歌》 純潔清澈的心靈,人道主義的悲歌
《伊萬的童年》 被炮火摧毀的童年的夢
其它優秀作品:
《臨風而立》
《生者與死者》
《士兵的父親》
60年代後期--「停滯」

第四章 (1970--1990) 七十年代初蘇聯「第三代」戰爭題材影片的出現;七、八十年代繁榮多樣的蘇聯戰爭電影
60年代末70年代初,蘇聯軍事題材文藝創作進入新的階段,戰爭文學「第三浪潮」與「第三代戰爭題材影片」
「全景戰爭」電影
《解放》
《圍困》
《莫斯科保衛戰》
「戰壕真實」電影
《一寸土》/《永遠19歲》
婦女與戰爭
《戰爭中沒有女性》
《我記著的和我熱愛的》
《狙擊手》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作家及小說創作背景,導演及其獨特的電影語言
兒童與戰爭
《受傷的小鳥》
《幼兒園》
《自己去看》 蘇聯最後一部戰爭題材「詩電影」,詩的藝術與紀實內容完美結合

「改革」時代的喧囂與躁動;「改革」時期的蘇聯電影

插入語:經典文學名著改編的蘇聯戰爭電影
《苦難歷程》三部曲 知識分子與十月革命
《靜靜的頓河》 頓河悲歌 哥薩克農民與十月革命
《戰爭與和平》人民英雄史詩 現實主義文學的最高峰,文學名著改編電影不可超越的里程碑

第五章 (1991--) 解體後的「新俄羅斯」軍事題材電影 (未完待續)
解體,電影體制變化,電影性質變化 泥沙中金光閃爍
(一) 對現實的思考:車臣戰爭
冷漠(《戰爭》)
沉痛(《高加索俘虜》)
現實(《急行軍》)
(二)對歷史的認識:
淡化(《太陽灼人》《小偷》)雖然不是軍事題材,但前者反映30年代後期戰前蘇聯國內形勢,後者描寫戰後的艱難生活
寓言(《布穀鳥》)
顛覆(《無窮無盡》)
懷念(《我是一個俄羅斯士兵》-未列入名冊)
繼承(《星》)

參考書目:
《蘇聯電影史綱》蘇聯科學院藝術史研究所 編 第一卷,第二卷
《世界電影鑒賞辭典》第一、二、三、四編 俄蘇電影部分撰稿人:戴光晰,胡蓉,於培才,李小蒸,孟廣鈞,王德勝 等
《蘇聯戰爭文學評論》 南京大學出版社 陳敬詠
《世界電影史》 (法)喬治-薩杜爾
《電影藝術辭典》 中國電影出版社 主編:許南明 副主編:沈善
《泥沙中金光閃爍--近年來的俄羅斯電影掠影》 戴光晰
外國電影史》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北京電影學院 鄭亞玲 胡濱
《戰火中永生--蘇聯戰爭影片賞析》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傅保中
《雕刻時光》 (俄)塔爾可夫斯基
《杜甫仁科選集》(蘇)杜甫仁科
《世界百部戰爭影片》 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蘇聯部分撰槁人 連秀鳳
《俄羅斯藝術史》 北京大學出版社 任光宣
《俄羅斯文化一千年》 東方出版社 孫成木
《蘇聯網路辭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