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需《熱血教師》影評
《熱血教師》是TNT的一部電視電影,由馬修派瑞主演,改編自美國教師羅恩克拉克『Ron Clark』的真實事跡。影片選取了克拉克隻身來到紐約執教於黑人區一所學校的一段典型經歷,講述他的為人師表、鞠躬盡瘁,將全校最差的一個班級教導成了全校成績最好的一個。
原形克拉克當老師屬於半路出家,他的經歷非常豐富,應該是個干勁十足思維活躍的傢伙。當老師後,摸索出一套獨特有效的教學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功。他強調對學生的尊重、鼓勵以及和家長的良好溝通,同時要求學生嚴格遵守紀律和規范,學會尊重他人,以求在學校以至社會中容易被接受和交際(個人的簡單評論,錯誤之處難免,望見諒)。在教學中為了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和興趣,他用了種種方法,他編寫有關歷史的RAP歌曲,甚至有時不惜讓自己出醜。他將他的教育經驗寫成了書——《教育的55個細節》(The Essential 55),書問世後大受歡迎,高居2003美國暢銷書排行榜第七位,順便說一下那年前兩位的是《哈里波特和鳳凰社》和《達芬奇密碼》。
以上克拉克的這些教學特點,都在影片中得到了表現。而影片的風格相當大眾化和平民化,沒有什麼技巧,比起一些著名的也講述教育的電影,藝術性差了不少;也沒有太刻意突出一些沖突和焦點,從挫折起以成功終,相當普通和典型。但這樣一部沒有太多花哨的電影,絲毫不會沉悶,因為這樣的故事,本身就自然的包含著感動,本身的意義也已不僅僅是電影的魅力了。在看過那些著名的電影後,也許會有些平淡,但依然值得你的感動和關注。以幽默和搞笑聞名的馬修派瑞,在這部相對嚴肅的電影里,表演相當克制了,應該說表現還是不錯的。和影片風格一樣,非常大眾和平民化,一股親切感自然而生,很容易得到觀眾的認同。但還是難免有些馬修派瑞的味。離演什麼象什麼,他還是差一些。
和《熱血教師》整體有些相似的,要數是米歇爾菲弗主演的《危險游戲》了(Dangerous Minds)。比起《熱》片的相對純粹,《危險游戲》涉及的就更具社會性了,教師的角色也不再單純,有時難免要遇到進退不得的尷尬。在這里,米歇爾菲弗要對付的是一群更危險、更難以管教的非白人的高中大孩子。雖然她是一名退役的海軍陸戰隊員,但絕不能對學生動手的。她用她的堅韌和耐心,漸漸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她用適當獎勵的方式,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並讓他們自己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好處。過程當然沒有敘述的這樣簡單,而且在她取得一定的進展的時候,她發現有更多的困難和阻礙在她的面前。現實環境,教育制度,經濟利益,虛偽作風,等等,而一個向她求助且聽取了她意見的學生的、完全可以避免的死亡,讓矛盾沖突達到了最大。這一度讓她下定決心選擇退出,但學生們的真誠和她本身的品格,讓她最後還是留了下來。
近年來關於教育的電影,最有名的要數《放牛班的春天》了。情節不細說了,克萊門特老師用音樂凈化了那群似乎已經被人們拋棄的孩子的心靈,也許當時他們並沒有察覺到,但正是他給了他們生活的信心、希望和勇氣。他為了學生,反抗制度和權威,最後不得不走人。當寫著祝福的紙飛機飛舞,克來門特已經滿足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沒有白費,他可以繼續上路了。
還有兩部電影不能不提,它們都有被翻譯成《春風化雨》這個名字,一部是《死亡詩社》,另一部是《霍蘭德先生的樂章》(或《生命因你而動聽》)。「春風化雨」這四個字的確很有魅力,包含無盡的詩意,緩緩的透著溫暖和感動。
在我看來,《死亡詩社》讓中國影迷稱贊,最大的原因在於《死》片反映的和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經歷和感受、和我們的社會現實最為相似。它不同與上面所說的幾部電影里好老師和壞學生的故事,它反映的相對而言,可謂精英們的故事。他們都是優秀的學生,他們來到了一所悠久、傳統、嚴格的名校,如果沒有基丁老師的出現,他們也都會努力學習,都會考上大學,也都可能獲得自己的成功,甚至還不會發生那樣的悲劇,即便這樣,風波過後,在大部分學生的眼裡,基丁老師更加值得尊敬,依然充滿魅力。這是因為基丁老師教給學生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生活和思想的真理,他為他們指引方向,讓他們在猶豫和迷茫中找到自己。很多人會對這樣的論調毫不在意,說是離經叛道,絕非正統。但事實上這才是教育的根本之道,是對學生的最大的關懷和責任,教育不應該是背誦應試,不應該是簡單的人才的輸送線,只是很多人不願意承認這點罷了。
與以上電影里表現的人生片段不同,《霍蘭德先生的樂章》描繪的是霍蘭德先生整整三十年的教學生涯。從開始霍蘭德先生充滿了個人的理想和抱負,當音樂老師僅是權益之計而已;到最後教書成了他最想做的事情,當他被迫退休時,充滿了無奈和眷戀。這整整三十年間,有波折和不幸,更充滿了愛和歡樂。就象電影中說的那樣,霍蘭德先生原本想要成為一名作曲家,可以發財成名,可這么多年過去了他還是沒有錢,也不出名,但他譜寫出的卻是最偉大的樂章,那就是他教育和影響的一批又一批學生,上至高官顯貴,下到平民百姓,都成為比他們原來更出色的人。
能夠想到的且看過的類似題材的電影就是以上這些了。這些優秀教師的形象光彩照人,讓人難以忘懷。他們的故事影響著渴求知識和成長的學生們,但更希望他們能夠影響廣大的老師們。他們是絕好的榜樣,他們自身都擁有優秀的素質和高貴的品格,更重要的是他們對待學生的態度:耐心、尊敬、信任,且對所有學生都一視同仁。這最後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在現實里幾乎很少看到,我想這也是電影中經常出現老師如何教育「壞」學生這一典型的一個原因吧。
除了教育學生,好老師們還要對付種種的限制和阻礙。小的如不合作的家長、古板的上司,大到社會環境、教育制度、權利利益等。他們會盡全力抗爭,爭取自由和權利。但很多時候個人力量的單薄,使得有時候太過理想化,有時候還要遭遇嚴重的挫折甚至失敗。一方面,老師遭到排擠和彈壓,基丁老師和克來門特老師最後都被辭退,霍蘭德老師也被迫退休;另一方面,學生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危險關系》中一名學生被槍殺,《死亡詩社》中的自殺,以《及霍蘭德先生的樂章》中那名戰死沙場的黑人青年。這不僅有個人的失誤和錯誤,更包含了整個時代的縮影和不幸。
我們希望能有更多這樣的老師;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師能看到這樣的榜樣!
還是用這些電影的結尾來結尾吧,再激昂一回,
克拉克老師和學生們一起為好成績歌唱跳舞慶祝;
學生們運用他們學的詩,把她稱作是他們的「光」,露安(米歇爾菲弗)決定留下來;
克來門特老師要走了,學生們被校長關在教室里不讓送行,於是一架架紙飛機從教室的窗戶里飛了出來,上面寫著對老師的祝福和感謝;
基丁經過教室去收拾自己的東西,學生們一個個都站到了桌子上,高喊「船長,我的船長!」
霍蘭德先生退休那天,三十年來他教過的學生們都來為他送行,坐滿了整個禮堂,在這里,他指揮演奏出他這一生最偉大、最壯美的一個樂章
2. 電影《危險游戲》中帶勁的歌曲名是什麼名字
播放歌曲,用聽歌識曲就可以知道
3. 關於一部中國的名叫《危險游戲》的電影
現在青海衛視在播…我本來也在搜劇情的,結果看到你的帖,告訴你一下…
4. 美國電影dangerous mind(危險游戲) 哪位大神有資源,可以共享觀看嗎非常感謝!
採納我 然後我私信發你
5. 一部電影,結尾是父親把兒子殺了。
是不是十三駭人游戲? 這是泰國的恐怖片 男主接到一通電話 裡面有讓他做任何任務 做完一個任務就能得到相應的錢數 最後的一個任務是殺掉他的父親 但是他下不了手 想放棄的時候卻沒想到他的父親也在玩這個游戲 最後父親把他殺了 表示那片子最後的BOSS長的還不錯呢~不過建議你先看看12駭人游戲 因為那片子是13的前部 看了比較有邏輯性、
6. 韓國電影危險游戲影評
心靈高尚的老師、讓人奮進的詩歌、青春凋零的死亡以及SB校董在本片中跟Dead Poets Society中的內容都一脈相承的繼承下來,只是DPS里的學生們要對抗的是墨守陳規壓抑個性的傳統和教條,Keating的目標是讓他們重拾自我,學會張揚和表達而不是一味的接受填鴨;而在本片中的學生們不缺的就是個性和激情,他們要對抗的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生活環境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以及難以逾越的社會地位,Johnson的目標是為了讓他們找到改變自己命運的信心……進一步分析可以看出,Keating是在解放學生的天性,即使他最後離開了學校但他為自己的學生們留下了自由和抗爭的火種(冷戰期間這兩個詞都是大打折扣而且讓人無比嚮往的),尤其在那最經典的打動過無數人的站在課桌上的一幕讓整個影片有了一種鳳凰涅盤般的升華;而本片的某些處理就顯得不夠深刻到位了,一味的強調主觀能動性而幾乎沒有顧及到整個社會的阻力,甚至我能從中隱隱感覺到一種對主流的妥協,所以本片最終只能是一部尚可一看的普通校園題材電影,而起不到像Dead Poets Society那樣震撼的效果!
7. 誰有《Dangerous.Minds》危險游戲 電影資源要高清的,迅雷下載
尊敬的迅雷用戶,您好:
您可以前往迅雷快傳官網(http://kuai.xunlei.com/),搜索您想要的資源並使用迅雷7進行下載,感謝您的支持。
更多疑問,歡迎您向迅雷網路平台提問。
8. 一部美國的電影,說的是一個白人女老師教育一幫黑人學生,那時候非常戰亂,里邊的學生很喜歡說唱。
聽上去有點像放牛班的春天,不過裡面是男老師,或許放牛班的春天比你那部更加經典。
9. 驚險游戲 沒看懂
你好!
其實我也沒看懂 網上找了半天感覺下面的推理比較正確
其他的都屬臆測和瞎猜,給你參考下!
首先破解結局,再發表感想.
剛看完<驚險游戲>後感覺不明白,到網上一查,發現原來大多數人也沒看懂,都屬於瞎猜.看來不勞而獲是不可能了,只好自己解決.哈,沉思一下就明白了,感覺真妙,沒想到電影還能用事後互動的方式帶來快感啊.
韓國人其實是把結局的倒數幾步省略了,用簡單的邏輯就能拼湊回來.用順敘的方式講是這樣的:
醫生被老頭控制了,醫生希望老頭給他自由,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老頭是個壞蛋蛋.(如果你是醫生你該怎麼辦?)醫生顯然只有做掉老頭.
醫生告訴老頭可以通過換身體得到青春,然後背著老頭費勁心機找來老頭的兒子(或許是私生子)換身體,醫生這樣做是寄有一絲希望老頭發善心放了他的意思.
二次手術前醫生找老頭確認了下,顯然老頭還是不願意放他走,於是醫生show hand,首先告訴老頭頭次換的是他的兒子(私生子),讓老傢伙後悔,其次也擺明了告訴老頭這次他是死定了.於是醫生幹掉老頭,再次讓年輕人的大腦歸了位,顯然即使做為交換條件,歸了位的年輕人也會放了醫生,這是唯一合理的解釋.
但善良的觀眾不應該額手相慶,以為好人有好報,年輕人金錢與青春兼得.因為結局年輕人點煙的動作表明年輕人也在那時成了壞蛋.至於他為什麼成了壞蛋有幾種解釋:
a,手術後遺症,年輕人和老頭基因發生混合.這條聽起來有點荒謬,因為第1次手術沒有發生這種情況.
b,所謂男人有錢就變壞,年輕人暴富後也成了老頭那種人.
c,年輕人根本從頭和醫生就是合謀,醫生不是說"你以為你是唯一的玩家嗎",這句話一語雙關,既說醫生自己也是玩家,也說年輕人也是玩家. 有人會質疑,既然年輕人是玩家,他還那麼生離死別的柔情萬種干什麼?演戲啦,如果一個人想一夜間從街頭畫家變成金融巨頭,只好犧牲女朋友,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從頭到尾演戲了.
從合理性上看,我個人認為解釋c是最為合理的.
琢磨出前因後果後,我唯一的感慨是韓國人實在是和日本人一樣的bt.韓國比較轟動的電影,還有部老男孩,都是扣人心弦,內在張力實足,那種血肉飛濺的殘忍,那種生離死別的殘酷,非是心理扭曲的bt狂不能編出來.相比之下,俺們中國人平淡啊,平淡中透著溫暖的安全.
good luck!!
順便B4樓下的 也是抄襲的!
10. 美國電影 《危險的游戲》的英文名
大約在96年左右,曾在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看過一個電影,記得當時電影的名字《危險游戲》Dangerous Minds 導演: John N. Smith 主演: 米歇爾·法伊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