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醫生》為何會如此引起觀眾的共鳴
根據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中國醫生》於7月9日上映,這是導演劉偉強繼《中國機長》後執導的第二部主旋律電影,一經上映好評如潮,觀眾直呼「催淚」,評分平台上23萬人打出了9.5的高分。可以說,《中國醫生》用半敘事、半記錄的手法,全景式地再現抗疫全過程,用真實激起了觀眾的共情底色。
《中國醫生》作為一部半紀實醫療片,將故事發生地聚焦於新冠疫情「暴風眼」金銀潭醫院,講述以真實事件為原型的動人醫護故事,通過穿插記錄影像、新聞報道串聯時間線,完成了一個宏大敘事背景下的醫護群像戲。
不同於常規主旋律片著力於愛國熱情和苦難展現,《中國醫生》將宏大敘事還原到一個個具體的、生動的人身上,當生活常態與疫情交織,格外展現出一線抗疫者們的偉大。患有漸凍症的張院長,是個脾氣火爆的湖北漢子,他瘸著腿奔走在醫院為病人治療,看著病情惡化的妻子哭到不能自已。文婷醫生專業、冷靜理智,在混亂的場面中掌控全局,她壓抑對女兒的思念,除夕夜仍堅守在一線;她食不知味,因為沒有及時救助雜貨店老闆,無聲地顫抖與垂淚。我們曾經在新聞報道中,或多或少了解過這些醫生們的英雄事跡,而影片則將他們還原成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越是展現他們作為普通人「接地氣」的一面,越能體現出平凡人的偉大一面。
如果說,《中國醫生》中醫護人員是絕對的主角,支線劇情展現的則是普通人與疫情的對抗。通過醫生與患者間的交流,電影巧妙地將鏡頭聚焦到了金銀潭醫院之外的平民英雄。快遞小哥金仔,因為懷孕的妻子沒有床位,對醫生大聲嚷嚷,這是普通人在醫療資源緊缺時的真實寫照。妻子住院後叮囑他注意防護不要接單,他卻冒著感染的風險挺身而出,給一個個家庭送去希望的口糧。《中國醫生》展現普通人的心路歷程,引起觀眾對平民英雄的共情。
除了對典型人物的刻畫,《中國醫生》在後半場運用了大量紀實影像與新聞資料,將視角推向了全社會的各個角落:全城消毒,工作人員晝夜不分摸排調查;大批醫療隊與物資運往武漢;火神山醫院火速建成……將《新聞聯播》的疫情報道作為推動影片敘事的時間線,既保障了真實性,也喚醒了人們有關疫情的記憶與情感。
誠然,《中國醫生》這部電影不夠完美,存在著結構鬆散、配樂過多等一些問題,但在全世界疫情尚未結束的當下,它用影像還原武漢曾經的日日夜夜,讓中國醫護的職業素養與道德定格於銀幕,讓中國人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精神定格於銀幕,成功地用真實引發了人們的共情。
Ⅱ 武漢疫情的電影有哪些
武漢疫情的電影有《武漢日夜》。
《武漢日夜》是由央視電影頻道與湖北廣播電視台聯合出品,曹金玲執導,田定遠、孟憲明、楊莉、蘇潔、李青兒、曹珊、王紫懿、王震、李超、王楓嬌、左雙貴、石長江領銜主演的中國抗疫紀錄片。
該片根據2020年抗擊新世皮冠肺炎疫情真實事件,講述了來自中國各地的白衣逆行者在這場浩大戰役中紛紛挺身而出、爭分奪秒、浴血奮戰在武漢前線,不顧自身安危守護國人生命安全的故事。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1月23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900萬武漢人與來自全國各地醫療系統及其他行業的一線人員,共同打響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創作背景
2020年4月,曹金玲接受導演工作後,反復觀看已有的1000多個小時視頻素材,終於定下《武漢日夜》主題是陪伴,根據這一主題進行梳理,讓人物一組一組出現,因為病患與疾病的抗爭也都是在家人、醫生的鼓勵下進行的。且這幾條線也相對完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便於人物的立體呈現。
李瑋表示,選取哪些人物在大銀幕上呈現,這一過程持續了10個月,每版都不一樣,一直到第四版才出來大致的框架。與一般紀錄片是從策劃開始,然後拍攝,再後期製作不同,該片的素材直接來自當時沖在抗念畢擊疫情第一線的武漢媒體已有的新聞素材。因疫情原因,2020年疫搜高差情高峰期攝制組進不去現場。
Ⅲ 鏡頭下的記「疫」——14部新冠疫情紀錄片盤點
在全球關注的目光中,新冠疫情的痕跡被一一記錄在鏡頭之下,呈現出一幅幅感人的抗疫畫卷。以下是十四部關於新冠疫情的紀錄片,它們以獨特的視角揭示了這場大疫中的堅韌與希望。
首先,CCTV-9的《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深入武漢的日常生活,講述普通人在疫情下的堅韌故事。中國國際電視台則推出了《武漢24小時》和《武漢戰疫紀》,全方位展現了這座城市的戰疫歷程。《中國醫生》在愛奇藝上記錄了醫護人員的無私奉獻,而《在武漢》在嗶哩嗶哩上以個人視角捕捉了武漢人民的生活點滴。
深圳衛視的《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聚焦醫護人員的內心世界,人民日報的《凌晨四點的武漢》則揭示了城市背後的堅韌與秩序。烏鴉電影、優酷和大象紀錄聯合出品的《餘生一日》,以微觀視角展示了疫情下的普通人生活。騰訊視頻上有《中國抗疫志》和《中國戰疫錄》,展示了中國全面抗疫的全景圖。
優酷的《山河無恙》寓意著疫情後的恢復與希望,CCTV的《我們在一起》強調了團結的力量。愛奇藝的《人世間》和《擔當》則從更深層次探討了人性與社會責任。最後,NHK的《緊急報告 新型管狀病毒肺炎》則從國際視角記錄了疫情的全球影響。
這些紀錄片猶如一部部歷史檔案,用影像記錄了這場疫情的悲壯與堅韌,不僅展示了中國人民的英勇與智慧,也展現了全球抗疫的共同責任和人性光輝。通過觀看這些作品,我們得以更直觀地理解這場疫情的深遠影響和人類的團結精神。
Ⅳ 抗疫紀錄片《一級響應》昨晚首播,這部記錄片是否值得一看
《一級響應》記錄了抗疫期間發生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是和其他紀錄片有著不同意義,我認為這部紀錄片絕對是值得每個人一看的,因為這可以幫助大家了解在疫情期間平凡人是如何攜手共同對抗疫情的,同時感受人們的信念、勇氣、堅強,致敬每個了不起的平凡人。
在發生重要事件時,拍攝紀錄片是很有意義的,而《一級響應》的意義更是重大,它記錄了平凡人是如何做到一呼百應、眾志成城的,描寫了我國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和命運與共的抗疫精神,也向世人展現了我國人民強大的精神和力量。
總之,《一級響應》是十分值得觀看的,通過看該紀錄片可以讓我們得到更多對生命的理解,也能感受和學習偉大的抗疫精神,這對我們未來的學習、工作和歷岩生活是很有幫助的,讓我們再次面對困難時能保持勇氣和信心,從而去戰勝困難。
Ⅳ 《中國醫生》中的哪些情節戳中了你的淚點
想必大多數人都看了現在正在熱映《中國醫生》吧,電影《中國醫生》根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的真實事件改編,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為核心故事背景,同時兼顧武漢同濟醫院、武漢市
肺科醫院、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火神山醫院、方艙醫院等兄弟單位,以武漢醫護人員、全國各省市援鄂醫療隊為人物原型,全景式記錄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抗疫斗爭。
不知道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有沒有
戳中大家的淚點,小編昨晚也去看了一下,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整部電影都有淚點,當小編看到張院長給自己躺在病房裡的老婆打電話的那個片段時,眼淚真的忍不住了,也流了點眼淚,真的有點感人。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把醫生這一群體再一次推到了最前列。我們從
新聞里,看到這群人成為了新時代的逆行者。當前,全國人民正在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這場戰斗中,醫院就是戰場醫護人員就是戰士。病毒傳播速度之快,讓人猝不天時間,便席捲了半個中國。
在這個全民抗擊疫情的緊張時刻,醫院成為了戰場,醫護人員成了戰士,一
個個不畏艱險、主動請纓的醫護人員感動了中國,全國各地的醫療隊馳援湖北、沖在第一線讓人動容。而此時《中國醫生》系列紀錄片更是觸到了我心底的柔軟,讓我看到了中國醫生的偉大,同時也堅定了我走在醫學道路上的腳步。
該影片記錄了多家省級醫院里不同科室的故事,
記錄了多個醫生平常但卻不平凡的每一天,讓我們看到了原來醫生們也不是冷漠的對待生死離別,他們也不是無所不能。醫生也是普通人,也很脆弱,也有難處。
3室2廳 天銳益城(二期)房東出國,房子現在要賣,傢具帶不走,可送!廣告
幸福里
查看詳情
「醫生是最希望患者能夠
活下去的人」。他們待病人如自己的親人,將心比心為他們考慮。例如影片中的徐曄作為一名燒傷外科的醫生,所面對的病人病情有很多較為嚴重的,同時花費也很巨大,他說:「患者的痛苦你是不能完全體會的,你能感受到的痛苦放大一百倍才是他體會到的。我們做不到感同身受
,所以我們要將心比心。」語言樸素,卻道出了億萬醫護工作者的真心。
該影片背後的是中華民族是一個集體,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淋漓精緻的體現了中國的凝聚力和面對疫情抗疫必須成功的決心,中國再也不是以前的中國。
不過該影片中,個人認為歐豪主演的金仔有點不合理,當
然這是小編的個人看法,理由:從輕症到病房突然暈倒,然後直接進入重症病房,後面沒啥劇情就直接康復出院了,小編個人認為整部片子就這點有點不符合常理,不喜歡勿噴,僅個人觀點。
不知道小夥伴們你們看沒看《中國醫生》,你們對此片的看法是什麼樣的呢?歡迎大家一起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