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最新電影 » 孫儷2018最新電影
擴展閱讀
印度電影寶貝計劃賞析 2025-02-14 01:08:15
一個日本電影叫雪國什麼 2025-02-14 00:59:55

孫儷2018最新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2-13 22:25:53

A. 《影》到底講的什麼為什麼很多人說看不懂

如果告訴你,《影》講的是三國的故事,你一定不會相信

下面就來說說,為什麼說國師張藝謀的這部電影講的是三國的故事

其實原因倒是很簡單,《影》改編自朱蘇進的《三國-荊州》,而《影》中的人物,在書中基本上都能找到原型

B. 影(孫儷,鄧超主演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影》是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威秀電影亞洲公司出品的電影,由張藝謀執導,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關曉彤、吳磊、王景春等主演。[1]

該片所講的是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於2018年暑期上映。

  • 中文名

  • 外文名

  • shadow

  • 出品時間

  • 2018年

  • 出品公司

  • 樂視影業、威秀電影亞洲公司

  • 發行公司

  • 樂視影業

  • 製片地區

  • 中國

  • 拍攝地點

  • 北京懷柔中影基地、襄陽棗陽漢城

  • 拍攝日期

  • 2017年3月18日-7月16日

  • 導演

  • 張藝謀

  • 編劇

  • 李威、張藝謀

  • 類型

  • 劇情、武俠、動作

  • 主演

  • 鄧超,孫儷,鄭愷,胡軍,王千源,關曉彤,吳磊,王景春

  • 上映時間

  • 2018年暑期

  • 對白語言

  • 漢語普通話

  • 色彩

  • 彩色

影(2018)

導演:張藝謀
編劇:李威/張藝謀
主演:鄧超/孫儷/鄭愷/王千源/胡軍/更多...
類型:劇情/動作/古裝
製片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2018-07(中國大陸)
又名:三國·荊州 / 荊州保衛戰 / Shadow
IMDb鏈接:tt6864046

影的劇情簡介· · · · · ·

這是一個關於替身的故事。替身自古有之,人稱「影子」。有刺殺,就有影子,影子必須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替主人博回一命;影子又必須與真身互為一體,令旁人真假難辨如同孿生。若無真身,影子何在?關於影子的來龍去脈,真身從來忌諱莫深,不願提及而令真相撲朔迷離。是願做真身,還是願做影子?是明處做人,還是暗處做鬼,換作是你,如何選擇?

C. 《影》最後孫儷在門縫間看到了什麼為何表情如此驚恐

​《影》整個電影色彩給人的一種感覺就像在看水墨畫一樣,讓人產生一種壓抑,莊重的感覺。一片水墨畫間殺戮,陰謀不止,在晦澀的色調下,平添一種凄涼。

電影的最後是以孫儷的一個驚恐的眼神結束。顯然,張藝謀是想要將結尾作為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讓觀眾想像。

那麼,孫儷到底看見了什麼?

第一種可能是,境州出了朝堂,田戰帶著眾士兵把他殺了。因為田戰知道靖州是替身,而且從前面田戰用箭自殘的行為可以看出他是很忠誠的人,面對境州殺了自己的兩個主人,他是不可能臣服於境州的。

第二種可能是,子虞有自己的影子,那麼沛王很有可能也有自己的影子。被境州殺掉的其實只是沛王的影子,境州走出大殿後,真正的沛王從屏風後走出來,被小艾看見,所以她才會露出驚恐的眼神。

電影的開頭,就是小艾充滿驚恐的眼神,而結尾又回到到了這個相似的場景中,這個眼神的深意表達得很完美,能夠讓人感受到她內心的絕望,無助,害怕,甚至還有悔恨和逃離。

【這是運用了水墨國畫里的留白手法,讓觀眾去猜想境州的最終結局】

《影》是張藝謀2018年的作品,豆瓣7.2分,對於大導演張藝謀只能算一般般的分數,當然比起《長城》的4.9那已經是翻身了。這部電影是鄭愷、鄧超和孫儷主演,其中鄧超一人分飾兩角。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一段架空 歷史 里,講的是沛國的故事。鄧超演的子虞是沛國的大都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兵權在握。為了保命,子虞有一個影子替身,長相、身型皆一致,子虞被敵國大將楊蒼重傷發作,身型大變,他不想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便啟用了影子。國君、臣子、影子、妻子,故事就在他們之間展開,誰是誰的棋子,誰是誰的影子。

其實當看到影子設定的時候,沒有看到電影就已經能大概猜到故事的主要矛盾,本尊和影子在互換中總是會有失衡的時候,影子有一天總會希望自己成為真實,而退隱幕後的本尊在不知不覺中淪為影子。

看到了開頭,你大概就能猜到了結尾,就這部電影本身的故事性來說,並不是很強,也並不很吸引人。相信大部分人跟我一樣都是被那充滿味道的電影海報所吸引,一看就知道是張藝謀的作品,其它不說,但是電影畫面絕對是杠杠的。

張藝謀不單單用了水墨國畫的形,還用了水墨國畫的神

水墨國畫可以說是我們的傳統文化里的永遠的瑰寶,小時候學國畫的時候,老師第一件事告訴我們的就是國畫講究的是神似。比如如果用國畫的手法去畫花鳥魚蟲,筆觸非常的簡潔,如果細看其實和真實是有差距的,但是當畫卷展開之時,你覺得裡面的花鳥魚蟲卻是「活」的,這就是所謂的「神似」。

1、張藝謀用了水墨國畫的形來展示畫面

在《影》這部電影里,張藝謀只用了2種顏色黑和白,又只保留了2種顏色肉色和血色。這種畫面處理讓《影》的每一幅畫面都如同國畫的畫卷中一般。

比如電影的開端,群臣覲見的一幕,後方遠處的水面和山巒,就跟畫卷里的山水是一樣的,這是一個發生在水墨國畫的畫卷里的故事。

為了達到這個效果,影片的製作還是花了很大的功夫:

主要演員的服裝主要就是兩套,一套黑白二色的外衣和一套純白的內衣,再也沒有其他顏色了。

文官和武官的朝服也是一樣,文官是黑白灰,武官是在黑白的基礎上增加了鐵的顏色,依然是接近黑白的色澤

整部電影都發生在綿綿的雨水之中,雨水進一步把整個環境降了幾個灰度。而地面基本都是深灰色的磚,並且都是濕漉漉的感覺。即使是沛國的皇宮,整體都是深灰色,不帶一抹嫣紅。

這種色彩的運用讓觀眾感覺每分每秒都處於畫卷當中,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不得不說這種在畫面上花大功夫的路子觀眾還是受用的。

2、張藝謀不僅僅用了水墨畫的形,還用了水墨畫的神去講故事

1、對沛國朝堂的畫面描繪,非常寫意

沛國的朝堂之上,其實也就文武百官還有點像上朝的樣子,整個內環境是非常寫意的。朝堂的兩邊是王的字畫,天子背後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屏風,上朝之時長公主和王還可以對話。

這就不是完全按照一般的朝堂設定來做的一個環境,寫意為主,極大地增加了戲劇感。

2、在境州的兩國交戰,濃縮成了一個巷戰畫面,用的是以小見大的手法

這個跟張藝謀以前的風格有比較大的變化,沒有搞大陣仗。這次只是幾十名死士對戰800人的軍隊,是以小見大的手法。

這一幕的戰斗畫面坦率的說很好看,但是它就像水墨畫一樣,觀其神就好。不要去糾結真實的東西,比如雙方的對戰規模,比如沛國的兵器沛傘的真實性問題等等。一切都是為了這個寫意的畫面,側面去反映一場謀略之戰而已。

3、大量的留白

有人說這部電影有時候會看不懂,比如孫儷飾演的小艾在電影的開頭和結尾都看向了門外,她到底看到了什麼,其實這個是張藝謀留給觀眾的「白」,觀眾需要自己去想像。

朝堂上的一幕,王死了,子虞也死了,境州最終以大都督的身份製造刺客刺王的假象,會成功嗎?王千源飾演的田戰作為王的潛伏者會支持他嗎?這一切都是謎,沒有人知道。

再比如在這個沛國里,我們從來沒有見到這個國家的子民,從頭到尾出現的都只有王宮和大臣以及士兵,其實這也是一種留白。

所以整個故事就像一幅一幅著重描繪的畫卷的拼接,中間的空白部分是需要觀眾自己的去腦補的,或者也不需要補,空著就挺好。

正是因為張藝謀運用了水墨畫的神去講故事,也讓這部電影變得更加的有韻味。你看完電影,會停頓在那,似乎多了些畫面里沒有的東西,但是它就在那裡,讓你可以細細品味。

關於演員,可能是美中不足

1、關曉彤演的長公主青萍和吳磊演的楊平,坦率地說是扣分項

不知道這兩位的選角是不是資本運作的結果,反正挺讓人失望的,整個班底最弱的兩人就是這兩位。關曉彤的台詞讓你感覺就是一位少女穿越到了那個時代,而吳磊演的楊平毫無虎將之子的風范。

楊平就不說了,畢竟戲份不多,但是關曉彤演的青萍其實在故事裡的戲份一點都不少,是一個非常有自己主見的公主,和王之間的兄妹情,演好了其實是加分項,可惜了。

2、鄧超和孫儷合體,真不是好事

坦率的說鄧超在《影》裡面的表現,可以說是鄧超近期最好的表現了。他一人分飾兩角,子虞的那種退居幕後隱藏於斗室,逐漸的心理扭曲,境州的那種從奴僕逐漸發展成為了人主的人性反轉,鄧超都演得入木三分。

「娘娘」孫儷的演技也是有目共睹的,小艾在子虞的本尊和影子之間的逐漸迷失,在陰謀和善良之間左右搖擺不定,包括最後從門縫看向殿外的眼神和表情,都可圈可點。

本來兩個演員都演得非常好,但是一旦合體,就我個人而言,其實是減分的,而且是嚴重減分。因為只要他們兩一起出場的時候,大腦根本不受控制地跳戲,一下就想到他們是夫妻,整個故事的代入感大打折扣。

這就好比有人說如果一個演員經常上綜藝,其實是自毀前程是一個道理。一旦一個明星經常上綜藝,當觀眾看到他出現在影視片里的時候,往往很容易跳戲,已經分不清那個是演員里的角色還是綜藝里的角色。

鄧超和孫儷的情況有點相似,無論他們演技再怎麼好,一看到就會想起他們經常在社交平台上經常分享他們一家人的幸福照片。這種信息是讓人十分跳戲的,其實個人認為孫儷的角色換一個女演員來演,這部電影還可以再加分,因為鄧超的演技在這部電影里確實可以用炸裂來形容,應該可以獲得更高的評價。

結語

張藝謀的《影》融合了水墨國畫的形和神,在畫面感上和敘事方式上,我覺得都算是一種有趣的突破。而在劇情上的留白,更是給觀眾留下了足夠的耐人尋味的空間。唯獨在演員的選角上,似乎還是有那麼一點不盡人意,如果能不用流量,鄧超孫儷夫婦僅用一人,個人覺得還可以更好。

看見了什麼,都是猜測的結局。但不管是什麼結局,小艾的驚恐都來源於人性。

這 種窺探從電影的開始,到電影的結束,首尾呼應,這是一種 探索 ,直指人心。

當皇帝被殺死,都督被殺死時,小艾已經嚇到了。因為她不知道也不敢相信,事情竟然是這樣的。



尤其是當境州還給她那個裝葯的布袋時,令小艾更是驚恐。那個布袋裡裝的葯,曾經是救境州的葯,而如今,布袋被血染紅,境州給還給 了她。那麼,此刻的境州已經不需要她的庇護了。

那麼,境州會不會像殺了都督那樣殺了她呢?她是唯一目睹了真相的人,而且她的丈夫就在她眼前被殺死。原本境州是屬於被保護的對象,是可憐的對象,就在一瞬間一切都變了。

她該怎麼說?境州被將軍帶領的人殺了,或者是境州告訴大家主公被殺了,而他殺了那逆賊,再把將軍殺了。這些都是境州一人說,而小艾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可是不管是如何的結局,都是人性的改變。面對權利,面對仇恨,面對恩怨,人有時候在特定環境之下,都是本能。

正如《繩王》里的那樣,人是最獸性的。人的獸性,很可怕,比真正的猛獸還可怕。因為猛獸沒有謀略,不會偽裝,不會有 情感 的利用。



比如, 歷史 上多少王位之爭,皆是血淋淋的上位啊。說的好聽,是為了天下太平,為了百姓,可真的不是為了那至高無上權利?有些君王上位,不惜手足,甚至是自己的兒女也能下手。

有話說自古帝王最薄情!其實,不是帝王無情,而是身在那個位子,太多人對這個位子有想法了。所以,只能如此。



有時候,看見一些丑惡的人,其實沒有必要嗤之以鼻,人人都是如此,只是在不同的環境下,有沒有激發而已。

所以,不管結局是什麼,小艾最驚恐的還是對於人性的驚恐。驚恐於她自己的內心,驚恐於境州的改變,驚恐於她丈夫在境州殺死王以後殺境州,驚恐境州殺了他丈夫。

原本境州是要死的,正是她的溫暖,令她竟然活了下來。

時光匆匆可怕,最可怕的還是人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