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甜蜜吃糖!《熱血少年》衛乘風的結局怎麼樣
但到結尾時他已經變得心狠又腹黑,將自己所有的能力都用到了怎麼報復吳乾,怎樣才能讓那些曾經輕視過他的人備受煎熬,還親手開槍打死了吳乾的父親吳法天、新閘路一起長大的小夥伴二娃。從怯懦到腹黑,這兩種不同的角色狀態,讓我們看到了兄弟兩人不一樣的選擇。 電視劇《熱血少年》結局裡衛乘風成為了一名巡捕房隊長,他和吳瀟瀟走在了一起,最後也實現了自己偉大的抱負。劇中衛乘風得扮演者是劉宇寧,劉宇寧,1990年1月8日出生於遼寧省丹東市,中國內地流行樂男歌手、影視演員,摩登兄弟樂隊主唱。2014年,擔任摩登兄弟的主唱。2015年,隨摩登兄弟入駐YY平台。2016年,主演個人首部電影《九五2班》,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
但到結尾時他已經變得心狠又腹黑,將自己所有的能力都用到了怎麼報復吳乾,怎樣才能讓那些曾經輕視過他的人備受煎熬,還親手開槍打死了吳乾的父親吳法天、新閘路一起長大的小夥伴二娃。從怯懦到腹黑,這兩種不同的角色狀態,讓我們看到了兄弟兩人不一樣的選擇。『貳』 默片時期的著名電影藝術家要五名
阮玲玉、樂蒂、夏夢、藍蘋、凌波等
阮玲玉
人生如戲。
化妝間,一個人對著鏡子,慢慢地抬起右手,畫眉。
從後台一路奔波,在幕後悄悄凝望等待開場,再走過連接幕後和舞台的虎度門,你不再是你自己,你已經成了戲中人。
阮玲玉就活在戲中。1936年3月8日,就在今天上海的新閘路沁園村9號,阮玲玉徘徊在自己的家裡,也徘徊在生死的邊緣,在接下來的幾分鍾里,她在平日里最喜歡吃的八寶粥里放下三瓶安眠葯,她選擇的是永遠的安睡和心境的安寧。
阮玲玉是整個中國電影默片時代的超級明星,她的一顰一笑中散發了當時上海的優雅氣息,從處女作《掛名夫妻》開始,先後拍攝了《自殺合同》、《故都春夢》、《野草閑花》等29部影片。1930年5月,《影戲雜志》舉辦「電影明星選舉」中,阮玲玉以6179票當選第一名,這個時候的巨星胡蝶也僅僅得票3784票,然而所有的這些沒有給阮玲玉帶來所謂的幸福。
25歲的阮玲玉最終死在舞台上,沒有能從虎度門退回來。「我死了,你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好快樂。」,她把遺書留給了下來。她活在公眾的目光中,活在媒體的報道里,活在街頭巷尾的流言蜚語,唯獨沒有活在屬於她自己的世界中。
你認識這些人么?你見過這些電影畫報和美人照片么?如果你年過80,並且曾經做過追隨時尚的年輕人,相信你給出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她們都是解放前紅極一時的電影明星:胡蝶、樂蒂、藍蘋……一代名伶,估計不少都已經香消玉殞,這里留下的是她們人生最美的時刻。
樂蒂
「古典美人」樂蒂小姐(1937-1968)以31歲的芳華離世,她從影的15年間,共計參演過44部電影。雖然短暫了些,但憑借著她獨一無二的古典韻味及精湛演技,影壇至今仍無人能取代其特殊的成就及地位;與世長辭幾十年後,仍能令無數老中青影迷心心念念魂牽夢縈的魅力,可謂永不停格的一則傳奇。
夏夢
有「上帝傑作」之美譽的夏夢,曾經是長城電影公司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與石慧及陳思思合稱「長城三公主」。在中國內地觀眾最早看到的香港電影中,夏夢主演的《搶新郎》《董小婉》和《故園春夢》無疑成為了代表作。而與今天的香港女影星相比,美麗高貴且多才多藝的夏夢至今無人能敵。
藍蘋
在三十年代,一個年輕女演員開始在上海嶄露頭角,她先後主演了幾部進步電影,但她自己卻經歷了被捕和婚變等戲劇性的變故,1937年7月,七七事變爆發後,她做了一個改變她一生、也改變幾十年中國現代史的決定:去延安。
她在做女演員的時候叫藍蘋,她去了延安後叫江青。她在1981年1月25日被判死緩時,估計許多現在讀到這篇文章的小朋友們,都還沒有出生。
藍蘋給世人留下了《自由神》、《都市風光》、《狼山喋血記》、《聯華交響曲》、《王老五》五部電影,在過去幾十年裡的中國,只有極少數人可以看到這些電影.
凌波
凌波原名君海棠,英文名Ivy,福建省人,香港黃梅調歌唱電影的代表人物。十四歲以「小娟」的藝名開始演出廈語(即閩南語)電影,外銷台灣及東南亞各地。
凌波於1962年開始演出國語片,大部份均是反串男裝演出的黃梅調電影,她亦因此成為此類電影的代表人物。例如:《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七仙女》(1963)、《花木蘭》(1964)、《宋宮秘史》(1965)、《西廂記》(1965)、《魚美人》(1965)、《三笑》(1969)等等,其中以《梁山伯與祝英台》最著名。此片在台灣上映時轟動全島,連映數月不輟,凌波因此榮獲第二屆金馬獎「最佳演技特別獎」。據說由於凌波是以女扮男裝演出,不便領取「最佳男主角獎」,於是評審當局巧立「最佳演技特別獎」名目以贈。時至今日,台灣傳媒提到凌波,無不以「梁兄哥」呼之,可見《梁山伯與祝英台》餘威猶在。
凌波也拍過不少非黃梅調電影,著名的有:《萬古流芳》(1965)、《烽火萬里情》(1967)、《明日之歌》(1967)、《啞巴與新娘》(1971)等等,此外,凌波亦曾以《花木蘭》及《烽火萬里情》兩部電影榮登金馬獎影後寶座。
七十年代凌波淡出影壇,1989年舉家移民加拿大至今。
李麗華
河北省人,香港國語影壇的中流柢柱,有「影壇長青樹」的美譽。父母均為京劇名伶,李麗華因而深受薰陶,曾隨名伶章遏雲學藝。1940年從影,拍過一百二十多部電影,其中不乏經典之作,例如:《假鳳虛凰》(1946)、《誤佳期》(1951)、《小鳳仙》(1953)、《雪裡紅》(1956)、《楊貴妃》(1962)、《武則天》(1963)、《□惜姣》(1963)等等,又憑《故都春夢》(1966)及《揚子江風雲》(1969)兩部電影榮膺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李麗華多部作品中,以《小鳳仙》最為人熟悉。據說李麗華為其角色小鳳仙設計了多套戲服,該批戲服在電影上映後竟然廣受觀眾歡迎,競相仿造,一度成為東南亞的流行服飾,號稱「小鳳仙裝」,傳為影壇佳話。
李麗華1973年退出影壇,移居美國。夫婿嚴俊也是國語片的著名演員兼導演。
胡蝶
胡蝶的表演生涯一直從二十年代末延續到六十年代,然而,她最輝煌的時期是在三、四十年代。
三十年代初,她主演了中國第一部有聲片《歌女紅牡丹》,她把一個忍受丈夫虐待與壓榨而毫無反抗、心地善良又有幾分愚昧的女性刻畫得相當成功。在第一部左翼電影《狂流》中,她塑造的秀娟不但富有反抗精神,而且內心世界十分豐富,受到好評。她主演的《姐妹花》是她表演藝術的高峰。在影片中,她一人飾演有著不同生活道路的雙胞胎姐妹大寶、二寶,把兩個身份懸殊、性格各異的女性刻畫得非常成功。這部影片三十年代在國內打破國產影片有史以來上座率的最高紀錄,後來到東南亞、日本、西歐諸國演出,也大獲好評。胡蝶飾演過娘姨、慈母、女教師、女演員、娼妓、舞女、闊小姐、勞動婦女、工廠女工等多種角色,她的氣質富麗華貴、雅緻脫俗,表演上溫良敦厚、嬌美風雅,一度被觀眾評為「電影皇後」,胡蝶橫跨默片和有聲片兩個時代,成為三、四十年代我國最優秀的演員之一。
林黛
林黛,原名程月如,英文名Linda,香港歷史上最著名的國語片女演員。1934年出生於桂林,原籍廣西賓陽,1949年隨母來港定居,翌年被星探發掘,加入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成為基本演員。1951年,轉投永華電影公司,拍攝了第一部作品《翠翠》(1953),一炮而紅,成為當時兩大電影公司電懋和邵氏的爭奪對象。 林黛拍了很多等風格、形式截然不同的電影。其中《金蓮花》、《貂蟬》、《千嬌百媚》及《不了情》幾部電影更令她四度成為亞洲影後。林黛曾與多位圈中人戀愛,1961年與曾任雲南省長龍雲的兒子龍繩勛結婚,婚後育有一子。但後來林黛與丈夫感情破裂,1964年7月17日,林黛在寓所服食過量安眠葯兼吸入煤氣自殺,失救而死,年僅三十歲。當時她尚有兩部電影《寶蓮燈》(1965)及《藍與黑》上、下集(1966)未及完 成。這兩部電影也成為林黛的最後遺作。
主要作品:
《金蓮花》(1957)
《情場如戰場》(1957)
《貂蟬》(1958)
《雲裳艷後》(1959)
白虹
尤敏
『叄』 為什麼中國國內沒聽說精武會
精武體育會是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風起雲涌的背景下建立的。宣統元年(1909)冬,此時正處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高潮,一批愛國的有識之士受孫中山委託,雲集上海,從事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斗爭。恰值西洋大力士奧皮音來滬,在北四川路52號阿波羅影戲院(今中行大樓六樓)表演舉重健美演出時,口出狂言要與華人較量,並帶輕蔑口吻,稱華人為「東亞病夫」……。翌日,奧皮音的言行見報,引起滬上愛國人士的極大義憤。
(一) 伸張正義,為民爭氣。
為證實華人是不可欺負的,同盟會骨幹陳其美(後任滬軍都督)、農勁蓀、陳鐵生、陳公哲等人,力主邀請霍元甲到滬與奧皮音一比高低,以剎洋人囂張氣焰。
1909年12月下旬霍元甲應邀來滬比武,但因奧皮音托辭要到外埠,故相約於次年春比高低。1910年初《時報》刊登張園等人設擂比武廣告:「中國大力士霍元甲君為北省拳術之冠。去年在敝園演技三日,無不稱贊。」
1910年4月霍元甲偕徒劉振聲第二次抵滬,請陳公哲作翻譯訪奧皮音,經數度商洽,訂立生死條約。再次在張園搭架擂台比武,但屆時奧皮音仍失約未到,後得知奧皮音害怕霍元甲的高強武藝,不戰而遁,自此霍元甲威名大振滬上。事後,霍元甲於1910年4月19日至21日《時報》上以中國大力士的名義連登三天廣告,內容為:諸君有願比試者,即以入場券款作彩,除園主二成扣外,余均歸勝者。如願比拳腳更佳,惟須早日掛號,以便在華界稟請租地也。再來函欲學諸君鑒,來函甚多,不勝遍復,悵甚,等比較後,擬立一學堂,以副誅君雅意,並提尚武精神,亦快事也。 此則廣告中已可看出霍元甲有在滬辦學堂之意。
(二)創辦精武,傳授武術。
邀請霍元甲來滬比武是陳其美策劃,時霍元甲威名大振,陳其美考慮到武裝起義,推翻帝制,建立共和,需要大批軍事人才,順勢提出:「希望十年內訓練出千萬名既有強健體魄,又有軍事技能的青年以適應大規模革命運動和改良軍事的需要」。經商議,決定創辦精武體操會(精武體育會前身),農勁蓀任會長,霍元甲主持精武技擊並習軍事。1910年6月以霍元甲的名義,在《時報》上刊登建會廣告,內容有:宗旨以提倡尚武精神為目的,年齡十二歲以上三十五歲以下合格,會費鷹洋二元,本會現蒙巡警局批准立案。1910年7月7日(農歷六月初一)中國精武體操會正式成立,會址設在閘北旱橋以西王家宅。霍元甲親自授拳,還有其徒劉振聲及後來趙漢傑、陳其美、農勁蓀也常來會指導。第一批學員73名,採用武術傳統教授方法,以師帶徒,傳授拳術。第一批學員有陳公哲、丘亮、李迪初、姚蟾伯、王維藩、盧煒昌等。自此,我國第一個民間體育團體誕生了。
(三)元甲遭害,精武蕭條。
因霍元甲在張園連勝賽擂對手,後在王家宅成立了精武體操會,擔任武術教練,名聲漸大。當時滬上三元里(今魯關路附近)日本人技擊館得知此情後,從日本挑選了十餘名柔道高手來上海挑戰,霍元甲偕徒劉振聲應邀前往日本技擊館切磋技藝。在日方一再要求下霍元甲與日本柔道會教師較量,「日方圖襲元甲,元甲反襲日方……乘勢一推,竟跌日人於天階中,不幸斷其右手(骨折),雖無心傷害,終不免於不悅。」從此日人與霍結下怨恨
正當霍元甲主持精武體操會精心培養骨幹,以圖大展偉業之時,卻遭日本人的「陷害」。因誤服了日人上門兜售的丹葯後咯血病加劇,急送新閘路中國紅十字醫院醫治二周後逝世。據《精武本紀》記載「力士歿之翌晨,秋醫(日本醫生秋野)已鼠竄歸窟,力士門弟子大疑,檢力士日服之餘葯,付公立醫院察之,院醫曰:『此慢性爛肺葯也』。……」霍元甲自應邀抵滬至被日本人所害,時僅六個月,他的突然逝世,使精武體操會失去了支柱,會務無形停頓。
(四)繼承遺願,重振精武。
為了繼承霍元甲的遺願,一批中堅學員陳公哲、盧煒昌、姚蟾伯等共商重振精武大計,一致表示:「既感受種種之刺激,復以身受霍先生之教育不能盡,引以為憾,乃約同志繼霍先生之業。」於1911年3月3日精武體操會遷入萬國商團中國義勇隊舊址(即現民德路南端跨越鐵路至北浙江路處),設有兩個練習室、圖書館及宿舍,還有攝影室,稱為第二會所。
第二會所落成後,會員略有增加,精武事業從低谷走出。聘請商界名人袁恆之任第二任會長,期間主事者已高瞻遠矚對精武的宗旨,精武精神及體智德三育的形成,作了思想上的充分准備,對建設符合時代潮流的新型社會團體作了認真的探索。這個時期產生了精武最初的印刷品——「中國精武體操學校(會)募捐啟」,開始公開向社會募捐,激發民眾的愛國熱情,企盼熱心贊助,振興精武事業。
霍元甲逝世後,精武體操會在經歷了一段蕭條之後,在第二會所期間,會務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民國四年七月四日(1915年)精武在王家宅練武之用的笪棚,被台風席捲而去,無法練武,因此精武體操會的三名主事陳公哲、姚蟾伯,盧煒昌共議未來精武新會址之事,陳公哲當即慷慨獻出提籃橋培開爾路73號宅地2畝,「乃合姚盧之力,同任建築」,動工建造了新會舍。1916年4月6日遷入新會舍,並更名為「上海精武體育會」。自此,上海精武體育會步入了壯大與繁榮時期,開創了前人從未涉足的領域。
一、體智德為本,確立精武精神。
精武體育會以技擊為根本,以武德為皈依,輔以有益之學科,以最科學之方法整理拳經。旨在發揚「愛國、修身、正義、助人」精武精神,強國、強民、強身,提出「不準以我之拳頭加予同胞身上」。精武體育會以體智德三育為宗旨,培養一代精武人的精神風貌,把體智德三育的要求滲透於全部會務活動之中。精武體育會的主事者們,始終強調以體育人,寓教於體。把精武精神歸納為:惟我精武會員,一視同仁不分階級;惟我精武會員善與人同,以覺後為己任;人人摒嗜欲,淡名利、事務求實踐,力戒虛驕,期造成一世界最完善、最強固之民族。
精武體育會對每個會員制訂行為規范,名為「行精武式」:
1、精武之人物:三育訓練、獲有全能;
2、精武之人格:公正廉明、尊人重己;
3、精武之風度:誠實坦白、博愛平等;
4、精武之言行:坐言起行、證以事實;
5、精武之信守:一言一諾、重於訂約;
6、精武之守時:約會守時、不求原諒;
7、精武之正義:尊重正義、不講私情;
8、精武之服務:非以役人、乃役予人;
9、精武之福利:乃予於人、非取諸人;
10、精武之友誼:愛己及人、視同兄弟。
「愛國、修身、正義、助人」的精武精神正是上述各方面要求的集中體現。正因有精神作為支柱,所以精武不同於一般武館。以後制訂的以黃、蘭、紅三顆星為代表體智德的會旗、會徽都體現三育思想。精武會的每一個會員,從一跨入精武大門就接受精武精神的熏陶,潛移默化養成精武人的精神風貌。同時精武會有一整套嚴格的管理制度,據《精武本紀》記載:「本會對於會員蹈履上之約束最嚴,凡入會者必有介紹,介紹者有負責成,工農學商,皆可入會,無階級,無貧富,惟入會之先,必須審查,入會之後,尤多糾察,苟有不規則行為之見端者,立予除名。」「故會員初則兢兢自守,恐侵神聖之約束,久而久之,躬行實踐,則亦入而俱化,行所無事矣。」
二、 摒棄門戶之見,發揚武術新風。
精武體育會為弘揚中華武術,首先進行變革,破除了「因襲宗法,師徒秘傳」的陋習。提出:各派同源的觀點,不爭門戶短長,熔各派武術於一爐。先後聘請了黃河、長江、珠江流域各派武術名家:為趙連和、張富猷、霍元卿、陳維賢、孫贊軒、孫玉峰、羅光玉、霍東閣、陳子正、吳鑒泉等來精武公開傳授武藝,薈萃全國群雄於一堂,互相觀摩,互相砥礪,優者以勉,劣者以奮,形成了從未有過的武術新風尚。編制了「精武基本十套」,成為精武武術的基本教材,即潭腿、功力拳、節拳、大戰拳、套拳、接潭腿、單刀串槍、群羊棍、八卦刀、五虎槍。精武會員凡學習武術的「必須熟悉此十種方法及他技」。而且規定每年或二年舉行一屆運動會,每屆運動會都進行「精武基本十套」的集體大會操表演。在武術訓練上,創立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開辦初、中、高三級培訓班,兩年為一期,經考試合格者頒發畢業證書;同時還創編了技擊術軍用實施法,培養軍事人才。為了普及精武武術,派拳師走出精武大門,深入到大學、中學、小學,女子學校、工廠、軍隊、團體傳授武術,與當今全民健身活動不謀而合。
三、 弘揚中華武術,倡導現代體育。
創建初期的精武體操會,是純武術團體,隨著上海租界的建立,西方經濟的入侵,文化的滲透,現代體育開始在滬地傳播。精武體育會本著:「以體育居先,體育復以武術為主,參以時代各種運動」的精神,開展了各項現代體育。當時開展的體育運動有:足球、籃球、檯球、絨球、乒乓、單扛、木馬、飛鏢、跳高、跳遠、啞鈴、平台、鞦韆、舉重、拉弓、射箭、袖鏢、飛錘、捻石、騎馬、溜冰、狩獵、田徑等。當時的精武會不僅在武術項目上人才輩出、成績輝煌,躍居全國武壇之首,而且在其他體育項目上,名將雲集,戰績顯赫,有相當一部分項目,在全市比賽中名列前茅,有的已躋身國內名將行列。
四、乃武兼辦乃文,發展中華文化。
精武體育會既是一個社會團體,又是一所公益學校。倡導乃武乃文,發展中華文化,其內涵遠遠超出了一個體育團體。精武的文化,既繼承歷史傳統又結合時代特點,內容非常豐富,有臨池(書法)、圖畫、國語、攝影、粵樂、銅樂、弦樂、京劇還有影戲、舞藝、醫學、旅遊、雄辯等。當時武術深造之會員,其書法必佳。1918年成立精武粵樂隊,編有近百首粵樂作品,有的流傳至今;精武是上海第一個攝影團體;開辦中西醫兼備的精武醫學講座;精武旅行團始於1922年,每年有20餘批達二千餘人參加旅遊;精武舞藝有:滑稽舞、武化舞、共和舞、三星舞、鳳舞、對舞等,每舞都配有粵樂名曲深受歡迎。精武還成立一個雄辯團,專攻國語,充分體現了精武對發展中華文化所起作用。
五、重視婦女體育,建立女子分會。
精武體育會自遷入新會所起,對開展婦女體育有了明確的要求和措施。當各路拳師走出精武深入社會傳授武藝時,就把女子學校列為輔導對象,如愛國女子學校技擊教練是盧煒昌,崇德女校技擊教練是陳士超。1918年6月由陳士超發起建立了精武女子模範團,提倡女子體育,使女子體育不斷發展。1920年5月1日精武女子體育會成立,陳士超任主任。精武女子體育會是一個完全有女子組成的體育組織,這不僅使一批女子在會務活動中大顯才能,還團結了眾多的女子在精武周圍,涌現出以陳士超、李志義、馮玉珊、吳秀媛等為代表的精武女傑,上海精武女子體育會是精武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六、重視書刊出版,無文不能行遠。
「無文不能行遠」,精武體育會的主事者深知這道理,因此非常重視書刊出版,精武所出版的書籍具有明顯特色,涉及武術、文化、醫學、藝術等各個領域。據資料反映,精武出版的書目有44種,其中書籍31種,書刊雜志7種,特刊6種,主要書籍都是由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出版發行。精武書刊的作者大多是主要主事者和武術名師,陳鐵生著有《國技大觀》,羅嘯敖著有《精武外傳》、《精武內傳》,陳公哲著有《測光捷徑》,武術總教練趙連和著有《功力拳》、《潭腿》、《達摩劍》等書,薛鞏初著有《技擊准繩》。當時精武出版的武術書籍14本之多,這批書籍圖文並茂,對普及精武武術起了重要作用。精武書刊在社會上有較大影響,得到社會上層人事關注與重視,不少書籍都有當時黨政領袖的題詞和寫序文。
七、攝制精武電影,傳播精武歷史。
為了傳播精武事業,1920年精武體育會運用電化手段,先後攝制了五卷精武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精武事業的發展歷程,使廣大觀眾了解精武,認識精武,支持精武。這些影片不但隨「五特使」訪問南洋,成為介紹精武的生動材料,還用來招待住滬各國領事,受到好評。據《精武本紀》記載影片目錄有五卷六十五項,可惜這些寶貴史料毀於抗日戰爭。
八、建造精武公園,大長華人志氣。
1917年一熱心公益者自署為「隱名氏」,慷慨資助三萬金,支持精武體育會擴建。經董事職員聯席會議決定,在精武會的右旁,購地十餘畝創辦一公共公園,取名為「精武公園」,並取世界主義,提出「凡屬人類苟能守文明通則者,咸准入園遊玩」。1920年春初,精武公園落成。1920年11月7日慶祝建會十周年紀念活動就是在精武公園舉行的。社會團體自建一個公園實屬首創,這既表達了「隱名氏」造福社會的心願,又是對租界公園「華人與狗不準入內」的帝國主義行徑有力的反擊,它的實際意義遠遠超出其本身,它反映了當時精武事業的興旺,在精武歷史上留下了值得紀念的一頁。由於債務問題1926年11月精武公園出售抵債。
九、協辦國內友會,開拓精武事業。
上海精武體育會自遷入培開爾路新會所後,會務得到蓬勃發展,會員日益增多,活動內容豐富多彩。輿論宣傳相當頻繁,影響到處輻射,地位明顯提高,凝聚力不斷增強。1920年起「上海精武體育會」改名為「上海精武體育總會」,領導在上海的三個分會,鄰近上海的紹興、南潯首先掛起了精武體育分會的牌子,武術活動隨之開展起來。至此,上海精武會派員到各地廣泛宣傳,積極協辦友會。如漢口精武的建立,就是在陳公哲、盧煒昌的宣傳與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漢口精武會開成立大會時,陳公哲前去祝賀,並作「體育之關系強國強種與吾國民講求拳術之必要」的報告。廣東精武會的籌建更是得到上海精武會的重視與關注,派陳鐵生、盧煒昌、陳公哲、姚蟾伯、沈季修、黃漢佳等六人赴粵協助組織,並舉行歡送儀式,由聶雲台副會長致歡送詞,然後盧煒昌、陳公哲致答詞,表示「此次赴粵乃一種應盡之義務,務使有益身心之技擊得以普及全粵,籍以淬後青年,俾為他日擔當艱巨之准備」。在廣東精武的宣傳下,汕頭分會於1920年成立,繼之1921佛山、香港精武會成立。以後又成立了香山、肇慶、新會、廈門、南寧、梧州、桂平、澳門、九龍及廣州女子等精武會三十餘所,南方的精武事業呈出現欣欣向榮的局面。
十、精武走出國門,武術走向世界。
自廣東精武會成立,精武武術在粵地傳播。廣州為通達南洋之門戶,精武的影響也隨之傳向海外。「南洋僑商,曾函粵會,祥詢內容,響慕甚殷」。此時,上海精武會會員黃強亞因母喪,返粵後轉赴馬來西亞吉隆坡報社任職,期間,不斷宣傳上海精武會情況,使當地華僑商界對精武會留下深刻印象。上海精武會的羅嘯敖為廣州坤維女子學校重建事赴馬來西亞後返滬,談及「若欲南洋各埠早日成立精武,必須親自蒞馬,以遂僑胞仰慕之殷」。於是1920年8月17日由陳公哲、羅嘯敖、陳士超、葉書田、黎惠生五人,稱為「五特使」訪問南洋。行前,上海精武體育會開歡送大會,對「五特使」出訪寄以殷切希望。「五特使」南洋之行共達73天,到了9個地區,作了30次演講和播放精武影片,深入10所學校傳授武術,習操人數224人,參觀學校、工廠29次,會見人數400人,賑災賣畫2張10500元,賑災收入五萬元。自此以後,馬來西亞、新加坡各地精武體育會逐漸成立。1922年,越南西貢與印尼的爪哇、泗水、雅加達等地精武會亦分別成立。
十一、建立中央精武,加強友會指導。
在上海精武體育會的直接推動和全力支持下,到了1920年,國內外已相繼建立了30多個精武體育會。由於各會的國操主任與武術教練開始都是由上海精武體育會派往,因此上海精武體育會與各地友會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為了推進精武事業的發展,體現「精武一家」的精神,1921年正式建立中央精武,由姚蟾伯、陳公哲、陳鐵生、鄭灼辰任正副主任。陳公哲將私人地產培開爾路75號私宅贈於精武會作為中央精武辦事處。據1926年8月15日的《精武月刊》第52期記載:「中央精武為海內外各處精武之總機關,凡各處精武之國操主任暨教員,均由中央委任,各處精武來往函件務希直書中央精武收……上海精武只為一省區之分機關……」。據記載派往各地國操主任或國術教員有:廣東沈季修、香港張俊庭、佛山李佩弦、江西胡昆放、梧洲林君選、澳門盧蘅浦、廈門盧吉明、漢口龐宜之、上海盧煒昌、南洋七洲府主任羅克己、渣華全島主任霍東閣、星洲女主任吳秀媛、吉隆坡女主任馮玉珊、庇能女主任李志義、西貢陳啟英、上海精武第三分會國操主任張子揚,中央精武的建立對國內外友會的發展起了一定的領導作用,促使精武事業迅速發展。
十二、創辦師范學校,培養精武人才。
隨著精武事業的蓬勃發展,精武對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1923年初,精武體育會創辦了精武體育師范學校,由盧煒昌任校長,學制為2年。招生對象為身體健壯品行優良,男女生年齡在18歲以上25歲以下,曾在中等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之學歷,經學校考試合格者。後由於精武債務問題該校停辦。
十三、建中央大會堂,立精武新標志。
據《精武五十年》記載:精武組織日漸龐大,在上海就有總會一個,分會三個,會員眾多,活動平繁,凡開大會必須租借舞台舉行。1922年,由陳公哲在上海北區橫浜橋福德里覓得空地一塊,建造精武中央大會堂,由陳公哲繪圖紙,會員集資,1922年動工,1923年7月竣工。1924年培開爾路總會撤消,遷入中央大會堂辦公。
中央大會堂規模:中為堂座可作運動場。後為舞台,闊二丈許,後台為化妝及演員休息室,堂座後為樓座,全堂上下可放八百座位,堂之兩旁有半園柱八,皆紫紅色,壁懸盾形反光燈,布置採用宮殿式,堂前入門處有大走廊及辦公室,上有藏書室。中央大會堂的建立,是上海精武體育總會進程的標志,它為上海精武體育總會和海內外精武體育會場提供了寬闊的室內運動和會務交流場所。
『肆』 民國四大美女,美男子是哪四個
民國第一美女兼才女--林徽因 (1904 - 1955)
林徽因原名徽音,1904年出生於福建閩侯一個官僚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林長民早年留學日本,是新派人物 。1916年入北京培華女子中學,1920年4-9月隨父林長民赴歐洲游歷倫敦、巴黎、日內瓦、羅馬、法蘭克福、柏林、布魯塞爾等地,同年人倫敦聖瑪利女校學習。1921年回國復人培華女中讀書。1923年參加新月社活動。1924年留學美國,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選修建築系課程,1927年畢業,獲美術學士學位。同年入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學習舞台美術設計。1928年3月與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結婚,婚後去歐洲考察建築,同年8月回國。
1949年以後,林徽因在美術方面曾做過三件大事:第一是參與國徽設計,第二是改造傳統景泰藍,第三是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為民族及國家作出莫大的貢獻。只可惜她壯志為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經過長達15年與疾病的頑強斗爭之後,與世長辭,年僅51歲。
在文學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你是人間四月天》、《誰愛這不息的變幻》、《笑》、《清原》、《一天》、《激昂》、《晝夢》、《瞑想》等詩篇幾十首;話劇《梅真同他們》;短篇小說《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陽光》等。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
在當時,知識分子是社會少數、精神貴族,像林徽因這樣受過良好教育才貌出眾的女子,更是鳳毛麟角。她承認自己是受雙文化教育長大的,英語對於她是一種內在思維和表達方式、一種靈感、一個完整的文化世界。中西文化融合造就了一個「文化林徽因」。她是詩人,一生寫過幾十首詩,在詩歌創作上受徐志摩影響很明顯,但又有自己的特點。
在林徽因的感情世界裡有三個男人,一個是建築大師梁思成,一個是詩人徐志摩,一個是學界泰斗,為她終身不娶的金岳霖。
16歲的林徽因游歷歐洲,在英倫期間,結識了當時正在英國游學的徐志摩。當時徐志摩已是一個兩歲孩子的父親。情竇初開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兩位才情橫溢的青年熱烈地相戀了,徽因深愛著志摩,但志摩的妻子---幼儀的影子在她心中總是拂不去,經過痛苦的思索,和父親一起提前回國了,而且是與志摩不辭而別....徐志摩寫給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詩是這樣寫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芒。」這是徐志摩對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見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這就是世俗所難理解的一種純情。
之後林徽因經過一翻理性的考慮,同意了父親為她定的一樁婚事,嫁給著名學者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啟超的安排下,游學歐美主攻建築設計。1928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渥太華梁思成姐夫任總領事的中國總領事館舉行婚禮。婚後梁對林呵護倍至,夫妻二人致力於他們所熱愛的建築事業,林徽因不僅具有詩人的美感與想像力,也具有科學家的細致和踏實精神,他們在山西對古建築所做的調查和實測工作,不僅對科學研究貢獻巨大,也使山西眾多埋沒在荒野的國寶級的古代建築開始走向世界,為世人所知。
金岳霖 哲學家,邏輯學家。1914年畢業於清華學校,後留學美國、英國,又游學歐洲諸國,回國後主要執教於清華和北大。他終生未娶。一直戀著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婦家裡幾乎每周都有沙龍聚會,金岳霖始終是梁家沙龍座上常客。他們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長期以來,一直是毗鄰而居。金岳霖對林徽因人品才華贊羨至極,十分呵護;林徽因對他亦十分欽佩敬愛,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可謂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靜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愛了林徽因一生。
2. 周璇(1918年—1957年)三四十年代上海著名影星、歌星。1918年出生在上海,原籍江蘇常州,原名周小紅。
1931年周小紅加入黎錦暉創建的明月社。在一次演出中周小紅演唱《民族之光》一曲有『與敵人周旋於沙場之上』一句歌詞,受到聽眾熱烈贊賞,因此黎錦暉便替周小紅起了一個藝名周璇。在一次上海歌唱比賽中周璇獲得亞軍,有『金噪子』之稱號。1938年任上海國華影業公司演員,主演《孟姜女》、《李三娘》、《董小宛》、《西廂記》等近二十部影片。1943年在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漁家女》、《紅樓夢》等影片。抗戰勝利後赴香港,相繼主演《長相思》、《各有千秋》、《憶江南》、《清宮秘史》等影片,並在文華影業公司攝制的影片《夜店》中扮演角色。1950年回上海,參加影片《和平鴿》的拍攝,因患病而未竟。
周璇成名之作:1937年和趙丹主演的《馬路天使》
3. 陸小曼
陸小曼(1903年—1965年),近現代女畫家,上海人。胡適說:「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她原與王賡結為連理,後嫁詩人徐志摩。上海中國畫院畫師,從賀天健習畫,善畫設色山水,畫風近清代王鑒一路,格調有幽雅淡遠之趣。傳世畫跡有《江邊綠陰圖》軸,與孫鴻(雪泥)合作《黃山煙雲圖》橫幅、《歸樵圖》和《黃鶴樓圖》等。志摩空難死後,小曼編成《徐志摩全集》。
4. 阮玲玉生平年表(1910-1935)
⊙1910 4月26日誕生於上海, 取名阮鳳根。
⊙ 1915 六歲,父親阮用榮逝世。母親何阿英帶著她投靠一 戶張姓人家當傭人,並結識張家三公子,即日後成為她的第一任丈夫,並與她糾纏不清的張達民。
⊙ 1918 九歲,就讀於上海崇德女校,取學名阮玉英。
⊙ 1926 與張達民同居結婚(未正式注冊)。同年,經由夫兄,即名演員張慧沖介紹參加明星影業公司《掛名夫妻》電影女主角的試鏡,或導演卜萬蒼青睞提拔,後成功被錄取成為此片的女主角,亦是她初登熒幕的處女座。
⊙ 1927 為明星影業公司的基本演員,並於同年收養一孤兒為養女,取名小玉。
⊙ 1928 加盟大中華百合影業公司,主演《情慾寶鑒》等影片數部。
⊙ 1929 冬,隨著大中華百合影業公司並入聯華影業公司,因此轉輾加入聯華影業公司。
⊙ 1930 主演聯華影業創業作《故都春夢》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聲譽扶搖直上,成為該公司的台柱。同年主演中國第一部以蠟盤配音插曲的默片《野草閑花》,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演唱電影插曲第一人。5月,上海《影戲雜志》舉辦「電影明星選舉」,阮玲玉以6179票當選第一名。
⊙ 1933 年初,上海《明星日報》發起了評選「電影皇後」的活動,阮玲玉在此選舉中名列第二,胡蝶名列第一,並與上海「茶葉大王」唐季珊發展戀情。同年4月,與張達民脫離同居關系,同時給於張氏經濟補貼。同年8月,阮玲玉和唐季珊宣布同居。
⊙ 1934 代表作《神女》與《新女性》誕生,為其演藝藝術之巔峰。其中由蔡楚生執導的《新女性》是一部以上海一自殺身亡的女明星艾霞的生平為藍本,因片中內容投射小報記者而與記者公會引發一場軒然大波,為日後遭小報誹謗輿論種下禍根。
⊙ 1935 遭張達民誣陷鬧上官司,同時遭小報竭力誣告誹謗,誣蔑謾罵以毀其清譽。此外,亦與唐季珊感情出現問題。最後,由於不堪情感問題,官非,以及小報,社會的輿論攻擊的壓力下,於1935年3月8日凌晨在新閘路沁園屯九號寓所服食過量安眠葯自盡,年僅二十五歲。
1張學良:少帥的風流倜儻,連墨索里尼的女兒都對他一見傾心。只可惜他的後半生,被蔣介石軟禁的碌碌無為
2周恩來:凡是與他接觸的人, 都得承認他的風度與魅力,尤其是他的外交能力和處事能力。還是在南開讀書時,周恩來就曾扮演校園戲劇《一文錢》的女主角,並獲得了相當好的評價。
3梅蘭芳:1927年評選四大名旦, 梅的扮相是100分,台下的梅蘭芳是一位蘊藉風流的美丈夫,據說有人為看他的《太真外傳》,搞得傾家盪產。
4汪精衛:這個早年因謀刺攝政王而入獄,寫下「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美少年,晚年卻成了遺臭萬年的漢奸。很多人說他「雙目有俠氣」,「最耐看」。
如果大家不帶感情色彩地看覺得他怎樣呢?
『伍』 中國無聲影片的最高峰《神女》是誰的代表作
中國無聲影片的最高峰《神女》是阮玲玉代表。影片講述了一個為了生活和撫養兒子而出賣肉體的「神女」的悲劇故事。
阮玲玉,原名阮鳳根,出生於上海市,祖籍廣東省香山縣南蓢左步頭鄉,中國內地女演員,上海崇德女子中學肄業。2005年,第1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評選阮玲玉為中國百年電影史上最出色的100位電影演員之一。
阮玲玉寫了兩封遺書於1935年3月8日,在上海新閘路沁園村的住宅服3瓶30粒安眠葯自殺。
(5)新閘路電影擴展閱讀:
《神女》的故事並沒有劇情片的峰迴路轉,無非講述一個弱女子面對社會的無奈抗爭。她被流氓霸佔,被鄰居非議,被學校等機構所排斥,最後還被丟進了監牢。
反過來,這恐怕也不是人性和人本主義的倒退,而可能是電影題材領域的審查限制所導致,它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似乎是背道而馳的一種存在。
影片的視覺風格和敘述手法於當時都有獨到之處,一些場景已成為早期中國電影的經典場面。
『陸』 民國渣男富豪,先後交往三位女星,晚年的生活是怎麼樣的呢
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夜久更闌風漸緊。與奴吹散月邊雲。照見負心人。
夜已深,看著天上的朦朧月亮,好似一團白銀。風聲漸緊,月亮被烏雲遮住了。風呀,請你吹散月亮邊上的烏雲,讓它照到我那負心之人。
晚年的他事業也一直在走下坡路,到最後一敗塗地。因為多年的風流,他欠下了一屁股債,他為挽回公司,曾自己手捧著茶葉在街頭販賣,但無人問津。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一生風度翩翩的他,晚年淪為乞丐,身邊連一個貼心的人都沒有。他辜負了所有人,終究他將會被人世間所拋棄。
在75歲那年,他一個被凍死在街頭,無人收屍,結束了他可悲可嘆的一生。
『柒』 上海新閘路西海電影院對面是否叫東四汶
西海電影院對面叫東斯文里不是東四汶。現在西海電影院早拆了,斯文里也動遷了。
『捌』 上海松江影視城怎麼走
地鐵1號線到體育館換至上海影視樂園旅遊專線車
上海市區至影視樂園交通路線
樂園地址:上海市松江區車墩鎮北松公路4915號
一、八萬人體育場「上海旅遊集散中心」至上海影視樂園旅遊專線車
線路1
從地鐵一號線(新閘路站)上車,坐11站至(蓮花路站)下車,步行約2分鍾到換乘點
轉上石線(蓮花路地鐵站)上車,坐1站至(車墩站)下車
起點直接上車,下車後步行約12分鍾到達終點,車程34.6公里
線路2
從地鐵八號線(曲阜路站)上車,坐1站至(人民廣場站)下車,步行約1分鍾到換乘點
轉地鐵一號線(人民廣場站)上車,坐10站至(蓮花路站)下車,步行約2分鍾到換乘點
轉上石線(蓮花路地鐵站)上車,坐1站至(車墩站)下車
起點步行約10分鍾30秒上車,下車後步行約12分鍾到達終點,車程35.1公里
線路3
從地鐵一號線(新閘路站)上車,坐至(上海南站站)下車,步行約5分鍾到換乘點
轉上石線(上海南站)上車,坐2站至(車墩站)下車
起點直接上車,下車後步行約12分鍾到達終點,車程41.7公里
『玖』 美國老電影影星有哪些
滄海桑田,歲月悠悠,在中國百年的電影史里,有許多傑出的影人,他們如同一顆顆燦爛的星星,組成了一條恆久的星河。而在這其中,又有哪些人能真正代表中國這一百年的電影史呢?本報特意挑選出一些重量級老電影明星,和您一道追憶舊事,回味老電影。
●阮玲玉:曇花一樣凄美
阮玲玉,原籍廣東中山,生於上海�是中國早期電影傑出的代表人物,上世紀30年代上海最引人矚目的電影女明星。
16歲那年,迫於生計,阮玲玉從上海崇德女校退學,應試明星影片公司《掛名夫妻》的女主角。應試中,導演讓她作歡樂的表情,她便輕盈地將頭一側,薄唇輕啟,嫣然一笑,彎彎的眉,嫵媚的神態,在嘴角還浮出一個逗人的淺酒窩。導演讓她作悲傷的表情時,一瞬間,原來留在臉上的笑容突然消失,純真的眸子上已有一層盈盈淚水,目光中還帶著淺淺的哀怨,讓導演驚嘆不已。
阮玲玉在9年的演藝生涯里,飾演過各類不同的角色,有農村少女、丫頭、女工,也有歌女、尼姑、乞丐。這些人物的結局有的自殺,有的入獄,有的被逼瘋,有的病死街頭,是一群充滿悲劇色彩的銀幕形象。她共主演了29部電影,其中《三個摩登女性》、《城市之夜》、《神女》和《新女性》等影片,被認為是中國早期電影的經典之作。
1935年,阮玲玉主演的影片《新女性》公映,由於受白色恐怖的壓迫,她的演藝事業受到了封殺。同時,受人指使的記者工會又對影片進行無理圍攻,上海灘上的一些黃色小報也趁機落井下石,大肆炒作緋聞,一時流言蜚語滿天飛,壓得阮玲玉透不過氣來。
而感情問題更是阮玲玉心中的痛。16歲那年,她的母親被女主人誣陷偷錢,被趕出來流落街頭,是少爺張達民幫助了她們。溫柔善良的阮玲玉被張達民迷惑了,獻出了純潔無邪的身心。但同居後的張達民少爺習氣表露無遺,一次次向阮玲玉伸手要錢,用於賭博和玩女人,甚至幾次捲款逃跑。阮玲玉為此曾服毒未遂。此時,茶葉商人唐季珊趁機追求她。阮玲玉又輕信了唐的甜言蜜語,與他同居。而唐季珊其實也是一浪盪公子,後來更是當眾毆打阮玲玉。其後,張達民和唐季珊又因她爭風吃醋,大打官司,將她牽扯進了一個類似風流韻事的官司中。
1935年3月8日凌晨,阮玲玉不堪壓力,在上海新閘路沁園村的住宅服安眠葯自盡,年僅25歲,整個上海為之驚愕。報紙的號外上用「人言可畏」四字作為標題。
●金焰:不願被叫「電影皇帝」
金焰在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影壇,有「電影皇帝」之稱。他的首部成功之作是孫瑜在1930年導演的《野草閑花》,他以活潑淳樸的自然風度,健美勻稱的體格和蓬勃的朝氣,塑造了一個與當時充斥影壇的那些「油頭滑腦」的酸小生形象完全不同的英俊少爺,從而受到廣泛贊譽。其後,他主演了《戀愛與義務》、《三個摩登女性》、《黃金時代》、《母性之光》、《大路》等多部影片。這些影片的大多數都以小資產階級反封建為主題,金焰塑造的幾乎都是一些小知識分子形象。金焰本人並不喜歡「電影皇帝」這個稱號,如果有人看到他來了,說「皇帝來了」,他就皺眉頭。
建國後,金焰和第二任妻子秦怡�前妻是著名影星王人美�合演了《失去的愛情》,這是他們兩人合作的惟一作品。這以後,金焰又拍攝了《大地重光》、《偉大的起點》、《母親》等5部影片。1958年,金焰在拍攝電影《暴風雨中的雄鷹》時來到西北藏區,為了抵禦高原的寒冷,他大量飲酒造成胃出血。4年後,金焰不得不進行胃切除手術,但手術引起了並發症,使他一病就是20多年,從此告別了影壇。1983年,金焰因病去世。
在秦怡的眼中,「老金是個追求完美的人」。「有一次他約我去看電影。我遲到了幾分鍾,到了放映廳坐在他身旁,他根本不理我,只說『我最討厭遲到的人,快看電影吧』。看完電影,我們始終都沒講話。不過事隔沒幾天他又來看我了,而且送來一條他自己雕刻的木製小帆船,我很喜歡。還有一次老金來玩,我正在織著一件已織到一半的毛衣,他來沒多久,我就被叫去拍戲,我隨手把毛衣放在桌上。拍完戲回來,一位女演員告訴我,『看到金先生在拆毛衣,還聽他說裡面有錯針還不拆掉,還往下織……』這下可真把我氣壞了,跟他說:『織錯就算唄,誰看得出來啊。』他說:『知錯不改,尤其可惡。』」
當年,金焰也曾經在無意中深深傷害過秦怡。當他們越來越親密時,金焰卻始終不向秦怡求婚,出於自尊心,秦怡也不願先開口。有一天她突然聽到金焰和別人打電話說辦理去美國的事。秦怡問他時,金焰回答准備去好萊塢拍片,也許去不成,因此沒告訴她。同時他又解釋之所以不向秦怡求婚,也因為此事:如果去成了,他們只好分手,如果決定不去就可以結婚。秦怡無法形容當時聽到這句話時難過的心情,而金焰竟然一點沒有覺察到她的心情變化。回家後,秦怡就一直呆坐發傻,心想:「這個人也實在誠實過頭了,他難道不能把有些話留在心底嗎?一定要全盤掏出來傷害我?也許他不是想傷害我,也許……」
●孫道臨:永不消逝的「蕭澗秋」
來源:() - 中國著名影星_xxxhttp_新浪博客
孫道臨演過眾多令人難忘的角色:《烏鴉與麻雀》中的華先生、《渡江偵察記》中的李連長、《不夜城》中的資本家、《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李俠、《早春二月》中的蕭澗秋、《家》中的覺新、《雷雨》中的周朴園……執導過不少優秀影片:《繼母》、《雷雨》、《非常大總統》……為《哈姆雷特》、《白痴》、《列寧在1918》、《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配音膾炙人口,朗誦李白、杜甫、陸游的詩詞感人肺腑。
這位祖籍浙江的傳奇人物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念的是名氣很響的崇德小學。上了中學,他被老師稱為神童,15歲就寫成短篇小說《母子倆》。
全國解放為孫道臨帶來了藝術上的春天,他作為上影的一名年輕演員,與趙丹、白楊、張瑞芳、秦怡一起敲鑼打鼓迎接解放軍進城。接著,孫道臨又奔赴抗美援朝前線。從朝鮮戰場回來後即投拍電影《渡江偵察記》,偵察連長李春林被他演得活靈活現。其後,《南島風雲》中的游擊隊長、《永不消逝的電波》中的地下黨員、《紅色的種子》中的政委、《革命家庭》中的革命者、《51號兵站》中的指導員……組成了他在銀幕上的「兵系列」。
孫道臨在燕京大學讀書時,是「燕京劇社」的活躍分子,出演了劇中的周沖,黃宗江演周萍。演出後在全校轟動,黃宗江收到不少署名「繁漪」的求愛信,他也收到不少署名「四鳳」的情書。直至1984年,孫道臨的《雷雨》情結越發濃烈,他把此劇搬上了銀幕,並且自導自演。不過當年的「周沖」已變成了「周朴園」。
《早春二月》是孫道臨的代表作,此片在當年風靡一時,社會上曾掀起了一陣「蕭澗秋」旋風,男大學生模仿他的扮相,一身灰色長衫,梳一個30年代大背頭,手執柔石的小說《二月》在河畔倘佯,口中會念著蕭澗秋的台詞;有的人跑遍南京路、淮海路,為的就是覓一條他圍的豆綠色圍巾,尋找一種勾人心魄的小資情調。而女大學生更是發痴,有的寫求愛信,有的盼能見上一面,要的就是心動,等的就是孫道臨,還傳說有的女孩因此而患相思病……
其實,那時的孫道臨已墜入愛河,與越劇名角王文娟相互傾慕,關於他倆的戀愛趣聞,有各種版本,流傳最廣的是「鵲橋相會」版。他在蘇州拍《早春二月》時,蕭澗秋與林黛玉�王文娟在越劇《紅樓夢》中飾演林黛玉�鵲橋相會在「瀟湘館」,頂替賈寶玉,與林妹妹彈琴賦詩,愛意綿綿,編織成一段浪漫婚戀。歲月如梭,如今孫道臨雖已年屆古稀,「瀟湘館」之戀已成往事,傳說趣聞也成舊夢,但他倆相濡以沫的感情依然,女兒成家立業,從國外歸來發展事業,王文娟操練她的「紅樓劇團」,孫道臨壯心不已,後又執導起影片《詹天佑》,同時他還利用自己卓越的朗誦技巧,在各大城市巡迴朗誦唐詩宋詞,引起了強烈反響……
●周璇:那時候的「第二眼美女」
即便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周璇也不是一個美女。好在她五官端正,輪廓好,行話說:「上鏡頭」,所以算是「第二眼美女」。
周璇對演戲非常有天賦。著名演員舒適當年曾先後和周璇合演過7部電影,「試戲時,她往往似乎沒有什麼激情,到了正式開拍時,熱淚卻可以奪眶而出。」 周璇一生中共拍了43部影片,和阮玲玉、胡蝶並稱中國影壇三大影後。但對於「影後」這個稱號,周璇本人並沒有接受過。1941年,《上海日報》發起了選舉電影皇後的活動,結果周璇得票最多。其後,周璇卻在報上發表了一則啟事:「璇性情淡泊,不尚榮利,平日除為公司攝片外,業余惟以讀書消遣。對於外界情形,極少接觸,自問學識技能均有限,對於『影後』二字涉及賤名,則不勝感荷,敬請亮鑒。」
把嘴唇緊緊靠近話筒演唱的方法,是從周璇開始的。輕輕地唱,講究字正腔圓、柔和纏綿的這種唱法後來被鄧麗君傳承並發揚光大。周璇一生中一共演唱了200多首歌曲,其中114首是電影插曲。1932年,周璇步入黎錦暉主持的明月歌舞團,並以一曲《民族之光》初露頭角。1937年,周璇在《馬路天使》中演唱了《四季歌》和《天涯歌女》,這兩首歌流傳至今,成為不朽的經典名曲。同一時期,《何日君再來》隨著影片《三星伴月》的上映,一時成為家喻戶曉的流行歌曲。當年有記者撰文贊美周璇的嗓音:「她的歌聲如金笛鳴,沁人心。」於是,「金嗓子」的美譽傳遍了大江南北。
周璇的第一任丈夫,是當時大上海「明月社」的嚴華。好景不長,娛樂圈的緋聞吹進了這段幸福的婚姻,生性多疑的周璇聽風便是雨,最後親手完結了這段感情。1949年初,年輕商人朱懷德闖入周璇的內心,人在香港的周璇先是被其一片真誠打動,將全部積蓄交給他。朱帶著錢回到上海後,就杳無音訊。1950年,周璇帶著朱懷德走後產下的他們的孩子回到上海,找到朱懷德。誰知他竟問:「這孩子,恐怕和你自己一樣,是領來的吧?」從此,周璇一直被困在瘋狂的世界中,直到1957年去世。
●上官雲珠:生死劫呀生死劫
上官雲珠,著名電影藝術家,在影片《枯木逢春》、《早春二月》、《舞台姐妹》等影片中扮演角色,其表演真摯自然,善於塑造身份、性格、氣質迥異的人物形象。
新中國成立時,上官雲珠才30歲,但因為她的氣質很不適合演「工農兵」形象,所以一直沒有機會再上銀幕,可是上官雲珠不氣餒,她努力改變自己的戲路,進行脫胎換骨的「轉型」。一時沒戲演,她就另闢蹊徑,為災區籌款義演,一天兩三場,一連演出了131場,直到過度勞累患急性肺炎昏倒在舞台上。
1955年,上影廠准備開拍《南島風雲》。但在即將開機之時,女主角護士長符若華的人選遲遲沒有敲定。與上官雲珠感情深厚的黃宗英,想起了3年來一直坐「冷板凳」的上官雲珠,便竭力向導演白沉推薦她。可讓上官雲珠這樣的演員去扮演英姿颯爽、老練果敢的革命英雄形象,在一些人的眼裡簡直是嘲諷,好在白沉導演力排眾議,堅決用了上官雲珠。上官雲珠也不負眾望,她的精湛演技讓那些一向對她有偏見的人也不得不折服。
1956年1月10日,上官雲珠手拿著陳毅市長親手書寫的「上官雲珠同志,請您來一趟」的字條,走進了中蘇友好大廈,受到了在上海視察工作的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
在此之前,因受丈夫程述堯的牽連,上官雲珠也被翻來覆去查個沒完,心情很是苦悶和壓抑。在陪同毛主席跳舞時,上官雲珠向毛主席訴說了心中的委屈和個人的遭遇。不久,上官雲珠主演了《小白旗的風波》,並跟隨中國電影代表團出訪捷克。她原已被列入「右派」名單,這時也峰迴路轉,成為「保護對象」。
命運的轉折,使上官雲珠又升起了攀登事業高峰的希望。上官雲珠在拍片之餘,積極參加「四清」工作隊,經常深入工廠、學校、農村演出,以至於累得吐血。不久她被查出患「乳腺癌」和「腦癌」。手術後,上官雲珠以超常的毅力,日復一日地練習以求突破因「腦癌」導致的語言障礙,以便重返銀幕。就在這時,「文革」開始了,造反派們全然不顧上官雲珠身體虛弱,硬拉她到廠里去參加大批判,多次遭到毒打。
造反派從鞭撻上官雲珠的婚姻開始,再到她主演「壞電影」的「放毒」,更要她老實交代幾次見到毛主席和其他首長的情況。上官雲珠膽戰心驚地如實寫出受到毛主席幾次接見的情況,但堅決否認攻擊偉大領袖。
1968年11月22日,上官雲珠又被專案組提審。對審訊人員的威逼,上官雲珠無話可說。造反派折磨了她兩個多小時後,把她踢出門外,並下最後通牒「第二天必須交代,否則後果自負。」
1968年11月23日凌晨3時,身心極度疲憊、萬念俱灰的上官雲珠跳樓自殺身亡。
來源:() - 中國著名影星_xxxhttp_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