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化兵是干什麼的啊
化學兵 [英] chemical soldier
擔負防化保障任務的專業兵種。化學兵又稱防化兵。由防化、噴火、發煙部隊、分隊組成。其主要任務是:指導部隊對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群眾性防護,實施核觀測、化學觀察和化學、輻射偵察,實施劑量、沾染檢查,實施消毒和消除沾染,組織實施煙幕保障,並以噴火分隊直接配合步兵戰斗。在其他一些國家稱為化學兵,還擔負使用化學武器的任務。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於1939年在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設立過防化學隊。解放戰爭後期,華東野戰軍第七 、第九、第十三縱隊分別組建了防化分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50年組建防化兵,相繼成立領導機構和院校,建立各級防化部門和防化、噴火、發煙部隊、分隊,並不斷改進裝備,提高防化保障能力。
防化兵,有的國家也稱為化學兵,發展至今已有八十年的歷史。生物武器的使用始於古代戰爭,化學武器的使用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交戰國為使用化學武器而專門建立了化學兵。1915年春,德國在戰爭部設立A10局,進行毒氣試驗,並將第31工兵團改編為「毒氣施放團」,於4月向英、法聯軍首次實施大規模毒氣襲擊。英軍隨即組建第1化學兵旅,於9月向德軍實施毒氣襲擊。其他有些交戰國也相繼組建化學兵部隊、分隊。對毒氣的防護,起初由軍隊醫務部門負責。隨著化學武器和防護手段的發展,大戰結束前,各主要參戰國先後組建化學兵的領導機構和防毒分隊。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化學武器已發展到主要由炮兵、火箭兵和航空兵投射,化學參與組織並直接擔負使用任務。1945年7月16日美國原子彈的試爆成功,以及其後對日本廣島、長崎的原子攻擊所造成的巨大殺傷破壞力,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防化兵也隨之擔負起對核武器的防護任務,並發展成為軍隊對核武器、化學武器、生物武器防護的獨立兵種。核武器出現後,化學兵擴大了任務范圍,改進了編制、裝備。各國化學兵的組織編制不盡相同。
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兵是合成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軍隊對核、化、生武器防護的技術骨幹力量,並可擔負燃燒武器的使用、防護任務。戰斗需要時,也可擔負施放煙幕,保障部隊戰斗行動的任務。
中國人民解放軍擔負防化保障任務的專業兵種稱防化兵,亦稱防化學兵。由防化,噴火,發煙部隊、分隊組成。其主要任務是:指導部隊對核武器、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群眾性防護,實施核觀測、化學觀察和化學,輻射偵察,實施劑量、沾染檢查,實施消毒和消除沾染,組織實施煙幕保障,並以噴火分隊直接配合步兵戰斗。
在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多次使用化學武器襲擊抗日軍民,八路軍於1939年在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設立過防化學隊,培訓防化骨幹,組織指導部隊實施防毒教育和採取簡易辦法進行防護。解放戰爭後期,華東野戰軍第7、第9、第13縱隊分別組建了防化分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適應現代條件下作戰的需要,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50年組建防化兵,相繼成立領導機構和院校,建立各級防化部門和防化、噴火、發煙部隊、分隊,並不斷改進裝備,提高了防化保障能力。我軍防化兵組建後,在歷次核試驗和核化條件下的演習中經受了鍛煉,在歷次保衛祖國的戰爭中,充分發揮了防化保障的作用,並對提高合成軍隊在現代技術條件下的作戰能力作出了貢獻,成為我軍擔負化學保障任務的技術骨幹力量和獨立兵種。
一、防化兵的組成及編制
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兵由觀測分隊、偵察分隊、洗消分隊、噴火分隊組成。在集團軍編有防化團(營)。防化團下轄若干防化營。防化營下轄偵察連、洗消連、發煙連。在步兵師編有防化營,下轄偵察連、洗消連、噴火連。在步兵團編有防化偵察排,下轄若干個防化偵察班。
二、防化兵的裝備
防化兵的主要裝備有:
1、觀測器材,包括核爆炸自動觀測儀、核爆炸觀測儀。
2、偵察器材,包括偵毒器、報警器、輻射儀、防化偵察車、防化化驗車,等。
3、洗消器材,包括燃氣射流洗消車,自動噴灑車、沐浴車。
4、煙火器材,包括輕型噴火器,單兵火箭。
⑵ 系列電影《生化危機》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怎麼評價
《生化危機》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eH_t9kuebyDvWDUcCp_xOw
《生化危機》系列電影改編自capcom游戲《生化危機》,由保羅·安德森執導,米拉·喬沃維奇主演。
第一部《生化危機》於2002年上映,先後推出了《生化危機:啟示錄》(2004年)、《生化危機:滅絕》(2007)、《生化危機:戰神再生》(2010年)、《生化危機5:懲罰》(2012年),《生化危機:終章》(2017年)為該系列電影終結篇。[1]
2017年5月,德國康斯坦丁影業確認將重啟《生化危機》系列,並計劃製作六部電影。[2]
2020年10月,德國康斯坦丁影業宣布開發一部新《生化危機》真人電影,更忠於游戲和起源故事。該電影啟用全新演員陣容,米拉·喬沃維奇等演員就不會參與[3]
⑶ 如何評價動畫電影《工作細胞:細胞大作戰》
《細胞大作戰》首先是一部科普電影。如果對於人體的腸道知識有一定了解,可能看起來會更加入戲。影片涉及到人體腸道的菌群平衡和有害菌、無害菌、中性菌等,看完後會增加不少知識。《細胞大作戰》同時也是一部劇情電影。創作者把人體的腸道當作了一個「人類世界」,把細胞、細菌等微生物當作了「人類社會」,影片中涉及的是一場危及「人類社會」生死存亡的危機,於是片中出現了正邪對立的兩大陣營:乳酸菌、人體細胞、白細胞、中性粒細胞、自然殺傷T細胞、記憶T細胞就是正義的一方;而幽門螺旋桿菌、癌細胞、病原性大腸桿菌、產氣莢膜桿菌等就成為了邪惡的一方,它們的使命就是讓人體生病,最終毀滅人體。此外,影片還將調節性T細胞設計成一個「中性人」,她有保護免疫細胞的功能,但癌細胞通過「偽裝」讓自己成為免疫細胞的同類,從而當免疫細胞集體攻擊癌細胞時,首先就面臨著來自調節性T細胞的對抗,這一特性,讓調節性T細胞成為了一個被假象蒙蔽了雙眼的女殺手,她最後的「幡然醒悟」,是這部影片最高潮的地方。
片中最精彩的要算白細胞、記憶T細胞和自然殺傷T細胞聯合起來跟癌細胞和調節性T細胞對決的場面,充滿了日漫電影中常見的精彩打鬥和想像力。癌細胞和白細胞之間的對話,也非常擬人化。兩者都是殺手,前者的目的是消滅人體,後者的目的是保護人體。片中癌細胞對白細胞說,你的工作就是殺戮,你一生註定在矛盾的命運里掙扎,而我的目的是為了創造一個新的世界(讓人體死亡),讓所有的秩序恢復。這觀點,像極了好萊塢電影中常見的想毀滅世界的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