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恐怖片有哪些特點
日本恐怖片的5大特點
一、具有雙重性的女性主角。
日本恐怖片中的主角多為女孩,她們既美麗又恐怖。在表現出駭人的殘忍和邪惡的同時,也有令人同情和惋惜的一面。無論是貞子、花子或是惡靈,她們身上邪惡而恐怖的力量都源自人性深處的黑暗,源自心靈的不安寧與強烈的孤獨感。影片在恐怖的外表下呈現的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這種雙重性因素正是日本恐怖片的關鍵元素之一。
二、虛無縹緲的恐怖意象。
日本恐怖片深得東方神秘主義的傳統,恐怖不是來源於視覺刺激,而是來源於想像。《午夜凶鈴》系列、《鬼娃娃花子》等日本恐怖片中鬼怪的形象都是不確定的縹緲幻影,這種若即若離、若有若無的處理手法讓觀眾的期待心理愈加濃厚,恐怖感水漲船高。這體現了東方文化長於寫意的一面,有濃郁的東方玄學色彩。
三、寓動於靜的內斂氣質。
日本文化有內斂氣質,寓動於靜是日本恐怖片的一大特性。日本版的《午夜凶鈴》中沒有好萊塢恐怖片中常見的血腥和暴力,黑白灰的基本色調、緩慢的節奏、平淡的對白,用日本文化中獨有的沉穩與冷靜來敘事,卻步步為營地迎來讓人屏住呼吸的至驚至恐。它用一種相對原始的電影語言,突出表現了對意境的營造、懸念的鋪墊,用影片節奏、光線、化妝和配樂來給觀眾營造一種從內至外的恐怖。
四、源於日常生活的恐怖元素。
日本恐怖片的道具都是日常用品,常常出現錄像帶、電話、頭發、鏡子、影子、水、廢棄的建築以及莫名其妙現身的東西。真正的恐怖不是惡形惡狀的鬼,而是一束冰冷的目光、一絲邪惡的微笑和某些你欲知未知的、帶禁忌性質的隱秘。
五、末日意識的時空觀。
日本恐怖片中常有的主題是人類如何在封閉的空間中招惹鬼靈。撞鬼的空間往往幽閉如同荒島,這種空間的處理方式明顯是對島國的暗喻。由於日本時常受水害的侵擾,因此水被看作死亡的象徵,「水」的意象也成為日本恐怖片中標志性的元素。另外,時間也一直給日本人帶來恐懼,尤其是當時間被注入訊息,變成歷史之後。這可以追溯至如櫻花般短命的大正時期,大正天皇在位期間發生的關東大地震造成死傷無數,成為日本歷史上的醒目坐標,由此產生的末日意識成了近代日本的恐怖源頭。
『貳』 淺談世界恐怖電影,日本暴力美學的文化報復——鬼伎回憶錄
恐怖片,作為電影界獨特的一片領域,自電影誕生以來就以獨特的方式吸引著廣大觀眾。發展至今,世界影壇的恐怖片大致可分為美國類、日韓類、馬印泰類、歐洲類等幾種類型,其中美國類以血漿橫飛著稱,日韓類則以其玄奧的都市傳說吸引觀眾,馬印泰類則以苦情催淚為主,而歐洲類則以限制級的驚悚片著稱。相較於上述類型,國產恐怖片則在質量上略顯遜色。
泰國恐怖片以其豐富多樣的元素、精心設計的情節以及對血腥與恐怖的極致追求,受到了不少觀眾的喜愛。然而,真正的經典恐怖電影往往來源於恐怖片大國——日本。日本的恐怖電影以其壓迫感和詭異的情節,讓觀眾久久難以釋懷。
日本恐怖電影中,以《咒怨》、《午夜凶鈴》、《催眠》為代表,它們不僅僅給觀眾帶來一時的驚嚇,更能在觀眾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夢魘。將日本恐怖電影的氛圍與美國恐怖電影的血漿橫飛相結合,無疑會成為恐怖片愛好者們的心頭好。
美國的收費電視台SHOWTIME在2005年推出了一部名為《恐怖大師》的劇集,集合了全球頂尖的恐怖片導演,共兩季26集,每集一個導演,一個小時的時長。其中,第一季第十三集《鬼伎回憶錄》是由日本著名CULT片導演三池崇史執導的,也是該系列中最為著名的一集。
《鬼伎回憶錄》以日本傳統藝伎文化為背景,講述了一個令人深思的故事。影片中,藝伎不再是日本文化中的清高形象,而是成為了純粹的性工作者,沒有廉恥心,只想著交易自己的肉體。影片通過一個美國人的到來,將所有藝伎設定為性工作者,展現了日本人對自己文化的一種反思。
影片中,一個名為Chris的美國人來到一座島上,尋找自己被賣到妓院的戀人小桃。在尋找的過程中,他遇到了曾經與小桃共事的女人,而這個女人的生活充滿了不幸和痛苦。影片通過一系列情節,揭示了藝伎行業背後的黑暗面,以及人性中的貪婪和慾望。
影片中的女性形象鮮明,小桃善良、單純、美麗,但最終成為了犧牲品。而另一個女性形象則展示了人性中的另一面,她對生活充滿絕望,為了報復社會,不惜犧牲無辜的生命。影片通過這一鮮明對比,展現了人性中的復雜性和矛盾性。
影片最後,Chris掏出手槍,准備結束這個怪物的生命,但意外的是,他開槍打死了那個曾經對他關懷備至的女人,而她卻正是小桃。這一轉折揭示了影片的主題,即救贖之路的虛幻和無力。影片通過這一情節,表達了對社會和人性的深刻反思,以及對生命價值的思考。
影片中的政治隱喻,以及對日本文化反思的深度,使其成為一部值得深思的恐怖片。影片通過展現藝伎行業背後的黑暗面,以及人性中的貪婪和慾望,引發觀眾對社會、人性以及文化反思的思考。影片中的情節和主題,不僅讓觀眾感到驚悚和恐懼,更讓觀眾對社會、人性以及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