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日本帶孩子拔牙的「歷險記」
「假裝在東京」 第134篇原創文章 | 5041字
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並註明出處
作者個人微信號 | mrspike
2021.3.3 | 寫於東京
大家好,我是東京的上海人老蔡。最近一直有著一樁很頭疼的事情,就是給女兒拔牙,已經頭疼了將近3個月了。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簡直稱得上歷險記。
上周終於成功拔完了,頓時有種堪比高考結束的解脫感。當時公眾號上簡單的記錄了一下,但想說的東西還有很多,所以這周我來詳細寫一純橡下這次給女兒拔牙的全過程,希望能給遇到相同問題的家長們一點參考,整個過程可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可以當個故事看。
女兒現在7歲多,大約去年年底的時候,乳牙開始漸漸松動了。因為聽說有的小朋友六歲就開始換牙,所以蔡太太和我一開始還挺擔心她的牙齒怎麼一直沒動靜。不過後來查了下,小孩6到12歲之間換牙都屬於正常,孩子牙齒還沒松動的家長不用太擔心。
然而,乳牙還沒掉落時,下排的乳牙後面居然恆牙就已經萌牙了,俗稱「雙排牙」。問了一圈身邊的朋友,有雙排牙的還不在少數,可能和現在的小孩吃東西都太軟有關系,牙根得不到充分的刺激,導致舊嘩缺牙未掉,新牙已出。雙排牙的危害在於乳牙佔了恆牙應該所在的位置,這樣會導致恆牙不齊,但只要在恆牙還沒完全長好之前拔掉乳牙,恆牙就會慢慢歸位,所以要盡快拔掉邪魔的乳牙。
網上找了個示意圖
於是我們先是找了一下家旁邊的牙科診所,不查不知道,東京這里真的遍地都是牙科診所。找了一家預約了一個時間,因為白天要上學,所以一般都約下午三四點左右。特別是因為最近新冠的原因,不太可能直接去就能直接看病。
到了約定時間,帶著女兒第一次去牙科診所,進去拍了一下X光片,檢查了一下之後醫生說,她這個牙齒內部,有幾顆可以自然脫落,但有幾顆因為牙根還在,如果不拔,不太可能自己掉下來,為了防止乳牙影響恆牙的生長,下方阻擋了的四顆乳牙必須拔。但因為今天是第一次來看牙,為了讓小朋友有個心理准備,所以這次只是簡單的給女兒看了看牙,躺了躺那張以後要拔牙的躺椅,做了做口腔內抽水練習,並不直接拔牙,預約了一周後再來。
每次去都害怕得要命
在這一周里,我們跟她做了很多思想工作,讓她不要怕,很多人都拔牙,不拔長大會丑,會戴牙套矯正,拔牙不能逃避等等,她也嗯嗯嗯的表示沒問題,下次去拔。
實際上,她根本不知道拔牙是什做蘆旁么樣子的,只是想拖延下去而已。結果第二周,醫生上傢伙了,讓她躺在牙科專用座椅上,然後開燈,上「刑具」,當她看到那根麻葯針的時候,發出了殺豬一樣的叫聲,一個勁的哭,一個勁的逃。
麻葯也是分兩步,第一步是一種塗抹式的麻葯,塗在牙齦上,是為了往牙齦里注射麻葯時沒那麼疼,然後過一會兒再打注射式麻葯進去,這才是真正為了拔牙時不太疼的麻葯。
那個醫生態度「太好了」,好到束手無策一樣,就等她哭完再打麻葯。結果我女兒完全沒有停止的意思,怎麼勸都不聽,小孩對於這種東西的恐懼是天生的,說實話連我看著都有點慌。於是醫生就說那下次再來,這次我們還是只練習一下,假裝拔牙,然後幫她簡單沖洗沖洗,稍微移動移動那幾顆牙,就回家了。
然後就開始了無線循環,每次去都哭,哭太猛了又拔不了,拔不了又約下次,就這么持續了一個多月。那個月我真的很頭疼,一邊每天檢查乳牙有沒有掉,一邊又擔心恆牙完全長出來的話牙齒不齊,完全不知道怎麼辦了。
連續失敗一個多月,屢戰屢敗
在這家診所最後一次嘗試拔牙又失敗時,我和醫生說,這樣下去不行,再不拔掉的話後面的恆牙都快長完了,還有沒有什麼辦法。醫生說:我們這里其實主要是給大人拔牙,她對給小孩拔牙沒太多經驗,然後跟我說現在流行笑氣拔牙,你女兒的問題在於不敢打那針麻醉,但用笑氣的話可以緩解她緊張的情緒,建議換一個專門給小孩拔牙的醫院試試。然後幫我找附近有什麼診所可以拔。
我也是醉了,心想你倒是早點說嘛!不過有一說一,態度的確是太好了,那醫生人很好也很客氣,就是不敢對小孩「下手」。後來一查,原來家附近正好有日本齒科大學和它的附屬病院,是大型的專業牙科醫院,所有關於牙齒的一切都有,於是讓這位醫生給我們開了一張紹介狀之後就換了第二家醫院。
等待的期間有一顆牙在春節吃瓜子的時候莫名其妙就掉了,一點都不疼,目標還剩三顆。
來到第二家齒科大學附屬病院,想著這下總沒事了吧,都有秘密武器笑氣了,網上看了看笑氣拔牙的視頻,小孩一開始還在哭,過一兩分鍾就像昏迷了一樣任人擺布了。聽說吸了笑氣人還是有意識的,只是身體跟不上腦子的反應。這東西一般用於拔牙,短時間使用沒事,絕不可以大量使用。
還是同樣的原因,依舊需要預約才能去,但預約人數由於太多,只能約到2周後的某一天。我們也快急死了,已經拖了太久,就怕前面的牙齒還沒拔掉,恆牙就長完了。
到了時間,我心想這下總能成功了吧,所以就沒去,讓蔡太太帶著她去了。沒想到沒過一會兒她們就回到家了,居然又沒成功,我震驚了。
蔡太太說一開始其實也還好,笑氣吸進去後,人真的鎮靜下來不哭鬧了,但是後來一不小心被她看到了麻醉針,就像快睡著的人突然驚醒,笑氣失效,又狂哭起來了,這種狀態下壓根不能拔。
連齒科大學的醫生都沒辦法,真快絕望了。於是只能再約,預約又很滿,最快只能約到2周後,這樣一折騰已經2個多月過去了,做爸媽的已經心力交瘁。連遠在上海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很無奈,想幫忙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蔡太太為了讓她克服心理的恐懼,在家裡每天晚上拿牙簽給她模擬打麻葯的感覺,後來證明一點用都沒有,怕就是怕,練習無數次,在家裡的確不怕了,一到醫院還是怕,小姑娘膽子實在太小了。
上周四下午,這一次我也一起去了,蒼天啊大地啊,終於成功了,然而過程也並沒那麼順利。
進醫院上了四樓,不愧是大醫院,超多的器械和醫生,比之前的小診所規模大了十倍以上。進去之後也聽到了此起彼伏的小孩哭聲,心裡隱隱感覺不妙。我女兒本來還冷靜下來,聽到大家都在哭又開始慌了。
給她安排了一間單獨包間
窗外就是飯田橋車站口
醫生和助手一共有3位,全部都是女醫生,但給人感覺是「久經沙場」的那種,就讓人感覺「啥場面我沒見過」。但是因為上一次失敗了,所以我也隱隱覺得今天還會是一場惡戰。
果不其然,把她半推半就上了躺椅,笑氣管子安在鼻子上後又止不住的開始哭了。醫生解釋了一下,現在還沒釋放笑氣,必須等她完全冷靜下來之後才能通氣,現在只是普通空氣。
時間一分一秒的在過去,大約十分鍾後依舊在哭,幾個醫生面面相覷,互相使了個眼色,然後把蔡太太叫了出去,和她說:笑氣應該用不了了,只能用最後的辦法了:捆綁,今天就能當場拔掉。我女兒嚇得躲到角落裡去了。
嚇得逃走的女兒,左邊的就是笑氣瓶
醫生們拿過來了一塊特殊的木板,用於固定小孩。因為考慮到摩擦力以及新冠感染的風險,讓蔡太太去樓下買了一塊浴巾,墊在板子上。板子的旁邊有網子,就像漁網那種,很強力的捆綁物。開搞之前還讓我簽了同意書,我心裡還想:我靠,這次動真格了。
不出所料,這東西真的猛,不愧是終極武器。三個醫生加我們兩個家長,合力把她抬到這上面,然後用網子全部包住,徹底讓她全身無法動彈了。看起來真的挺非人道的,除了頭之外一動都不能動。腳上把襪子脫了之後,夾了一個檢測身體狀況的夾子,我就負責按住這玩意兒防止被她踢掉。
傻孩子,就因為一針麻醉不願意打,到最後吃苦的還不是自己。
由於頭部還能動,她非常抗拒,幾個醫生們用九牛二虎之力把她的頭死死抱住,嘴巴強行打開,把牙齦露出來。先用和之前一樣的塗抹式麻葯抹上去,按住不讓她動,等了幾分鍾之後直接上最終武器:麻葯針。
那時候她看到了針,還是很害怕,但已經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因為要拔3顆牙,所以一共打了3針進去,真的打進去之後她才知道原來真的沒想像中那麼疼,為了躲這一針,已經浪費2個多月了,今天必須拔了。
三顆牙對應的牙齦位置都打完之後,她還在哭,但明顯好點了,因為我們不停地和她說最難的階段已經過了,後面就感覺不到痛了。不過當時那堪比殺豬現場的場景,小孩不怕才有鬼了,小小年紀就要經歷這些也挺可憐的。
蔡太太在給她看櫻桃小丸子,醫生們也配合著跟她聊小丸子,想分散她注意力
過了一兩分鍾之後,醫生拿上鉗子,開始往她嘴裡搗鼓。第一顆由於已經比較鬆了,一下就輕輕鬆鬆拿了下來,她完全不知道已經拔下來一顆了。接下來是剩下的兩顆關鍵乳牙,速度也很快,一頓搗鼓就結束了,前後一共不超過1分鍾。
為了這一分鍾,折騰了快三個月。
看到拔下來的牙齒才知道,這兩顆牙的確不可能自己掉下來,一般掉下來的乳牙都沒有根,但這兩顆帶了很長的根,整體是長條錐子型,如果恆牙全部萌出之後這兩顆還在,那真的會變得非常麻煩,而且非常丑。
留下來的根很長,靠自然脫落不可能
全部拔完後,醫生和她說沒事了沒事了,已經結束了,她這才知道拔牙這么快,拔完就不怎麼哭了。不過在拔的過程中,某一顆拔掉的時候她還是痛得大叫了一下,可能根太深了,拔完之後就好了。
醫生用類似止血紗布的東西按住拔掉的位置,又按了幾分鍾之後,松綁。驚心動魄的拔牙歷險記就此告一段落了。
醫生說,拔完一小時後就可以吃東西,盡量吃點軟的,不那麼刺激的東西就可以。未來兩到三天還可能會流血,但是沒關系都是正常的,之前的雙排牙,由於前方沒有阻礙了,所以會慢慢長到正確的位置。也順便開了一個處方,配了止疼葯,如果麻葯消了之後還痛,就吃一粒。
從第一家醫院的第一次看牙,到最後一次拔完以及配葯,所有流程一共就花了最後那天的那塊毛巾錢,其他沒有收取任何費用。前幾次雖然沒成功,但的確也浪費了不少針麻醉,和牙醫們寶貴的時間,所有費用均由日本醫保買單。東京這里15歲以下孩子看病吃葯全部不要錢果然是真的,去醫院時只要帶好區役所辦的小兒醫療證、醫保卡和在留卡就可以了。每個地區和城市,免費的年齡限制不一樣,具體請查詢你所在市或區的官網。(牙齒矯正不能免費,因為不算病,一口牙全部正畸大概要花三四十萬日幣左右。)
明細表,自費金額為0
出了醫院後,女兒還有點驚魂未定,但馬上就恢復正常了,像沒事發生過一樣,我們也怕她有心理陰影,畢竟這么綁住的確挺可怕的,然而暫時並沒有,反而很嘚瑟,畢竟自己也是拔過牙的人了。去路邊隨便一家葯房憑処方箋拿葯,一共只有3顆止痛片。日本實行醫葯分離,路邊的葯房比便利店都多,只要有處方,隨便哪個葯房都可以拿,小朋友不要錢。這個在之前的文章: 9500字詳細解釋日本的醫保制度 里也說過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去看一下。
本來以為她麻葯作用消失之後會痛,然而也沒痛,回家做了頓壽喜燒,全部都是牛肉和豆腐蟹肉棒之類軟的食材,到睡覺前都沒有再痛過。
老父親真的長舒一口氣,頭疼了三個月的大事終於結束了。到現在發這篇文章已經過去了一周,雙排牙的後排牙齒已經差不多長到正確的位置上了,速度很快。也有朋友發我微信,和我說她的孩子以前也是雙排牙,但是拔完之後很快就能自動歸位,現在長得很齊。所以長了雙排牙的家長們不用太擔心,只要拔掉都能恢復正常。
當天晚飯,吃完都沒再痛
在這里也有點建議想給其他父母,在孩子還沒換牙前,多讓孩子吃點硬的東西,比如蘋果等等,瓜子,硬的零食也都可以,雙排牙就是因為對牙齒刺激太少,吃的太軟才這樣的,能自然脫落就沒這些破事了。
另外,有朋友建議說,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經常帶去牙科診所,塗氟、洗牙或者只是單純的檢查都可以,為的是讓他們早點接受這種環境,不至於第一次去會這么害怕。我們家大寶已經沒機會了,二寶以後一定這么干。
最後,事實證明,有些小孩怎麼勸都聽不進去,怎麼練習都沒有用,害怕是與生俱來的,盡量找專業的大醫院,有專業兒童牙醫對應的醫院最好,他們經驗豐富。父母們也不要太擔心,反正實在不行也有捆綁這種終極武器,哪怕受點罪,牙齒總能拔掉,總比以後牙齒畸形需要矯正好。
小朋友們,保護好你們的牙齒吧,牙齒真的很重要,不然會像這位姐姐一樣遭罪的。
以上便是東京拔牙記的全部內容了。感謝各位能看到這里,整個經歷分享出來希望對各位有用,公眾號上不定期更新日常生活,歡迎持續關注本號,我們下周再見。
老蔡。
『貳』 愛情的牙齒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愛情的牙齒最後的結局是:後來經人介紹認識了魏迎秋,因為魏迎秋不在本地工作,一年只能通過探親回家住幾天,錢很滿意這樣的狀態,這可以讓自己麻木。第五年探親假魏迎秋告訴錢葉紅這最後一次因為已調回北京,多年分居問題終於解決。
魏迎秋滿懷憧憬地設想們未來小家庭生活,可錢葉紅一直滿足於分居情感麻木狀態,突然要和一個自己其實並不熟悉人生活一起。錢葉紅感到陌生而恐懼,很快就到了忍耐極限錢葉紅想以坦白過去方式提出分手,但魏迎秋埋怨含蓄的語言使錢葉紅忽然意識到丈夫早已知情。
兩人這時陷入想分分不了想和和不攏窘境,錢葉紅忽然恐懼地發現,如果離開這個人,這個自己孩子父親,會很快忘了樣子。正這種恐懼使們無法分離,而魏迎秋表示自己也這樣感覺。
於是一向謹小慎微魏迎秋突然做出了一個驚人舉動,用鉗子拔下自己那顆被錢葉紅誇贊過虎牙,送給錢葉紅並對說:只有疼才能讓我記住你。
影片又回到了開始那個場景,錢葉紅已將自己的故事講給劉軍聽,目的是想讓劉軍幫助她不打麻葯地拔一顆牙,想用這種方式與魏迎秋溝通自己過去的疼痛經驗,通過溝通這些經驗讓自己感受到愛情,也從中得到未來生活的啟示。
該片故事構思於1996年,庄新宇導演花費十年的時間用以籌錢和繼續完善故事。本片的意圖不在於時代的懷舊、反思或質詢,而是力圖將個人從時代和社會中突出出來。想表達的是女主人公並不認為自己是悲劇,這幾段情感經歷其實是一筆財富。
為了更自然地切入人性,導演用一種冷靜以至冷酷的風格通過敘事和鏡頭語言的控制影片,對講故事花費大力氣,而把時代所有簡單的標志推到後景。
原本一個毛主席像章、一段那個時代的流行歌曲都可以讓人們輕易地感覺到年代,但是都放棄了;卻選擇了《曼娜的回憶》手抄本、蘇聯情歌《紅莓花兒開》等不常見的標志作為那個時代女性情愛蘇醒特有的符號。
『叄』 硬核!5歲男孩讓爸爸拿鉗子幫拔牙,這樣拔牙真的可行嗎
首先,讓一個5歲的男孩使用鉗子來拔牙是不可取的。這種做法不僅不安全,而且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口腔和牙齒損傷。
在正常情況下,兒童的乳牙會在適當的年齡自然脫落,不需要進行任何干預或治療。如果孩子的牙齒出現了問題,應該及時去看牙醫或者兒科醫生進行治療。
同時,家長也應該關注孩子的口腔健康,定期帶孩子去口腔醫院進行檢查和清潔。這樣可以預防和治療口腔疾病,保護孩子的牙齒和口腔健康。
『肆』 愛情的牙齒觀後感
[愛情的牙齒觀後感]其實我很早就看了這部電影,今日這一些催淚小說的感化下,又重溫了一下這部經典,實在是讓我難以忘懷,看後惆悵中,閑逛時居然發現一些人對這部影片的評價差還有十分差,本人十分不理解,氣憤中我仔細看了一下評論,居然有人一直在糾纏影片的名字?為什麼叫愛情的牙齒?實在很變態,唉.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這么好的一部片子叫你們這樣無情的就行語言的侮辱,愛情的牙齒觀後感。不過後來我想了一想,每個人的感知能力不一樣,受教育程度也不一樣,不過不吐不快。片中這樣的愛必定是要見血見淚的,心裡流的也算。片名的愛情不是定語,是主語。愛情,長牙的愛情,咬人的愛情,吞噬調一切的愛情。吞噬時間,吞噬青春,吞噬信念,留下不能忘記的痛楚和難以癒合的傷痕。這才是影片所指的愛情。愛情的牙齒。所以那些狗P問題真讓人惱火。什麼"第一段是板磚造成的痛苦,第二段是引產造成,第三段才是拔牙造成的痛苦,那為什麼只叫愛情的牙齒?"換句話說,就是為什麼不叫愛情的板轉,愛情的引產?上帝,把提這個問題的人拉出去吧…每次大學生電影節都會有人問類似狗P不通的問題,有時真想大喊:導演情您不要回答了。接著說電影。雖然三段故事有鮮明的時代烙印,但傷口打根不是時代留下的,根上還是愛情。這就對了。否則就是另外的故事了。第一段和第二段都很好,第三段我也沒覺得像網上說得那麼不好。不過一到記憶深處就生龍活虎,一到描寫現在,立馬力不從心,語無倫次,很多狠不錯的作品都有這個通病,瞧瞧《和青春有關的日子》,就是一活生生的例子。《愛情的牙齒》也沒逃過這個死亡定律。不像真的,又覺得特別是真的。這是最高明的故事。因為生活永遠比編造更離奇,可得離奇到點子上。我開始覺得前兩段故事絕對有原型,看別人的介紹說導演說沒有,如果沒有,只能說編劇太強了。第一段故事,艷紅被一個男生拍了一板轉,因為她當眾朗讀並取笑了他寫給她的情書,這個大姐大女流氓型的女孩被震了,不過徹底被震還在後面,她帶了一幫人去堵他,讓他叫她三聲姑奶奶,就沒事兒,否則也板磚伺候,男的一聲不吭,拿起磚頭拍在自己腳面上,頓時鮮血淋漓,艷紅徹底傻掉。愛情就是被征服不是嘛。從此男孩都不理她,反而和別的女孩子走得很近,艷紅竟然放下自己的自尊主動搭訕他,他其實還是喜歡她,為了看她的背影,拄著雙拐,蹦過幾條胡同。不過搭訕也晚了,兩個人最終也沒好好說上一句話。男的死了,游泳的時候傷腳抽筋。他們最親近的接觸就是在校醫務室,一個去按摩後背,一個去給傷腳換葯。兩個愛的傷病員。艷紅黯然神傷,一夜之間長大,再沒興致做大姐大。從此雨天之前的背痛一直伴隨著她,讓她一到陰天就想起這段沒有開始卻刻骨銘心的初戀。第二段故事,她一生唯一的一次發生了的愛情。--真正的愛情都是唯一的,不會有二來來。因為人心不會重置,重啟,愛就那麼多,用一點少一點。那些可以愛許多人,許多次的人,其實誰都沒真愛過。男的有老婆,有孩子。當然,也有魅力。她不顧一切地愛,像個母親一樣地愛。即使懷了孩子,這在那會兒是天塌下來的大事兒,撐起來的是她,不是他。學醫的便利條件,她決定自己做引產手術,唯一的幫手就是他。然後整個手術的過程是全片的重要環節。評論里一到這個時候很多人就開始呱躁了,什麼沒有必要拍地那麼疼,那麼血腥,什麼當時看的時候捂著眼睛扭過脖子的,說這話的如果是男人還情有可原,如果是女人,女人看女人,女人看自己,同情還好,如果因為嫌惡扭過頭去,真不知道說什麼好。別人經歷的苦難你都得經歷!我又想起這句話,一個女詩人說的。沒把那個男的拍得十分卑劣,這也是導演的高明之處。扔掉胎兒後,男的撿起摔碎的玻璃瓶時劃破了手,看著傷口裡流出來的血,他又拿著玻璃碴往自己靜脈上來了一下,當然不是真的自殺,他想感受疼痛,想用自己的血,體會女人的痛,贖自己的罪。艷紅的愛在這個時候還算值得。然後是"罪行敗露"。敗露的原因也設計的很好。包胎兒的報紙上有送報紙的寫的門牌號。然後是醜陋暴露。男的都推到女的身上,撒謊說是被勾引。女的都攬在自己身上,撒謊說是主動勾引他。男的怕不能入黨,不能轉正,不能陞官,觀後感《愛情的牙齒觀後感》。女的不怕被退學,不怕聲名狼藉,不怕被退回北京從醫生變成殺豬的。…火車快開了,男的跑來了,還算他有良心。他老婆跟著,警告他不許和她說話。找到了,四目相對。剛想說話,他老婆大聲咳嗽。這時艷紅從懷里掏出一張撲克牌紅桃尖,那是兩個人認識的時候一塊打撲克作弊用的,笑著,使勁沖著他揮。男的點頭,他明白,她在說她愛他。火車開了。第三段.婚姻,沒有愛情的婚姻。豆瓣評論里有個人說得很好,中國電影里的女人大多有三個男人,一個初戀的,一個愛情的,一個婚姻的,後面有人補充,一個懂得愛情的,一個體會愛情的,一個破滅愛情的。的確,生活里也大抵如此。插一句,李乃文演的丈夫,很喜歡看李的戲,不過這個角色顯然不是最適合他。男的在外地工作,必須兩地分居,艷紅很高興。等到五年後男的好不容易調回來了,艷紅受不了了,提出離婚。女演員很到位,第三段故事裡,艷紅整個人的狀態都是謝的,疲的,憔悴的。第一段愛除了背痛和畢生的遺憾什麼力量都沒給她。第二段愛力量倒是強大,吞噬掉她的青春,她的精氣神,她的希望。不過她還沒有完全無所謂。她不再去主動爭取,但還有力氣拒絕。某天在路上竟然遇見了他。這個邂逅很多人認為沒必要,我倒覺得是個亮點,非常非常重要。其實這么多年支撐著殷紅,支撐著她討厭她丈夫,冷淡她丈夫的,還是心裡對他的沒死的愛。這就是女人和男人的不同,當他裝腔作勢地說出:其實這些年,我還是挺難過的。…想抽他。讓他們遇見,讓她看見,聽見,現在的他,完全沒事兒了的他,還想著既然遇見了就再勾引一下看能不能繼續的他,讓她心裡殘存的愛徹底死掉,讓所謂真正的唯一的這段愛也在時間面前毀於無形。這才是這個情節的目的吧,真夠狠!於是下面的細節非常重要。很多人都忽視了。艷紅拒絕留下聯系方式,跑回家,張皇失措地尋找,又跑到和丈夫初次見面的公園里,她在找什麼?找她的丈夫!這個時候她覺得其實她可以愛他,應該愛他,她特別特別想愛他。可是不行的,當她看到他,她知道,是不可能的,想愛,也不行。這才是真正的絕望,不是嗎?離婚前的清晨,他說,他們連架還沒打過呢,她說,那現在來吧,然後兩個人互煽耳光,親吻。後來,男的,一直軟塌塌的男的,拿鉗子愣是拔掉了自己的一顆牙,虎牙。當初艷紅因為這顆牙笑了,說長得可愛。他說拔下來給她留作紀念。他說,只有疼,能讓我記住你。這個行動,這句話,無疑像一把火。疼。是不是因為痛讓她愛上了初戀,因為痛讓她忘不了第二個他,是不是愛情必須要和痛連在一起,是不是她和丈夫之間少了這鑽心的疼。艷紅恍惚了。影片結尾,艷紅去拔牙,要求不用麻葯,她想體會一下當時前夫的感覺,也或許是,愛情的感覺。女人的心,還活著。實事求是地說,第三段,包括這個結尾,確實牽強,流於形式和觀念。導演太想強調疼痛之於愛情的關系,生怕觀眾疼地還不夠,沒有領略他的深意。總之沒有前兩段來得樸素,直接,地道。不過還是很不錯很不錯的電影,尤其對於國產片來說。非常多的情節設置值得玩味。意思都埋伏在故事裡,而且埋伏地很好,當然第三段稍差,地雷變成手榴彈,味道就不一樣了。其實疼痛不只於愛情有關,通過疼痛獲得存在感,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命題。想起鋼琴教師里的自殘,因為寂寞,電影里類似的表現很多,本片已經非常"正常"了。以強悍示人的艷紅,和大多數女人一樣,在愛情里喜歡充當弱者的感覺,疼痛讓他有了被征服的快感。就像她最後其實開始玩味她的背痛,況且這段感情因為主人公的夭折而變得完美,成了她最愛和別人講述的關於自己的故事。第二段故事中引產的痛則是另一種痛,很同意第一個同學的遺憾。影片對她第三段故事中沒有愛情的生育情節完全省略,否則和前一次對比,應該能挖掘出很有意味的東西。疼痛的存在感,愛情中的施虐與受虐,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部電影,就完全是另一個方向另一個話題了。就寫到這吧,最近發現自己性格越來越急躁,看到不同觀點不能忍,不吐不快。…吐了也沒覺得多快。最後引用女主人公扮演者彥丙燕的一句話。(她的出色表現無遺是電影成功的一半)"愛情就像牙齒,不能自拔。"()〔愛情的牙齒觀後感〕隨文贈言:【人生舞台的大幕隨時都可能拉開,關鍵是你願意表演,還是選擇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