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城南舊事》我們看海去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
主人公小英子無意中撞見一個小偷,以收破爛來掩飾自己,又時常躲藏在草叢里。
他做小偷是為了養家糊口,供自己的弟弟上學,雖隱約感覺出了對方的身份,但在與他的幾次接觸後,直覺又告訴她,他並不是一個壞人。後小偷被抓,英子很傷心。
(1)講日本侵佔台灣的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以其7歲到13歲的生活為背景創作的。在台灣被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期間,林海音一家不甘在日寇鐵蹄下生活,舉家遷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長大。
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作者心頭。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一去不還。作者因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時的那些景色和人物,於是把它們寫了下來,讓實際的童年過去,心靈的童年永存下來。這是林海音寫這本小說的初衷。
❷ 關於甲午戰爭的電視劇和電影
1,《鐵甲艦上的男人們》
《鐵甲艦上的男人們》是由中央電視台、浙江唐德影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鼎石影業有限公司、中央新聞紀錄片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由齊星編劇並執導,徐佳、李乃文、趙春羊領銜主演的近代歷史題材電視劇。
該劇以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為背景,通過描繪一群生活和戰斗在「定遠」艦上的普通水兵,反映出中華民族在大敵當前的危難時刻所表現出的無所畏懼、捨生取義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操。
2,《台灣1895》
《台灣1895》是由韓剛執導,李雪健、潘虹、劉德凱、常戎等主演的戰爭歷史劇 ,於2008年11月6日央視一套、台灣緯來衛視同步播出。
該劇講述了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清廷在1895年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空前屈辱的《馬關條約》前後宮廷和社會演變的歷史故事。
3,《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是由馮小寧自編自導,陸毅、夏雨、楊立新、孫海英、龔潔主演的歷史、戰爭電影。影片從主角鄧世昌的童年講起,從尊重還原歷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講述了甲午年間我們的先輩抗擊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跡。
4,《一八九五》
《一八九五》,台灣客家語電影。1895年,甲午戰爭清政府失利,台灣割讓給日本。初夏,日軍登陸,准備接收台灣。台灣士紳紛紛召募義軍備戰。《一八九五》描述台灣被割讓給日本,日軍登陸後,客家人奮起抗日的過程。
5,《甲午風雲》
《甲午風雲》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林農執導,李默然、浦克、王秋穎、龐學勤等人主演。該片於1962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鄧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反對李鴻章主和,指揮北洋艦隊英勇抗擊日本海軍,在彈葯用盡後,率領致遠號戰艦硬撞敵艦吉野號,不幸被魚雷擊中,以身殉國的故事。
❸ 那部日本人打台灣的電影叫什麼名啊
《賽德克·巴萊》是《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所執導的影片,該片籌劃長達十二年、跨國動員兩萬人拍攝。電影在台灣上映分為《賽德克·巴萊(上):太陽旗》和《賽德克·巴萊(下):彩虹橋》兩部分。內容闡述發生於1930年台灣南投的「霧社事件」,當信仰彩虹的賽德克族,遇上信仰太陽的日本大和民族,兩個族群在台灣山區爆發沖突,兩軍交戰,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族人三百多名勇士對抗日本三千大軍
❹ 有關日本鬼子侵略台灣或者講述了再台灣暴行方面的電影有哪些
《台灣1895》 《梅花》
❺ 台灣一八九五台灣客語電影
《1895》是一部描述1895年客家精英抵抗日軍接收台灣時發生的一段感人愛情故事的史詩電影。電影全片對話以客語為主,其中應劇情需要,也偶有日語、閩南語、國語甚至原住民語,相當能反映台灣語言多元化的現象。電影中不僅詳細考究當時發生的史實,還砸下重金重建了清末、日治初期的台灣建築、服飾、與家族生活,是一部集合台灣人文、史地及民族的活教材。
《1895》歷時兩年籌備、耗時十個月拍攝,拍攝地遍布台灣三十多處名山勝水,包括瑞芳、九份、基隆、新竹橫山、苗栗、彰化八卦山及墾丁等多處明媚風光盡收片中。電影劇情改編自以【寒夜三部曲】享譽文壇的客籍作家李喬的大作【情歸大地】。劇情描述1895年清末期間,台灣士紳群起抗日時,一名客籍義勇軍領袖吳湯興與他妻子黃賢妹之間一段歷經生離死別、互信互愛的動人的愛情故事。
盛夏時分、荷香蟬鳴,黃賢妹於苗栗溪畔漂布時,竟意外遇見了牽馬路過的日本軍醫森鷗外,這標志著日軍已兵臨家園,情勢嚴重顯然超過了預期。吳湯興最後卻仍不幸身亡。哀痛逾恆的黃賢妹,傷心之餘決定投井。台灣第一部以客語為主的電影《一八九五》,講的是1895年台灣客家人抗日英雄姜紹祖和陳滿妹的故事。
歷史背景《一八九五》反映了1895年前後,台灣島內一段真實的歷史。1894年, 甲午戰爭爆發, 在對日作戰中, 清朝失敗,後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割讓給日本。1895年,台南客家人丘逢甲舉旗反抗日本。這段日本、中國與台灣間的血淚歷史,曾因為政治、種族、民系等種種因素而刻意遭到掩蓋,卻在百年後的今天,第一次在銀幕上呈現。
丘逢甲,1864年出生, 1889年在北京考中進士,曾任工部主事,後返回台灣辦教育。1895年5月, 成立"台灣民主國",兩個月後覆亡。中華民國成立後,丘逢甲曾被選為廣東省代表,參加臨時政府。1912年, 丘逢甲病逝於廣東。如今,在台灣,有以逢甲名字命名的逢甲大學,以示紀念。1895乙未年,滿清因甲午戰敗割讓台灣給日本後,台灣人特別是客家人因團結群起抗日而發生過一場戰爭,這是美麗之島(福爾摩沙)-台灣史上最大的一場戰爭。這段歷史,在《1895》中得到了生動的再現。
(5)講日本侵佔台灣的電影擴展閱讀
《台灣一八九五》以琅橋中日之戰為序幕,縱貫1884年中法之戰到1894年中日戰爭,以台灣的興衰淪陷過程為線索,以劉永福、劉銘傳等愛國英雄為主要人物形象,真實描述了興台、建台、保台的歷史過程,從不同的側面揭示台灣淪陷的歷史緣由,從而對兩岸人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部慷慨悲壯的愛國主義作品。
❻ 台灣反抗日本侵略的戰爭片(電影)有哪些
1 稻草人
導演:王童 主演:張柏舟、卓勝利、吳炳南
日本統治台灣的末期,佃農陳發、陳闊嘴兄弟倆除了撫養一群孩子,還要供養耳聾的母親和因丈夫戰死海外而發瘋的妹妹,加以田裡收成不好,家境十分貧困。一天,地主下鄉避難,兄弟倆盡其所有加以招待,誰知地主吃喝之後,聲稱所有旱田將出售他人。第二天,在兄弟倆那塊小田地上掉下一個未爆炸的大炸彈,全村震驚,卻樂壞了刑警,他認為上繳這個炸彈,可能因此而陞官。於是在刑警鄭重其事的押解下,兄弟倆恭恭敬敬地抬著這個「呈獻天皇"的禮物運往市鎮。途中山路崎嶇,炸彈不時出現險情,兄弟倆和刑警都發揮了「只要炸彈,不要性命"的勇氣,終於把炸彈抬入市鎮。豈料日本警察一見炸彈甚為驚恐,要他們立即丟入海中。兄弟倆絕望之下只好從命。炸彈一入海中應聲爆炸,卻見海面浮起死魚無數。兄弟倆沖入海中撿魚,脫下褲子裝魚,最後滿載而歸。兄弟倆看著全家人興奮地吃魚的樣子,覺得老天還是公平的,總會掉下些運氣來。
本片於1987年獲第二十四屆金馬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原著劇本獎、最佳錄音獎(忻江盛),1988年獲第三十三屆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
2 俠盜正傳
主 演:林志穎 徐若瑄 柯受良 羅時豐 釋小龍
俠盜正傳廖添丁是台灣日據時代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就像西方人眼中的羅賓漢,廖添丁劫富濟貧的義行,給那時代的貧苦大眾帶來多少生機!話說西元......
3 梅花
導演: 劉家昌
演員: 柯俊雄 、谷名倫 、甜狃、張艾嘉
簡介:
描述抗戰時期台灣同胞的經歷及悲壯故事。在高漲的民族情緒下,台灣同胞參加抗日工作,與日軍明爭暗鬥,不少因此而為國捐軀,家破人亡。亂世下衍生出一幕幕湯氣回腸的愛情故事;亦造就了不少偉大勇敢的巾幗英雄
鄧麗君唱的主題曲《梅花》
還有電影《八百壯士》、《天字型大小密令》《黃埔軍魂》《賽德克·巴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