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日本電影望鄉劇情
1、劇情簡介:為了研究亞洲婦女史關於五十年前日本婦女被賣到南洋當娼妓的心酸歷史,山穀圭子(栗原小卷飾)幾乎跑遍了天草的各個角落。但當人們得知她是為這個主題而來,幾乎所有人都緘口不提。就在圭子決定離開的時候卻意外的認識了當地一個窮苦的老太婆—阿崎婆(田中絹代飾)。
2、在阿崎婆家短暫小住返回京都後,圭子再一次來到了這個偏遠的小山村。阿崎婆遠在東京的兒子從來都不來看她,連兒媳長什麼樣子她都不知道。孤獨的阿崎婆對於圭子的到來異常興奮,並向街坊四鄰介紹圭子是自己的兒媳婦。圭子試探地向阿崎婆提出關於「南洋姐」的話題,每當這時阿崎婆總是神色黯淡,不願提起過去的日子。圭子知道阿崎婆就是曾經的南洋姐,但那段生活對阿崎婆來說是痛苦的回憶,讓她自己剝開傷疤是何等的殘忍。
3、然而一個偶然的機會,阿崎婆卻講起了她的過去。小時候阿崎婆家生活很貧困,母親改嫁後為了能讓家人吃上飽飯,阿崎婆跟隨人販子來到了南洋。但她並不知道自己悲慘的生活即將開始。十幾歲的阿崎婆被賣到了8號妓院,並開始被逼接客。盡管她也曾經誓死不從,但在老闆的威逼利誘下最終也只能默默忍受。為了能早一天離開這個鬼地方,幼小的阿崎努力接客賺錢用以贖身。在南洋的那段日子裡,一個叫竹山秀夫(田中健飾)的年輕人走進了她的生活,這是阿崎婆第一次愛上了一個男人。秀夫承諾賺錢為阿崎贖身,但終因無法接受她娼妓的身份從此便杳無音信,失望的阿崎整日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
4、時間流逝,隨著日本經濟的復甦,日本政府已不再依靠販賣南洋姐賺取外匯,妓院生意開始衰落。阿崎所在的8號妓院幾經轉手被同是妓女出身的老闆娘阿菊媽接手。善良的阿菊媽用一生的積蓄在當地為所有日本的南洋姐修建了一座墓地,並在臨終前囑咐大家在這里度過餘生,不要再回到日本。但思鄉心切的阿崎卻沒有聽從阿菊媽的勸告,回到了家鄉。此刻哥哥已經娶妻生子,家裡再也容不下她。家人和鄰居的歧視令阿崎悲痛欲絕,無奈下只得離開日本來到了中國東北,並嫁給了一個皮匠。日本戰敗後阿崎回到了家鄉,丈夫去世了留下一個兒子。兒子長大後將阿崎婆送回了老家,自己在城裡娶了妻子,卻再也沒有露面。圭子被阿崎婆的故事深深打動,臨行前阿崎婆向圭子要了她用的毛巾留作紀念。圭子特意來到當年阿菊媽修建的墓地,在那裡祭拜那些曾經深受苦難的南洋姐。
B. 有哪些百看不厭的經典電影可以推薦
要說百看不厭的經典電影,對我而言就是《我11》,還有《忠犬八公的故事》,以及《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一、《我11》讓我找到童年的感覺。《我11》這一部電影可以說是我每年都會看一到兩遍的電影,因為每當看到這個電影,我就會想起我的童年的時候,雖然裡面是講述70年代的人的生活面貌但是,作為90後的我看到了也會很有感觸,因為那是一種熟悉的味道,是一種熟悉的感覺。
綜上,都是我百看不厭的經典電影。對此,你還認為有哪些電影百看不厭的?可以在評論區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C. 曾經日本電影《望鄉》在中國公映時,為何那麼火爆
個人感覺之所以火爆是因為電影劇情感動的億萬觀眾,讓觀眾有種重溫經典的感受,能夠將自己融入到電影中,認真去看,去體會那種時代氛圍,總體上講還是劇情比較好。
感人的故事,敬業的演員,最終成就了這部直指人心的經典電影。我們也從此了解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撇清了日本普通民眾與軍國主義者的關系。 戰爭中,任何一個渺小的存在都是一葉浮萍,被激流裹挾,命還不如螻蟻。《望鄉》之所以能夠漂洋過海成為經典,是因為它背後深刻的主題,遠離戰爭,才是人類的最優選擇!
歡迎大家討論評價!
D. 沒有太陽的街沒有太陽的街 1954 日本
1954年的日本電影《沒有太陽的街》由知名導演山本薩夫執導,講述了發生在東京長屋區的一個獨特故事。這個區域因其底層窮苦手工業者密集,被稱作「沒有太陽的街道」。故事背景設定在大正末期,長屋的居民大多在大同印刷廠工作,生活艱辛,他們的權益和安全面臨著嚴重威脅,經常受到工廠和警方的壓迫。
當三十幾位工人因工廠的不當解僱而感到憤怒時,宮地(原保美 飾)等人帶領他們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罷工。這場運動的激進領袖們採取了激烈行動,焚燒了大川社長(瀧澤修 飾)的住宅,但內奸的背叛導致他們相繼被捕,罷工運動陷入了困境。在資本家和警方的強力鎮壓下,工人間的團結逐漸瓦解,斗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這部電影取材於排字工人德永直的同名小說,深入剖析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現實和工人階級的抗爭,是一部反映社會矛盾與階級斗爭的歷史劇作。
E. 電影《1942》為何要偽造岡村寧次和日軍在河南救災,事實是1942年日本人根本沒在河南救災,美化侵化日軍
馮小剛在電影《1942》中有個片段,是岡村寧次和當時的日軍,在河南放糧救人的。而這部電影大量美化了日軍,還偽造了一個不存在的歷史。加上電影是在全國放映的,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反響。而電影偽造歷史的目的,充其量就是為了賺錢。馮小剛說到底就是個商人,他的人品在娛樂圈是眾所周知的,能做出這種事也不足為奇。
國民政府的不作為,到了馮小剛電影里,直接變成了日軍救人。實際上在當時,日軍並沒有救人的作為,這些在很多報道中都有清楚的記載。馮小剛要是真想拍歷史,調查還是很輕松的,而他把偽歷史加入到其中,可想而知他人品如何。
F. 尋找一部老日本動畫片電影的名字,熟悉的請進
是不是母親把小孩托給一個婆婆養,還把自己的眼睛挖出來給孩子吃,結果那小孩吃了龍眼後力氣很大,長大之後就開始萬里尋母了,結局是那小孩和母親一起搞定了乾旱,母親又重新變回人了?!
如果是的話,這部動畫片叫《龍子太郎》。
http://images.cnave.com/goods/l/10/102919l.jpg
簡介:
很早很早以前,那時候的日本沒有電燈和電視機,也沒有槍和大炮。在那山連著山的地方,土地貧瘠,連水稻都沒見過,人們只靠吃糝子、小米和豆子過日子。龍子太郎和奶奶就生活在那裡。
龍子太郎能吃愛睡,力大無窮,村裡的孩子都叫他「龍的兒子,妖怪的兒子」。他和小動物比賽相撲,誰也比不過他。天狗來了,起先贏了太郎,可是太郎不服輸,終於把天狗摔倒了。天狗非常喜愛他的勇敢,送給他一碗「天狗的酒」,喝了它就會有「一百個人的力氣」。但是這種力氣只能為了幫助別人時才能用。小動物都入迷地聽著小女孩阿雅優美的笛聲,沒入理睬紅鬼的鼓聲了。紅鬼很生氣,想抓住阿雅,不準她吹笛子。可是紅鬼也被太郎摔倒了,他只好狼狽而逃。
晚上,太郎想起了死去的媽媽。奶奶告訴他,媽媽並沒有死,在太郎出生前,媽媽忽然失蹤了。後來就在媽媽失蹤的地方出現了一個大水潭,媽媽變成了龍。龍把剛出世的太郎和一粒珠子一起送出了水面,那棵珠子就代替了媽媽的奶喂養了太郎。但是,那棵珠子原來是龍的眼睛,因此她瞎了,不得不搬到遙遠的北國。並且她囑咐奶奶等太郎長大後,一定要去找她,她等待著。太郎聽了奶奶的敘述,立刻要去找媽媽,還沒等他出發,野豬突然來告訴他阿雅被紅鬼抓走了。他和野豬找到紅鬼那裡,可是阿雅又被黑鬼搶走了。太郎制服了紅鬼,讓他帶領著一同去黑鬼那裡救阿雅。他們同心協力把黑鬼推下了山澗,黑鬼變成了一塊岩石,為人民除了一害。紅鬼由於幫黑鬼干過欺壓百姓的壞事,怕人民報復,龍子太郎就把他拋到天上做雷公的部下去了。
太郎獨自向北方走去,尋找變成了龍的媽媽。他遇到了一個叫雞叫財主的老太婆,雞叫財主為了讓太郎給她幹活,騙他說,龍只有在收割的時候才出現。太郎為雞叫財主幹活直到種出了稻穀,龍還是沒有出現,卻出現了一條白蛇。白蛇告訴他,再往北走,翻過九座山,有個山中妖婆知道龍的事情。太郎氣憤極了,他背走了他種的全部稻穀、分給了沿途的窮苦農民。
太郎找到了山中妖婆,差點又被妖婆吃掉,剛逃出來,又被白衣女妖包圍著,險些凍死。阿雅在寶鏡里看到了埋在冰雪裡的太郎,就騎著「百里馬」來救起了太郎。他倆騎著馬向北方進發了。
太郎終於找到了住著龍的湖,龍出現了。她告訴太郎,她因為懷著太郎,多吃了兩條魚,觸犯了山裡的規矩——有東西應該大家分著吃,誰如果只顧自己,就要受到懲罰,因此她變成了龍。太郎聽了非常難過,他認為這都是因為村裡吃的東面太少,才會訂下這樣的規矩。他決心把那個堵住岩湖水的石打開,使湖水流下山去,灌溉廣闊的田地。媽媽表示一定幫助他完成這個志願。媽媽因為眼睛瞎了,讓太郎坐在龍頭上為她指路。龍掀起了巨浪,沖擊著山岩,岩石終於被撞開了,但龍也筋疲力竭地死去了。太郎傷心地哭著,突然,龍的鱗一片片脫落了,媽媽又恢復了人形。她站了起來,她看到了太郎,喊著太郎的名字,太郎高喊著媽媽,撲到了媽媽的懷里。
湖水流下了山,滋潤著大地,稻穀也長起來了,從此,這里的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簡評:
本片是我國正式引進的第一部日本彩色寬銀幕動畫片,在宮崎俊的作品還不為國人廣泛知曉的那個年代,《龍子太郎》的出現給我們當年貧瘠的娛樂生活帶來了一股不小的震撼。那個曾經懵懵懂懂的青澀少年,如今已過而立之年的他,究竟是在哪一年哪一天的晚上,從那台12英寸的三洋黑白電視機上,領略了如此驚天地,泣鬼神的尋親故事呢?模糊的記憶早已不再可靠,連同附著在它上面的悲悲戚戚差不多也快被塵封起來了。我清楚地知道,我們一直夢想尋找的,其實只是依稀淡淡的童年影子。而就在今天,小太郎那稚嫩、催人淚下的呼喊聲,穿越時空重又回盪在我的耳畔。封面上的龍子太郎好像沒有了電影里的愁苦模樣,他也許正沉浸在與母親團圓候的喜氣氛圍中吧!
這是一個關乎親情、友情和奮進主題的片子——小太郎在歷經千辛萬苦的磨難之後,終於撲倒在朝思暮想的母親懷中。無論是太郎還是他的母親,都是在用自身的行為救贖自己——太郎通過漫長的尋親過程,摒棄了原先好吃懶做的脾性,學會了幫助鄉親,除暴安良,磨煉出了堅韌勇敢的性格;而他的母親也在兒子的鼓勵下竭盡一己之力將岩石撞開,引水灌田,這需要多麼大的毅力和勇氣啊!上天感其誠,善行終有善報!從這點上來說,本片對孩子、成年人都是極富教育意義的。小女孩阿雅作為龍子太郎的知己,對他完成尋母歷險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她不僅給太郎以溫馨的友情,還時刻激勵著他的鬥志,救他於危難之際,這點也是難能可貴的。影片中最感人肺腑的場面,是最後太郎母親化成了人形和兒子團聚。線條優美的人體裸露地匍匐在地上,無形中形成了一道巨大的視覺沖擊力。在動畫片中出現裸體這在當時還是第一次,我們在驚嘆的同時由衷地感慨母性的偉大和親情的可貴。另外,本片類似中國水墨畫風格的畫風,使我們在欣賞影片時倍感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