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印度電影超級棲霞
擴展閱讀
國外最新恐怖電影 2025-04-16 17:11:43
電影中的勵志英語句子 2025-04-16 17:02:23
看下一場電影怎麼說 2025-04-16 16:49:30

印度電影超級棲霞

發布時間: 2025-03-05 14:57:16

1. 好看的佛教電影

《小活佛》,演黑客帝國的那個人 主演的,很不錯。 劇情簡介 · · · · · · 一天,兩位來自不丹高僧來到西雅圖,為的是追尋一位先師的轉世靈童。
千里迢迢,他們終於找到一個九歲小孩傑西的家門前,更相信這金發男孩可能是圓寂了的高僧的輪回轉世;因此希望能帶傑西一起上路,返回位於不丹的寺院接受轉世靈童的的驗證。
首次見面,傑西與喇嘛很快建立起師友關系,相處期間,喇嘛更常向傑西講述佛祖釋迦牟尼的一生故事。眼見兒子與喇嘛相處異常投契,身為父親的迪安決定答應帶同傑西一同遠赴充滿神秘色彩的不丹,一起探索佛教源流的奧妙,一次奇妙的旅程便由此展開……
古今兩線情節自此交錯進行,現代部分描寫傑西父母對此事的反應比較平淡,古代部分由奇洛.李維斯塗黑皮膚扮演印度王子的一段則拍得美倫美奐,美術攝影配樂等均有極高水準,得道時的特技處理亦拍出了一點禪意。影片通過尋找小活佛的故事,再現了兩千多年前釋尊從王子誕生、出家、苦行、求道、直至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的歷程。

2. 關於佛教風俗的電影

佛教電影:釋迦牟尼佛傳奇(小活佛)
佛教電影:香火
電影:刀見笑
傳統越劇:觀音出世
傳統越劇:觀音得道
佛教電影:達摩為何東渡
最新佛教紀實電影《心經》
佛教電影:無常(繁華過後…)
印度佛教電影:阿育王
韓國佛教電影:天雲寺
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佛教電影:十二因緣的故事
佛教話劇:維摩詰居士傳
佛教電影:蓮花生大士傳
玄奘大師(堪稱佛教紀錄片之最)
佛教老電影:觀世音(邵氏電影)
佛教電影:觀世音菩薩顯靈傳奇
佛教電影:十殿閻羅
佛教電影:地藏王
佛教電影:印光大師
讓你淚奔的電影:《天堂午餐》
電影:大塊頭有大智慧
韓國佛教電影:童僧
電影:秋翁遇仙記
佛教電影:弘一大師
佛教電影:常無常
佛教電影:了凡四訓(達式常版)
佛教電影:解怨
佛教電影:討債鬼
佛教電影:鏡子
地獄變相圖語音解說導覽
佛教電影:達摩祖師傳(清晰版)
佛教電影:佛說長壽滅罪經
佛教電影:現世報應
佛教電影:逆緣(念佛生西)
佛教電影:都市和尚
佛教電影:喜馬拉雅
佛教電影:佛祖傳
佛教電影:改變人生
公益佛教電影:地球公民
佛教電影:助念新星
佛教電影:宇宙真相
佛教電影:出家
佛教電影:了凡四訓(經典老版本)
佛教電影:棲霞寺1937
佛教電影:一輪明月(高清版)
日本佛教電影:禪
佛教電影:超越輪回
觀世音與海龍王
佛教電影:涅槃祭
日本電影:入殮師
佛教電影:清涼寺鍾聲
佛教電影:六祖慧能傳
佛教電影:密勒日巴
佛教電影:念佛滅罪
佛教電影:冤魂索命
佛教電影:十八層地獄
韓國佛教電影:元曉大師
佛教電影:旅行者與魔術師
佛教電影:鐵眼
佛教電影:夜海航燈
佛教電影:肉身菩薩
佛教電影:釋迦牟尼佛傳奇(完整版)
電影:濟公
佛教電影:靜靜的嘛呢石(完整版)
佛教電影:良辰滿願
電影:《新少林寺》
電影:空山靈雨
電影:少林寺(李連傑版)
佛教電影:曼荼羅
佛教電影:暖春
佛教電影:俠僧(客舫奇緣)
佛教電影:八百羅漢
佛教電影:業障
佛教電影:目連救母
佛教電影:媽媽的恩德
佛教電影:再世人狗緣
佛教電影:轉運漢奇遇
電影:《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
佛教電影:新少林五祖

3. 南京、上海附近的旅遊問題

明孝陵

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皇後馬氏的合葬陵墓,坐落在紫金山南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獨龍阜北依鍾山主峰,林壑幽深,紫氣蒸騰,雲靄山色,變幻無窮,自古就有「發地多奇嶺,千雲非一狀」的說法。山南是開闊的平原和幽渺的前湖,陽光融融,和風習習,生機勃勃。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的確堪稱是風水寶地。
明孝陵 修建工程從洪武十四年動工,於洪武十六年完成了陵墓的享殿等主體工程,到永樂十一年整個陵園建築才告結束,前後歷時32年,動用10萬軍工。其總體布局分兩部分:一是導引建築的神道,二是陵寢主體建築。沿神道依次有:下馬坊、禁約碑、大金門、神功聖德碑碑亭、御橋、石像路、石望柱、武將、文臣、欞星門。過欞星門折向東北,便進入陵園的主體部分。這條正對獨龍阜的南北軸線上依次有:金水橋、文武方門、孝陵門、孝陵殿、內紅門、方城明樓、寶頂等建築。
明孝陵 地面木結構建築大多毀於1853年清軍與太平軍之戰,現僅存下馬坊、禁約碑、內紅門、碑亭中壁、石像路、方城明樓下部等磚石建築。明孝陵布局宏雄,規制嚴謹,陵神道開了彎而且長的先例並影響了明清兩代。
海底世界
落於南京市風景秀麗的中山陵梅花山旁。是融科普教育、觀賞娛樂為一體的大型海洋生物展示工程。
南京 海底世界 有近200餘種,10000多尾海洋生物。主要由大廳、電腦教室、亭廊、熱帶雨林展示區、海豹表演館、企鵝館、觸摸池、海底隧道、人鯊共舞表演區、海底影院以及新開的海豚館等部分組成。
南京 海底世界 向遊人展示了中國水族館的發展過程,從中國古代的宮廷式水族缸到模擬自然的熱帶雨林,可以欣賞到那色澤鮮艷、體形嬌小的珊瑚魚與淡水熱帶魚。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叢林,大樹參天,鳥叫雷鳴,五彩繽紛的各種熱帶造景配上那些亞馬遜河的貴客,全部展現在遊客們的面前。而從南美洲秘魯遠道而來的貴客洪氏環企鵝個個精神抖擻,恭候您的到來。大海的潮起潮落在海邊形成了一些淺水塘,那裡生活著無數的小生命,在這里您可以親身感受海的氛圍。踏上自動平梯呈現您眼前的是南京海底世界的精華--海底隧道,全長74米,180度的環繞亞克力玻璃讓您領略到海洋的博大,是它孕育著奇妙無比的各種生命。重達200多斤的大海龜,3米多長的鯊魚,直徑1米多的魟魚等等從您頭上休閑自在的游過,個個千奇百怪,美不勝收,使遊客流連忘返,目不暇接。表演區驚心動魄的人鯊共舞表演更是緊張刺激。
南京海底世界海豚館是華東地區最大最先進的海洋劇場,建築的頂棚用透明玻璃封頂,陽光透過玻璃直射水面。整個海豚館,舞台、演出池與觀眾席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創造了華東地區 獨一無二 的海洋主題劇場。
紅山森林動物園
位於南京城北東井亭,面積達83公頃。園內山巒疊翠,動物籠養放養相結合,並增添了許多驚險有趣的動物表演,呈現一派城市森林 動物園 的獨特風貌。
紅山森林動物園 已形成一定的優勢動物種群,種類達200多種,如東北虎、袋鼠、河鹿、小熊貓、孔雀、獅子等。園內珍稀動物則有白老虎、亞洲象、大熊貓、海豹、黑猩猩、黑天鵝、丹頂鶴等。動物場館面積大,設施完備,籠養與放養相結合,既有利於保護動物,又便於遊客觀覽。
鳥類是 紅山森林動物園 內最早放養的野生動物,主要品種有灰喜鵲、蘭喜鵲、山斑鳩、黑斑鳩、白頭翁、鸚鵡等20多種,園內林木蔥蔥,綠草成蔭,是野生鳥類棲息、繁殖的理想之地。
紅山森林動物園內地形起伏,山清水秀,環境優美。園內有大紅山、小紅山、放牛山諸山峰,最高海拔81.8米。園內植物豐富,從蕨類植物到高大喬木共有400多種,綠化覆蓋率達85%以上,其中雪松、銀杏、白玉蘭、香樟、水杉、紅楓等構成了鬱郁蔥蔥的山地園林風景,形成了森林 動物園 的獨特風貌。園內有較大面積由山地匯水而形成的水面,略施人工修葺,成為水禽棲息的良好場所。

>> 南京棲霞山
位於南京城東北22公里,又名攝山,南朝時山中建有「棲霞精舍」,因此得名。棲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撥286米,又名鳳翔峰;東北一山,形若卧龍,名為龍山;西北一山,狀如伏虎,名稱虎山。棲霞山古跡名勝很多,她的深秋紅葉,特別是2000年發現的「東飛天」石窟,成為蜚聲海內外的旅遊勝地。
棲霞山馳名江南,因為不僅有一座棲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構 舍利塔 ,還因為它山深林茂,泉清石峻,景色令人陶醉,被譽為「金陵第一明秀山」,民間素有「春牛首、秋棲霞」。山西側稱楓嶺,有成片的楓樹,深秋的棲霞,紅葉如火,登高遠望,甚為壯觀,景色十分迷人,每至深秋南京
鍾樓人都會舉家游覽,這些年經過精心培育,「飄紅」期延長到每年的12月中旬,遊人出遊觀賞紅葉更自由了。
主要景點:明鏡湖、棲霞寺、千佛岩、楓嶺區等。

>> 中山陵風景區
中山陵前臨蒼茫平川,後踞巍峨碧嶂,氣象壯麗。音樂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經樓等紀念性建築,眾星捧月般環繞在陵墓周圍,構成中山陵景區的主要景觀,不僅寄託了海內外捐贈者對孫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和緬懷之情,而且都是建築名家之傑作,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中山陵中山陵位於紫金山南麓,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靈柩於1929年6月1日奉安於此。中山陵依山而築,墓地全局呈警鍾形圖案,謁陵至此,「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仍需努力」的遺訓縈繞耳畔。墓室踞廣場高差70米,拾級而上,高山仰止之情頓生。
祭堂祭堂為中山陵主體建築,融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高29米,長30米,寬25米,祭堂南面三座拱門為鏤花紫銅雙扉,門額上分別刻有:民族、民權、民生。中門上嵌有孫中山先生手書「天地正氣」直額。
音樂台在 中山廣場 南面。舞檯面積近250平方米,台後建有弧形大照壁,壁高11.3米,寬16.7米,具有匯聚聲音的功能。台前有彎月狀蓮花池。池前依坡而建扇形觀眾席,可容納觀眾3000餘人。
藏經樓地處中山陵東面密林高阜,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築。藏經樓包括主樓、僧房和碑廊三部分,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現辟為孫中山的經典菱處,還展出奉安大典珍貴史料。
光化亭是陵區最精美的一座紀念性建築物。亭為八角形,重檐飛角,全部用花崗石構建,不用一釘一木,設計與建造匠心獨運,具有典型的民族風格。

>> 紫金山
古名金陵山,漢時稱鍾山,東晉時因山頂紫色面岩袒露,陽光一照就顯出紫色光彩,城中望去,如紫氣祥雲,故又名紫金山。三國時,蜀相諸葛亮出使東吳,觀南京山川形勢時說:「鍾阜龍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也。」真山之氣勢,「虎踞龍盤」一語而概之。它東西長約7.4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方圓2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68米,為南京群山之首。這里有參天的松柏,巍峨的峰巒,綠海茫茫,山川秀麗,春夏可踏青、避暑,亦可登高賞梅,是南京著名的風景游覽區。

>> 總統府
位於長江路292號,這里原是天王府,晚清又將這里重建為兩江總督衙門。天王府西花園的西側有幢西式平房,原系清末兩江總督端方的私人花廳,共7間。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這里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孫中山就將此作為總統辦公室和會議室。西花園東北側的一座中式樓房,後稱「中山堂」,是孫中山先生的卧室、餐室和浴室,樓下是警衛人員的住房。國民黨統治時期,天朝宮殿一度成為蔣介石的辦公處,末期改為 總統府 。在後面建造了一座子超樓,蔣介石在二樓119房間辦公,副總統李宗仁在對面118房間辦公,三樓會議廳是當時舉行國務會議的所在。

>> 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紀念館
坐落在南京江東門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所在地,曾是侵華日軍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同胞叢葬地。為悼念遇難同胞,南京人民於1985年修建了紀念館,1995年又進行擴建。該館佔地面積2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建築物採用灰白色大理石壘砌而成,氣勢恢宏,庄嚴肅穆。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專史陳列館。
該館共分為外景展區、遺骨陳列、史料陳列三個部分。外景展區由群雕、立雕、浮雕、標志碑、紀念碑、詩碑、贖罪碑、枯樹、斷垣殘壁、遇難者名單牆、綠樹草坪等諸多景觀,構成了生與死和悲與憤為主題的紀念性墓地建築風格。外形為棺槨狀的遺骨陳列室內,陳列著建館時從「萬人坑」中挖掘出的部分遇難者遺骨,是侵華日軍大屠殺的鐵證。呈墓穴形狀且半地下的史料陳列大廳內,陳列著1000餘件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物、圖表和見證資料,採用燈箱、沙盤、泥塑、油畫、復原景觀、多媒體觸摸屏、電影電視等現代陳列手段,再現南京大屠殺的悲慘歷史,揭露日本軍國主義者的血腥暴行。
該館成為國際間祈禱和平與歷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 玄武湖
位於南京市東北城牆外,由玄武門和解放門與市區相連。它在六朝以前稱桑泊,晉朝時稱北湖,是訓練水軍的場所。歷史上除了訓練水軍之外,它一直是帝王大臣們的游樂地,1909年辟為公園。當時稱元武湖公園,還曾稱五洲公園、後湖等。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里,佔地面積437公頃,水面約368公頃。湖中有五洲,即環洲、櫻洲、梁洲、翠洲、菱洲,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洲之間有橋堤相通,便於游覽。水陸游覽都很方便。梁洲開辟最早,為湖區風景最佳處。湖水深度不超過2米,湖內養魚,並種植荷花,夏秋兩季,水面一片碧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清香,景色迷人。
湖內的5個洲各有特色。先說環洲,環洲像兩條巨大的手臂從南北兩邊伸向湖中擁抱著櫻洲。環洲正對玄武門的拐角處有一座假山,假山旁有兩塊形狀奇特的太湖石,一塊形似觀音,一塊形似童子,名為童子拜觀音。環洲的特色是沿湖岸一排排亭亭玉立的垂柳,清風拂過,婆娑飄舞,獨具風韻,使人駐足。此景名為「玄武煙柳」。
櫻洲上有500米長的曲折游廊,廊北有喇嘛廟一座,廟旁有七層寶塔,塔名為「諾那」。此洲廣植櫻桃樹,近年又引種櫻花,名種繁多,每年四月洲上一片燦爛,稍遇風雨便落英繽紛,迷人之極。此景名為「櫻洲花海」。
由環洲向北過芳橋就是梁洲,洲東北有兩層方型古建築一座,名覽勝樓。樓北邊有一平台,四周有鐵欄桿圍護,是古時點將台。樓西有友誼廳、聞雞亭、湖神廟等建築。該洲西北角是一個古典園林式花壇,由黃石疊砌而成,壇間有雨花石鋪成的曲折小路,聞雞亭即在花壇邊。東南隅是一座色澤淡雅、設計頗具特色的兩層建築——白苑餐廳,每日供應湖中鮮活魚餐、魚宴。此洲的特色是菊、桂二美,每至金秋十月,丹桂飄香,沁人心脾;菊花爭妍,令人目迷,此景稱「梁洲秋菊」。
從梁洲向東過翠橋即到翠洲,該洲有露天劇場、翠洲舞台、翠虹廳等建築。其特色為樹多僻靜,那巨傘般的雪松,寶塔形的松柏與成片的竹林,十分幽靜,是情侶們的樂園,此景稱「翠洲雲樹」。如今在旭橋南面水上仿傣族風情築起了一座水寨,名「綠漪小榭」,由20餘間小竹屋組成,各屋間有竹橋相連,遊人坐在屋中或品茗、或進餐、或弈棋、或高歌,如在舟中,情趣獨特。
從環洲向東過菱橋可達菱洲,洲上有動物園。園內伺養著大熊貓、長頸鹿等珍稀動物數十種。該洲緊臨鍾山,鍾山宛如游龍,氣勢雄偉,山頂常有紫金色雲霞繚繞,從菱洲觀賞千變萬化的紫金雲霞,神秘莫測,故稱「菱洲山嵐」。
近年 玄武湖公園 引進了許多大型娛樂項目為遊人助興,如玄武門右側是一個佔地3000平方米的跑馬場,該場馬匹馴服,騎行時有騎兵退伍軍人隨後保護,保證遊客安全。左側有湖上觀光列車向北繞過梁洲、環洲、櫻洲、菱洲,直抵台菱堤。台菱堤西側還有高爾夫球俱樂部和標准網球場。

>> 秦淮河
發源自漂水東廬山與句容華山,自東向西,潺潺地淌過南京市區的南部,又沿著石城的西北注入長江。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古名「淮水」,本名「龍藏浦」。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為王氣,於是「鑿方山,斷長壠為瀆,入於江」,後人誤認為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秦淮河的南京城內河段便是著名的「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的地方。其兩岸優美古樸的風光,眾多的人文勝跡無不體現了金陵古城的古老風貌。
泛舟秦淮河上,盡可一飽秦淮風情。兩岸的建築,最古久的可上溯至晉朝,遊人但見民居密集,商市林立。船公、船娘們身著古裝,搖擼掌篙,一盡遊客們的雅興。兩岸之間,京劇、歌舞、配樂之聲此起彼伏,河中彩燈盞盞,溢彩流金,令人不禁憶起朱自清的《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一篇。

>> 燕子磯
位於南京郊外的直瀆山上,長江三大名磯之一,在南京北郊觀音門外。是岩山東北的一支。海拔只有36米。磯石北面,東北和西北三面懸絕於江,只有南面於江岸陸地毗連。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臨空,遠望若燕子展翅欲飛而得名。直瀆山高40餘米,南連江岸,另三面均被江水圍繞,地勢十分險要,燕子磯總扼大江,地勢險要,磯下驚濤拍石,洶涌澎湃,是重要的長江渡口和軍事重地。被世人稱為萬里長江第一磯。雄踞於山上的燕子磯是觀賞江景的最佳去處。登臨磯頭,看滾滾長江,浩浩盪盪,一瀉千里,蔚為壯觀。西面長江大橋如彩虹橫跨江上,尤其是月夜,皓月當空,江面波光粼粼,江帆點點。燕子磯歷來是文人墨客臨江抒懷的勝地,史可法、龔賢等人都曾在此賦詩。磯頂現有御碑亭一座,亭中石碑正面刻著清乾隆帝所書「燕子磯」三個大字,背面刻著這位萬歲爺所題的一首七絕:「當年聞說繞江瀾,撼地洪濤足下看。卻喜漲沙成綠野,煙林相鑿久相安。」
在燕子磯西南方沿江的懸崖上有若干個石灰岩溶洞,古時游記中稱為岩山12洞,其中主要的有頭台洞、觀音洞、二台洞和三台洞。頭台洞距燕子磯約1公里,洞內鍾乳石奇形怪狀,觀音洞與之毗鄰。其他諸洞景觀亦大同小異。

>> 夫子廟
始建於宋,位於市中心偏南,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是由文教中心演變而成的繁華鬧市,人們通常所說的夫子廟,實際包括夫子廟、學宮和貢院主大建築群。
整個建築群佔地甚廣,南臨秦淮北岸,從文德橋到利涉橋,東起姚家巷,西界四福巷,北憑建康路東段。古代房舍歷遭毀損,各代又興修擴建,重樓疊閣,富麗堂皇,到清末民初,殿字結構和布局,仍為東南各省之冠。今天我們所見的夫子廟建築,一部分為清末重建,一部分為近年重建。其主體依山面池(伴池),外環「萬仞宮牆」,東西坊門所刻「德配天地」和「道貫古今」為曾國藩手跡。正門叫欞星門,後為大成門。過大成門到大成殿,是專門祭祝孔子之處,東西有配殿和長廊。往後為崇聖殿,結構高大,過去是歷代先賢祠。崇聖殿後為治山。山上有顧亭林飼。山頂上有敬一亭,可遠眺鍾山雄姿,近俯夫子廟全景。清末所建江寧府學在夫子廟之東,現大部分建築已毀。
每年農歷正月初一至十八,這里舉行夫子廟燈會,熱鬧非常。1985年,修復了夫子廟古建築群。還改建了夫子廟一帶的市容,許多商店、餐館、小吃店門面都改建成明清風格,並將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建成古色古香的旅遊文化商業街;夫子廟即恢復了舊觀,又展現了新容。夫子廟建築群由孔廟、學宮、 江南貢院 薈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此處可游覽1小時。

>> 舍利塔
始建於隋仁壽元年(601年),始為木塔,後毀於唐武宗會昌年間。現存之塔系南唐時高越、林仁肇建造。從棲霞寺南側圍牆外山路向東行不遠,就可看到 舍利塔 ,該塔用白石砌成,五層八面,高約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態生動傳神。塔基上刻著釋迦牟尼出家修道的故事,依次是托胎、誕生、出遊、苦行、坐禪、說法、降魔、涅磐。該塔為五級八面密檐式石塔,高18.04。塔基上浮雕釋迦八相圖和海石榴、魚、龍、鳳、花卉等圖案;塔身刻有高浮雕天王像、普賢騎象圖和文殊菩薩像,像上面還刻有「匠人徐知謙」等題名。塔檐下雕飛天、樂天、供養人等像。第二層以上每面都刻兩個圓拱形龕,均內雕一酋跏趺坐佛,共計64尊,雕刻精細,甚為生動。全塔造型典雅、秀美,雕刻細膩、精湛,裝飾華麗,為佛教藝術在江南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 雞鳴寺
又稱古 雞鳴寺 ,位於雞籠山東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雞籠山東接 九華山 ,北臨玄武湖,西連鼓樓崗,山高62米,因山勢渾圓似雞籠而得名。雞籠山背湖臨城,滿山濃蔭綠樹,翠色浮空,山清水秀,風景綺麗。 雞鳴寺 寺址所在,三國時屬吳國後苑之地,早在西晉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東晉以後,此處被辟為廷尉署,至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才使這里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同泰寺與台城(宮城)隔路相對,整個寺院依皇家規制而建,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盛極一時,無愧於「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剎之譽。由於皇帝的尊崇,同泰寺儼然如當時南方之佛教中心,天望高僧達摩從印度來建康時,就居於此。
梁武帝經常到寺里說法講經,聽眾逾萬,並曾先後四次捨身到同泰寺為僧,脫下皇帝龍冠莽袍,穿上僧衣,在寺中過起僧人生活,人稱為「皇帝菩薩」。梁大同三年(538年),同泰寺浮圖因雷擊起火,釀成寺內大火,這座龐大的寺院只有瑞儀和柏堂兩個大殿倖存,其餘皆化為灰燼。
「侯景之亂」後,同泰寺荒蕪多年,直至922年楊吳時,才又在同泰寺故址建台城千佛院。南唐時稱凈居寺,建有涵虛閣,後又改稱圓寂寺。至宋代又分其半地置法寶寺。至明初時,這里只有一座小小的普濟禪師廟。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命祟山侯李新督工,在同泰寺故址重新興建寺院,盡拆故宇舊屋,加以拓展擴建,題額為「雞鳴寺」。後經宣德、成化年間的擴建和弘治年間為時六年的大修,寺院規模擴大到佔地一古余畝,常住寺僧有百餘人之多。寺院依山而建,別具風格,共建有殿堂樓閣、台房宇達三十餘座,遠遠望去,儼然一華麗祗園。
清朝康熙年間曾對雞鳴寺進行過兩次大修,並改建了山門。康熙皇帝南巡時,曾登臨寺院,並為這座古剎題書了「古雞鳴寺」大字匾額。乾隆十五年(1751年),地方官為了迎早帝和太後南巡,又重建了憑虛閣,作為駐蹕行宮。清咸豐年間,毀於兵火。同年間重修,僅有房屋十餘間,中間是小院,前面是正殿。至治六年(1867年),寺僧西池等募資修建了觀音樓,樓內供著普渡眾生、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有趣的是,雞鳴寺的觀音與眾不同,為一尊倒坐觀音菩薩像(面朝北而望),佛龕上的楹聯道明原因:「問菩薩為何倒坐,嘆眾生不肯回頭。」雞鳴寺從今又稱為觀音閣、觀音樓。光緒二十年(1894年),兩江總督張之洞又將殿後經堂改建為「豁蒙樓」,並手書匾額。
1958年雞鳴寺改為尼眾道場。「文化大革命」期間,雞鳴寺遭到嚴重破壞。1983年,在方丈宗誠法師領導下重建雞鳴寺。
寺廟修復了頭山門、觀音殿、大雄寶殿、豁蒙樓、景陽樓、韋殿、彌勒殿、志公台、念佛堂、葯師佛塔、藏經樓、法堂、客堂、至今早等,1985年雞鳴寺即重新對外開放,隨後又逐步修了大山門、毗盧寶殿、鍾樓、鼓樓、放生池等建築。自開放以來,雞鳴寺溝通了與港台以及海外佛教界的聯系,常有佛教使吞訪問該寺,交流佛教文化,增進彼此了解。
修復後的雞鳴寺幽凈古樸,煥然一新。由雞鳴寺路左側循石級緩步而上,一座黃牆洞門迎面而立,洞門正中「古雞鳴寺」,四個金字熠熠生輝,這就是雞鳴寺山門。步入山門,左為施食台(志公台)。由施食台往前為彌勒殿,其上為大雄寶殿和觀音樓,殿內供奉著兩尊由泰國贈送的釋迦牟尼和觀音餾金銅坐像,並新塑了觀音應身像三十二尊,供奉於殿內。
大雄寶殿之東為憑虛閣遺址,西為塔院。塔院內全部採用青石磨光雕花工藝,青石鋪設地面,一座七層八面的葯師佛塔拔地而起。是雞鳴寺歷史上的第五座大佛塔。塔身建有內梯外廊,宏麗壯觀,映帶霞輝。此塔被稱為消災延壽的葯師佛塔,含國泰民安和為香客、遊人消災延壽的祝禱之意。寶塔南面正門上額題「葯師佛塔」四個大字。北門門額上鐫刻有「國泰民安」匾額。塔內供奉有葯師佛銅佛像一座,此像原供奉於北京 雍和宮 ,1972年送給南京靈谷寺,靈谷寺維修時,將該佛像暫存市文管會,寶塔建成後,又從文管會迎奉於塔內。塔內每層中間還有四個佛龕,為明代金絲楠木雕,原為北京中南海舊物,每個龕內供奉有一尊捕木的葯師佛像。
觀音樓左側為豁蒙樓,樓甚軒敞。豁蒙樓東即為景陽樓。這兩座名樓為供人憑欄遠眺之處,今已分別辟為茶座和素餐館,為遊客提供良好的服務,使遊客得以一面品茗就餐,一面臨窗賞景,情景至雅。
雞鳴寺集山、水、林、寺於一體,環境十分幽雅。寶剎庄嚴,銅佛閃耀,寺內樓閣參差,殿宇輝煌,浮圖聳空,香火繚繞,遊客不絕。佛殿建築精美佛像庄嚴;宏觀則山明水秀寺優美濃蔭碧翠留人步;登宏塔而俯瞰則群峰拱挹;煙嵐蓊鬱。東抗鍾阜,西接北極,下瞰台城,俯臨玄武,山色湖光,湖中梟雁,歷歷可數。每當春秋之交,仁立塔上,放目遠眺,荷花萬頃,紅綠相間,如漢宮晚妝,美不勝收。

4. 關於佛打敗邪惡的電影

佛教電影:學僧
佛教電影:釋迦牟尼佛傳奇( 佛教電影:香火 電影:刀見笑
傳統越劇:觀音出世 傳統越劇:觀音得道
佛教電影:達摩為何東渡 最新佛教紀實電影《心經》 佛教電影:無常(繁華過後… 印度佛教電影:阿育王
韓國佛教電影:天雲寺(瘋狂 韓國電影:春夏秋冬又一春 佛教電影:十二因緣的故事 佛教話劇:維摩詰居士傳 佛教電影:蓮花生大士傳
佛教電影:玄奘大師(堪稱佛 佛教老電影:觀世音(邵氏電 佛教電影:觀世音菩薩顯靈傳 佛教電影:十殿閻羅 佛教電影:地藏王 佛教電影:印光大師
讓你淚奔的電影:《天堂午餐 電影:大塊頭有大智慧 韓國佛教電影:童僧 電影:秋翁遇仙記 佛教電影:弘一大師 佛教電影:常無常
佛教電影:了凡四訓(達式常 佛教電影:解怨 佛教電影:討債鬼 佛教電影:鏡子
地獄變相圖語音解說導覽 佛教電影:達摩祖師傳(清晰 佛教電影:佛說長壽滅罪經 佛教電影:現世報應
佛教電影:逆緣(念佛生西) 佛教電影:都市和尚 佛教電影:喜馬拉雅 佛教電影:佛祖傳 佛教電影:改變人生
公益佛教電影:地球公民 佛教電影:助念新星 佛教電影:宇宙真相
佛教電影:出家
佛教電影:了凡四訓(經典老 佛教電影:棲霞寺1937
佛教電影:一輪明月(高清版 日本佛教電影:禪 佛教電影:超越輪回 觀世音與海龍王 佛教電影:涅槃祭 日本電影:入殮師
佛教電影:清涼寺鍾聲 佛教電影:六祖慧能傳 佛教電影:密勒日巴 佛教電影:念佛滅罪 佛教電影:冤魂索命 佛教電影:十八層地獄 韓國佛教電影:元曉大師 佛教電影:旅行者與魔術師 佛教電影:鐵眼 佛教電影:夜海航燈 佛教電影:肉身菩薩
佛教電影:釋迦牟尼佛傳奇( 電影:濟公
佛教電影:靜靜的嘛呢石(完 佛教電影:良辰滿願 電影:《新少林寺》 電影:空山靈雨

電影:少林寺(李連傑版) 佛教電影:曼荼羅 佛教電影:暖春
佛教電影:俠僧(客舫奇緣) 佛教電影:八百羅漢 佛教電影:業障 佛教電影:目連救母 佛教電影:媽媽的恩德 佛教電影:再世人狗緣 佛教電影:轉運漢奇遇
電影:《大話西遊之仙履奇緣 佛教電影:新少林五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