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最好的我們電影字幕最後一句是啥
擴展閱讀
香港阿凡達電影票房 2025-02-22 01:53:46

最好的我們電影字幕最後一句是啥

發布時間: 2025-02-20 15:35:33

Ⅰ 你看了電影版《最好的我們》感覺怎麼樣有台詞分享嗎

電影《最好的我們》很好看,下面講講劇情以及台詞分享。

Ⅱ 【無戒學堂】《最好的我們》:我們在一起,就是最好的

《最好的我們》電視劇熱播的時候,我沒有看,只知道口碑很好,偶爾刷了一下小片段。近日電影上映,反而去看了,在高考這一天看這部電影,似乎剛好合適。電影內容無非還是青春二字,不同的是相比於其他的電影,這部電影的青春愛戀不是無疾而終,而是結局美滿。

以前一直很疑惑,既然當時的你是最好的你,後來的我是最好的我,那何為還取名為最好的我們。現在我明白了,最好的我們意味著,我們在一起,便是最好的。

有些相遇恰逢其時,沒有早一秒,也沒有晚一秒,耿耿和余淮便是如此。

高一新生報道的第一天,耿耿和余淮在查看分班表的時候相遇,余淮看著分報表一直傻笑,一旁的耿耿忍不住問他原因。

「你看,我名字左邊的那個人叫耿耿,跟我的名字連起來,正好是耿耿於懷。」

耿耿尷尬而不好意思的回答道:「我就是耿耿。」

初次見面,余淮便記住了這個拘謹可愛的女孩。在選擇座位的時候,主動和老師提出想和耿耿坐一起,而耿耿也是自願和余淮坐到最後一排。

耿耿成績不好,余淮卻總是輕松考取年級第一。耿耿數學題目聽不懂,卻不好意思在課堂上和老師講明自己的困惑,於是,余淮根據耿耿試卷上的錯題,和老師說自己不懂,請求再講一篇。耿耿理科不行,但為了余淮,毅然決然的選擇理科,為此,余淮每天都很認真得幫她補習功課。

兩人做了一個高中的同桌,互相鼓勵著,進步著,為了高考卯足勁的學習,只為了考取同一個大學。

我想,喜歡一個人最好的狀態,便是如耿耿余淮一樣,我們一起努力成為更好的人。

喜歡余淮的耿耿是自卑的,在耿耿眼中,余淮是那個會發光的人。她說,如果她是一個果子,余淮要是想摘這顆果子,都不用抬頭,而是需要彎腰。但她不想,所以她想要努力成為可以和余淮並肩而行的人。為此,她拼了命的奔跑,直至摔倒。夜以繼日的學習,直至高考結束。

同樣,喜歡著耿耿的余淮也是自卑的,他的家庭讓他自卑,未來的走向讓他自卑,他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保護和給予耿耿更好的未來。所以,直到高考前天,余淮也沒有說出那句喜歡,才會在高考結束後消失在耿耿的世界裡七年之久,才會在同學聚會穿著一件不合身的西裝外套。

但,也正是這種小心翼翼的喜歡讓人動容, 我喜歡你,是一件只關於我,而無關於你的事情。 為了與你同行,我願意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為了不拖累你,我願意退出你的人生。

每個人的高中,可能會忘記任課老師,但絕對會對班主任印象深刻。

這部電影中的班主任便是很好的例證,初次擔任班主任,主張民主,座位按照學生的喜好安排。合唱比賽時,不給學生壓力,只要求力爭前三,保底前十,爭取不墊底就好了。就算,最後班級同學瞞著他把合唱曲目《黃河大合唱》換成《勇氣》,導致沒有排名也沒有生氣,反而告訴學生他們是好樣的。

在發現班級同學因為成績差去人才市場僱人開家長會時,沒有暴跳如雷,沒有強硬要求請家長,而是對學生細細寬慰,真誠溝通,解了學生的心結,贏得尊重。

在面對畢業班的學生在操場唱歌表白時,沒有和校長以及其他教師一樣認為這是傷風敗俗的事情,不認為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而是在學生重新站起來時給予掌聲和鼓勵。

在最後的畢業前夕,告誡學生「選擇真正有價值的,不要因為自己的任性而後悔,不要因為自己的不配錯過在乎的人」。

這個班主任和我高中的班主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的班主任也是和我們同時進校,第一次帶班。在各類比賽時,也總是寬慰我們「比賽第二,友情第一,盡力就好」。

會在運動會時和我們一起穿班服,不認為早戀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會和我們一起壓馬路,聊各種話題。

一個好的班主任,是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的。 電影的班主任無疑是改變了耿耿余淮和貝塔等人人生的人,而我的班主任也影響了我整個人生。

如果不是她,我可能不會是現在的我。正是因為她的鼓勵和不放棄,才讓我從一個連集合都不會做的人一步步越來越好。一步步更加有信心。

在我心裡,她對我的影響是無可替代的。希望這樣的教師越來越多,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

當時的余淮是最好的他,後來的耿耿是最好的她,可是最好的耿耿和余淮之間,隔了一整個青春,怎麼追也追趕不上的青春。

優秀驕傲如余淮,因為母親得了尿毒症,在高考前夕在耿耿面前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考上了美國的學校,卻因為無法支付學費而放棄。

余淮選擇承擔責任,照顧母親,賣了房子,提前出學校工作,消失在耿耿的世界裡,拒絕耿耿七年後的表白。卻還是會把耿耿高考前夕為他畫的幸運符紋成紋身。

耿耿為了他去了北京,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攝影師,發展得越來越好,而他只能在逼仄而狹小的空間里生存。

但,只要我們在一起,就是最好的。

七年後,耿耿明白了余淮的不辭而別,懂得了余淮言語背後的心酸,知曉了余淮幽居於心口的秘密,再三挽回,表達心意。

在晚秋高地,在兩人一起種植的樹木前,耿耿七年前刻的耿耿余淮四字依舊清晰可見,一切又回到了原點,余淮說:「你看,我名字左邊的那個人叫耿耿,跟我的名字連起來,正好是耿耿於懷。」

雖然最好的你和最好的我之間相隔了整個青春,但彼此從未改變的心意,連接了整個青春,在最好的你和最好的我之間駕起了一座名為「時間」的橋。

這部電影是採用過去和現在交錯敘述的方式,有些情節的安排上有些不流暢,有些地方也略有些尷尬,還有就是部分角色長大了還是很像高中生。我沒有看過原著,但據部分原著粉說,電影似乎改變了主角的人設。

不過,若是當成一部新的電影來看的話,還是不錯的,有笑點,有淚點,沒有狗血的三角戀和打胎之類的情節,就是兩個人互相喜歡,努力成長的故事。

Ⅲ 最好的我們結局是什麼

她們在一家御啟賣咖啡廳見面,但那是在三年之後,她們3年沒有聯系了。

結尾類似回憶的片段是郭陽沒有追出去,最後演的那個場景芳芳轉過去有郭陽那是想像的了,因為那時廣場上一個人也沒有了。

電影最後一幕給出的是理想結局,早些已經給出了現實結局。現實中,女主因為男主看球一夜未歸生氣,第二次提出分手並拉著行李箱離開,在抵達火車站廣場回眸時男主並沒有跟來,最後真的分了手。

女主將整個注意力完全陷入了愛情,大學期間對任何事提沒有興趣,唯一想做的不是買車票返鄉看男主,就是煲電話暫時替代,更甚至自己說:「即使在一起還是覺得不夠。」如此黏著的女主受不了男主做其他任何事。

探監一般的女主實際上在迫使男主在自由與戀愛中間作選擇,第一次男主選擇了戀愛,第二次男主選擇了自由。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兩個為人處世的道理:

1、來之難則待之重,來之易則待之輕,人性。

2、任何人相處都要保持和利用距離,首先這是為了尊重對方的自由,其次這是為了創造神秘感。

兩人剛開始那麼相互吸引的原因是兩人剛開始存在著外在距離和心理距離,神秘感十足,女主懷揣著各種猜測與男主互動,雖然不知道下一步會是什麼,但這足以讓兩人興奮,就像影片中投硬幣一樣;可隨著彼此相互了解,距離拉近和消失,兩人在一起變得平平淡淡,甚至因瑣事而吵鬧;然而女主一離開家鄉,又被男主強烈地吸引。

拓展資料:

一、劇情簡介:

故事由童年、少年和青年的三段組成。

童年時期和一個男生之間朦朧的好感,因羞澀和不解而變成了互相的傷害;少年時期被一個彈吉他的男生吸引,獨自戀著喜悅、悲傷,卻沒有勇氣去面對一次千辛萬苦等來的交集;長大成人終於有了一個追求自己且自己也喜歡的男生,熱烈相戀,天時地利旁孝人和,但也終究因為不懂愛情而難以把握這份初次的戀情。

為了邂逅她人生中「第一次」,楊芳芳(譚松韻飾)特意將自己細心裝扮,經歷了從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蛻變,為的是要在「最美的時候」和自己心目中的「他」郭陽(羅雲熙飾)相遇。

然而這第一次的愛情經歷卻不像她想像中那樣完美,在心花怒放的美麗盛開之後,緊隨而來的是暴風驟雨鎮逗般的痛苦和失落。芳芳於是決定,要在最美的時候與她心愛的初戀男友分開,把他們愛情永遠留存在最美的時刻……

二、、影片花絮

西南景色孕育純愛 北上廣奮斗見證愛情遷徙

影片中,銀幕新星譚松韻和羅雲熙在片中演繹了一段鎮遠古城和大都市廣州之間的異地戀愛。對於考上了廣州的「楊芳芳」(譚松韻飾)和留在家鄉貴州讀書的「郭陽」(羅雲熙飾),愛情的保質期是與時空距離的賽跑。

關於「愛情遷徙」概念情節的創作來源,吳娜導演說,「大陸有許多年輕人,是從小地方來到大城市,這其中包括我自己和我身邊最熟悉最親近的朋友。在懷著對大城市的憧憬和嚮往勇敢地出走時,卻想不到會從此與自己所愛的人相隔千里……」。

頗具國情特色的「異地戀」戳中了許多年輕人的戀愛隱痛,引起了在場80、90後觀眾的強烈共鳴:「我已經有兩段戀愛都是因為異地而分開了」; 「那些年的我自己,就是這樣的」。

Ⅳ 最好的我們下一句怎麼說

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最好的我們,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這句話來自電視劇《你好,舊時光》,「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這句話的的意思是希望有許多的時間可以用來回首往事,同時也希望和深愛的人一起慢慢變老,共同度過餘生。這句話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對愛情的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