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部電影中,女主角小名叫小恩,她媽媽是日本人,叫葵子。是那部電影啊
《客途秋恨》,在網上找到的,我沒看過。
《客途秋恨》,這是我最新看過的一部許鞍華的作品,卻是我的收藏中她的最老的片子了。同樣是一個黃昏,同樣是一個人靜靜地看完,沉澱下來的,是一絲淡淡的鄉愁和傷感,一股濃濃的母女溫情。據說這部電影帶有半自傳的性質,許鞍華的母親就是當年戰亂滯留在華的日本女子,怪不得如此感同身受啊。
影片的第一個鏡頭是一個自行車輪的定格,然而是經過處理了的,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其實仔細看也看不出,還以為一面沉靜的湖水上微微泛起了漣漪。直到影片真正開始,才發現車輪一轉,小恩(張曼玉)騎著單車出現在我們面前。
這是小恩在倫敦讀大學的最後一年,她甚至已經拿到了BBC面試的通知,卻最終因為趕去參加妹妹小惠的婚禮,放棄了這一難得的機會,回到了闊別的香港。正所謂「近鄉情更怯」,小恩的返鄉卻因為自身的經歷,更有著與眾不同的愁緒。影片於是在這里開始穿插許多回憶性的鏡頭,並從此將整個情節放在回憶與現實的交錯中展開,傳遞著一種懷舊和傷感。
回到香港與母親葵子(陸小芬)的第一次交流,便不難看出這一對母女之間關系的復雜與微妙。影片的張力便在這里。
原來葵子是一個日本人,抗戰結束之後染病為一名中國軍官(李子雄)所救,因感恩而獨自隨夫留在中國生活。由於對中國語言和風俗習慣的陌生而被婆家冷落,心中沒有安全感,空虛,寂寞,甚至親生的女兒小恩也和自己有著不小的隔閡。直到隨夫遷離婆家廣州,才逐漸投入香港婦女的生活圈,變成一個喜歡打牌玩樂的居家女人。
長女小恩從小便與爺爺奶奶有著很深的感情,對母親卻一向感情冷淡,在母親負氣與父親遷至香港之時,她仍然願意留在廣州生活。等到成年之後搬回香港,卻已經發現與母親、與父親、與這個家有些格格不入了。絕望的她決定背棄這個家庭,一個人搬去學校宿舍里住。即使是父親在她臨走前告訴她母親是日本人這一消息,年輕的她也無法理解這與她們冷漠的母女之情有什麼關系。
畢業後小恩便直接去了倫敦讀大學。香港的家對她而言,似乎只是一個碼頭,一個渡口;而自己,就像一個永遠的旅客,無牽無掛;也只有廣州,才能勾起內心深處那一抹馬不停蹄的憂傷。也正是如此,我才理解了小恩為什麼無論在哪裡,都總是萬分關注電台那邊的中國,那邊的廣州,以及電視里的文革。
其實小恩對葵子的感情是復雜的,並不僅僅因為從來沒有得到母愛的眷顧而怨恨,也不僅僅因為沒有陪在父母身邊盡孝而歉疚。在改善母女關系這一問題上,她無疑是主動的、耐心的,至於最初無法取得相應的效果,那完全是因為時機不對。
機會來自妹妹小惠的遠嫁。
小惠出嫁移民去了加拿大,無可奈何的小恩只能頭一回一個人陪著母親生活。剛開始的那段日子無疑是一種煎熬,幸而小恩是耐心的,在葵子做出赴日本省親的決定時,不放心的女兒毅然同母親一起,踏上了另外一個異鄉的旅程。也只有到了日本,當周遭的一切突然變得陌生——陌生的風物,陌生的語言,陌生的人情,只能俯首埋聲,孤單惶恐——小恩才徹底明白了母親當年的處境,才理解了常人所無法理解的那種「客途秋恨」。
影片的高潮是在母女二人深情的依偎中出現的,那輕輕的相擁,足以化解任何藏埋在心底的恩怨情仇,足以溝通任何母親與子女的心靈!
最後的小恩,終於得以再次回到廣州這一心中唯一的「家」,得以見到了自己深愛著的爺爺和奶奶,盡管此時的爺爺由於受到文革的迫害而中風。也只有回到這里,小恩才知道這里才是自己永遠的家!
這時耳邊響起了小恩的一段獨白,也是這部電影的最後一聲嘆息:
「當我看著媽媽走遠的背影,我覺得我好象了解了她的心情,一度我不也是絕望地背棄過什麼嗎?只是那年我才15歲,而媽媽已經是快50歲的人了,她還有機會像我這樣得到贖解嗎?」
我不是女孩,或許不能理解一些母女之間感情特有的復雜,但這卻並不妨礙我喜歡這部電影;就好像許多女孩都不可能和我一樣,對《大河戀》中的父子、兄弟之情有著那樣真實、切身的體驗,這也依然不能影響她們對它的熱愛。
後來才知道,「客途秋恨」這個片名,出自粵曲名伶白駒榮的南音;而台灣有一個名叫曾淑勤的台灣女歌手,也曾唱過一首叫做《客途秋恨》的歌曲,歌詞很凄美,甚合我心。http://hi..com/nibenchu/blog/item/f3c9dcdeecf7615bcdbf1a5d.html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450847.html
㈡ 有哪些好看的日本電影
給大家推薦三部超級好看的日本電影。
第一部:《千與千尋》網路評分9.1,這是2001年上映的一部動畫片,描述的是一個奇妙的故事。千尋只有十歲,在魔女老闆的奇特世界裡,小千尋非常的勇敢,為了拯救父母她歷經無數的磨難,最後終於成功的救出自己的父母,而且小千尋還找到了自己的「小白龍」。
㈢ 我想知道一部90年代日本電影的名字。
對,就是《少女疑雲》,里邊女孩好像也是RH負AB型血,警官好像是宇津井健演的,就是演大島茂的那位。我喜歡他勝過高倉健。
主演: 小泉今日子 / 辰巳琢郎 / 風間杜夫
上映年度: 1985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又名: 少女に何が起こったか
故事的大綱是講音樂學院院長的獨生子東雪彥(風間杜夫飾)跟女傭野川(市毛良枝飾)私奔,還和女傭生了個女兒東雪,結果不到一年從小養尊處優的東雪彥為了養家糊口最終得了重病去世了.後來在小雪十八歲那年女傭也死了,臨死的時候叫小雪到東京去認祖歸宗.於是小女孩就拿著地址孤身一人從北海道到東京去找他唯一的親人_____爺爺.當她拿著地址到音樂學院去找爺爺的時候意外的被琴聲吸引,闖近了練琴房打斷了正在彈琴的大津老師(辰巳琢郎飾),他非常生氣別人打斷他的演奏,大聲的叫小雪滾出去.而小雪卻在被大津老師的琴聲吸引的時候也移落了一顆少女芳心.
小雪沒有想自己的尋親之路並沒有那麼的順利,爺爺對於自己兒子的死心有芥蒂,一直認為造成他兒子死亡的人就是眼前的小雪和她的母親.於是就非常的不喜歡她,甚至不願意承認她是自己的孫女.所以小雪在劇中一直被叫做野川雪。小雪的姑姑一家對小雪也是萬般刁難,因為如果小雪不出現的話,他們的女兒美津子(賀來千賀子飾)將是爺爺的唯一的法律繼承人,
美津子對這個突然間出現和自己搶財產的從鄉下來的粗魯的丫頭更是十分的討厭,
可是 ,血濃於於水固執的爺爺最終決定給小雪一個認祖歸宗的機會.他說他們家是一個音樂世家,代代都是音樂的才子才女,在日本音樂界有著至高無上的榮譽和地位. 當年他的父親為了她的母親,放棄了音樂,用那隻攤鋼琴的手干粗活,這是對他們家族的侮辱.如果她流著他們家族的血那就是應該是一個天生的鋼琴家,她一定是會獲得鋼琴大獎的,如果在下次的比賽中折桂那麼他就承認小雪是她的孫女.
於是小雪的鋼琴生涯開始了.她對鋼琴所付出的努力和堅韌不拔的刻苦精神打動了鋼琴天才,大津老師老師.但是在小雪出現之前大津老師就在爺爺的意思下與美津子定了婚。
小雪的鋼琴技藝在突飛猛進,同時突飛猛進的還有與大津老師的感情,美津子為了奪回男主角的愛與小雪打賭,說如果在最後的比賽中小雪獲勝了,她不僅可以獲得爺爺的認可也可以得到大津老師,但是她如果輸了就得離開東京回北海道,並且一輩子不可以和大津老師見面.
故事的最後當然是小雪獲得了勝利,他獲得了爺爺的認可也得到了自己心愛的男人
㈣ 求一部日本電影 是由五個獨立的故事組成的 電影的劇情讓人想像不到
ZOO 繼續活下去的5個故事
剛在亂逛的時候發現的
由五位導演執導的、充滿悲哀苦悶氣息的5個故事。
人気作家乙一、珠玉短編集「ZOO」(集英社刊)的劇場電影版本。在電影畫、日劇、CM、游戲、CG動畫領域活躍著的五位多才導演把乙一的作品映像化。5個故事各具異彩、每一個都發散著這個世界所有的光明面與黑暗面。
「小飾與洋子」
如果媽媽要殺我、會用什麼方法呢? 小飾(小林涼子)與我=洋子(小林涼子)是一對雙胞胎姐妹。但是、媽媽(松田美由紀)只寵愛著小飾、既不給我房間也不給我食物、而且不斷虐待。為了從這樣的境遇中逃離、事態朝想像不到的方向發展…。
「SEVEN ROOMS」
某日突然、姐姐(市川由衣)和我(須賀健太)被關進了一所封閉的小房間。這樣的房間總共有7個。其它的6個也分別關著一個人。連接房間與房間的排水溝只有體形小的我才能鑽過。被關第6天就將被殺掉! 兩人能生存下來嗎...
「SO-far」
和父母團聚在客廳的沙發的片刻,是我(神木隆之介)幸福的時候,但是從什麼時候起變得不可思議了,爸爸(杉本哲太)以為母親死了,母親(鈴木杏樹)深信父親死了,各自能看到的只有我,只有我牽連這三個人的世界中,結果就是想從那個世界中開始離開……
「向陽之詩」
為了將一個男子(聲:龍坐)埋葬、我(聲:鈴木かすみ)被製造出來。為了這個必須了解死亡的含義。在與男子一起的生活中學到了很多、也感受到很多。然而、在男子將死的時候…所有的疑團都將解開。
「ZOO」
在廢棄的動物園、男子(村上淳)誤殺了戀人(浜崎茜)。之後他毎天去動物園拍攝戀人屍體的照片。不久、他的身體開始起了變化。應該存在的動物園沒有了、並且收到不能再拍到的戀人照片。夢與現實的區別開始變得模糊…
㈤ 幾年前看過一部日本電影講述的一個小孩子和一個狐狸的故事 叫什麼物語來著知道的說下
《子狐物語》
㈥ 求一部日本老電影的名子,童話或傳說色彩的主角是個小女孩,裡面有麵包圈樹還有小的被關在鉛筆盒裡的小妖
我也依稀記著看過這個電影,好像最後小女孩騎著天鵝飛進了天堂……,當時感覺好傷感啊!以下是網上關於此片的介紹,說是叫《童年軼事》?這個名字很不熟悉啊,國內翻譯的那個電影是這個名字嗎?
央視翻譯成《童年軼事》92年播的
==============================
一個10歲左右的男孩家裡有個老太太總給他講鬼故事,
我記得有什麼趴在人身上讓人動不了的藍色的滑溜鬼,
洗澡時出現的紅色的小鬼,撒豆的鬼……
男孩手上長了個瘊子老太太告訴他要用茄子皮蹭掉,
他剛要動手小瘊子跟他求饒他就沒蹭,
結果小瘊子變成了大鬼,
老太太就給他全身畫了符大鬼就看不到他了……
後來從東京來了一個得了結核病的女孩,
男孩很喜歡她,
有一次男孩做夢夢見和女孩一起騎著鶴飛到天上,
還在天上看見了做第二職業的撒豆鬼,
然後女孩就撇下他自己飛走了,
男孩醒過來就得知他喜歡的少女已經病死了,
他很難過,他的爸爸對他說
"你一定是戀愛了,我初戀是在幼兒園,我們幼兒園的老師轉走了,我哭得死去活來"……
以下是我在網上找到的某人對於此片的記憶:
那是很久以前看的一部電影中的一個鏡頭。那是一部日本電影,據說由一個漫畫家的童年回憶拍成。那裡有很多動畫,主要就是那些鬼。
有很多種鬼,名字我只記得一個「撒豆鬼」,還有幫人在考試中作弊的鬼,以及說了上述那句話的鬼。全都很有趣,有些很可愛。
人在小時候能看見這些鬼,就像在人類社會的童年,神也是與人同住的。
片中主人公——一個小孩,在一個老婆婆幫他開了眼後,就在周圍看到各種各樣的鬼。
這部片子挺好,而根據一個定律,我沒看到它的開始。(好片子總看不到開頭。)之所以喜歡,原因之一,所敘述的事發生在一個夏天,童年的夏天特別漫長。(我童年的日子,無論夏冬,一樣蒼白。)
當時的日本社會也處於童年,也就是說處於變革之中,又一次站在起跑線上。也是充滿了躁動,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活力。他的父親將電影介紹到鄉村,開了一家電影院。幾個小夥伴聽說城裡來了一種新的食品叫麵包,走了好幾里路,買了幾個回來,本來他想將麵包送給一位心儀的小姑娘,(她是城裡人,下鄉養病)走得又累又餓,在想像中看到她拿著麵包,說「連麵包也沒吃過,真是鄉下人啊!」一氣之下就將麵包吃了。
我的悲喜過多地被「國家」這個龐然大物所操縱,不是很能以個體為單位看事物。由此片中所有人的行為在我看來都很有朝氣,預示了遠大的前程,充滿了生命力。其實當然不比如此附會。那個小姑娘生病死去,也出現了一段動畫,只有小孩才能將死亡想得這么美。(我當然沒當過這種小孩。)片子最後就是在鬼節(?)他與父親及許多人到河邊放燈,死亡在其中有極淡的哀愁,反而更多的是生命力。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8589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