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 三大戰役~快快
大決戰遼沈戰役
大決戰2淮海戰役
大決戰3平津戰役
全面、翔實的紀錄了解放戰爭中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全過程。1988年拍攝完成後,曾獲巨大的社會反響。軍事科學院與八一電影製片廠聯合攝制。由鄧小平同志生前題寫總片名,陳雲、聶榮臻同志分別寫分集片名。
[戰爭][三大戰役合集][RMVB/2.2G]
【影片名稱】: 三大戰役(Three campaign )
【影片格式】: RMVB
【檔案大小】: 2.2G
【影片字幕】: 繁中、簡中或無
【做種期限】: 5個種子出現 或 3天(自torrent檔發布起,30k bytes/Sec 全天候做種3天)
【影片截圖】:
【影片簡介】:
國共內戰時三大戰役中遼沈戰役,造就了***戰勝國民黨的有利條件。一九四八年三月,為適應解放戰爭形勢的需要,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領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離開東北來到河北省與劉少奇、朱德等相討目前形勢。及時把握住戰略決戰的時機,並決定首戰殘擊已處處於困境的東北國民黨軍衛立煌集團,命令東北野戰軍主力南下北寧線,並封閉蔣軍後路。
林虎提出首先攻打長春,來殘滅沈陽援敵之戰役計劃,四八年七月,林彪致電軍委,決定按照毛澤東的意見,南下北寧線作戰。在此期間,蔣介石對東北蔣軍的撤與守,曾反復研究。出於政治利害的考慮,最後決定將主力撤至錦州,等待國際局勢變化。九月十二日,遼沈戰役開始。十月十四日,東野主力向錦州發起總攻,僅用三十一小時便攻克錦州,殲敵十萬餘人。接著,長春宣告解放。未幾,沈陽、營口亦相繼解放。在東北野戰軍南下北寧線同時,華東野戰軍勝利舉行了濟南戰役,中央軍委決定發起淮海戰役。
Ⅱ 大決戰1遼沈戰役dvd國語中字.rmvb用什麼播放軟體
對於大決戰1遼沈戰役dvd國語中字.rmvb這種格式的視頻文件,您可以選擇使用real player播放器,它以其專業的性能受到廣泛認可。當然,您也可以嘗試其他播放軟體,如暴風影音、KMPlyer,它們也能夠很好地支持rmvb格式的播放。
Real player播放器界面簡潔,功能強大,不僅支持rmvb格式,還兼容多種視頻格式,對於文件的兼容性非常好。同時,它還提供了音視頻解碼優化、網路加速播放等功能,確保用戶能夠流暢地觀看視頻。
暴風影音播放器則以其良好的兼容性、豐富的插件庫和人性化的操作界面著稱,它同樣支持rmvb格式,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播放需求。此外,暴風影音還提供了在線觀看、截圖、字幕等實用功能。
KMPlyer是一款小巧的播放器,它專注於rmvb格式的播放,對於這種格式的支持非常穩定。KMPlyer界面簡潔,操作方便,適合追求簡潔體驗的用戶。盡管KMPlyer在其他格式的支持上可能不如前兩者,但它在rmvb格式上的表現無疑是值得信賴的。
總的來說,無論是real player、暴風影音還是KMPlyer,都能滿足您對大決戰1遼沈戰役dvd國語中字.rmvb這類視頻文件的播放需求。您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使用習慣,選擇最適合您的播放軟體。
Ⅲ 濟南戰役詳細情況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華東野戰軍執行中央軍委關於「攻濟打援」的指示,在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兼代政委粟裕的統一指揮下進行濟南戰役(也稱濟徐戰役),以參戰總兵力的44%約14萬人組成攻城集團,以56%約18萬人組成打援集團,經過8晝夜的激烈攻堅作戰,在徐州之敵尚未來得及北援的情況下,全殲守敵10.4萬餘人(包括起義一個軍2萬人),南京與天津間的最大城市山東省會濟南宣告解放。攻克濟南表明,人民解放軍開始突破帶決戰性的攻堅戰這一關,揭開了戰略決戰的序幕。
1948 年8 月,敵徐州「剿總」和華中「剿總」依據南京軍事會議決定的戰略方針,進一步加強了各戰略要點的防禦工事和兵力,將原來的整編軍改為兵團,連同原有的兵團共轄7 個兵團,並進一步加強了幾個主力兵團的兵力,分別配置在以徐州、信陽為中心的地區,以加強中原的防禦。其中,徐州「剿總」共轄6 個綏靖區、4 個兵團,連同特種兵及保安團隊共70萬餘人,其部署是:第1、第2、第3、第4、第9、第11綏靖區共15 個整編師42個旅分別防守淮陰、濟南、台兒庄、菏澤、海州、青島等地;第7兵團3個整編師6個旅位於徐州以東新安鎮地區,第2兵團4 個整編師13個旅位於商丘、碭山地區,第13兵團2 個整編師6個旅位於固鎮、蚌埠地區,第16兵團3 個整編師6 個旅位於鄭州地區。另「剿總」直轄2 個整編師位於徐州。
中原、華東兩野戰軍在戰爭第二年,經過內外線配合作戰,殲滅了大量敵人,解放了許多重要城鎮和廣大鄉村,打通了中原、華東兩解放區的聯系。在山東境內,除青島、煙台、臨沂、濟南等孤立據點尚為敵盤踞外,其餘已全獲解放。此時,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的第1、第4、第8縱隊位於毫縣、渦陽地區,第3、第6、第10、兩廣縱隊及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位於濟寧、嘉祥、金鄉地區,蘇北兵團第2、第11、第12縱隊位於沭陽、漣水地區,山東兵團第7、第9、第13縱隊及渤海、魯中南縱隊位於萊蕪、泰安地區休整;中原野戰軍主力位於寶豐等地區休整,准備雨季後對敵開展更大規模的攻勢作戰。
敵我雙方的基本情況,豫東戰役和津浦路中段戰役勝利結束後,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於1948 年7 月14 日指示華東野戰軍准備攻取濟南,相機殲滅部分援敵,並指出:「如能在8、9兩月攻克濟南,則許譚全軍可於10月間南下配合粟陳、韋吉打幾個大仗,爭取於冬春奪取徐州。」要求華野首長據此考慮下步作戰方案。
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粟裕依據中央軍委的指示和華東地區敵情,於8 月10 日提出了下步作戰的3個方案:
(一)集中華野全力進入豫皖蘇及蘇北地區,切斷徐蚌鐵路,孤立徐州,著重求殲徐州出援的敵人;
(二)集中主力首先攻佔濟南,以必要兵力阻擊徐州可能北援的敵人;
(三)攻佔濟南與打援同時實施,但有重點地使用兵力,第一階段先以一部奪取濟南機場,主力求殲徐州援敵一部。第二階段以一部兵力阻擊援敵,主力轉攻濟南。通過比較,粟裕認為以執行第三方案為有利。
鑒於徐州至濟南間有公路與津浦路相平行,地形較開闊,滕縣、鄒縣間及泰安以北各有一片山區,商丘北至濟寧、汶上間全為平原,自徐州以北的利國驛向西北經濟寧直達東平,有運河及微山、蜀山、東平等一連串湖泊,加上徐州敵軍的部署,粟裕判斷徐州之敵可能分兩路沿津浦路及經魯西南北援,因而准備將打援戰場選擇在汶河以北、泰安以西、肥城以南地區或鄒縣、膝縣間地區,阻援戰場選擇在魯西南金鄉、巨野、嘉祥地區。8 月12 日,中央軍委復電同意實行攻濟打援的作戰方針,並指出作戰結果預計有三種可能:
第一,打一個極大的殲滅戰,即既攻克濟南,又殲滅大部分援敵;
第二,打一個大的殲滅戰,即既攻克濟南,又殲滅一部分援敵;
第三,濟南既未攻克,援敵又不好打,形成僵局,只好另尋戰機。
同時又指出,依中原作戰經驗,要估計到一種可能出現的情況,即我不真攻濟南,徐州援敵必緩緩推進,並不真援,使我無戰機可尋。因此,「我們目前傾向於攻城打援分工協作,以達既攻克濟南,又殲滅一部援敵之目的。」在阻援、打援部署方面,軍委指出:應將兵力全部置於嘉祥、巨野、兗州、濟寧及其以南地區,「夾運(河)而陣」,以便隨時轉移兵力用於阻擊或殲滅援敵。隨後,粟裕依據軍委指示,對戰役的實施和兵力使用問題,作了初步部署。
26日中央軍委復電指出:此次戰役必須預先估計三種結果:
(一)在援敵距離尚遠之時攻克濟南,
(二)在援敵距離已近之時攻克濟南;
(三)在援敵距離已近之時尚未攻克濟南。我軍應爭取第一、第二種可能,在第三種情況下,即應臨時改變作戰計劃,由以攻城為主,改變為以打援為主,待打勝援敵後再攻城。因此,攻城應留出必要的預備兵力,阻援、打援集團更應留出強大的預備兵
力,以便在第三種情況下能夠消滅援敵。同時,應構築多道堅固阻援陣地。28 日軍委又強調指出:此役關系甚大,戰役計劃應以能應付最壞的情況為出發點,准備用20 天到2個月的時間完成戰役。時間則決定於是否能阻住援敵並殲滅其一部,因此在兵力使用上,應以一部兵力真攻濟南,集中最大兵力於阻援與打援方向。整個攻濟打援戰役由華野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粟裕統一指揮,攻城部隊統由山東兵團司令員許世友、華東野戰軍副政治委員兼山東兵團政治委員譚震林、副司令員王建安統一指揮。策應華東野戰軍的攻濟作戰,中央軍委確定中原野戰軍繼續集結於豫西地區休整,待敵人在濟南、徐州吃緊,第3、第16兵團被迫增援時,殲擊其一部,使其不能東進參戰。
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華東野戰軍前委經過認真討論,最後定下了以攻佔濟南為唯一目的,並求殲援敵之一部的戰役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