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邪典片,德川酷刑圖景
中國古代有五馬分屍,日本則有雙牛裂身。同樣的殘酷,同樣的震驚,人性之惡,真是沒有下限!
在這部電影中,就詳細展現了雙牛裂身的殘酷場面:將犯人捆綁在一塊大木板上,兩手兩腿伸開成一個大字形,雙腳上左右各綁上長繩,繩子兩端就栓著兩只大公牛。
一聲令下,兩邊的行刑者使勁驅趕著公牛,那受刑者一開始還全力反抗,然而終究人斗不過兩頭大畜牲,瞬間就被撕開了,血濺當場…
這畫面不像餐盤毀指中的一隻手撕雞那麼感人,而是恐怖,惡心,然而高高在上的行刑官員,竟然哈哈大笑,看得興高采烈…
《德川女性酷刑 雙牛裂身》,由牧口雄二執導,風戸佑介、汐路章、橘麻紀等主演的兩段式日本恐怖劇情片,於 1976 年上映。
這是一部尋求感官刺激的邪典cult電影,就這部電影而言,說日本人變態,是很正確的。
影片講述了發生在德川時期的兩個殘酷故事:
牛裂篇:長崎官員殘暴成性,發明各種酷刑迫害基督教徒。在官府奉職的佐佐木伊織與女孩登世相愛,然登世一家為基督徒,一家人遭遇了殘酷的刑罰。伊織帶登世逃跑未遂,最後登世遭受了殘酷的牛裂之刑。
鋸刑篇:私生子舍藏逛青樓無錢付帳,被逼做工償還纖沖配,期間目睹了妓女們所遭受的種種非人折磨。舍藏和妓女一起逃亡,不幸被抓,遭受了一系列殘酷的刑法……
有人將這部電影與香港電影《滿清十大酷刑》相比,此間差距甚大。《滿清》至少有些文化展示,拍得也很唯美,然而本片以純展示酷刑為樂,諸如炮烙,火刑,腰斬,大錘砸腳,下油鍋,蛇咬等等不一而足,雙牛裂身更是謂為奇觀!
在鋸刑篇中,導演採用一種戲謔鬧劇的手法,從私生子舍藏這個第三者的角度,展現了妓女的悲慘生活。其中充滿性虐,比如小狗舔人,判頃人工墮胎,等殘忍的過程。男女主人公被抓後,像畜牲一樣被鎖在街頭的籠子里,任路人宰割…
正如影片開頭所說:弱肉強食是人類的天性,酷刑的歷史就是人類進化的歷史。在蠻荒時期人類茹毛飲血,與動物無異;人猿揖別之後,文明與野蠻並存。
在血色和獸性之外,導演點綴了愛情、親情和人性。結尾,男主人公雖然自己被束縛,也要拚命為女人要一口食物…或許就是這一絲人性的光輝,讓人類得以延續。
2. 請大家推薦我幾個經典一些的日本電影 我日語專業的呵呵 謝謝了
1《七武士》(1954)
導演:黑澤明主演:三船敏郎志村喬
《七武士》是日本電影史上大型古裝現代片的開山之作。在戰後多次有關電影史上的名片評選中始終名列前茅,成為日本人心目中"日本電影"的代名詞,也是日本電影人心目中作為兼收並蓄東西方文化的當代電影的典範。日本影評家曾稱該片為"日本的西部片"。影片由黑澤明執導,由黑澤明的編劇班子橋本忍、小國英雄合作編劇,由著名演員志村喬、三船敏郎、千秋實等主演。故事描寫常遭強盜洗劫的偏僻小村莊的村民僱傭七名浪人武士來保衛村莊。武士勘兵衛率全村村民做了種種防禦。當麥收季節來臨,強盜仍舊沖進了村莊。七武士忘我血戰,犧牲巨大,武士菊千代全家被殺,自己也與敵人同歸於盡。武士久藏、平八、勝四郎陣亡,終於殲滅了來犯的強盜。恢復和平寧靜的小村周圍山丘上,豎起了一個個嶄新的墓碑,勘兵衛遠眺墓碑感慨地說:"真正偉大的還是與大地同呼吸共命運的農民啊!"影片最精彩的場面是黑澤明多台望遠鏡頭攝制的在狂風暴雨中拚死決戰的場面。該片曾獲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該片的VCD、DVD在北京部分音像店有售。
2《浮雲》(1955)
導演:成瀨已喜男主演:高峰秀子森雅之
名列第二的是由成瀨已喜男執導的《浮雲》,根據日本著名女性小說家林芙美子的同名小說改編。編劇水木洋子是戰後女性題材電影的著名編劇,演員陣容強大,高峰秀子、森雅之、岡田茉莉子都是日本電影史上享有盛譽的明星。特別應該指出的是成瀨已喜男與小津安二郎是同時代的電影人,作為描寫女性命運的作家,在歐美影壇成瀨比小津享有更高的聲譽,甚至可以說成瀨的作品是日本女性教材電影的聖典。在這部作品中痛斥了男人的無常與女人對"情"的真摯與悲哀。影片描寫的男女情感的沖撞與牽連十分動人,觀眾常在電影結束後仍對片中情感回味無窮。故事描寫二戰期間農技師富岡被派往鄰國管理森林資源,遇到在家遭表兄強暴後逃到此地工作的打字員雪子,一見鍾情。但富岡已有妻室家山,他向雪子保證回東京後一定立即離婚。可是雪子發現他並未離婚,只好另租間破房住下。但倆人仍然藕斷絲連,雪子懷了孕。富岡去溫泉開辟事業,又和旅館老闆的妻子發生了關系,事情敗露,走投無路的富岡又來找雪子,雪子再次原諒了他。這時,富岡的妻子去世,當富岡被派往尾久島工作時,終於名正言順地攜雪子同行,但為時已晚,途中雪子病故,富岡撫屍痛哭。影片精彩之處在於導演對女性的日常生活惟妙惟肖的描寫真實而細膩。
3《飢餓海峽》(1963)
導演:內田吐夢主演:三國連太郎左幸子高倉健
由內田吐夢執導的《飢餓海峽》名列為三。影片真實地再現了二戰結束後日本的社會面貌。在戰後恢復期中,日本國內處於極度貧困飢餓狀態中,引發了一系列的搶劫殺人案等。這種潛在的不安定因素在戰後延續了很長時間,正像片中的尤飼改名為樽見的二次作案事實之間相隔了十年之久。導演對這樣一個既有殘忍野性的一面,又有人性同情心的人一面的男子漢,做了客觀冷靜的描述,迴避了簡單的美化與醜化,對認識戰後日本社會有深刻的意義。三國連太郎主演尤飼,高倉健飾演刑警。故事描寫烏津輕海峽大台風之日有艘客船沉沒。打撈屍體時比登記的乘客多出兩名。弓坂警官認為此事與前幾天佐田當鋪失火案有關,立案調查在該當鋪工作的尤飼。實際上尤飼與木島、沼田殺了佐田全家搶了80萬元又放火燒了當鋪。三人出逃時因分贓不均爭斗,木島、沼田死去沉入海中,尤飼逃到北海道在妓女八重那裡住了一夜留給她4萬元後離去。弓坂攜刑警前來調查時,八重矢口否認見過尤飼,線索就此斷了。尤飼來到舞鶴(改名樽見),用搶來的錢辦企業發了財,他還常資助別人,成了當地的大慈善家。八重在報上看到樽見的照片,確認為尤飼。她去找樽見。樽見拒不承認,為防泄密扼死八重。海岸警署發現屍體,聯想到八重有可能見過尤飼,經推理確定尤飼就是樽見,逮捕樽見。在押解途中樽見投海自盡。影片結尾畫面精彩,在廣闊的海面上船攪起的水浪花在海面上劃出弧形的軌跡,伴著庫列戈利聖歌的回聲,彷彿這大海包容了人間一切的慾望,罪惡與悲哀,令人感嘆與思考。中央電視台曾在90年代初播映過此片。
4《東京物語》(1953)
導演:小津安二郎主演:原節子
名列為第四的是小津安二郎的代表作《東京物語》。由野田高梧、小津安二郎編劇、厚田雄春攝影、日本永遠的青春明星原節子出演紀子,著名演技派明星杉村春子、笠智眾、山村聰等出演主要角色。
影片通過一個家庭內部父母與子女在感情上的矛盾與聯系,反映二戰後日本家庭關系中所發生的劃時代的巨大變革。老式大家庭隨著城市建設發展、兒女進城就業而崩潰了。老人們無法適應這種變化內心充滿了惆悵。而戰後的民主政治生活影響了年輕的一代,他們過起小家庭生活,忙於應付快節奏城市生活,對傳統的倫理道德敬養老人們的觀念淡薄起來。這種變革的隔閡成為20世紀最具象徵意義的記憶。影片對東京的描寫反映了小津心中把東京作為母親的情感。因此也被最具日本特色的經典中的經典。侯孝賢、關錦鵬等港台新銳導演對此片推崇備至,並表示在創作中不同程度受到小津的影響。
5《幕末太陽傳》
導演:川島雄三主演:石原裕次郎
名列第五的是日本鬼才喜劇作家川島雄三執導的《幕末太陽傳》。這是一部典型的日本黑色幽默喜劇,影片的主人公佐平次是個騙子式的人物,影片描寫他在江戶時代環境惡劣的妓院里如何巧妙地施展騙術,在各種階層的人物之間混飯吃的生存術來表現善良的有缺點的小人物。但是,這種笑是沉重的,傷感的。影片從始至終貫穿著日本大眾喜聞樂見的單口相聲,在相聲間穿插著佐平次被扣打工還賬,在藝妓館里混成了人見人愛的寶貝,又偶遇幕府末期的政治家高杉晉作,為救被賣進妓院的少女,同意協助晉作策劃去燒品川的英國領事館的故事。被稱作"落語"的日本單口相聲與佐平次的故事情節相佐相輔,構成一出超級古裝諷刺喜劇。主演該片的兩位演員弗蘭基界、石原裕次郎是曾風靡日本影壇的大眾明星。編劇是後來成為著名導演的今村昌平。因此給觀眾的印象特別深刻。(續)
6《羅生門》(1950)
導演:黑澤明主演:三船敏郎京町子本片獲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這是東方電影首次在國際電影節獲獎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從此為東方電影敲開了國際影壇的大門,黑澤明也被譽為"世界的黑澤"。在日本無數次的電影評獎中,《羅生門》始終名列前茅。盡管影片已走過整整半個世紀的時光,但每看一次都會為其生動優美的電影語言而深深地感動。影片結構新穎,用畫面來表現每個人敘述的不同時空,加上優美的陽光透過枝葉灑下的光影視覺感受,高聳的羅生門的造型,烘托出人的自私與個性的真實,深為斯皮爾伯格等歐美影人崇拜。
7《紅色殺機》(1964)
導演:今村昌平主演:春川增美西村晃露口茂
這是一部探討日本古老家庭制度的論文式電影。描述了已經相當現代化的日本社會中仍舊保持著承繼性很強的古老習俗的現實。通過非常寫實的日常生活描寫,勾勒出日本男人的粗暴與軟弱。如:吏一遇到工作不順心時會改變平日對貞子的粗暴,在私生活中把貞子當作母親來尋求精神的安慰,這是日本人特有的精神構造。與此同時也勾勒出日本女性的沉重與堅強。如貞子在家庭中像女傭一般只能聽丈夫的吩咐與責罵,被壓迫到最底層,在被強暴後仍有信心活下去的持久耐力,並轉化成反抗強暴者的與反抗丈夫欺凌的勇敢動力,與日本很多文學藝術作品中所表現的女人是最後的強者的主題遙相呼應,成為今村導演"日本人論"作品中引人注目的一篇。
8《非仁義的戰斗》(1—5集)(1973—1974)
導演:深作欣二主演:原文太松方弘樹金子信雄田中邦衛
60年代日本東映的劍俠電影曾興盛一時,但一進入70年代就力不從心了,為了尋找新的出路,嘗試用紀實手段拍攝描寫暴力團抗爭的黑社會電影,並在此後的年代裡這種實錄電影成了東映的主流電影。由於片中黑社會是日本特有的存在,電影畫面過於殘酷,在影評家、電影史家的評選中均未進入過十佳,也沒有什麼國際影響。日本人常把片中人物與劍俠片人物對照著看。
9《24隻眼睛》(1954)
導演:木下惠介主演:高峰秀子田村高廣月丘夢路笠智眾
這是一部充滿溫情的抒情電影,在日本電影史上被譽為反戰電影,噴發了導演對軍國主義摧殘教育與青少年的無言的憤怒與強烈的抗議,是木下惠介的代表作,在日本電影史上多次十佳評選中均名列前茅。1986年朝間義隆按木下惠介的原劇本重拍了該片,由田中裕子飾大石先生。在拍攝結束後,將外景地命名為"24隻眼睛電影村"作為旅遊觀光點,並在該村內修建了"作家壺井榮紀念館"。該片是木下惠介作品中最具抒情性的傑作,寫出了日本人的時代悲劇。
10《雨月物語》(1953)
導演:溝口健二主演:京町子田中絹代森雅之
本片獲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攝影精美,情節具有東方人喜聞樂見的幽靈情結,被歐美影壇譽為東方神秘美的作品。源十郎與幽靈若狹相遇的場面充滿著空靈的妖艷之美,具有強烈的感染力。片中每個女人的強烈個性都給觀眾留下難忘印象。有令人毛骨悚然的老女人,有散發母性溫暖的善良的宮木,有神秘妖艷的若狹,加上移動攝影的視覺美與構圖富有景深感的視聽內涵,成為東方文化的代表傑作,多次評選經典作品均進入十佳行列。
應該都不錯
去看一下
3. 10部精彩的日本變態電影,島國人民的口味就是不一樣!
日本電影藝術的瑰寶猶如璀璨星河,其中不乏揭示人性深處的變態傑作。首先,我們不妨聊聊那部讓人屏息的《狼狽》,澤尻英龍華在犯罪驚悚的舞台上綻放光彩,她的出色表演為影片增添了不可忽視的緊張氛圍。接著,是《愛的曝光》,這部作品巧妙地融合了窺探癖、宗教反思與愛情的微妙調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觀影體驗。
《告白》是一部直擊人心的電影,森口悠子的復仇劇情猶如一把利劍,直指道德的邊界,讓人對人性的復雜性有了更深的認識。而從江戶時代的吉原風情中走出的《惡女花魁》,則以漫畫為靈感,展現了那個時代的獨特魅力。
深入探討人性的暗面,《蛇舌》改編自金原瞳的小說,懸疑與驚悚交織,將觀眾帶入一個充滿謎團的世界。而蜷川幸雄導演的離世,其女兒實花的作品《少女》成為了新一代的焦點,細膩描繪了少女的改造與情感糾葛,芥川獎的榮耀更增添了這部作品的深度。
《少女》由奧田瑛二執導,劇情錯綜復雜,禁忌與道德的沖突猶如一面鏡子,直面觀眾的靈魂拷問。村上龍的小說被《切膚之愛》改編,恐怖與喜劇的巧妙融合,構造了一個充滿非現實感的奇異世界。熊切和嘉的《我的男人》則在地震後的禁戀故事中,展現了自然與情感的交織,令人動容。
岩井俊二的《愛的捆綁》深入探討了愛情的束縛與自由,展現出愛情的辯證之美。而園子溫的《冰冷熱帶魚》,以真實兇殺案為背景,將驚悚元素與藝術手法完美結合,讓人不寒而慄卻又難以忘懷。
在旁觀者社本信介的身上,觀眾不僅能感受到他的心理變化,更能體驗到家庭關系的微妙牽動,這種強烈的代入感讓每一部電影都成為了一場與角色的心靈對話。
4. 期待已久,日本大尺度《性之劇毒》,太羞恥了!
激情碰撞,日本大膽之作《性之劇毒》震撼上映!
長久以來,這部備受期待的日式佳作終於揭開神秘面紗,自2月14日登陸日本熒幕以來,無數影迷被其獨特的簡介和驚艷劇照所吸引,翹首期盼的時刻終於到來了!
改編自轟動一時的BL漫畫,《性之劇毒》以驚心動魄的劇情展開,講述了一個精英男子的顛覆性轉變。原本看似完美的人生在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中崩塌——父母離世、事業受挫、戀人背離。在生活的無盡絕望中,他借酒澆愁,試圖在絕望的邊緣尋找解脫。然而,命運的轉折點來臨,他邂逅了男二號,一段意想不到的戀情由此萌芽。
日本電影的深情演繹,揭示了一個男人如何在絕望中找到新生,其速度和沖擊力讓人屏息。這部影片已在網飛(Netflix)上公開,熟肉字幕版已同步上線,為觀眾呈現最真實的視聽盛宴。
影片的尺度突破常規,直面主題,以R-18級別製作,無懼挑戰觀眾的界限,將劇中至關重要的性情描繪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桂木失去工作與家庭,陷入人生低谷之際,余田的神秘出現猶如一道閃電,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劇情發展出人意料,桂木醒來後,發現自己被捆綁束縛,開啟了被俊美男子改造的新篇章。這個轉折點如同一場戲劇性的重生,徹底顛覆了他的生活想像。
執導這部作品的是城定秀夫,憑借《請成為我的奴隸新章》和《新宿拳》等作品,他以獨特的情色場景和深邃的劇情贏得了廣大影迷的熱烈追捧,《性之劇毒》正是他精心雕琢的力作。
每一幀畫面都充滿驚喜,從內心掙扎到感官沖擊,這部影片將極致的情慾與人性的探索交織在一起,帶給你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讓我們一起,深入《性之劇毒》的世界,探索那隱藏在性與生之間的深刻寓言。
(此處無公眾號鏈接,敬請關注酷酷兔影視的更新,帶你領略更多影視佳作)
5. 《日本之恥》告訴了我們什麼
隨著院線各大影片的上映,一部紀錄片引起了我的關注。《日本之恥》是一部在英國上映的有關日本性侵事件時長為59分的紀錄片。
紀錄片講述的是29歲的日本記者伊藤詩織在2015年一次工作晚餐中被時任東京廣播公司華盛頓分社社長,安倍晉三傳記的作者山口敬之灌醉並帶回酒店強奸,事後予以否認。伊藤詩織用兩年時間進行反抗,最終使得日本對於強奸罪的刑期短於盜竊罪的故事。紀錄片以日本視角反映了一個全球有關女性的話題,女性的社會地位看似在不斷提升的背後,在某些禁忌的話題之中,女性的社會地位一直都處於被封閉的狀態。日本的性文化算是開放的,大街小巷在看得到的地方,擺出的性話題是直擊視野范圍的。在強奸罪的定義上,概念是有些模糊的。「拒絕就是同意」,掙扎與喊叫是毫無力量的反抗。片中提到,在日本成長的女性,從出生到國中到高中再到大學百分之八十的女性都是遭遇過性侵的,性侵是強奸的另一種委婉表達。作為女性是沒有人敢於站出來來公然揭開自己傷疤的,她們認為這是恥辱的事情。伊藤詩織在反抗的過程中試圖去報警但警方給出的理由是強奸證據不足,每一個報案的女性都要對警察陳述甚至是用人偶演示被害的全過程,警察大部分都是男性,這也是很多女性被害而選擇沉默的原因。不想再去回憶被害的過程再去重創心靈第二次。詩織在報案無果後選擇向公眾公開這件事,公開之後的群眾反應一度讓她陷入痛苦之中,認為她作為公眾人物把這樣恥辱的事情公之於眾是錯誤可恥的。國會中的女性議員甚至認為詩織可笑的行為是有害於山口敬之的。馬丁路德金曾說過「時代最大的悲哀,不是壞人的喧囂,而是好人的沉默」。揭露本身就是一種反抗,而詩織公開的談論也是在喚醒更多沉默的受害者,被社會道德捆綁的女性。
看完之後,我不禁想起了性侵題材一直都存在,韓國的人性大片《熔爐》也好,《素媛》也罷。均改編自真實的事件,可是結局都是充滿了無可奈何的。讓人惋惜受害者的同時充滿了憤怒卻無處泄憤。對於普通人來說,法律是唯一的保障,可是當法律都不能如自己所想保護自己的時候,作為普通人只能選擇閉口不言,啞巴吃黃連。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世人都說這是最好的時代,可時代賦予女性和兒童所受到的傷害卻是有待完善的。當性侵從真實變成電影,再從電影回歸到《日本之恥》的真實記錄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女性的社會地位是要自己去爭取的,因為不完美,所以存在也賦予了真實的意義。雖然惡人依舊沒有得到相應的報應,可是法律做出的微小改變在某種程度上保護了所有的女性。讓為所欲為者有所約束,有所忌憚。
回顧上半年的重大事件,性侵,疫苗是兩個不可逃開的話題。19歲甘肅女生的跳樓事件,引起大眾一片喧嘩和聲討之後,一切都歸於平靜,面對施暴者,總是在法網之外,因為證據不足而不能得到相應的罪行。可是真正可怕的是社會輿論和家庭對於受害者的內心指導。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一書當中寫到: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在被性侵之後,受害者思琪嘗試去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家裡沒有性教育?媽媽的回答是:什麼是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媽媽的回答讓思琪不敢再說,教育就這樣把孩子推向了沼澤的邊緣,最終思琪再忍受了五年的性侵,八年的痛苦寫出自己的經歷之後。26歲的林奕含選擇離開人世,在生前的最後一次采訪中,她說:房思琪式的強暴一直都存在,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甚至在我說話的此刻依舊在發生。我並不期望我的一本書能夠改變這樣的局面。聽到這樣一段話的時候,腦海里浮現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不爭憤怒的是在法律面前的無可奈何。對於林奕含來說,記錄本身就反抗了。作為不幸中的倖存者,我們除了引以為戒和為其痛心傷感之外好似能做的微乎其微。2017年4月,林奕含離開了。2018年6月,19歲的甘肅女孩帶著痛苦和無奈再次離開。是的,關於性侵,恥辱一直都在上演著。只是希望我們社會對於性的禁忌感在經歷過血的教訓後可以清醒,不要再讓施暴者感到如此方便了!希望家庭的教育不再是沉默,讓受苦的人閉嘴,亦或是當作教訓了!沒有犯錯,就不該讓受苦的人選擇沉默!這種沉默,只會加速壞人的喧囂和好人的痛苦,心靈的家園被摧毀依然可以重建,只是作為這世間的倖存者,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去給被害者施以最大的鼓勵去捍衛自己的權利而不是用羞辱和憐憫的目光將她們一步步推向死亡的墳墓!
《日本之恥》存在於每一分沉默中,那是人性灰暗地帶的恥辱,一直都在禁忌,被揭露的也最終歸於沉默,願這份難言的恥辱有一天可以沉默在尖叫爭取屬於自己的權益。當再提起性侵兩個字的時候,社會不再是痛惜和無奈,而是多了一種法律不再讓施暴者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