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電影院最後字幕
擴展閱讀
適合教師勵志小電影 2025-02-24 19:33:35
泰國偷吃禁果的電影 2025-02-24 19:29:15
劉昊然新電影推薦 2025-02-24 19:26:20

電影院最後字幕

發布時間: 2025-02-04 02:58:48

㈠ 電影院現在怎麼等到影片結束一出字幕時就開燈送客

是為了准備下一場吧,
因為觀眾走了以後要打掃一下的,否則下一場的觀眾沒有辦法進來的,再者說一般的都是字幕一出觀眾都起身了,形成習慣了。

㈡ 無問西東:尊從本心,你最珍貴!

電影《無問西東》最後字幕:謹以此片獻給最珍貴的你。

那麼,謹以此文獻給最珍貴的你!

半個月前,《無問西東》這部電影在自媒體上刷爆朋友圈,大號小號推出的文章關鍵詞,離不開無問西東。

有從占星的角度,以天蠍座的絕決來解讀許伯常與李淑芬、陳鵬與王敏佳的愛情;有從哲學的角度,來思考吳嶺瀾學業選擇的故事;也有從教育的角度,來賞析歷史文化長河中燦若繁星的文學家、作家、教育家、科學家、數學家、藝術家們,所引領的自由的學術氛圍。

這到底是一部什麼電影?又是愛情,又是教育,又是愛國,又是大師,各種個性鮮明的人物在講述一個什麼故事?

這部電影彷彿會七十二變的孫悟空,給了我立體多面的印象,然而,真正起心動念,是在很多公眾號里看到吳嶺瀾與梅貽琦的一段對話而觸發的。

梅貽琦問:「你讀書為何?」

吳嶺瀾迷茫地答:「只知讀書是對的。」

梅貽琦又問:你英文國文都是滿分,物理卻在不列,為何選實科,而不選文科。

吳嶺瀾道:「 最好的學生都是學實科的。我只知道,這個年紀最重要的就是學習,何用管我學什麼。每天把自己交給書本,心裡就覺得踏實。」

梅貽琦答他:「 你還忽略了一件事,真實。 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 」

吳嶺瀾又問:「什麼是真實?」

梅貽琦答道:「 真實就是,你看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

這段話撫平了心底的焦躁,瞬間,與我的生活體驗鏈接上,感到被療愈。

作為學生的吳嶺瀾,考試不列,他迷茫著,他煩悶著,他遠離人群,獨自思索,他面臨的是學文學理的人生志業選擇,

作為職員的我,過了求學階段的我,面臨的是未來職業規劃的選擇。

我像吳嶺瀾一樣,他認為學習就是對的,我認為好好工作就是對的,義無反顧選擇了普羅大眾價值觀里正確的職業。

正常人都會這么選,應該這么選,在我這里,沒有選的迷茫,卻深刻體會到忙碌的麻木。

最初,我彷彿進入一個嶄新的世界,工作中,待人接物時時刷新著三觀。每天在各種事務中穿梭,忙到夜深人靜時,看著完美的工作成果,有一種沉甸甸的成就感。

披星而去,戴月而回,我很充實,也很安心,腳踏實地工作著。

然而,加班、加班、加班,回到家,撲到電腦上,繼續工作。漸漸與孩子交流少了,他成長中的驚喜,一概不知,甚至於,透支身體之後,將積壓的負面情緒,狂撒在家人身上,讓他們承受我的情緒壓力。

與朋友互訴衷腸少了。在單位,忙得陀螺般轉,暈得沒空聽;回到家,累得骨頭散架,沒精力聽。每天例行聊幾句,也只是習慣,沒一丁點精神頭,沒一絲心力,去暢談人生,把酒言歡。

當某一天,看到弱小,心裡無感,不同情,不優越,我明白,麻木了。

每天淹沒在繁瑣的事務中,不停地連軸轉,才不至於淹死,找不到可以停下來思考的時間。開始,我只是像一部運轉良好的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堅守著崗位,以便讓機器運轉,後來,漸漸地成了機器的一部分,無思想,無感情,機械又冷冰冰。

鋪天蓋地的焦慮替代了最初的成就感。

為何?選擇了世俗刻意給得標准答案,拿到滿分,而我越來越不快樂?

我不再是我。

那一刻,我如吳嶺瀾一樣,陷入了迷茫,每天都在思考著,試圖從哲學、歷史、心理等角度,探尋答案。每天看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嘗試自己去分析自己,找到原因。

直到某一天,我跟隨冥想音樂,看到內心一片黑暗,有一個小女孩,雙手環抱著膝蓋,埋著頭,默默流淚,她孤單、無助的坐在幽黑的空間里。

我流著淚從冥想中回過神來。

我逼自己做出世人按部就班,功成名就的選擇,忽略內心的聲音,忽視心靈的警示,棄她的哭聲於不顧,直逼到自己心硬如石。

放下,我順從內心,做出選擇。

我依然忙碌,工作的忙碌試煉著我的珍貴,讓我越來越真實,越來越獨一無二。在忙碌的間隙,停下來,看雲卷雲舒,不覺得浪費生命;忙裡偸閑,與家人朋友話癆時,流動著愛;工作出錯時,不再苛責自己,有重頭再來的氣定神閑。

我的焦慮消散了,我做什麼,內心都充溢著安祥喜悅。

聽從心的吶喊,拾撿起的遺失的靈氣,擦拭著自身的珍貴,我成了我。

在電影院里,我哭得稀里嘩啦,用掉了一包紙巾,引來旁邊觀影人不時側目。

吳嶺瀾去清華圖書館,站在眾學子中聽泰戈爾的演講,他聽著泰戈爾的追問:你們認識自己的心嗎?他看著陪同在泰戈爾身邊的人,梁思成、林徽因、梁啟超、梅貽琦、王國維、徐志摩等,他們自信而篤定。吳嶺瀾茅塞頓開,選擇了文科留校任教。

我哭了。為吳嶺瀾,尊從本心,只問真實,無問西東。

當看到戰亂年代,西南聯大由一磚一草地建立,看到文化大師們帶著學生習地而坐,探討學術,追問人生時,我熱淚盈眶,艷羨著可以與大師零距離接觸的學子們,那種自由的學習氛圍,人性的師生交流,這才是教育呀!

我哭了。為名家們,尊從本心,只問自由,無問西東。

當沈光耀大聲地重復教官的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當他冒著暴露自己的危險,駕駛飛機,給因戰亂而飢寒交迫的孩子們,空投食物時;當他在激戰中,駕著飛機英勇地沖向敵軍航母時, 我哭了,為沈光耀,尊從本心,只問勇敢,無問西東。

當看到陳鵬將被批鬥至毀容,差點丟了性命的王敏佳帶到家鄉小村隱居,他抱著王敏佳說:「我什麼都不怕,我最怕你往下掉時,把我推開。」 我哭了,為陳鵬,尊從內心,只問深情,無問西東。

當看到張果果,面對職場的爾虞我詐,為了個人利益而沒有道德底線的惡性競爭時,他選擇了回以善意。 我也哭了,為張果果,尊從內心,只問初心,無問西東。

忙碌的現代人,日復一日地被生活的洪流推搡著機械向前,被世俗慾望引誘著,被現實強大的惡意拷打著,遺落愛的初衷。

有多少人在追逐權利、金錢等慾望的怪獸時,於一念之間,被吞噬,而陷入黑暗的深淵,在心靈的煎熬中迷失了自己。

又有多少人,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毫無抵禦,被苦難的巨輪輾壓至粉身碎骨,在怨念中丟掉了心裡那一點光亮。

我們萬事要問個明白, 問個所以然,得到世俗認同的通行證,卻丟失了自己最珍貴的部分:做最真實的自己。

吳嶺瀾在迷茫中,只問真實;沈光耀在國難中,只問勇敢;陳鵬在感情中,只問深情;張果果在職場中,只問初心。

他們無問西東,保留了自己最珍貴的品質,做回了自己。

安妮寶貝曾寫過,有些人在現實中時時以談論顯示聰明,但同時刻薄而自傲。有些人野心過大、慾望過剩,因此他們的世界受限而狹小。有些人單純、質朴、懂得了苦難而能夠溫柔善待他人。有些人適時微笑、適時沉默。有些人看起來普通而平凡,卻小心翼翼守護著心中的無價寶珠。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㈢ 為啥以前很多電影結尾用FIN

FIN在法語里是結束的意思。
你看的老電影可能多數是法國電影,或者類似法語的電影,影片最後會出現FIN,表面電影結束,就像中國老電影會出現完、劇終的字樣,美國電影出現the end一樣,都是代表電影結束的字樣,現在的電影片尾會出很多字幕介紹演職員及工作人員贊助商之類,不會直接出現劇終的字幕。

㈣ 電影院字幕沒有放全怎麼辦

找工作人員。
如果因為字幕影響個人觀影體驗,就找工作人員反饋情況。
觀影人員會解決你的問題,如果解決不了會給予補償。

㈤ 過去的電影結束了要寫「完」字告訴觀眾,現在怎麼不寫「完」字了

現在出字幕電影院就亮燈了,還沒等彩蛋就掐了即使有你也看不到,再說要根據票房反響決定要不要拍續集,那麼急於寫上完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