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70年代的日本是怎樣的為什麼拍出雷歐這種劇情陰暗的
雷歐奧特曼上映於1974年。和其他奧特曼系列作品一上映就頗受歡迎不同,雷歐盡管在日後受到觀眾認可和喜愛,但在當時它其實是圓谷最失敗的作品之一,飽受觀眾批評,圓谷甚至一度想拒絕承認雷歐為其作品。
要分析雷歐劇情陰暗的原因,首先就要知道它具體的劇情。雷歐情節黑暗,畫面恐怖血腥,和前一部作品泰羅奧特曼輕松詼諧的輕松詼諧形成鮮明對比。
從微觀因素看,這是因為圓谷在拍攝雷歐時想讓它除兒童觀眾外還能拿下成人觀眾,因此有很多情節實際上不適合兒童觀看、其中不乏不少血腥和恐怖畫面。
例如,第1集一上來就是賽文被馬格馬星人和布萊克基拉斯、雷德基拉斯圍攻,並被打斷腿。
第40集,MAC隊員犧牲、更換頻繁,最後甚至全滅,這也是奧特曼系列中唯一一次人類戰隊全滅
第50集,布鈕星人將雷歐冰凍後肢解
這樣黑暗童話式的情節數不勝數,腰斬、女鬼等劇情和星球毀滅只有自己活下來(阿斯特拉和寵物怪獸是後來為了挽救收視率才出場的)的背景設定讓雷歐「成功」地失去了不少兒童觀眾,對成人的吸引力也提升有限。
雖然有吸引成年觀眾的目的,但雷歐陰暗、悲觀的劇情有著更多的 社會 背景。
一.末日情緒的影響。 1973年,森谷司郎導演了一部電影《日本沉沒》。講述了地質學家田所博士發現日本即將沉沒,日本舉國與沉沒命運抗衡的故事。在電影的最後,日本的努力以失敗告終,日本列島絕大多數陸地沉入海底。
《日本沉沒》的上映,實際上是當時日本 社會 對於世界末日的極度悲觀的反應。而在雷歐中,東京被怪獸淹沒又和賽文被打斷腿結合在一起,更是渲染了一種陰暗的基調。
二.石油危機。 1973年10月6日,為收復失地,埃及和敘利亞對以色列發動了第四次中東戰爭。12月,歐佩克中的阿拉伯成員國為報復以色列及其西方支持者,宣布油價從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從而引發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史稱「 第一次石油危機 」。
石油漲價,嚴重依賴外部資源的日本經濟受到沉重打擊,工業生產下降超過五分之一。據統計,1973年石油占日本一次能源的77.6%,其中99.8%依賴於進口。一時之間,日本物價飆升,中小建築業、不動產業、工礦生產業遭受重創。
自此, 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宣告終結,國民情緒普遍低落。
三.圓谷缺錢。 圓谷缺錢的原因比較多,奧特曼系列中的很多場景價格高昂,但都是一次性的(被戰斗毀滅),所以本身就需要大量投入,而雷歐的收視率一路走低,劇組缺錢,為了省錢,才設計了MAC隊和城南 體育 俱樂部全滅的劇情,裁退這些演員。
(怪獸的皮套和打鬥背景,一旦被毀很少能再次使用)
圓谷缺錢和石油危機下經濟遭遇滯脹的日本經濟是分不開的,但不能粗暴地歸於 社會 經濟因素。劇本不討喜,形成惡性循環,也是圓谷缺錢的重要原因。
電視版系列劇首播日期:1974年4月12日——1975年3月28日,共51集。
大家都知道雷歐奧特曼體術相當厲害,不過不要以為雷歐就是無敵的存在了,有一集中雷歐奧特曼因為中了敵人的奸計,被以人類的大小給冰住了,最後邪惡的外星人居然用鋸子將雷歐奧特曼分屍,最後還隨意丟在了野外。直到後來托夢給一個孩子將其屍體挖出,在奧特之王的幫助下,才重新復活。
《雷歐奧特曼》的風格很悲慘,也很凄涼,這一切正是受到《日本沉沒》的影響而產生的。第1、2話的劇情,則正是《日本沉沒》的真實寫照。與前作《泰羅奧特曼》中,有主角泰羅的親生父母登場不同,《雷歐奧特曼》中的主角雷歐的親生父母在一開始就被害了,其故鄉更是被馬格馬星人毀滅,致使雷歐變成了孤兒,兩部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烘托雷歐的悲情,其出生地由M78星雲的奧特之星,改成了已經不存在了的獅子座L77星雲。而且《賽文奧特曼》的主角賽文也在本作品中被怪獸打殘了右腿,更失去了變身能力,只能以《賽文奧特曼》中的主人公——諸星團的身份戰斗。本片中的戰斗隊——MAC宇宙偵察隊,更是唯一把本部設立在大氣層外的戰斗隊,而且和以往的戰斗隊不同,MAC隊全球僅此一個,更沒有什麼設立在巴黎/紐約的總部。和《艾斯奧特曼》、《泰羅奧特曼》中,奧特兄弟多次出場所不同的是,《雷歐奧特曼》中幾乎沒有了奧特兄弟的身影,唯一的一次出場,是在第38、39話。
我很喜歡雷歐,因為在傳統的和平,怪獸之外,這是一部反映成長不會一路順風,需要諸多磨礪的過程。
幾位昭和奧特曼中,我印象最深同時也最喜歡的莫過於1974年首播的《雷歐奧特曼》。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雷歐也可以稱得上是奧特曼系列中最標新立異的作品。
雷歐奧特曼作為一名非奧特行星的奧特曼,他的技能在初期有許多不足,光線類技能幾乎沒有。
全是在賽文的磨礪下後天努力練成的。
很多集都有體術的訓練
雷歐憑借獨特的情節設定與觀看感受,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雷歐的使命,則是把從賽文那裡學到的技能再傳授給新一代的守護者。
就像接力賽一樣,長流不息。
原來奧特曼也不是神,也會被打敗和替代。
這是《雷歐奧特曼》教給我的,略顯殘酷的第一課。
在我眼裡,傳承這個詞還帶著離別的意味。
當新一代登上舞台的時候,也代表著老一輩的離開。
從片頭賽文的消失、到片尾雷歐的告別,再到整個昭和系列、平成三傑的遠去。
舞台上的新人活躍依舊,老一代的經典則轉換為回憶,留在了我們的童年裡。
為了表現這種成長的艱難,設計了相對黑暗的劇情,包括保衛隊全滅,女主也掛了。
但是最後擊敗圓盤怪,完成救贖,以及和通的友情,在我看來是很不錯劇本
雷歐,孤獨的獅子座王子,可能是我們最熟悉的奧特曼之一。
童年時在國內各大電視台分流播放,印象里的雷歐奧特曼整體色調偏暗,就連怪獸都不像其他奧特曼一樣色彩斑斕。
拍雷歐奧特曼時正值日本遇到經濟危機,緊張的預算和消極的國民情緒也註定雷歐奧特曼帶著一些成人色彩。
除了故鄉被毀滅以外,幾乎每幾集就會死上幾個和雷歐有關系的人。
而一次次在泥濘中爬起的雷歐在戰勝怪獸以後還來不及高興就要接受來自師傅賽文更嚴格的訓練。
為什麼《雷歐奧特曼》的總體風格與之前的作品相差甚大?
目前普遍的觀點認為有三個主要原因。
一、受到20世紀70年代流行風潮影響,在劇情中強化了末日論等悲觀元素。
二、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日本受其影響物價上漲。拍攝過程中預算吃緊,只能讓非主要角色退場以減少開支。
三、1973年末,李小龍參演的電影《龍爭虎鬥》在日本上映,圓谷想要嘗試新思路,這對雷歐奧特曼的角色設定產生了極大影響。
雷歐一開始只是個母星被毀的奧特難民。難民都是歷經磨難,背井離鄉的可憐人。
好容易在地球找到了棲身之所。雖然舉目無親。
好在地球人還挺和善 。
雷歐奧特曼,是早年圓古公司奧特曼系列的巔峰之作。
也是早年昭和奧特曼最發人深省與最悲烈的一部。
全片從頭到尾充斥著悲傷,背叛,家破人亡與激情,是不可多得的好特攝。
日本人的科學意識非常強, 而且他們的科幻作品也是層出不窮,這一點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哥斯拉」是圓谷第一人社長圓谷英二的作品,上映之後非常的火。後來,圓谷英二看到了科幻電影市場的潛力,於是他成立了自己的圓谷社,他開始製作一系列的科幻作品,他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奧特Q》。主要講述的是與怪獸相關的奇異故事,與奧特曼並沒有什麼關系,直到推出了《宇宙英雄奧特曼》,奧特曼才出現在熒幕上。
第二個原因: 日本國土面積很小,屬於狹窄的長條形狀,所以一旦出現災難,政府很容易處理。如果怪獸出現在北極圈,那麼日本的奧特曼根本就起不到作用。雖然奧特曼的飛行速度飛快,但是因為距離太遠,等到奧特曼趕過去之後,怪獸已經跑了。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 為了突出日本的英雄主義價值觀,這也是很多影視劇都具有的特點。就像 歷史 是什麼人類創造的一樣,我們認為是人民大眾,但是在他們心裡則認為是英雄。當然,奧特曼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那就是人類的強大是不可戰勝的,地球只有人類才能永久的生存下去。所以影視劇中初代奧特曼里傑頓被人類消滅後,在人類強大的毅力下怪獸被打敗了,甚至奧特曼戰死之後都需要人類去救活。
Ⅱ 日本以外全部沉沒 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故事的最後,是以日本也被海水淹沒告終,世界全部沉沒,地球上只剩下一片汪洋。
2011年,一場末日般的災難突然降臨。接連不斷的狂風暴雨,令美洲、中國大陸、亞非拉大陸相繼沉沒。而在這危急關頭,獨獨日本列島依舊立於海平面之上。
因此,全球各地的難民全部湧入日本,伴隨而來的是人口激增、食物不足、物價飛漲、失業率飆升、犯罪率增多等諸多棘手的現實問題,日本政府旋即成立GAT(外國人攻擊小組)專門制裁不法分子。
在重拳出擊和危機局勢下,曾經趾高氣揚的外國領導人不得不唯唯諾諾,當初風光一時的好萊塢巨星也淪落到跑龍套的地步。三年後,日本人與外國人的矛盾逐漸激化,而就在這個緊要關頭,地球物理學權威田所博士又對地球的未來作出驚人的預測……
(2)電影日本沉沒中文字幕擴展閱讀:
幕後花絮:
本片的拍攝工作只用了10天;
在本片中出演的藤岡弘和村野武范分別是《日本沉沒》73電影版和74電視劇版中的主角小野寺的扮演者;
在原作小說中,各個好萊塢明星都用了真名,而電影中則用了化名,但找了酷似該明星的演員出演。"施瓦辛格"、"布魯斯·威利斯"等人會在片中登場;
製作方給美國、中國、韓國、俄國、法國大使館送去了試映會邀請函,但都收到了無法前往參加的回復;
拍攝國家沉沒時是按國界線沉的(中國除外,中國沉沒前是朝鮮半島先沉然後波及大陸);
美國、日本沉沒時的鏡頭使用了一些迪迦奧特曼的拍攝技術。
Ⅲ 日本動畫片在中國為什麼這么冷門
首先,每年國內公映的外國片都是有數量控制和國別份額的。
引進片就分兩種:分賬大片和批片。
前者一般都是好萊塢大片,基本都算美國的,所以是目前五大studio盯著進出口要名額,華納、迪斯尼、索尼一般都是大戶,環球、派拉蒙相對少一點,環球最近最出彩的就是速度與激情5吧,派拉蒙這兩年也就主要靠變形金剛。。。
也有個別非美國片,也能做成分賬大片的,法國有過幾個,如果沒記錯《鬱金香芳芳》可是走分賬大片,《Fly Boy》曾創分賬大片的國內票房最低記錄,具體不記得了,幾百萬吧。。。
問題問的宮崎俊電影,歸日本片,還是動畫片,一般說來,都應該算批片。
分賬大片原來一年20部,幾個studio玩命搶指標,批片原來也是一年20部,據說現在增加到30部,但要分國別,基本所謂歐洲大國最多三兩部,其它電影小國,偶爾能輪一部就不錯了。
但今年3月19日,WTO官司中國輸了之後,對中國引進片市場的影響,目前並不清晰,主要至少我還沒看到任何官方文件或者報告,甚至是詳細報道說明這事,比如說指標和額度有啥變化等,所以2011年引進片和批片指標數量,我還真不清楚。
除了上面兩類引進片,這兩年還多出一種引進片,叫「特種電影」,說白了,就是3D片。
原則上,3D引進片是不佔上面兩類指標的。
所以,技術上,每年引進片總數現在肯定超過40部了。
因為題材敏感,《日本沉沒》最後時隔一年半後,最終國內低調上映,沒有任何宣傳,據說幾十個膠片拷貝地區輪流發行上映,最後居然4000多萬票房,大賺一筆,只是資金成本有點高,整體性價比其實並不能說太好吧,畢竟拖太長時間了。
而《翡翠森林》在中影這個關口,就直接以啥啥理由,具體理由忘了,其實也不重要,不讓引進,就不讓引進,還去問為什麼嘛?反正結果就是審查不過,發行公司跟片方TBS解釋,退片。
中影有時候讓某個引進片不過,不是從政策角度,而是從市場角度,他認為沒市場,就會建議你別干這事了,浪費名額。這很難說對或者不對。
就像中影對引進Pixar動畫片(別說日本動畫了,好萊塢動畫又怎樣)一直不感冒,因為的確在WallE之前,Pixar動畫片在國內都兩千多萬票房,無論是賽車還是海底還是玩具各種總動員,而到了WallE更逗,據說中影因為前半小時沒台詞,說小朋友看不懂,直接給pass了。誰說Pixar動畫是只給小朋友看的呢?
這事直到3D的《飛屋總動員》給改變,當然也有之前《功夫熊貓》的功勞,國內市場再也不能小瞧好萊塢動畫片了。
但,日本動畫片在中國影院的市場,目前還是空白。
之前,似乎引進過幾部《機器貓》和《柯南》大電影,一般都是經過一系列運作後,成功地比日本晚正好一年上映,結果就跟《日暮》上映時,售票員還提醒觀眾,說這不是《日暮2:新月》,是第一集。
前一陣我去看國內上映的最新一集《柯南》大電影的時候,跟老婆一起,看到大半,老婆說,哦,這集我看過。。。回家查了才知道其實是去年在日本公映的一集《柯南》大電影。。。
這是日本動畫電影在國內引進的現狀。
宮崎俊最新這部《偷東西小玩意》(名字記不準確——經大家指正中文片名應為《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我是在香港看的,片子真好,結尾真棒,意猶未盡,但說實話,以國內發行經驗來看,這片也不見得在國內有票房。
即使國內宮崎俊知名度很高,但要轉化成觀眾購買力,還需要一個宣傳和市場推廣的過程,所以都不好說。
Ⅳ 電影2012觀後感3000字,急急急急!!!
好萊塢的災難大片實在是好看,其中的天翻地覆的災難場景震撼人心,當那一排排的高樓轟然倒塌,當一座座山峰瞬時被海水吞沒,真的禁不住尖叫!這是視覺的震撼,但更讓更讓人回味無窮的是電影表達出的思想內涵。其中人們在災難面前的團結一致的情景,父親在災難中不顧一切的去救自己的孩子的情景,不顧自己的性命去救一個陌生人甚至是一個情敵的情景,真的讓人好感動,也讓人感到人間好溫暖。在災難面前,人類是那樣的不可一擊,但當億萬雙手緊握在一起的時候,人類不再弱小,災難不再可怕。人類團結一致抵抗災難的幾乎是災難片千篇一律的主題,但是《2012》是一個新的突破,當我看完《2012》後最大的感觸是人的生命在災難面前是不是等價的。
首先,其實美國政府早已預料到2012年地球會出現大的災難,所以各國政府聯合在研製秘密計劃,也就是諾言方舟計劃,但是這一切民眾還都蒙在鼓裡。當災難真正來臨時,美國政府官員首先想到的是怎樣將政府官員轉移走,完全置公眾的知情權不顧,置三億美國民眾的生命於不顧。好在美國首席科學家強烈要求把真相告訴民眾,但總統顧問極力反對。他的理由是如果告訴了民眾就會引起暴動,這樣會影響到他們安全撤離。這難道就是大家信賴的政府?在危難之際利用公共資源獨自逃生!不過令人感動的是總統堅持留了下來,並且決定把真相告訴民眾。他說:「應該告訴民眾真相,至少可以讓親友們有時間彼此告別一下,父親在臨死之前有時間請求女兒的寬恕」。也許把真相告訴大家也無能無力,但是至少給大家一些時間了卻一下心願。有仇恨的可以化解下,有愛意的可以向對方傾訴下,讓大家聚在一起默默的面對死亡。這是最基本的人權,也是政府的責任,同時也是人道主義的體現。
在災難面前,在逃生的機會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嗎?諾亞方舟計劃本身就是利用了公共資源,是民眾的財富,而不是政府官員的獨享。但為何有機會逃生的是各國政府首腦?還有是支付了10億歐元的富豪?我們普通民眾就沒有活著的權利?造諾亞方舟的目的是在災難過後能保證人類不至於滅絕,但我想問一下,那些老態龍鍾的各國首腦和滿腦肥腸的富豪生育的能力比我們強嗎?他們難道比科學家們更有價值嗎?顯然他們是利用手中的特權排擠我們生存的權利。更可悲的是當美國首席科學家走進諾亞方舟,發現給他安排的是豪華的單間,他憤怒的說這樣的房間可以多讓10個人活命。當億萬民眾沒有求生的機會的時候,那些各國首腦竟然在活命的方舟上享受豪華單間,真是可悲啊!不過可以理解,因為方舟是中國政府造的。還有一個鏡頭讓人很寒心,英國女王上方舟還帶著一群寵物狗,悠閑地帶著狗兒們散步,我們老百姓的生命還不如皇家的一條狗,狗都有機會逃生,我們只能死亡。當傑克遜他們的飛機迫降在喜馬拉雅山的雪地里,正當無奈的面對皚皚白雪時,迎面來了幾架直升飛機,但從飛機上下來的軍人要他們出示諾亞方舟通行卡才能就他們走,最後只有花了十億歐元買到票的富翁一家被救,而拋棄下了傑克遜一家。在逃生面前,金錢決定著獲救的機會,不得不說是人類的悲哀。說起那個富翁,當災難即將發生時,他們一家准備坐飛機逃生,傑克遜司機送他那兩個公子哥到機場,那兩個公子哥嘲笑傑克遜:「我們家花錢買了諾亞方舟船票,你沒錢就去死吧!」並且傑克遜哀求老闆帶上他們家,被老闆拒絕。這是富人對窮人的嘲諷,對普通人生命的藐視。我注意到,上諾亞方舟的人大多是各國政要和富豪,而製造它的工人卻沒有求生的機會,自己造的方舟,當卻沒有自己的立足的空間,完全不把工人當成人對待。
影片最後,海嘯馬上就要來了,在大家面前諾亞方舟成了唯一的逃生工具。當總統顧問等官員登上方舟後,也就是他們生命得到保障時,他們關閉了艙門。面對船外黑壓壓求生的人群,他們沒有一點憐憫之心,哪怕給他們一個站足的空間,就可以救千千萬萬的生命,但他們沒有,何況保護公民是政府的責任。對生命的漠視達到如此地步,真的令人發指。但令人欣慰的是,首席科學家發表了發自肺腑的一段話,呼籲大家尊重生命,感動了麻木的官員,這才挽救了數以萬計的生命。在災難面前,人類終於團結了起來,大家齊心合力終於戰勝了災難,人類才可以存續。
值得一提的是,本部影片有很多中國元素。造諾亞方舟的正是中國,好像是中國拯救了世界,這讓很多中國人很自豪。但仔細回味下影片,當美國總統顧問剛來到諾亞方舟時不禁感嘆一句只有中國人才能造的出。總統顧問在這部影片中是反面人物,一句從反面人物中說出的贊賞的話,到底是諷刺還是誇獎呢?在前面一個情節在傑克遜他們逃亡時在機場面對一個超級大的飛機感嘆時,一個人說了句這是蘇聯時造的。把中國和蘇聯前後呼應,彷彿在諷刺些什麼?還有諾亞方舟有很多豪華單間,首席科學家也批評一間可以多載十多人,本來是救命用的,卻建的奢華,是不是由中國的風格呢?其中對中國也有貶低,當中國軍方直升機發現雪地求救傑克遜他們時,我們救走了富豪,卻拋下了傑克遜一家,難道我們軍人沒有一點憐憫之心嗎?還有我們工人辛辛苦苦造出來諾亞方舟,但他們沒有機會乘坐逃生。還有在傑克遜向中國西藏工人請求進舟時,有很多刪節,不知原版電影中我們工人說了些什麼,但肯定的是絕不是什麼有利於樹立中國人形象的話。所以美國佬應該沒安好心,我們對他們還是要提防的。
《2012》這部影片不但場面氣勢宏偉,其要表達的深意也令我們反思。假如是把美國政府替換成中國政府,登上諾亞方舟會是什麼人呢?在災難面前我們普通百姓有沒有逃生的機會呢?地位可以不平等,財富分配可以不平等,但是至少每個人的生命是平等的。人人生而平等,政府應該平等對待每個公民,同時嚴禁官員利用公共資源為自己謀私利。不要漠視他人的生命,在災難面前需要的是互幫互助,而不是一己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