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西遊記里的神的簡介!!!
1. 玉皇大帝
【來歷】
玉皇大帝簡稱玉皇,又稱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 玄穹高上玉皇大帝 。 道經中全稱作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尊玉皇上帝。據《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玉皇大帝乃昊天界上光嚴凈樂國王與寶月光皇後所生之子。出生之時,身寶光焰,充滿王國。幼而敏慧,長而慈仁,將國中庫藏財寶,盡散施窮乏困苦、鰥寡孤獨、無所依靠、飢饉殘疾的一切眾生。凈樂國王駕崩後,太子治政有方,告敕大臣,俯含眾生,遂舍國赴普明香岩山修道,經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初號自然覺皇,又經億劫,始證玉帝。宋真宗和宋徽宗都上有聖號。宋真宗上聖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上聖號為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
2.王母娘娘
傳說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怪神,後於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傳王母住在昆侖山的瑤池,園里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亦稱為金母、瑤池金母、西王母。
根據古書《山海經》的描寫:「西王母其狀如人,豹尾虎齒,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意思好像是說:西王母的外形『像人』,長著一條像豹子那樣的尾巴,一口老虎那樣的牙齒,很會用高頻率的聲音吼叫。滿頭亂發,還戴著一頂方形帽子。是上天派來負責傳布病毒和各種災難的神)。可見外形很恐怖,而且是位散發災疫的煞神!他住在「昆侖之丘」的絕頂之上,有三隻叫做『青鳥』的巨型猛禽,每天替他叼來食物和日用品。
3.托塔天王,姓李,名靖,歷史上確有其人。他是陜西人,是唐初名將,唐太宗時任兵部尚書,因為他戰功顯赫,故死後封為「衛國公」,又因死後經常顯靈,為百姓救危解厄,百姓為其建廟供奉,於是道晚唐時候,李靖漸漸被神化了。
在《封神演義》中,托塔李天王是陳塘關的總兵,生子哪吒,因哪吒鬧海,李靖為息事寧人,逼哪吒自殺。哪吒死後,以蓮花復生,尋李靖復仇,李靖不敵,幸遇燃燈古佛贈玲瓏寶塔,將哪吒罩在塔內,而被熊熊的佛光所攝。李靖有此寶塔,便成為「托塔李天王」。
在中國的佛門中,北方的多聞天王,就是「托塔李天王」的前身。
4.《西遊記》講的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形似少年,但神通廣大。曾參與討伐孫悟空,但大敗而歸。《封神演義》說:一日哪吒去東海沐浴,因將太乙真人所賜寶物「乾坤圈」置水中玩耍,東海龍宮搖動不已。龍王急忙差巡海夜叉察看,惹火哪吒被打死。後來龍王三太子敖丙調集龍兵與之大戰,被哪吒打死。龍王秉奏玉帝,捉拿其父母。哪吒又在天宮門前痛毆之。後為表示自己的作為與父母無關,便拆肉還母,拆骨還父。死後,其師傅太乙真人把哪吒的魂魄借蓮花為之而復活。又賜給他火尖槍,腳踏風火輪。後助姜子牙興周討伐紂王,戰功顯赫。
在佛經中哪吒是梵文 Nalakuvara 的音譯之略。相傳是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之子,是佛教護法神之一。
5.四海龍王
龍王,道教神只之一,源於古代龍神崇拜和海神信仰。因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日本亦有信奉。被認為具有掌管海洋中的生靈,在人間司風管雨,因此在水旱災多的地區常被崇拜。大龍王有四位,掌管四方之海,稱四海龍王。小的龍王可以存在於一切水域中。龍王形像多是龍頭人身。龍王被認為與降水相關,遇到大旱或大澇的年景,百姓就認為是龍王發威懲罰眾生,所以龍王在眾神之中是一個嚴厲而有幾分凶惡的神。中國東部的廣大地區由於多受旱澇災,民間為祈求風調雨順,建有龍王廟來供拜龍王。廟內多設坐像,通常只立有一位龍王。
四海龍王
南海廣利王龍王敖欽
東海廣德王龍王敖廣
北海廣澤王龍王敖順
西海廣順王龍王敖閏
6.二朗神
傳說玉帝知道妹子私自下凡十分震怒,便將妹妹壓在了桃山之下受苦。楊戩自幼便本領不凡,但後來師承為誰已經不可考,包括他獨有的兵器--三尖兩刃槍,好象中國也只有他一個人(神)用,再無別家。他額上的天眼又是如何來的也不得而知了,但據一笑所知,在中國所有的神鬼妖魔里,三隻眼的只有兩位,他是其中之一。(另一位是馬王爺,就是讓孫悟空上天後搶了飯碗那位。)待楊戩長到十七歲,已經是勇無可擋,曾經在二郎山中幹掉了八個危害人間的妖怪,這就是"力誅八怪"的由來。於是他持了一把開山斧(奇怪,又不是槍了,可能槍劈山不好使吧),力劈桃山,救出了被壓在山下受難的母親。
母子相逢自是歡喜無限,但不幸的是,御妹因在山下壓得太久,十幾年不見陽光,身上已經長滿了白毛(別笑,這就是一笑說的上古神話的樸素),於是二郎將母親放在山上曬太陽。這時,玉帝聞聽二郎劈山,惱怒非常,為了消除自家的恥辱,便放出九個太陽上天,將妹妹活活曬死在山上。
二郎又痛又恨,暴怒狂追天上九日,一手一個擒住卻無處放,便分別掀起兩座大山,將捉住的太陽壓住,再看天上亂竄的七個日頭,便抄起一副扁擔擔了七座大山繼續追趕太陽,這就是"二郎擔山"的傳說。就這樣,只剩下最後一個太陽在飛跑,二郎一直將它追進了東海里,在海邊被東海龍王的三公主攔下,筋疲力盡的二郎暈倒在三公主溫柔的懷中(好浪漫是不是?),之後他們就結成了美滿良緣(好象沒有嫦娥什麼事)。
為了母親的死,二郎恨死了他的玉帝舅舅,玉帝也自知理虧,便封他為"英烈昭惠顯靈仁佑王",道號"清源妙道真君"。但二郎始終對這個舅舅不理不睬,堅決不在天庭居住,而是在下界受香火,帳前有梅山七聖相伴,麾下一千二百草頭神,對於玉帝是"聽調不聽宣",就是說只服從命令,沒事別套近乎。這就是"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
7.
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星名。亦為神話傳說中的天神。古時,以金星辰見於東方謂「啟明」,夕位於西方曰「太白」。亦說:「東方有啟明,西有長庚」。傳說太白金星主殺伐,古代詩文中多以比喻兵戎。《西遊記》有太白金星奉玉皇大帝旨下界詔安孫悟空之說。
太白金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在普通百姓中的影響很大,現今人們對他的認識就是一位白發蒼蒼、表情慈祥的老人,他忠厚善良,主要職務是玉皇大帝的特使,負責傳達各種命令,因而受到人們的喜愛。
他也是一種自然物的神格化。在中國古代,人們把天上的金星稱為太白,又叫它太白星。因為它是太陽系中第二顆接近太陽、又是最接近地球的星星,所以人們很容易對它發生興趣。 起初,太白星被人們神格化後,把他描述為女性形象,根據早期道教經典的描繪,這位女神穿著黃色的衣服,頭上戴著雞冠那樣的帽子,手裡抱著一種叫琵琶的樂器。但到了明朝(1368-1644年)以後,由於著名的神話小說《西遊記》廣泛流傳,而該著作中的太白金星是一位老年男性神,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接受了這一事實,因此他本來的神仙面目卻被忘記了
8. 觀音菩薩
阿縛盧積多伊濕成羅,漢譯觀自在。指菩薩觀有不住有,觀空不住空;聞名不著於名,見相不惑於相,心不能動,境不能隨,動隨不亂其真,自在無礙之智慧。舊譯阿那婆婁吉低輸,漢譯觀世音。觀,能觀之智。能所圓融,有無兼暢,照窮正性,察其本末。世音,所觀之境。萬象流動,隔別不同,類音殊唱,俱蒙離苦。
菩薩因何名觀世音?根據眾經,現取三說:
(1)《悲華經》:寶藏如來尋為授記,『善男子!汝觀人天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發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我當字汝為觀世音。』此說菩薩因地具大悲心,普令眾生離苦得樂,因此寶藏佛為其命名觀世音。
(2)《楞嚴經》:『恆沙劫前,有佛住世,名觀世音。由我所得,圓通根本,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當時觀世音如來,在大會中,為我授記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無礙,如聲逾垣,如月印水,有感必應。故觀世音之名,遍聞十方世界。此約菩薩因地修行法門而言。一切眾生,向外分別聲聞,生毀譽心,起貪嗔痴,造淫殺業,受三途苦。菩薩耳根不向外聞,反聞耳根能聞的聞性,功夫成熟,六根應時銷溶,寂滅現前,證圓明三昧,上同諸佛,下化眾生,隨緣施設,無不自在。
(3)《法華經》:『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此約菩薩利生法門而言,即通常說的尋聲救苦。
觀音前世據封神演義中說是慈航道人
9.如來佛
如來佛就是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 (Sakyamuni)
佛教創始人。本名悉達多,意為「義成就者」(舊譯「義成」),姓喬答摩(瞿曇)。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其他稱號有佛陀(覺者)、世尊、釋尊等。
早年 相傳釋迦牟尼是古印度吠陀時期著名的王族懿師摩王(義鳩王),即漢譯「甘蔗王」的後裔,迦毗羅衛(劫比羅伐 堵)國的太子,屬剎帝利種姓。迦毗羅衛是釋迦族集居的小城,位於喜馬拉雅山腳下,今尼泊爾南意部與印度毗鄰的提羅拉科附近,當時是拘薩羅國的屬國。在4世紀法顯游歷印度時,這個國家已日見衰落。19世紀末,考古家在這里發掘出一個藏有遺骨的石壺,上面刻有公元前數世紀流行的婆羅謎文字,意為釋迦族供奉的佛骨。另外,在迦毗羅衛發現有阿育王巡幸時所建的石刻,從而證實了它大概的地理位置,以後尼泊爾政府一直在進行考古發掘。
釋迦牟尼的父親,是迦毗羅衛的國王,名首圖馱那,漢譯凈飯王。母親名摩訶耶。是與迦毗羅衛場城隔河相對的天臂城善覺王的長女。根據當時的風俗,摩耶夫人回母家分娩,途經藍毗尼花園,即今尼泊爾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羅美德寺院處,生下了釋迦牟尼。
⑵ 請問這部印度電影叫什麼名字
Krrish——克里斯
呵呵 電影名就叫 Krrish——克里斯
電影導演:拉克什·羅斯漢 Rakesh Roshan
電影演員:朴雅卡·喬普拉 Priyanka Chopra
納薩魯丁·沙 Naseeruddin Shah
赫里尼克·羅斯漢 Hrithik Roshan
簡 介
《卡里什》講述羅希特的兒子卡里沙的故事,卡里沙繼承了父親的所有超能力,甚至青出於藍。然而在他印度田園詩一樣的生活中,卡里沙並沒有發現他的這些超能力,直到和心上人、一個電視記者一起去新加坡的時候遇見了一個瘋狂科學家,他發明的一項技術將會永遠地改變世界。卡里沙終於變身為超級英雄卡里什,阻止了科學家的陰謀。
幕後製作:關於影片
比子彈還快,比火車還猛,一跳就上了摩天大樓,隨著赫里尼克·羅斯漢身著一件黑灰兩色的戲服、戴著遮擋住半張臉的面具從高樓大廈上直飛而下,印度電影史上第一個真正「超級英雄」的出現標志著印度電影業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這部投資1000萬美元的特效電影在浪漫和家庭劇大行其道的寶萊塢打開了一個新局面,該片製片人基拉里·希馬庫馬說:「我在這部電影里嘗試了很多新東西,甚至好萊塢都沒有嘗試過。看過這部片子的人們說它看上去就像好萊塢大片,但我要說,它就是好萊塢大片。」這個新鮮的「大禮包」融合了印度觀眾喜歡的所有內容:幻想、冒險、浪漫和家庭價值,上映第一周即引起轟動,上座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以1500萬美元的票房刷新了印度電影的首周票房紀錄。不但在印度一票難求,《克里斯》在海外也受到歡迎,1500萬美元中有接近1/3的票房來自印度以外,在英國、美國的印度移民爭相觀看來自家鄉的大片。
⑶ 有一個電影關於檯球女主他媽是賣鹵煮的有一個叫陳天的教他
電影《撞球少女》
⑷ 計都和羅侯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煞神嗎
[計都]
印度占星術名詞. 印度天文學將黃道和白道的降交點叫做羅睺(Rahu), 升交點叫計都(Ketu), 與日,月及水, 火, 木, 金, 土五星合稱九曜. 因日, 月蝕現象發生在黃, 白二道的交點附近, 所以又把羅睺當作食(蝕)神. 而計都是羅睺的尾部, 因此又把計都稱為豹尾星.
印度占星術認為羅睺, 計都和七曜都能支配人間的禍福吉凶. 唐代, 印度人瞿曇悉達將印度歷法介紹到中國, 稱為「九執歷」. 九執即九曜的同義語.
以上[辭海1979年版 縮印本378頁]
據以上解釋紫氣和月孛不在九曜之列. 按書面理解紫氣是指祥瑞之氣. 孛是星芒四齣掃射的現象, 孛星即彗星, 但不知月孛指的是什麼. 大概應在中國古代占星術的范疇.
計都與羅睺
引用《修羅與阿修羅》中的一段:「羅睺(Rahu)是古印度神話中的惡魔,相傳為達耶提耶王毗婆羅吉提與達剎之女辛悉迦所生之子,他又被稱為行星、流星之王,西南方的守護神;他長有四隻手,下半身為蛇尾,好為非作歹。天神與阿修羅攪乳海之時,羅睺喬裝改扮,混在天神隊伍里偷喝甘露,結果被日神和月神發現,向毗濕奴打了小報告,毗濕奴當即用神盤砍下了羅睺的頭和手臂。但因為羅睺已經喝了甘露,所以他的頭長生不死,為了報仇,就經常吞噬太陽和月亮,從而引起日食和月食,此為日月蝕的由來。羅睺星為一黑暗星,死掉的身體則化為計都星(彗星),皆為不祥之星。」這就是古印度占星術上的概念:在夜空中突然出現威脅著每個人的星稱為計都。搶奪太陽和月亮的光而引起日蝕的星稱為羅睺。
佛教里計都、羅睺的說法有些類似印度神話。《七曜攘災決卷》中寫道:「羅睺遏羅師者。一名黃幡。一名蝕神頭。一名復。一名太陽首。常隱行不見。逢日月則蝕。朔望逢之必蝕。與日月相對亦蝕。謹按天竺婆毗磨步之雲爾。漢說雲日月同道。月掩日而日蝕。天對日沖其大如日。日光不照謂之暗虛。暗虛值月而月蝕。二說不同。今按天竺歷得其正理矣。對人本宮則有災禍。或隱覆不通為厄最重。常逆行於天。行無徐疾。計都遏啰師一名豹尾。一名蝕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陰首。常隱行不見。到人本宮則有災禍。或隱覆不通為厄最重。常順行於天行無徐疾。」
其中「今按天竺歷得其正理矣」一句說明還是從印度神話中而來,羅睺「逢日月則蝕」,計都「常隱行不見」也和印度占星術一致,佛教中的說法這兩個也是凶星。佛經中有這兩星的真言,不過怎麼念別問我:「羅睺星真言:唵啰睺曩阿素(二合)羅邏惹野塞摩舍都曩野(名位)扇底迦哩娑嚩(二合)賀(引)。計都星真言(羅睺帶珠寶二執並日月計都著錦綉衣也):唵嚩日羅(二合)計都曩(引)曩乞赦(二合)怛羅(二合)邏惹野(名位)吽娑嚩賀。」
而中國占星術的計都羅睺比印度正規多了。古代的「計都」在今天叫做北交點或龍頭、月北交、升交點,為黃道和月亮繞行地球軌道的相交點。北交點通常被視為木星正面特質發揮的地方,因此在星盤上北交點所落的宮位,代表著具有展現實力、成長的領域。在輪回占星學里,北交點還代表個人今生應該努力發展的方向。北交點在星盤上的圖形為開口朝下的馬蹄形符號。古代的「羅睺」在今天叫做南交點或龍尾、月南交、降交點,為黃道和月亮繞行地球軌道相交的南交點。南交點帶有土星的特質,因此在星盤中有南交點出現的宮位則代表著受到限制或有困難的領域。在輪回占星學里,南交點還代表了個人今世容易產生逃避、退縮的地方。南交點在星盤上的圖形為開口朝上的馬蹄形符號。
不過,中國神話傳說中的計都羅睺就「面」一些,他們只是「九曜」中的兩個。九曜星君即:計都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太陰星君、土德星君、羅(日侯)星君、太陽星君、金德星君、水德星君。在《西遊記》里,孫悟空來襲(第3新天宮?),托塔李天王點將迎戰,九曜就是和二十八宿排在一起的,地位不高。
中國相學也用了計都羅睺的概念,因為相學經常把星名與人體聯系起來。眉毛就是兄弟宮,左為羅睺,右為計都,主兄弟間之感情,兄弟相處和睦。幸虧中國並沒明確指出他們是凶星,不然每個人都帶著凶星上街了。詩曰:「羅睺須要長,長者食天倉。計都須要齊,齊者有妻兒。」這就是好的面相,你符合嗎?此外《神相全編》中有「五星六耀說」,詩曰:「羅計星君秀且長,分明貼肉應三陽。左羅不惟此貌居官職,思義彰名播遠方。羅睺稀疏骨聳高,為人性急愛凶豪。眉毛姦邪狀似垂楊柳,兄弟同胞有旋毛。右計(後缺)」
最後說些閑話,還有別的東西也叫「計都」。計都(梵語ketu)就是佛教的經幢(梵語dhvaja,巴利語dhaja,音譯為馱縛若、馱縛若、脫闍。),又作寶幢、天幢、法幢。為旗之一種,用以庄嚴佛菩薩及道場。與一般所稱之『幡』、幡』(梵語pata^ka^ ,巴利語pat!a^ka^),無何區別;然有依形狀作區別,謂圓桶狀者為幢,長片狀者為幡。翻譯名義大集即將ketu譯為幢,將pata^ka^ 譯為幡。
大日經疏卷九(大三九·六七三上):『梵雲馱縛若,此翻為幢;梵雲計都,此翻為旗,其相稍異。幢但以種種雜彩摽幟庄嚴,計都相亦大同,而更加旗旗密號,如兵家畫作龜龍鳥獸等種種類形,以為三軍節度。』依大日經疏之說,馱縛若與計都之形態、大小相同,惟特別強調計都與軍旗之關連,謂如同王或將軍於旗上加種種動物之印記,佛菩薩所用者即附以印有代表佛菩薩之文字的垂飾。另依日本高田修所譯之巴利語本生經所載,幢、幡皆為軍旗之意。謂王、將軍以軍旗之幢,統領軍旅以向敵軍;而佛陀以智慧之幢,抵禦一切煩惱之魔軍。以幢象徵摧破之義,故被視為庄嚴具,用於贊嘆佛菩薩及庄嚴道場。
這就不是我們所說的計都羅睺了,但了解一些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