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印度電影獸王風采
擴展閱讀
電影女蛹最後結局 2024-12-23 15:06:00
前途無量電影完整版 2024-12-23 15:05:16
日本電影時間鏡頭 2024-12-23 15:05:12

印度電影獸王風采

發布時間: 2024-12-15 04:07:28

Ⅰ 有誰能介紹一下獅子

非洲獅廣泛分布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上。 非洲獅被人們譽為「獸中之王」,這不是因為它的兇猛和巨大,而是因為它那洪亮的吼聲和威武的雄姿。它們黃褐色的皮毛同天然背景渾然一體,因此,即使在白天如果不仔細辨認也很難發現它。獅子的牙齒最適合咬噬,上下頜各有一對裂齒,咬起食物來就如同剪刀的兩片利鋒。雄獅尾巴的末端有叢毛,隱藏著一片似指甲的東西,這片東西的功能不詳,大概是用來趕蒼蠅用的。

貓科動物大都喜歡獨處,然而獅子則不然,它喜歡結群,每群2—30隻不等。獅子白天休息,凌晨、黃昏、或晚上捕獵。由於獅子沒有長途追擊的耐力,所以一般採取伏擊的方式捕獲獵物。它們主要的食物有羚羊和斑馬,有時也襲擊野豬,偶爾還會吃河馬、鴕鳥等。獅子在一年中任何時候都可以繁殖。雌獅懷孕一百天後便離開獅群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去生產,一胎一般產3-4隻幼獅。這些幼獅在加入獅群生活的前10個星期,可以說是它們危險期,母獅外出捕獵時,它們常常遭到其它野獸的攻擊,而且當獅群搬家時一些幼獅會被拋棄,因此幼獅的死亡率非常高,長大成年的數目不足一半。它們在這里靜靜的修養身息,蓄勢待發,而捕食時候的那種剛勁之美足以讓您嘆服。它們來至非洲,跟當地土族一樣也實行一夫多妻制,所以,雄獅總是以一幅漂亮的外貌傲然而立,盡顯獸王的一片風范。在枝葉婆娑的叢林間,非洲獅王正率領著妻妾兒女們出行。威武的雄獅身長3米,金色的鬃毛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隔著透明的玻璃您甚至能看清它威嚴的臉上的白色長須。畢竟是百獸之王,人類在它眼中柔弱得不堪一擊,因此它傲慢地從車前踱過,對滿車驚訝而緊張的人群不屑一顧。在所有的貓科動物中,獅子的群體意識最強,它們能夠和睦相處。頭領雄獅的主要職責是保衛領地,其它的雄獅負責保護雌獅。和所有的貓科動物一樣,雌獅比雄獅體型小。在一個獅子群體中,大約有近20隻獅子,其中包括10多隻成年雌獅、四五隻成年雄獅,還有幾只幼獅。獅子與其它貓科動物的生活習性相似,它們白天大部分時間都橫躺豎卧在樹蔭下休息。獅子群體的核心是四五隻雌獅,它們從小在一起生活、成長,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母獅允許其它母獅新生的幼獅吃自己的奶,這在哺乳動物中幾乎是很少見的。其它哺乳動物的母獸絕不會容忍非親生的幼獸。母獅全年都能夠生育,幼獅從出生起直到6個月後才斷奶。幼獅兩歲左右,母獅又產下一隻小獅,那時,兩歲的幼獅便可以自己獵食了。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一個獅群總能保持一定的數量及年齡上的差距。在獅子群中,幾乎所有的家務事都由雌獅干,狩獵、尋覓食物都是雌獅的任務。獅子在逆風追捕獵物時,十有八九總能成功,同大多數貓科動物一樣,獅子的視覺比嗅覺更為重要。當幾只獅子共同追捕獵物時,它們常常圍成一個扇形,把捕獵對象圍在中間,切斷獵物的逃跑路線。水塘是伏擊的好地方。盡管獅子的奔跑速度高達每小時60公里,但是它們的獵物往往比它們跑得還要快。為了避免過早地被獵物發現,獅子必須悄悄地走近獵物,只有在30多米的范圍內發起突然襲擊,獅子才有可能捕獲成功。等待良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母獅必須具有極大的耐性。獅子的主要狩獵對象包括較大的羚羊、角馬和斑馬。當乾旱季節來臨時,這些動物就遷移到雨水充足,青草繁茂的地方去了。在洪水泛濫的季節,留下來的獅群會經受很大的壓力,幼獅首先成為飢餓的犧牲品,接著便輪到母獅,它們難於與身強力壯的雄獅抗爭。 主要生活於草原和叢林,沙漠地帶,獅好合群,夜行。2.5—4 歲性成熟,常年可繁殖,孕期100—119天,通常每胎2—4仔。壽命20—25年。白 獅 館
獅王辛巴和它的王後愛爾莎來自遙遠的國度——南非。目前全世界已查明的白獅僅有15隻,所以,我們的辛巴與愛爾莎絕對稱得上是獅子中的「貴族」。如果說獅子是百獸之王,那麼我們的辛巴就是「王中之王」了。獅子與老虎同屬貓科,從前分布在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廣大地區,但現在卻僅僅分布於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了。此外,由幾百頭獅子構成的一個亞洲亞種,在嚴密的保護下棲息在印度吉爾森林國家保護區里。獅子可稱得上是健美冠軍,它們肌肉發達,身強體壯,腿短,頭大。 獅王辛巴和王後愛爾莎 辛巴體格比愛爾莎稍大,身長約3米,肩高約1米。大家看看獅王與獅後有什麼不同呢?原來獅王長著「鬍子」,而王後沒有。其實雄獅的鬃毛個體差異極大,可能完全沒有,也可能鬃毛量多,粗濃蓬鬆,蓋住頭、頸和肩部,向下連續到喉和胸,與沿著腹部的流蘇狀長毛相接,再加上長尾巴上的毛球,就有了一種氣度不凡、威風凜凜的王者風范。難怪它們會成為傳統帝王的象徵、現代尊貴的標志。獅子常在傍晚出外獵食前和黎明起身前發出著名的吼叫。如果您幸運的話,也能親耳一聞我們獅王和獅後的吼聲。有趣的是,辛巴和愛爾莎總是吼得「琴瑟和諧」,彼此呼應,恩恩愛愛。除了吼叫以外,在喜怒哀樂的不同時候,辛巴和愛爾莎還會發出咳嗽聲、咆哮聲或象情人般低語的喉鳴聲。您不妨留心聽聽,看看能不能聽到一點它們的「私房話」呢?
獅子是一個和諧的家庭,通常群居。由於它們既跑得不快,耐力又不好,還不善於爬樹和游泳,因此,獵食時往往是集體行動。由雄獅悄悄靠近動物,然後大吼一聲,嚇得動物四處奔逃,這時,潛伏的雌獅和小獅們便一躍而出,於亂中取勝,捕到獵物。獅子的家庭也是地地道道的「父權社會」。通常一個獅群會由一頭年輕力壯的雄獅來主宰,負責保衛領地,對付外來雄獅。它在家中地位崇高,連吃飯也要等它先吃飽了,才輪到雌獅和小獅。看來,獅子的「媳婦」才是最難做的「媳婦」。 獅王雖然威風,可王位卻不那麼容易坐得穩。一旦年老力衰,它就會被外來的年輕雄獅趕走。這個新的「君王」,對老獅王的妻妾女兒,一率「照單全收」,據為己有;而獅群中那些未成年的雄獅,則會被它趕走或殺死,以免將來與它爭奪王位。年老的獅王不得不面對凄涼的晚景,除了要忍受妻離子散之痛,它還要整日為食物發愁。還好,我們的辛巴不會有如此悲慘的命運。愛爾莎和辛巴現在都是3歲,王後倒是已經成長為一個絕代美女了,可國王還整日里蹦蹦跳跳地象個孩子,有點不解王後的風情。沒有辦法,只因為雄獅的成熟期比雌獅晚。雖說如此,它倆倒也感情甚篤,沒事兒時就耳鬢斯磨地咬對方的耳朵,以至於他倆的耳朵現在都缺缺疤疤的。愛爾莎雖然已經「長大成人」,可是有時候也調皮得象個小女生。閑來無事,它就愛用爪子去抓地上的青石子兒,然後把那些石子兒都扔上天空,又看著它們掉在地上,樂此不疲。獅子的繁殖季節不穩定,終年可生育,孕期約108天,一窩通常是2-3仔。初生的幼獅有綴以黑點的厚毛,這種斑紋會隨著成熟而消失。野生獅的壽命很少超過8-10年,但豢養的獅子卻能活25年或更長。辛巴和愛爾莎的父母曾在受傷時被兩位在南非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歐洲夫婦救治,並在與老人們共同生活了一年多以後才回歸草原。兩年後,這一對小白獅神奇地出現在那對老人面前,而老人們也像對待親生兒女一樣地呵護它們,直到它們慢慢長大。辛巴與愛爾莎被引入中國,為中國引進了新的物種,新的生命形式。讓我們象捐獻出它們的那對歐洲夫婦一樣,好好愛護這兩只可愛的白獅吧,讓它們在異國他鄉也能生活得悠然自得。獅是繼虎後第二大的貓科動物,它還是非洲最大的獵手。雄性獅可長達1.80米,肩高約1.20米,尾長1米,平均重225千克。雌性獅的身長一般為1.60米,肩高約1米,尾長約0.85米,體重150千克。非洲南部的獅最大,亞洲的最小。獅的毛短,呈黃色,雄獅還有很長的鬃毛,一般呈深棕色,但也有黑色、淡棕色或紅棕色。這些鬃毛從面部一直擴展到肩部和胸部。這些鬃毛可能使雄獅在鬣狗等其它食肉目對手眼中顯得更大。另一種理論是長的鬃毛對雌獸來說更有吸引力。野地觀察似乎證明特別深色和長的鬃毛的確對雌獸更有吸引力。亞洲獅的鬃毛比非洲獅的短。幼獸沒有鬃毛。一般幼獸需要過五年才會獲得完整的鬃毛。此外獅的尾端有一簇黑色的長毛。幼獸身上有深色的斑點,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斑點在第一年就消失了。在極少數情況下這些斑點也可以在成年獅身上看到,但非常不清晰,往往要在很近的地方才辨認得出來。偶爾會出現白獅。但白獅並非患白化病的動物,它們的眼睛不是紅色的。白獅是一種遺傳結果,由於它們比較顯眼,它們一般很難倖存。至今為止雖然也有關於黑獅的報道,但沒有任何證明。過去從歐洲南部、西亞、印度和非洲都有獅。冰川期間一個亞種還在中歐和北美洲生存過,但冰川期後它們就消失了。按當時學者的報道,到古希臘時期在巴爾干半島還有獅生存。一般認為歐洲的獅在公元1世紀由於人類的活動滅絕。今天絕大多數獅生活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撒哈拉沙漠以北的獅於1940年代滅絕。20世紀時在亞洲的獅幾乎全部被消滅,只有在印度的一個自然公園還有少數倖存。過去除森林外,獅在所有的生態環境中都有,今天它們的生存環境大大地縮小了。它們比較喜歡草原,也在旱林和半沙漠中出現,但不生存在沙漠和雨林中。與其它大型貓不同的是獅生活在群中。一個獅群主要由互相之間有親緣關系的雌獸組成。地形和獵物的多少決定一個群的大小,一個群可以由3至30隻獅組成。雄獸在一個群內只待一段時間,此後它往往去找另一個群。雖然如此在一個獅群中雄獅的地位比雌獅的高。一般在一個獅群中只有一隻成年的雄獅,幼獅在獅群中一般待三年,此後雄性的青年被驅逐出群,而雌獸則留在群內。年輕的雄獅組成不穩定的小群過著游盪的生活,直到它們自己成為一個獅群的首領。一般它們要到六歲或更老才能達到這個地位。 往往一個獅群的領導地位會被另一個雄獅占據,一般當老的雄獅老了或虛弱了時,就會有年輕的雄獅向它挑戰,戰敗的雄獅不是死亡就是逃亡。假如新來的雄獅戰勝,它一般將它前任的幼獸殺死,這樣雌獸就比較容易和它交配了。 一個獅群的領地面積從20到400平方千米不同。一個領地的大小與獅群的大小和領地內獵物的多少有關。獅群一般用糞便、尿和從遠方就聽得見的呼叫聲來標志它們的領地。也有的獅群沒有領地而過著游盪的生活。雖然雄獅在一個獅群中占最高的地位,但只有在一隻雌獸同意的情況下它才能與它交配。假如雌獸願意,它就趴到地上,讓雄獸跨上。從雌獸對雄獸的態度上一般可以看得出雄獸在群中的地位有多高,以及它是否在下一次角斗中會被驅逐。雌獸的懷孕期一般是四個月,此後它生二至四隻幼獸。幼獸的體重一般是1.5千克。幼獸不但可以在它的母親身上吸奶,而且可以在群中的每隻雌獸吸奶。對幼獸的撫養是整個獸群的任務。幼獸的吸奶期是四個月,此後它們還跟著母親約兩年。雌獸一般在三年後,雄獸在五年後性成熟。獅可以活20年。一般只有雌獸會活這么長。雄獸一般在此之前就會被一隻年輕的雄獸殺死或驅逐,它們一般不會再找到一個群,往往餓死。一般雄獸的壽命不超過12年。在動物園中有些獅子活到34歲。一般雌獸獵取食物,雄獸只在它們年輕時,鬃毛還沒有完全成熟時狩獵。它們深色的鬃毛使它們比較容易被看見,因此不太容易獲得成功。一般它們潛伏靠近獵物,然後跳起將獵物撲倒。小的獵物一般被咬斷頭頸,大的獵物的頭頸被撕破或被壓抑窒息。 一般出獵的時間是夜晚或清晨涼爽的時候。獵物中包括羚羊、小羚羊、牛羚和斑馬,也包括兔、鳥,有時甚至魚。獵物被捕獲後按群內地位的高低捺食:首先是雄獸,然後是地位最高的雌獸,幼獸最後。往往會因此產生群內的地位爭端,這樣的爭斗往往會導致受傷。獅子往往也食腐食。被從群內驅逐的雄獸一般只食屍體。它們搶奪其它食肉動物如豹或獵豹的獵物。往往獅子也從鬣狗口中搶奪食物。如同非洲的其它大動物,對獅子來說最大的危險是人的獵捕。在所有有獅子的地區在過去一些年中對它們的獵捕減少到了可以容忍的地步。疾病是另一個大的威脅。1995年在南非的克魯格國家公園首次發現對獅子致命的肺結核。在這個公園的南部90%的獅子已被感染,而這個疾病還在向北部擴展。獅子的病是從它們的主要獵物之一——野牛——身上感染來的,而野牛是在與家牛接觸後感染的。野牛的感染率達70%。這種病在獅子身上主要發在消化系統。獅子得病後體力衰弱,變瘦,一般在數年內死亡。除了結核病外還有另一種病威脅獅子的生存。也許它們是使得獅子感染結合病的原因。約60%到70%的獅子帶有一種被稱為FIV(Feline Immunodeficiency Virus,貓科免疫缺陷病毒)的病毒。這種病毒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相近,它損害獅子的免疫能力。至今為止沒有對伏這兩種病的疫苗。 已知的13種亞種中有兩種已經滅絕:北非獅(P. l. leo)生活在北非。它們的鬃毛尤其發達。1922年這個亞種中最後一隻野生的動物在阿特拉斯山脈被殺。歐洲的獅子是否也屬於這個亞種今天無法在考證了。一些私人和動物園試圖通過人工培養的方式重新培養出這個亞種。目前正在進行基因研究來分析他們的結果真的是這個亞種,還是含有這個亞種成份的一個亞種。 南非的好望角獅(P. l. melanochaitus)也已滅絕。這個最大的獅子亞種於19世紀被獵人殺盡。 剩下的亞種中十種生活在薩哈拉沙漠南的非洲。亞洲獅(P. l. persica)可能也已難免滅絕。這種亞種曾一度降低到只有20頭,現在又恢復到了300頭。

Ⅱ 為什麼說獅子打不過老虎,看

世人公認的兩種最厲害的貓科動物是獅子和老虎。但是它們相比哪個更厲害?這個問題大家都感興趣,而且眾說紛紜,那麼我今天就來詳細地說一說吧。

世界上現存的老虎有許多亞種,比如華南虎,西伯利亞虎(東北虎),孟加拉虎,蘇門答臘虎,印支虎等。其中西伯利亞虎最大,成年雄虎體長可達3.3米,體重300公斤以上。我記得看過一個資料,最大的老虎是在原蘇聯中亞一共和國捕獲的,體長4米,體重780公斤,是普通獅虎的兩倍!所以論體形,老虎是最大的貓科動物。

而目前獅子只有兩個主要亞種:非洲獅和印度獅。(常說的美洲獅其實是美洲山貓之誤,美洲獅是最大的貓屬動物,它跟我們的家貓是同屬一個屬,親緣關系更近。)其中印度獅體形較小,且數量已幾近滅絕,我們常見到的是非洲獅。成年非洲公獅一般體長在2.3——2.7米,體重在250公斤左右。

由於動物的體形通常決定了他們的力量,所以成年東北虎,西伯利亞虎的絕對力量勝過大多數非洲獅。從外形而論,它們都有駭人的尖牙利齒,它們共同的特點是有強大的顎、裂齒,在咬合的時候有巨大的力量,而這巨大的力量就能用來殺死大型的動物。而細細論來,獅子,尤其是雄獅,其頭臉由於鬃毛而誇張,身段反顯得單薄;老虎的體魄雄渾,頭面卻稍嫌精巧。非洲公獅看上去十分威猛,全因一團鬃毛的緣故,所以視覺上頭特別大,但是獵捕技能比較差,耐力速度也都很缺乏。而威猛的老虎成年後也有類似長毛,顏面頸脖處生出長毫,外形不輸給公獅。而且從個體捕獵技能上來看,老虎力量速度兼備,能上樹游泳,單獨捕獵成功率很高,獅子則是群體作戰,母獅的效率大大高於公獅。健美運動員身上的肌肉是非常非常結實,但是中國科學家在解剖東北虎的時候,發現它的肌肉一打開之後,比最好的健美運動員的肌肉還要好看,還要結實,肌纖維極為粗,渾身上下,很少能找到多餘的脂肪,幾乎很難見到脂肪,強壯的骨骼附有強大的肌肉,證明這種動物有極強的爆發力。虎的爆發力有過實證,在北京動物園獅虎山獸舍的水泥地面上有一道被東北虎抓裂的裂痕。剝掉皮的獅虎驚人的相似,而從解剖中發現,老虎心臟容量大於非洲獅。

地理環境的差異,決定了獅子老虎不同的戰斗風格和作戰策略。廣袤的平原上,適合發揮群體的力量,鎖定目標,以逸待勞。而叢林中,獵物容易閃避、躲藏和逃逸,對個體的搏擊技能要求更高。獅子是戰略家,老虎是戰術家。

由於獅子、老虎不在同一地域環境中生活,似乎很難進行較量,就像相聲里說的關公戰秦瓊。在西方,獅子向來有獸王之稱;而在中國,獸中之王則是老虎。據說古羅馬時代,人們曾讓獅子和老虎在競技場中進行格鬥表演,結果,每次都是老虎戰勝了獅子。曾有前蘇聯科學家試驗讓兩只同性同體形的成年飢餓的獅虎相鬥,結果老虎勝出。有的地理學家和動物學家提出:我國雲南一帶遠古時期也有獅子。但為何現在匿跡消蹤了呢?老虎奮虎威將獅子逐出了生活條件舒適,方便的山林,將其趕到印度西北部、阿拉伯半島和非洲的荒漠、草原上去飽嘗顛沛流離之苦。從地理分布來講,老虎以西伯利亞為基地足跡遍布歐亞大陸直至南亞次大陸,發展為孟加拉虎亞種、高加索虎亞種和華南虎亞種,只有大海阻止其進入美洲。部分個體跨過南海進入印尼群島,發展為蘇門達臘虎亞種。從極寒到極熱顯示頑強的適應力,虎單獨活動,只有繁殖期雌雄才有幾天相聚,由雌虎獨立撫養幼崽。說明虎的生存能力強於獅。非洲獅從非洲大陸北上進入阿拉伯半島又進入南亞次大陸。歷史上在印度發生過獅虎的競爭,雖然沒有留下文字記載,但是獅子最終退讓到印度西北一隅(稱亞洲獅),而孟加拉虎遍布南亞、東南亞是最終結果。

獅子與老虎雖同屬貓科,但 習性不同。在自然狀態下,東北虎是絕對唯我獨尊的獸王,而獅子則是「社會性」較強的動物,自然狀態下為群居,一般每群20餘只。

西伯利亞虎在所有貓科動物中捕食技巧最高,這是因為其棲息地高寒惡劣,野牲稀少,無法承受捕食失敗。在食物鏈中無可爭議處於頂點,其獵物包括所有大型且性情暴烈的食草獸如:馬鹿、亞洲野豬。還有食肉獸如:亞洲棕熊、豹、黑熊、狼、猞狸、獾、狐。很多傳聞雄性野豬戰勝東北虎,不過野豬是防禦方,不被捕殺就是勝利,能擊斃西伯利亞虎的記載太少。而且受傷致死的虎一般是老年、殘疾虎(缺犬齒)或年青幼虎。至於孟加拉虎,有資料說,殺人最多的記錄保持者是孟加拉虎,與印度一帶的環境有關。在印支一帶的食肉獸中豺對孟加拉虎和華南虎構成威脅,豺個體攻擊力不如狼,但群體比狼群更多且堅韌,又沒有種族之分,不同豺群會配合攻擊虎豹。印度曾有20隻豺群擊一隻雌性孟加拉虎,老虎在第一次對抗中殺豺7隻,傷6隻,摧毀了豺群的進攻力。但是殘余豺群立刻召喚鄰近領地的另一支豺群-26隻豺加入對虎的攻擊,虎在第二次抵抗中殺4隻,傷2隻後,開始逃跑。豺群追擊40公里,第三支小豺群加入堵截,最後近40隻豺捕殺這只孟加拉虎。虎被吃掉一半,在最後戰場又有7隻豺被殺。中國也有傳說-豺是虎剋星。但是亞洲象和亞洲犀牛、野牛不是孟加拉虎的對手。成年雄性亞洲象可以自保,但絕不主動攻擊老虎與非洲象相反,而且雌性亞洲象無力抵抗孟加拉虎。與人類斗爭經驗最豐富的是華南虎。華南虎是中國獨有的老虎,與國人奮鬥了2000年,對如何攻擊和躲避的經驗技巧最豐富,處境也最危險。

而非洲獅捕食能力相對差,只能依靠群體去伏擊獵物,只有在旱季走頭無路時才攻擊大型動物如非洲象、犀牛、野牛。在捕獵過程中,主力是體形較小的雌獅,雄獅正面攻擊、單挑的幾乎沒有。單獨的非洲獅甚至無力生存,被獅群驅逐的老年雄獅一般可能被獵狗群捕殺,乃至被豺捕殺。

如果真的硬逼著獅子老虎決一死戰,那麼打群架老虎或許斗不過獅子,而個對個單挑,獅子休想贏得了老虎,因為老虎在靈敏性、耐力、技巧和體重方面,都要勝過獅子一籌,老虎獲勝,這應該是一定的結果,曾經英國有富翁認為獅厲害,搞了個地坑獅虎鬥,用的是虎中最小的蘇門答臘虎的未成年體和成年非洲雄獅比,結果老虎殺了三頭獅子,為了掩蓋事實,第四次時用槍把老虎打死,卻找到了一個老虎在上風的時候,老虎不知怎麼就倒下了,獅子也沒攻擊,近代有學者用電腦模擬獅虎鬥【猛獸大對決】但他們只輸入了硬體數據,卻沒輸入技巧,如果這樣,羚羊百分之百會把花豹死,數據顯示花豹則不會躲開,狩獵者絕對抓不上獵物,因為很多獵物比狩獵者更強壯跑得更快,老虎才是獸中之王
學術界術界關於虎強於獅的觀念已經得到普遍認同,下面通過虎獅的詳細數據來進行說明,所列數據均為平均計。

以下都採用成年健康的獅虎,由於雌獅和雄獅的差別過大,因此獅子一般均採用雄獅。

[]

1、體型比對

老虎是最大型的貓科動物目前已經沒有任何異議。

但在古代西方世界,他們所能接觸的是最大型的非洲雄獅和最小型的中南亞老虎,由此引起視覺上的誤會,而認為獅子是最大的貓科,並成為西方許多國家的標志。直到百餘年前他們接觸到了更大更兇猛的孟虎和西虎,才最終改變的這種觀念,形成了由獅子中心說向老虎中心說的轉變。

而在東方,老虎一直穩居中堂,是神的象徵,而獅子不過是守門神,只是猛獸的象徵。

這樣由於東西方對獅虎主觀意識的差別而最終引發了獅虎鬥的千年爭論。

猛獸之間的爭斗體型大的往往佔有相當優勢,體型大的老虎勝獅子似乎沒有說服力,下面提到的都是獅虎相當的情況。

[ ]

2、生理數據

下面幾乎纜括了猛獸的所有的生理特徵:

(1)頭顱比較

獅子因為鬃毛的原因,在視覺上感覺相當大,其實除掉鬃毛後和老虎相差無幾,剝皮後的獅虎也很難分辨,因此顱骨差別不大。

鬃毛是雄獅的象徵,以至往往被無限誇大,甚至成了決勝武器。生物學上將雄獅鬃毛的作用定義為:雄獅之間實力的顯示、雌獅擇偶的標准,

鬃毛對雄獅有一定的防守作用但同時會消弱它的攻擊能力。

[

(2)心臟容量

在解剖學中,老虎心臟容量大於非洲獅,這一條相當重要。在同等生理素質的對手中,它反映了一個物種具有更大的爆發力、耐力和體能恢復能力。

(3)嘴

貓科嘴的張合度都約60度(劍齒虎可達100度),老虎顎部球型肌在貓科中最發達的,獅虎的咬合力差別不大,虎略強,虎約450kg,雄獅400kg(附:鱷後端約1000kg(合2200磅),前端770kg,大白鯊約770kg,人約80kg)。

虎犬齒長約6cm,雄獅約5cm,虎的咬合深度約為11cm,雄獅約9cm。咬合深度深1cm往往就能決定對方是生還是死,這也使獅子使獵物的致死率比老虎要小的多。

但獅子的齒根略粗於老虎。生物學家解釋之所以獅的齒粗,是因為獅子無法快速將到手的獵物殺死而導致獵物的反抗,為了在獵物反抗中不致使犬齒折斷,才使犬齒進化得更粗。

(4)前肢

老虎前掌是貓科中最大的,雄虎的掌寬約10.5-11.5cm,雌虎約8.5-9.5cm,雄獅約7.5cm。

掌擊是虎的常用手法,其掌力居貓科之冠,可達1噸,力量比雄獅大10%,而獅子不論是博殺還是捕食,掌擊都不是它的特點。

貓科都有磨爪的習慣,但成年後的獅子磨爪的頻率有所減少,這和生活環境有關,因此爪子不如老虎鋒利。

虎的爪子在貓科中最長,西虎約10cm,孟虎約9.2cm,獅約8cm。

獅子常被大型獵物從其身上甩落下來,可見其前肢力量不夠、爪子嵌入不深,而老虎極難被野牛甩落。

(5)後肢

獅子後肢力量不足,只能半直立,因此獅子不擅掌擊,而老虎後肢力量強大,可以完全直立,直立後可比獅子高一個半頭。

後肢力量直接影響了跳躍能力。老虎可跳上2.2-2.4m的高度,雌獅約1.8m,老虎摸高可達6.5m,雌獅為4.5m,而雄獅幾乎不會跳躍。

綜合四肢老虎的更為粗壯,而獅子四肢相對瘦弱的多。

(6)肌肉

孟虎和獅子都屬熱帶、亞熱帶,兩者肌肉相差不多。虎的肩部力量力量強大,雄獅的力量集中在頸部。

/ ]

東北虎的脂肪主要在皮下,而不是附著在肌肉上,其肌肉重量可佔全身重量的70%左右。據中國生物學家對東北虎解剖報道:西虎肌纖維極為粗壯,幾乎找不到脂肪,比最好的健美運動員的肌肉還要結實。

(7)骨骼

老虎有更加完美的骨骼,其骨骼平均密度比獅子高約1.2%,這意味著老虎更加強壯,抗擊打力更強。

(8)速度

東北虎沖刺速度約為56km/h,孟虎快得多約為68km/h,雌獅介於兩者之間為64km/h,雄獅為56m/h。

(9)柔韌性

老虎的體型修長,而雄獅體型粗短,這意味著老虎可以做更大范圍、更靈巧的轉身。

(10)其它

平衡力方面,老虎可以走體操比賽中的平衡木,而獅子則不行。

老虎尾巴雖然沒有傳說中的強大,但依然是其攻擊武器,獅子尾巴沒有攻擊作用。

貓科觀察家認為:老虎習性狡猾、獅子則相對憨直。

上面是生理上的硬體對比,以下是獅虎在生活實踐中的比對,其實就是技巧性的軟體對比。

技巧對猛獸相當重要,之前曾經有人模擬出猛獸對決,但馬上被引為笑話,因為他們只輸入了硬體數據,卻忘了輸入技巧數據,因為按照這種模擬,那麼獵豹將捕不到斑羚,而花豹也捕不到斑馬,因為這些獵物比捕獵者更加強壯,斑馬可一腳將花豹踢翻,而數據顯示花豹不會躲避,100%會被踢死,因此該模擬認為地球上不可能出現能捕殺比自身大的獵物的猛獸,而實際上呢...

其實上面的生理數據已經說明了孰優孰劣。技巧性更多的是些人為觀察的主觀概念,但實踐往往就是生理在生活中應用,我們姑且把它作為一個參考。

3、生活習性

(1)有的人因為獅子是群居而說其群體戰鬥力強,即獅群強於虎群。其實這種人是根據獅子的實際生活,即獅子的整體意識強來說的,但他們卻把另一個事實忽略不計,即獅群在同類打鬥中只有最強的雄獅才能決定勝負。

那麼獅群會不會把老虎看成同類呢,答案是可能的,因為虎獅之間會發生自然交配的情況,這在野生動物中只有把對方看成同類才會發生。

(2)同樣有人說雄獅是靠打鬥為生,因此認為雄獅的戰斗慾望更強,但殊不知老虎的領地性極強,體型小的老虎對闖入它領地的大老虎同樣會不惜一戰,有主場之利的老虎戰鬥力更強(因為這是飯碗問題)。相反雄獅在多數情況下只要擺擺鬃毛就決定了戰斗的勝負。在動物園中老虎咬死獅子的情況大多都是老虎以為獅子闖入了它的領地,而在野外領地之爭是常事,尤其是在老虎數量曾經繁盛的時候。

]

也就是說雄獅更多的是為配偶而戰,而老虎更多的是為領地而戰,它們的打鬥頻率本不相上下。

(3)雌虎不但要為領地還要為幼崽而戰,雄性貓科都有殺死非親幼崽的習性,單只雌虎為了保護幼崽而和體型大的雄虎時常都有打鬥,而一群雌獅遇到這種情況直接就是繳械投降。虎為獨居,由雌虎獨立撫養幼崽,說明虎的生存能力相當強大,而雌獅根本就無法獨立撫養幼崽。

(4)有的說雄獅不會衡量對手實力而勇往直前,其實這是嚴重誤會,雄獅衡量對手的標準是鬃毛,鬃毛差的雄獅會選擇自動退卻,而老虎在雄獅眼裡就是鬃毛差的獅子,因為雄虎就沒有長的鬃毛,因此雄獅往往會認為老虎不如自己可以一戰。

老虎和其它貓科一樣因獨居而謹慎,也會慎重評估對手的實力,因為評估失誤會帶來重傷而無法捕食,也就是說老虎不會打無把握之戰,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即和老虎打架的獅子在老虎眼裡是可以戰而勝之的猛獸,而這種評估肯定比人類的評估還要准確。

4、打鬥技巧

貓科的咬合力在猛獸中不算最大,但爪子卻是最強,敏捷度也是最高,因此爪子是致勝武器,而牙齒只是至死武器。爪子加上技巧,這使貓科成了猛獸中唯一的能獨立戰勝比自身更強大猛獸的哺乳類(其它只能依靠群體力量)。

]

(1)老虎打鬥採用掌擊方式,實際就是一套組合拳,更多的是憑借其技巧,極少把腦袋早早的湊上去。

(2)雄獅是貓科的例外,他們之間的打鬥其實就是在比誰的嘴大,由於四肢力量和技巧的不足,幾乎拋棄了貓科爪子加技巧的優勢。雄獅更多的是憑借身體和力量,是一種推搡的手法,但我們知道無論是體型還是力量獅子相對於老虎都不會佔有優勢。

老虎可以雙掌齊用,而雄獅因後腿力量問題而無法完全支撐全身重量,要想完全發揮掌力,必須一隻前掌撐地。

(3)鬃毛對雄獅咽喉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老虎往往都是先通過前肢的打鬥,在取得了相當優勢之後才會鎖喉,因為在沒有取得優勢之前就冒然鎖喉,其實就是對自己的咽喉不負責任。

5、捕獵技巧

捕獵技巧可以從側面反映猛獸所具有的技能。

[

(1)老虎捕食通常是偷襲,然後是短距離的沖刺,它要求具備更強的爆發力,因為如果反映遲鈍容易使獵物逃脫,而長距離追趕不是老虎的長處,老虎對付野牛是跳上牛背後緊緊的抓住,乃至更大的成年亞洲母象也是如此,而獅子只能撲到野牛的後臀且很容易被甩落下來,而亞洲野牛比非洲野牛並小不到哪裡去。獅子捕食通常是群體合圍,主要靠群體力量的托拽將其撲到。

(2)獅子對較小的獵物採用咬頸,對較大的如野牛是咬鼻,而咬鼻窒息方式往往顯得拖泥帶水,獅群常常有到手的獵物逃脫的可能,電視中有5隻獅子(包括有雄獅)捕殺一頭野牛而最終被逃脫,其實這反映了獅子不能有效的快速殺死獵物,還有居然會使幾乎沒有博殺力的獵豹負重傷後逃脫,這反映了獅子的殺傷率。

老虎的擊殺成功率相當高,擊殺手法也更豐富,有拍斷頸椎、咬喉、咬頸等,對較小的幾乎直接就是拍斷頸椎,對大於200kg如野牛是咬頸,這和獅子對付野牛的手法完全不同,但致命效率更高,往往是一擊致命,到手的獵物極少有逃脫的可能,因為老虎承擔不起這樣的失誤,特別是東北虎。

(3)獅群的捕食成功率根據獵物不同在10-20%之間,老虎成功率在5%左右,獅群成功率雖大於老虎,但平均下來就很低了。食物利用率也不及老虎,只能管一頓,而老虎捕食一次往往會管很久。

獅子是唯一吃腐食的貓科是單只獅子捕食成功率的一種體現。

(4)獅群和老虎都有能力在非常情況下捕殺超大型的獵物,如獅群之對於母象、長頸鹿等,老虎之對於母象、野牛等,但單只獅子無力捕殺比自身大的獵物,這在貓科動物中其實是很少見的,估計只有藪貓才是這樣,但藪貓身手畢竟可算貓科之冠,象獵豹一樣為了敏捷負出嘴小的代價情有可原。

6、生存競爭

獅群的生存環境主要競爭對手是鬣狗群、花豹,而孟虎是豺狗群、金錢豹,西虎是棕熊、遠東豹。

(1)落單的獅子生活極為困難,被獅群驅逐的落單雄獅一般只有3種結局,即餓死、被鬣狗群追殺、被三色豺群謀殺。

(2)單只豺狗的實力不如鬣狗,但豺群的規模和韌性遠大於鬣狗群,不同群的豺狗甚至可以聯合起來一起對付孟虎,曾經發生的先後近60餘只豺狗以慘重代價搞定一隻雌孟虎的著名戰例就是不同的3群豺狗組成的。

(3)棕熊是比西虎大得多的猛獸,遠東豹在西虎的打壓下生存得極其艱難,但和遠東豹同種的花豹在獅群的打壓下則生活得相當滋潤,可見獅群扼殺豹子發展的能力遠不如老虎,花豹由此被稱為生存得最為成功的大貓。

因此老虎和獅子競爭環境可以說同樣凶險,但即便這樣,排除人為因素,老虎獨居得依然十分成功,而獅子的獨居就意味者死亡。

7、博殺戰例

現在所看到的獅虎鬥都是圈養的,准確的說並不能由此得出結論,但可以得出參考結論。

(1)圈養猛獸在能力上相比野生的都有所退化,但有一個重要事實,這就是圈養猛獸中其技巧性越強的損失越大。

如將趨向於力量的熊科和趨向於技巧的貓科都從小圈養,明顯貓科的損失要大。同樣人類也是一樣,將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從小就關起來,其具有的人類特有技能的損失是最大的,而這種人只能從生物學上講還算是人,但實際上和白痴無異。雄獅在於力量,而老虎在於技巧,其損失無疑比獅子會更大。

但即使這樣,圈養老虎的勝率也遠高於獅子,更不要說野生獅虎了。

(2)還有一個事實,那就是在現在所有獅虎鬥的記錄或視頻中,體型小的老虎戰勝大獅子的事件並不奇怪,而從無體型小的獅子戰勝大老虎的戰例。

(3)在選擇虎獅斗的戰例中,一般更多的是選用雄獅,而對老虎,幾乎都是不管公的母的一起選,而事實上雌虎比雄虎體格上還是有不小差距,只是沒有獅子的差別大而已。但如果真的這樣選,不妨拿一拿雌獅和雄美洲豹來鬥鬥。

但即便如此,雌虎同樣有戰勝雄獅的戰例,而雄虎對雌獅就是屠殺,雌獅對雌虎也可以說沒有什麼勝算可言。

8、進化

獅虎出自同一祖先。目前野生的獅虎不可能相遇,但在歷史上獅子和老虎的領域曾有過重疊,最後退讓到印度西北一隅(稱亞洲獅),而孟虎遍布南亞、東南亞是最終結果。

在沒有人類干擾之前,虎的足跡曾經遍布歐亞大陸,從極寒到極熱顯示了其頑強的適應力,而獅子只能局限於熱帶亞熱帶。

從生物、地理學上講熱帶雨林是地球最富饒的土地,而這就是孟虎的生存地帶。其實也可以通過美洲豹和美洲獅的競爭來作為對比,美洲豹強於美洲獅是不爭的事實,美洲豹占據了南美熱帶雨林的中心地位,而美洲獅則只能偏隅一方。

[

將所有數據列出之後,才發現獅子幾乎是全方位的落後於老虎,不佔任何生理優勢的野生獅子對野生老虎可以說幾乎就是完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