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一封送錯信的印度電影
擴展閱讀
好看的電影伊麗莎白鎮 2024-12-25 10:32:07

一封送錯信的印度電影

發布時間: 2024-12-10 00:23:52

㈠ 請教一部電影的名字!

小鞋子/天國的孩子/天堂之子/天堂的孩子
導演馬基德·麥吉迪
主演 Naji, Mohammad Amir, 阿米爾.法羅克.哈什米安, Seddiqi, Bahare, Jafar-Mohammadi, Nafise, Sarabandi, Fereshte, Mirkarimi 類型喜劇/劇情
年代1997
地區伊朗
片長89分鍾
劇情介紹
主角是貧家小孩阿里,因為他把妹妹拿去修理的鞋子弄丟了,為了體諒父親無力添購新鞋,於是央求妹妹跟他輪流穿著他的舊球鞋去上學,後來他發現參加跑步比賽的季軍可以獲得一雙新球鞋作獎品,於是出盡辦法參賽,並且只想得第三名,不料卻跑了個第一。本片藉著一個簡單故事將兒童世界的純真可愛發揮得...

主角是貧家小孩阿里,因為他把妹妹拿去修理的鞋子弄丟了,為了體諒父親無力添購新鞋,於是央求妹妹跟他輪流穿著他的舊球鞋去上學,後來他發現參加跑步比賽的季軍可以獲得一雙新球鞋作獎品,於是出盡辦法參賽,並且只想得第三名,不料卻跑了個第一。本片藉著一個簡單故事將兒童世界的純真可愛發揮得淋漓盡致,導演技法圓熟,細節鋪陳深具趣味性,賽跑高潮尤其令人激賞。

伊朗導演馬吉德·馬吉迪在《天堂的顏色》之前執導的代表作,標志著兒童電影的最高藝術水準,尤其適合父母子女一齊觀賞,因為它可以令人由衷地感受到親情的可貴。
從你剛出生到現在,你曾穿過幾雙鞋子?穿壞過幾雙鞋子?如果沒有了鞋子,你會傷心的找爸爸媽媽要嗎?如果爸爸媽媽根本無法給你買一雙哪怕是最廉價的鞋子呢?

阿里是一個出生在貧窮的伊斯蘭教家庭里的男孩,妹妹莎拉是他最親密的夥伴。9歲的阿里每天要給家裡做很多很多事情,因為媽媽生病爸爸工作,所以小小的阿里承擔了許多並非這個年齡應該承擔的責任。阿里很懂事,家裡的貧窮讓他很小學會獨立,也學會體貼和關心家人。他用他的方式愛著妹妹莎拉,送給她新的鉛筆,還有老師獎勵的漂亮的圓珠筆。阿里是個善良的孩子,但是他很貧窮。

在一次買菜的時候,阿里無意丟掉了妹妹的皮鞋——一雙極其破爛的剛剛被修理過的淡紫色童鞋。這雙廉價的鞋子早已經破爛不堪了,但是那是整個家中莎拉唯一一雙鞋。沒有了鞋子莎拉無法上學,她只剩下拖鞋能夠穿出去,但是拖鞋並不允許跨入校門。莎拉眼裡有無限的難過和生氣,阿里對她說:不要告訴媽媽不要告訴爸爸。並非是害怕挨打,兩個年幼的孩子知道,家裡實在太過於貧窮,爸爸只能借錢給她買新鞋子,負債累累的他們實在不忍心為父母增添多
一份「災難」。

無奈之餘阿里只得想出辦法:你可以穿我的球鞋上學,你回來的時候我再去學校。於是阿里那雙破了洞的球鞋成了兄妹倆的寶貝。妹妹穿著它上學,放學的時候為了不讓哥哥遲到,她一路急跑著回家。阿里就在巷子口等著等著,急急的換上鞋子再跑去學校。盡管如此兩個孩子還是很開心,他們瞞著爸爸媽媽,這是他們盡自己的能力為家裡做的最最重要的事情。球鞋很破舊,兄妹兩個在陽光下仔細的擦洗它們,放在陽光下涼曬著,像是精心呵護某件珍寶。其實那僅僅只是一雙鞋子呀!一雙對於莎拉來說太大太舊的很寒酸的鞋子!

阿里還是有很多愧疚,因為是他讓妹妹受到委屈,所以他會抓住任何一個希望送給妹妹一雙新鞋子。孩子的心無限單純無私,他會對爸爸說,如果有錢的時候一定要先給妹妹買一雙鞋子。那麼他呢?懂事的阿里一定會放棄自己的鞋子。他是明白的,家裡能夠省就省,自己並不重要。假期的時候,爸爸帶著阿里去城區打工,他們賺到了許多許多錢。阿里的心情就像當天的陽光般明媚。而爸爸騎的自行車撞在樹上,兩個人只得搭汽車回家。看著爸爸身上的傷,阿里心裡僅有的一絲希望還是破滅了。

終於阿里得知學校將派出6名選手參加一次長跑比賽,季軍的獎品是一雙運動鞋。他跑去辦公室乞求老師讓他報名,因為錯過了初賽的時間阿里被拒絕了。他的心裡滿是委屈,站在辦公室苦苦哀求老師給他一次機會,眼睛裡滿是淚水。長時間來兄妹倆跑著換鞋子上學讓阿里的長跑相當出色,於是他自然入選了比賽隊伍參加這次長跑活動。阿里是興高采烈的跑著回家告訴妹妹的,這次比賽是阿里認為送給妹妹新鞋子的唯一機會。可是當阿里依舊沒有得到鞋子。他獲得了第一名,而冠軍的獎勵是一套漂亮的運動衣。

當然故事是有個喜劇的結尾的。在阿里比賽那天爸爸終於賺到了錢為兩個孩子買了嶄新的鞋!

這就是伊朗導演馬芝迪的著名影片《小鞋子》。《小鞋子》雖然是一部講述兒童世界的影片,但是實際上包含了許多意義。整個故事的環境是講述伊斯蘭教徒的生活的,那些純朴善良的人民有著無盡寬廣的心胸,他們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同時也遭受著貧困的折磨。但盡管生活上他們是貧瘠的,精神上卻樂觀開朗。他們堅信著:真神會保佑一切。所以他們會施捨於人,幫助於人。故事中阿里和莎拉找到了被丟棄的鞋子,他們想去索要回來時卻發現那個孩子的父親是個盲人。盡管他們只有一雙些穿,可是孩子們認為那個小女孩更加需要這雙鞋子,他們只能望著女孩開心純真的笑臉默默走回家。直到小女孩買到一雙新鞋子,莎拉也沒有告訴她鞋子的事情。盡管那雙鞋已經被小女孩媽媽當作破爛丟掉了。孩子的心就是這么純潔無私。

導演是善於捕捉兒童的心理活動的。莎拉穿著哥哥的鞋參加體育活動,起初她是害羞憤怒的,她為自己那雙破舊的不合腳的鞋子感到羞恥,她把腳深深躲藏在同學們的後面。而後老師表揚了她,說穿球鞋上運動課才是應該。莎拉臉上立即綻放出微笑,愉快的將腳拿了出來站在一排鞋子的最前面。盡管孩子早熟懂事,但畢竟只是個孩子。馬芝迪沒有過於強調兩個孩子成熟的一面,反而從一些屬於孩子的細節上捕捉鏡頭,於是整部影片顯得童真簡單,觀眾就在平緩的情節中慢慢的體味和感動了。而相對另一些兒童影片,總是過於渲染小主人翁的言談舉止,給他們強加了一種大人化的東西,反而讓看的人覺得不自然。

《小鞋子》其實也是在講一種美好信念。對生活對世界充滿信心和樂觀的態度,那麼一定會有收獲。劇中阿里家一直在為柴米油鹽操心擔憂,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喪失對生活的希望。阿里爸爸總是在期待美好的明天,於是他為自己的希望去努力。終於他賺到了錢,為妻子和孩子買了他們想要的東西。盡管還是廉價的東西,但那卻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阿里一直想送給妹妹一雙新鞋子,他去爭取生活中每一個機會。於是他博得參加長跑比賽的資格,並在最終取得了冠軍。獎品並不是運動鞋,但為阿里開辟了新的空間。而莎拉呢?她失去了唯一一雙鞋子,但她的抱怨僅僅只是哥哥的鞋讓她窘迫不安。她似乎沒有抱怨,滿是信心的認為哥哥一定會送給她新鞋。最後,她還是得到了鞋子,一雙漂亮的鮮紅的新皮鞋。其實這也是導演在整個影片中講述的一種積極生活的態度和方式。

影片中最另人感動的是長跑比賽那段,阿里拚命向前跑著,腦子里浮現的全是妹妹穿著舊鞋子的模樣。他報著一定要拿到季軍的信念超過一個一個選手,他跑到了第一位並將後面的人長長拉下。但是他只想得到季軍,因為季軍的獎品是一雙新的運動鞋,於是他放慢腳步,回到第三。阿里被別的孩子拽倒摔在地上,他爬起來繼續向前沖。他閉上眼睛沖向終點,他是第一名。阿里倒在地上,老師扶起他時問的第一句話卻是:我拿到季軍了嗎?阿里站在領獎台望著那雙嶄新的鞋眼裡滿是淚水和失望……還有馬芝迪給那雙爛了底的球鞋特寫的鏡頭。

迅雷下載地址:http://www.kyaz.com/vcd/小鞋子.rmvb

㈡ 印度電影無賴正義的基本信息

原名:Rowdy Rathore
譯名:無賴正義
上映日期:2012年6月1日
國家:印度
類型:動作
對白語言:印地語
字幕類型:內嵌中文字幕
時長:2小時23分44秒
電影大小:1.44GB
電影格式:AVI
導演:Prabhu Dev

㈢ 悲情印度電影《為愛毀滅》好不好看

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我也是從《三個傻瓜》(相比《三傻大鬧寶萊塢》這個譯名來說,更喜歡前者或《尋找蘭徹》,後者的字面意思讓有些人錯過了這部經典的影片)才知道了阿米爾漢。然後才進一步知曉了《三傻》之外他的作品(《未知死亡》、《地球上的星星》、《為愛毀滅》等,如飢似渴地看完了這些片子。發自內心地感慨:原來電影可以這樣排,原來電影還可以排成這樣!自吹地說,作為一個超級偽影迷,(二十多年來去影院的次數不超過一隻手的手指數)靠著祖國強大的光碟復制及發行能力,縱覽了國內外大部分經典或有名的電影,憑借多年的觀影經驗,阿米爾漢的這幾部電影的構思、立意、敘事、表演、音樂、場面不得不讓人佩服,不知道國內電影人看了會不會有些許汗顏和觸動。今年來國內代表官方層面的最高級別導演的影片如《三槍》、《大地震》、《非誠勿擾》、《山楂樹》說實話我都是作為了解而快進看完的。要是有心者可以總體分析比較下!
《三傻》的相關評論很多,幾乎代表了各種觀點。在這里我也不湊熱鬧了,重點說說比較小眾的《為愛毀滅》。第一次看完《三傻》是深夜零點10分,頭腦中久久盤旋著那盪氣回腸的主題音樂,那有笑有淚有思有悟的曲折劇情,那充滿智慧和哲理的經典台詞,到了一點多隨著困意就睡了。事隔幾天後,同樣的時間段看完了《為愛毀滅》,卻整晚都難以入睡。腦海中反復浮現的是那一幅幅如詩如畫的絕美畫面,(直接截圖就可以當桌面和寫真了)是那一段段推進劇情及角色的代表印度電影風格的歌舞,最為感慨難忘的就是那直轉而下完成180度轉彎的劇情轉變,從小自行車遛彎直接干到F1賽車沖刺,最為震撼的是拿起手槍向心愛的只相處了7天卻期待了7年的能組成健全幸福家庭的愛人開槍,而那這種轉換只發生在一瞬間!躺在床上像小時候看電視電影一樣發問,為什麼要這樣演?!為什麼相愛的人不能廝守!?
《為愛毀滅》,製作和拍攝手法完全可以喝好萊塢大片相提並論,仔細的回味這部片子帶來的3小時絕妙體驗(印度或好萊塢的好片子好像都得在3小時左右才能充分展示很多想法和細節),這部片子取名叫做《為愛毀滅》,註定了會是個悲劇,但是沒想到悲劇會是這樣上演!前面一個小時的抒情,只為鋪墊一段7七天短暫相處的浪漫愛情,畫面很美,完全可以成為印度旅遊的宣傳廣告,第一次出遠門,7天時間,一個導游帶領一個盲女逛小街,吃美食,游古跡,談人生,盲女打開了心扉,感受到了生活的樂趣,找到了心愛的王子。而男主角卻有著復雜的身份,他表面油腔滑調、圓滑世故,實際上是背負著重大使命的特殊戰士,(利用導游的身份勘查地形,策劃各種恐怖活動。他的生命屬於組織,隨時隨地要准備為危險的任務犧牲。因此他不能有普通人一樣的情懷。面對感情,他選擇的是像他的導游生活一樣,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沒有終點!他不願也不能幹擾如天使般純凈可愛的盲女正常的生活,盲女沒有世人的復雜,她單純的內心像小鹿一樣跳動,認定了這個自稱惡棍的男人就是心中的王子,母親的話告訴她面對值得愛的感情就主動去把握。在充滿愛情傳奇色彩的泰姬陵,在石凳上終於等來了「惡棍王子」。盲女的執著和純凈感動了「惡棍王子」,古今中外,有誰不渴望一份真摯的愛情呢!? 幸福而短暫的相處,到了盲女該離開返鄉的日子,傳統的站台離別,經典地從火車上帶走美麗的姑娘。盲女的父母答應了他們的婚禮,要從遠方來見他們。「惡棍王子」利用這個時間帶著盲女去檢查眼睛,科技的進步,使得盲女可能恢復正常視力!她可以親眼看見慈愛的父母、心愛的王子及五彩繽紛的世界了!如果電影就這樣結束,也不失為一部美好的浪漫愛情電影!一個多小時的篇幅也和很多小型影片接近!看到這里,我在想,後面還有近兩小時的時間該演啥啊!? 然而為愛毀滅,愛為誰亡呢?!這是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什麼樣的愛值得去毀滅美好的生活呢!電影的開頭,克什米爾地區的國歌演唱似乎說明了一切,只有上升到國家層面的大愛才是最值得犧牲的!(想起無數這樣的鏡頭:為了新中國,前進!呵呵)而盲女父母的話:今天的選擇會影響明天的發展;有兩種選擇時,選擇更好的或不太壞的!充滿智慧和哲理!這個片子的主題都是圍繞這個開頭來發展的。只是問一句:為什麼把劇情安排得這么殘酷!!!一部經典而偉大的電影總是會有曲折並充滿伏筆的!從自行車遛彎到F1賽車沖刺的劇情轉變,只有親自感受才有切身的體會!具體的情節變化我就不想去細說了,也不想為沒有看過的人把啥都說細了!
印象中的印度電影,很多人會說起《大篷車》、《阿育王》、《可汗》、《寶萊塢生死戀》,看了《三傻》和《為愛毀滅》之後,會對這個南亞人口大國、我們曾經的友好鄰邦、總是以大國自居的國度刮目相看,和我們的電影一比較,又有了拿中國足球和日韓相比的辛酸與無奈!值得一提的是,印度電影的題材及話語權的開放性,那是我們沒得比的!在印度電影里,可以抨擊自殺率、交通、寡婦生活、教育、政治等。讓人會心一笑,讓人笑中有淚!個人覺得特別值得提一提的是,在《三傻》和《為愛毀滅》中,涉及到了班公措和克什米爾地區,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這兩個地區的歸屬性相當的敏感!而在電影中,似乎都屬於印度了,影片全球傳播,潛意識里會有很多人認可這種觀點!印度電影的訴求,值得深思!
總的來說,喜歡看電影就看看阿米爾漢的電影吧!沒有好看的片子就看看獨特的印度電影吧!你會有特別的收獲的!

㈣ 昨天在新浪微博上看到的 一個印度恐怖電影 講了4個故事的 忘記名字了...

《鬼哭魂》
主 演:Pietro Martellanza Anja Gebel Magdalena Ritter
類 型:恐怖片
上映時間:2012
劇情介紹
1980年代,傳說印度浦那有一個叫做泰勒‧埃里克森的秘密靈修組織,他們信奉印度最暴力嗜血的破壞女神伽梨,並自創一種心理療法,自稱能解決任何「西方世界的疾病」,透過各種性交、暴力、及各種心理掌控手段,探索心靈最深處的黑暗秘密,但是所有接受該療法的靈修者,卻是鮮少有人能重獲新生…。
電影透過三個看似毫不相乾的恐怖故事,道出最駭人聽聞的黑暗過程…尋求心靈的升華,竟演變成為最血腥的屠殺!本片榮獲恐怖片指標影展「西班牙布魯塞爾奇幻電影節」評審大獎,保證讓你驚駭不已、情緒緊綳到最後一刻,沒那個膽,千萬別看!
[1]影片分為三個部分—Shakti,Devi,Kali。這三個看似沒有多大關聯的故事都與一個名叫Taylor-Eriksson組織有關。他們通過某些方式探尋自己靈魂的陰暗面,並試圖將其驅除最終得以發現新的自我與極限。然而,一場對於心靈的升華卻演變成最血腥的屠殺... 德國2005年最佳恐怖題材影片,影片血腥暴力。名為TaylorEriksson的神秘組織盛傳著一個有關人性的靈異傳說,其成員都會被告知與此傳說相關的三個事件——SHAKTI,KALI,DEVI。一直以來,該組織都試圖破解其中的謎團,他們通過性與暴力研究人的天性,可沒想到,原本只是精神領域的折磨,卻變成現實世界中的恐怖殺戮……
幕後
影片分為三個部分—Shakti,Devi,Kali。這三個看似沒有多大關聯的故事都與一個名叫Taylor-Eriksson組織有關。他們通過某些方式探尋自己靈魂的陰暗面,並試圖將其驅除最終得以發現新的自我與極限。然而,一場對於心靈的升華卻演變成最血腥的屠殺...
解析:影片中涉及了諸多印度神話。
濕婆:印度的三大主神之一,兼具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呈現各種奇譎怪誕的不同相貌印度教認為「毀滅」有「再生」的含義,故表示生殖能力的林伽(男根)則是濕婆創造力的象徵受到性力派和濕婆派的崇拜。
帕爾瓦蒂:她是濕婆鍾愛的妻子,又叫烏瑪。代表光明與美麗。然而,帕爾瓦蒂也像濕婆一樣兼具創造與毀滅雙重性格,即難近母杜爾枷以及黑女神kali。
杜爾伽:帕爾瓦蒂被濕婆派去消滅將眾神逐出天國的魔鬼,她化身為十臂騎虎的憤怒相,這個時候的帕爾瓦蒂叫做戴維(devi)。 後來黛維又因殺死征服三界的魔鬼杜爾伽而改名杜爾伽(難進母)。
伽梨(kali):印度神話中最為黑暗和暴虐的黑色地母,她皮膚黝黑,青面獠牙,額頭和濕婆一樣有第三隻眼睛。
四隻手臂分持武器,戴著蛇和骷髏的項鏈,舌頭上滴著血。有她的傳說總是與殺戮和鮮血相連。 上曾經用過活人獻祭,是印度教派中最為隱晦和神秘的一派。迦梨產生於濕婆的妻子,雪山女神帕爾瓦蒂的化身杜爾伽。
性力派(Saktism ):從濕婆派分化而來的印度教三大派之一。崇拜性力女神難近母、時母、吉祥天女、辯才天女等。
此派認為這些女神從男神所得性力是宇宙萬物的創造根源。經典是《坦陀羅 》,大約與後期《往世書》同期產生 ,
現只存約7世紀產物的殘存本。性力派女神顯現性力有兩種形象,一是貞潔、慈愛和吉祥;一是丑惡、猙獰和兇殘。
性力派分兩支,一支為左道派,出現較早,儀式秘密,有4種主要儀禮 :
①犧牲 。用動植物甚至人身向神祭供,常用的是五M,即酒(madya)、肉(masma)、魚(ma-tsya)、穀物(亦作印契 ,mudra)和性交(maithuna)。
②輪座 。 同數目的男女在深夜輪座雜交。
③親證,作特殊的瑜伽實習。
④魔法和咒語。此派反對種姓歧視和歧視婦女。有名道場是加爾各答的時母寺和雅魯藏布江上游的伽瑪吉耶寺。
另一支為右道派,13世紀從左道派中分裂出來,其祭祀和儀式公開,遵從吠陀的儀軌,祭祀一般在寺廟舉行,用花卉和米粉等做供品,信徒較多,流行於印度、孟加拉和尼泊爾等。南印度的喀拉拉邦也有部分信徒。

㈤ 印度電影流浪者

【原 片 名】Awara
【中 文 名】流浪者
【出品年代】1951
【國 家】印度
【主 演】普利特維·拉傑·卡普爾 納爾吉斯 拉傑·卡普爾
【出品公司】印度拉茲·卡普拉電影公司出品
【影片長度】168分鍾
長春電影製片廠譯制分廠 譯制
【翻 譯】尹廣文 【導 演】徐明、張普人
【錄 音】王林
【演員及配音演員表】
小拉茲——祖貝達(蘇庭石配音)
小麗達——里列·斯希特尼斯(張桂蘭配音)拉茲——拉茲·卡普爾(從連文配音)麗達——納爾吉絲(向雋殊配音)
拉貢納特——普里·特維拉茲(白景晟配音)里列——里列·密斯拉(白玫配音)扎卡——克·恩·辛格(高榮第配音)
【內容簡介】
《流浪者》:「血統論」的驚世悲劇——故事梗概大法官拉貢納特素來相信「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一荒謬理論,並以此為據錯給扎卡判了罪。無辜的扎卡設法越獄後,成了真正的罪犯,並決心對拉貢納特進行報復,他先用計使拉貢納特拋棄了正要分娩的妻子。於是,在一個凄風苦雨的夜晚,法官的兒子拉茲降生在大街上。從小與母親生活在貧困屈辱之中的拉茲,在強盜扎卡的威脅利誘下,成了一個到處流浪的小偷。長大後,在一次行竊中,拉茲意外地遇見了童年時的女友,楚楚動人的貴族小姐麗達,他們真誠地相愛了,皎潔的月光下,他們在平靜的海面上盪起小舟,享受著愛的滋潤,愛情給拉茲帶來了新生的渴望,他決心痛改前非,要用勞動來養活自己和母親。然而,工廠卻因為拉茲曾經是賊而開除了他,扎卡也在脅迫他。一天,拉茲回家,正遇上扎卡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而想扼死自己的母親,他為保護母親,殺死了扎卡並被捕。當他知道法官拉貢納特就是自己的生身父親,並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後,便設法從獄中逃了出來,結果行刺拉貢納特未遂再度被捕。在法庭上,已成為律師的麗達為拉茲做了精彩的辯護。拉茲的悲慘經歷證明了法官拉貢納特血統論的荒謬。
【主創簡介】
《流浪者》:「卡普爾」的不朽傑作——主創簡介
在國際影壇上,父子兩代涉足影壇,並均成為大明星的影人並不少見,而像印度卡普爾家族這樣薪盡火傳,歷經四代且每一代都有成為影壇佼佼者的電影世家卻鳳毛麟角。《流浪者》則是卡普爾電影家族最引以為豪、譽滿影壇的不朽傑作。
《流浪者》是由卡普爾家族第二代傳人拉傑·卡普爾1951年自編、自導、自演的一部影片。拉傑·卡普爾扮演男主人公拉茲,他的父親印度著名演員普里特維在片中扮演拉茲的父親———法官拉貢納特,拉傑·卡普爾的三弟薩西也參加了演出,他扮演的是童年時代的拉茲,當時他才9歲。《流浪者》公映後,轟動一時,並於1953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大獎,此後30餘年中,拉傑·卡普爾又以非凡的才華和高深的造詣,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影片,成為舉世聞名的電影大師。
拉傑·卡普爾1924年生於印度孟買,他的父親普里特維·拉傑·卡普爾是印度著名戲劇、電影藝術家,普里特維在青年時期曾組織擁有150名演員的「普里特維·拉傑劇團」,以後轉入電影界,在默片時代他曾扮演過許多生動的角色,老卡普爾的三個兒子在他的影響和熏陶下,先後都成為印度著名的電影演員。拉傑在兄弟三人中是老大,他從18歲起就在孟買有聲電影公司當場記。1947年,23歲的拉傑自導自演了第一部影片《火》,這是一部自傳體影片。此後,他又自導自演了愛情影片《雨》,這部影片使他一舉成名。不久,他建立了拉傑·卡普爾電影製片廠,並兼任製片人、編劇、導演和演員,拉傑·卡普爾所創造的卓別林式的小人物,使他很快成為印度青年觀眾的偶像。
50年代初,拉傑·卡普爾對反映貧苦人生活的社會題材產生了興趣。1951年,他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流浪者》。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是周圍環境所造成的呢,還是得自於父母呢?影片的這一主題深深震撼了觀眾的心靈,拉傑以巧妙的藝術構思,完美的導演手法和精湛的表演技巧,成功創作了《流浪者》這部影片。該片嚴肅地告訴人們:決定一個人性格和習慣的不是血統,而是環境。正如拉傑·卡普爾所說:「不管你出身於什麼家庭,不管是怎樣低下的家庭,如果在你的周圍有愛情、慈愛和友誼,並有機會獲得進步的話,你能完成巨大的事業。」片中,扮演麗達的演員是印度最有才華的女星納爾吉絲,她曾和拉傑·卡普爾合演過《火》與《雨》,《流浪者》是他們合作的第三部影片。 《流浪者》之後,拉傑·卡普爾在50年代又自導、自演了《擦鞋童》和《在夜幕下》兩部影片,均取得了極大成功。《在夜幕下》還獲得了捷克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拉傑·卡普爾一生主演過50部電影,導演過10部,監制過14部,堪稱是影壇全才,1987年他獲得印度電影終身成就獎。1988年,拉傑·卡普爾因病去世,享年64歲。 拉傑·卡普爾家族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電影世家,他的父親普里特維一生演出了60餘部影片,二弟薩米是印度著名電影演員和作曲家,三弟薩西是目前印度影壇上紅極一時的明星,並兼任製片人和導演,拉傑·卡普爾的長子蘭德希爾主要從事導演工作,次子里希是目前印度最著名的影星,另外,拉傑·卡普爾的一個孫子也是目前印度影壇上一位活躍人士。
【影片賞析】
《流浪者》:音與畫的水乳交融——影片賞析

《流浪者》開創了印度電影批判現實主義的先河,在該片出現之前,印度電影主要順著逃避現實和歌舞片的方向發展,這部影片通過男主人公拉茲的出生、生存、做賊、愛情、殺人和被捕等命運沉浮,在批判現實社會的同時展示出民主和人道主義思想,充分揭露了血統論的反動。 《流浪者》是卡普爾結構最完美的影片,電影手法細致入微。歌曲與畫面的配合,拉茲和麗達一段長達九分鍾的愛情歌舞夢境,都與劇情和主題水乳交融。盡管卡普爾借用了不同的電影傳統,但影片看來並不俗氣。我們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表現主義的燈光,卓別林式的喜劇表演,好萊塢風格的升降鏡頭,浪漫照明效果和新寫實主義的形象等等。《流浪者》中反復出現的豐富多彩的歌舞場面也令人難忘。影片的主題歌《拉茲之歌》和插曲《麗達之歌》感情真摯樸素,旋律優美流暢,深受我國觀眾的喜愛,「阿巴拉古」的旋律更是久唱不衰。
【幕後人語】
《流浪者》:譯製片的空前「絕唱」 ——幕後人語
《流浪者》是在1955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譯制完成的,近半個世紀的春秋過去後,當年譯制這部影片的「幕後英雄」們大都已經「凋零」,為女主角麗達配音的著名配音藝術家向雋殊向記者講述了譯制《流浪者》的一些往事——
《流浪者》是最早引進到中國的印度片。50年代前蘇聯電影大量湧入中國,而《流浪者》在風格上與前蘇聯電影迥然不同,載歌載舞、節奏歡快,令人耳目一新,當時,廠里的同志們看完後,非常興奮,表示一定要譯制好這部影片。
片中為拉茲配音的是剛剛20歲出頭的演員叢連文,後來他成為一位知名的電影導演。為《流浪者》配音前,叢連文在配音上還是「一張白紙」,但他非常用功,在糾正自己的音調、語氣上下了很大功夫,他為拉茲的配音雖然瀟灑不足,但戲比較扎實,人物的語言完全發自肺腑,非常真實感人。叢連文後來又為《好兵帥克》、《一仆二主》等影片的男主角配音,也受到了好評。七、八年前,叢連文患上了膀胱癌,一直在家養病,他從來就是一個不愛拋頭露面的人。
麗達本身是上層社會的闊小姐,情感豐富,影片中她與拉茲的愛情戲很多,但並不能就此把她配成一個矯揉造作的人物,因為她是學法律出身的,後來又做了律師,所以她的性格有剛有柔,「剛」就是理性的一面,正義感的一面,所以為這個角色配音我注意把握人物情感的復雜性。
除叢連文患上癌症,當初擔任過《流浪者》譯制工作的人大都已離開人世了。翻譯尹廣文、譯制導演徐明、為拉貢納特法官配音的白景晟已故去多年。白景晟為許多著名的前蘇聯電影配音,如《海軍上將烏沙闊夫》、列寧、斯大林等等。為扎卡配音的高榮弟早已離開長影廠不知去向。為拉茲母親配音的白玫是老一輩的電影配音演員,她也在前幾年去世。為小麗達配音的張桂蘭2001年不幸去世,「阿信」是她用聲音塑造的最為膾炙人口的「人物」。

BT下載地址:(速度搞快些)
http://www.btfire.com/btdown/btview_51731.html# (親自測試可下)

電驢下載地址:
http://lib.verycd.com/2006/06/24/0000108162.html

㈥ 求一部電影名字,應該是印度那邊的,很久之前看的,內容記不太清。 前面大概就是應該是

《保鏢》
有2個版本
寶萊塢:薩爾曼.汗+卡琳娜
南印:維傑+阿辛

㈦ 求一老印度片名,大概劇情忘記了,只記得有幕,男主人公身患絕症,在臨死前驅車趕往心愛的女人那裡,剛到

啊啊啊,這片是我的最愛^_^

MadhuriDixit是我的偶像!

電影譯名:寶萊塢生死戀/德夫達斯

英文原名:Devdas

影片類型:愛情/歌舞

上映日期:2002年

影片導演:桑傑·里拉·班薩里

主演:ShahrukhKhan...DevdasMukherji

MadhuriDixit...Chandramukhi

AishwaryaRai...Parvati('Paro')

JackieShroff...Chunnilal

KironKher...Sumitra

SmitaJaykar...Kaushalya

TikuTalsania...Dharamdas

VijayendraGhatge...BhuvanChoudhry

內容簡介:

遠赴重洋的男主角德阜達心繫在家鄉等候的愛人帕蘿,學成返鄉時馬上奔向愛人跟前重拾往日恩愛時光,不料兩家身份階級不同,加上被小人挑撥離間,帕蘿硬生生地被迫嫁給豪門的年長鰥夫,無法與德阜達共結連理。失去所愛的德阜達開始墮落沉迷酒國之中,並認識了妓女嬋佐穆琪,雖然嬋佐穆琪傾心喜歡並照顧的無微不至,但德阜達始終無法忘懷帕蘿。德阜達因此四處流浪沉溺杯酒之中,最後抑鬱病危。但為了完成一個他對帕蘿的許諾,他抱著病跋山涉水來到帕蘿跟前,只為了再看最後一眼。

電影貫穿始終的就是濃麗的印度歌舞,極力挑動觀眾心裡想要舞動的本能,絕不讓你有悲傷皺眉的借口。建築,布景,服飾,妝容,每個細處都極盡奢華,有種誤入天堂的錯覺。印度人的審美大概就是這樣,一些俗艷,很多世俗的願望,金錢,美貌,權利。

故事確實很傳統,關於家族地位阻擾相愛的人在一起。印度版的梁祝。門第是婚姻的首要考慮。議員家庭看不起舞女出身的女人的女兒。

舞女出身的媽媽,天真率直的女人,為了女兒能和相愛的人在一起,低聲下氣地求傲慢的議員太太。可是得到僅僅是那家人的羞辱。她的自尊被殘忍的踩碎了。她擦乾眼淚,在啞語的醫院太太面前發誓,放心,我的女兒一定會嫁個更富有更體面的男人。從此,她的要命的尊嚴和復仇之心殺死了之前的可愛和愉快,代之以無情和刻薄,即使是對自己的女兒。

常德勒希姆。風情萬種的妓女。擺出每一個媚態來挑逗滿眼悲傷的的德夫。當她試圖挽留德夫時,他說,母親,女兒,妻子,姐妹,一個女人如果不是這些中的任何一個,她就只能是**妓。說完,他回去找美麗的帕蘿,他還不知道,今夜,她將成為別人的新娘。常德獃獃得望著他決然的背影。

演員陣容頂盛。

兩個女主角一個是2000年印度最美麗的女主角埃西瓦拉(好像還的過環球小姐稱號,老實說,我覺得她太完美了,樣貌身材就不用說了,關鍵是演技也好,在本片中,把一個略帶野性靈動驕傲痴情的帕羅演的我見猶憐,何況男人);

另一個女主角是印度十大美女之一的麥德赫利,一種很成熟的美,扮演歌舞妓,表演很到位;

影片男主角是印度一線男星夏魯克堪恩(即電影《阿育王》里男主角的扮演者,此君在印度影壇也是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現在正在往製片導演上轉型,對於角色的把握也是游刃有餘)

美倫美幻的畫面;

影片耗資巨大,場景非常講究;宛如宮殿般的建築燈火通明富麗堂皇,溪水、宗廟、樹林都是畫中的景象。

歌舞是極品;

影片的歌舞場面很大,服裝華美,而且音樂和舞蹈動作都具有傳統的印度音樂神韻,節奏動感,流暢唯美,在眾多印度電影歌舞中都是難得的精品。

《寶萊塢生死戀》與《芝加哥》、《紅磨坊》同被列為新世紀影史上最絢麗的三大歌舞片。本片藉由一對年輕貌美的男女的愛情故事控訴種姓制度,一位是婆羅門貴族階級、另一位是舞娘**民階級,因青梅竹馬而情定終身,卻因門不當戶不對而導致悲戀結局,匯集華麗、激情、悲劇於一身。

導演桑傑·里拉·班薩里將印度上流社會的場景發揮到極致,雕欄畫棟的豪華宮殿建築與奢華的室內陳設,令人嘆為觀止!主演阿施瓦雅·瑞伊被朱利婭·羅伯茨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是印度身價最高的女演員。

轉貼電影評論與感想:

帕羅與戴維青梅竹馬,十年前,戴維離開了印度到英國攻讀法律。在印度有一個說法,如果你思念某人,希望他早日回來,就燃起蠟燭進行祈禱,於是,帕羅點燃了祈願蠟燭,燃燒了十年。(感人對白)

(戴維回到了印度,跟帕羅見面)

「我吃飯時就會想媽媽做的飯;別人對我吼叫時,就會想起爸爸;晚上出去時,會想起阿姆的小車……」

「你……沒有想我嗎?」

「恩……,不想,沒什麼好想的」

「這就是你十年間只給我寫了五封信的原因?!知道嗎?我一天寫五封信,一年有多少封?十年呢?」

「恩……是……」

「18250封」

「十年前,我為你點燃了第一隻蠟燭,至今我都沒讓它熄滅,它燃燒了多少個小時?」

「恩……」

「87600個小時,我每天無時不刻的想你,你知道一天有多少分鍾嗎?……你的數學很差!」

「……我只有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想你」

「什麼事?」

「我每次呼吸的時候……」

我知道這註定是個悲劇,可是,從這一刻開始我就在心裡為兩個主人公的命運祈禱,希望結局不要太悲慘。

戴維的母親和姐姐知道兩人相愛了,但是,因為地位和財富的懸殊。兩個壞女人設計了一個陷阱,當著全村人的面,羞辱了帕羅的母親。電影在這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去烘托悲劇色彩,一邊是母親上當,一邊是這對情人在溪水邊卿卿我我;一邊,富麗堂皇燈火通明,一邊月色朦朧美倫美幻;我發現,我真的很難用文字表達那唯美的畫面,只能寄希望大家去看了。

當我看到帕羅坐上轎子,嫁做他人婦,戴維親自扛起了轎子送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一程;然後戴維看著漸漸遠去的轎子,帕羅從轎子里伸出手,手上舉著點燃的蠟燭那一幕時,我的眼淚就開始掉了,而這,只是悲劇的開始。

戴維怨恨自己的家庭,他離開了讓他窒息的家,終日借酒消仇,這時一個美麗的歌舞妓走進了他的生活。這個善良美麗的女人深深的愛著戴維,但是也只能無奈的看著戴維繼續酗酒、身體越來越差。無法解脫的戴維不想折磨一個無辜的女人,他選擇了離開。中間曲曲折折的故事,最後兩個女人在一次盛大的祭祀上,一同跳舞為著她們深愛的同一個男人祈禱。同一時刻,這個男人正孤獨的在一隻小船上,已病入膏肓。

戴維答應過帕羅,在他死前,他一定會到帕羅的門前再看上帕羅一眼。戴維掙扎著來到了帕羅的夫家,躺在大門口開滿了紅花的樹下,孤獨的等待死亡,企盼能再見上自己心愛的女人一面;心中有所感應的帕羅瘋了似的沖破層層阻礙,從宮殿般的別墅里往門口跑,憤怒的丈夫下令關上大門,在戴維的眼中看見了一個模糊而熟悉的身影在向自己飛奔過來,隨著大門的閉合,從此陰陽相隔!!!

現在在中國,似乎這種愛的死去活來的強烈情感不是潮流,有些落伍;據我了解,印度人的愛情觀則純粹的多,在印度人的觀念中,只有愛或不愛兩個選擇,他們不會理解中國人所說的淡淡的友情淡淡的愛情,還有什麼界乎友情與愛情之間的第三種情感,和所謂的曖昧;

擦乾眼淚想想,或許日常生活中缺少這種強烈的感動,一部電影才會給我這么強烈的觸動,畢竟。生活總是需要激情與感動的!

關於美艷

印度的美女在世界上已美艷著稱,且看近年在國際選美賽事上頻頻亮相且折冠的印度小姐便可略知一、二。

片中的兩位女主角,PAUL和昌德爾莫奇

如果說從小出身良好並最終嫁入豪門的PAUL是天使的話那舞女出身的莫奇就是魔鬼

在男主角戴維的生命中竟然同時出現了一冰一火兩個絕色

純潔的天使刻入心髓,妖艷的魔鬼媚惑人心

面對兩個如此深愛自己的尤物,換做任何一個男人,心中都會渴望左擁右抱的吧

嘿嘿,好色的劣根性

好色是男人的天性,片中的兩位女主角華麗出現迎合了一切好色男人的一切幻想

天使的容貌,深邃的五官,似水的目光,性感飽滿的雙唇,一笑,天晴了,一哭,心碎了

魔鬼的身材,凹凸有致,玲瓏曲線,再多的詞彙形容這樣完美的身材都覺得吝嗇

對著電視,我的眼神始終無法從她們的身上挪開,難不成我也不小心沾染了好色的習性?只覺得眼前光芒四射

關於愛情

毫無疑問,戴維心中只有PAUL沒有其他,他和她從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PAUL這樣形容他們的關系:她是他的靈魂,他是她的身體

靈魂和身體怎麼可以分開呢?可是命運就是如此充滿殘酷,因為戴維對PAUL的誤會,PAUL被迫嫁入另一豪門

失去PAUL的戴維只能殘喘苟活,就象軀殼離開了靈魂,此後的他完全只是一具行屍走肉,用酒精麻痹自己的所有神經

失去戴維的PAUL則承受了一段沒有愛沒有性的婚姻,承擔起了對另一個貴族家庭的責任,用靈魂在綻放光芒,她婆婆這樣形容PAUL,她就象一輪明月,照亮了那個死氣沉沉的很久的豪宅,她用自己的善良和睿智感染了那個家族的每一個人

但是,此刻我的心其實系在另一個女人的身上:舞女昌德爾莫奇

妓女可不可以擁有愛情?這是一個千古的話題!古有杜十娘,用自己的身心去經營一段只有愛情沒有麵包滋潤的愛情,結果。。。

莫奇有的不僅是覺艷的容顏,驚人的智慧,可貴的是她對戴維的那份痴情。為了這個只剩下一副軀殼她奉賢了自己的人,自己的情,自己的心。她用自己的全部去撫慰一具失去靈魂的軀殼。

可是軀殼說這個名叫戴維的酒杯已經倒滿了一種叫PAUL的酒,裝不下任何其他的東西,如果選擇拚命加入,那麼酒將全部溢出

莫奇微笑的回答:哪怕莫奇酒撒了一地也無怨無悔,因為她至少被酒杯撫慰過。

傻的我想哭的聰明女人。

其中最讓我難忘的一個鏡頭,PAUL沖到莫奇的房間試圖帶回失蹤已久的戴維,(戴維實際已經離開這里六個月)可是她沒看到戴維,看到的只是戴維的一些衣物散落在床上,他喝過的酒杯原封不動的擺放在桌子上。莫奇說她保留這些可以感受到戴維並沒有離去,他就存在在這個房間的每一絲空氣中,不過戴維全屬於PAUL的,如果PAUL想拿走,就全拿去吧,包括戴維留下的那絲空氣。PAUL哭了,鑽在被窩里的我同樣泣不成聲。

我心中的天平已經完全傾向於這個倔強,痴情的舞女。

關於友誼

片中出現了兩段友誼,包括戴維和尼爾,PAUL和莫奇

尼爾老爺的出現並不奇怪,因為幾乎每部電影中,憂郁的男主角身邊總有一個搞笑、可愛的男人,尼爾老爺也不奇怪,戲份不多,但給這部彌漫了憂傷氣息的電影增加了幾絲單純快樂。

關於PAUL和莫奇則完全是兩個痴情女子間的悻悻像吸了。

當然導演想要表達的更多,包括莫奇的出現其實代表了低層精神的反抗,甚至試圖對妓女這個群體出現進行了深層次的分析。而故事從兩個女子間友誼的渲染又回到兩個男子間的友情作為結束,則反映了印度這個社會男尊女卑的思想還根深蒂固。女人的感情只能作為配角。

關於結局

戴維與莫奇再次在街頭相遇,此時的戴維因為熏酒過度,已經快走到生命盡頭,在莫奇再一次的無微不至的關懷與照顧下,他終於對著莫氣說出了「我愛你」,我不能確定這三個字出自真心還是同情亦或是憐憫,但是終於等到這三個字的莫奇是最幸福的,可是她的這種幸福竟然讓我感到無比辛酸。女人到底要的是什麼?只有身體沒有靈魂的愛情該如何堅持,有了靈魂卻將要失去身體的愛情將如何繼續?

最後,戴維決定在死前要見到PAUL,於是他用生命和時間賽跑

只是最終還是未能遂願。。。

我寧願相信這是導演的嫉妒心在作祟,試想被兩個絕色女子如此深愛的幸運男子如何叫他人不嫉妒?所以結局安排他該死,成就了一段凄美的寶萊塢生死戀

尼爾對戴維說:生命是為了分離

戴維對尼爾說:父親說離開村子

大家說離開PAUL

PAUL說離開酒精

總有天,上帝也會說

快點離開這個世界

生命的悲劇

也許我不曾體味過真正的愛情,但無疑它已引起我靈魂的強烈共鳴。那是出塵的月亮,那是瑤池的幻影,只消一眼,便足以感動整個生命。

她是一團火,靈動而不失熱烈。傾吐十年無盡的思念與企盼,換來的回答卻只是愛人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才會想到自己,「什麼時候?"「呼吸的時候。"

不得不承認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笑灧還沒有退去,苦澀就已降臨。那嚴厲刻板的父親,那短淺勢利的母親,極盡所能的踐踏她的尊嚴,硬生生的將一段仙羨的姻緣拆散。

面對這樣的結果,她的眼神驚慌憂郁,他的則充滿絕望。也許是世俗的懦弱,他選擇出走的服從;而她在傷心傷自尊後,無奈的披上了嫁衣。在迎新前夕,我們感受到了愛的自私,他在她那傾國的容姿上刻下了自己的印記,彷彿只有這樣,才能減緩失去的痛苦。

花轎來了,豐盛的水果,鮮艷的花朵,歡快的音樂,絢麗的舞蹈,一切看上去是多麼的美好。而她與他那一眼凝望,就徹底改變了這一主題。一種無法治癒的悲傷一下子向長江水一樣向我涌來,心中的女神嫁給了別人,原來這就是世上最痛苦的事。

他開始用酒精來麻醉人生,只有這樣才能免受思念的煎熬。他們也都試圖尋找另一種充實,但枯萎了的心靈,再怎麼搶救都是徒勞。向日葵從此失去了他/她的太陽,就再也沒能神采飛揚。再多美麗的臉龐也沒能吸引他的目光,再多高貴的地位也沒能占據她的心房。

終於酒精向他索要了生命,垂死的那一刻,他瘋狂的跑下了火車,坐在奔向她婆家大宅的車里。清晨的寒風刺骨,他死寂的躺在她家的大門前。人們議論紛紛,出於直覺她向僕人打探了門外的那個死人,聽到那個刻進臉龐,刻進心魂,刻進血液的名字,她瘋了一樣的跑向大門。但緊閉的門不曾展現絲毫的憐憫,任她怎樣撕心裂肺的捶打都把他永遠的隔在了門外。淚飛在風里,卷著紅花瑟瑟,在為他那永遠的凝視著未能相見的愛戀的眼神訴說……

這是一出生命的悲劇,在我心底漾開了深深的悲哀。這就是極致的愛情,震撼著我的心靈。想起了羅密歐與朱莉葉,應為這部電影真地同它一樣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