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印度電影女兒嫌棄媽媽不會說英語
擴展閱讀
電影萬箭穿心講的什麼 2025-01-10 17:35:42
灌籃高手大電影劇情 2025-01-10 17:35:39

印度電影女兒嫌棄媽媽不會說英語

發布時間: 2024-11-25 12:29:24

① 印度電影《炙熱》觀後感

《炙熱》是通過印度三個女主人公的遭遇來表達印度婦女地位以及遭遇的主題。它在豆瓣的評分為8.5分。

拉妮在印度是一個童養媳。因為小時候偷吃一塊糖被婆婆打。十幾歲生了孩子,丈夫卻還在外面鬼混。

電影在剛開始的時候就講述了拉妮高借債台為她十五歲的孩子娶妻。而女方的父母僅僅因為錢就把女兒賣了,不管女兒用剪掉頭發的行為表示反抗,也不管女兒願不願意。

這樁婚姻買賣是失敗的。拉妮的兒子並沒有因為有了老婆而變得聽話,相反,他因為嫌棄老婆的丑甚至不入家門而去嫖娼。

最後,拉妮放棄了對兒子的教養,她讓兒媳婦跟他的心上人離開這個家,而她也逃離了她生活的地方。

不得不說這是個悲劇。拉妮的兒媳婦還算是幸運的,影片講述了另一位婦女,因為在婆家遭到小叔甚至公公的強暴,她逃回娘家。但是她的娘家人卻叫她回去。當女兒向母親訴說著這地獄般的生活時,娘家人依然叫她回去,依然把女兒往火坑裡推。

這並不是說母親不愛女兒,可是在印度的社會里,嫁出去的女兒猶如潑出去的水,只能不管不顧地把女兒往火坑裡面推。

這反應了印度的貧窮落後的社會以及農村人的封建思想意識。

拉蕎和拉妮是密友。她被認定為不會下蛋的母雞。在農村不會生孩子要受盡折磨,比如老公的家暴,鄰居異樣的眼睛。

拉蕎在劇中受盡了老公的家暴。老公不管是在喝醉時還是在清醒時,只要看拉蕎不順眼,就變態地打拉蕎。所以影片也常常見到她受到家暴時去找拉妮訴苦,兩個女人相依為命。

有人說,既然這樣總是遭受家暴,為什麼不報警或者離婚呢?

這好比在我們封建時代的時候 ,你叫一個被從小教育說要嫁夫隨夫的人說要獨立起來很難。

其實,家暴這種現象在我小的時候在村裡面也是經常見到的。

小時候,傍晚,我們孩兒在跳繩、玩捉迷藏,玩得不亦樂乎。突然,一陣凄厲的哭叫聲響徹整個村莊。旁邊一位阿媽對小夥伴狗蛋說,狗蛋,你阿爸又打你阿媽了,趕快回去看看。狗蛋一聽馬上拔腿跑回去。我們也跟著跑去狗蛋家一探究竟。到了狗蛋家,只見狗蛋媽蓬頭垢面地坐在地上,旁邊有幾個阿媽在勸說著,攔住狗蛋爸不讓他再打人。這還是好的,假如大半夜的女人被打,鄰居們都裝睡著,無人出來勸架,任憑男人的拳頭落在女人全身。

小時候村裡男人打女人的風氣像傳染病一樣傳染著,男人打女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女人們每每被打的時候都聲稱再也不會在這個家住了,可是過後女人們又忘了,當時哭說著再也不在這個家過下去,過後幾天又從娘家回來了,大概是捨不得家裡無人照料而臉花的像小花貓的小孩子吧。

所以當看到拉蕎被打時,恨男人,也恨女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她是拉妮和拉蕎的朋友,她是團隊演奏的台柱,同時也賣身。在三個女人身上,她是比較自在地活著,她因為是台柱,可以任性而為之。同時也很樂意幫忙她的兩個朋友,開化她們的思想。所以她幫助拉蕎,也許不能生育的不是她,而是她老公。幫她用以前的一個客人使拉蕎懷了孕,拉蕎才知道不能孕育的是她老公。

這樣的一個女性,敢作敢為,卻也害怕自己地位不保而付出一些沉重的代價。

影片除了講述三個女人之外,還講到了一對夫婦,基尚和他的妻子。這對夫婦可以說是先進思想的代表,男的致力於幫助村莊的人們發展起來,女的負責發展教育。但是那個村莊一些人比如拉妮的兒子古拉布以及他的朋友們因為比較愚昧,所以見不得基尚夫婦好。他們常常調戲基尚的妻子,同時因為村裡人對基尚幫助引進電視而視既尚為英雄時,基尚遭到古拉布他們的嫉妒,差點被弄死,最後不得不離開這個村莊。

影片揭示印度的一些不好的方面,大概也是想通過影片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印度的風土人情,對婦女地位的思考。

如果你想了解印度多一點,那就看看這部影片 吧。

② 有一部印度電影,故事情節還記得一點,有一個富翁想把女兒嫁給一個窮人,女兒不願意後面既不清了。

是巴基斯坦的電影,叫《好像不認識你》

③ 一個印度電影 媽媽和女兒,有個插曲,媽媽和女兒在房間唱歌,房間是粉紅的,女兒很調皮女兒用印度調唱I

媽媽咪呀

④ 關於印度女性的電影

關於印度女性的電影有《摔跤吧!爸爸》《印式英語》《粉紅幫》《甘古拜·卡蒂婭瓦迪》《土匪女皇》《神秘巨星》《廁所英雄》《浴火汪頌巾幗》等。

1、《摔跤吧!爸爸》

是一部由阿米爾汗主演的印度傳記電影,講的是印度冠軍摔跤手馬哈維亞將兩個女兒訓練成摔跤世界冠軍的故事。

⑤ 《救救菜英文》你知道是哪部電影嗎台灣這么翻譯是否真的接地氣

有一部叫做《English vinglish》的印度電影被台灣翻譯成《救救菜英文》。相信大家在看到他們接地氣的翻譯時,一定會覺得特別搞笑,同時這部電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印式英語》。將這兩個名字進行對比,明顯感覺台灣的翻譯落後一大截兒。

在翻譯任何作品時需要首先了解劇情的梗概,同時再結合當地的語言環境,這樣才能夠引進作品。大家覺得這個名字可能是在內涵他人,雖然前期的家庭生活讓大家看得非常憋屈,覺得一定要將她拯救出來。但是只有學會自救,這樣才能夠跳出以前的生活環境。小編覺得台灣的這個翻譯並不出色,但是可能憑借著名字吸引無數觀眾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