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印度史詩電影

印度史詩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4-15 05:10:29

⑴ 《摔跤吧!爸爸》為什麼稱得上,印度史詩級電影

如果你喜歡阿米爾汗,你一定看過他最新的一部電影《摔跤吧,爸爸》。起初我也很不理解這位爸爸逼迫女兒們學習摔跤的心情,好像只為了寄託自己的夢想,卻從沒有問過她們,你願不願意。不善言談的爸爸在我們看來,似乎有些苛刻的不近人情了。但如果你了解印度社會對於女性的歧視,你就絕不會這樣說了!

這部電影的美妙就在於,你一開始覺得這位父親是個瘋子,但慢慢的,你會被他打動,深深的理解他的用心良苦。真正好的電影是能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就像電影中的爸爸,把自己孩子培養成了冠軍,也告訴了所有的印度女性,你也是可以擁有夢想的。

再次致敬我喜愛的演員——阿米爾汗先生。

⑵ 《摔跤吧,爸爸》為什麼稱得上,印度史詩級電影

確實是好看

⑶ 福 利電影這款哪真的很棒

《巴霍巴利王》場面宏大,史詩感強烈。這是第一部,第二部要等到2016年了巴霍巴利王由印度著名導演S.S. Rajamouli執導、普拉哈斯Prabhas與Rana Daggubati聯袂主演的印度史詩巨作《巴霍巴利王》 (第一部)近日曝光首款預告片。預告片中普拉哈斯飾演的巴霍巴利王神勇出戰,影片將分為兩部分,目前第一部已基本製作完成,已經於2015年7月10日在印度上映。

⑷ 哪位電影愛好者有Peter Brook(彼得布魯克)導演的印度史詩電影《摩訶婆羅多》BD高清版,萬分感謝!

是《羅摩衍娜》。優酷網、迅雷鋪都有。加油哦!

⑸ 打仗片好看的有哪些

羅馬帝國題材
《暴君焚城錄》(1951)
《賓虛》(1959)
《斯巴達克斯》(1960)
《羅馬帝國之衰落》(1964)
《埃及艷後》(1999)
《角鬥士》(1999)
《聖詩復仇》(1999)
《巾幗鬥士》(2001)
《神鬼戰士》(2001)
《羅馬大帝》(2004)
《最後的軍團》(2007)
《百夫長》(2009)
《失落的第九軍團》(2011)

希臘城邦題材
《亞歷山大大帝》(2004)
《特洛伊》(2004)
《斯巴達300勇士》(2005)

春秋戰國題材
《秦頌》(1996)
《荊軻刺秦王》(1999)
《墨攻》(2006)
《麥田》(2009)
《孔子》(2010)
《大兵小將》(2010)
《戰國》(2011)

秦漢題材
《西楚霸王》(1994)
《鴻門宴》(2011)
《王的盛宴》(2011)

三國題材
《赤壁》(2007)
《見龍卸甲》(2008)
《關雲長》(2011)
十字軍題材
《第一騎士》(1995)
《聖戰騎士》(2001)
《天朝王國》(2005)
《聖殿騎士》(2007)
蒙古征服題材
《亞歷山大·奈夫斯基王子》(1938)
《蒙古王》(2005)
《蒼狼》(2007)

東亞題材
《黃山伐》(2003)
《英雄鄭成功》(1995)
《賽德克·巴萊》(2011)
《平壤城》(2011)
《百團大戰》(2015)

沙俄與波蘭
《洪流》(1974)
《劍與火》(1998)
《1612動亂時代》(2007)
《亞歷山大:王者爭霸》(2008)
《沙皇》(2009)

日本戰國題材
《影武者》(1980)
《亂》(1985)
《天與地》(1990)

英國戰爭題材
本題材包括諾曼征服、英國內戰、英法百年戰爭等
《克倫威爾》(1970)
《勇敢的心》(1994)
《聖女貞德》(1999)
《1066》(2010)
《羅賓漢》(2010)

南亞題材
《卧莫爾大帝》(1960)
《烈血暹士》(2000)
《納瑞宣國王》(2006)
《阿克巴大帝》(2008)

奧斯曼帝國
《伏洛竇耶夫斯基先生》(1969)
《勇敢的米哈伊爾》(1970)
《斯特凡大公》(1974)
《征服1453》(2012)

歐陸戰爭題材
《巴里林登》(1970)
《傭兵傳奇》(2006)

美國戰爭題材
本題材包括美國獨立戰爭,1815戰爭,美墨戰爭等
《大海賊》(1957)
《愛國者》(2000)
《阿拉莫之戰》(2004)

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1927)
《拿破崙情史》(1954)
《拿破崙光榮史》(1960)
《戰爭與和平》(1968)
《滑鐵盧》(1970)
《塔杜斯先生》(1999)
《怒海爭鋒:極地遠征》(2002)
《我與拿破崙》(2005)

非洲戰爭
《祖魯戰爭》(1964)
《馴馬人莫蘭特》(1980)
《四根羽毛》(2002)

南北戰爭題材
《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
《亂世佳人》(1939)
《光榮戰役》(1989)
《蓋茨堡之役》(1993)
《眾神與將軍》(2001)
《冷山》(2002)

近代亞洲題材
《二百三高地》(1980)
《甲午風雲》(1982)
《日本海大海戰》(1983)
《鴉片戰爭》(1997)
《紅河谷》(1999)
《嘎達梅林》(2002)
《最後的武士》(2003)
《投名狀》(2007)

俄土戰爭題材
《蘇沃洛夫元帥》(1941)
《雪地激戰》(1954)
《英烈傳》(1968)
《土耳其式開局》(2002)

蘇俄國內戰爭
《無畏上將高爾察克》(2008)
《保衛察里津》(1942)
《第四十一》(1957)
《靜靜的頓河》(1957)
《日瓦戈醫生》(1965)
《紅軍與白軍》(1967)
《第一騎兵軍》(1984)

中國革命戰爭
《平原游擊隊》(1955)
《鐵道游擊隊》(1956)
《紅色娘子軍》(1961)
《地雷戰》(1962)
《地道戰》(1965)
《萬水千山》(1977)
《四渡赤水》(1983)
《秋收起義》(1993)
《我的長征》(2006)
《八月一日·》(2007)

一戰
《西線無戰事》(1930)
《魂斷藍橋》(1940)
《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
《加里波第》(1981)
《愛情與戰爭》(1996)
《失落的戰場》(2001)
《空戰英豪》(2006)
《我的兒子傑克》(2007)
《紅男爵》(2008)
《帕斯尚爾戰役》(2008)
《60高地之下》(2010)
《戰馬》(2012)

西班牙內戰
《喪鍾為誰而鳴》(1943)
《土地與自由》(1995)
《無政府主義者的妻子》(2008)
《傷心小號曲》(2010)
《聖徒秘錄》 (2011)
東線戰場題材
《解放》(1970)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1972)
《鐵十字勛章》(1977)
《莫斯科保衛戰》(1985)
《決戰斯大林格勒》(1993)
《血戰1944》(2001)
《兵臨城下》(2002)
《德寇殲滅戰》(2006)
《布列斯特要塞》(2010)

西線戰場題材
《最長的一日》(1962)
《坦克大決戰》(1965)
《奪橋遺恨》(1977)
《大紅一師》(1980)
《拯救大兵瑞恩》(1998)
中國戰場題材
《血戰台兒庄》( 1985)
《血戰昆侖關》(1994)
《七七事變》(1995)
《太行山上》(2005)
《夜襲》(2007)
《喋血孤城》(2010)

亞太戰場題材
《硫磺島浴血戰》(1949)
《細細的紅線》(1998)
《風語者》(2004)
《硫磺島家書》(2006)
《太平洋的奇跡》(2011)

非地中海戰場
《撒哈拉》(1943)
《登陸安其奧》(1968)
《血戰阿拉曼》(2002)
《哥特防線》(2004)
《聖安娜奇跡》(2008)

空中戰場題材
《空軍大戰略》(1969)
《倫敦上空的鷹》(1969)
《虎!虎!虎!》(1970)
《筧橋英烈傳》(1977)
《珍珠港》(2001)
《烈日長虹》(2001)
《紅色機尾》(2012)

海上戰場題材
《效忠祖國》(1942)
《血戰大西洋》(1956)
《擊沉俾斯麥號》(1960)
《中途島之戰》(1970)
《男人們的大和》(2006)

潛艇戰題材
《從海底出擊》(1981)
《U-571》(2000)
《沒有出口的海》(2006)
《盛夏獵戶座》(2009)

戰俘題材
《戰地軍魂》(1953)
《桂河大橋》(1956)
《大逃亡》(1963)
《勝利大逃亡》(1981)
《極地重生》(2001)

集中營與暴行
《黑太陽731》(1988)
《辛德勒的名單》(1993)
《南京1937》(1996)
《731恐怖女體實驗》(1999)
《鋼琴家》(2002)
《偽鈔製造者》(2007)
《拉貝日記》(2009)
《南京,南京》(2009)

人物傳記題材
《山本五十六》(1968)
《巴頓將軍》(1970)
《白求恩大夫》(1990)
《希特勒:惡魔的崛起》(2003)
《不懼風暴》(2009)

歷史紀實題材
《二二六》(1989)
《帝國的陷落》(2003)
《東京審判》(2006)
《刺殺希特勒》(2008)

平民生活題材
《美麗人生》(1997)
《鬼子來了》(2000)
《百萬大逃亡》(2007)
《黃石的孩子》(2008)
《一九四二》(2012)

愛情題材
《亂世忠魂》(1953)
《雁南飛》(1957)
《英國病人》(1995)
《黃河絕戀》(1999)
《柯萊利上尉的曼陀林》(2001)

兒童題材
《伊萬的童年》(1962)
《太陽帝國》(1987)
《再見,孩子們》(1987)
《螢火蟲之墓》(1988)
《戰爭子午線》(1990)

科幻恐怖題材
《地獄男爵》(2003)
《潘神的迷宮》(2006)
《我們來自未來》(2010)
《美國隊長》(2011)

諜戰題材
《偵查員的功勛》(1947)
《影子部隊》(1969)
《攔截密碼戰》(2001)
《風聲》(2009)
《諜海風雲》(2010)

特戰小分隊
《納瓦隆大炮》(1961)
《血染雪山堡》(1968)
《猛鷹突擊兵團》(1976)
《無恥混蛋》(2009)
《英雄時代》(2011)

抵抗題材
《羅馬不設防》(1945)
《地雷戰》(1962)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1972)
《起義》(2001)
《抵抗軍》(2007)

喜劇題材
《大獨裁者》(1940)
《虎口脫險》(1969)
《第22條軍規》(1970)
《鐵皮鼓》(1979)
《舉起手來》(2005)
國內戰爭題材
《南征北戰》(1952)
《戰上海》(1959)
《開國大典》(1989)
《異域》(1990)
《大決戰三部曲》(1991)
《集結號》(2007)

朝鮮戰爭題材
《獨孤里橋之役》(1955)
《上甘嶺》(1956)
《戰友》(1958)
《豬排山》 (1959)
《英雄兒女》(1964)
《南部軍》(1990)
《太極旗飄揚》(2004)
《歡迎來到東莫村》(2005)
《向著炮火》(2010)
《高地戰》(2011)
《長津湖之戰》(2012)

中東戰爭題材
《出埃及記》(1960)
《贖罪日》(2000)
《波弗特》(2007)
《黎巴嫩》(2009)

越南戰爭題材
《現代啟示錄》(1977)
《全金屬外殼》(1986)
《野戰排》(1986)
《生於七月四日》(1989)
《殺戮奠邊府》(1992)
《天與地》(1993)
《我們曾經是戰士》(2002)
《郎在遠方》(2004)
《西貢戰役》(2006)
《烽火激戰1967》(2006)
《隧道之鼠》(2008)

獨立革命戰爭
《阿爾及爾之戰》(1967)
《小提琴革命曲》(2005)
《風吹稻浪》(2006)
《親密的敵人》(2007)
《切·格瓦拉》(2008)

南斯拉夫內戰
《拯救者》(1998)
《深入敵後》(2001)
《無主之地》(2001)
《亂世老少》2002
《塞爾維亞的維和軍》(2003)
《觸摸和平》(2007)

車臣戰爭題材
《高加索的俘虜》(1996)
《煉獄》(1998)
《風暴之門》(2006)
《亞歷山大》(2007)

伊拉克 阿富汗
《黑鷹墜落》(2001)
《鍋蓋頭》(2005)
《前進巴格達》(2005)
《伊拉克惡狼谷》(2006)
《哈迪塞鎮之戰》(2007)
《護送錢斯》(2009)
《雷斯特雷波》(2010)

美蘇冷戰題材
《奇愛博士》(1964)
《入侵阿富汗》(1988)
《十三天》(2000)
《第九突擊隊》(2005)

其他局部戰爭
《獵殺紅色十月》(1990)
《太陽之淚》(2003)
《戰爭之王》(2005)
《烽火的啟迪》(2005)
《空中決戰》(2005)
《瘋狗強尼》(2008)
《明日,戰爭爆發時》(2010)

⑹ 印度有個電影叫勇士什麼的

《勇士》又名《柏拉瓦傳奇》,這部穿越四百年的愛戀是集穿越、愛情、動作、戰爭於一體的一部史詩之作。是印度電影的經典之作,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內中歌舞,都讓人耳目一新。

◎譯名勇士、柏拉瓦傳奇

◎年代2009年

◎國家印度

◎類別動作/劇情/愛情

◎語言泰盧固語

◎片長2小時44分鍾29秒

◎導演S.S.Rajamouli

◎主演RamCharanTeja...KalaBhairava

KajalAgarwal...Mitravinda/In

劇情:

400年後,輪回,勇士成了賽車手,在趕去曼谷參加賽車手比賽時,乘坐三輪車的他在雨中朦朦朧朧瞧見了一個攔車的女孩茵杜,伸出車外的手不經意間觸到了女孩的手,觸電的感覺,紫色的電流中,數百年的時光在電流中悠悠而過,藍天沙漠,賓士的駿馬,美麗的公主,無數紛沓而至的畫面中,有兩只始終無法相觸的手,蒼涼而凄美,悵惘哀傷,賽車手不顧一切地下車,在雨中狂奔,茫茫人海中他已經認不出她的臉。那是怎樣的情感,即使不知道她的相貌,身世,性格,品行,卻依然可以深愛……

看了三遍了,還是被情節和歌舞感染。

⑺ 《摔跤吧!爸爸》為什麼稱得上印度史詩級電影

在這個電影讓印度更多的女孩子覺醒了,讓她們有了可以追逐夢想的想法!

印度的女子沒有社會地位,不能夠自己選擇婚姻,而且結婚的時候女方還要給男方錢,不然女兒很可能被虐待。這是印度女孩的悲哀,她們一般十三、四歲就被嫁出去了,家人之後為了讓婆家不虐待自己,回去當搬運工,她們頭頂石頭,很殘酷的事實就發生在她們的身上。

爸爸對女兒是殘忍的,訓練的強度之大讓人不能想像,畢竟真實的主角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這連她們訓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這個概念讓人很震驚,需要多大的勇氣,爸爸才能不顧別人的看法做出這樣的事情。但是她們成功了,還成功地影響了整個的印度女生,只有思維上的覺醒才能在行動上發生改變!

⑻ 《印度眾神之神》大結局是什麼

該劇以濕婆的愛情為主要視角,取材諸多神話故事中濕婆的主要事跡進行講述的神話劇,眾神之王顧名思義,在本劇中指濕婆。講述了大齡宅屬性剩男濕婆被親友團花樣逼婚後引發的一系列事件。

故事圍繞濕婆夫妻及其親友展開,涵蓋了印度神話中很多著名典故,具有豐富的印度神話元素,如三相神,因陀羅,阿修羅,火祭,等等是了解印度文化,尤其是神話的一個好平台。

濕婆,印度三大主神之一,是毀滅之神,也擔當創造(轉化)的職能,是印度民眾最為敬畏的神。Monit Roy在這部電視劇里扮演了27個不同的角色。薩蒂,薩克蒂女神轉世,達剎之女,濕婆之妻。

毗濕奴,印度教三相神之一,梵天主管「創造」、濕婆主掌「毀滅」,而毗濕奴即是「維護」之神。其性格溫和,對信仰虔誠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種形象拯救危難的世界。

《眾神之王》講述的是濕婆神和他眾多化身的神奇史詩。(濕婆神是印度教三大神中最強的神)梵天之子達剎對濕婆神不敬,濕婆的莎克蒂(性力)重生為達剎之女薩堤,與濕婆相戀。

卻因為達剎的各種阻撓,最後為維護濕婆投火自焚而亡,靈魂轉世為雪山神女帕爾瓦蒂,經過一般周折讓心已死的濕婆神再次愛上她。

濕婆神可以說是印度神界最不花心,最忠貞的神。想了解被譽為宇宙中第一段愛情故事的親們,敬請關注《眾神之王》。(莎克蒂:當初梵天需要能量來創造生命,為了完成自己的創作,他要求濕婆神與莎克蒂(性力)分開)

⑼ 《恆河上的火葬場》你看懂這部電影了么

在兩條獨立的故事線中,都不同程度的提到了印度的社會現象,德維一線中,體現出社會對兩性關系的保守以及官僚腐敗,而在迪帕克一線中,則反映出種姓制度對社會造成的隔閡,但不管那條線的故事,都只是談論,但不討論,只有揭示,沒有分析,並在最終匯集於主題,男女主角偶遇於恆河邊,不但表現出一種高度的客觀寫實態度,更表現出一種對現實狀況的極大容忍和淡然,似是將一切問題都交由恆河代表的神靈去思考和解決。

恆河是影片中潛在的第三主角,不論是男主角談情說愛的河上泛舟,還是男主角父親在河邊從事火葬場燒屍的工作,抑或是女主角父親在河邊進行孩子水下撈錢的賭博,它見證著愛情的誕生、死亡的到來,金錢的誘惑,一切的一切都在它平靜流淌的河水中,互相轉換,最終男女主角在河邊相遇,一個輪回的結束,另一個輪回的開始,影片更像是一部關於恆河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