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香港電影 » 毀了香港電影
擴展閱讀
好看的金剛狼系列電影 2025-04-22 18:26:50
2018年12月新電影印度 2025-04-22 18:08:28
香港電影排行榜大 2025-04-22 18:02:42

毀了香港電影

發布時間: 2022-04-02 11:17:58

⑴ 香港電影沒落了嗎原因是什麼

香港電影興起於70年代,在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達到鼎盛,在當時世界電影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世界電影只要看兩極,一個是代表西方的好萊塢,另一個就是代表東方的香港。

但是到了90年代後期,香港電影就開始衰落了,從之前年產量幾百部影片,到後來的不足50部,一下子從天堂回到石器時代,縱觀個中原因復雜。有人說是回歸後才導致港產片衰落的,個人認為港片衰落與香港回歸中國沒有半毛錢關系,回歸後香港文化與教育各方面都沒受到大陸多少影響,看看如今的「港」就知道了。

在當時,97年的亞太金融風暴重創香港,電影行業受此影響也極大,但這也不能是衰落的主因。可以用事例看到,韓國電影娛樂業與印度電影的崛起正在之個時期前後,難道韓國與印度沒受當時金融風暴影響嗎?其實韓國當時所受的創傷比香港更重,這個時期韓國電影娛樂能崛起正是由於有政府的大力推動與支持,香港電影衰落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香港當局的政策太寬鬆了,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沒有重視電影行業的轉型與引導,最終沒有跟上時代變化而衰落。

在當時香港電影已經到了題材枯竭綜合期,以前那些金庸古龍等名人名著,黃賭黑等等都被拍了個遍,自然題材與新意就會越來越越少,再加之金融風暴的重創,投資人拍電影沒人看,然後沒人看電影投資就會變少,惡性循環,這個時候政策都沒有去引導創新,還是一味在「炒冷飯",那自然就是由市場與資金去決定香港電影的興衰了,不過可惜的是香港電影輝煌從此不再了。

當一個人在生病初時沒有得到重視與治療,待它到了癌症晚期你再去救就意義不大了,香港電影就是這這樣一個真實寫照。

若問香港電影何時雄風再起?那就要它投胎重頭來過了,在當時成龍周潤發等明星的當打之年都沒有續寫輝煌成功,如今若再論,何其之難?人才斷檔就是最大的短板,連香港TVB這家「明星大學」如今都揭不鍋了,港片復興,路漫漫長。

⑵ 香港電影在這么搞下去真的玩完,到底是什麼原因毀了

人才流走了,成龍、李連傑、周潤發為首的幾張大牌全部去了好萊塢,而近十年幾乎沒有有份量的新人出現,青黃不接已是不爭的事實;第二是審核制度強化了,這對追求自由的港影來說打擊是直接的。
很多東東不夠和諧都是拍不了的哈 天天看和諧的 大家又蛋疼

⑶ 求問一部香港變態電影.

人肉叉燒包Ⅱ之天誅地滅
昌(張錦程)與娟(楊梵)夫婦二人開燒臘店,因收留大陸親戚亞鳳(孫佳君)在飯店幫手,昌與鳳發生婚外情,娟招來殺身之禍,為了毀屍,娟被燒烤成燒味,用作飯店客人佐膳。警探亞生(黃秋生)為飯店常客,憑直覺感不尋常,自動請纓追查此案,在千辛萬苦險死還生之下,成功地將殺人及毀屍之兇手,繩之於法。
樓主說的男主角就是張錦程,張延的老公嘛

不是我不想給你找下載地址,但是迅雷對這類電影基本都不提供下載,電驢也沒有。找了幾個2006年的下載地址都失效了,不知道BT有沒有資源,實在沒辦法,電影比較冷門,而且還是很多年前的找起來比較難。

⑷ 香港老電影里電影名字中有毀和地的電影

怕老婆會發達
導演:
田雋
主演:
陳法蓉
看點:
默片老電影1920s電影-大陸民國電影中國早期電影賞析
地區:
香港
年代:
2012
片長:

⑸ 香港電影沒落了嗎原因是什麼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電影進入顛峰時期。這個時期的香港電影無論從影片的數量、類型還是質量上都達到較高水準。這時的香港電影界更是能人輩出、實力當道!!!香港電影此時到達顛峰,享有「東方好萊塢」之美譽。
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香港電影一落千丈,不僅影片數量年年遞減,佳片更是屈指可數。究竟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急劇滑落?原因在哪裡,有人說是經濟問題,也有人說是後繼無人的問題,還有人說是好萊塢的沖擊的問題等。
故設此題目,大家共同探討。 1.腦殘電影導演的增多
2.老導演不思轉型
3.由於香港的回歸 幕前幕後的電影工作者被才大氣粗又xx不堪的大陸電影製片廠的挖掘
4.韓國電影的崛起 ,其實不算崛起,只是這年頭觀眾也開始腦殘了。

其實正是香港電影製作的"明星制"造成的不光是電影明星
也包括導演明星一直注重用明星大導演來吸引人
不注重培養新人
結果
明星會老的,導演的才華也會盡頭的於是
終於衰敗了...............這還用說嗎
回歸了 創作 環境 不自由了
並不是說香港採取了什麼具體措施限制創作
而是整個潛意識的影響其實香港不光是電影衰落,電視、音樂全面下滑。貌似香港娛樂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風光不再了。跟風太多
沒有內涵
粗製爛做
經濟蕭條別的不說,喜劇片都成兒童片了,那些弱智的玩笑,根本不能讓我笑,只能讓我覺的看這樣的電影很丟人,我都不知道他們怎麼敢拍出來?很久不碰香港喜劇片了,太傻了,低級趣味。如果片子的成敗是由少數人掌握而不是所有觀眾的話,那麼,衰落就是必然的。
香港電影就是因為那種權力太集中了,電影就不是電影了,它是權力的工具,是騙錢的工具。觀眾不重要了,導演,演員也不用打拚——只要收拾好某有權的人就行了。
於是香港電影就這樣了。

香港電影的市場在哪?當然是內地。九十年代內地互聯網剛起步,我們啥也不懂。為回歸和討好香港,政府加大兩地交流,免費引進港劇港片,這樣才給香港電影大力發展空間,我們由於視野狹小,瘋狂地愛上他們的「時尚」,更促使港片的發展。所以他們允許「良莠不齊」可以大膽創新。
而現在香港已經回歸了,政府就不需要額外「照顧」了,自然沒了優惠政策,且網路的發展,我們可以接觸到更時尚的好萊塢,也沒有必要死磕港片。(以前很喜歡香港武俠劇里的配樂,現在才知道全是國外的)
當然,內地這幾年發展快也是值得肯定的。我們這些土老冒憋足了氣,奮力頂內地票房。呵呵,不過從最近幾部叫座不叫好的電影看我們,大家看的是熱鬧而不是按需所求的看電影。
總之,現在除了大導演拍港片,想發展就要依靠內地的金錢,也就受限制,不是純粹的了。 沒有人發現香港似乎到陳可辛之後幾乎就沒有新的成功導演誕生了嗎? 當然現在可能游乃海等出來了。 我認為本來香港電影就是一個東方的奇跡,一個彈丸之地的香港理論上也不應該有如此發達的電影工業,他自己根本支持不來。中國的崛起開放,讓外國人能直接地了解中國不用通過香港這座橋梁,香港面對的市場已經改變了,再上90年代的香港經濟開始走下坡,投資商銳減。爛透的商業電影工業又阻礙電影的轉型,這么一折騰,把一大批不成熟的年輕的新銳力量都淘汰了,只剩下那幫老傢伙。越是老一套固步自封,電影的寒冬就越寒冷,不停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香港電影的衰落。

我認為是香港的回歸,使一大部分有才華的演員導演通通移民了
新一代的演員很多都是我們不怎麼接受的,這樣就給電影造成了一種真空狀態,加上內地市場的擠壓,很多香港演員把目標描上了內地這塊黃金地。在內地政府的統治下,很多人也不敢說話 跟拍現實的片子了,於是大家就失去了興趣,繁華下流著的是跟我們一樣的沉寂,還有香港一直在沿用90的年代的思路拍片,無法取悅現在觀眾的口味,我相信只要香港電影可以重新進行定位以及轉型的話,內地電影是是沒有多大競爭力的。 1、盜版VCD、互聯網BT摧毀了香港電影工業最關鍵的外銷市場(台灣、東南亞)。
2、電影人才流失,好萊塢、大陸挖走了許多電影香港電影專才(成龍、李連傑、周潤發、吳宇森、袁和平、程小東、關錦鵬等)。

⑹ 香港有電影里這么可怕嗎

香港可以說是治安良好的世界大都市之一,比國內一些城市還要有安全感;電影是虛構的,不可信,往往是開始時警察被黑幫打得一敗塗地,到後來還不是邪不勝正嗎?

⑺ 香港電影為什麼衰落了

老導演不思轉型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香港電影進入顛峰時期。這個時期的香港電影無論從影片的數量、類型還是質量上都達到較高水準。這時的香港電影界更是能人輩出、實力當道!!!香港電影此時到達顛峰,享有「東方好萊塢」之美譽。
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香港電影一落千丈,不僅影片數量年年遞減,佳片更是屈指可數。究竟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急劇滑落?原因在哪裡,有人說是經濟問題,也有人說是後繼無人的問題,還有人說是好萊塢的沖擊的問題等。

當然,內地這幾年發展快也是值得肯定的。我們這些土老冒憋足了氣,奮力頂內地票房。呵呵,不過從最近幾部叫座不叫好的電影看我們,大家看的是熱鬧而不是按需所求的看電影。

⑻ 黃百鳴坦率說出摧垮香港電影業的不是黑社會,而是這幫人,他說的究竟是誰

黃百鳴曾經說過,摧毀香港電影業的並非黑社會,而是版權意識薄弱的人。黃百鳴的說法十分片面,作為電影公司的老闆,他自然會把火力集中到損害自己利益的地方,而港片衰落的原因是非常復雜的。

黃百鳴認為是盜版摧垮香港電影

港片的衰落,也是因為人才凋零,內憂外患。除此之外,港片的衰落和香港整體經濟也脫不了關系。以往的香港是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空前繁榮。進入新世紀之後,經濟發展增長緩慢,與之對比的發展迅速的內地經濟,從影視行業的興衰就能看出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

不過在香港電影逐漸衰落之後,香港電視劇反倒蒸蒸日上。新世紀之初,港劇風靡一時,到現在還有人模仿TVB的說話腔調,算得上是香港影視行業的進步。

⑼ 香港有個電影裡面男主角被毀了容之後帶個白色面具女主角好像是他愛人

《冷麵狙擊手》張敏、張國梁、王敏德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