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歷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影片入圍名單~~~!!!
1997 獲獎 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
甜蜜蜜
提名 Viva Erotica
色情男女
Police Story 4: First Strike
警察故事 4:簡單任務
Hu Du Men
虎度門
Big Bullet
沖鋒隊怒火街頭
1996 獲獎 Woman Forty
女人四十
提名 Tianguo niezi (1994)
Full Throttle
烈火戰車
Rumble in the Bronx
紅番區
Fallen Angels
墮落天使
1995 獲獎 Chungking Express
重慶森林
提名 I Have A Date With Spring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He's A Woman She's A Man
金枝玉葉
Fei hu xiong xin
飛虎雄心
Ashes of Time
東邪西毒
1994 獲獎 Endless Love
新不了情
提名 Crime Story
重案組
You Seng
誘僧
Feng chen san xia
風塵三俠
Cheung chin fuchai
搶錢夫妻
1993 獲獎 Lung Min
籠民
提名 Yuen Ling-yuk
阮玲玉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II
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
King of Beggars
武狀元蘇乞兒
92 Black Rose Vs. Black Rose
92黑玫瑰對黑玫瑰
1992 獲獎 Bo hao
跛豪
提名 Once A Thief
縱橫四海
Lee Rock
五億探長雷洛傳
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
黃飛鴻
Hun yin wu yu
婚姻勿語
1991 獲獎 Days of Being Wild
阿飛正傳
提名 Fight And Love With A Terracotta Warrior
古今大戰秦俑情
Song of the Exile
客途秋恨
Red Dust
滾滾紅塵
Ai zai taxiang de jijie
愛在他鄉的季節
1990 獲獎 Fei yue huang hun
飛越黃昏
提名 All About Ah-Long
阿郎的故事
The Killer
喋血雙雄
Bu tuo wa de ren
不脫襪的人
Eight Tales of Gold
八兩金
1989 獲獎 Rouge
胭脂扣
提名 As Tears Goby
旺角卡門
Tong dang (1988)
Painted Faces
七小福
Chicken with Duck Speak
雞同鴨講
1988 獲獎 An Autumns Talee
秋天的童話
提名 Final Victory
最後勝利
Tin po shan (1987)
A Chinese Ghost Story
倩女幽魂
The Romance of Book & Sword
書劍恩仇錄
City of Fire
龍虎風雲
1987 獲獎 A Better Tomorrow 1
英雄本色
提名 Meiguo xin
美國心
Hing dai
梟城喋血
Foh lung (1986)
Lunatic's True Story
癲佬正傳
Love Unto Waist
地下情
1986 獲獎 Ging chaat goo si
警察故事
提名 Women
女人心
Mr. Vampire
僵屍先生
Fei faat yi man (1985)
1985 獲獎 Sishui liunian
似水流年
提名 Sheng gang qi bing
省港旗兵 1
Shanghai Blues
上海之夜
Dang doi lai ming
等待黎明
1984 獲獎 Ah Ying
半邊人
提名 Zu Mountain: New Legend of the Zu Mountain Swordsmen
新蜀山劍俠
Ren xia ren
人嚇人
Da lui toi
打擂台
Chui lian ting zheng
垂簾聽政
1983 獲獎 Boat People
投奔怒海
提名 Coolie Killer
殺出西營盤
Lie huo qing chun
烈火青春
Leng mooi jai
靚妹仔
Prodigal Son
敗家仔
1982 獲獎 Foo ji ching
父子情
1982年沒有提名制度。
❷ 2o15年金像獎得者
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 《黃金時代》
最佳導演 許鞍華《黃金時代》
最佳編劇 麥兆輝、庄文強《竊聽風雲3》
最佳男主角 劉青雲《竊聽風雲3》
最佳女主角 趙薇《親愛的》
最佳男配角 曾江《竊聽風雲3》
最佳女配角 王菀之《金雞SSS》
最佳新演員 王菀之《金雞SSS》
最佳攝影 《黃金時代》
最佳剪輯 《太平輪(上)》
最佳美術指導 《黃金時代》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黃金時代》
最佳動作設計 《一個人的武林》
最佳音響效果 《太平輪(上)》
最佳視覺效果 《黃飛鴻》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目的地》(《人間小團圓》)
新晉導演 李光耀《暴瘋語》
最佳兩岸華語電影《歸來》
❸ 張枝柏是否獲得過金馬獎
第1屆金馬影後:「玉女」尤敏
英文名:You Min
籍貫:廣東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36年8月19日
獲獎記錄:
第一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62)
第七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1960)
第2屆金馬影後:紅顏薄命的古典美人樂蒂
英文名:Betty
籍貫:江蘇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37年8月20日
獲獎記錄:
第二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63)
第3、7屆金馬影後:天皇巨星李麗華
英文名:Li Lihua
籍貫:河北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24年7月17日
獲獎記錄:
第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65)
第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69)
第4、8屆金馬影後:影壇長青樹歸亞蕾
籍貫:浙江
出生地:湖南長沙
出生日期:1944年6月2日
獲獎記錄:第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66)
第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70)
第十六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1970)
第十五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1978)
第三十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1993)
第30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1996)
1991年金鍾獎最佳女主角獎
1997年金鍾獎最佳女主角獎
第5屆金馬影後:稍縱即逝的影後江青
英文名:Jiang Qing
籍貫:上海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46年
獲獎記錄:
第五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67)
第6屆金馬影後:從小娟到金馬影後的凌波
英文名:Ivy
籍貫:福建
出生地:福建廈門
出生日期:
獲獎記錄:
第二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演員特別獎 (1963)
第六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68)
第十一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1964)
第十二屆亞太影展最佳才藝獎 (1965)
第一屆中國十大影星第一名(台灣徵信新聞報)
"麗星杯"最受歡迎國語片女星第一名(香港星系報業及麗的呼聲)
最受歡迎的影星第一名(星加坡工商輔導報)
香港十大國語明星(香港華僑晚報)
華僑晚報國語十大明星
第9、12屆金馬影後:中美文化的使者盧燕
英文名:Lisa Lu
籍貫:廣東中山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7年1月19日
得獎記錄:
第九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71)
第十一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1973)
第十二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75)
第10屆金馬影後:台灣的「東洋之花」翁倩玉
英文名:Judy Ongg
籍貫:台灣
出生地:台灣台南
出生日期:1950年1月24日
獲獎記錄:
第十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72)
第十九屆亞太影展感人演技 (1973)
第11屆金馬影後:俠女影後上官靈鳳
籍貫:廣東
出生地:台灣屏東
出生日期:1949年10月10日
得獎記錄:
第十一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73)
第13、17屆金馬影後:幕前幕後都風光的徐楓
籍貫:江蘇寶應
出生地:台北
出生日期:1950年
獲獎記錄:第九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有希望女星 (1971)
第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76)
第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80)
第二十二屆亞太影展金皇冠盾牌獎 (1976)
第14屆金馬影後:樂壇才女陳秋霞
英文名:Chan, Chelsia
籍貫:香港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57年
獲獎記錄:
得獎記錄 第十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77)
第15屆金馬影後:甜心俏佳人恬妞
英文名:Tien Niu
籍貫:上海
出生地:台灣
出生日期:1958年1月23日
得獎記錄:
第十五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78)
第16屆金馬影後:甘居幕後的龍夫人林鳳嬌
英文名:Joan Lin
籍貫:福建
出生地:台灣台北
出生日期:1953年6月30日
得獎記錄:
第十六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79)
第二十五屆亞太影展演技最突出女主角 (1979)
第18、23屆金馬影後:全能藝人張艾嘉
英文名:Sylvia Chang
籍貫:山西五台縣
出生地:台灣
出生日期:1953年7月22日
得獎記錄:
第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1999)
第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86)
第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1976)
第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81)
第二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86)
第二十二屆亞太影展金皇冠盾牌獎 (1976)
第四十屆亞太影展最佳編劇 (1995)
第四十一屆亞太影展最佳編劇 (1996)
第19屆台灣金馬影後:為潘金蓮唱頌歌的汪萍
籍貫:浙江紹興
出生地:台灣
出生日期:1950年10月1日
得獎記錄:
第十九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82)
第20屆金馬影後:單身女貴族陸小芬
籍貫:台灣
出生地:台灣
出生日期:1956年
得獎記錄:
第二十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83)
第三十三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1988)
第三十四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1989)
第21、22屆金馬影後:為愛痴狂的楊惠珊
籍貫:湖南湘潭
出生地:台灣
出生日期:1952年7月16日
得獎記錄:
第二十一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84)
第二十二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85)
第二十九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1984)
第24屆金馬影後:百變影後梅艷芳
英文名:Anita Mui
籍貫:廣西合浦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63年10月10日
得獎記錄:
第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88)
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84)
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97)
第二十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87)
第三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配角 (1998)
第25屆金馬影後:喜劇天後鄭裕玲
英文名:Do Do Cheng
籍貫:四川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59年9月9日
獲獎記錄:
第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 (1983)
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90)
第二十五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88)
第26、28、34、37屆金馬影後:從花瓶到影後的張曼玉
英文名:Maggie Cheung
籍貫:香港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66年9月20日
獲獎記錄:
第四十二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1992)
第十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96)
第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89)
第十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97)
第十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92)
第二十六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89)
第二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1990)
第二十八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1)
第三十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7)
第三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2000)
第三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最佳女演員 (1997)
第二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1997)
第四十二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1997)
第二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2000)
第27屆金馬影後:永遠的誘惑林青霞
英文名:Brigitte Lin
籍貫:山東
出生地:台北
出生日期:1954年11月3日
獲獎記錄:
第二十七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0)
第二十二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1976)
第29屆金馬影後:曇花一現的陳令智
籍貫:香港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
得獎記錄:
第二十九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2)
第30屆金馬影後:性感影後吳家麗
英文名:Carrie Ng
籍貫:香港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63年
得獎記錄:
第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99)
第三十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3)
第31屆金馬影後:從「小花」到國際巨星的陳沖
英文名:Joan Chen
籍貫:四川永川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61年4月25日
得獎記錄:
第三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 (1980)
第三十一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4)
第三十五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 (1998)
第三十五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 (1998)
第一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最佳女演員 (1995)
第32、33屆金馬影後:從童星到「柏林影後」的蕭芳芳
英文名:Josephine Siao
籍貫:江蘇吳縣角直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47年3月13日
得獎記錄:
第四十五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1995)
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95)
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87)
第十二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1975)
第三十二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5)
第三十三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6)
第二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最佳女演員 (1996)
第一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1996)
第二屆亞太影展劇情長片特別獎最佳女童星 (1955)
第四十一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1996)
第35屆金馬影後:最年輕的金馬影後李小璐
英文名:Jacqueline Lu Li
籍貫:安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81年9月30日
得獎記錄:
第三十五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8)
第36屆金馬影後:從三級艷星到金馬影後的李麗珍
英文名:Loretta
籍貫:廣東南海人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66年1月8日
得獎記錄:
第三十六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9)
第五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2000)
第38界影後秦海璐
生日:1978年
籍貫:遼寧大連
學歷:中央戲劇學院本科
1996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
2000年入中央實驗話劇院
第39界金馬影後 李心潔
英文名:Angelica Lee
出生地:馬來西亞
得獎記錄:
2003年因參演《見鬼》榮獲第8屆金紫荊電影最佳女主角獎
2002年因參演《見鬼》榮獲第39屆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2001年因參演《愛你愛我》榮獲第51屆柏林電影節最佳新進女演員獎
第40界金馬影後 吳君如
生日:1965年8月2日
原籍:廣東番禺縣
星座:獅子座
出生地:香港
第41界金馬影後 楊貴媚
第42界金馬影後 舒淇
❹ 梁詠琪憑什麼作品獲得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
梁詠琪憑(烈火戰車)獲得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的提名,真正得獎的是巫啟賢(慈雲山十三太保)。
詳見http://www.yesky.com/149/99649.shtml
❺ 求香港電影金像獎每年的獲獎名單
第一屆(1982年)
最佳影片 《父子情》
最佳導演 方育平 《父子情》
最佳編劇 張堅庭 《胡越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 許冠文 《摩登保鏢》
最佳女主角 惠英紅 《長輩》
第二屆(1983年)
最佳影片 《投奔怒海》
最佳導演 許鞍華 《投奔怒海》
最佳編劇 邱戴安平 《投奔怒海》
最佳男主角 麥嘉 《最佳拍檔》、洪金寶 《提防小手》
最佳女主角 林碧琪 《靚妹仔》
最佳新人 馬斯晨 《投奔怒海》
最佳攝影 黃岳泰 《夜驚魂》
最佳美術指導 區丁平 《投奔怒海》
最佳動作指導 洪金寶 林正英 元彪 《敗家仔》
最佳音樂 鮑比達 《再生人》
第三屆(1984年)
最佳影片 《半邊人》
最佳導演 方育平 《半邊人》
最佳編劇 張堅庭 《表錯七日情》
最佳男主角 梁家輝 《垂簾聽政》
最佳女主角 葉童 《表錯七日情》
最佳新人 鄭裕玲 《長城》
最佳攝影 黃仲標 《長城》
最佳美術指導 宋洪榮 《垂簾聽政》
最佳動作指導 元彪 林正英《奇謀妙計五福星》
第四屆(1985年)
最佳影片 《似水流年》》
最佳導演 嚴浩 《似水流年》
最佳編劇 孫良 《似水流年》
最佳男主角 李修賢 《公僕》
最佳女主角 斯琴高娃《似水流年》
最佳男配角 林威 《省港旗兵》
最佳女配角 梅艷芳 《緣份》
最佳新人 顧美華 《似水流年》
最佳攝影 黎萃明 《等待黎明》
最佳美術指導 章叔屏 《似水流年》
最佳動作指導 成家班 《A計劃》
最佳音樂 林敏怡 《傾城之戀》
第五屆(1986年)
最佳影片 《警察故事》
最佳導演 張婉婷 《非法移民》
最佳編劇 陸劍明 鄧榮錄 《錯點鴛鴦》
最佳男主角 鄭則仕 《何必有我》
最佳女主角 王小鳳 《錯點鴛鴦》
最佳男配角 孟海 《皇家師姐》
最佳女配角 葉德嫻 《花街時代》
最佳新人 陳婉麗 《女人風情話》
最佳攝影 潘恆生 《生死線》
最佳美術指導 陸樹遠 《平安夜》
最佳動作指導 成家班 《警察故事》
最佳音樂 梅洛迪?班克 《僵屍先生》
第六屆(1987年)
最佳影片 《英雄本色》
最佳導演 方育平 《美國心》
最佳編劇 邱戴安平 黎傑 《地下情》
最佳男主角 周潤發 《英雄本色》
最佳女主角 張艾嘉 《最愛》
最佳男配角 秦沛 《癩佬正傳》
最佳女配角 金燕玲 《地下情》
最佳新人 劉玉娟 《美國心》
最佳攝影 杜可風 《老娘夠騷》
最佳美術指導 黃仁達 《癩佬正傳》
最佳動作指導 程小東 《奇緣》
最佳音樂 羅永輝 《夢中人》
第七屆(1988年)
最佳影片 《秋天的童話》
最佳導演 林嶺東 《龍虎風雲》
最佳編劇 羅啟銳 《秋天的童話》
最佳男主角 周潤發 《龍虎風雲》
最佳女主角 蕭芳芳 《不是冤家不聚頭》
最佳男配角 梁朝偉 《人民英雄》
最佳女配角 金燕玲 《人民英雄》
最佳新人 林國斌 《省港旗兵續集》
最佳攝影 鍾志文 詹姆斯?海曼 《秋天的童話》
最佳美術指導 奚仲文 《倩女幽魂》
最佳動作指導 成家班 《A計劃續集》
最佳音樂 戴樂民 《倩女幽魂》
第八屆(1989年)
最佳影片 《胭脂扣》
最佳導演 關錦鵬 《胭脂扣》
最佳編劇 聶宏風 邵國華 陳嘉上 葉廣儉 《三人世界》
最佳男主角 洪金寶 《七小福》
最佳女主角 梅艷芳 《胭脂扣》
最佳男配角 張學友 《旺角卡門》
最佳女配角 李麗蕊 《學校風雲》
最佳新人 吳大維 《今夜星光燦爛》
最佳攝影 鍾志文 《七小福》
最佳動作指導 成家班 《警察故事2》
最佳美術指導 張叔平 《旺角卡門》
最佳音樂 黎小田 《胭脂扣》
第九屆(1990年)
最佳影片 《飛越黃昏》
最佳導演 吳宇森 《喋血雙雄》
最佳編劇 張之亮 陳錦昌 《飛越黃昏》
最佳男主角 周潤發 《阿郎的故事》
最佳女主角 張曼玉 《不脫襪的人》
最佳男配角 梁朝偉 《殺手蝴喋夢》
最佳女配角 葉童 《飛越黃昏》
最佳新演員 江華 《但願人長久》
最佳攝影 鮑起鳴 《不脫襪的人》
最佳美術指導 司徒衛鏞 《不脫襪的人》
最佳動作指導 成家班 《奇跡》
最佳音樂 魯世傑 《八兩金》
第十屆(1991年)
最佳影片 《阿飛正傳》
最佳導演 王家衛 《阿飛正傳》
最佳編劇 陳文強 《廟街皇後》
最佳男主角 張國榮 《阿飛正傳》
最佳女主角 鄭裕玲 《表姐?你好》
最佳男配角 吳孟達 《天若有情》
最佳女配角 劉玉屏 《廟街皇後》
最佳新演員 劉玉屏 《廟街皇後》
最佳攝影 杜可風 《阿飛正傳》
最佳美術指導 張叔平 《阿飛正傳》
最佳動作指導 程小東 《笑傲江湖》
最佳音樂 顧家輝 戴樂民 《秦俑》
第十一屆(1992年)
最佳影片 《跛豪》
最佳導演 徐克 《黃飛鴻》
最佳編劇 麥當雄 蕭若元 《跛豪》
最佳男主角 曾志偉 《雙城故事》
最佳女主角 葉童 《婚姻勿語》
最佳男配角 關海山 《雷洛傳Ⅱ》
最佳女配角 葉德嫻 《與龍共舞》
最佳新演員 梁錚 《黑貓》
最佳攝影 鮑起鳴 《九一神鵰俠侶》
最佳美術指導 奚仲文 《九一神鵰俠侶》
最佳動作指導 袁信義 袁祥仁 劉家榮 《黃飛鴻》
最佳音樂 黃沾 《黃飛鴻》
第十二屆(1993年)
最佳影片 《籠民》
最佳導演 張之亮 《籠民》
最佳編劇 張之亮 黃仁達 吳滄洲 《籠民》
最佳男主角 梁家輝 《92黑玫瑰 黑玫瑰》
最佳女主角 張曼玉 《阮玲玉》
最佳男配角 廖啟智 《籠民》
最佳女配角 馮寶寶 《92黑玫瑰 黑玫瑰》
最佳新演員 袁詠儀 《亞飛與亞基》
最佳攝影 恆生 《阮玲玉》
最佳美術指導 朴若木 《阮玲玉》
最佳動作指導 袁和平 《男兒當自強》
最佳音樂 小蟲 《阮玲玉》
第十三屆(1994年)
最佳影片 《新不了情》
最佳導演 爾冬升 《新不了情》
最佳編劇 爾冬升 《新不了情》
最佳男主角 黃秋生 《人肉叉燒包》
最佳女主角 袁詠儀 《新不了情》
最佳男配角 秦沛 《新不了情》
最佳女配角 馮寶寶 《新不了情》
最佳新演員 吳興國 《誘僧》
最佳攝影 鮑德熹 《白發魔女傳》
最佳美術指導 馬磐超 《白發魔女傳》
最佳動作指導 元奎 元德 《方世玉》
最佳音樂 韋啟良 劉以達 《誘僧》
第十四屆(1995年)
最佳影片 《重慶森林》
最佳導演 王家衛 《重慶森林》
最佳編劇 杜國威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最佳男主角 梁朝偉 《重慶森林》
最佳女主角 袁詠儀 《金枝玉葉》
最佳男配角 陳小春 《晚九朝五》
最佳女配角 羅冠蘭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最佳新演員 劉雅麗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最佳攝影 杜可風 《東邪西毒》
最佳美術指導 張叔平 《東邪西毒》
最佳動作指導 劉家良 成家班 《醉拳Ⅱ》
最佳音樂 雷頌德 胡偉立 黃英華 《梁祝》
第十五屆(1996年)
最佳影片 《女人,四十》
最佳導演 許鞍華 《女人,四十》
最佳編劇 陳文強 《女人,四十》
最佳男主角 喬宏 《女人,四十》
最佳女主角 蕭芳芳 《女人,四十》
最佳男配角 羅家英 《女人,四十》
最佳女配角 莫文蔚 《墮落天使》
最佳新演員 巫啟賢 《慈雲山十三太保》
最佳攝影 杜可風 《墮落天使》
最佳美術指導 馬磐超 《夜半歌聲》
最佳動作指導 唐季禮 成龍 《紅番區》
最佳音樂 陳勛奇 羅爾.A.加西亞 《墮落天使》
第十六屆(1997年)
最佳影片 《甜蜜蜜》
最佳導演 陳可辛 《甜蜜蜜》
最佳編劇 岸西 《甜蜜蜜》
最佳男主角 鄭則仕 《三個受傷的警察》
最佳女主角 張曼玉 《甜蜜蜜》
最佳男配角 曾志偉 《甜蜜蜜》
最佳女配角 舒淇 《色情男女》
最佳新演員 舒淇 《色情男女》
最佳攝影 馬楚成 《甜蜜蜜》
最佳美術指導 奚仲文 《甜蜜蜜》
最佳動作指導 唐季禮 《簡單任務》
最佳音樂 趙增熹 《甜蜜蜜》
第十七屆(1998年)
最佳影片 《香港製造》
最佳導演 陳果 《香港製造》
最佳編劇 杜國威 《南海十三郎》
最佳男主角 梁朝偉 《春光乍瀉》
最佳女主角 張曼玉 《宋家皇朝》
最佳男配角 姜文 《宋家皇朝》
最佳女配角 梅艷芳 《半生緣》
最佳新演員 李燦森 《香港製造》
最佳攝影 黃岳泰 《宋家皇朝》
最佳美術指導 馬磐超 《宋家皇朝》
最佳動作指導 董瑋 《神偷諜影》
最佳音樂 蘭迪.米勒 喜多郎 《宋家皇朝》
第十八屆(1999年)
最佳影片 《野獸刑警》
最佳導演 陳嘉上 林超賢 《野獸刑警》
最佳編劇 陳嘉上 《野獸刑警》
最佳男主角 黃秋生 《野獸刑警》
最佳女主角 吳君如 《洪興十三妹》
最佳男配角 譚耀文 《野獸刑警》
最佳女配角 舒淇 《洪興十三妹》
最佳新演員 謝霆鋒 《新古惑仔之青年激情篇》
最佳攝影 黃岳泰
最佳美術指導 何劍雄 《風雲之雄霸天下》
最佳動作指導 成龍 《我是誰》
最佳音樂 陳光榮 《風雲之雄霸天下》
第十九屆(2000年)
最佳影片 《千言萬語》
最佳導演 杜琪峰 《槍火》
最佳編劇 張艾嘉 關皓月 《心動》
最佳男主角 劉德華 《暗戰》
最佳女主角 羅蘭 《爆裂刑警》
最佳男配角 狄龍 《流星語》
最佳女配角 吳家麗 《流星語》
最佳新演員 張柏芝 《星願》
最佳攝影 黃岳泰 《紫雨風暴》
最佳美術指導 文念中 《心動》
最佳動作指導 董瑋 《紫雨風暴》
最佳音樂 金培達 《星願》
第二十屆(2001年)
最佳電影 《卧虎藏龍》
最佳導演 李安《卧虎藏龍》
最佳編劇 陳果《榴槤飄飄》
最佳男主角 梁朝偉《花樣年華》
最佳女主角 張曼玉《花樣年華》
最佳男配角 吳鎮宇《公元2000》
最佳女配角 鄭佩佩《卧虎藏龍》
最佳新演員 秦海璐《榴槤飄飄》
最佳攝影 鮑德熹《卧虎藏龍》
最佳動作指導 袁和平《卧虎藏龍》
最佳剪輯 張叔平《花樣年華》
最佳美術指導 張叔平《花樣年華》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張叔平《花樣年華》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譚盾《卧虎藏龍》
最佳音響效果 Eugene Gearty 《卧虎藏龍
最佳電影歌曲 《月光愛人》、《卧虎藏龍》
終身成就獎 白雪仙
專業精神獎 袁和平
第21屆(2002年)
最佳電影:《少林足球》
最佳導演:周星馳《少林足球》
最佳男主角:周星馳《少林足球》
最佳女主角:張艾嘉《地久天長》
最佳編劇:岸西《男人四十》
最佳男配角:黃一飛《少林足球》
最佳女配角:林嘉欣《男人四十》
最佳新演員:林嘉欣《男人四十》
最佳攝影:黃岳泰《幽靈人間》
最佳剪接:鄺志良《特務迷城》
最佳美術指導:婁中國、嚴沾林《游園驚夢》
最佳服裝設計:楊凡《游園驚夢》
傑出青年導演:周星馳《少林足球》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何崇志《麥兜故事》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終身美麗--鄭秀文《瘦身男女》
最佳動作設計:董瑋、成家班《特務迷城》
最佳音響效果:曾景祥《少林足球》
最佳視覺效果:《少林足球》
最佳亞洲電影:《千與千尋》(日本)
終身成就獎:張徹
第22屆(2003年)
最佳影片《無間道》
最佳導演 劉偉強、麥兆輝《無間道》
最佳男主角 梁朝偉《無間道》
最佳女主角 李心潔《見鬼》
最佳男配角 黃秋生《無間道》
最佳女配角 劉若英《雙瞳》
最佳新人 原麗淇《三更之回家》
最佳編劇 麥兆輝、庄文強《無間道》
最佳攝影 杜可風《英雄》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譚盾《英雄》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無間道》(《無間道》,作曲:伍樂城,填詞:林夕,主唱:梁朝偉、劉德華)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和田惠美《英雄》
最佳美術指導 霍廷霄、易振洲《英雄》
最佳動作設計獎 程小東《英雄》
最佳視覺效果獎 潘國瑜、MurrayPope、RichardSchlein、LukeO『Byrne《英雄》
最佳音響效果 陶經《英雄》
最佳剪接獎 彭發、彭正熙《無間道》
傑出青年導演獎 羅志良《異度空間》
最佳亞洲電影 《我的野蠻女友》
專業精神獎 石堅、曹達華
第23屆(2004年)
最佳電影 PTU
最佳導演 杜琪峰、韋家輝(大隻佬)
最佳男主角 劉德華(大隻佬)
最佳女主角 張柏芝(忘不了)
最佳男配角 梁家輝(大丈夫)
最佳女配角 何超儀(豪情)
最佳新演員 安志傑(少年阿虎)
最佳編劇 韋家輝、游乃海、歐健兒、葉天成(大隻佬)
最佳攝影 黃岳泰(戀之風景)
最佳剪接 陳祺合(千機變)
最佳美術指導 雷楚雄(千機變)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奚仲文(千機變)
最佳動作設計 甄子丹(千機變)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金培達(忘不了)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長空(無間道Ⅱ)
最佳音響效果 曾景祥(千機變)
最佳視覺效果 黃宏顯、余國亮(千機變)
最佳亞洲電影 黃昏清兵衛(日本)
新晉導演獎 彭浩翔(大丈夫)
第24屆(2005年)
最佳影片 《功夫》
最佳導演 爾冬升,《旺角黑夜》
最佳編劇 爾冬升,《旺角黑夜》
最佳男主角 梁朝偉,《2046》
最佳女主角 章子怡,《2046》
最佳男配角 元華,《功夫》
最佳女配角 白靈,《餃子》
最佳新演員 田原,《蝴蝶》
最佳攝影 杜可風、黎耀輝、關本良,《2046》
最佳剪接 林安兒,《功夫》
最佳美術指導 張叔平、邱偉明,《2046》
最佳服裝造型設計 張叔平,《2046》
最佳動作設計 袁和平,《功夫》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Peer Raben、梅林茂,《2046》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Pancakes-《麥兜菠蘿油王子》
最佳音響效果 StevenTicknor、SteveBurgess、RobMackenzie&PaulPirola,《功夫》
最佳視覺效果 鍾志行、馬永安、譚啟昆、洪毓良,《功夫》
最佳亞洲電影 《原罪犯》,韓國
新晉導演獎 黃精甫,《江湖》
中國電影世界光輝之星 李小龍
專業精神獎 成龍、余慕雲
❻ 求第七屆和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全過程 謝謝🙏
葉總,他們得到獎是金獎啊,非常棒
❼ 歷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女主角獎名單,越詳細越好
香港電影金像獎歷屆影帝影後名單(1982-2004)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第一屆 許冠文
《摩登保鏢》 惠英紅
《寶貝》
第二屆 麥嘉《最佳拍擋》
洪金寶《提防小手》 林碧琪
《靚妹仔》
第三屆 梁家輝
《垂簾聽政》 葉童
《表錯七日情》
第四屆 李修賢
《公僕》 斯琴高娃
《似水流年》
第五屆
鄭則仕
《何必有我》
王小鳳
《錯點鴛鴦》
第六屆
周潤發
《英雄本色》
張艾嘉
《最愛》
第七屆
周潤發
《龍虎風雲》
蕭芳芳
《不是冤家不聚頭》
第八屆
洪金寶
《七小福》
梅艷芳
《胭脂扣》
第九屆
周潤發
《阿郎的故事》
張曼玉
《不脫襪的人》
第十屆
張國榮
《阿飛正傳》
鄭裕玲
《表姐你好》
第十一屆
曾志偉
《雙城故事》
葉童
《婚姻勿語》
第十二屆
梁家輝
《92黑玫瑰對黑玫瑰》
張曼玉
《阮玲玉》
第十三屆
黃秋生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袁詠儀
《新不了情》
第十四屆
梁朝偉
《重慶森林》
袁詠儀
《金枝玉葉》
第十五屆
喬宏
《女人四十》
蕭芳芳
《女人四十》
第十六屆
鄭則仕
《三個受傷的警察》
張曼玉
《甜蜜蜜》
第十七屆
梁朝偉
《春光乍泄》
張曼玉
《宋家皇朝》
第十八屆
黃秋生
《野獸刑警》
吳君如
《洪興十三妹》
第十九屆
劉德華
《暗戰》
羅蘭
《爆裂刑警》
第二十屆
梁朝偉
《花樣年華》
張曼玉
《花樣年華》
第二十一屆
周星馳
《少林足球》
張艾嘉
《天長地久》
第二十二屆
梁朝偉
《無間道》
李心潔
《見鬼》
第二十三屆
劉德華
《大塊頭有大智慧》
張柏芝
《忘不了》
第二十四屆
梁朝偉
《2046》
章子怡
《2046》
詳細
http://cnmdb.com/sections/awards/hong_kong_film_awards/
❽ 歷屆香港金像獎影帝
第一屆:許冠文
第二屆:麥嘉洪金寶
第三屆:梁家輝
第四屆:李修賢
第五屆:鄭則仕
第六屆:周潤發
第七屆:周潤發
第八屆:洪金寶
第九屆:周潤發
第十屆:張國榮
第十一屆:曾志偉
第十二屆:梁家輝
第十三屆:黃秋生
第十四屆:梁朝偉
第十五屆:喬宏
第十六屆:鄭則仕
第十七屆:梁朝偉
第十八屆:黃秋生
第十九屆:劉德華
第二十屆:梁朝偉
第二十一屆:周星馳
第二十二屆:梁朝偉
第二十三屆:劉德華
第二十四屆:梁朝偉
第二十五屆:梁家輝
第二十六屆:劉青雲
第二十七屆:李連傑
第二十八屆:張家輝
第二十九屆:任達華
第三十屆:謝霆鋒
第三十一屆:劉德華
第三十二屆:梁家輝
第三十三屆:張家輝
第三十四屆:劉青雲
第三十五屆:郭富城
第三十六屆:林家棟
第三十七屆(2018年4月15日):古天樂
(8)第十五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擴展閱讀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
香港電影金像獎與中國電影金雞獎、台灣電影金馬獎並稱「華語三大電影獎」。
金像獎座:1990年,金像獎籌委會邀請香港藝術家聯盟參與設計,藝術家花費了大量心血,先後十易其稿,最後決定採用梁銓大師設計的手持星球,身圍膠片,姿態積極充滿嚮往感的女神造型。
❾ 請問歷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分別是誰
1982年 第一屆: 許冠文 <摩登保鏢>
1983年 第二屆: 麥嘉 <最佳拍檔> 洪金寶 <提防小手>
1984年 第三屆: 梁家輝 <垂簾聽政>
1985年 第四屆: 李修賢 <公僕>
1986年 第五屆: 鄭則士 <何必有我>
1987年 第六屆: 周潤發 <英雄本色>
1988年 第七屆: 周潤發 <龍虎風雲>
1989年 第八屆: 洪金寶 <七小福>
1990年 第九屆: 周潤發 <阿郎的故事>
1991年 第十屆: 張國榮 <阿飛正傳>
1992年 第十一屆: 曾志偉 <雙城故事>
1993年 第十二屆: 梁家輝 <92黑玫瑰對黑玫瑰>
1994年 第十三屆: 黃秋生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
1995年 第十四屆: 梁朝偉 <重慶森林>
1996年 第十五屆: 喬宏 <女人四十>
1997年 第十六屆: 鄭則士 <三個受傷的警察>
1998年 第十七屆: 梁朝偉 <春光乍泄>
1999年第十八屆: 黃秋生 <野獸刑警>
2000年 第十九屆: 劉德華 <暗戰>
2001年 第二十屆: 梁朝偉 <花樣年華>
2002年 第二十一屆: 周星馳 <少林足球>
2003年 第二十二屆: 梁朝偉 <無間道>
2004年 第二十三屆: 劉德華 <大隻佬>
2005年 第二十四屆: 梁朝偉 <2046>
2006年 第二十五屆: 梁家輝 <黑社會之龍城歲月>
2007年 第二十六屆: 劉青雲<我要成名>
2008年 第二十七屆: 李連傑<投名狀>
2009年 第二十八屆:張家輝<證人>
2010年 第二十九屆:任達華<歲月神偷>
2011年 第三十屆: 謝霆鋒<線人>
2012年 第三十一屆:劉德華<桃姐>
2013年 第三十二屆:梁家輝<寒戰>
參考網路:http://ke..com/link?url=UNFnM7VfQbTK19-
❿ 張家輝一共拿了幾次影帝分別是哪些電影
張家輝憑借電影《證人》收獲了金像獎和金馬獎兩個影帝,還收獲了一些電影節的最佳男主角獎項:
2009年第五十三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 《證人》
2009年第一屆優質華語電影大獎「最佳男主角」 《證人》
2009年第四十六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證人》(與黃渤並列)
2009年明報周刊演藝動力大獎2009「最突出男演員」 《證人》
2009年第十三屆韓國富川國際幻想電影節「評審團特別表揚獎」 《證人》
2009年第二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證人》
2009年度第十五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男演員」 《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