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電影譯名的重要性:《肖申克救贖》等電影,在港台還有什麼譯名
內地的譯名多偏向於英文直譯,而香港譯名則比較市井化,並且常常會採用粵語方言,台灣譯名則會直接點出影片生題。 1、LadyBird,香港|不得鳥小姐/台灣|淑女鳥2、The Shape of Water,香港|忘形水/台灣| 水底情深3、Three Billboards OutsideEbbing, Missouri香港|廣告牌殺人事件/台灣|意外4、Call Me by Your Name台灣|以你的名字呼喚我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救贖)香港|月黑高飛:/台灣|刺激1995
情/台灣|熟男型不型9、3Idiots(三傻大鬧寶萊塢) 香港|作死不離3兄弟/台灣|三個傻瓜10、What'sYourNumber?(床伴逐個數)香港| 翻兜有情郎/台灣|先生你哪位 ?11、 Horrible Bosses(惡老闆)香港|邊個波士唔抵死?/台灣|老闆不是人.12、Love&OtherDrug(愛情與靈葯)香港|愛情戀上癮/台灣|愛情葯不葯13、Zookeeper(動物園看守) 香港|精裝群獸追女仔/台灣|全民情獸。還又很多,大家可以一起討論一下哦~
❷ 為什麼大陸、香港、台灣翻譯的外國電影名字或者是人名有很多差別。比如同樣是音譯:一個反應泰坦尼克號,一
香港用粵語翻譯,跟普通話不同。比如Marlboro,「萬寶路」顯然不是一個說普通話的人最先翻譯的。因為如果用普通話來翻譯,第一個字應該發M而不是W。粵語保留古音,「古無輕唇音」,萬wan在粵語的發音就是man。再比如Watsons,「屈臣氏」也是一個粵語的譯音。「屈」在粵語中不念qu,而的確是類似於wat。粵語保留了古音中入聲的特點,「屈」是一個入聲字,在母音後面還有輔音,正好與Watsons中的t對應。還有Beckham,香港翻譯為「碧咸」,比普通話的「貝克漢姆」少了一半的字數。因為普通話用「克」對譯k,用「姆」對譯m,而粵語里「碧」是入聲,入聲的那個末尾輔音對應了k,而鹹的末尾輔音也是m,正好與英語里的m對應。不過了解粵語的這個特點,似乎還不能完全解釋「鐵達尼」的問題。從對應來看,「鐵」對應ti,「達」對應ta,」尼「對應ni(c)。看起來是一個很奇怪的翻譯,因為」鐵「和」達「都是入聲,而ti和ta的母音之後其實都沒有輔音。而」尼「不是入聲字,卻似乎還要對應最後的c。不過因為」鐵「國語念tie,與ti差別更大,所以雖然港台和新加坡等地都用這個名字,我還是傾向於這是一個粵語發音的翻譯。從大陸的翻譯看,」泰坦尼克「是一個比較忠實於英文發音的翻譯,ti的i,發音是[ai],而不是,所以」鐵「這個對譯顯然是一個從字面而不根據讀音進行的翻譯。大概某個英文水平較次的記者首先從某個英國報紙獲取了這部電影開拍的信息,在並不清楚Titanic讀音的情況下進行了一次低水平的英譯漢。為什麼要這么猜測呢,因為現在我們常說的」烏龍「,似乎就有人指出是從」wrong"這個單詞來的。「烏」對譯的是實際上並不發音的w。如果再考慮上Hobbit的例子(我之前並不清楚原來「哈比」也是港台譯名啊),「比」對譯bit,似乎有些時候香港的譯者對最後的輔音不是那麼關心?所以「鐵達尼」的「尼」也對譯了nic?至於我自己嘛,念英語的時候的確是常常把一些讀起來感覺比較輕的輔音直接忽略掉……粵語的「霍」發音不是h,所以香港譯者不會用這個字來對譯ho。我也沒想明白為什麼用念ha的「哈」對譯ho……至於有人覺得什麼「總動員」的翻譯不好,我倒不這么覺得。至少一看到什麼「總動員」的動畫片,我就知道迪斯尼的新片來了~挺成系列的~
❸ 外國影片名,大陸,香港,台灣翻譯不同,你更喜歡哪個理由
大陸啊,大陸的最具有權威性,也更官方,很正式。
例如: 美國電影,台灣翻譯《刺激1995》
大陸翻譯《肖申克的救贖》
變形金剛裡面的主角,台灣翻譯「無敵鐵牛」 大陸翻譯「擎天柱」 你自己品!望採納!
❹ 為什麼別人把悉尼叫做雪梨為什麼
翻譯不同而已。悉尼的英文名稱是「Sydney」,中國大陸音譯是悉尼,港台那邊音譯為「雪梨」。
中國大陸和港台的英文音譯是有很大差別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外國國名中國通常採用英文音譯,比如Canada翻譯成加拿大,其他絕大多數國家也是如此,日本韓國朝鮮這幾個國家歷史上較多地受到了中國影響,所以有自己的漢字國名,不需要翻譯。
(4)大陸與香港電影片片名翻譯擴展閱讀
大陸、台灣、香港電影譯名對比:
1、原名:UP
大陸譯名:飛屋環游記
香港譯名:沖天救兵
台灣譯名:天外奇跡
總結:港台的翻譯不功不過,與電影本身內容貼合度一般,這一點上大陸翻譯要好很多,而且體現了一種冒險的浪漫色彩。
2、原名:Dawn of the Dead
大陸譯名:活死人黎明
香港譯名:僵屍的黎明
台灣譯名:活人生吃
總結:台灣譯名想要延伸原名,但是表達並不巧妙,香港譯名不功不過,大陸譯名中的「活死人」一詞令人驚艷。
3、A Walk in the Cloud
大陸譯名:雲中漫步
香港譯名:真愛的風采
台灣譯名:漫步在雲端
總結:港譯不知所謂,台灣與大陸差不多,但是大陸更加簡潔、富有詩意。
4、原名: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大陸譯名:肖申克的救贖
香港譯名:月黑高飛
台灣譯名:刺激1995
總結:大陸不功不過,香港在原名上結合電影內容稍作延伸,但是效果一般。台灣這個譯名至今是個謎,毫不相關的一個名字,也沒有任何藝術美感,而這樣一個名字居然被冠在了一部經典電影上面,實在是令人無語。
5、原名:Le Fabuleux Destin d'Amélie Poulain
大陸譯名: 天使愛美麗
台灣譯名: 艾米莉的異想世界
香港譯名: 天使愛美麗
總結:大陸和香港一致,台灣的翻譯有些拙劣,《天使愛美麗》這個譯名真正做到了信、達、雅,非常好的概括了整部電影的精髓。
6、原名:Inception
大陸譯名: 盜夢空間
台灣譯名: 全面啟動
香港譯名: 潛行凶間
總結:大陸很贊不多說,香港的就有點迷了,台灣翻譯更是讓人滿臉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