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香港電影 » 劉德華簽約的電影公司
擴展閱讀
神馬老子不卡輪理電影 2025-04-06 14:18:08
好看的的內地電影 2025-04-06 14:17:34
日本電影重生高清完整版 2025-04-06 13:57:06

劉德華簽約的電影公司

發布時間: 2025-04-05 23:32:36

① 劉德華旗下到底有多少公司

劉德華旗下的公司有映藝娛樂,夢造者。天中娛樂老闆不是劉德華,天幕已經解散了。

1、映藝娛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映藝娛樂」)是由亞洲巨星劉德華先生一手創辦的電影公司,於2002年創辦,主要發展集中在電影投資、製作、及發行。

2、北京夢造者影業有限公司於2008年05月14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張穎,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信息服務業務(僅限互聯網信息服務)不含信息搜索查詢服務、信息社區服務、信息即時交互服務和信息保護和加工處理服務。



映藝娛樂有限公司發展經歷

2010年,映藝娛樂推出《打擂台》,於第三十屆香港金像獎上一舉包攬最佳影片、最佳男女配角和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四項大獎。

2011年,映藝娛樂出品的《桃姐》,在2011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葉德嫻一舉獲得最佳女演員獎,葉德嫻憑借《桃姐》奪得威尼斯影展影後,這是繼1992年鞏俐之後,中國女演員再次獲此殊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北京夢造者影業有限公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映藝娛樂有限公司

② 香港的娛樂圈明星都和新義安有關系么

香港娛樂圈確實與新義安存在密切聯系。永盛電影公司作為其中一家舉足輕重的影視製作公司,不僅製作了許多經典電影,還為多位明星提供了展示才華的平台。梅艷芳、周潤發、周星馳、成龍、李連傑、劉德華等知名藝人,都曾是永盛電影公司的簽約藝人或合作對象。

除了永盛電影公司外,香港眾多影星與向華強都有深厚的交情。比如梅艷芳、劉德華、李連傑、任達華、曾志偉、周星馳、舒淇、張柏芝、古天樂、容祖兒、甄子丹、陳小春、應采兒等。這些明星不僅在電影作品中合作過,還經常參與向氏兄弟創立的各種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著名導演王晶、劉鎮偉、徐克、杜琪峰、麥兆輝等也與向氏兄弟保持著良好關系。這幾位導演不僅在電影創作上相互支持,還在多個項目上展開合作,共同推動了香港電影事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香港娛樂圈與新義安之間確實存在緊密聯系,這不僅體現在公司運作上,也體現在藝人們之間的個人關繫上。這種合作關系對於推動香港電影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 有誰知道劉德華的電影公司(地址、電話)

映藝娛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映藝娛樂」)是由亞洲巨星劉德華先生一手創辦的電影公司,於2002年創辦,主要發展集中在電影投資、製作、及發行。
[編輯本段]
《基本簡介》
中文名稱:映藝娛樂有限公司
英文名稱:Focus Films Limited
簡 稱:映藝娛樂
總 部:中國香港特區
創始人:劉德華
涉及業務:電影投資、製作及發行等
公司地址:香港九龍觀塘巧明街111-113號富利廣場18樓 [1]
[編輯本段]
《發展歷史》
映藝娛樂建基於九零年代初成立的天幕電影有限公司,曾炮製不少叫好叫座的電影,包括《全職殺手》、《阿虎》、《愛君如夢》、《香港製造》,以及其它本地的經典電影如《九一神鵰俠侶》等。

2002 年劉德華先生成立了映藝娛樂有限公司,並於2004年分別聯合投資由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巨片《天下無賊》及由年青導演黃精甫執導的電影《江湖》。
2005年有浪漫小品《再說一次我愛你》。
2006年,映藝娛樂全力打造名為《亞洲新星導》的高清電影計劃,由來自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台灣的新晉導演執導六部極具創意的高清電影,包括《瘋狂的石頭》(中國)、《得閑飲茶》(香港)、《師奶唔易做》(香港)、《太陽雨》(馬來西亞)、《愛情故事》(新加坡)及《人魚朵朵》(台灣)。其中《瘋狂的石頭》大受歡迎,在國內取得超過二千萬元人民幣票房的好成績,同時亦贏盡各地的口碑。此外,《瘋狂的石頭》與其餘的電影如《師奶唔易做》、《太陽雨》等亦獲多個海外國際電影節邀請參加競逐多個獎項,電影質素再次被肯定。
於2007年,映藝娛樂製作,由趙崇基執導、苗僑偉、陳奕迅及劉德華主演的《兄弟》除擠身香港十大票房外,在亞洲各地票房亦獲得良好的成績。
2008年,映藝娛樂將延續對創作的堅持及專業製作的精神,提供一個優良平台,推出另一項目 「Focus Fight」,以製作動作劇情片為核心,發掘有實力的動作人才,給機會予對電影有熱誠的人,令到他們發揮創意,為觀眾帶來高質素又能融會社會,叫好叫座的電影。
[編輯本段]
《全球發行》
全球發行方面,映藝娛樂擁有及代理三十多部影片的發行權,其中包括於國內及香港均大受歡迎的賣座電影,趙崇基執導的《兄弟》及余偉國執導《再說一次我愛你》;《亞洲新星導》系列包括《瘋狂的石頭》、《得閑飲茶》、《師奶唔易做》、《人魚朵朵》等;新晉導演黃精甫別具風格的作品《江湖》;崔允信編導、梁家輝主演、於第26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中競賽參展的《追蹤眼前人》;陳果首兩部得獎作品《香港製造》及《去年煙花特別多》及林華全執導的港式公路電影《走火槍》等。[2]
[編輯本段]
《亞洲新星導》
亞洲新星導(FOCUS: First Cuts),該計劃由劉德華發起,捧紅了70後新銳導演寧浩。寧浩作品《瘋狂的石頭》創下2300萬元的票房佳績,他因此成為國內炙手可熱的一線導演。最新入選計劃的導演呂小品曾執導並參演近千集情景喜劇,包括《閑人馬大姐》《東北一家人》等。這次他將執導一部喜劇片《好運連連》,劉德華本人將主演。[3]
作為投資方的劉德華和映藝不會給這些年輕導演壓力,所有風險由投資方承擔。但投資方也會給導演一定的成本指引並衡量劇本的可行性,研究拍攝會否超出預算。
兼顧幕後老闆和宣傳大使的劉德華一心推動亞洲新星導的起步、實施到成功,贏得良好口碑和贊譽。 2006年,劉德華也憑「亞洲新星導」項目獲得了釜山電影節組委會頒發的「年度最有貢獻電影人」(Asian flimmaker of the year)大獎。
第一期「亞洲新星導」計劃的投資額約為2500萬港幣,由劉德華一人出資,提供給6名新銳導演。
台灣李芸嬋的《人魚朵朵》
香港林子聰的《得閑飲茶》
內地寧浩的《瘋狂的石頭》
馬來西亞何宇恆的《太陽雨》
新加坡唐永健的《愛情故事》
香港李公樂的《OvertheRainbow》
第二期「亞洲新星導」計劃的投入也將是2500萬港幣提供給6位導演,同時打算邀請一些著名導演擔任影片監制。

④ 劉德華的電影公司叫什麼名字

劉德華 映藝公司 劉德華的天幕公司改組,有報道華仔的天幕「易旗」改名為映藝 Focus Group。傳聞天幕改名,華仔的緋聞女友朱麗倩也有參與意見。傳聞指華仔初時想改名為華藝,但遭朱麗倩反對因而改變主意。成華仔背後女人的朱麗倩雖然一貫低調,但對華仔的大小事情卻有參加意見。 華仔身在台灣工作,他透過長途電話回應天幕改名的報道。他說:「我公司改組之後,我一直只聽到恭喜兩個字,未聽過有人詆毀!」華仔澄清改名傳聞,他表示天幕依然存在。任何人也可以查商業登記,該報道並非事實。 他稱映藝 Focus Group的成立是配合 2004年的公司新發展,現在天幕是映藝旗下的公司。華仔表示映藝是配合未來一年的公司計劃,天幕如常運作,主要是發行電影。 問及華仔他的緋聞女友朱麗倩是否參與公司事務,對改名也提意見?華仔笑說這傳聞怎會有人信。他稱朋友也知道他永遠不會用自己的名字做公司名。又怎會改公司名為華藝?他強調今次只是開新公司,完全與任何人無關。他為公司改名也不需要問任何人意見。

⑤ 劉德華開的映藝公司和夢造者,讓他賺了這么多

天幕之後,又開映藝公司和夢造者公司

劉德華是個好偶像,但不是個好老闆。提起他早些年自己開公司拍電影的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天幕公司虧損4500萬。他為了還債,不得不一年接拍16部電影,出演很多爛片,每天睡兩三個小時的事。爛片真是害死人啊,賠錢還賠口碑。

當然,這都是陳年舊事。4500萬對天王劉德華來說,不是個大數目。如果你認為他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不再投資電影就錯了。2004年,他成立了映藝公司,推出亞洲新星導計劃。2015年和馬來西亞人合開了夢造者公司,《澳門風雲3》、《王牌逗王牌》、《拆彈專家》等電影,都有這家公司投資的。

劉德華開公司賠錢,那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自成立映藝公司以來,劉老闆可是賺得多賠得少,投資的眼光相當精準。

映藝公司讓他名利雙收

映藝公司成立於2014年。當時,劉德華改變了天幕公司時大投入的做法,而是以小投入扶持小成本的新人導演,最著名的就是2005年推出的亞洲新星導計劃。他拿出2500萬元,支持6名導演,甚至無片酬客串。

寧浩《瘋狂的石頭》、林子聰《得閑飲茶》、陳惠姍《我的少女時代》、郭子健《打擂台》、烏爾善的《刀見笑》等,都受到過他的資助,有的導演和演員因此一舉成名,甚至躋身一線。如寧浩、烏爾善、黃博等。烏爾善的電影取名為《刀見笑》,據說是為了向劉德華的《刀劍笑》致敬。

2006年的《瘋狂的石頭》投資300萬,但票房近300萬,按42%的票房分成,劉德華可得1200萬左右,回報率將近400%,可以說是劉德華投資的電影中回報率最高的。

2011年的《桃姐》,是他為了報當年許鞍華《投奔怒海》的提攜之恩而投資的文藝片,僅在歐洲的版權收入就收回投資。該片投資150萬美元,票房近2億,創文藝片票房紀錄,映藝公司可是大賺了一筆。

除了票房大捷,《桃姐》更是橫掃國內外各大電影節,拿獎拿到手軟,更令劉德華拿到金馬、金像影帝,消除了他不會演戲的質疑聲。這是用錢無法恆量的。

當然,即使是小成本投資,也有失敗的風險。《師奶唔易做》、《太陽雨》、《初戀未滿》、《得閑飲茶》這樣的文藝片,可能很多人連聽都沒聽說過,更別說看了,票房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即使在金像獎上頗受好評,被譽為純正港片基因的《打擂台》,總投資800萬,內地票房50多萬,港台投資400多萬,可以說是血本無歸。

映藝公司另一部票房超級大賣的電影是《我的少女時代》。這部電影投資不過8000萬台幣,即2000萬元人民幣,但票房達到3.61億元人民幣,盈利率達到1800%,創文藝片票房之最。

此外,映藝公司投資的《我的特工爺爺》票房3.3億,《失孤》票房過2億,都讓映藝公司盈利不少。

夢造者公司投資都是大手筆

夢造者公司成立於2016年,投資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澳門風雲3》。該片總投資1.5億,票房過11億,雖然口碑一塌糊塗,但絕對是賺得盆滿缽溢。

夢造者投資的第二部電影是《王牌逗王牌》,票房2.6億,雖然必虧,但好在多家公司投資,夢造者的虧損不會大,而且劉德華很可能又是以片酬分紅票房。

夢造者今年還有兩部大製作電影,一部是投資1.5億,被寄予厚望的《拆彈專家》,一部是要打開歐洲市場的《俠盜聯盟》。這兩部片子的票房到底會是多少,能給劉德華帶來多少收益,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