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獲獎名單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榮譽名單揭曉,諸多優秀作品和人才脫穎而出。
在最佳影片的角逐中,譚家明執導的《父子》以其深刻的主題和精湛的製作脫穎而出,榮膺殊榮。譚家明不僅憑藉此片獲得了最佳導演的稱號,還與田開良共同撰寫了劇本,摘得最佳編劇桂冠。劉青雲在《我要成名》中的出色表演贏得了最佳男主角獎,而鞏俐在《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精湛演技則讓她成為最佳女主角。
在配角陣容中,吳景滔在《父子》中的表現令人矚目,不僅榮獲最佳男配角,還憑借新演員的身份獲得了認可。周迅在《夜宴》中的表現也得到了評委的認可,收獲最佳女配角獎。
技術部門同樣亮點頻現,劉偉強和黎耀輝憑借《傷城》的攝影贏得了最佳攝影獎,而鄺志良的剪輯在《墨攻》中展現出色,獲得了最佳剪接。霍廷霄和奚仲文在《滿城盡帶黃金甲》的美術指導和服裝造型設計中展現出的匠心獨運,分別摘得各自獎項。
動作設計和視聽效果方面,袁和平在《霍元甲》中的精彩呈現讓最佳動作設計花落其家,而Nakom Kositpaisal和吳炫輝在《鬼域》中的創新工作贏得了最佳音響效果和最佳視覺效果。金培達的原創電影音樂在《伊莎貝拉》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而《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菊花台》憑借周傑倫的詞曲和演唱,榮獲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新晉導演吳彥祖憑借《四大天王》的傑出表現贏得了這一獎項,同時,中國電影《千里走單騎》榮膺最佳亞洲電影。文潤玲的專業精神得到了認可,榮獲專業精神獎,而邵逸夫先生因他在電影界的卓越貢獻,被授予世紀成就大獎。
B.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名單
以下是改寫後的文章,以HTML格式呈現: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名單揭曉,以下是各獎項的提名作品及導演、演員等主要人物:
最佳影片:
- 《父子》
- 《放·逐》
- 《黑社會2:以和為貴》
- 《滿城盡帶黃金甲》
- 《霍元甲》
最佳導演:
- 譚家明 - 《父子》
- 杜琪峰 -《放·逐》 和《黑社會2:以和為貴》
- 張藝謀 -《滿城盡帶黃金甲》
- 張之亮 -《墨攻》
最佳編劇:
- 譚家明、田開良 -《父子》
- 張艾嘉、胡恩威、鄧潔明 -《生日快樂》
- 阮世生、方晴、羅耀輝 -《我要成名》
- 游乃海、葉天成 -《黑社會2:以和為貴》
- 庄文強、麥兆輝 -《傷城》
其他獎項提名內容包括:
- 最佳男主角:劉青雲、郭富城、梁朝偉等
- 最佳女主角:鞏俐、毛舜筠、劉若英等
- 最佳男配角:吳景滔、任達華、張家輝等
- 最佳女配角:周迅、林熙蕾、梁洛施等
- 最佳新演員:吳景滔、霍思燕、裴唯瑩等
- 最佳攝影、剪接、美術指導、服裝造型設計、動作設計、音響效果、視覺效果等均有傑出作品提名
-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與原創電影歌曲的名單中,周傑倫、譚盾、陳光榮等音樂人作品入選
- 新晉導演方面,吳彥祖、羅永昌、葉念琛等人作品受到認可
- 最佳亞洲電影提名包括《千里走單騎》、《三峽好人》等多部影片
這次提名充分展示了香港電影界在不同領域的優秀創作和人才實力。
C. 郭富城在一部影片中飾演一個中年父親,請問那部電影叫什麼名
片名
父子
譯名
After This Our Exile
影片類型
劇情
片長
義大利:158分鍾(羅馬電影節)/韓國:150分鍾(釜山國際電影節)
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
對白語言
粵語
色彩
彩色
級別
Hong Kong:I
製作成本
HKD 20,000,000 (estimated)
攝制格式
35 mm
製作公司
寬銀幕電影工作室
北京保利博納電影發行有限公司 Beijing Poly-bona Film Publishing Co. Ltd. [中國]
映藝娛樂有限公司 Focus Films Co. Ltd. [香港]
黑白映畫有限公司 Black and White Films [香港]
發行公司
Shaw Organisation [新加坡]
上映日期
義大利
Italy
2006年10月17日 ..... (Rome Film Fest)
中國
China
2006年11月30日
中國香港
Hong Kong
2006年12月1日
演職員表
導演 Director
譚家明 Patrick Tam
編劇 Writer
譚家明 Patrick Tam
田開良 Kai-Leong Tian
演員 Actor
郭富城 Aaron Kwok
楊采妮 Charlie Yeung
林熙蕾 Kelly Lin
吳景滔 Jingtao Wu
許茹芸 Valen Hsu
曾志偉 Eric Tsang
秦海璐 Hailu Qin
製作人 Proced by
曾志偉 Eric Tsang
Cary Cheng .....line procer
攝影 Cinematography
李屏賓 Pin Bing Lee
劇情介紹
一段父與子尋找幸福的過程,一段迷惘但卻堅定的過程,在他們的宿命里,當愛轉向恨的時候,背叛卻會隨時跟隨……
小孩有個漂亮的媽媽和一個不爭氣的父親,風和日麗的一天,母親離家出走的計劃, 被及時向父親通風報信的小孩破壞了。
為了挽救感情,父親一廂情願地安排全家去坐郵輪度假,失落的母親逮到了二次出走的好機會。母親的出走讓父親更加暴躁不安,窮困潦倒之餘,父親又遭到了高利貸追債,父子倆只得逃至一所廉價的旅店。
夜深人靜,連番失意的父親想拋下小孩,他還沒離開就已經被前來追債的高利貸痛打至腿斷。重傷的父親逼迫小孩去向母親、去向鄰居借錢。小孩不肯去,卻選擇了偷走人家的東西,從此,小孩在恐懼與失望中艱難度日。
小孩偷竊失手,這一次幸運之神不再光顧。怯懦的父親無力挽救,反而拋下被痛打的兒子悄然離去。
再次相見,父子已反目。十年過去了,父與子尋找幸福的旅程仍會繼續。
影片評價
《父子》這部戲,父子由關愛到對立,生活在父親影子下的兒子和掙扎在兒子目光下的父親一起,用整個身心在「父子宿命」上刻下了濃厚的一筆。我們可以從這部電影中看到一個久違了的澄靜無比的世界,在這場沒有戰爭、沒有政治,有的只是一個愛卻不知道該怎麼用力去愛的父親、一個恨卻包含善良與溫情的稚子。
這部戲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父與子尋找幸福的過程,一個迷惘但卻堅定的過程,在他們的宿命里當愛轉向恨的時候,背叛卻不會隨時跟隨。影片用一個個事件串起平凡生活的寫實方式,中國式的隱隱道來,用含淚的笑和帶笑的悲哀,對「父子宿命」進行了直白的深度描寫,將現代父子之間的依戀與迷失,表達得含蓄而又酣暢淋漓。片中無法掩飾的真情與震撼活生生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讓每一個人都能情不自禁地想起我們的父親和兒子。 所有人目光的盡頭,都可以望見,在人生的路途上,有著無盡的恩恩怨怨:孩子的出世,仿若一張純潔的紙飄落人間,父母會帶給他何種情感——仇恨還是親愛;家庭和社會將賦予他何種經歷——歧視或者包容;人性的駁雜和甩不開的血脈很輕易就能在孩子的心底留下傷痕。 人的心靈如白板,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中之所以有好有壞,或有用無用,十之八九都是由他們所受教育決定的。教育的悲劇一再上演,沒有問題的小孩究竟存在不存在?人性的悲劇到底是誰的過失?教育孩子又該是誰的責任?忽視了教育的重要性,即便是相依為命的父子也必將反目。父親的腳印,兒子會不會沿著它繼續往下走?這是一條漫長的教育的路。 但是這種父與子的宿命卻永恆不滅。整部影片就像透過烏雲的一縷陽光,照耀在人們心靈的最深處,因為,在那裡孕育著一顆愛的種子。「父與子」的含義與所謂的「宿命」,完全被濃縮在影片的結尾,釋放於抓住風車的兒子的手中。
幕後製作
幕後陣容
《父子》幕前幕後陣容堅強,集合港台電影的重點工作人員,導演譚家明是中港台重量級的導演,最善於處理親情、愛情沖突性的人性沖擊;攝影大師為今年因為電影「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剛剛榮獲金雞獎的李屏賓,李屏賓也因為被監制邱璃寬硬留在馬來西亞拍攝《父子》,而錯失參加今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以「最好的時光」入圍最佳攝影)。在男女主角方面,男主角郭富城以超實力、金馬獎影帝的氣勢,在「父子」中挑戰情慾糾葛、人性轉換的內心戲,企圖再為自己演技再上層樓;女主角為久未露面的楊采妮,這將是她擺脫玉女形象的一大挑戰,在經歷玉女、歌手、息影的生活歷練後,更令人期待楊采妮展現成熟的多面向;小童星吳景滔,是萬中選一的小演員,在劇中要面對父母的離異與面對大人世界的感情的掙扎,博得大家的好評與期待。另外,歷經舞台劇洗煉的楊乃文與許茹芸第一次跨界演出,與港台知名的曾志偉和林熙蕾即將展開一場對於人性無奈、糾纏的感人演出。
「父子的宿命」
這部戲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父與子尋找幸福的過程,一個迷惘但卻堅定的過程。影片用一個個事件串起平凡生活的寫實方式,中國式的娓娓道來,用含淚的笑和帶笑的悲哀,對「父子宿命」進行了直白的深度描寫,將現代父子之間的依戀與迷失,表達得含蓄而又酣暢淋漓。
監制邱璃寬談「父子的宿命」:有人說母親對兒子有著無休無盡的呵護與愛,有人說女兒才是父親的最後一個情人。父親與兒子的感情,卻顯得如此復雜,是兄弟?是朋友?是守護神?還是冤家?是不兩立的仇敵?沒有人能說得清。父親與兒子就像一對連體的生命,一個眼神,便勝過生命的臍帶。一對父子,兩種表情;兩個時代,兩種性情。但令人驚奇的卻是每一對父子的神態終會和諧一致:尋覓,同樣尋覓;安逸,同樣安逸;好奇,同樣好奇;困惑,同樣困惑;憤恨,同樣憤恨。天下父子,相偎相依,又有誰能說得清到底是父親更需要兒子,還是兒子更需要父親?又有誰能說得清是愛大過天,還是恨更讓人懷念?
「愛的教育」
人的心靈如白板,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中之所以有好有壞,或有用無用,十之八九都是由他們所受教育決定的。教育的悲劇一再上演,沒有問題的小孩究竟存在不存在?人性的悲劇到底是誰的過失?教育孩子又該是誰的責任?忽視了教育的重要性,即便是相依為命的父子也必將反目。父親的腳印,兒子會不會沿著它繼續往下走?這是一條漫長的教育的路。 但是這種父與子的宿命卻永恆不滅。整部影片就像透過烏雲的一縷陽光,照耀在人們心靈的最深處,因為,在那裡孕育著一顆愛的種子。
精彩花絮
·導演譚家明表示國內公映的版本縮短了40分鍾,「因為原來片長有160分鍾,的確是有些長,最後片方決定將影片剪成120分鍾。剪掉的戲份大都是林熙蕾與郭富城的對手戲,我覺得很可惜,因為林熙蕾的表現非常出色。」
·自從《三岔口》扮落魄警察肯定了郭富城的實力後,郭富城在電影上的信心越來越大,他直言希望能在電影上多作嘗試,多出一些成績。影片里的父親是一個脾氣暴躁、性格懦弱、衣著邋遢、動作粗魯、滿嘴臟話的廚師,完全顛覆了郭富城的素日形象。
·影片中有很多父親打兒子的鏡頭,但實際上只有一場戲是真打,即小孩去媽媽那裡,一晚上沒回來,父親等他回來後一巴掌打過去,抓住他的肩膀。平時總是和小演員吳景滔一起吃飯、聊天,像兒子那樣照顧他,但拍這場戲之前,郭富城沒有和吳景滔說話,等到拍的時候,就真的一巴掌打了下去,「他馬上就明白我為什麼之前不理他了。」
·扮演兒子的吳景滔不但在戲里說英文,生活中也是一口英文。拍戲之餘,他喜歡和郭富城呆在一起,郭富城跳舞,他就會唱歌,兩人常常會跑到楊采妮面前說:「來,我們一起表演給Charlie姐姐看。」
·在片中,郭富城與楊采妮有一場在地板上的親熱戲,有記者問郭富城小美有否向他作心理輔導,他笑道:「她相信我應付得到,沒有這樣的需要!」
·《父子》在東京電影節上獲得「最佳亞洲電影」和「最優秀藝術貢獻獎」兩大獎項。斬獲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郭富城)、最佳男配角(吳景滔)三項大獎。郭富城更是蟬聯金馬影帝,創下金馬獎史上首次。
所獲獎項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譚家明 《父子》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 《父子》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吳景滔《父子》 獲最佳新演員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譚家明、田開良《父子》最佳編劇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吳景滔 《父子》
獎項紀錄:第一屆義大利羅馬影展最佳影片提名
第一屆義大利羅馬影展最佳男主角提名
第一屆義大利羅馬影展最佳女主角提名
第4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
獲最佳影片
最佳男主角(郭富城)
最佳男配角(吳景滔)
D.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介紹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於2007年4月15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辦,由曾寶儀、張家輝、林子聰擔任司儀。譚家明導演的《父子》共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配、最佳新演員五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而劉青雲和鞏俐則分別憑借在《我要成名》和《滿城盡帶黃金甲》中的出色表演斬獲影帝影後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