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一部香港的老片子
是香港TVB拍的電視電影----群星會!
中文名稱:群星會
資源類型:RMVB
版本:(TVB電視電影)
地區:香港
語言:普通話,粵語
簡介:
【領銜主演】: 何婉盈 溫兆倫 夏雨 周星馳 劉德華 陳玉蓮 郭富成 吳孟達 鄭少秋
【導 演】: TVB
【出品公司】: TVB
【出品時間】: 1992年01月01日
【出產地區】: 中國香港
【影片類別】: 喜劇/奇幻
笨賊石小堅(夏雨)、小炳(張偉健)誤盜具有靈異功能的九轉靈童,堅更脅持忠厚老實的士司機譚阿倫(溫兆倫)為人質,糾纏間二人與新紮師姐侯盈盈(何婉盈)墮進時光隧道,慘被成吉思汗(萬梓良)及其手下桑昆(關禮傑)誤為奸細,幸得神鵰大俠楊過(劉德華)及小龍女(陳玉蓮)杖義相救。其後,堅被梟雄葉孤城(鄭少秋)利用,決戰紫禁城之巔,為陸小鳳(劉松仁)、小李飛刀(朱江)雙俠所擊敗。堅逃至「蓋世豪俠年代」因覬覦段飛(周星馳)之財,而被飛第一勇士(吳孟達)戲弄,後脅持盈逃去。飛助倫追蹤至民初,遇上流氓皇帝朱錦春(鄭少秋)及其愛侶易蓉蓉(李司棋),合三人之力終救回盈。倫、盈欲重返現代,豈料,九轉靈童不慎被跌破,他倆赫然發現再度置身武俠世界,更被捲入「風之刀」少俠(郭富城)的江湖斗爭中……
------------------------------------------------------------------------------------------------------------------
這是TVB當年為了台慶所拍的一個5集戲劇!!
與其說是戲,倒不如說是一場秀!!
裡面集合了TVB經典戲劇的男女主角,讓觀眾可以重溫舊夢!!
所以劇情真的是有點離譜...
但有哪一出戲可以將楊過,小龍女!! 陸小鳳,小李飛刀,和段飛甚至成吉思汗放在一起呢??
所以無法評分,對熟悉TVB戲劇的人會覺得好玩,但沒看過這些戲的人
可能會完全看不懂吧!!
本片是香港無線電視(TVB)的台慶劇。戲如其名,確實是群星薈萃,集結了無線多年來賣座電視劇的主角。影片講述大陸小偷夏雨和張衛健到香港行竊,盜得西藏聖物舍利子,不料被警方包圍,張失風被擒,夏雨帶著舍利子,劫持了的士司機溫兆倫的車逃脫,女警何婉盈在後面緊追不舍。適逢雷電交加之夜,舍利子發揮法力,將三人送往古代,於是一場歷險記就此展開,他們遇見了鐵木真、神鵰大俠楊過、小龍女、小李飛刀、陸小鳳、葉孤城、西門吹雪、蓋世豪俠段末代飛、皇帝等等只有在電視中才能找到的人物,經過一番刺激搞笑的經歷之後,終於順利回到了現代……
參考資料:http://lib.verycd.com/2005/06/05/0000053035.html
② 《過界男女》是一部怎樣的愛情電影呢
首先這是一部個人風格非常濃的片子,講的是一個社會底層男人為了避免大陸超生二胎罰款而想盡方法去香港生孩子的故事。故事很不錯,但是問題在於,濃烈的導演風格以及一些平緩的情節設計讓整個片子看起來毫無商業片慣有的爆點,比如大場面大反差懸念等等。這樣干直接導致了我看的時候碩大個放映廳沒超過十人,途中幾人離場,旁邊還睡著兩人這樣尷尬的局面。類似這樣的局面我記憶里還發生過兩次,一次是看《一次別離》的時候,一次是看《桃姐》。沒錯,《過界》的整體風格和它們一樣:都是典型的文藝片。
上網查了一下數據,果然《一次別離》在中國的票房同樣慘淡。《桃姐》因為有劉德華這樣的特殊型演員撐著,某種程度上又算商業片,所以票房好壞不做參考。
而《過界》之所以票房這么差(太容易預料的事),評分又這么低原因是什麼呢?很明顯,它選錯上映時間了。它選在了情人節這一天上映並在片名後面加了男女兩個字,以為這樣就能票房叫座了。但是它完全低估了一個問題:大多數選擇在情人節去看電影的情人們,整體文化水平使他們喜歡並熱論的只會是《小時代》《致青春》《失戀33天》等等這類型的電影。而你即使起一個吸引他們興趣的名字,再找一個吸引他們的演員(陳坤),也抵不過導演和故事所營造的強烈的文藝片風格。
如果能做一項調查數據我想結局肯定是這樣的:這些情人們(他們最容易傳播信息)回去給他們的同事朋友和准備去看的情侶們講起這部電影時說,不好看,而且每次想親一下的時候那背景那音樂,都他媽像要分手了一樣。豆瓣里正好這一天看過的情侶們可能在一夜之間點了無數的一星。連鎖反應後,再加上一些常年在豆瓣上泡的跟風狗(別人點低分為了顯示自己品味比別人強絕對不會點高分)這樣,就部片子的悲劇就誕生了。
以上拿《過界》作為例子分析一下「好片子為啥在中國電影市場失敗」這個話題。現在該來聊聊「爛片子為啥在中國電影市場成功」了。
說起我們的爛片,星羅棋布,最近火的比如《富春山居圖》《小時代》《爸爸去哪兒》等等,罵聲此起彼伏為啥還有那麼好的票房呢?想講清楚原因,太過龐大,都不知道從哪兒說起了,我覺得這可能涉及到了....中國近代史,文明社會在中國的發展等等聽起來很扯淡的東西。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文化和思想層次較低者在我國社會環境中培養出來的,佔了大多數。因為歷史和X黨的種種原因導致了我們是發展中國家,為什麼我們就不聊了。思想上一直以來很受禁錮,文明的發展較發達國家也很落後,這就是為什麼在國外《一次別離》那麼受歡迎,在中國它那麼慘淡的原因。
如果把如上提到的一些片子類型做一個按文明社會發展的理解程度排一個順序的話我覺得應該是這樣(從高文明到低文明):一次別離類>爸爸去哪兒類>小時代類。
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排序?追求真理(一次別離)>不被我們社會文明重視的父子關系(爸去哪兒)>高富帥白富美們的拜金青春?(小時代)
在這樣的排序下很明顯相較於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喜歡金錢名牌喜歡帥哥美女的文明理解程度最為容易,追求真理自由科學民主....這些的理解程度最難(沒達到追求這些的時候)。終於把這個麻煩的問題解釋完了,接下來就比較容易了。 這樣來說,就可以很明顯的明白為什麼文藝片的市場在中國這么差了(文藝片表達的大部分為此)。之所以《爸爸去哪兒》《小時代》這樣的片子能在中國票房這么火爆,是因為他們的文明程度最容易被中國現階段的觀眾所理解和喜愛。這就奠定了中國電影市場上,好票房影片類型的基礎:別講的太深了。
其次就是典型的商業片道路了,用大牌。越紅越好,越大牌越好。能請劉德華就別用趙小光。能保證大牌雲集,已經完成了最簡單的炒票房大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每年一到過年各種賀歲片里無數大牌,光看偶像的粉絲基本就已經能擠塌電影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