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部香港犯罪電影的名字
特警大亨(曝光人物)
主演:胡慧中 爾冬升
梁國濤(爾冬升 飾)在兒子的生日會, 被一羣來歷不明凶徒突襲, 妻子(龔慈恩 客串)慘被槍殺, 兒子喪身火場. 從歡樂時刻即變成家破人亡. 梁不忍警方對其案的處理態度, 親自暗中利用自己的爆破技能追查命案, 引發出一宗警匪台作奇案。
『貳』 一個港台黑幫電影,一男人他妻子女兒全被殺了,他自己也被弄殘弄啞了,他在病床上用嘴叼著筆寫下報仇
片 名:《龍虎大老千》又 名:絕橋智多星
主 演:李修賢 王晶 於芷蔚 施建洛 鄧萃雯王祖賢黃秋生
導 演:王晶
劇情介紹
督察龔正與卧底馬坤成功破獲一犯罪集團,首腦王豹亦被捕。豹派人劫走證據,將馬坤傷成植物人,更奸殺其妻女。龔亦因證據被劫,被勒令停職。坤好友疏扶,為一已改邪歸正的老千,決與龔聯手,替坤報仇。二人喬裝成美國華青,藉接近豹夢中情人常冰,而接近豹。最後疏扶得知與豹合夥的三大犯罪集團,要豹於短期內交帳,疏扶設計盡贏豹手上金錢,使其不能如期付款,而引致互相殘殺。計劃正順利進行中,豹手下逃獄成功,識破二人身份,豹大怒,追殺二人,但二人早有安排,經過一番激烈的博斗,二人得替老友馬坤報仇
『叄』 求一部早期的香港電影,男主角是名警察被壞人害死妻子。後面好像是男主角也去為妻子陰間報仇跟鬼王打。謝
香港老片《殺入地獄》
演員 狄威 惠英紅 林威 朱寶意 錢小豪 沈威 龍天翔 陳星 張國梁 鬼冢 朱明森 吳曼華 黃漢清 初本科 陳民華 楊雄 孔龍
劇情簡介香港警察趙鐵板(林威)因抓捕犯罪頭子黑豹(狄威)惹下禍根,妻子與一雙兒女被殺,趙因報仇追黑豹到地獄中,經過頑強拼殺,最終將罪犯繩之以法
其它簡介詳見網路
『肆』 顧城為什麼要殺妻後自殺
顧城為什麼要殺妻後自殺
顧城死後,關於他殺妻並自殺的原因有很多種解讀。香港拍過一部電影,叫做《顧城別戀》,由馮德倫飾演顧城。反響一般,知道的人不多。按照顧城在自己的遺著《英兒》一書的內容,人們猜測顧城最後的瘋狂是因為一個追逐利益的女人傷害了他,導致他的崩潰。這個女人在顧城的書中被稱為「英兒」,真名李英,曾經是《詩刊》社的編輯,筆名麥琪,現在還經常發表作品。麥琪在顧城死後,明確表示,反對顧城在遺著中給她貼上的標簽。顧城悲劇的深層原因是他的極端個人主義。作為一個人來說,顧城的人生態度像他的詩歌一樣極具特徵,簡單歸納一下就是:極端自私的自我中心,極端愚昧的大男子主義,極端空想的自由主義,極端幼稚的幻想世界。顧城就是一個各種極端事物共生的矛盾體,有時候像個天真的孩子,有時候像個瘋狂的暴君。顧城宣示自己愛全人類,但是他不愛身邊的人。顧城的妻子在去紐西蘭之前就有過一次懷孕,顧城沒有像其他丈夫那樣,對自己的骨肉充滿期望和好奇,而是在整整一個星期里,向妻子抱怨說,這個孩子會把他逼瘋。妻子不得不獨自去做人工流產。到了紐西蘭後,妻子第二次懷孕,顧城故伎重演。但是妻子認為自己年紀已過30,再不生育就晚了,便以各種各樣的借口拖延打胎的時間,終於將孩子生了下來。是一個男孩。顧城說,妻子是一個狡猾的騙子,兒子是他童話城堡里的毒菌,他的世界裡,不允許有第二個男人。顧城對妻子說:兒子不像你,也不像我,這樣很好,感覺我不會同他有什麼關系。顧城有了孩子後,他認為自己的親生孩子影響了妻子對他的關愛,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幼稚、可憐的謝燁不得不把孩子送(或者是寄養?)給了紐西蘭土著毛利人。但是,顧城的妻子之所以把兒子交給別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顧城對兒子的厭惡甚至發展到生理反應的級別,他會突然向兒子施暴,將兒子從沙發上踢下來,然後自己倒地,肌肉痙攣。顧城的妻子無法判定顧城是否故意裝病,但是,為了她所愛的兩個男人都好,這個女人不得不把這兩個男人分開,同時也將他自己與兒子分開。在顧城那裡,謝燁只能是一個妻子,而不能是一個母親。顧城社會生活能力極差,尤其是到了國外,離開了妻子幾乎無法生存於社會。
顧城殺妻是怎樣一回事
顧城和謝燁原本是非常相愛的,顧城愛謝燁好像愛一個女神一樣。但後來很不幸地,英兒介入了他們的感情。 顧城和英兒,謝燁在一個詩會認識。詩會上朦朧詩被砸得很厲害,但當時英兒立挺顧城。顧城和謝燁很感激,大家關系很好。 謝燁對於顧城很驕傲,對英兒講了關於顧城的很多事,顧城的脾氣,愛好等等。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這些話英兒都記住了,而且對顧城投其所好,後來顧城對英兒說:我們兩個是天生一樣的,而謝燁是我後天改造的。這話謝燁也聽見了,她表面上沒反映,但心肯定給傷透了。 為了追求他的自由王國,顧城和謝燁去了激流島。這時候英兒已經和劉湛秋在一起了。卻同時和顧城保持著聯絡。奇怪的是謝燁並沒有阻攔,而且在一旁促成這件事。 劉湛秋也知道英兒此去投奔的是顧城,但他並沒想過英兒會成為顧城的情人。原因之一是他很自信,覺得顧城一個毛頭小夥子怎麼能和他比?原因之二是他相信顧城的人品,不可能趁人之危。 拋開知識分子,羅曼蒂克,這三個人的關系和現實中的凡人沒什麼兩樣,只是更走極端了吧.顧城也許"浪漫"地想像世外桃源,但是英兒和謝燁卻都是很現實的. 曾經有人問英兒為什麼離開了,謝燁回答:名不正則言不順嘛。 對於顧城來說,他認為他和英兒的感情僅限於精神層面。他在島上等著英兒和他一起建立一個精神家園。沒有想到,來到他面前的竟然是個物質女孩。 英兒和顧城情人關系的開始,英兒採取了主動。據謝燁回憶,洗澡的時候英兒指定讓顧城送毛巾。顧城不敢送讓謝燁送。謝燁就笑著說人家讓你送你就去送唄。英兒的意思,在這里可想而知。後來她居然說她的初次是顧城 *** ,實在是劉湛秋也不能相信的彌天大謊。 顧城和英兒在一起之後,被英兒吸引。至於被吸引原因,可以參看《英兒》。其實顧城在性方面是很膽怯的。(同時可以證明顧城 *** 英兒不可能)。顧城和謝燁在這方面也並不和諧。謝燁在性方面態度也比較排斥。所以也許是英兒在這方面給了他驚喜。 謝燁和顧城的孩子小木耳被送了人。因為顧城覺得木耳是個男孩,不能進入他幻想的女兒國。而且小孩子的哭叫讓他無法工作,他不喜歡這個孩子。 但後來顧城給木耳的文章中,說他會在沒人看見的時候偷偷對木耳好。他沒有辦法解決人倫親情和他幻想的王國的矛盾。 謝燁帶顧城去了德國,期間英兒跟著一個叫老頭的跑了,還結了婚。這是沒有愛情的婚姻,完全為了綠卡。顧城特別痛苦。這個時候,謝燁和一個叫大魚的德國朋友(也是中國人)給顧城出主意,讓顧城把英兒殺死,然後自殺。同時謝燁和大魚還幫顧城買兇器。顧城很感激他們。 為了報答謝燁,顧城想把他們的故事寫成一本書,叫《英兒》。書主要是突出謝燁的高貴和容忍。在書完成後,顧城打算和書里寫的一樣自殺。顧城自己洋洋得意地說:我如果和書里寫的一樣自殺,書肯定可以熱賣。他想通過這本書給謝燁留一筆錢 後來書寫完了,但並不是謝燁想要的樣子,謝燁覺得裡面的英兒被美化了。所以很不高興。更可怕的是,書寫完了,顧城竟然不想自殺了。 據顧城自己說,有天晚上,他看到了在月光下的小木耳。頓時心裡明亮了。他決定放棄自己的理想王國,接回小木耳,過正常人的日子。他對小木耳說「我要你帶我回家」。 他激動地把她的心情告訴謝燁,但謝燁卻冷冷地說:一切都已經晚了。 謝燁已經受夠了顧城,她決定接受德國那個叫大魚的朋友。本來計劃等顧城自殺後,大魚也和他老婆離婚,她們一起生活。但如果顧城不死,這個計劃就被破壞了。
顧城的遺書
一爸媽—姐:
人間的事總是多變的,關鍵是心地坦然。這島極美,粉花碧木,想想你們要身體好,來一次多好呵。我一直在忙......
顧城死前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會殺死自己妻子?要詳細
顧城1956年出生於北京,他的父親是中國以前一個有點名氣,但名氣不算太大的「職業」詩人,名叫顧工。據說顧城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藝術天才,12歲時就接過了父親的傳承,開始寫現代詩,並且很快超越了他的父親。對此,顧工從來沒有表示異議,甚至很開心。 改革開放之後,現代詩如同一聲號角,一面旗幟,成為當年無數中國年輕人的精神食糧。北島、舒婷、顧城成為領導中國現代詩歌的標志性人物。三人之中,顧城最年輕,他的名句是:「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其他還有:「人們圍繞著自己,像一匹匹馬,圍繞著木樁」等。 中國現代詩歌之所以獲得「朦朧詩」的稱號,與顧城有很大關系。當年,一篇評論文章針對顧城的一首詩指出:太朦朧,看不懂。引起廣泛的爭論,「朦朧詩」這個名詞由此確立。顧城的詩很有特色,也比較容易辨認。由於他的詩中有很多超現實的想像,顧城個人也獲得了一個「童話詩人」的桂冠。在我的印象中,古往今來中國寫詩的人中,顧城是唯一獲得這個稱號的人。 1988年,當時在中國如日中天的顧城遠赴紐西蘭,與妻子謝燁(當年顧城的狂熱崇拜者之一)定居於激流島,並生下一個孩子。1993年10月8日,顧城在激流島上自己的住所,用斧頭砍死了妻子,然後自殺。終年37歲。顧城定居紐西蘭後,他的標志性特徵就是永遠戴一頂高高的、紐西蘭羊毛編織的翻邊廚師帽。這也成為他留給後世最重要的個人形象。 顧城死後,關於他殺妻並自殺的原因有很多種解讀。香港拍過一部電影,叫做《顧城別戀》,由馮德倫飾演顧城。反響一般,知道的人不多。按照顧城在自己的遺著《英兒》一書的內容,人們猜測顧城最後的瘋狂是因為一個追逐利益的女人傷害了他,導致他的崩潰。這個女人在顧城的書中被稱為「英兒」,真名李英,曾經是《詩刊》社的編輯,筆名麥琪,現在還經常發表作品。麥琪在顧城死後,明確表示,反對顧城在遺著中給她貼上的標簽。 我認為,顧城悲劇的深層原因是他的極端個人主義。作為一個人來說,顧城的人生態度像他的詩歌一樣極具特徵,簡單歸納一下就是:極端自私的自我中心,極端愚昧的大男子主義,極端空想的自由主義,極端幼稚的幻想世界。顧城就是一個各種極端事物共生的矛盾體,有時候像個天真的孩子,有時候像個瘋狂的暴君。 顧城宣示自己愛全人類,但是他不愛身邊的人。顧城的妻子在去紐西蘭之前就有過一次懷孕,顧城沒有像其他丈夫那樣,對自己的骨肉充滿期望和好奇,而是在整整一個星期里,向妻子抱怨說,這個孩子會把他逼瘋。妻子不得不獨自去做人工流產。到了紐西蘭後,妻子第二次懷孕,顧城故伎重演。但是妻子認為自己年紀已過30,再不生育就晚了,便以各種各樣的借口拖延打胎的時間,終於將孩子生了下來。是一個男孩。顧城說,妻子是一個狡猾的騙子,兒子是他童話城堡里的毒菌,他的世界裡,不允許有第二個男人。顧城甚至沒有抱過一次自己的兒子。他對妻子說:兒子不像你,也不像我,這樣很好,感覺我不會同他有什麼關系。 顧城有了孩子後,他認為自己的親生孩子影響了妻子對他的關愛,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幼稚、可憐的謝燁不得不把孩子送(或者是寄養?)給了紐西蘭土著毛利人。但是,顧城的妻子之所以把兒子交給別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顧城對兒子的厭惡甚至發展到生理反應的級別,他會突然向兒子施暴,將兒子從沙發上踢下來,然後自己倒地,肌肉痙攣。顧城的妻子無法判定顧城是否故意裝病,但是,為了她所愛的兩個男人都好,這個女人不得不把這兩個男人分開,同時也將他自己與兒子分開。在顧城那裡,謝燁只能是一個妻子,而不能是一個母親。 顧城與他的妻子在一起,開始的時候是要享受被......
顧城為什麼殺死妻子
顧城在火車上認識的謝燁,謝燁的開朗和八面玲瓏與顧城的內向和自說自話形成了天與地的對比。顧城對謝燁的愛是一種對母性的崇拜。認識謝燁後,他可以真正的專心寫詩,不用他自己操煩任何的俗務,他與人談話聊天碰到尷尬謝燁幫他圓場;他開會出行謝燁幫他收拾打理;他去國外演講謝燁做他的翻譯;德國大學聘他做老師,他的條件只有一個:要謝燁隨行,不能滿足此條件,他便放棄。他面對謝燁完全就是一個孩子在面對他的母親,他的秘密可以瞞天過海,但他對謝燁會毫無保留。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古靈精怪的英兒,他覺得自己愛上了這個女孩,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告訴謝燁,並詢問她的意見。就像一個孩子在詢問他的母親:我遇到一個女孩,我愛上她了,我該怎麼辦?一個是被寵壞的孩子,一個是賢惠操勞的母親——可惜的是,他們都在犯錯,都將自己在面對對方時的身份搞錯了十萬八千里。任性的孩子詢問賢淑的母親,他該如何面對這樁感情,賢淑的母親當然是鼓勵自己的孩子去愛啊!是的,謝燁,當初就是這么鼓勵顧城的。你沒看錯,就是這么回事!表面大度的謝燁騙不了自己的內心,他看到熱戀中的顧城和李英,自己的心在滴血,心痛啊!但她是母親,他是孩子,母親是不能將自己的心痛告訴孩子的。顧城就是這樣肆無忌憚的當著謝燁的面在跟另一個女子熱戀著。起初是愛的沖動在作用,但是到後來,這天真無邪的英兒,在內心是有大文章要做的,這是另一個話題。被折騰到精疲力竭的謝燁,好不容易跟著顧城到了激流島上面去居住,過上了世外桃源的日子。這個時候,英兒又出現了,英兒求謝燁幫忙辦理簽證,理由是要去國外念書。謝燁居然答應了,還忙前忙後,她要保持她的大度。上島後,顧城和英兒繼續他們的感情,謝燁還在勉強扮演他的母親角色。中間他們就英兒的事做過協商,可顧城的心已經在英兒那裡了。謝燁的心碎了。英兒在跟顧城在一起的時候,還在想著她的後路。上島後不久,英兒的後路就出現了,一個外國男人,這個男人可以幫助英兒滿足一些當時她的願望。顧城發現後有點歇斯底里,返回頭來投入了謝燁的懷抱,謝燁作為報復,跟另一個男人開始了關系,並且常常當著顧城的面。顧城的歇斯底里變成了無邊的絕望,他要謝燁答應,將他們的這些事寫一本小說記下來,然後就去死,謝燁呢,也答應。小說(《英兒》)寫完後,顧城去找謝燁,想要對自己留在人世做最後一點掙扎,無邊無際的絕望和恨,讓謝燁變得異常冷血,他要成全顧城的死!顧城回家後拿了東西就要去殺死謝燁,將謝燁打了之後,他告訴了自己的姐姐(打電話?),顧鄉到現場的時候,顧城也已自盡
顧城為什麼殺掉自己的妻子?
我認為,後期性格變態所致。顧城悲劇的深層原因是他的極端個人主義。作為一個人來說,顧城的人生態度像他的詩歌一樣極具特徵,簡單歸納一下就是:極端自私的自我中心,極端愚昧的大男子主義,極端空想的自由主義,極端幼稚的幻想世界。顧城就是一個各種極端事物共生的矛盾體,有時候像個天真的孩子,有時候像個瘋狂的暴君。
顧城宣示自己愛全人類,但是他不愛身邊的人。顧城的妻子在去紐西蘭之前就有過一次懷孕,顧城沒有像其他丈夫那樣,對自己的骨肉充滿期望和好奇,而是在整整一個星期里,向妻子抱怨說,這個孩子會把他逼瘋。妻子不得不獨自去做人工流產。到了紐西蘭後,妻子第二次懷孕,顧城故伎重演。但是妻子認為自己年紀已過30,再不生育就晚了,便以各種各樣的借口拖延打胎的時間,終於將孩子生了下來。是一個男孩。顧城說,妻子是一個狡猾的騙子,兒子是他童話城堡里的毒菌,他的世界裡,不允許有第二個男人。顧城甚至沒有抱過一次自己的兒子。他對妻子說:兒子不像你,也不像我,這樣很好,感覺我不會同他有什麼關系。
顧城有了孩子後,他認為自己的親生孩子影響了妻子對他的關愛,在他的一再要求下,幼稚、可憐的謝燁不得不把孩子送(或者是寄養?)給了紐西蘭土著毛利人。但是,顧城的妻子之所以把兒子交給別人,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顧城對兒子的厭惡甚至發展到生理反應的級別,他會突然向兒子施暴,將兒子從沙發上踢下來,然後自己倒地,肌肉痙攣。顧城的妻子無法判定顧城是否故意裝病,但是,為了她所愛的兩個男人都好,這個女人不得不把這兩個男人分開,同時也將他自己與兒子分開。在顧城那裡,謝燁只能是一個妻子,而不能是一個母親。
顧城與他的妻子在一起,開始的時候是要享受被無限崇拜的感覺,後來是因為,顧城社會生活能力極差,尤其是到了國外,離開了妻子幾乎無法生存於社會。妻子謝燁某種程度上成為他的全職保姆兼全職助理。
顧城所謂自己內心的愛,太過理想化,其實是他內心殘忍的另一個極端的表現。我始終認為,不愛孩子的人是缺乏愛心的,如果連自己親生的孩子都不愛,那麼,他所標榜的愛,一定是假的。人不是神,不可能把人的天性與所謂的天職徹底割裂開。顧城理想中對全世界、全人類的愛,其實只是愛他自己。因為,他認為他自己就是全世界,就是全人類。當這種愛無法實現的時候,它的另一個極端便跳了出來,那就是顧城個性中的殘忍。
顧城定居紐西蘭激流島後,也許是因為收入微薄,要貼補家用,也許是因為要享受田園生活,顧城在自家房子旁邊圈了一塊地,養了幾百隻雞。有一次,不知哪裡來的一條狗,咬死了顧城的兩只雞。為了報復,顧城在雞舍周圍布下了釘子,但他還是覺得不過癮,最終布下了老鼠葯。當妻子說他此舉太過分的時候,顧城說他妻子是假善良。最終,狗是不是被毒死不知道,周圍居民家的貓卻真的被毒死了。顧城沒有承認是他乾的。
其實,對於常人來說,處理方式很簡單,比如把這些雞賣掉,或者分送給周圍的居民。也許是因為顧城的清高使他不屑於為幾個臭錢,自掉身價地去買雞;也許是因為顧城的傲慢使他不可能賠著笑臉向鄰居們說一聲抱歉,總之,他以一種令全體社群居民瞠目結舌的方式處理掉了他的那些雞。
這件事情後,顧城對他的妻子說:全世界都在欺負我。而且,為了發泄,顧城還到山坡上隨意揮砍大樹。他妻子說,顧城整整砍了一個星期。這個細節讓我再次堅信我對顧城人性的判斷:在他童話詩人的外表下,掩蓋的是一個殘忍的內心,一顆充滿報復慾望的心。
在顧城居住的社群,居民們都認為顧城是一個怪人,甚至可能是瘋子,如果不是他的妻子謝燁極力在鄰居之間化解、調和,我真不知道顧城能否在社群......
詩人顧城為什麼要殺妻和自殺
這個誰也解釋不清楚,只有他自己明白。
顧城為什麼殺死妻子
對於顧城殺妻自盡,到到底應該看作詩人用後現代手法創作的「行為藝術」還是毫無疑問只是一場由其精心策劃的血腥謀殺?也許,只有深入到詩人靈魂深處才能得到答案。遺憾的是,活著的人不能完全體會自殺者的心理狀態,如同生者不能真正理解死亡一樣。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自殺者心理狀態的文章,其中寫道:「想自殺的人共同的心理特徵是孤獨,認為誰也理解不了自己,誰也幫助不了自己……但實際上,想自殺的人心情很矛盾,想死的同時渴望獲得幫助。」文章將自殺者心理狀態特徵分為矛盾心態、偏差認知、沖動行為、關系失調和死亡概念模糊五種型別。顧城自殺前的心理狀態無疑比較接近前四種,而以矛盾心態和偏差認知最為突出。矛盾心態表現為自殺者認為死亡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顧城在失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兩個女人後,對於生的意義和價值已經產生深刻懷疑。一般情況下,年輕人很容易在愛情受到打擊後便全面否定人生,於是出現了憂郁的人大多是涉世未深的青年而非飽經滄桑的老者,而後者通常表現出的心態要麼是遲暮已近的安詳、平靜,要麼是返老還童似的天真。然而人們卻毫不懷疑這些鶴發童顏的老人也曾經歷過已深具憂郁氣質的青年們同樣的愛情挫折。他們已經走過這段人生道路,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超脫」出來了。而詩人因其獨有的敏感細膩且脆弱的心靈很容易在愛情遭受挫折以後陷入徹底的虛無和絕望。於是,死亡以從未有過的巨大魅力吸引著顧城,詩人渴望以此解脫;偏差認知的定義是:「企圖自殺者的知覺因情緒影響而變得歪曲,表現為『絕對化』或『概念化』或兩者交替。」詩人在發現妻子謝燁與陳X私通後,固執的認定謝燁與陳X一定盼著他自殺,而殺妻自盡則是擺脫這種困境的唯一辦法。詩人臨死前的病態心理集中顯露出偏差認知的種種跡象。
作家李銳在論及顧城之死時認為「顧城可以說是典型的自戀型精神撒嬌者」,作者在《精神撒嬌者的病歷分析》一文中指出:顧城生前的行為包括殺妻自盡都說明詩人的精神撒嬌症狀十分明顯。而且表現為自戀傾向。自戀必然伴隨著自私,甚至是極端自私。「顧城極有天賦,這天賦在他那兒先是變成了詩,漸漸的,膨脹成一種自我神話。」這種「自我神話」具體反映在顧城身上便是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以詩人特有的浪漫氣質和桀驁不遜的天性屏棄道德的束縛和壓制,將生活藝術化、詩化,從而實現詩人心目中完美的人生。這種精神特點在顧城的感情生活中表現得尤為突出:詩人將情人英兒接到威赫克島,再叫妻子「讓賢」,由兩個痴男怨女在島上翻雲覆雨,末了,還「渴望愛慕他的兩個女子也互相愛慕」。詩人的一生始終追求著某種理想化生活,而在現實殘酷地打碎他的夢境時,詩人已別無選擇了。由自戀引起的精神撒嬌進而造成的生活和價值體系的混亂。顧城的悲劇不為別的,就因為他是個多麼有天賦卻脆弱得不堪一擊的詩人。
現代哲學之父尼采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指控為兩次世界大戰的精神根源。包括他的哲學後裔海德格爾對納粹及其發動的法西斯戰爭始終持肯定態度,並且戰後一直拒絕懺悔。中國的周作人當年不也成了「漢奸」、「賣國賊」嗎。對於這些思想泰斗的行為,一般意義上的道德批判是無力的,唯一的解釋也許只是在他們靈魂深處當世俗的道德原則與終極意義上的審美原則發生沖突時,他們非凡的靈魂其實選擇了後者。唯意志論的尼采崇尚暴力審美觀。其過於理想化、審美化的思想與過於迷狂的「超人意志」確是迎合了後來的法西斯獨裁分子們。同樣可以理解的是,顧城殺妻自盡也許是對詩化和理想化生活的守衛或是對尼采精神的追隨(恰巧,詩人生活創作的黃金年代正直尼采走紅中國大陸)?恐怕絕大多數人無法接受這一觀點。然而,卻不能排除此種可能性。對於詩人來說,注重精神......
顧城為什麼殺死妻子
到現在都是個謎題,沒有人真正知道的。
我認為,顧城悲劇的深層原因是他的極端個人主義。作為一個人來說,顧城的人生態度像他的詩歌一樣極具特徵,簡單歸納一下就是:極端自私的自我中心,極端愚昧的大男子主義,極端空想的自由主義,極端幼稚的幻想世界。顧城就是一個各種極端事物共生的矛盾體,有時候像個天真的孩子,有時候像個瘋狂的暴君。
顧城宣示自己愛全人類,但是他不愛身邊的人。顧城的妻子在去紐西蘭之前就有過一次懷孕,顧城沒有像其他丈夫那樣,對自己的骨肉充滿期望和好奇,而是在整整一個星期里,向妻子抱怨說,這個孩子會把他逼瘋。妻子不得不獨自去做人工流產。到了紐西蘭後,妻子第二次懷孕,顧城故伎重演。但是妻子認為自己年紀已過30,再不生育就晚了,便以各種各樣的借口拖延打胎的時間,終於將孩子生了下來。是一個男孩。顧城說,妻子是一個狡猾的騙子,兒子是他童話城堡里的毒菌,他的世界裡,不允許有第二個男人。顧城對妻子說:兒子不像你,也不像我,這樣很好,感覺我不會同他有什麼關系。
顧城為什麼要殺妻?為什麼又自殺?
顧城,一位近代中國詩人,在80年代末與太太謝燁,情人英兒遠遷為紐西蘭移民,他嘗試拋棄了30多年的生活習慣,社會生活方式,群體活動規律,企圖在彼邦「享受」與世無爭,簡單樸素,自我陶醉的生活。可是事與願違,謝燁和英兒都先後背棄他,嚴格來說,背棄他所幻想的「世外桃源」生活方式,使得顧城感覺到被出賣了。
顧城不知道怎樣活下去,不知道怎樣適應現實生活,他在迷茫,失落,恐懼的情緒下砍死了太太謝燁,再而自毀了生命,留於世界的,只有一個五歲的孤兒,一本控訴英兒的小說,百多首精彩的新詩,以及一些不諒解的指責。
詩人顧城為什麼殺妻
這個誰也解釋不清楚,只有他自己明白。
『伍』 郭富城主演的《殺人犯》有兩個結局,其中港版結局是比較黑暗嗎
郭富城電影《殺人犯》港版的結局是:凌光妻子被殺,凌光心理崩潰,走火入魔。就在他要殺死小孩的時候,被警察阻止了。凌光被送入了精神病院。小孩結局未交待。
殺人犯是仔仔,就是郭富城領養的那個孩子,他有不老症,其實已經三四十歲了,應該是和郭富城的年紀差不多,是郭富城同父異母的哥哥。
《罪與罰》(港名《殺人犯》)是一部由周顯揚執導,郭富城、張兆輝、張鈞甯、譚真一主演的罪案片,於2009年11月1號上映。
影片講述了總督察凌光在對香港歷史上最詭異的連環兇殺案的偵查中,遭遇失憶、被懷疑成殺人犯的離奇經歷。
《殺人犯》是一部於2009年上映的香港電影,由周顯揚執導,郭富城、張鈞寧、張兆輝和陳觀泰主要演出。《殺人犯》故事講述郭富城飾演的總督察凌光與張鈞寧所飾的程希愛於戲中為一對恩愛夫妻,凌光是一名重案組總督察,一生光明磊落,在即將晉升警司平步青雲之際,卻遇上史上最殘忍的連環兇殺案,凌光在追凶的過程中卻發現每一項證據均指向自己。
(5)香港電影關於妻子被殺擴展閱讀:
《罪與罰》由師承李安的新進導演周顯揚首次執導,曾經創作過《江湖》、《霍元甲》、《不能說的秘密》的熱門編劇杜致朗,為影片創作了10年來最精彩離奇的推理懸疑故事。兩屆金馬獎影帝郭富城,也被影片劇本深深吸引,傾情加盟,挑戰表演新高峰。
《花樣年華》、《女人四十》、《悲情城市》的金像獎攝影李屏賓,《心動》、《傷城》的金像獎美術指導文念中,《殺破狼》、《導火線》、《葉問》的最佳剪輯張嘉輝,《2046》的亞洲知名配樂大師默林茂等堅實的幕後陣容,為影片創造了動感十足的動作場面、形象逼真的視覺特效和充滿神秘的電影音樂,營造出影片緊張、懸疑、離奇的氣氛,應是2009年最值得期待的警匪懸疑驚悚犯罪片。
《殺人犯》的海報請來著名攝影師夏永康操刀拍攝。海報中郭富城的眼神讓人不寒而慄。夏永康為了捕捉到郭富城亦瘋亦癲的兇狠眼神,在片場苦苦等候。電影接近殺青時,郭富城連著三天沒睡覺,完完全全就是一個殘暴模樣,非常切合角色的性格。在拍攝殺青戲當日,郭富城為了培養情緒,除了拍攝之外,大多靜坐一旁,不發一言,神情相當兇狠,連工作人員也大呼:「別惹郭富城。」
『陸』 看見惡魔男主角的未婚妻是怎麼被殺的
被奸殺並分屍。
重案組調查員金秀賢在與妻子准備結婚的前一個月,妻子被變態殺人魔奸殺並分屍。
他將幾個犯罪嫌疑人分別篩選復仇之後,最終鎖定了殺妻真凶張京哲,並在兇手張的體內放置了追蹤器,一次次對兇手進行摧殘復仇並釋放,如此反復,想讓兇手感受到真正的恐怖。
劇情:
《看見惡魔》中,崔岷植對決李秉憲,一個是影帝,一個是型男,男性和女性觀眾難免會被雙雙俘獲,這樣的電影更為注重的是主演們演技的發揮。
雙雄對決,李秉憲和崔岷植的片酬必然是影片的大頭,電影場景布置和場面的展現方面,都很節衣縮食,盡量控制在可行性的范圍之內,劇情和演技成為最大的看點,這會讓觀眾體會到電影最為真實的魅力。
崔岷植的演技著實精湛,一個連環殺手讓他演得使人不寒而慄,這種演技在韓國是數一數二,他展現出一個完全沒有人性的惡魔般人物,以殺人為樂,完全沒有具體的目的性,主攻年輕的落單女性,殺人手法極端殘忍,這種人已經毫無良知可言。
『柒』 小時候看的一部香港拍的不知道是電影還是只記得內容是殺死大嫂後來把一個女的分屍了求那是個什麼電影
《西環浮屍》是香港一部驚栗電影,於1995年9月21日上映,片長90分鍾,故事改編自1994年在香港西環發生的西環殺嫂浮屍案,由林義雄擔任導演及編劇,黃港強監制,
樓主請參考下回答時間
『捌』 有部香港老電影講一個警察不小心殺了妻子,妻子變成鬼藏在傘里的叫什麼
大鬧廣昌隆
主演:陶君薇,鄭丹瑞,吳大維,青山知可子,顧美華,蕭亮
上映時間:1993年11月6日
類別:愛情,動作,奇幻
導演:陳果
編劇:陳慶嘉,張小嫻
製片人:李錦文,孔少麗
影片片長:95分鍾
上映地區:中國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