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劉德華片酬
第一梯隊
成龍 1500萬美元
李連傑 1000萬美元
周潤發 800萬美元
鞏俐 500萬美元
周星馳 400萬美元
章子怡 400萬美元
第二梯隊
梁朝偉 1700萬元人民幣
張曼玉 1400萬元人民幣
甄子丹 1300萬元人民幣
周傑倫 1050萬元人民幣
劉德華 1050萬元人民幣
楊紫瓊 1000萬元人民幣
身價怎麼差那麼多?
國際影響力決定一切
明星解讀
第一梯隊的國際巨星雖然身價不菲,但就怕「有價無市」。沒戲拍的時候,他們只能選擇「出口轉內銷」。但身價上去了很難再降下來,怎麼辦?於是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分紅。
據了解,成龍、李連傑接拍中國影片,均會視劇本、導演等打折:周潤發拍《滿城盡帶黃金甲》只要了500萬美元,鞏俐只收了半價(200萬美元);章子怡接拍《夜宴》《梅蘭芳》也都打了5折——200萬美元。不過他們在打折的同時,也提出了要票房分紅——給票房設定一個基數,超過部分參與分紅。
成龍和李連傑則直接把片酬算做投資,自己搖身一變成為投資人,最後無論票房多少,都有分紅可拿。比如去年的《功夫之王》,李連傑就把部分片酬算做投資,最終拿到的片酬加票房分紅高達1400多萬美元,比他單純拿片酬多了不少。近年來成龍所拍的《神話》《新宿事件》以及剛開機的《大兵小將》等,也是如此運作的。
據了解,目前第一梯隊的6個大腕在接拍國外片時,也有了分紅的話語權,而且是全球分紅,果然是富者愈富。
對於以上數字,肯定不少人會有疑問,成龍、李連傑同梁朝偉、劉德華本是同級人物,為何身價有這么大的差別?其中的決定性因素就是:國際市場影響力。第一梯隊的6位影星,經過對國際市場的經營,現在已經獲得全世界的認可,只要是有關亞洲題材的電影,無論是好萊塢還是歐洲,要選擇演員肯定先想到他們。而第二梯隊的6位影星,大多隻能在亞洲地區內稱王。相比之下,「以光頭外形與幽默風格獨步天下」的葛優,因為只在中國叫得響,所以只能以600萬人民幣排在第14位。
有價無市了怎麼辦?分紅是個好辦法
片酬都歸明星嗎?
解讀人:李連傑
當然不是。比如我的片酬就分為好幾個部分:首先要交稅,這個佔了不小的比例;經紀人要一定的提成,而且經紀人不止一個;另外還要付費給宣傳人員、助手、保鏢等各種工作人員……比如我到好萊塢接拍的第一部影片《致命武器4》,片酬50萬美元,付掉以上費用之後,我的所得就只有零花錢了。
分紅是趨勢?
解讀人:保利博納公司總裁於冬
我覺得這是個趨勢。其實我們投資人最歡迎的就是分紅,最好是每個演員都不拿片酬,根據票房來分紅,這樣我們就不會虧。不過這顯然不太可能,因為現在大牌都是在基準片酬上再分紅,我們的壓力就更大了。
片酬穩定嗎?
解讀人:李連傑
這是很不穩定的,每部影片可能都不一樣。好萊塢是最現實不過的地方,他們看的全是數據:只要觀眾喜歡你,他們就可以給你跪下來磕頭求你拍戲;但如果影片不賣座,他們第二天就會裝作不認識你。這種情況在中國就好些,不會這么戲劇化。
② 劉德華2020身價多少億
劉德華2020身價非常高,網友估計100億。
劉德華單是2004年——劉德華近年來事業最順的一年——僅上半年就在電影方面凈賺2000多萬港元。到了2005年,他更是掙了1.03億港元,僅次於成龍。除做藝人外,劉德華還經營發廊、時裝店、百貨、飲食、房地產和影城。
他在香港、新加坡、加拿大和美國等地共有50處房產。而且,2002年《福布斯》雜志還向他頒發了「全球最優秀200家中小企業」傑出成就獎。有關媒體報道,劉德華在2003年拍《無間道》時,片酬是2700萬港元。後來到了《無間道3》,他的片酬已漲到3600萬元。
到現在一直維持這個價格。另外,早在1997年華仔的個唱酬勞已經高達150萬元一場,如今更是翻一番。如果按照每場300萬元計算,演出25場至少7000萬元的收入。劉德華廣告收入長期比較穩定,代言酬勞差不多1000萬元。
(2)劉德華電影身價擴展閱讀:
劉德華出生於香港新界,在家中排行老四,幼時隨家人搬到了九龍鑽石山的木屋區居住,並和姐弟一起幫助家裡打理賣稀飯的生意。1973年,劉德華隨家人搬入香港藍田邨第15座14樓。
劉德華從黃大仙天主教小學畢業後升讀可立中學。在可立中學讀書期間,劉德華積極參加校內學校劇社的表演,在老師杜國威的指導下學習戲劇方面的知識。
此外,他還參與包括編劇在內的幕後製作。劉德華在中五會考獲得1B3D2E(中文讀本A)的成績。中六上學期後,他到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藝員訓練班受訓,從而開始了演藝之路。
③ 劉德華有多少家產
2003年,劉德華以總收入3200萬港幣位居港星賺錢十大排行榜第三位。盡管如此,2004年初,香港八卦雜志《三周刊》卻報道劉德華因打官司耗盡金錢,經濟陷入危機,需向寰亞林建岳以及中國星向太各借5000萬還債,並以片約抵押。盡管華仔本人否認欠債1億的說法,但官司纏身是真。
然而,劉德華身邊友人透露,華仔2004年事業最為順遂。憑借電影《大隻佬》再度封帝,身價暴漲,戲約不斷。僅上半年,他便接拍《江湖》、《天下無賊》以及《賊公賊婆》,三部影片華仔凈賺2000多萬。
唱片方面,華仔與舊屬唱片公司「加際」的官司即將完結,預計年底推出國語大碟。台灣市場為例,早在97年,華仔唱片張張都能過百金,每張唱片他能拿到40台幣左右的分紅,一年發5張,僅台灣部分他一年唱片收入差不多就超過了千萬。友人認為,劉德華至少超過20萬張的成績。
2004年8月,劉德華啟動「2004年中國巡迴演唱會」,香港15場演唱會場場爆滿,內地售票情況非常理想。友人透露,按照每場300萬計算,25場演唱會下來至少7000萬收入。
劉德華廣告收入長期穩定,自1998年以來,他連續六年為班尼路休閑服代言,金像影帝華仔身價升至千萬。在香港,劉德華為日本道地綠茶代言,內地則有「名人洗發水」「依人鳥休閑鞋」等多支廣告在身。友人估計,劉德華現在代言酬薪應該都差不多1000萬。
友人透露,劉德華僅2004年總收入近億,遠超2003年媒體調查的3200萬港幣收入。劉德華家人也各自經營生意,劉爸爸也出山與兒子一起搭理生意,華仔家人並不完全需要靠他掙錢養家。
此外,劉德華最喜歡的投資便是購置物業房產,僅在香港的豪宅,多達10處之多。盡管他極少對外招搖,但買房開公司都並不對外大肆宣揚。
最後,友人還透露,華仔的性格便是這樣,不愛顯富。因為當年張國榮到阿根廷拍攝《阿飛正傳》曾遭到當地團伙恐嚇,藝人最擔心的就是外出工作時安全問題。所有人都以為華仔投資失敗了,公司同事也省了很多麻煩,不需要擔心他出外景或到外地工作被人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