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王級別的劉德華,曾經哪些記錄直到現在也沒有人打破
劉德華在四大天天中出名最開始,從電視連續劇、影片到唱歌,雖表演比不上樑朝偉、唱歌比不上陳奕迅、舞蹈比不上劉德華,但他歌影視製作綜合性都保證了完美,在現如今演藝圈沒有第二人了。在成名出道三十多年的時間里,劉德華用自身的勤奮學習造就了許多記錄迄今沒有人超過。
單論一個人37半年度每日均值睡眠質量4-5鍾頭,依然有新的著作,依然在中國人中粉絲數最多,依然謙遜不張揚,依然是一線天王巨星,不知有誰保證了?將來有誰可以保證?
2. 香港演員片酬排行榜
在亞洲電影圈中,香港演員以其卓越的演技和獨特的魅力引領風潮。成龍以1.9億港幣(約2500萬美元)的片酬穩居榜首,成為無可爭議的頂級巨星。緊隨其後的是周潤發,他以1億港幣(約1300萬美元)的片酬位列第二。李連傑緊隨其後,他的片酬為7800萬港幣(約1000萬美元),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不容忽視。
周星弛則是拍攝電影時片酬最高的演員之一,最高片酬可達1750萬港幣(約230萬美元),盡管他片酬有所下降,但他仍然穩居第四位。劉德華、楊紫瓊、梁朝偉、張曼玉、鄭秀文、謝霆鋒、黎明、郭富城、王菲、陳慧琳和古天樂等多位明星的片酬也頗高,他們分別收取1000萬、1000萬、800萬、600萬、550萬、400萬、300萬、300萬、250萬、200萬和200萬港幣。
這些演員不僅在亞洲,甚至在國際上都有著極高的知名度,他們的作品深受觀眾喜愛。成龍、周潤發、李連傑等演員憑借其獨特的電影風格和深厚的藝術造詣,贏得了觀眾和同行的尊重。周星弛以其搞笑天賦和獨特的喜劇風格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劉德華、楊紫瓊、梁朝偉、張曼玉等演員則憑借其精湛的演技和獨特的魅力贏得了觀眾的贊譽。
這些演員的片酬不僅反映了他們個人的市場價值,也反映了香港電影業的整體發展水平。香港電影業在過去幾十年中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這離不開這些優秀演員的貢獻。他們不僅為觀眾帶來了無數精彩的電影作品,也為香港電影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 香港電影「三巨頭」是哪三位
香港電影三巨頭:邵逸夫、鄒文懷,陸運濤。
邵逸夫(1907年11月19日—2014年1月7日),原名邵仁楞,生於浙江寧波鎮海。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榮譽主席,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創辦人之一。邵逸夫在1958年於香港成立邵氏兄弟電影公司,拍攝過逾千部華語電影。2011年正式退休,2014年1月7日,邵逸夫逝世,享壽107歲。
鄒文懷(1927年10月8日-2018年11月2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嘉禾電影創辦人,嘉禾電影(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 1957年,鄒文懷加盟邵氏集團,1970年自行創立嘉禾電影,公司在20世紀70、80年代與邵氏兄弟對峙,其本人與邵逸夫同被視為香港電影的泰山北斗。
2007年,鄒文懷將嘉禾股份全部出售給橙天娛樂,隱退影壇。 2018年11月2日,鄒文懷去世,享年91歲。
陸運濤(Loke Wan Tho,1915年-1964年6月),新加坡和香港的著名電影製片人,國泰集團、永華電影和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的創辦人,鳥類學家及攝影家。祖籍廣東鶴山,1915年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1964年因飛機失事逝於台灣。
(3)香港拍攝電影最多的明星擴展閱讀
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
20世紀70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轉折點,而香港電影也隨著電視的普及化,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至香港人心態的轉變而受到種種沖擊,以致70年代的香港電影是趨向多元化及地道化。
承接60年代中期的凌厲氣勢,邵氏在70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電影業占著領導的地位,擁有東南亞電影王國的美譽,出品了大量國語武打片,大導演包括楚原、張徹及劉家良等等。
他們都以熟悉的刀劍拳腳功夫片作依歸,電影世界裡都是強烈的陽剛味,其中張徹的電影更造就了偶像級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龍、傅聲等。1979年的《英雄無淚》就是當年邵氏最賣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1971年,此類古裝刀劍片的鋒芒其實以較在60年代遜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龍的出現。
李小龍配合著鄒文懷的嘉禾電影公司的崛起,在70年代初叱吒一時。從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後兩年間拍攝的《精武門》及《猛龍過江》令李小龍進軍國際影壇,創造出香港電影事業的神話。
1973年李小龍驟然暴瘁,令功夫片熱潮未能延續。而隨著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觀眾對遠離現實的功夫片漸漸失去興趣,反而對反映當時社會狀況,諷刺現實的電影加以青睞,這就解釋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為最賣座電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員,如鄭少秋、沈殿霞都是當時的電視藝員,而由於電視已成為當時的重要媒體,因此他們對觀眾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而這部電影的成功,不但為以後的新電影類型作了開端,更令粵語片得到重新振興。
自此,很多電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風格,演員的演繹亦帶有嘻笑怒罵的味道。從電視跳到電影的許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為70年代、以至80年代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
由於從70年代中期開始,大家的主導閱讀方式是電視模式,很多粵語片的題材或靈感都是來自電視內容,如《阿福正傳》(1974)、《大鄉里》(1974)、《新啼笑姻緣》(1975)。
許冠文、許冠傑兩兄弟也跳出了電視趣劇的框框,走上大銀幕,以其獨有的笑話公式拍攝了一系列非常賣座的喜劇 :《鬼馬雙星》(1974)、《半斤八兩》(1976)、《賣身契》(1978)等等。這些電影不但令喜劇在香港電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更促使了後來功夫喜劇的誕生。
1978年袁和平執導《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劇的地位,使其成為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電影類型。功夫喜劇離開電視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設計及諧趣的雜耍風格吸引觀眾;可以說是揉合了傳統功夫片及許氏兄弟式的喜劇精粹。說20世紀70年代的香港電影屬黃金年代實在不為過。
4. 香港四大天王誰是之首劉德華是香港四大影帝之一嗎
香港四大天王之首是劉德華。
劉德華是香港四大影帝之一。
劉德華是四大天王之首,奧運會報道劉德華當相關火炬手的時候,中央電視台都說劉德華是四大天王之首。 劉德華於上世紀80年代初出道,真正紅起來則是1985年後TB 「五虎將」時代。此外,他拍攝電影也是最多的,目前已接近200部。(1990最受歡迎男歌手)
香港國語歌手第一人,1990發行的國語專輯《如果你是我的傳說》在台灣狂賣60萬張,整個亞洲接近200萬。在台灣手握15張以上超過五十萬的專輯,台灣歷史上唯一一個銷量過千萬的歌手。
劉德華,1961年9月27日出生於香港,四大天王中成名最早的一個,大氣魅力十足,影視歌三棲發展,被譽為華語娛樂圈的「常青樹」。
大中華地區樂壇和影壇巨星,是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獲獎最多的香港歌手。曾獲得三屆金像獎影帝和兩屆金馬獎影帝,2000年劉德華投資拍了自己從藝以來的第100部電影《阿虎》。
(4)香港拍攝電影最多的明星擴展閱讀: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紀90年代香港四位最受歡迎的男歌星,分別是: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黎明(按年齡排序)。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四大天王
5. 張敏出道後共拍攝了多少部影視作品
張敏,女,漢族,香港亞洲電視著名演員。出道至今拍過近70部影視劇。張敏本是上海姑娘,小時候全家移居香港。中學畢業後,投考亞洲電視台藝員訓練班。
6. 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張學友誰的成就最高
劉德華的成就最高
以下是部分主要成就: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世界十大傑出青年
第十二屆世界傑出華人獎
六屆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
六屆蟬聯台灣十大偶像冠軍
八十年代港劇「無線五虎」之一
九十年代樂壇「四大天王」之一
吉尼斯紀錄獲獎最多的粵語男歌手
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兩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亞洲最有貢獻電影人大獎
香港回歸十五周年功勛人物
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
第四十九屆台灣金馬獎評審團主席
第七屆亞洲電影節評審團主席
亞洲新星導計劃扶持新導演發起人
2011福布斯中國名人榜榜首
2010網路娛樂沸點最沸點明星
2008汶川地震賑災主題歌填詞人
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傑出貢獻獎
MTV電影大獎亞洲傑出全能藝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榮譽勛章佩戴者
流行音樂之王MJ的亞洲私人好友
九次奪得亞太區最受歡迎男歌星
香港本地累計票房最高男演員
華語電影傳媒大賞年度傑出電影人
影視方面在30年中,他共接拍140多部電影,成為香港本地累計票房總額最高的男演員以下為他所獲影視獎項摘要:1988年台灣金龍獎—表演藝術金龍獎最佳演員獎:《旺角卡門》1990年十大健康形象演員獎1996年商業電台—最喜愛電影男主角:《天若有情》美國MTV電影獎亞洲傑出全能藝人獎1999年TVB無線千禧我最難忘的男主角:《神鵰俠侶》2000年金太陽電影大賞最佳男演員:《暗戰》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暗戰》2001年香港第6屆金紫荊獎頒獎典禮最佳男主角:《阿虎》2003年第3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頒獎禮港台最受歡迎男演員金獎:《無間道》2004年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大隻佬》華語電影傳媒—第4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頒獎禮最佳男主角:《大隻佬》台灣金馬獎—第41屆台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無間道3終極無間》2005年中國電影百年形象大使,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之一「網路中國」頒獎典禮最受歡迎男演員獎:《天下無賊》UA院線—全港最高票房電影頒獎禮:1985--2005全港最高票房男影星冠軍2006年「網路中國」頒獎典禮最受歡迎男演員獎:《再說一次我愛你》
第11屆釜山電影節一亞洲最有貢獻電影人大獎第11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受歡迎男主角:《童夢奇緣》
在獲獎台上2007年第7屆華語電影傳媒大賞一年度傑出電影人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選舉一傑出成就獎亞洲電影大獎一亞洲電影票房巨星2008年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門徒》2009年第十二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頒獎禮獲得傑出貢獻獎獲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最受歡迎電視廣告獎2010年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提名:《狄仁傑之通天帝國》2011年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提名:《桃姐》2011年第4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桃姐》2012年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桃姐》[16]2012年第4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評審團主席2013年第7屆亞洲電影大獎評審團主席
音樂方面成績概覽從出道至今共發行過唱片100多張
從出道至今共演唱過近1000首歌曲從出道至今共舉辦過400多場演唱會從出道至今專輯總銷量超過5000萬張截止2009年,發行唱片總計150多張、獲得各種音樂獎項累計400多個
個人方面1999年:人民日報及國內各大媒體一起評選出中國建國50周年最具影響力的100位海外華人,華人娛樂界只有劉德華一人入選2004年7月1日:劉德華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榮譽勛章2006年3月31日:劉德華獲得鳳凰衛視十周年輝煌成就獎7月7日:劉德華出席香港演藝學院第二十屆畢業典禮,被授予該院榮譽院士2007年劉德華獲星光大典年度慈善藝人獎2008年7月1日:劉德華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特首曾蔭權頒授非官守太平紳士銜(JP)2009年國內年度娛樂媒體人評獎「大魚獎」,劉德華獲得最受媒體關注藝人獎2010年3月29日:劉德華被授予廣東新會「新會榮譽市民」稱號4月23日:劉德華當選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及副理事長劉德華榮獲第十二屆世界傑出華人獎,被頒授加拿大紐賓士域藍仕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2011年1月15日:劉德華獲得湖南衛視-網路娛樂沸點2010年度盤點「最熱門港台男演員」和「最沸點明星」兩項大獎年2月18日:劉德華擔任「2011香港精神」宣傳大使榮獲「福布斯中國名人榜2011」第1位2012年香港回歸15周年「功勛人物」,共15人,為演藝圈的唯一一位!
他是演藝界為數不多獲得「世界傑出華人獎」的香港藝人他是華語影壇一線明星當中唯一一位演出電影超過140部的藝人;他是華語歌壇所獲各類獎項總數最多的歌手及最受歡迎男歌手單項最多的藝人;他是演藝界影、視、歌多棲發展最為成功的藝人之一;他是演藝界所有一線明星中正面報道最多的藝人之一;他是演藝界中唯一一位連續六年獲得台灣十大當紅偶像第一名的藝人;他是演藝界為數不多同時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和「世界十大傑出青年」的藝人;他是所領銜主演電影在香港本地累計票房總額最高的藝人;他是演藝界所有一線明星中與傳媒關系最好的藝人他是演藝界唯一一位持續當紅30多年並且大有愈老愈紅架勢的藝人;他被公認是演藝界所有一線明星當中最勤奮、最敬業的藝人,被譽為「亞洲鐵人」;他被演藝界明星們公認為最完美最有魅力的「偶像中的偶像」;他是演藝界的不老神話,天王至尊,紅了三十年成了絕無僅有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