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劉德華演趙子龍那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劉德華演趙子龍那部電影叫《三國志之見龍卸甲》。
《三國志之見龍卸甲》是由李仁港執導,洪金寶動作導演,劉德華、洪金寶、李美琪、安志傑、濮存昕、狄龍、吳建豪、於榮光、洪天明等人領銜主演的動作電影 。
影片講述了中國古代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趙雲傳奇的一生。
三國亂世,常山趙子龍,智勇雙全、一身是膽。初任工兵的趙子龍與同鄉羅平安一見如故,從此戰場現扶,為救羅平安,陰差陽錯立下長坂坡、定軍山之功,被立為五虎將之翎軍將軍,統領全軍出師北伐。卻因此引得羅平安對其愛恨交織。
最終慘遭好兄弟羅平安出賣,將上軍師諸葛亮的利用,最終將星隕落,以身殉國鳳鳴山。
(1)劉德華電影趙子龍兩個錦囊是啥擴展閱讀:
影片與真實歷史的差別:
1、電影中劉備稱帝時封五虎上將,而且說到曹操在世。這應該是《三國演義》中劉備稱漢中王的事情,而非稱帝。書中劉備稱帝時曹丕已經廢除漢獻帝,立國號「魏」。劉備隔年稱帝,續國號「漢」。實際上,打著漢室旗號的蜀漢,是不會在漢朝江山還存在哪怕還是名存實亡時立國號的。
2、書中諸葛亮從未在戰役上放棄趙雲,只是讓趙雲作為偏師吸引曹軍主力的注意。事實上,在多次北伐戰役中,諸葛亮雖無大勝但也鮮有敗績。
3、趙雲系討伐袁紹時帶兵投靠劉備,而非片中所提從小卒做起。
4、趙雲在長坂坡一役後不可能回到老家常山,因為常山在當時冀州屬於曹操勢力范圍,而且常山在北方中原地區,而趙雲跟隨劉備從未再回中原。
5、趙雲在北伐魏國時在現在陝南甘南一帶,不可能遇見荒漠地區。
6、趙雲系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夕病故,非片中所描繪的戰死。
7、鄧芝多次出使東吳,死的時候大約是在78歲左右,不是電影中所描述的戰死。
㈡ 劉德華飾演的常山趙子龍是什麼電影
劉德華飾演的常山趙子龍是電影《三國志之見龍卸甲》中的角色。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三國時期戰火紛飛,經過了一系列戰斗之後趙雲成為五虎上將,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昔日的五虎將一個接著一個的離世了,就在諸葛亮打算滅了魏國之時,趙雲作為先鋒大將,遇上了曹操的大軍,一場生死大戰等著趙雲應對。
《三國志之見龍卸甲》劉德華角色解析
該劇採用倒敘的方式,從已經年過古稀的趙雲生前的最後一戰開始,講述了大戰長坂坡、火燒赤壁等一系列經典大戰。談到飽受質疑的盔甲,華仔表示,網友看到的只是趙雲眾多造型中的一個,趙雲玉樹臨風的形象在人們心目中印象太深了,所以當看到一個花白鬍須的趙雲時會很不適應,其實年輕版的趙雲當然是白袍銀甲,英武瀟灑。
《三國志之見龍卸甲》劇情解析
年過古稀的趙雲為了幫劉備踏平魏吳再度出山,卻在鳳鳴山上被困,迎來人生中的終極決戰。回思往事立殘陽,在這電光火石中,一幕幕征戰中的腥風血雨,一陣陣軍旅間的喜笑悲愁,紛紛出現在這老的眼前。
三國亂世,魏軍強勢壓境,初任工兵的趙雲遇上抱打不平的同鄉兄長羅平安,兩人一見如顧,互訴對亂世的一片憧憬。在蜀國軍師諸葛亮以攻為守的策略下,主動請纓劫寨擾敵立下大功。長板坡一役,為免羅平安遺失劉備妻兒的死罪,趙雲單槍匹馬殺入曹營救回幼主,從而一戰成名。因「單騎救主」有功,趙雲被委以重任與蜀國上將黃忠老一起出征定軍山,此役是蜀國收取漢中奠下蜀國基業的重要一仗。
不料黃忠為爭頭功在羅平安的鼓動下提前出兵,卻不想中了曹操的奸計傷亡慘重,危難時刻趙雲及時趕到義救黃忠和羅平安,並在諸葛亮的妙計下燒掉曹軍糧草再立大功。趙雲榮升為五虎大將,而此時的羅平安卻是心中百味。時間如梭,五虎大將的關、張、馬、黃都先後辭世,兩鬢斑白的諸葛亮再一次策動殲滅曹魏大計,不服老的趙雲堅持要做先鋒大將。
不料此次的勁敵竟是曹操的孫女曹嬰,這個美得像雪一般的少女,弓馬嫻熟,智勇雙全,帶著10萬大軍欲生擒趙雲以了祖父心願。而對趙子龍愛恨交織的羅平安卻在最後一刻作出了一個令他後悔莫及的決定--他把趙雲最後一次出征的軍機出賣給了曹嬰。而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也把趙雲當成誘敵之傀儡,寄望曹嬰和趙雲的大戰,能讓他暗渡陳倉,用全軍在三個時辰里攻下魏之主城六郡。此次此刻,趙雲該何去何從。
㈢ 見龍卸甲的結尾是什麼趙子龍死了么說說結尾
電影最後雖然沒有趙子龍死去的鏡頭
但是,從趙子龍卸甲,並對羅平安說『是時候該去完成最後的任務了』,以及最後單槍匹馬沖向敵軍前的那一段回憶『等任務完成後,一定會再見的』,則可以推測出,趙子龍最後的結局是--死亡
㈣ 《見龍卸甲》里關興和張苞是怎麼戰敗的戰敗後死了沒
《見龍卸甲》里關興和張苞屬於驕兵必敗,最後在鳳鳴山戰死了。
在《見龍卸甲》中關興和張苞屬於名門之後,膽識過人,但是卻沒有作為統帥的責任,喜好爭強好勝。在領取帥印時曾兩人差點大打出手,後被趙子龍訓斥。在《見龍卸甲》中同趙子龍一同討伐曹軍,在分岔路,打開軍師錦囊,趙子龍將關興和張苞分到一起同路。遭曹軍包圍,趙子龍在鳳鳴山上等待關興和張苞前來解救,誰料等來的卻是痛失愛將的消息。
(4)劉德華電影趙子龍兩個錦囊是啥擴展閱讀:
其他角色介紹
1、劉德華飾演趙子龍
三國亂世,常山趙子龍,智勇雙全、一身是膽。初任工兵的趙子龍與同鄉羅平安一見如故,從此戰場現扶,為救羅平安,陰差陽錯立下長坂坡、定軍山之功,被立為五虎將之翎軍將軍,統領全軍出師北伐。卻因此引得羅平安對其愛恨交織。最終慘遭好兄弟羅平安出賣,將上軍師諸葛亮的利用,最終將星隕落,以身殉國鳳鳴山。
2、洪金寶飾演羅平安
與趙雲一樣出自常山,寄望在亂世建功立業。立下誓言,不衣錦還鄉,絕不還鄉,卻因此入魔,因貪功冒進,犯下長坂坡和定軍山的錯誤,得趙子龍搭救,陰差陽錯成全了趙子龍,對其愛恨難明,最終將趙子龍出賣給曹嬰。
㈤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電影《三國志之見龍卸甲》
前言:不管是歷史題材的電影還是電視劇,常常受到諸如「不符合歷史事實」、「造型前衛」、「現代語言過多」等批評。史書尚且不能完全等同於事實,何況是出於娛樂大眾或是傳承文化精神等目的人為塑就的影視作品。製作者借歷史的嘴,說理想,說情懷。作為觀眾,看一部劇,便是一部劇,有時候不問史詩,只管感受也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電影《三國志之見龍卸甲》是三國題材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部。導演李仁港和劉浩良,由劉德華、洪金寶、安志傑、 濮存昕、李美琪等人主演,2008年4月在亞洲上映。
「龍」指的是赫赫有名的蜀國上將趙子龍,它以趙子龍一生的發展為線,從亂世參軍、成名封將到暮年請命北伐、戰死沙場。劇中的趙子龍一生在走一個大圈,過往雲煙,徒留回憶
1.
趙子龍自離開常山後,流浪幾年,輾轉來到進入劉備義軍後,受到同鄉羅平安的照顧
羅平安送給子龍一張 大漢疆域圖 ,此時圖上僅有青州和常山兩地為紅點標記,是劉軍駐地。
羅平安說:「如果我們能助主公在這版圖上殺他一個大圈,到時候天下太平,我們也就可以光宗耀祖地回常山了」
子龍遇到的第一場戰斗是僅兩千人的劉備守軍抵抗曹軍一萬人的先遣部隊。戰書一下,曹軍第二天就會攻過來,而他們的援兵僅一人——諸葛亮
諸葛亮算準今夜子時有一場大雨,將守軍分出790人為 青龍 部隊埋伏在曹軍駐地左側,再790人為 白虎 部隊埋伏在右側
常山組20人以大雨為號,從正面直接殺入敵營,砍下帥旗,子龍助羅平安砍下曹軍先鋒將軍的首級,曹軍軍心潰敗,落荒而逃
先遣部隊的潰敗引來曹操親自出兵,十萬大軍,誓要將劉備連根拔起。劉軍無力正面抵抗曹軍,只好放棄前線,退守鳳鳴山。常山組因為立了大功,被軍師重用,護送劉備家眷。羅平安則把子龍遣到別處護送百姓,此處可見羅平安的嫉妒之心已起
羅平安與劉備家眷走散,獨自一人負傷回到了鳳鳴山。憤怒的張飛拿起丈八蛇矛要取羅平安性命。子龍用長槍當下這一擊,兩人打了起來,張飛顯然處於下風。隨後關羽為制止二人也陷入了混戰,最終被劉備打停
子龍請命獨自一人替羅平安救回少主阿斗,劉備將自己身上的 戰甲 賜給了子龍。這一套戰甲便伴隨了子龍一生。關、張二人帶了一小股軍隊將子龍護送出鳳鳴山,正面迎接來犯曹軍,子龍從小道迂迴曹軍腹地尋找少主
分別前,關羽:「小兄弟,我們只能把你送到這兒了」
子龍:「我們還有機會再見面嗎?」
關羽:「待我們把任務完成以後,一定會再見的」
子龍順利找到阿斗,兩位夫人已經被害,他將孩子綁在自己身後,不料被曹軍發現。此時,曹操看到只有一人前來救阿斗,命令部下:「生擒此人」
面對萬千曹軍,子龍血戰不降,勢必要將阿斗送回劉營。幼年的曹嬰眼神冷峻,在祖父曹操身邊長大深得曹操兵法心術。將士浴血奮戰,而曹操對曹嬰說:「下面全是你的棋子,好好記住,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此時,子龍在千軍萬馬中殺出血路,揚鞭沖向高坡,直逼曹操身前。曹操用寶劍護身,卻被子龍一把奪走
此時曹軍即形成合圍,子龍未能擊殺曹操,調頭逃離,策馬越過萬丈懸崖,大好山河盡在這英雄少年腳下
曹操制止了弓箭手放箭,「我不是說過要生擒此人嗎?」
此時阿斗的哭聲響起,子龍大笑,他不僅一人從大軍合圍中拯救了自己,也將這孩兒完好保護。正如羅平安所說,男兒胃口要大,夢想也要大,要立功便要立大功
曹操問:「來將可留姓名?」
子龍答:「常山趙子龍!」
曹操:「趙子龍,終有一天,我會抓到你」
子龍:「看誰的命長」~~揚鞭而去
2.
子龍單騎救主,一戰成名,加上他有將才,受到軍師重用,領趙家軍殲敵無數,戰無不克,人稱「常勝將軍」。劉備稱帝後,與關羽、張飛、黃忠、馬超同為蜀國五虎大將
亂世之年,群雄並起,天下成三足鼎立之勢。蜀國經營多年,多次北伐無果,而後關羽敗走麥城,張飛、黃忠、馬超先後為國捐軀,劉備抱憾而終,五虎大將僅剩趙子龍一人
英雄遲暮,卻仍抱千里之志。此時的趙子龍已是古稀之年,諸葛亮再次揮師北伐統領全軍的大將任用了光羽之子關興和張飛之子張苞,二人年輕氣盛,為爭帥印打起來。被趕來的趙子龍制止
子龍請纓出征北伐,諸葛亮希望他留下,他說:「子龍啊,我們都一把年紀了,都是靠著一些美好的回憶而活著,這次出征你就不怕這些回憶都失去了嗎?」
子龍:「老將廝殺多年,回憶早已模糊。回憶既然是從戰場上失去,我希望能夠在戰場上找回來。」
最後,丞相應允,並給了他兩個錦囊,正如他們第一次相遇,青龍和白虎
3.
蜀軍出戰後,遇到魏國的第一個對手是韓德
他出言嘲諷趙子龍年事已高,派出自己的四個兒子前去挑戰,不想卻被趙子龍一一斬落馬下。老將雖老,風凜猶存
蜀軍三面受敵,僅有一處可以退守,那便是鳳鳴山。子龍一生廝殺,殺出了一個大圈,又回到了鳳鳴山,這個令他一朝成名的地方
此時丞相將關興和張苞的主力調走攻取六郡,而趙家軍僅是作為誘餌引魏軍主力出動合圍,趙家軍處境危及,只能守住鳳鳴山,等待關興和張苞的主力攻陷六郡後前來營救
得知真相的子龍問羅平安:「我們到底為何而戰?」
圍困趙家軍的魏軍都督正是長大之後的曹嬰,深的曹操心術。面對痛失四子的韓德,她拜其為義父並厚葬他的兒子。令人將趙家軍戰亡將士的屍首送還趙家軍,撼其軍心
有來便有往,趙子龍將當年在長坂坡從曹操手中奪來的佩劍送到魏軍,並讓使者轉告:「將軍說,當年在百萬軍中,你爺爺抓不到他,劍被奪。這么多年劍都在我們那裡,今天將軍替你爺爺獎勵你,小心用兵啦,不然劍又回到將軍手中。」
長坂坡之戰一直是曹操心中的痛,至死也未能抓住趙子龍,含恨而終。曹嬰見到祖父的佩劍怒氣暴漲,而此時傳來關興和張苞戰死的消息,天助曹嬰。她披甲上戰,親自會會趙子龍
趙子龍從曹嬰口中得知關、張二人已亡,自己獲援無望。與韓德四子交戰時,趙子龍被暗箭射中腹部,與曹嬰相鬥,體力不支,羅平安趕來助戰,救了子龍。子龍順勢放倒曹嬰,對她說:「就算我蜀國絕後,魏國也休想得志。」卻又將她放了回去
4.
趙家軍已無援軍,全軍拼受鳳鳴山,為丞相攻取六郡爭取時間。曹嬰則勢必要生擒趙子龍,滅蜀國銳氣
部下請求趙子龍卸甲,將毒箭拔出來。被他拒絕,「我征戰中,從不卸甲。甲一卸,我軍就知我受傷,軍心將不戰而盡毀」
趙子龍拿出那張大漢疆域圖,圖上標記了更多的紅點,多年征戰,他們已然在版圖上殺出了一個大圈
子龍問羅平安:「你記得嗎?你說我羅平安要活在天下人的心中。可是你還說過,我們在版圖上殺一個圈之後,天下就會太平。現在我們回到鳳鳴山,剛好殺了一個大圈,可天下太平了嗎?」羅平安含淚無言
魏軍進攻的鼓聲再次響起,趙家軍四個小將跪別趙子龍
子龍:「我趙子龍,生不能帶你們做勝利之臣,死不能讓你們做他鄉之鬼。四將聽令,為國家光榮而戰。老將隨後而來」
曹嬰贈予韓德百匹汗血寶馬,助他殺敵。怎知兩軍交戰之時,曹嬰令部下向這百匹寶馬的背部射帶火的箭,此處藏有炸葯,遇火爆炸,同歸於盡
亂軍之中的韓德非常吃驚,他的馬同樣攜帶了炸葯。他為國家痛失四子,如今連自己的性命也被這般利用
但震驚之後,他毅然接受,示意曹嬰繼續放箭。誰言魏國無忠烈,雍涼遍地是忠骨
韓德與鄧芝以死相搏,捍衛國家尊嚴,亂世之中,為心中理想,搭上千萬性命,天下英雄皆豪傑
蒼天若慈悲,當早日結束這亂世
5.
鳳鳴山上,僅剩趙子龍和羅平安,羅平安問;「子龍你會不會投降?」
子龍:「就算只剩一兵一卒,我也要誓守鳳鳴山」
趙子龍早已發掘羅平安通敵,若不然怎會在荒山野嶺遭遇魏國大軍,又被阻斷了援兵
羅平安:「我當兵比你早,你一直管我叫大哥,我得到的一直都比你們任何人少。你有將才,可以勇往直前,我羅平安幾十年只能原地打轉,一事無成!你問我為何而戰,我告訴你,我是為自己而戰。我想要的,就是回到常山,鄉親們想起趙子龍,也想想我羅平安啊」
子龍:「那你有沒有想過,其實我跟你一樣,我走的是幾十年才走完的大圈。我自信命運在自己手裡,原來天數早有安排。既然結局早定,還有何需要執著」
事已至此,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計較。趙子龍望著殿內的羅漢像,萬事皆空
「我趙子龍從來都不是什麼常勝將軍,但沒有勝,何來敗?」
卸甲後的趙子龍,騎上馬,在鳳鳴山上望向遠處,魏國大軍已經整裝待發,准備再次搶山
他請求羅平安最後一次為他鳴鼓
「我想,是時候去完成最後的任務?」
最後的任務,正如關羽送他離開鳳鳴山去尋找阿斗說的那句話,「待我們把任務完成以後,一定會再見的」
故人已去,子龍想起關羽和張飛。三人打不打不相知,共同效力與劉備,奮戰一生,如今只剩要完成最後一戰
「告訴丞相,我已經找回失去的回憶。我趙子龍這輩子只走了一個大圈,一個很美麗的圈。」
羅平安再也沒有見到趙子龍,多年後,三國終於統一了,國號不是魏,不是吳,更不是蜀,而是晉。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㈥ 常山趙子龍 那部電影叫什麼
常山趙子龍出現在電影《見龍卸甲》中。
這部電影由李仁港執導,劉德華、洪金寶、李美琪、安志傑、濮存昕、吳建豪、於榮光、洪天明等人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中國古代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趙雲傳奇的一生。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與關羽、張飛並稱“燕南三士”。他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除此之外,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
《見龍卸甲》這部電影通過描繪趙子龍的一生,展現了這位歷史英雄的風采和忠誠。
㈦ 電影《錦衣衛》錦衣衛的服裝叫什麼來著
電影《錦衣衛》錦衣衛的服裝分別叫:蟒服、飛魚服和鬥牛服。
一、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
二、飛魚服是次於蟒袍的一種隆重服飾。至正德年間,如武弁自參(將)游(擊)以下,都得飛魚服。嘉靖、隆慶年年間,這種服飾也頌及六部大臣及出鎮視師大帥等,有賞賜而服者。官員要有一定品級才允許著飛魚服。
三、鬥牛服與蟒服、飛魚服,因服裝的紋飾,都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品官服制度之內,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鬥牛服是次於蟒服、飛魚服的一種隆重服飾。
(7)劉德華電影趙子龍兩個錦囊是啥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錦衣衛」為明皇帝直接管轄之特務機關,負責巡察緝捕亂黨。時英宗昏庸無能,大權落入宦官王振之手,他操縱錦衣衛,利用它誅殺異己,殘害忠良;
然錦衣衛統領趙不凡,卻是一心保國衛民的忠臣,在連續幾次暗殺行動中,義釋忠良。在王振的威脅下,身為錦衣衛總管的趙父無奈被迫追殺親兒子…
《錦衣衛》是由魯俊谷導演的是香港動作電影。梁家仁、劉永領銜主演。
㈧ 見龍卸甲-武器-曹嬰
青釭劍
《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原來那將乃曹操隨身背劍之將夏侯恩也。曹操有寶劍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劍自佩之,青釭劍令夏侯恩佩之。那青釭劍砍鐵如泥,鋒利無比。」
這把劍,確實鋒利,趙雲殺了夏侯恩,順手牽羊拿了這把劍,一路之上,所到之處,「拔青釭劍亂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湧泉。殺退眾軍將,直透重圍。」
還有一把劍為倚天劍 雖不是子龍所配但既然你喜歡武器就介紹給你 倚天劍
《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原來那將乃曹操隨身背劍之將夏侯恩也。曹操有寶劍二口:一名『倚天』,一名『青釭』;倚天劍自佩之,青釭劍令夏侯恩佩之。」
這劍的名字,取自於宋玉的《大言賦》,其中有一句「拔長劍兮倚長天」,很有氣勢,很有氣魄,很有氣概。
倚天劍雖與青釭劍齊名,人們只是聞其名而未能見其形,就如一個空居幽谷中的絕世佳人,雖有絕代的容顏,曠世的柔情,卻無人來賞,只能是在暗夜裡慢慢地凋零,又好似一個養於深宮之中的貴婦,雍容華貴,穩重典雅,讓人慾睹其芳容而不得。
這劍曹操佩在身邊,具有貴族的氣范,輕易間不出手,常常留在鞘中,一出則威不可擋,其主要目的是用來震懾群臣,而不是上陣殺敵。
青釭雖利,可飲血過多,終究不是什麼祥器;倚天難出,但其質難泯,朝堂之上才顯神威。
趙雲早期槍為梨花槍,趙雲愛槍名曰龍膽常山趙子龍的七種武器
七種武器之1——長生劍
趙雲的長生劍:老當益壯
事跡:於是孔明分撥已畢,又檄李嚴等守川口,以拒東吳。選定建興興五年春三月丙寅日出帥。忽帳下—老將歷聲而進日;「我雖年邁,尚有廉頗之勇,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眾視之,乃常山趙子龍也。孔明曰:「吾自平蠻回都,馬孟起因病身故,子甚惜之,以為折其右臂也。今將軍年紀已高,但恐稍有參差,動搖一世之英名,減卻西蜀之銳氣也。」子龍歷聲曰:「吾自隨先帝以來,臨陣不遲,遇敵則先。大丈夫得死於疆場者,幸也,吾何恨焉?願為前部先鋒」孔明再三苦勸不從。於龍曰:「如不教我為先鋒,就撞死於階下!」
韓德見四子皆喪於子龍之手,肝膽皆裂,先走入陣去了。西涼兵素知子龍之名,又見英雄尚在,誰敢交鋒?子龍馬到處,大喝一聲,陣開兩下,紛紛亂走,陣陣倒退,卻被子龍匹馬單槍,往來沖突,如入無入之境。後入有詩贊曰:
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
獨誅四將來沖陣,猶似當陽救主時。
點評:趙雲真是虎老雄心在啊!
七種武器之2——孔雀翎
趙雲的孔雀翎:敏捷的反應
事跡:陳應上馬, 棹飛叉而出。趙雲挺槍出馬,責罵陳應曰:「吾主劉玄德,乃荊王之弟,今輔公子劉琦同領荊州,特來撫民。汝敢迎敵, 即反國之賊也!」陳應回罵曰:「我等只服曹丞相,豈知有劉備乎!」趙雲大怒,挺槍驟馬,直取陳應。應拈飛叉, 縱馬來迎,兩馬相交,戰到四五合,陳應料敵不過,撥馬便走。趙雲追趕。陳應回顧趙雲馬來相近,用飛叉擲來,雲一手綽住。回擲陳應。應急躲過,雲馬到,探手活挾陳應而回,擲於馬下,余軍皆走。
趙范羞慚滿面,答曰:「我好意相待,何無禮也!」遂乃目視左右,有捉子龍之意。子龍已覺,一拳打倒趙范,忿怒上馬,出城去了。
點評:接叉還叉確為經典之作,顯示子龍的反應神速,對暗器也有見數
另外,他告訴所有人:害雲之心不可有.防龍之心有若無
七種武器之3——碧玉刀
趙雲的碧玉刀:碧血的忠心
事跡:子龍喘息未定而言曰:「趙雲之罪,萬死猶輕!」跪在地下,泣曰:「糜夫人身帶重傷,不肯上馬,投井而死,遂推土牆而掩之。所抱公子,身突重圍,凡遇敵軍,與他戰十數番,奪得青釭劍,砍死無數名將軍兵。皆托主公之洪福,幸而得脫。適來公子尚在懷中,此一日袍內無動靜,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視之。阿斗方才睡著未醒。子龍雙手遞與玄德:「幸得公子無事!」玄德接過,擲之於地,指阿斗而言曰:「為汝這孺子,幾乎損吾一員大將!」子龍泣拜謝之曰:「雲雖肝膽塗地,不能報也!」史官有詩曰: 曹操軍中飛虎出,趙雲懷抱小龍眠。無由撫慰忠臣意,故把親男擲馬前。
點評:故把親男擲馬前 確為劉備籠絡人心的表現,但子龍對皇叔的忠誠是被千古傳揚的
七種武器之4——多情環
趙雲的多情環:對百姓和戰友的關懷
事跡:
孔明自覺羞愧,急扶起子龍,執手而言曰:「是吾不識賢愚,以致如此!各處兵將敗損,惟子龍不折一人一騎,何也?」鄧芝告曰:「子龍獨自斷後,某引兵任意先行。子龍斬將立功,驚迫敵人,因此軍資什物不曾遺棄,豈有失軍也?」孔明稱賀曰:「真將軍也!」遂歸本寨,取庫內金五十斤以贈子龍,又取絹一萬匹以賞諸軍。子龍辭曰:「三軍無尺寸之功,某等俱各有罪;若蒙反受其賞,乃丞相賞罰不明也。且請寄庫,候今冬賜與諸軍未遲。」孔明嘆曰:「先帝在日,常稱子龍之德,今果如此,言不謬也。」乃倍加欽敬。
點評:大丈夫心向戰友!
七種武器之5——離別鉤
離別鉤:視死如歸
事跡:(大丈夫得死於疆場者,幸也)
雲曰:「隨騎有馬,借一匹來。」又著二將扶簡雍先去報主人:「我上天入地,好歹尋主母來!如不見,寧死在沙場上矣!」
點評:擁有這一點的將領有很多,但把戰死看作幸事的確不多
大丈夫得死於疆場者,幸也!英雄何懼與世離別!
七種武器之6——霸王槍
趙雲的霸王槍:一身是膽
事跡:卻說曹操在景山頂上,望見一大將軍橫在征塵中,殺氣到處,亂砍軍將;所到之處,威不可當。操急問左右是誰。曹洪聽得,飛身上馬,下山大叫曰:「軍中戰將,願留名姓!」趙雲應聲曰:「吾乃常山趙子龍也!」
點評:子龍一身都是膽,又武藝高強,真霸王槍!
七種武器之7——拳頭
趙雲的拳頭:傲氣
事跡:子龍喝令:「休閉寨門!汝豈不知吾昔日當陽長阪,單槍匹馬,殺曹兵八十三萬,如覷草芥!吾今有軍有將,何以懼哉!」遂撥弓弩手於寨外壕中埋伏,將營內旗槍盡皆倒偃,金鼓不鳴。子龍匹馬單槍,立於營門之外。
點評:傲氣是勇將的勇氣來源,大丈夫為何不能傲呢!
一桿銀槍值一輛凱迪拉克
新快報訊由劉德華主演的古裝大片《見龍卸甲》近日終於通過電影局的內容審查,定於4月3日在內地上映。導演李仁港對影片信心滿滿,認為在片中劉德華出色的表現與宏大的動作戰爭場面一定會讓觀眾眼前一亮,據悉,劇組在各方面精益求精,片中僅趙子龍的一桿銀槍就價值一輛凱迪拉克豪華汽車。
《見龍卸甲》取材於《三國演義》第九十二回趙子龍被困鳳鳴山一節。根據飾演趙子龍的劉德華的提議,導演李仁港將演義上趙雲單騎救主的地點,從長坂坡挪到了鳳鳴山,將趙子龍成名之戰與人生最後一戰融化在一處,意圖完成一個電影化的宿命輪回。除了華仔,還有Maggie Q 、姜宏波、洪金寶、濮存昕、吳建豪、狄龍等實力演員的加盟。
《見龍卸甲》投資1億,作為導演,李仁港認為,古裝片要有古代的美。比方說盔甲武器,它要有粗獷的美,它還應該有很協調的樣貌。據悉,僅作為片中主演道具的趙子龍的一桿銀槍就價值一輛凱迪拉克豪車。李仁港表示創作這個槍的時候運用東方美術式的語言,他有信心當觀眾在影院中看到時一定會為之驚艷「作為趙子龍最重要的武器,我們用一輛凱迪拉克的錢來打造它,我認為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