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找一部很久以前的電影,裡面有個人用鐵手,還記得有什麼旗子當武器,名字忘了
1990年大陸香港合拍電影《江湖奇兵》,又名《江湖揸Fit人》
劇情介紹
高麗國王貢奉大唐皇帝的鎮國之寶——汗血玉馬,不幸途中被江南四大盜屠雄、江鷂子、白玉常
及沈留香搶劫去。四盜因無法分贓,遂決定在賭城「鷹巢」設局,贏者獨占玉馬。消息一經傳出,江湖各路人馬紛紛出動.意欲奪取稀世奇寶。「江湖第一飛刀手」
蕭俊與「美羅剎」羅青青為奪得玉馬串通一氣,繼而又勾搭成奸。賭城幫主施直知道蕭俊飛刀的厲害,為了不使蕭俊影響自己的奪寶計劃,他派「神偷」吳空空前去
盜走蕭俊的飛刀。京城名捕「鐵面判官」金龍山讓
女兒小玉尋找機會進入賭城,小玉因此認識了英俊的俠客林小飛,並與之成為好友。金龍山邀請老友「神兵」穆一奇前來商議奪寶之事。蕭俊發現飛刀被盜後,曾以
重金收買穆一奇為之重新打制飛刀,沒想到遭拒絕。蕭俊隨後請金龍山出面為自己求情。金龍山告訴穆一奇,應給蕭俊打制飛刀,這樣可以「驅虎吞狼」。
穆一奇頓開茅塞。蕭俊得到飛刀後,果然急赴賭城伺機下手。施直見蕭俊來者不善,略施小計企圖阻止他介入奪寶。這時穆一奇趕來,搭救了蕭俊。兩人約好明日賭
城再見。賭局如期開始,施直和江南四盜在賭桌前依次落座。開盤前,已潛入賭場的小玉暗中把一枚磁石偷偷放入盜首屠雄杯中,施直藉此事大肆發揮,離間四盜之
間的關系。四盜不知是計,彼此打得難解難分。小玉趁混亂之機盜走玉馬逃去。施直見狀勃然大怒,率眾打手追殺小玉。途中,小飛和穆一奇及時趕到,雙方混戰了
一場,施直被殺。「關西武林」盟主方子敬率人假扮迎取玉馬的大唐官兵,不費吹灰之力從小玉手中騙走玉馬。小玉和眾豪傑終於知道上當了,他們再闖方子敬的老巢「廢城」奪寶。方子敬擺定「五行旗陣」欲與前來奪寶者一決勝負,蕭俊及白小飛不敵,雙雙敗死犧牲。關鍵時刻,金龍山率領朝廷兵馬殺至「廢城」,一場更大的血腥戰斗又開始了。
『貳』 跪尋80年中港合拍的超經典恐怖片《畫皮》
題記:尋找中國電影界唯一消失的電影:70年代末由中港合拍並於80年代初在內地和香港兩地公開放映的經典電影《畫皮》<08版畫皮br /> 特別提示請注意: 1.非香港鳳凰影業公司1965年朱虹版的《畫皮》 2.非1993年由鄭少秋、洪金寶等人主演的《畫皮之陰陽法王》 為了尋找這部電影,本人花了五年的時間,找遍了全國各地所能遇見的所有影音專賣店,均沒有找到這部片子。並且在網路上尋找,觀瀾版畫原創產業基地也是無影無蹤,只是找到了一群和我一樣的影迷朋友留下的報憾感言。想想社會已經發展到今天這樣的高度信息爆炸時代,居然這部片子能人間蒸發,一是感覺太不可思議了,二是感覺有些悲哀。。。 80年代初,還是我小的時候,那時候在大人陪伴下看了這部片子,因為害怕,大部分內容都捂著眼睛沒敢看,現在回想起來那部片子的故事情節編排、電影色彩的運用以及音效做的太好了了,真是一部難得一見的好片子,如果這樣的電影在中國電影界消失,簡直太可惜了!! 據我一個朋友講:80年代初在大陸公映的中港合拍的《畫皮》這個電影拷貝在中國電影檔案館的確有,但是被禁播了.(就算是這樣,那麼我們可以分析,當初是中國大陸和香港公映的片子,拷貝應該發行了不少於幾十個,難道就沒有一個流傳出來嗎) 如果真象有些網友說的那樣,這部片子被禁放了,那麼社會發展到了今天,許多被視為國舊版畫皮1965家機密的文件都被解密了,難道一部電影都不能解禁嗎?建議廣大網友能積極呼籲一下,並希望各有關部門和相關人士能與時俱進,盡快將這部經典老電影呈現給廣大期盼它的廣大影迷們!! 以下附部分網路對這版《畫皮》留言: 留言一: 大陸1979年播放過的電影《畫皮》早被禁播,所以市面上根本沒有!!剛剛粉碎四人幫後不久,大陸放映的第一部恐怖片,是由中港合拍的電影《畫皮》。由於製作精美,音效逼真,心裡恐怖程度非常高,造就了這部電影在大陸放映嚇死人不少人,於是後被大陸和香港禁播,電影拷貝一直被嚴格控制,禁止市面流通,所以目前所有可以下載的電影《畫皮》,都是所謂的假《畫皮》,都不是我們期待的那個《畫皮》!!要想看到真正的《畫皮》,必須要通過中國電影檔案館的熟人才能被看到,但是由於都是電影拷貝.根本無法借出,只能在那裡看,本人就在那裡通過朋友看過,確實很恐怖,就和現在的優秀恐怖電影相比較,那個版本的畫皮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但願這樣的電影精品能早深圳觀瀾版畫日解禁,讓廣大生於80年代之前的人能夠重溫當初捂著眼睛偷偷看的那個《畫皮》... 留言二: 小時候和父母一起去露天電影院看過,因為聽說挺恐怖,就一直多在媽媽的懷里,不過一到關鍵鏡頭,眼睛就被媽媽捂住了,所以沒什麼感覺,普通的古裝片而已,呵呵。 留言三: 我30歲,想不到許多年以後,還有這么多的《畫皮》影迷。我是出生在70年代末的,我看畫皮的時候應該是七、八歲左右,也就是說真正的經典《畫皮》應該新版畫皮在線觀看是80年左右的。因為年代已經很久了,我也是依希記得當年的畫面。最恐怖觀瀾版畫基地地址的畫面莫過於那畫皮鬼吐血到那掛在門上的寶劍了,還有就是走到卧室,那掛簾自動打開,然後就挖心了。那時,我是在我們鎮上的電影院看的,我沒錢買票,只能在大門的小孔上看,電影院裡面不時傳出陣陣驚叫聲。回家的時候,路很黑,我又想起那些畫面,怕得不得了,跑著回家,還摔倒了,膝蓋上都劃破流血了。所以這個經歷我是記憶猶新的。回想往事,回想童年,真的很有意思。聽說這電影嚇死過人,現在想起來,俺還沒有被嚇死,但當時腦細胞應該嚇死了兩千萬個了。明明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鬼怪,但心裡卻還是很怕。信者有,不信者無吧。 留言四: 我看過八十年代的《畫皮》,真的是很恐怖!我看的時候才七八歲,但我還是依稀記得。最開頭好像是一群人追一個女孩子。那個女孩子就是鬼怪變的。王生見她漂亮,便把她帶回家中。最恐怖的是那個王生知道那個女孩子是鬼變的後,在房門上放了一把寶劍,被那個鬼噴了一口血,便失去保護的作用了。那個鬼走進房後,門簾自動打開了。還有挖心的那一段,是高潮!那個鬼怪化作一片烏雲想追跑,好像是給一個道士扔了一把劍過去,把它刺了下來。那個鬼死後便留下了一件衣服和一顆心!現在我想找來看,但一直找不到。真可惜,那真是一部經典的恐怖片,現在的恐怖片都比不上八十年代的《畫皮》恐怖!! 留言五: 我就是因為很小的時候看了這部片子,回到家WC看到面前一個紅色水桶,從此以後看到紅色就反感,拒絕用紅色的東西穿紅色的衣服 留言六: 我哥哥看過,我居然由於睡覺了沒有看。。。好後悔啊。。。以後再也沒有重新上1980版畫皮映過咯。。。一次錯過,竟成為一生永遠的痛。。。。 留言七: 我看的也是露天電影,80年代初,我大概才六歲,想起來我爸媽真膽大呀!居然就帶我去了!不但是露天電影,而且是在雨後的傍晚!而且是在幽暗的公園(北京的地壇公園啊)里放!!嗚嗚~~~我是經受住了考驗~~~健康成長到現在~~~ 留言八: 應該是很恐怖的,我學齡前在鄉下看的露天電影,到現在還記得裡面的一個鏡頭:從外面看,窗里點著燈(那時是紙的窗紙,所以比較透),裡面的女人慢慢撕下自己的皮,拿起一支毛筆,對著臉皮畫啊畫啊..... 留言九: 我依稀記得那個女鬼是把男主人公的心挖出來吃掉了。後來男主角的夫人找到一個邋遢的和尚幫忙除掉了女鬼。之後和尚嚼了幾口饅頭非要那個夫人吃掉,還不準吐。夫人沒辦法只好吃掉,又忍不住惡心,回家後對著丈夫的屍體狂吐。結果,竟然吐出了一顆人心,並長回到男主角的心窩。自然那個男的就復活了,大團圓結局嘍。可惜現在網上根本找不到這個片子,有的大部分都是王祖賢的那部《陰陽法王》。 留言十: 這輩子看到的第一部恐怖片,關鍵時刻的時候眼睛被捂住了,只記得那鬼好似京劇臉譜,別的沒印象了... 留言十一: 相信凡是看過80年左右大陸公映《畫皮》的人,再看之後不管是國內外拍的恐怖片都會覺得小兒科了,的確是夠味...
『叄』 香港與大陸合作過哪些電影,電視劇,一起上過哪些綜藝節目
三十年大陸和香港電影合作(2009-04-30 21:36:55) 標簽:娛樂 相濡以沫,共創輝煌
—— 淺談改革開放三十年大陸和香港電影合作
從1978到2008,從《少林寺》到《梅蘭芳》,大陸和香港電影的合作己成功走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風雨歷程,此間,兩地影人精誠合作,攜手奮斗,為中國電影的壯大發展寫下了精採的篇章。在這三十年中,兩地合拍片見證了中國電影的蓬勃發展。那麼,就讓我們帶著喜悅與激動來回顧這一段歷史。
70年代末,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佛下,香港影人著到了希望,懷著一顆赤子之心,他們回到內地發展祖國的電影事業.香港的張鑫培導演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由他執導的電影《少林寺》是華語動作片的經典之作,該片不僅憑借原滋原味的少林寺場景和少林功夫深深吸引了兩岸三地的觀眾並取得了巨大成功,還開創了兩地電影合作的先河。自此以後,香港武術電影開創了一條新路,那就是:與內地科班武術演員合作,利用祖國大好河山為背景來拍攝動作電影。後來徐克和李連傑的合作與《木棉袈裟》《新龍門客棧》中的美麗的內地風光都證實了這一點。
歷史車輪依舊前進,兩地合作更為深入,80年代初,歷史題材影片進入兩地合拍片領域,香港影人李翰祥不顧台灣當局的阻撓,冒著失去台灣市場的危險,毅然回到大陸拍片,其作品《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獲得了巨大成功。它不僅使香港演員梁家輝成為香港金像獎最年輕的影帝,使劉曉慶成為在香港最具知名度的大陸影後,還使一部分人了解那一段中國屈辱的歷史。但該片更大的價值是:他喚起了全體中國人的歷史認同感,這說明兩地影人的心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
80年代正是香港電影新浪潮興起的時候,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嚴浩的《似水流年》就是其中代表作,該片的女主角——內地的斯琴高娃以其精湛的演技獲得了香港觀眾的認可,並摘取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後桂冠,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史上的第一位內地影後。歷史是這樣奇妙,2008年斯琴高娃憑借《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再度獲得此項殊榮,該片的導演許鞍華也是是香港電影新浪潮導演之一,這位導演在80年代也曾與內地合拍《投奔怒海》。可以說,他們是兩地合拍片發展的見證人。
到了90年代中期,兩地合拍片合作的領域慢慢擴大,文藝片,喜劇片相繼進入合拍領域。兩地合作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內地電影製片廠開始直接參與合拍片製作。其中,由北京電影製片廠與香港嘉禾電影公司合拍的《霸王別姬》最為成功,北影廠提供戲台,服裝等資源,而香港利用其好萊塢式的運作,強強聯手,製作出了這一部不朽的華語電影巨作。此外,來自兩地優秀演員鞏俐,張國榮的加盟更是為影片增色。但該片的更大意義在於:來自香港的中國演員張國榮把一位中國的京劇表演藝術家的戲劇人生演繹得生動傳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京劇文化。該片在戛納電影節上大放異彩,勇奪金棕櫚大獎,為華語影片增光,更向世人昭示了兩地影人齊心協力製作優秀華語影片與利用電影傳播中國文化的決心。
97金融危機後,香港電影進入小段低迷期,但此時合拍片出現新亮點。那就是越來越多的港片有內地演員的身影,這些內地演員逐漸成為主角。越來越多的內地導演如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大膽啟用香港演員並使之融入內地電影。此時,一部分觀眾提出疑問,如內地演員與香港演員的表演方式能否和諧?港片風格是否能適應大陸?
但歷史告訴我們,合拍片依然在壯大發展,也越來越收到觀眾喜愛並成為華語片主流。潮流不可逆。2002年,《英雄》橫空出世,取得了票房的巨大成功,成為美國外語片票房史上的第三名,更開創了中國式大片的輝煌。在接下來的幾部票房過億的大片中,如《天下無賊》,《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投名狀》,《赤壁》,幾乎無一不是合拍片。這些影片由最初的叫座不叫好到今天的藝術與商業並重,走過了一條艱辛的探索之路。
今年是香港回歸十一周年,我們欣喜的看到:香港影人的歸屬感越來越強。在電影《老港正傳》中我們看到了香港人民的愛國熱情。台灣導演吳宇森更是坦言拍攝《赤壁》就是要想外國人展示我們優秀的文化。在最近的合拍片中更不乏這類影片。例如陳凱歌的《梅蘭芳》,這部電影融合了中國元素,展示了梅蘭芳先生傳奇而又偉大的一生和其滿腔的愛國熱情。我們相信還會有更多優秀合拍片和觀眾見面。
兩地合作走過三十年,其成功原因有很多。港片有成功的商業運作和海外票房號召力,內地片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場景。香港導演更為迎合觀眾欣賞口味,內地導演更注重影片的藝術性。香港劇本更為時尚,內地劇本更為深刻。香港演員更為職業,內地演員更為專業。這是兩地優勢,但我們把兩者完美的結合起來,那麼華語片將會走向一個新台階。當然這期間合拍片也曾遭受質疑,一度口碑很差,一度讓觀眾對中國式大片失望。但近兩年來《投名狀》和《赤壁》接連取得票房和口碑上的雙贏讓我們看到合拍片的遠大的發展前景。
當然,合拍片的成功離不開祖國大陸的支持。2004年大陸與香港CEPA協議的簽訂更是為合拍片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在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的今天,兩地影人更應該團結起來一同救市,只有攜手共進,才能成就中國電影的百年夢想!只有合作,中國電影才能屹立於世界電影之林!總有一天我們可以驕傲的說我們中國人有自己的電影產業,我們中國人可以拍出比好萊塢更好的電影!
改革開放的三十年是中國電影蓬勃發展的三十年,是合拍片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三十年。大陸和香港的電影合作像其他的合作一樣為祖國的建設作出了偉大貢獻。我們相信,在今後的日子裡,大陸和香港的電影人必將執子之手,相濡以沫,共創輝煌!
『肆』 內地和香港合拍的電影有哪些
太多了,不計勝數
經典的有
背靠背,臉對臉
秋菊打官司
小武
大紅燈籠高高掛
活著
東邪西毒
新龍門客棧
功夫
陽光燦爛的日子
南海十三郎
變臉……
近年的《樹大招風》《湄公河行動》《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美人魚》都是
『伍』 幫找一部國產的電影.很搞笑的.不知叫什麼名
香港和內地合拍的一部電影
古裝喜劇片《真假大夫》(港名《神醫》)
真假大夫 1998 Real Doctor Or Not
導 演:劉國輝 編 劇:黃百鳴 杜國威 主 演: 陳怡芳 伍詠薇蔡少芬 張達明 徐錦江 高林生 陳怡芳 上 映:1998年地 區:中國香港 顏 色:彩色類 型:劇情片
內容:
富商千金杞子因鍾情於杜仲,為免嫁於他人,假扮啞巴,家人四處找尋名醫:樵夫田七常醉打妻子,時逢羅府家僕來找尋名醫,其妻為報復,說田七是個能醫百病的高人。管家不虞有詐,將田七帶回了羅府。精於醫術的杜仲為親近杞子,便假扮成田七的隨從入府。一時間,真大夫、假大夫,匯聚一堂,真假難辨......田七與妻子當歸能否和好如初?杞子與杜仲有情人能否終成眷屬?
『陸』 內地港台所有的清朝電視劇和電影
《雍正王朝》(1994)《鐵齒銅牙紀曉嵐》《宰相劉羅鍋》《XX微服私訪記》《李衛當官》《康熙王朝》《躍龍門》《神醫喜來樂》《鹿鼎記》(各種版本,電影、電視都有);港台:李連傑《黃飛鴻》系列、《洪熙官》《書劍恩仇錄》《方世玉》《武狀元蘇乞兒》《金枝欲孽》李翰祥《。。。》(圓明園?80年代初陸港合拍,劉曉慶、張鐵林、梁家輝)邱淑貞艷情慈禧秘史系列。。。不勝枚舉。當然,瓊瑤劇《還珠格格》也在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