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香港電影 » 劉德華電影失孤獲華表獎
擴展閱讀
色情微電影全集 2025-04-27 05:48:17
於謙王寶強什麼電影 2025-04-27 05:35:14
流氓戰爭電影正片 2025-04-27 05:35:13

劉德華電影失孤獲華表獎

發布時間: 2025-01-28 06:27:52

⑴ 華語十位最頂層的男演員,星爺排第四

華語娛樂圈非常輝煌,從最早的70年代起,一直到現在,下面就來看看華語十位頂級的男星。

10:梁家輝

梁家輝,1958年2月1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中國香港男演員、歌手。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

2004年第23屆憑《大丈夫》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2005年12月,前往南極考察成功而返,成為首位登陸南極的亞洲藝人。2006年憑借《黑社會》獲得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2010年,參演由徐克執導的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2013年憑借《寒戰》第四次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2014年參演3D版《封神榜》。

9:梁朝偉

梁朝偉(1962年6月27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台山。自小父母離異,家境貧寒。15歲輟學,曾先後當過報童、會計,賣過電器。梁朝偉和妹妹由母親獨自撫養成人。在好友周星馳介紹下,1982年無線電視藝員練習班,成為一名電視演員,1983年畢業於香港無線電視台第11期藝員訓練班。[1]

梁朝偉一開始主持兒童節目《四三零穿梭機》節目。不久轉入話劇組。拍劇集《香城浪子》、《鹿鼎記》、《楊家將》、《新紮師兄》、《倚天屠龍記》、《絕代雙嬌》、《挑戰》、《大運河》、《俠客行》等。等電視連續劇逐漸出名,但他並不挶限於喜劇片,在之後的《悲情城市》(1989)、《喋血街頭》(1990) 等電影的表演中有多面表現。

8:劉德華

劉德華(Andy Lau),1961年9月出生於中國香港,中國知名演員、歌手、詞作人、製片人、電影人,影視歌多棲發展的代表藝人之一。

1982年以全優成績畢業於TVB藝訓班簽約出道,同年憑《獵鷹》走紅,1983年主演《神鵰俠侶》在香港創62點收視紀錄,後因拒簽五年長約被TVB雪藏。1982年初涉影壇,相繼主演《投奔怒海》、《法外情》、《天若有情》、《暗戰》、《無間道》、《盲探》等電影。

1990年憑專輯《可不可以》走紅歌壇,演唱過《忘情水》、《中國人》、《冰雨》等歌曲。1991年創辦電影公司,2005年發起亞洲新星導計劃,其出品電影《香港製造》、《瘋狂的石頭》、《桃姐》等受到關注。2005年成為華語電影傳媒大獎中國電影百年形象大使,2006年獲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最有貢獻電影人大獎。演藝事業外,劉德華熱心公益慈善,1994年創立「劉德華慈善基金會」,2000年被評為「世界十大傑出青年」。2015年參演電影《我的特工爺爺》和《解救吾先生》。2016年6月24日,憑借《失孤》獲得第16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

2016年7月1日,劉德華獲頒銅紫荊勛章。

7:李連傑

李連傑,1963年4月26日生於北京,華人新加坡籍電影演員、功夫明星、武術家、慈善家、企業家。

1975年至1979年連續五年獲全國武術全能冠軍,1982年主演電影《少林寺》使其知名度提升,1991年後的《黃飛鴻》系列成績不俗,塑造出了方世玉、張三豐、霍元甲、陳真、令狐沖等經典角色。1997年後到美國好萊塢發展,期間主演了《致命羅密歐》、《龍之吻》、《敢死隊》1、2、3等多部大片。

2013年獲得」中華武術30年最具武術影響力人物 「稱號

6:周潤發

周潤發(Chow Yun fat),1955年5月18日出生於香港南丫島,籍貫:廣東開平。中國影視演員、攝影家,國家一級演員。

1974年畢業於TVB藝員訓練班,主演了《網中人》《狂潮》、《上海灘》等20餘部劇集。1976年初涉影壇,在80年代憑《英雄本色》、《賭神》等電影在香港電影鼎盛時期開啟了槍戰片、賭片等類型片先河,成為香港「暴力美學」風格電影的代表人物。90年代與成龍、周星馳並稱為「雙周一成」。1995年遠赴好萊塢發展。主演了《安娜與國王》、《卧虎藏龍》等多部不同風格的電影,曾兩次擔任奧斯卡頒獎嘉賓。1999年在洛杉磯中國城「中央廣場」留下手印,2000年獲法國多維爾亞洲電影節特別成就獎,2004年憑《喋血雙雄》等影片中塑造的槍手形象成為全美最多人收藏其DVD的男演員前三名 。2005年被香港網民評為「經典電視劇小生」第一名;2007年獲美國AZN電視台 「亞洲卓越獎頒獎禮」終身成就獎 。

此外,周潤發還熱衷於公益事業,2000年被美國《時代》周刊選為七位「地球名人英雄」之一, 2003年獲頒特區政府銀紫荊星章,同年, 其奮斗歷程被寫入香港啟思出版社出版的中學一年級語文課本 。成為首位被列入中學教科書的演藝界人士。

5:成龍

成龍,1954年4月7日生於香港中西區,祖籍安徽蕪湖,國家一級演員,大中華區影壇和國際功夫影星。他擅長功夫片,電影的諧趣風格及袁和平設計的活潑靈巧兼具雜耍性的武術動作,其主演的電影全球總票房已經超過200億元。

1960年進入中國戲劇學校學習戲曲,以武師身份進身電影圈。1978年成龍拍《蛇形刁手》和《醉拳》走紅。1994年,主演的電影《紅番區》在美國公映後大受歡迎,使其成功打入好萊塢。1997年香港回歸,江澤民在宴會上敬酒時稱成龍為「大哥」,從此「大哥」的稱呼成為了成龍的代名詞。2006年入選《福布斯》雜志評出的「十大慈善之星」。2007年,成龍被韓國民眾選為代表「中國大人物」之一,僅次於毛澤東、鄧小平,高居第3名。2012年8月24日 《紐約時報》評選出史上20位最偉大動作巨星,成龍榮登第一位。2013年,成龍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2014年,成龍再次當選為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成龍與周潤發、周星馳、並稱「雙周一成」。

2016年8月30日,成龍獲奧斯卡終身成就榮譽獎,系首位獲獎華人。

4: 周星馳(Stephen Chow),1962年6月22日生於中國香港,華語喜劇演員、導演、編劇、監制、製片人、出品人。

因其獨特「無厘頭」(毫無邏輯)的個人演繹方式;透過他的喜劇影視作品,並被香港及海外的廣泛華人接受,聲名甚至遠達北美地區。其代表影視作品有《唐伯虎點秋香》、《大話西遊》、《國產凌凌漆》、《食神》、《喜劇之王》、《逃學威龍》等。2003年當選《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並獲選成為「亞洲英雄」的封面人物。2004年《功夫》創下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華語電影票房紀錄,並被《時代周刊》評為「2005年十大佳片之一」。

2013年執導的《西遊降魔篇》創華語片新記錄,成為全球最賣座的華語電影;同年當選廣東省政協委員。

2015年執導的科幻電影《美人魚》;因《功夫》上映十周年,數字修復版《功夫3D》於2015年1月15日重登大銀幕。

3:張國榮

張國榮(Leslie Cheung,1956年9月12日-2003年4月1日),本名張發宗,大中華地區歌壇和影壇巨星,出身於香港的著名歌手、演員、唱片及電影監制、大中華地區擁有廣泛的影響力、演藝圈多棲發展最成功的代表之一,是1980年代香港樂壇的天皇巨星之一。曾擔任唱片監制、演唱會藝術總監和排舞師、配樂、電影編劇、電影導演和電影監制。

1978年開始參演電視劇,在《我家的女人》中展現細膩的表演風格。80年代後期將事業重心移至影壇,成功詮釋了寧采臣、旭仔、程蝶衣、歐陽鋒等不同類型的角色。1991年憑借《阿飛正傳》當選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1993年主演的《霸王別姬》是中國電影史上首部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電影,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 ,他亦憑此片受到國際影壇的廣泛關注,獲得日本影評人大獎最佳男主角獎以及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特別貢獻獎。1993年擔任東京國際電影節評委;1998年成為首位擔任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委的亞洲男演員 ;2005年入選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2010年入選美國CNN評出的「史上最偉大的25位亞洲演員」。

2003年4月1日晚上6時43分,張國榮抑鬱症發作從香港文華東方酒店二十四樓墜樓,緊急送往瑪麗醫院,經醫生檢驗入院前已死亡(18時45分),瑪麗醫院於19點06分宣告搶救無效,終年46歲。

2:許冠傑

許冠傑1948年9月6日出生於廣州,香港歌手、演員、音樂人,音樂創作人,在香港樂壇被尊稱為「歌神」、「香港流行音樂祖師」和「廣東歌鼻祖」。主演的電影《鬼馬雙星》票房破了香港電影的最高記錄。電影《半斤八兩》位列上世紀百大港片第二位。電影「最佳拍檔」系列是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系列電影。

1:李小龍

李小龍(Bruce Jun Fan Lee,)原名李振藩,194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他是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UFC開創者、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演員。

1962年李小龍開辦「振藩國術館」,1967年自創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逝世享年33歲。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補拍版《死亡游戲》的開映日6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7月8日為錯誤翻譯)。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20周年紀念鈔票,好萊塢名人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同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1998年11月,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1999年《時代周刊》列出20世紀英雄與偶像人物名單,李小龍與英國已故王妃黛安娜、美國總統肯尼迪等一同上榜。 由香港七家電子傳媒聯合舉辦的「世紀娛樂風雲人物選舉」,李小龍榮登「娛樂風雲人物榜」首位。2000年,美國政府宣布發行一套《李小龍誕辰60周年紀念郵票》,這是繼瑪麗蓮·夢露和007後第三位獲此殊榮的藝人,也是華人第一人。2003年美國《黑帶》雜志推出李小龍逝世30周年紀念專輯「李小龍對美國武術界的恆久影響」。2008年11月,全球最大的李小龍紀念館於在其祖籍順德均安鎮開幕,總用地面積3.7萬平方米。

⑵ 電影《失孤》中劉德華的表演有多驚艷

《失孤》是根據拐賣兒童案例改編的一部電影,該電影由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等主演。劉德華在電影中飾演雷澤寬,他的兒子在兩歲的時候走丟了,於是他開啟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劉德華不愧為演藝圈的大咖,他在影片中展現了教科書似的演技。

1,劉德華向觀眾展現了一個尋找丟失兒子的父親的真實狀態

曾經有一位導演說劉德華演不了農民工似的角色,可是在《失孤》這部電影中劉德華演繹的就是農民工的角色,而且是一個失去兒子的農民工。他憑借《失孤》這部電影獲得了第16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這就是對他演技最好的證明。

⑶ 劉德華拿過影帝嗎

1、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
劉德華目前共獲得三次金像影帝桂冠,分別是:2000年《暗戰》、2004年《大隻佬》、2012年《桃姐》。
2、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
目前為止,劉德華共獲得兩次金馬影帝,一次是2004年《無間道3》,另一次是2011年電影《桃姐》。

5、香港金紫荊影帝(2008年停辦)
劉德華憑借在自己第一百部電影《阿虎》中的精彩表現於2001年獲得金紫荊影帝,金紫荊獎於2008年正式停辦。
3、中國電影華表獎影帝

2016年,劉德華憑借電影《失孤》獲得華表影帝,這是港台明星中的第一人。

4、台灣表演藝術金龍獎(停辦)

1988年,劉德華憑借電影《旺角卡門》獲得首屆台灣金龍獎影帝,可惜的是金龍獎舉行了一屆就停辦了。

⑷ 劉德華獲得過幾次影帝

截止到2018年10月,劉德華得過兩次台灣金馬獎影帝,三次香港金像獎影帝。並且還是華表獎上唯一一個來自香港的影帝。

2000年憑借警匪片《暗戰》獲得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2004年憑借警匪片《無間道3:終極無間》獲得第4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

2004年憑借《大隻佬》,大陸片名《大塊頭有大智慧》獲得第二十三屆金像獎影帝 。

2006年獲得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最有貢獻電影人獎。

2011年主演劇情片《桃姐》,並憑借該片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4)劉德華電影失孤獲華表獎擴展閱讀:

劉德華(Andy Lau),1961年9月27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籍貫廣東新會,華語影視男演員、歌手、製片人、作詞人。

劉德華出生於香港新界,在家中排行老四,幼時隨家人搬到了九龍鑽石山的木屋區居住,並和姐弟一起幫助家裡打理賣稀飯的生意。

1973年,劉德華隨家人搬入香港藍田邨第15座14樓 。劉德華從黃大仙天主教小學畢業後升讀可立中學。在可立中學讀書期間,劉德華積極參加校內學校劇社的表演,在老師杜國威的指導下學習戲劇方面的知識。

此外,他還參與包括編劇在內的幕後製作。劉德華在中五會考獲得1B3D2E(中文讀本A)的成績。中六上學期後,他到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的藝員訓練班受訓,從而開始了演藝之路。

⑸ 《失孤》是什麼電影

《失孤》是2015年的華誼兄弟製作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由彭三源自編自導,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一路上雷澤寬歷經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航儀繼續自己的尋子之路。該影片於2015年3月20日上映。

劇情簡介

一個兩歲的孩子雷達在1998年的某一天走失,父親雷澤寬(劉德華飾)從此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尋子之路,途中歷盡艱辛,偶然遇到了四歲時被拐的修車小伙曾帥(井柏然飾),兩人一同踏上尋親之路,僅一次修車經歷讓兩人結識,在了解到雷澤寬的尋子歷程之後,曾帥不僅沒有收取修車費用,更與雷澤寬一起踏上尋親之旅,途中兩人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誼。

角色介紹

雷澤寬 演員劉德華

一位尋子十五載的農民父親,十五年尋子,痛苦而冷靜、倔強又善良。有一個隨身攜帶寸步不離的斜背袋,他的背包里全是兒子及其他小孩的尋人啟事、身分證明文件及少許零錢,已是他擁有的全部。

曾帥 演員井柏然

四歲時被拐的修車小伙,在了解到雷澤寬的尋子歷程之後,曾帥不僅沒有收取修車費用,更與雷澤寬一起踏上尋親之旅,途中兩人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誼。曾帥是個摩托車修理工,不僅會騎摩托車,還會修理摩托車。

獲獎記錄

第16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劉德華獲獎。優秀故事片獎,《失孤》獲獎。

第13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井柏然獲獎。最佳編劇獎,彭三源獲獎。

劇本創作

《失孤》是女導演彭三源的銀幕處女作,劇本參考多個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華仔飾演的雷澤寬尋子15年的故事。之所以取這個片名,一方面,自計劃生育以來,許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若孩子丟了,對家庭和孩子雙重來說,就是失去和孤獨;另一方面,「失」和「孤」也蘊含著哲學上的一種辯證思考。

幕後花絮

電影主題曲《回家的路》同時也是2015羊年春晚的主題曲,劉德華在春晚現場獻唱。

電影拍攝時發布了一則以「春運回家」為主題的公益廣告引發強烈關注,華仔在廣告中提醒家長們在「回家路上照看好自己的小孩」,並深情祝願大家春運回家「一路平安順利」。

為了真實呈現雷澤寬的尋子路,《失孤》劇組轉戰五省市的十餘個縣市,翻山越嶺深入山村。其中鐵索橋的部分最是辛苦,劇組從駐地出發到拍攝現場需要耗費四個半小時,僅拍攝兩個小時就必須返程,一路辛苦。

失孤原型

郭剛堂,山東聊城人,電影《失孤》中劉德華扮演角色「雷澤寬」的人物原型。一位為尋找被拐18年的兒子而跋涉40萬公里長征的父親。

⑹ 劉德華真情演繹的電影《失孤》你看完有什麼感想嗎

《失孤》獲得了華表獎最佳男演員獎!能夠說成劉德華扛起了這部影片!沒有劉德華換一個男藝人壓根拍出不來那樣的實際效果!劉德華用這部影片來號召全社會發展關心被拐賣兒童教育意義和法制宣傳是他結拍這一部劇的初心!另外劉德華的頂峰表演令人忘記了曾為視作一輩子的超級偶像標志,走在路上實拍視頻別人都根本沒認出來它是劉德華!這也是劉德華最在乎的地區。

常常見到這類影片或是新聞報道,我內內心是充斥著怒氣和不甘心的,為何?為何?為何?這些個人販子有一天也終究會變成人父初為人母,難道說她們就不怕被拐跑的是自身的孩子嗎?難道說她們就確實不害怕遭受惡報嗎?見到一篇新聞報道說一對父母在討回被拐跑的小孩子時,錯手將人販子擊敗,該怎樣處理。

我也不知道那對父母經歷了哪些,也不知道她們會遭受如何的處理,但我認為這就是這些人販子的惡報,實在是咎由自取!影片的內容體現的便是這類安全事故家庭所歷經的全部艱難和聲嘶力竭的痛楚,真心實意期待千萬別產生那樣的事了,真心實意期待每一個家庭都能聽見孩子的歡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