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台灣有哪些小吃
台灣小吃很多種,像是阿扁鴨、蚵仔煎、甜不辣、珍珠奶茶、芒果冰、胡椒餅、葯燉排骨、肉圓、大腸米線、淡水的「老天祿」,基隆的「鼎邊銼」,台中的「太陽餅」,嘉義的「雞肉飯」,高雄的「山河肉」,台南的「黑橋香腸」等等。
<br>如果了解的人才知道這其中的美味,北方人口味都比較中,那就在吃的時候放多點辣椒就好了。
台灣小吃多采多姿
捷旅網 2006-3-25 來源:
台北市位於台北盆地中部,是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台灣島上的第一大城市。
台北地區,原來是一片沼澤密林。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者後,實行"寓兵於農"的政策,派兵到這一帶墾荒。1708年,福建人到此建立了村莊,15年後出現了城鎮。清光絡元年,欽差大臣沈葆楨在此建立了台北府,統管台灣行政,從此有了"台北"這個名稱。
台北市還是台灣北部的游覽中心。距台北市16公里的陽明山,是台灣著名風景區之一,一年四季,陰晴兩霧,景象萬千。
陽明山溫泉,同北投溫泉和台南關於嶺溫泉、洹春半島的四重溪溫泉,並稱為自灣四大溫泉。台北市又是台灣的飲食中心。
單講小吃,可謂精華營萃,多彩多姿。茲舉幾例:
大橋肉棕
台北市延平北路三段,"仙樂斯"舞廳一旁,每當華燈初上,就可以看到由兄妹三人經營的"大橋肉棕"。小攤前食客不斷,大籮筐里上千個肉棕,一晚上必定售光。大橋肉棕有三十多年的歷史,它餡香米懦,既不硬生,也不軟斕如泥,蒸制約火候恰到好處。一個肉棕售價是台幣80元,製作時要五花肉一塊,栗子一個,蛋黃半個。主要是靠五花肉提味,精選的肉料經過作料腌漬,再經炸、鹵等工序,肥腴酥香。再將糯米用醬油及各種風味調料一同炒,待半熟時再包上棕葉紮好蒸熱。
棕葉分兩層,內層是竹葉,外層是做斗笠的桂竹爭籀,通常可以連續使用數次,並有特殊的香氣和保溫效果。棕於用的甜辣醬是獨家配製,咸甜適度,麻而不辣,在熱騰騰的內棕上淋明汁,立即散發出誘人的香氣,連吃兩個,再來碗貢丸場,就頂上一頓夜餐了。
排骨湯
位於台北市長沙街和貴陽街之間的祖師廟並不很出名,可"排骨大王"鄭有進在廟口出售的排骨湯,卻名間遐爾,近悅遠來。選用新鮮整齊的排骨,先煮去血水,斬成小塊,再將鮮脆的大白蘿卜切成塊,與排骨一起用文火慢煮。幾個鍾頭之後,清澄的排骨湯才算烹製成功。排骨軟攔不糜,蘿卜透明似玉,精華盡在湯中,輕啜一口,那清香的原味,不油不膩,清香鮮爽,十分愜意。
喝排骨湯,鹵肉飯和鵝卷是最佳的配搭。鹵肉汁配製獨特,僥在飯上並無膩嘴的感覺。剛剛炸出的幾卷,外表是金黃色的豆腐皮,酥脆爽口,裡面是鷂肉丁、洋蔥,香軟適宜,再蘸點甜辣醬,煞是過癮。小菜是當令蔬菜:紅皮菜、茄子、皇帝豆、菜脯蛋、糖酷排骨,任顧客選桃。
紅燒鯧
鰻魚外表呈鐵灰色,長達1米以上,重達5一6公斤,屬深海魚類。一般家庭買得海鰻後,多以麻油、老羌煮之,是容易上火的補品,並非人人都能領受。講究的吃法,以福州菜中的"紅糟鰻"最為美味。具體做法是將鰻切成半個巴掌大小的塊狀,用紅糟腌後炸酥,再加蔥羌,用醋、醬油加包心菜同煮,熱後漏點米酒就行了。
台北蘭州街的阿娥師傅,經營小吃幾十年,她將福州的作法以改良,自創的"紅燒鰻"很受人們歡迎。阿娥把炸過的鰻瑰.加上當歸、枸杞之類中葯補品,細火'憬肫,湯汁呈琥珀色,上面泛著燜熟的枸杞粒,清香甘美。在嚴寒的日子,來兩碗熱騰騰的紅燒鰻,妙不可言。到了夏天,它一樣受歡迎,食後不會有口乾舌燥的感覺,大概是不放味精,又加進了枸杞的緣故。光顧阿娥師傅攤位的,大都是普通勞苦大眾,來碗90台幣的紅燒鰻湯,再加上一碗50台幣的炒米粉,就夠一頓午餐了。
胡椒餅
圓鼓鼓的胡椒餅,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樣辣,樣子也不起眼,但對一些嗜吃辛辣而又懼怕夏日天氣炎熱的食客來講,胡椒餅可算是暑天中一款可口的點心。
胡椒餅的"內容"很簡單,鮮香的蔥花,細斬細切的火腿肉,調成咸中帶甜的味道,再摻上一定量的胡椒粉和香聒。外皮除了像一般水煎包的"發面"之外,還要另外加進點"油酥"(即用豬油和成的面團),以使餅面不過份酥脆,又不會老硬難咬。烘爐是一個倒扣著的大水缸,底下挖個洞,洞放塊鐵板,水缸外套上一隻大油漆桶。烤制方法是用木炭把爐子僥熱、鐵板僥紅,取出炭火後把餅貼在缸壁上,經過十餘分鍾,陣陣香氣撲鼻,胡椒餅呼之欲出了。台北市萬華戲院巷口的胡椒餅攤,是三代傳承下來的,很有些名氣,每個胡椒餅售價台幣印元。不少到萬華戲院看晚場電影的人,都要到這里買個揣上,再來一罐飲料,就可頂上一個晚上。
原凈牛肉湯
龍山寺前的夜市是台北出名的小吃中心。在夜市的中央部位,有"原凈牛肉湯"的牌子,標明用的是本地產的"土牛",絕沒有用進口牛,果然吸引顧客。"原凈"就是原汁,煮制中不再對水,滴滴原味精純,湯鮮肉質細膩腴美,令人回味無窮。
"老闆,炒肉,牛肉湯,再來一碗飯!"幾乎是附近食客統一的招呼。炒牛肉用大蒜、辣椒和沙茶調味,再悄上一把空心菜就成了。幾個冒著熱氣的"狗母鍋"里,有原汁的、鹵的、加補葯的,幾位伙計忙得團團轉,食客總也不見少。吃補以牛鞭燉中葯最受歡迎,不過這是比較燥熱的補品,搞不好吃了要流鼻血。鹵牛肚和牛筋,除了幾十年承襲下來的"老鹵"外,也不時添加中葯香料包,再配上鰍羌絲、蔥花、九層塔,蘸點辣醬,最是享受了。
炸蝦餃
距台北15公里左右,有一名淡水的小鎮。鎮上有一座清水祖師廟是本地名勝,終日香火不斷,而廟門旁李宜昌的炸蝦餃,更是遠近馳名,家喻戶曉。不少人還專程從台北趕來淡水,為的是嘗一下"蝦餃王仔"的手藝蝦餃的售價並不便宜,李宜昌一個蝦餃收台幣60元,但因選用上等蝦仁,加上巧手調制,味道鮮美,生意仍十分興隆。
製作蝦餃的方法是先用生蝦肉500克,以慢火煮過的1000克熟蝦肉不斷混合調配,再用鹵肉汁蒸透。取出後經調味制餡,此時蝦肉餡會冒出香濃的味來,以麵皮包裹,蝦餃垃便做成了。
剛炸出的蝦餃,酥脆可口,除鮮蝦味外還有牛肉丁加杏仁果的味道。
林家肉圓:就是糯米皮,裡麵包有叉燒肉,北方是蒸的,南部或中部有炸得,味道略微發甜.
肉燥飯:就是鹵肉末澆在飯上,很香。
飯團:老伯很親切地讓你選擇9種餡,魚松,香菇,肉,可口的早餐。
大腸包小腸:大腸是用糯米做的,小腸就是台灣香腸啦,我是在花蓮七星譚海邊吃的。
蛋餅: 台灣蛋餅裡面有餡的,肉鬆或者玉米的我都喜歡。
鹵味: 好贊的宵夜,黑輪,米血糕我都喜歡,看起來有點像我們的麻辣燙,這些東西也都是火鍋常吃的,只不過不是麻辣味的。
東山鴨頭:好吃,不記得怎麼做得啦,皮有點焦,好像炸過。
萬巒豬腳: 屏東名吃,也是一種鹵味,上次跟人說成『萬巒豬手』,台灣人愣了半天,呵呵。
客家粽:不太一樣,糯米做的,但是透明的,豆沙餡。
官財板:聽著名字怪嚇人的,其實是陞官發財的意思,就是兩片土司炸過,然後中間加上餡,有奶油蟹肉之類的,吃多會膩的。
可麗餅: 我覺得是一種法國點心,就是攤成雞蛋餅,烤得脆脆的,然後加上鮭魚等餡。
面線: 去西門町的時候排長隊等啊宗面線,不錯哦,我在四川成都的公館菜也吃到過類似的面。
蛤(e)仔煎:就是這種蛤類,然後放到蛋餅裡面,上面澆番茄醬。
阿給: 淡水小吃,好像是餅裡麵包著粉絲,辣辣的,早餐食品。
虱目魚粥: 有點像魚片粥,還加了油條。
紅豆餅: 香甜可口,還有花生的,香芋的。
三明治: 有鮭魚的,而且是熱乎乎的,比這里的好吃多啦。
燒仙草: 燒好的仙草裡面有花生粉,果仁(紅豆?)。
粉圓: 很像湯圓,有的有餡。
珍珠奶茶: 味道很濃,而且700cc才25NTB(半個刀),就是紅茶+奶精+珍珠搖啊搖,flushing有家很正宗。
木瓜牛奶:我的最愛,不過自己會做啦。
花生卷冰激凌:一個阿伯在一邊磨花生粉,我還去試試啦,然後把冰激凌用蛋餅包起來,撒上花生粉。
冰:最喜歡棉花冰,打得很細,還在高雄吃過冷熱冰(就是冰上面加熱的東西)
液香扁食:就是混沌啦,名氣很大。
鼎泰豐: 小籠包,蒸餃,混沌,特別有名氣,等位子要好久,據說是上紐約時報的呢。
涮涮鍋: 我去過150ntb吃到飽的,很不錯,牛肉丸,花枝,魚丸,我很喜歡沙茶醬。
加州風洋館:奶油海鮮鋦烤飯(懷念哦,雖然有點膩),吊燒雞,還有甜點和奶油濃湯,上面還可以做個酥皮。
緣山: 歐式西餐自助,第一次吃生蚝,還有魚子手卷,坐在我旁邊的理事幫我要了3個,呵呵,還有sashimi,冰激凌還是哈根達斯哦。(後來到美國才發現這種東西怎麼能在中國那麼貴呢)
國賓:對甜點印象尤其深刻,慕絲,cheese cake......
烤肉:據說有奶油螃蟹,但是沒給我們上,台灣的阿姨一直耿耿於懷呢,:P
鐵板燒:實驗室的學長請我吃的,呵呵,就是鐵板唄,不過有家很有名的叫『紅鬍子』,巨貴。
在美國還很貴呢,我的roomate說在 Banzai,they make things just in front of u
淡水吃螃蟹:好爽的宵夜,而且不用放鹽,因為是海蟹。
紅葉泰國菜:不錯,第一頓正餐,hostfamily的結婚紀念日,咖喱雞很好吃,後來林阿姨也做過。
台塑牛小排: 據說一頭牛隻用那麼一塊肉,狂貴,可惜沒吃到,有一次一個老師請客,我不好意思點。
點心:
花蓮芋&花蓮薯,外面的皮很軟很薄,裡麵粉粉的,香甜可口,花蓮的阿姨給我們買了2大包.
曾記麻薯:就是糯米的,很Q,有各種餡,現在吃覺得很甜。
綠茶糕:清爽,外面很松軟,裡面很Q.
洛神餅:皮和花蓮芋一樣,裡面的餡是洛神花口味,Q
在南部還看到很多街邊有烤小鳥的,殘忍哦。
擂茶:在北埔,客家人的地方,自己磨,好累哦,要把豆子阿那些磨成沫沫渣渣的,還要出油,最後還是店裡的伙計上陣。
水果:
亞熱帶和熱帶真好,有很多沒見過的水果,蓮霧,釋迦(很像佛頭),芭樂
❷ 香港電影 女主角預知未來
是好的,正面文化.具體看下面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藝術,起源於17世紀江戶初期,近400年來與能樂、狂言一起保留至今。
歌舞伎的始祖是日本婦孺皆知的美女阿國,她是島根縣出雲大社巫女(即未婚的年青女子,在神社專事奏樂、祈禱等工作),為修繕神社,阿國四齣募捐。她在京都鬧市區搭戲棚,表演《念佛舞》。這本是表現宗教的舞蹈,阿國卻一改舊程式,創作了《茶館老闆娘》阿國女扮男裝,身著黑衣,纏上黑包頭,腰束紅巾,掛著古樂器紫銅鉦,插著日本刀,瀟灑俊美,老闆娘一見鍾情,阿國表演時還即興加進現實生活中詼諧情節,演出引起轟動。阿園創新的《念佛舞》,又不斷充實、完善,從民間傳人宮廷,漸漸成為獨具風格的表演藝術。
歌舞伎三字是借用漢字,正名以前原來的意思是「傾斜」,因為表演時有一種奇異的動作。後來結它起了雅號「歌舞伎」:歌,代表 音樂;舞,表示舞蹈;伎,則是技巧的意思。
日本各地的女優紛紛效仿阿國競相演出歌舞伎,一些武士為爭奪女優大打出手,甚至互相廝殺。1629年,德川幕府以敗壞風俗罪禁止歌舞伎演出。直到年,才允許只有男子演出的「野郎歌舞伎」,女性角色由男性扮演,稱為「女形」,即旦角。1670年後,這種演出增多,而且有了劇本,內容情節和表演手法更臻成熟。 1751—1801年是歌舞伎的全盛時期。以後30年,歌舞伎又完成了人物性格表演上的典型化、個性化和藝術化,表演程序也被固定下來。歌舞伎演員為世襲制。演員父子,代代相繼。當時以江戶(今東京)、大阪、京都三市為中心,歌舞伎成了市民喜愛觀賞的表演藝術。到19世紀明治時代,日本這門傳統藝術成為一種越來越古典的戲劇。
歌舞伎的主題大致有兩類:一是描寫貴族和武士的世界,二是表現民眾生活。劇目可分四種:「義大夫」狂言,通過舞蹈表演滑稽的故事劇;「時代物」狂言,是借古喻今的歷史劇;「世話物」狂言,描寫庶民生活和愛情故事劇;稱作「所做事」狂言的舞蹈劇,內容涉及忠孝仁義等道義,對二般市民進行勤儉、行善、懲惡的道德教育。
目前在日本歌舞伎比任何一種古典戲劇更受歡迎,近幾年又產生了不少新的劇本和製作。歌舞伎與中國京劇素有「東方藝術傳統的姊妹花」之稱。晚清詩人黃遵憲在《日本雜事詩》中贊美道:「玉蕭聲里錦屏舒,鐵板停敲上舞初,多少痴情兒女淚,一齊彈與看芝居。」他把歌舞伎看作「異鄉境里遇故知」了。
說起歌舞伎,對於不了解日本文化的異邦人的聯想總會有如下兩種:首先是鬼!看不出性別的白臉人浮現在幽暗的背景前,拖著比京劇還長的唱腔,舞台上似乎還飄著浮世繪的落葉;其二是「伎」字引發的歧義,還有藝妓在日本電影里的頻繁現身。這些都使我們無法忽略歌舞伎這個行業的江湖身份,即使是「國粹」也是來源於民間,有它自己辛酸的成長歷程。
現在在日本,AV小電影肯定比歌舞伎要出名無數倍;而且,坐落在東京的歌舞伎町是聞名全球的紅燈區,是旅遊旺地。那麼真正的歌舞伎是什麼呢?
歌舞伎誕生於400年前的1603年,當時的歌舞伎(kabuki)並不是現在這樣的歌、舞、演劇渾然一體的藝術,也不是男扮女裝,而是一種加有簡單故事情節、具有宗教色彩的舞蹈,而且是女扮男裝。
歌舞伎的創始人是日本關西島根縣出雲大社的女祭司阿國,為了募集木殿的修繕費,她來到京都,改革了「念佛踴」(念佛踴經時的動作舞蹈),加入簡單的故事情節作為一種演藝公開表演,在京都、大阪等地引起強烈反響,甚得民眾歡迎,是當今歌舞伎的原型。阿國也因此成為歌舞伎的創始人。
歌舞伎從民俗發展成日本的國粹文化,經歷了波折的成長過程,由「游女(妓女)歌舞伎」到「若眾歌舞伎」,最終發展到現在的歌舞伎的原型「野郎歌舞伎」,逐漸成為現在這樣專門由男演員演出的純粹的歌舞演劇藝術。
阿國創建了歌舞伎後,在京都、大阪一帶的「游女」受其影響組織了許多「游女歌舞伎」,她們除了演劇之外還從事賣淫活動。當時的日本德川幕府對「游女歌舞伎」的淫亂行為採取了取締措施,於1629年公布禁止女人演戲的法律,結束了「游女歌舞伎」的時代。女人演戲被禁止,並沒有中斷歌舞伎的發展,劇團變更辦法,以年輕貌美的男子扮演女人的角色,產生了歌舞伎中的「女形」,這種歌舞伎被稱為「若眾歌舞伎」。
「若眾歌舞伎」中的青年男子演員因為年輕貌美,深受女性觀眾的喜愛,演員生活作風糜爛,經常和觀眾發生戀情,時有殉情、私奔等引起社會轟動的事件發生。幕府雖然採取多種措施加以改善,但難見效果,於是在1652年明令禁止「若眾歌舞伎」演出活動。
然而,歌舞伎畢竟成為當時日本民眾最主要的娛樂活動,幕府禁止無法斷絕民眾的喜好,劇團方面便想出了對付禁令的方法,把青年男子演出的歌舞伎改為成年男性演出,於是出現了「野郎歌舞伎」,也就是現在日本歌舞伎的原型。歌舞伎從此改變了側重以美媚之貌蠱惑觀眾的做法,轉而追求演技,逐漸發展成專門由男演員演出的純粹演藝。
另一方面,從西洋歸國的知識分子和執政者們看到西洋社會里把藝術視為國家文化的象徵。於是就把歌舞伎當作了日本文化的代表。歌舞伎從此被視為現代人所為的藝術。
以前演出過的歌舞伎劇目之中,女形的印象最鮮明的是《鳴神》。《鳴神》的情節是描寫一個居於北山岩穴的出家僧侶「鳴神上人」被天上宮廷派遣的美女「雲中絕間姬」誘惑,墮落失身而消減身體的功力,飲酒大醉。雲中絕間姬便乘機割斷了鳴神上人把龍神封閉的繩索,為了萬民百姓使甘露從天而降。
雲中絕間姬用女色媚態勾引鳴神上人的時候,鳴神上人情奈不住地開始觸摸她的身體。這個場面的雲中絕間姬充滿「女人」的性感,妖艷絢麗,是一種在現實的女人之中找不到的。完全是虛幻的女人魅力。
最後,她從憤怒的鳴神上人那裡逃跑的時候也一直保持著纖弱的樣子。她逃得很慢,好像小腳的女人一樣用不穩的步子逃走。
聽說,歌舞伎的女形本來有重視「美」的思想。比如說,歌舞伎中有「加役」這個行當是一種證明。而「立役」的意思相當於反串,指某個行當的演員飾另外一個行當的角色。特別是,一般女形演員不演心術不正的女人、沒有良心的女人的角色,這種角色由「立役(相當於生)」的演員擔任。從這個例子看來,女形一定需要兼而有之外貌和內心的「美」,而且女形的「美」里包括比現實的女人還有女人性的纖弱、可愛的樣子。
日本遇到現代(日語叫「近代」)的明治時代,雖然歌舞伎也有過好像時裝戲一樣的現代化的嘗試,可是至今它一直保留著「男扮女裝」的女形。到現在,反而當代的觀眾對歌舞伎保留的女人形象感覺很新鮮,好像觀眾們陶醉在虛幻的女人魅力中。保留「男扮女裝」的女形包含虛幻的艷麗,適應時代的旦角隨著女演員的增加開始追求自然的女人健康美。
歌舞伎的演出內容,分為歷史上武士故事為主的「荒事」和民間社會男女愛情故事為主的「和事」。歌舞伎的舞檯布景非常講究,既體現日本的花道藝術,又有旋轉舞台和升降舞台,千變萬化,再配以華麗的舞蹈演出,可謂豪華絢麗。男演員演出的「女形」,虛幻妖艷,給人以超脫現實的美感。
現在看來,日本歌舞伎演員的化妝非常濃,但是在江戶時代(1604-1868)的人們看來歌舞伎的演員不化妝,他們會感到很驚奇。因為在室內劇場演出的歌舞伎因與觀眾的距離相當近,所以相貌非常重要。而且最初歌舞伎的Okuni歌舞伎(17世紀初),在表演結束後,就賣身,所以最初的歌舞伎非常重視演員的相貌。但是自歌舞的中心搬遷到江戶後,觀眾的喜好漸漸由美貌轉為演技。
19世紀以後歌舞伎的觀眾擴大到一般老百姓。以前歌舞伎規定英雄必須具有高貴的身份,但是隨著觀眾的變化,身份低下的人開始成為歌舞伎的主人公。因主人公是較貼近周圍的人,所以演員的化裝也漸漸變淡。
經過400年的歷史演變,古典化的歌舞伎已經成為日本傳統國粹文化的代表。在歷史上以寫歌舞伎劇本聞名的日本作家近松門左衛門,被稱為日本的莎士比亞,其數十本歌舞伎劇作,成為日本文學史的寶貴遺產。一些歌舞伎演員不斷磨練演技,成為名門,至今在日本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現在日本著名的歌舞世家有市川團十郎家、松本幸四郎家、中村歌六家、中村歌右衛門家、尾上菊五郎家、市川猿之助家、市川段四郎家、坂東三津五郎家、片岡仁左衛門家、澤村宗十郎家等,這些歌舞伎演出世家對歌舞伎的發揚光大起到了巨大作用。
歌舞伎注重和觀眾的交流,延伸到觀眾席的「花道」是演員的登台的必經之路,產生了演員和觀眾合為一體的效果。
在明治維新以後,西洋劇的大量引入,使得歌舞伎的表演藝術開始走下坡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麥克阿瑟佔領日本期間,因為歌舞伎中的剖腹自殺等封建忠君內容,一度禁止歌舞伎上演。後來因為佔領軍副官巴瓦斯是歌舞伎的愛好者,他認為應該把藝術和現實政治分離開來考慮,在巴瓦斯擔任演劇審查官之後,才逐漸解除了歌舞伎上演禁令。此後,各歌舞伎世家通過多種渠道宣傳普及歌舞伎藝術,電視台也現場轉播,並且開辦欣賞講座,一些文化人經常撰文介紹,使得歌舞伎得以復興,歐美等西方國家也紛紛邀請歌舞伎前往演出。
但是在現在的日本社會,像中國的京劇一樣,歌舞伎也面臨著如何發展的問題。共通的課題是:理解和觀賞歌舞伎的年輕觀眾越來越少。因此,日本文化藝術界也提出了歌舞伎改革的問題。歌舞伎的名角市川猿之助就成立了「21世紀歌舞伎組」,在表演上改革傳統的方式,在雨傘和樹木等道具的掩護下不斷變身,引起觀眾喝采。這樣的改革或許是受到了中國川劇中的變臉的啟發。在演出內容上,也出現了很多新的動向,引入《三國志》就是一個例子,這在傳統的歌舞伎中是不可想像的。
評論家指出,歌舞伎的改革,一方面要保存古典中的精髓部分,否則就不能稱為歌舞伎,而是新演劇。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觀眾的要求,各種新流派的歌舞伎的出現將成為必然。
能 日本最早的劇種"能"出現於南北朝時期(1336~1392)。早在10世紀後,日本從中國輸入"散樂",促進了日本雜藝的發展。12世紀末,每當宮廷祝典或各大寺院舉行法會,總要舉行演藝大會,在此基礎上產生了帶有一定情節的歌舞劇"猿樂能",後簡稱為"能"。在民間,農民慶豐收時也舉行藝能表演,稱為"田樂能"。14世紀初,出現了許多演"能"的劇團。在京都一帶出現了"大和四座"("座"即劇團),其中"結崎座"勢力最大。
"能"的成熟離不開當時"結崎座"的傑出藝人觀阿彌、世阿彌父子的功績。他們父子得到當時幕府的最高統治者足利義滿的賞識,受到了保護,使這個劇種完善起來。世阿彌不但演技超群,而且是"能"的腳本(謠曲)作者和戲劇理論家。他傳世的著作總稱《世阿彌十六部集》,被認為是日本最值得珍視的美學著作。
"能"由3種要素組成,即腳本(包括歌詞和念白)、"型"(舞蹈程式)和""(樂器伴奏)。謠曲中的歌詞,吸收了大量的和歌與漢詩中的名句。謠曲現存的底本有1700餘種,今天仍在上演的有240餘種。"能"的作者,大都是演"能"的藝人。觀阿彌寫有《自然居士》、《小野小町》等劇目;世阿彌寫有《高砂》、《實盛》等上百種劇目。觀世十一郎元雅(世阿彌的長子)寫有《隅田川》;觀世小次郎信光寫有《遊行柳》、《安宅》;金春禪竹寫有《小督》、《竹生島》等著名劇目。日本的古典"藝能"實行世代相傳的"宗家制度",他們保持各自流派的藝風。"能"的流派是17世紀以後形成的,共有觀世流、寶生流、金春流、金剛流、喜多流5個流派。
狂言 與"能"同時出現的"狂言",興起了民間,本是一種即興的、簡短的笑劇。到15世紀中葉,"狂言"的劇目臻於定型,分成3個流派:大藏流、鷺流和泉流。從世阿彌時期起,"狂言"插在"能"每次演出的幾個劇目中間演出。到17世紀以後,"能"被定為德川幕府舉行慶典時演出的指定劇種,"狂言"附隨"能"受到保護。狂言是一種短小的反映現實的笑劇,以滑稽詼諧取勝,現存劇目約有300出,其中最能表現"狂言"特色的描寫地主與奴僕矛盾的劇目。這類劇目大多寫聰明伶俐的奴僕捉弄主人的故事。其他如鬼神與人的矛盾、僧侶與施主的矛盾、丈夫與妻子的矛盾等等,也都極盡嘲笑、揶揄或諷刺之妙,反映了時代的民主精神。"狂言"的代表劇目有《二個大名》、《武惡》、《附子》、《忘了布施》、《愛哭的尼姑》、《雷公》、《爭水的女婿》、《鐮刀剖腹》等等。
人形凈琉璃(「文樂」)是日本四種古典舞台藝術形式(歌舞伎、能戲、狂言、木偶戲)的一種
它是日本專業的傀儡戲,又叫做木偶凈琉璃(「人形凈琉璃」), 「人形」的意思就是木偶或者傀儡,「琉璃」的意思則是一種伴以三味線演奏的戲劇說唱。這個詞彙本身就說明了木偶劇的起源和實質。
而「凈琉璃」原是一種說唱曲的名稱,它的先驅是雲游的盲人表演者目貫屋長三郎和木偶師引田
這個詞來源於早期流行的一個吟唱作品,該作品是關於一個武士和凈琉璃姬的愛情故事。
說的是三河國一個富翁的女兒凈琉璃姬,她精通古今詩文樂理,善彈琵琶,是個美麗而多才多藝的少女。年輕的武士牛若在東下時,與凈琉璃姬偶然相識,至相愛。後,牛若因受人所害,重病中被丟在河灘上。凈琉璃姬聞訊,夜間在海濱哭泣不止,感動了上天諸神,哭活了牛若。
「塵世戀戀難舍,今宵惜別情長。
去情死,猶如無常原野路上霜,步步臨近死亡,夢中之夢才凄涼。
天將曉,鍾聲斷腸,數罷六響剩一響,聽罷第六響,今生便埋葬。
寂滅為樂,鍾聲飄揚。「
——世話凈琉璃《曾根崎情死》
日本歌舞伎曾到中國多次訪問演出,還到澳大利亞、加拿大、 美國、埃及等國演出。外國人雖然聽不懂它的高度風格化的舞台語言,但它強調戲曲效果的姿勢、動作、眼神以及它的擺架子、玩特技和誇張的出場、快速的換裝、神奇的轉變,這些都是欣賞歌舞伎表演的樂趣所在。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31884.htm
要想了解更多,請照參考資料.
要想了解更多,請照參考資料.
❸ 客廳電視背景牆怎麼裝飾好看
進到室內,牆面占據了我們視線絕大部分焦點,打造一個充滿質感和立體感的背景牆,能夠迅速提升家裡的裝修檔次,讓家裡不再單調,顏值up!up!up!
1石膏線背景牆
石膏線輪廓清晰,強化空間層次,讓房間顯得更高,
不同類型的石膏線搭配使用,能創造出更多驚喜,
而且能夠與任何色彩相互融合,非常百搭。
在牆頂面交界處使用石膏線,
能夠修飾牆面不平直等缺陷。
當然石膏線也有缺點,
容易積灰不太容易打理,
質脆,受外力易裂。
不過性價比高,接納它也很容易。
2大理石背景牆
大理石的美讓人無法拒絕,
高貴華麗、自然典雅,
想要高大上的質感,大理石是不錯的選擇。
挑選大理石時要注意:
其亮度及光澤度是否符合整體風格設計。
大理石材質高檔大氣但是價格較高,
如果想要這樣質感而預算有限,
可以嘗試使用仿大理石瓷磚來代替。
3軟包背景牆
軟包背景牆能營造出格外溫馨的家居氛圍,
主要材質有布藝和皮藝,
不同材質擁有各自不同的特點,
可以根據空間的裝修風格和自身喜好來決定。
軟包常用在床頭背景牆中,
吸音降噪、恆溫保暖、防潮防霉防撞。
如選用在電視背景牆中,
一定要注意與整體風格的搭配,
否則容易形成「KTV包間」既視感。
4木質背景牆
木質溫潤清新、自然質朴,既有質感又不失格調,
能中和現代硬朗裝飾元素帶來的距離感和冷漠感,
讓家裡少一分尖銳,多一分柔和。
除了整體木質板材外,
木地板上牆也是不錯的方式。
5收納型背景牆
想要顏值與實用並存,非收納型背景牆莫屬。
在背景牆上設計幾排置物架或者整面牆的櫃子,
既能解決家裡對儲物的需求,又能滿足家裡美感。
配上隱形拉手的櫃門,整體性更強、更有質感。
也可以選擇開放式或半開放式的設計,
豐富了背景牆的功能,提升了家居的實用價值。
你家牆面打算怎麼裝修呢?
本回答來自好好住用戶優米醬,更多裝修攻略,居家經驗,歡迎登陸好好住APP查看
❹ 如何評價《死亡學校》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嗎
《死亡學校》是一部韓國青春題材的電視劇,劇情非常治癒,也是金鍾仁首次擔任韓國三大電視台電視劇的男主角,可以說是非常值得看的一部成長題材的電視劇。
曾經的叛逆少年是怎麼長大的?男主是個比較叛逆的少年,在網吧打游戲,不學無術,偽造成績,他可能唯一怕的就是他的媽媽了。在被迫轉學之後,在新的學校里有個死亡體驗的課程,讓他們第一次體驗了一把死去的感受,而男主並沒有體驗到,因為他逃課去打游戲。機緣巧合,男主為了讓一個女患者了卻心願,才發現人死去是多麼悲傷的一件事。後面男主幫助了很多人,在失去了親愛的女友之後,內心變得堅強,替死去的人勇敢堅強活下去。
在這部電視劇中,大家冰釋前嫌,治癒了每個人的內心,讓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該去做什麼,只有自己好好的活著,才是對死去親人最大的慰藉。
❺ 南京有什麼好吃的啊
1、鹽水鴨可謂是南京最著名的特產,又叫桂花鴨,歸屬於金陵菜,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是地理標志產品且歷史悠久。鹽水鴨形體飽滿肥瘦適中,肉嫩微紅,具有咸、香、嫩、鮮等集於一身。鴨肉腥味少,緊實嫩滑,只要你吃過一次,就能體驗到它與別的鴨肉的不同所在;
2、南京烤鴨也是南京最具特色的美食代表作,又叫金陵烤鴨,歷史悠久,早在南北朝時期就有記載。當地人講究鴨肉皮酥肉嫩,肥瘦適中且吃不膩;
3、江米扣肉是江蘇傳統特色的菜品,江米也叫做糯米,也是宴席上最常見的菜餚之一。原料有五花肉、糯米,看外表就想吃,圓滾滾的,醬汁都浸透到米和肉里,一口下去鮮香四溢,軟糯香甜肥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