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周星馳的電影為什麼被大家稱為無厘頭搞笑電影
因為周星馳的電影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首先人物的台詞和說話風格都比較有特色,給人感覺就是瘋瘋癲癲,毫無邏輯的,並且在台詞當中也帶有不少廣東的獨有詞彙,給人感覺極其具有地方特色,甚至有時還會故意夾雜一些英文和普通話在一起,其實這恰恰也是反映香港當時的市民說話風格,而且周星馳的作品當中,往往人物設計也是和主流電影不太一樣的,比如說最後的英雄,有可能是以一位反派或者是丑角擔任,而不是大家所認為的高大正面形象人物。
第二個地方是語言風格,如果你看了周星馳的一系列電影,會發現裡面很多粵語配音都帶有了當地口語風格,顯得極其具有個性,有時候說話的內容依然還是毫無邏輯,無論是英文還是普通話還是粵語口語,都會混進來,比如說周星馳《西遊記之仙履奇緣》,裡面就有一句台詞穿插了英語和中文,反映了當時東西方語言和文化在香港已經印刻在每個人的腦海當中,也象徵了香港市民的一大特徵。
⑵ 香港無厘頭喜劇
無厘頭是一種基於草根階層的神經質的幽默表演方式。利用表面毫無邏輯關聯的語言和肢體動作,表現人物在矛盾沖突中所表現的令人意想不到的行為方式,往往滑稽可笑。最早起源於香港地區的喜劇影視作品,後被華語地區廣泛接受,成為被1970年代後出生的一代年輕人廣泛接受的喜劇藝術表演形式,並逐漸運用於現實生活。無厘頭表演代表人物:周星馳。
無厘頭文化應屬於後現代文化之一脈,及時行樂,無深度表現、破壞秩序、離析正統等等,無不可以在無厘頭電影中讀出。
無厘頭絕不是「沒有理發的腦袋「的意思。這是一個廣受爭議的青春部落用語,最早是廣東一帶的方言。
一種說法是:無厘頭原是廣東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話,意思是一個人做事、說話都令人難以理解,無中心,其語言和行為沒有明確的目的,粗俗隨意,亂發牢騷,但並非沒有道理。
另一種說法是順德的方言,是罵人的話中最狠的一句,意思是說一個人做事情什麼都不行,很沒用。
這樣的詞語怎能廣為流傳呢?真讓人奇怪。其實時至今天,周星馳受廣東文化的影響,也很反感他的喜劇被稱為「無厘頭」,因為這個詞叫人聯想到的是「不用用腦、不用花心思」,而其實他們在拍片中經常為喜劇效果費盡了心機形容,為了一個出彩的鏡頭,劇中的每個演員通常都要NG超過15次。周更偏向於將他的作品稱為悲喜劇,他總是關注小人物在生存壓力面前的尷尬和窘迫。周星馳的電影並非沒有內涵,很久以前拍的片子現在看來還是叫人忍俊不禁、笑中有淚。內地目前出現了許多網頁研究「周星馳的現象」,這說明他的持久魅力。
這個詞語本來不為北方人所知,但是從1990年開始,周星馳作為後現代文化的一代宗師,拍出了一系列裡程碑般的喜劇電影,這些電影全部說粵語對白,尤其是近年流行的俚語,迅速在社會上(尤其在青年中)形成一股風潮,電影界也因為周星馳獨特的演繹風格和個人魅力湧出一股潮流,社會上就稱此類影片為無厘頭影片。
無厘頭影片中對傳統文化的調侃與批判表現得尤為突出。無厘頭文化應屬於後現代文化之一脈,及時行樂,無深度表現、破壞秩序、離析正統等等,無不可以在無厘頭電影中讀出。
無厘頭的語言或行為實質上有著深刻的
⑶ 求一部電影名,應該是無厘頭的,只記得一個畫面是主角和垃圾怪圍著桌子打鬥然後被吐了一身都是藍色的泡沫
《鬼馬狂想曲》是2004年由導演韋家輝執導的香港科幻喜劇電影,張柏芝、劉青雲、古天樂、陳小春等領銜主演。該片講述1969年的香港,私家偵探社老闆文與兩名下屬傑和雞泡跟蹤目標來到摩洛啰街,三人不小心撞進一間古董店並打破了店內價值不菲的古董,而他們在收拾碎片中無意找到一隻斷了柄的神燈,從而笑料連連。(來源:網路)
⑷ 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片,哪部最吸引你
周星馳代表了香港喜劇電影的一個時代,曾經的他是我們無數人心中的偶像,他的電影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食神》、《少林足球》、《功夫》、《長江七號》、《國產凌凌漆》、《九品芝麻官》、《大話西遊》、《唐伯虎點秋香》、《喜劇之王》、《逃學威龍》等等一系列無厘頭的喜劇電影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周星馳的表演作品也一度成為當時香港喜劇電影行業的標桿,如果真要挑出一部來說的話,電影《功夫》無疑是最能夠吸引我的一部電影。
從一個跑龍套的小年輕到一個喜劇屆的代表明星,星爺是一個成功的演員,是一個巨星,是我們一代人的記憶,大家還知道哪些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片,都有哪些讓你久久無法忘懷的片段情節,歡迎在評論區討論留言。
⑸ 周星馳喜劇電影好多人都說無厘頭,無厘頭就是好的意思
無厘頭是什麼意思?
現在人們一般把它理解為庸俗的搞笑,但事實上是有所區別的.
一種說法是:無厘頭原是廣東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話,意思是一個人做事、說話都令人難以理解,無中心,其語言和行為沒有明確的目的,粗俗隨意,亂發牢騷,但並非沒有道理。
另一種說法是順德的方言,是罵人的話中最狠的一句,意思是說一個人做事情什麼都不行,很沒用。
無厘頭文化應屬於後現代文化之一脈,及時行樂,無深度表現、破壞秩序、離析正統等等,無不可以在無厘頭電影中讀出。
無厘頭的語言或行為實質上有著深刻的社會內涵,透過其嬉戲、調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觸及事物的本質。如果您符合下面的大多數條件,那麼,其實您已經具備了當前時代無厘頭的基本特徵了:
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不承諾,沒有年齡感,不為健康犧牲嗜好,對喜歡的東西不計較價錢,特別喜歡「追新」,無法停止幻想,思維具有跳躍性,經常語出驚人,想到what說what,習慣裸睡,從不大驚小怪,時不時人間蒸發,老找不著東西,你夏天找麻辣燙,冬天尋冰淇淋,還嫌不過癮,你張口無厘頭,動手dotcom,email是你最好的聯系方式,懶得存錢,認為晚上比白天好,養寵物不養小孩,喜歡自由自在,天馬行空,永遠保持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勇於藐視權威,看淡功利……
解剖無厘頭
在我看來,無厘頭至少包含三重含義:誇張、諷刺和自嘲。
首先是誇張。無厘頭的表現形式即是特殊的誇張。這種誇張超過了影視文藝本身需要的誇張程度,使許多事情讓觀眾或讀者一看就知道不可能,但仍然忍不住會為此而投入。在《回魂夜》里,周星馳飾演的瘋子可以用紙帽子帶著大家飛,這是對傳統理念的誇張;在《百變金剛》里,他一開始過的生活窮奢極侈,這是對生活方式的誇張;在《行運一條龍》里,阿水當眾撕開了女同學的上衣,然後又痛不欲生,這是對情感慾望的誇張。誇張給人們帶來淋漓盡致的感覺,把平時生活中不能表現或不想表現的各種東西都發揮到一個極致。
其次是諷刺。人生無常,許多痛苦和不幸都是無法化解的,而面對社會的陰暗、污穢、人性的貪婪、自私,男人的好色,女人的善變,工作的無聊,掙錢的煩惱,一切都是諷刺的目標。《月光寶盒》中至尊寶帶領的一群手下在他跟妖精打鬥時集體裝死倒地,這是對忠誠的諷刺,因為在一開始他的手下都以唯幫主馬首是瞻的態度出現;到了《大聖娶親》中他又無法擺脫他對一個很討厭的女人———紫霞的愛慕之情,這是對承諾的諷刺,因為他早已答應了白晶晶要做她的老公,五百年後他本來就是別人的人;《食神》中,周星馳對雙刀火雞要求畫個心的提議死也不肯,是對女人的諷刺———對一個女人來說,不管她有多重義氣,有多負責任,有多聰明,多能幹,她其實在男人心目中始終只是一個皮囊而已。
最後說自嘲。其實自嘲應該是諷刺的升華,不僅是影視藝術的一個境界,也是思想的一個境界。當一個人學會了自嘲的時候,他就是真的成熟了。縱觀星馳所有片子,無一不帶著濃厚的自嘲色彩,其中又以《喜劇之王》為最甚。
扭曲自己,誇張自己,諷刺自己,讓觀眾笑起來,這不是一般的表演,這是一種內心的揭示和剖白。把自嘲做得恰到好處,不給人以嘩眾取寵的感覺,那就更難了,你必須有謙卑的外表,平凡的相貌,庸俗的舉止,遲鈍的談吐,甚至看似愚蠢的行為……你混身上下只有一處在閃光,是誰也不可能代替的,那就是智慧,你以你的智慧予人以快樂。
自九十年代開始,一種新類型的喜劇電影突然席捲香港,也就是所謂的「無厘頭電影」。「無厘頭電影」表面上放棄了傳統香港喜劇對社會的批判性,僅是為了搏取觀眾們的開心,為了搞笑而搞笑。但實際上它運用巧妙高超的劇情設計,除了提供社會大眾情緒宣洩的一種管道外,也建立了自成一格的人生觀。加上由於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及觀點,因此無法成為一種放諸四海皆準的類型,只能成為華語地區中喜劇電影的一種次類型(也可說各個地方都有其各自的無厘頭文化,但這種無厘頭文化是排他性、獨占性的,僅有身處當地的人才能夠了解)。作為一種喜劇的次類型,無厘頭電影卻常遭到質疑,雖然它也如同其他類型的喜劇一般,受到大眾在票房上的支持,但在許多電影評論家的看法中,它還是一個難登大雅之堂的電影類型,甚至不能算是一種類型(這一點我也贊成,與其說它是一種喜劇的次類型,還不如說是一種新的喜劇表演方法)因此大部分談到無厘頭電影的論述,皆將其視為一種粗俗、沒有深度的短期現象,不值得深入研究。而作為一個文化現象,無厘頭當然也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在香港多數談到無厘頭文化現象的學者,都對其嗤之以鼻。有人認為無厘頭是入侵語言壟斷溝通侵略思維......的病毒 。更有人認為無厘頭那種嬉戲、不認真的態度,其實是一種文化的退化,是一種逃避,當中完全不牽涉任何反省與自覺......更與香港薄弱的文化傳統,教育水平降低及一種對文字、價值失去興趣和信心的心野蠻主義有關 。
但令人感到吊詭的是,如果無厘頭電影真是如此不堪,為何在香港會受到如此廣大的歡迎?也在短短的時間內傳遍了所有的華人地區,更成為當時香港人精神的寄託?因此無厘頭電影必定有其獨特之處,這也是它值得研究的原因。
基本上提到無厘頭電影就會想到周星馳;提到周星馳也就想到無厘頭電影,兩者之間互為等號,無厘頭電影與周星馳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周星馳身為無厘頭電影的祖師爺,其發跡史也代表著無厘頭電影的演變歷史,所以當我們要敘述無厘頭電影的歷史演變時,是可以依據周星馳所主演的電影來分析無厘頭電影在各個階段的改變。
剛開始的無厘頭電影,主要是運用誇大、粗俗的表演風格,來達到令人發笑的效果,其影片的目的也僅僅是為了博取觀眾一笑。這個時期的無厘頭電影,主要是依靠著周星馳個人的明星魅力,也開始初步建立整個無厘頭電影的外部結構。這個過程中無厘頭電影與周星馳可以說是畫上等號。
另外,除了有周星馳自身的表演魅力之外,導演王晶個人低俗的風格也帶領了無厘頭電影的風潮。如果沒有王晶將無厘頭電影商業化,把許多生活中的俗話融入劇情之中,只有周星馳獨特的表演並不足以讓無厘頭電影成為當時香港人精神的寄託。王晶個人在票房上的保證以及獨特的電影品味,使周星馳無厘頭式的表演進入了商業電影體系之中,讓香港人得以大量接觸無厘頭電影。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周星馳早期所主演的影片,幾乎皆是王晶所導,例如:《賭俠》、《賭聖》、《逃學威龍》系列、《整蠱專家》、《鹿鼎記》系列等。就算是當星仔變成了星爺之後,有時仍需要拍攝一些純粹搞笑的無厘頭電影,以滿足商業上的需要,此時王晶仍是其最佳的合作夥伴。
直到《唐伯虎點秋香》出現之後,時空錯置、鬆散改編、特殊的語言邏輯等無厘頭電影的類型特色大致底定,基本上無厘頭電影的原始時期(primitive)也至此結束。現今我們所看到的無厘頭電影特色幾乎在這部片中皆有出現(例如:人們所熟知永遠都在挖鼻孔的如花這個角色造型便是在此片中第一次出現),此部片也是周星馳與李力持兩人首次合作。
當周星馳已有一定的票房魅力之後,加上觀眾對無厘頭電影獨特的表演方式也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此時周星馳開始藉由吸收之前電影經典或故事,把這些舊有的東西,運用鬆散改編的方式,發展出一些比較特別、奇怪,或另類的觀點來表演,使其與社會脈動有所符合,另外也開始對於自己所遭遇到的困境,運用一些橋段來自我嘲弄或是藉古諷今提供觀眾抒發壓力的管道,當中的代表作品有《審死官》《濟公》、《大內密探零零發》及周星馳首次擔任導演的《國產零零漆》與將無厘頭電影提升至另一境界的導演劉鎮偉的《西遊記第101回之月光寶盒》、《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系列等。
⑹ 香港無厘頭電影發展史
提到無厘頭,當然就要提周星馳。九十年代,周星馳的出現,令香港喜劇電影達到了一個更加輝煌的時代。雖然整個香港電影業並不太大起色,並有下滑的趨勢,但只要是周星馳主演的喜劇電影,必定十分賣座,一時無兩。
周星馳1982年進入香港無線藝員訓練班,1988年由於李修賢的提拔,開始拍攝電影。他早期接拍的電影幾乎是警匪題材,而且影片最後下場幾乎都很慘。直到劉鎮偉的出現,才令周星馳這位喜劇巨匠有發揮自身所長的機會。
1990年,《賭聖》公映,這部跟風《賭神》的喜劇片,在當年創下了香港票房歷史最高的新紀錄,周星馳亦成為喜劇新貴,之後《賭俠》、《龍的傳人》、《無敵幸運星》等片讓其喜劇天才一展無余,無厘頭風格也逐漸形成。這種異於常人的誇張表演,對於觀眾來說是有一種新鮮感的,而在看慣許氏電影,並感到過時的時期,周星馳無厘頭電影的出現,足以讓觀眾重返戲院。周星馳與許冠文在賑災電影《豪門夜宴》里貌合神離的一次交手,也意味著喜劇電影更新換代的開始。而周星馳無厘頭電影也在於有人評價香港電影「盡皆過火,盡皆癲狂」的特點,將喜劇過分誇張,過分搞笑,「笑」果十足!至今和周星馳有過十二次合作的王晶導演,評價周星馳是他合作過的演技最強的演員,難得一見。而王晶和周星馳合作的電影里,幾乎全是經典,《鹿鼎記》、《九品芝麻官》仍是周星馳無厘頭風格盡露鋒芒的代表作。
說到無厘頭,也不得不說劉鎮偉。這位喜劇奇才,也是集編、導、演於一身,《92黑玫瑰對黑玫瑰》中,懷舊的喜劇風格大受好評,片中模仿老明星的橋段更是令人忍俊不禁,致敬也好,惡搞也罷,《92黑玫瑰對黑玫瑰》乃是一部純粹的無厘頭電影。而《東成西就》中,則將「變態」精神和無厘頭精神融合在一起,將無厘頭喜劇帶上了一個新的層次。也為喜劇電影開創了一個「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境界。
1993年的《唐伯虎點秋香》中,周星馳首次開始幕後創作。1994年的《國產凌凌漆》,則做上導演,開始主導自己的電影。《大話西遊》在票房上慘遭滑鐵盧,但多年後大概連周星馳自己也沒有想到會成為經典,後現代解構主義的代表作等等。無厘頭喜劇在周星馳的導演之後更加富有港人積極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尤以後期的《喜劇之王》、《少林足球》為甚,而近作《功夫》則將香港喜劇電影帶向了全世界。喜劇之王漸行漸遠,一代大師君臨天下!
⑺ 香港無厘頭搞笑電影有哪些推薦
星爺的電影你應該都看過了吧。看過之後推薦香港另一個喜劇之王許冠文的電影,個人認為許冠文的喜劇水平一點也不比星爺差:
摩登保鏢
半斤八兩
新半斤八兩
天才與白痴
賣身契
鬼馬雙星
雞同鴨講
鐵板燒
合家歡
⑻ 周星馳拍的無厘頭電影有哪些
1988 《霹靂先鋒》處女作品、憑借本色表演 《捕風漢子》《最佳女婿》慣性表演狀態 1989 《龍在天涯》配角的巔峰表現 《義膽群英》差強人意 《流氓差婆》與吳君如的表演擦出火花,第一次轉型 《蓋世壕俠》周星馳唯一一部電視連續劇(周星馳、邵美琪、吳孟達、吳鎮宇) 1990 《望夫成龍》《一本漫畫闖天涯》無厘頭表演雛形、喜劇天份初露 《龍鳳茶樓》《風雨同路》表現平平,但已被觀眾認可 《咖喱辣椒》完全蓋過張學友的表演 《小偷阿星》《師兄撞鬼》慣性表演狀態 《賭聖》榮獲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頭把,開始與吳孟達拍檔 《無敵幸運星》《江湖最的一個大佬》因《賭聖》一片而大賺,但周星馳的表現一般 《賭俠》榮獲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二名,周星馳名聲大噪 1991 《整蠱專家》新題材喜劇影片、與王晶初步形成默契 《龍的傳人》《新精武門1991》無厘頭表演定型 《逃學威龍》暑期強檔、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一 《賭俠2上海灘賭聖》鞏俐、方季惟分飾港版、台版女主角,周星馳已成票房保證 《情聖》與毛舜筠演對手戲,但主角過多,「星」味平平 《豪門夜宴》客串 1992 《漫畫威龍》開始有人懷疑周星馳到底能堅持多久 《家有喜事》香港最成功的喜劇之一、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二名 《逃學威龍2》有滑鐵盧之稱 《審死官》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一名 《鹿鼎記》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三名 《鹿鼎記2神龍教》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五名 《武狀元蘇乞兒》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四名 這是「周星馳年」,徹底佔領香港市場 1993 《逃學威龍3:龍過雞年》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七名,有人說這將是周星馳的最後一年 《唐伯虎點秋香》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第一名,周星馳反攻 《濟公》慘敗 1994 《破壞之王》慣性表演 《九品芝麻官之白麵包青天》入選當年度十大賣座影片 《國產凌凌漆》與袁詠儀擦出火花,無厘頭表演完全成熟,與羅家英合作備受認可 1995 《西遊記之101回月光寶盒》《西遊記完結篇之仙履奇緣》第二次轉型,效果你說怎麼樣!!!, 皆入選當年十大賣座影片,無厘頭+浪漫主義+想像力,與莫文蔚擦出火花 《回魂夜》繼續嘗試轉型,基本看不到本人面目,觀眾接受一般。 《百變星君》是當年周星馳影片票房最好的一部,但裡面摻雜王晶的成分,屬《整蠱專家》的延續,無厘頭+電腦特技 1996 《大內密探零零發》重復無厘頭形式 《食神》非常一般,但頗得好萊塢口碑,也是周星馳執導的第一部電影 1997 《1997家有喜事》與《家有喜事》相比,周星馳在喜劇表現上優勢不明顯 《算死草》無厘頭表演進入死胡同,帶出葛民輝的喜劇才華 1998 《行運一條龍》痛苦的無厘頭,但在導演手法上有不少進步,退格成配角 1999 《喜劇之王》第三次轉型,深入喜劇表演形式,自編自導自演 《千王之王2000》拋開無厘頭,深入細致的喜劇表演完全蓋過主角張家輝 2001 《少林足球》於7月2日在香港舉報首影式,又是一部精品。 2004 《功夫〉經典。。。。 2008 《長江7號》星爺加入新元素玩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