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香港電影 » 香港電影六間
擴展閱讀
最新電影電視劇1999 2025-04-25 11:23:48
老師爆炸是什麼電影 2025-04-25 11:23:45

香港電影六間

發布時間: 2022-04-12 09:00:42

① 電視電影界比較有分量的是什麼獎項在哪裡有得看頒獎典禮啊

最廣泛演出國語歌曲獎:練習 萬寶龍 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大獎 TVB8頻道 TVB8頻道頒獎禮 TVB8金曲:月老 最受歡迎男歌手 香港電台 第二十六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2003年度) 十大中文金曲"無間道" 全國最受歡迎男歌手金獎 全國最受歡迎中文歌曲金獎"如果有一天" 新城電台 新城勁爆頒獎禮2003 勁爆歌曲"如果有一天" 勁爆國語歌曲"月老" 勁爆男歌手 全球勁爆歌手 全球勁爆歌曲"如果有一天" ----2002---- T.V.B. 2001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 十大勁歌金曲獎 "夏日Fiesta" 獎項圖片 最受歡迎國語歌曲銅獎 獎項圖片 "我的心只可容納你" 最受歡迎唱作歌星銀獎 獎項圖片 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 香港電台 第24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2001) 十大優秀流行歌手大獎 獎項圖片 十大中文金曲 "夏日Fiesta" 優秀國語歌曲獎銅獎 獎項圖片 "我的心只可容納你" 獎項圖片 全國最受歡迎男歌手金獎 獎項圖片 四台聯頒傳媒大獎 獎項圖片 商業電台 2001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 專業推介、叱吒十大歌曲第四位 "鴿子情緣" Channel [V] 第八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頒獎大典 最受歡迎歌曲獎(Top 20) "我的心只可容納你" 香港樂壇評議會 香港樂壇評議會"年度頒獎典禮 2001" 網上公開投票 最受歡迎男歌手金獎 最受歡迎年度流行金曲金獎"心藍" 我最喜愛的年度大碟金獎"夏日Fiesta" 華娛電視台 華娛十大亞洲之星票選 十大亞洲之星 新城電台 新城國語力頒獎禮2002 新城國語力歌曲 "還記得我嗎" 新城國語力歌曲 "我的心只可容納你" 國語力香港歌手大獎 國語力歌王 國語力年度歌曲大獎 TVB 8頻道 超人氣之星 八大華語電台 第2屆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 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20大金曲"天生天養" 最受歡迎男歌手 2001年 T.V.B. 2000年度十大勁歌金曲 - 當我遇上你 最受歡迎國語歌曲金獎 - 我不夠愛你 公益金最喜愛慈善組合大獎 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 香港電台 2000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 男人哭吧不是罪 十大優秀流行歌手大獎 優秀國語歌曲獎金獎 "我不夠愛你" 全國最受歡迎歌手獎金獎 全國最受歡迎中文流行歌曲獎金獎 - 我不夠愛你 Channel [V] 最受歡迎歌曲Top 20 - 男人哭吧不是罪、我不夠愛你 最受歡迎歌手大獎 浪琴錶 廿一世紀才俊人士獎 香港影評人協會 第六屆金紫荊獎頒獎典禮 - 最佳男主角 (阿虎) 世界傑出華人 基金會 中華文化大使 北京光線電視傳播有限公司 第一屆音樂風雲榜頒獎典禮 最受歡迎男歌手 港台年度十大金曲"男人哭吧不是罪" 最佳對唱歌曲"我不夠愛你"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2000年度中國流行歌曲榜 香港特別行政區最受歡迎歌手獎 香港特別行政區最受歡迎唱片獎 百視達影視店 第七屆百視達娛樂大獎 港台最受歡迎演員領獎典禮 港台最受歡迎男演員 (電影:孤男寡女、阿虎) 新加坡933醉心頻道 最受歡迎男歌手 港台、中國六間電台及電視台 第一屆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 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 20大金曲"我不夠愛你"、"男人哭吧不是罪" 最佳對唱"我不夠愛你" 明報周刊 演藝動力大獎2001 最突出電影男演員 我最支持的演藝動力大獎 馬來西亞 第一屆金曲紅人頒獎禮 年度十大紅人金曲獎"缺陷美" TVB台灣8頻道 TVB 8金曲榜頒獎典禮 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十五首金曲獎 "我的心只可容納你" 新城電台 勁爆男歌手 勁爆亞洲男歌手 全球勁爆歌手 勁爆播放指數大獎 "夏日Fiesta" 勁爆歌曲 "夏日Fiesta" 2000年 T.V.B. 99年度十大勁歌金曲 - 心只有你 最受歡迎國語歌曲金獎 - 愛你一萬年 公益金慈善金曲大獎 - 一起走過的日子 最受歡迎廣告歌曲大獎銀獎 - 心只有你 最受歡迎男歌星 獲獎最多男歌星 香港電台 99年度十大中文金曲 - 木魚與金魚 十大優秀流行歌手大獎 全年最高銷量歌手大獎金獎 全球華人最受歡迎男歌手 優秀國語歌曲獎金獎 "木魚與金魚" 最佳廣告歌曲獎銅獎 "心只有你" 四台聯頒傳媒大獎 商業電台 99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 - 叱吒唱作人 Channel [V] 華語榜中榜'99華語榜中榜歌曲 - 愛你一萬年 跨世紀男歌手 有線電視 YMC至尊榜總選99 - 至尊最愛華語歌曲 - 心只有你 99至尊華語歌曲獎 "心只有你" hongkongmovie.com 金太陽電影大賞 - 最佳男演員(暗戰) 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十九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 (暗戰) 廣州至尚音樂城 Music Tower 全年銷售歌手大獎 Music Tower 全年唱片大獎 "愛無知" 我最愛專業推介大碟2000 (華語區) "愛無知" 我最愛專業推介唱作人大獎 (華語區) 我最愛男歌手2000 (華語區) 我最愛普語歌曲2000 (華語區) "愛你一萬年" 我最愛亞洲至尊中文歌手2000 (華語區) 新城電台 新城精選104好友音樂頒獎禮 台灣地區最受歡迎香港歌手 健力士世界紀錄 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2000 - Most Canto - Pop Awards 國際青年商會 世界傑出青年(個人進步及成就)組別 明報周刊 演藝動力大獎 - 最突出電影男演員 「明周」致敬大獎 香港青年商會及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2000十大傑出數碼青年選舉 十大傑出數碼青年'2000 台灣民生報 2000十大偶像選舉 - 千禧十大偶像 新城電台 勁爆國語歌曲"我不夠愛你" 勁爆男歌手 勁爆亞洲男歌手 勁爆歌曲 "將自己給你" Martell Congratulations on " A Fighter's BLUE" Chin Sing Tao Chinese Radio Music Awards. ----2005---- T.V.B. 2005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 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 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 最受歡迎華語歌曲金獎《原來我有愛》 最受歡迎廣告歌曲大獎銀獎《常言道》 十大勁歌金曲獎《按摩女郎》 新浪網路 新浪2004網路中國頒獎禮 最受歡迎男演員 ----2004---- T.V.B. 2004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 十大勁歌金曲獎 "如果有一天" 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 公益金最喜愛慈善組合大獎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電影評論學會大獎(2003年度) 最佳男演員(大隻佬) 香港電影金像獎 第二十三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男主角(大隻佬) 華語電影傳媒 第四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頒獎禮 最佳男主角(大隻佬) 華語電影傳媒 第四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頒獎禮 港台最受歡迎男演員 新城電台 新城國語力頒獎禮2004 國語力歌曲獎:太想愛 國語力年度歌曲大獎 國語力歌王 國語力熱爆K歌 國語力香港歌手獎 新城電台 新城勁爆頒獎禮2004 新城全球勁爆歌手 新城全國樂迷投選勁爆男歌手 新城勁爆男歌手 新城勁爆國語男歌手 新城全球勁爆舞台大獎 新城勁爆歌曲-《按摩女郎》《無須擔心》 台灣金馬獎 第四十一屆台灣金馬獎 最佳男主角(無間道三終極無間) TVB 8頻道 TVB 8頻道頒獎禮 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內地觀眾最愛男歌手獎 最佳作詞獎《幸福這麼遠那麼甜》 全球觀眾最愛粵語歌曲獎《按摩女郎》 最佳音樂錄影帶演繹獎《太想愛》

② 香港電影的文化,環境與規則與內地有哪些不同

港產片的精髓,可以用這六個字概括。與大陸電影偏好宏大敘事的印象、以及台灣電影稍顯晦澀小眾的觀感相比,香港電影最常從小人物的個人拼搏出發,敘寫或刀光劍影快意恩仇的武俠江湖,或喋血街頭險惡橫生的黑社會故事,或踽踽難行的百姓辛酸,或皆大歡喜的家庭喜劇,表現傳統或當今香港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情與義」。

現在香港和大陸的電影融合程度很大,但是不管怎麼中國的電影事業會在兩地推動下越來越好

③ 中國一共多少個唱片公司、電影公司

正東唱片(Go East Entertainment Co.Ltd) 香港唱片公司,曾為寶麗金唱片附屬公司,成立於1995年,由當時總裁鄭東漢邀請黃柏高創立,陳慧琳為首位加盟歌手。至1998年環球唱片收購寶麗金唱片後,成為環球旗下公司、和新藝寶唱片及上華唱片為兄弟公司,情況就像一間公司,多個品牌。 天中文化 天中文化的前身於1997年成立,2001年才正式更名為天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在2001年至05年期間曾十分繁榮,旗下包括了孫悅,李泉,林依輪,蘇有朋,羅中旭(羅中旭博客,羅中旭新聞,羅中旭音樂,羅中旭說吧),零點樂隊(零點樂隊新聞,零點樂隊音樂,零點樂隊說吧)在內的大牌藝人,而著名製作人何厚鏵的加入更是使天中娛樂在音樂製作上得到了保證。 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是英皇集團的一家下屬子公司。英皇集團成立於1942年,從一間鍾表零售店鋪,發展成為涉足地產、酒店、金融、娛樂、電影、出版印刷、飲食及零售的多元化上市公司集團。集團在香港擁有六間上市公司,分別為英皇集團(國際)有限公司港交所,英皇娛樂酒店有限公司港交所,英皇證券集團有限公司港交所,英皇鍾表珠寶有限公司港交所,新傳媒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及英皇娛樂集團有限公司港交所。 大國文化集團於,(MusicNationGroup),成立於2002年3月,初時由電訊盈科全資持有的子公司PCCW Japan所擁有,其後由公司主席李澤楷以私人名義收歸己有,公司現已跟電訊盈科無直接關系Template:Fact。其主要發展方向是提供各類型音樂及娛樂表演項目,業務范圍包括唱片製作及發行、音樂版權管理、藝人培訓及管理、演出製作及統籌等,發展重點將側重於大中華地區。 華納唱片集團是20世紀全球五大唱片集團之一,原隸屬於擁有好萊塢華納兄弟影片公司,時代雜志,財富雜志,CNN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傳媒巨子的時代華納集團。Warner Bros公司1930年因收購了Brunswick唱片公司而順利進軍唱片業。隨後又分別於1968年和1970年兼並了Atlantic(大西洋)和Elektra Nonesuch兩家唱片公司,並成立了華納唱片集團(簡稱WEA)。近年來, Wea先後將法國Erato公司,德國Teldec公司,芬蘭Finlandia公司收歸帳下。 EMI唱片公司 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唱片公司,世界20世紀五大唱片集團之一。1897年成立,總部設在倫敦,在全世界146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其下擁有Captial, Apple, Virigin, Parlophone, Liberty, Blue Note等唱片品牌,是英國唱片業的龍頭公司。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在流行與古典領域中均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00年初,與新成立的AOL-Warner(美國在線-時代華納)集團的華納音樂合並,共同組成了新世紀全球最大的唱片集團。 環球唱片 1972年由德國 Polydor International 與荷蘭 Phonogram聯合組建.在1961年, Polygram將美國Mercury唱片公司收歸帳下。1980年,又將名揚全球的英國Decca唱片公司收歸其下.進入 20世紀90年代, Polygram又先後收購了美國A&M公司,Motion公司,英國Island公司.1998年,Polygram與環球音樂公司和並成為 UNIVERSAL MUSIC GROUP,在全球幾十個國家設有子公司發行各種類型的音像製品,與 BMG, EMI, Sony/CBS,WEA並稱為世界五大唱片集團。 滾石唱片滾石唱片,全名為「滾石國際音樂有限公司」(Rock Records Co., Ltd),是由段鍾沂、段鍾潭兄弟於1980年所創建的一家台灣唱片公司,目前也是亞洲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 海蝶音樂 海蝶音樂製作公司於1986年成立於新加坡,經過多年的發展探索,海蝶音樂聚合了一批華語樂壇頂級的音樂製作人,為阿杜、林俊傑、張信哲、陶晶瑩、金莎、林宇中、BY2等在華語樂壇極具影響力的歌手量身打造過很多傳唱不絕的音樂。日前,海蝶音樂團隊的製作技術日臻完善,製作業務滲透到專輯製作、廣告歌曲、無線音樂等多項領域。 艾回唱片艾回唱片中國艾回 全球最大獨立唱片公司 艾回股份有限公司(Avex)是日本一家大型的唱片公司,成立於1988年,已有21年的歷史。Avex(艾回唱片)目前擁有Avex Trax, Avex Tune, Cutting Edge, Rhythm Zone等下屬音樂廠牌。艾回唱片是日本20歲年輕偶像的造星工廠,旗下藝人包括了濱崎步、安室奈美惠、幸田來未、大冢愛、[1]東方神起、Hitomi,等一大批日韓流行歌手,並以「小室家族」聞名遐邇。

④ 劉德華所有的獎項

曾5次獲得香港最受歡迎男歌手稱號,7次獲得亞太區最受歡迎男歌手,連續6年蟬聯台灣十大偶像冠軍,第19、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得主,第7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主角得主,第10屆香港電影評論協會最佳男演員。1995和1996年度美國Billboard Music Award亞洲最受歡迎歌手獎得主,1996年度美國MTV電影獎亞洲全能傑出藝人,1999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00年世界十大傑出青年,2000年吉尼斯世界紀錄保持者,2000年度《人民日報》社評選海外百名傑出華人之一,2001年度香港藝術家年獎得主,2001年度十大傑出才俊獎得主,2002年度《福布斯》傑出領袖獎,2003年度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大獎,2004年度香港特區政府榮譽勛章。
在劉德華所獲得的諸多榮譽中,有許多是創紀錄的榮譽。
他連續3年蟬聯香港最受歡迎男歌手獎,一張大碟中有3首歌打入年度勁歌金曲十大排名榜,這兩項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而他4次摘取香港樂壇4台聯頒的傳媒大獎,5度獲封香港最受歡迎男歌手,7度榮獲亞太區最受歡迎男歌手,同樣是三大紀錄。
在台灣連續6年雄居十大偶像第一名,這樣一個成績,華人之中,無論男女,沒有第2個人榮膺如此紀錄。
1988年至今,劉德華於世界各地所獲獎項及榮譽已超過300項之多,其數目之多,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成為演藝史上的一項世界紀錄。
300多項榮譽,如果全部仔細地列出來,就是一本厚厚的書了,將300多個獎杯獲獎證書擺出來,需要一間多大的房子才能擺得下?
所以,列出劉德華所獲得的全部榮譽,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在此,我們僅僅只是列出很小的一部分,也是最能體現劉德華的一部分。其中最為重要的,大概不是他所獲得的這諸多榮譽,而是在很多人口中常常提到的「劉德華精神」。
在香港,不少人提到劉德華,既不說他是偶像,也不說他是明星,而是說:「劉德華是香港演藝圈的精神領袖,是香港的精神領袖。」
張衛健曾談到過一件小事。

⑤ 香港哪個電影獎項比較有權威

金像獎!其次是金紫荊獎,以及其它類型獎像!
1995年,一群影評人鑒於當時本地長期缺乏由影評人組成的團體,以及體現專業影評人選擇的香港電影年度評獎,在發起人召開多次籌劃會議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於一九九五年三月正式成立,成為同類型組織的首個。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宗旨是:團結一群志同道合的影評人,促進電影評論的獨立自主精神;倡導從文化和藝術角度評論香港電影;對香港電影的成就重新作出評價。
一直以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通過出版、舉辦講座、放映會及座談會等,在文化藝術普及教育上已立下不少佳績,除繼續這方面已建立了相當基礎的工作外,因應社會情況及當下契機,我們於未來一年在電影文化藝術教育上加強力度,針對特定對象推行重點計劃,是刻下的當務之急;尤其在現今的視覺文化年代,年輕人大量接收影像,青少年電影教育意義任道重遠。
我們一直致力推廣香港電影欣賞及評論,年來跟不同機構合作,舉辦過多次電影導賞和講座,例如於2002-2003年與康文署合作舉辦了「名片巡迴放映」,另外又設計及舉辦「世界經典電影課程」;今年我們更得到利希慎基金資助,與香港電影資料館合辦「中學生電影教育計劃」,由2004年的10月至2005年的5月,有超過六間中學參與,讓學生了解香港電影和社會變遷的關系。
自2003年9月,我們的會員每月首個星期日都會在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KUBRICK書店,舉行「90分鍾純沙龍」的聚會,讓電影評論人和到場的影迷影痴盡情分享,開拓電影文化論述空間。另外,我們與香港國際電影節合辦的「CIA電影三面睇」,則繼續成為港片工業人、影評人和觀眾的分享對話平台。而我們每年又會參與「牛棚書展」,不但售賣本會出版的刊物及會員的著作,同時又會舉行講座及沙龍交流會,加強與讀者的交流。
這些年來,我們努力提高電影評論的水平,促進電影文化的交流,關注政府有關文化和電影藝術方面的政策,出版了二十一種著作,包括每年的《香港電影回顧》、《經典200--最佳華語電影二百部》、《王家衛的映畫世界》等。
http://www.filmcritics.org.hk/big5/
這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官方網站。

⑥ 香港電影輝煌時代的追憶

《最佳拍檔》系列和《五福星》系列——新藝城與嘉禾的對抗 1982年新藝城電影公司成立不久,就已成為剛剛從邵氏影業奪下大半江山的嘉禾電影公司最大的威脅。以石天、麥嘉、黃百鳴、徐克等人為首的「新藝城七怪」不計人力財力,集眾人之智慧拍出的《最佳拍檔》(Aces Go Places)上映時盛況空前,創下香港開埠以來最高的票房成績,其後開拍的續集《最佳拍檔大顯神通》和《女皇密令》的口碑票房亦是極佳。而為了對撼新藝城的《最佳拍檔》系列,嘉禾電影公司則製作了《五福星》(Lucky Stars Go Places)系列,於是在整個八十年代前期,香港電影每年的票房冠亞軍爭奪戰幾乎都產生在這兩部電影及其續集之間。 其實說起《最佳拍檔》和《五福星》的續集都能取得成功的原因,除了我們所熟知的明星效應、搞笑橋段精彩外,還有《最佳拍檔》層出不窮的特技元素和《五福星》每集結尾精彩絕倫的動作場面居功至偉,並且兩人拍檔與五人合力對付不同惡人的重復之中見新意的故事套路,與梅爾-吉布森的《致命武器》系列亦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後來嘉禾與新藝城為求避免繼續惡性競爭,竟達成協議,將《最佳拍檔》與《五福星》這兩個經典電影系列嫁接到一起,糾集兩片的原班人馬,合作拍攝了一部《最佳福星》(應該算是這兩個系列共同的續集吧?)!其視野胸襟比之如今美國華納公司計劃拍攝《蝙蝠俠大戰超人》似乎更勝一籌。 《A計劃續集》和《警察故事》系列——成龍的經典續集範例 我們看影視劇時,會注意到這么一個現象:續集通常很難在製作水準甚至票房成績上突破前作,因為大多數影片在拍攝時並沒想到還要弄續集,所以故事情節的發展、人物性格的刻畫以及內涵張力的延伸都十分完整豐滿,由此就使得續集的發展餘地很小,極難有所作為。不過,對於成龍而言,他主演的港片續集卻幾乎無一失手(早期赴好萊塢的《炮彈飛車》續集和去年的《尖峰時刻2》自然應刨除在外),部部稱得上動作片的典範之作,這可真算是影壇的「奇跡」了。 若要說起成龍拍續集電影的秘訣,其實並無特別之處,深究起來也不過「認真」二字。《A計劃續集》(Project A II)的故事情節與前集相較加進了革命起義元素,增添些歷史深度倒是其次,關鍵是成龍在其影片最吸引人的招牌,動作場面的處理上下得工夫極深,諧趣打鬥在該片中被發揮到極致!——而《A計劃》及其續集先或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武術指導獎的佳話便是成家班「認真」的最好回報! 至於拍《警察故事》(Police Story)的續集則是又一番景象,《警察故事2》的打鬥場面固然精彩,但因與前集銜接太過緊密,故事情節的發展未免束手縛腳,人物性格的刻畫也甚少突破,如再拍第三集的話,恐怕真的是難以為繼了。但之後成龍的《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和《4簡單任務》卻完全跳出了前兩集的故事架構,情節不再連續,以完成不同任務的「007」模式為《警察故事》重新定位,陳家駒的形象也從開始的血氣方剛、一心為公的小警察變成國際知名的邦德式「超級警察」,藉此成龍又可大玩自己所擅長的動作戲了——應該說這是拍續集的一個聰明的折衷之舉。 《倩女幽魂》、《黃飛鴻》、《笑傲江湖》——徐克和「三而竭」定律 曾聽說過一句古語:「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忽然就想到這話似乎可當做拍電影續集的定律。放眼中外電影,除了幾個僅有的經典電影系列外,大多數拍續集的影片一般到第三集就已成為強弩之末了,如果還要繼續往下拍的話,那麼它的水準距離垃圾爛片也就不遠了。由此而來我們也就應該了解,為什麼電影(或者文學作品)有那麼多三部曲了。 徐克可以說是香港最擅拍續集的電影導演之一,《英雄本色》(A Better Tomorrow)、《倩女幽魂》(Chinese Ghost Story)、《笑傲江湖》(Swordsman)都拍了三集,《黃飛鴻》則拍了六集——《英雄本色》是無可公認的經典之作,《英雄本色2》的拍攝則完全是因為首集的成功,結果周潤發死而復生換成小馬哥的孿生兄弟身份出現了,光這一點就顯得先天不足,到了《英雄本色3》,此時吳宇森、徐克已然分道揚鑣,英雄故事已難接續,但徐老怪卻逆向思維,拍小馬哥在遇見豪哥之前的英雄事跡,實際上已等同於前傳了,只可惜票房慘淡,與前兩集不可同日而語。《倩女幽魂》的後兩集留給觀眾的印象也只剩下愈來愈純熟的特技和徐克特有的借古喻今調侃,整體成就則無法超越前作;《笑傲江湖》因有胡金銓的親執導筒而有些呈現出老派武俠片的格局,但《東方不敗》卻沒了第一集很明顯的胡氏古樸凝重風格,顯得更加浪漫肆意,程小東動作場面天馬行空,徐克的畫面剪接凌厲肅殺,故事情節比之前集也顯得集中緊湊,影片以東方不敗的成王敗寇經歷和與令狐沖的情感糾葛駕構全篇,極富張力,令觀眾為之傾倒,堪稱經典;至於《東方不敗再起風雲》則是徐克失控的完全怪力亂神之作,失敗!再說《黃飛鴻》,前三集皆是叫好叫座的經典武俠,但從第四部《王者之風》開始,便全憑武鬥,再無創新,即便第六集《西域雄獅》黃飛鴻去了美國也未能挽回徐克版「黃飛鴻」的頹勢——電影續集的「事不過三」,在徐克身上可算體現得淋漓盡致了。 《雷洛傳》、《賭城大亨》、《新鹿鼎記》——王晶的連續劇電影 連續劇形式的續集電影是最容易成功的,因為故事情節的發展和人物形象的豐滿都是隨著電影續集而逐漸讓觀眾了解的。不過,這類電影系列的上映間隔時間絕不能過長,象《星戰前傳》系列兩年一部,以及《哈里-波特》和《指環王》一年一部是因為影片本身具有強大的號召力,一般的連續劇電影是不敢如此的。比如王晶的《雷洛傳》(Lee Rock)、《賭城大亨》(Casino Tycoon)兩部上下集的人物傳記系列片和兩集的《新鹿鼎記》(Royal Tramp)都是在同一年推出,而且幾乎都在同一檔期上映,前後間隔不超過兩個月,觀眾的熱情未退,自然會取得不錯的票房成績——不過,王胖子也有失算的時候。1993年他集合李連傑、洪金寶、張敏等眾多明星參演的《倚天屠龍記》的續集早在第一集開拍之時就已籌劃完畢,誰料第一集上映後票房慘不忍睹,亦令永盛公司損失慘重,因此只好將這部李連傑已簽了片約的續集拍攝工作忍痛下馬了。

⑦ 香港最棒的電影院

最棒電影院是名叫 BEA IMAX ,地址是在香港九龍九龍灣宏照道38號 MEGA BOX 商埸 L層,以下資料可了解甚麼是 IMAX 電影

「IMAX 體驗」,乃指與電影融而為一,耳、目、心均全程投入的忘我境界。其奧秘在於水晶般清晰透徹的影像、懾人巨型銀幕、以及激發你每個細胞的震撼音響,讓觀眾有如身歷其境,與電影渾然一體。看過IMAX,你將不再滿足於在傳統影院或家中觀看超級大片,因為只有在IMAX你才能體驗到如斯終極電影震撼;只有IMAX才具有神奇魔法,將影片的可觀性無限提升。

IMAX 2D及3D體驗各有所長;IMAX 2D以宏大而精緻的影像滿滿地充塞你的視野,觀賞時請盡量睜大你的眼睛!3D體驗之影像則浮游在你的眼前,帶領你穿梭疑幻疑真的虛疑世界。

成立於1967年的IMAX公司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和加拿大多倫多,是世界頂級的電影和數碼科技公司,亦是全球最佳的商業與教育並重的影院系統,以放映技術、3D技術及後期製作聞名於世,並曾獲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授奧斯卡電影科學技術成就大獎 (Oscar®),表揚其在電影拍攝與放映系統方面的成就。

在傳統影院,銀幕越大,影像之清晰度亦出現減退。但IMAX影院在巨型銀幕上之影像,放大後卻纖毫畢現,細如一根皺紋、一個毛孔均逃不過你的雙眼。造就其無與倫比之清晰度與真實感在於:

傳統影院使用35mm菲林格式,IMAX影院則使用大10倍的15/70MM特大菲林。菲林越大,所容納的訊息便越多,影像也就越清晰。在放大的過程中,IMAX更透過電腦科技,將原來的影像以倍數加強,讓你在傳統影院看不到細節,在IMAX巨幕卻一一呈現。

IMAX放映機精密度全球最高,功率最強,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先進水平;其15千瓦燈箱的功率之大,即使把它安裝在月球上你也能看到其發射的光束。

香港首家、亦是獨家的IMAX商業影院,可播放IMAX 2D或3D電影
設有252個普通座位及4個傷健位 (放映3D影片時為達到最佳觀賞效果需略減座位席)
銀幕高達5層樓
位處東九龍最大的娛樂購物中心MegaBox,同場另有六間UA新穎影廳
2008年5月起,東亞銀行正式成為IMAX影院之冠名贊助

除商業電影外,BEA IMAX 影院將搜羅極具趣味的科教影片,題材包羅萬有,帶領觀眾進入一段段奇妙的旅程,探索他們無法觸及的世界。憑藉IMAX超卓、迫真的3D影像,更能帶動觀眾的投入感及想像空間,給各個年齡層次的觀眾真正寓教於樂的體驗,乃活動教學的最佳選擇。

每套影片均備有豐富的教學素材輔助教師、家長傳授課外知識。

BEA IMAX將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如教師試映會、講座、工作坊等,以互動形式引發學生對不同課題的興趣;我們亦歡迎與各教學團體合辦活動,或租賃場地舉辦活動。

⑧ 香港大埔有那些電影院

大埔現在是「戲院沙漠」, 區內目前沒有電影院。
以前曾經先後存在六間戲院,但都已經結業了。

⑨ 怎麼可以找著你談談

吳祖光目錄[隱藏]

生平簡介
作品回顧
往事略集
處世觀念
書目年表

(1917—2003)
[編輯本段]生平簡介
吳祖光又名吳召石、吳韶,現代著名劇作家、導演。原籍江蘇武進,1917年4月21日出生於生於北京東城小草廠的一所大宅院里,家庭為吳祖光提供了一個文學的環境。其父吳瀛,曾參加創辦故宮博物院,精於詩文書畫、篆刻和古文物鑒賞,對吳祖光的文學生涯有深刻影響,同年吳祖光畢業於北京孔德學校。在中法大學文學系學習一年後,應聘任南京戲劇專科學校校長室秘書。1934年發表的小說《宮娥怨》,是其處女作。七七事變後,隨劇校到湖南、四川擔任語文和中國戲劇史的教學。1936年於中法大學文科肄業。1937年,吳祖光任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校長室秘書,同年創作抗日話劇《鳳凰城》,成為全國戲劇界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斗爭的有力武器。隨後幾年間,他創作了《正氣歌》、《風雪夜歸人》、《林沖夜奔》、《牛郎織女》和《少年游》等劇作聲震劇壇,以上作品均收入《吳祖光戲劇選》。1945年,他主編的《新民晚報》副刊率先發表了毛澤東的詞作《沁園春·雪》。1946年,他在上海創辦《新民晚報》「夜光杯」副刊和《清明》雜志,還創作《捉鬼傳》和新劇《嫦娥奔月》,聲討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後受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逃亡香港。1947年,他在香港編導了《國魂》、《莫負青春》、《山河淚》、《春風秋雨》和《風雪夜歸人》等電影。新中國成立後,吳祖光陸續創作出反映紡紗女工的電影《紅旗歌》和兒童劇《除四害》等作品。1954年後,吳祖光導演了電影《梅蘭芳舞台藝術》、《洛神》、《荒山淚》,為梅蘭芳、程硯秋兩位京劇藝術大師留下了極其珍貴的資料。1963年,他與妻子新鳳霞合作改編了評劇《花為媒》,成為了評劇舞台上的成功佳作。此外他還創作了《武則天》、《三打陶三春》、《闖江湖》、《新鳳霞傳奇》和《三關宴》等大量作品。
1937年—1948年吳祖光任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講師,重慶中央青年劇社、中華劇藝社編導,《新民晚報》副刊編輯,《清明》雜志主編,香港大中華影片公司編導,香港永華影業公司導演。1949年後吳祖光任中央電影局、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牡丹江文工團編導,中國戲曲學校、中國戲曲研究院、北京京劇院編劇,文化部藝術局專業創作員,中國文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副主席,友誼出版公司名譽董事長。1957年曾被錯劃為右派,下放北大荒勞動。1960年回到北京,先後在中央戲曲學校實驗京劇團和北京京劇團任編劇,寫有《武則天》、《鳳求凰》和《三打陶三春》等劇目。1979年調文化部藝術局從事專業創作。粉碎四人幫以後,寫了京劇《紅娘子》和話劇《闖江湖》,都頗受歡迎。他是第五屆至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建國後吳祖光出版了戲劇集《風雪集》、散文集《藝術的花朵》,同時還執導了多部藝術影片,其中的《梅蘭芳舞台藝術》、《洛神》、《荒山淚》等為後世留下了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程硯秋的珍貴資料。1960年回北京實驗京劇團和中國戲曲研究院任編劇,創作了《三打陶三春》、《三關宴》等京劇劇本,所改寫的評劇《花為媒》的電影劇本堪稱傳統戲翻新的典範之作。「文革」後,吳祖光創作了取材於妻子新鳳霞生活經歷的話劇《闖江湖》。2003年4月9日,因冠心病發作,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編輯本段]作品回顧
▲《三打陶三春》
20世紀60年代吳祖光作品,1983年被長春電影製片廠拍為彩色舞台藝術故事片。
五代時,流落江湖的好漢鄭恩路經蒲城縣,因偷西瓜,遭到看瓜女陶三春的痛打。趙匡胤見她才貌出眾,從中撮合,鄭恩與陶三春訂下姻緣。
周世宗柴榮登基後,封趙匡胤為南平王,鄭恩為北平王,並恩准鄭恩與三春完婚。三春自別後也日夜思念鄭恩,欽差要她進京完婚,她不穿鳳冠霞帔,騎一頭小毛驢,領弟弟陶虎趕往京城。
他們來到汴京城外十里堡,遇到趙匡胤和鄭恩派出的大將高懷德。高懷德喬裝成紅鬍子響馬,揚言要陶三春做他的壓寨夫人。陶三春聞言大怒,與之交手,經過一番酣戰,陶三春擊敗了「響馬」。高懷德在無奈之中,吐出了真情。陶三春聞訊後,怒火中燒闖入皇宮,欲找鄭恩算賬。
鄭恩見陶三春闖入金殿,悄悄躲藏起來。柴榮見三春目無朝綱,命御林軍將她拿下,御林軍又被三春打得落花流水,大將高懷亮也被打得一敗塗地。柴榮只得命趙匡胤連夜去找鄭恩,給他們成婚。
鄭恩詢問十里堡戰果如何?高懷德謊稱他暗射鵰翎箭,把三春射下坐騎。鄭恩聽後,以為煞了三春的威風,隨即回府完婚。鄭恩為擺王爺架子,在洞房中連稱口渴,要三春給他倒茶。三春強壓怒火,不予理睬。當他發現桌上放著賣油梆子,以為三春有意羞辱於他,要丫環取家法懲治三春。三春忍無可忍,與鄭恩動起手來,幾個回合就把鄭恩打翻在地。鄭恩自知不敵,跑出洞房,連呼高懷德助陣。高懷德已跑得不知去向。
柴榮、趙匡胤聞訊後趕來勸架。陶三春當著他們的面,立賣油梆為鄭家家法,以示永不忘本。鄭恩跪地賠禮認錯,夫婦言歸於好。柴榮封陶三春為一品勇猛夫人,准予參與朝政。
▲《花為媒》
1963年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吳祖光編劇,此電影劇本被譽為傳統戲翻新的典範之作。
王俊卿與表姐李月娥,青梅竹馬,兩小情篤,相誓永結百年之好。王母思孫心切,托 阮媽為俊卿說親,阮媽為他說合了才貌出眾的張五可,俊卿不從。王母幾經詰問,俊卿吐露真情,非月娥不娶,絕不移情他人。王母無奈,又托阮媽去月娥家說親。
月娥之父李茂林認為男女私情,有失大體,堅決不允婚事。俊卿得悉此情,病況日重。王母憂心如焚,阮媽獻計,慫恿俊卿去張家花園相親,她認為只要俊卿見到五可,定會喜愛五可,便可玉成此事。但俊卿病重,不能前往。阮媽又生一計,請其表弟賈俊英代為相親。俊英與五可在花園會面,五可見他一表人才,舉止瀟灑,贈與定情信物紅玫瑰一朵,以示相許。俊英將紅玫瑰轉贈俊卿,俊卿堅拒不受,阮媽又向王母獻策,不妨先將五可娶來,俊卿勢必就範,王母頷首,相約定期迎娶。
月娥聞訊,不勝痛苦,月娥母深諳女兒心事,乘其父不在家中,採用冒名送女之計,搶先將月娥送到王家與俊卿拜堂成親,待五可花轎到來時,他們已經完婚。五可見狀,怒不可遏。她大鬧花堂,隨即闖進洞房,嚴詞質問俊卿,俊卿語塞。阮媽見此情狀,不知如何是好,忽然發現站在一旁的賈俊英,即將他拖入洞房。於是,兩對情人,笑逐顏開,各遂所願。
《花為媒》精彩唱詞選段
贈君玫瑰君莫笑
(張五可唱)叫一聲王俊卿你來得正好,顧不得女孩兒家粉面發燒;我的心止不住撲撲突突地亂跳,有句話我要問問你呀,仔細你聽著,婚姻事應不應得我不惱,好不該說我不值半分毫;你說我心不靈,我這手不巧,又說我貌丑無才我的身段不苗條。今日里到花園我們見了面,我讓你仔仔細細把花瞧;你看看紅玫瑰,再看看含羞草,你看看這藤蘿盤架,再看看柳彎腰,你看看蘭花如指,再看看芙蓉如面,看一看我這滿園的鮮花美又姣。走一步,鳳展翅;走兩步,彩雲飄;五可走了一個連環步,釵環響亮聲音高,可笑你小小的書生為花顛倒,意懸懸眼灼灼你魂散魄消。
這才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張五可唱)張五可用目瞅,從上下仔細打量這位閨閨女流;只見她的頭發怎麼那麼黑?梳妝怎麼那麼秀?兩鬢蓬鬆光溜溜,何用桂花油?高挽鳳纂不前又不後,有個名兒叫仙人髻。銀絲線穿珠鳳在鬢邊戴,明晃晃走起路來顫悠悠,顫顫悠悠恰似金雞亂點頭。芙蓉面,眉如遠山秀,杏核眼靈性兒透,她的鼻樑骨兒高,相襯著櫻桃小口,牙似玉,唇如朱,不薄也不厚,耳戴著八寶點翠叫的什麼赤金鉤。上身穿的本是紅綉衫,拓金邊又把雲子扣,周圍是萬字不到頭,還有個獅子解帶滾綉球。內套小襯衫,她的袖口有點瘦;她整了整妝,抬了一抬手,稍微一用勁,透了一透袖;露出來十指尖如筍,她這腕似白蓮藕,人家生就一雙靈巧的手,巧娘生下這位俏丫頭�下身穿八幅裙掐百褶是雲霞皺,俱都是錦綉羅緞綢。裙下邊又把紅鞋兒露,滿幫是花,金絲線鎖口,五色的絲絨繩又把底兒收。巧手難描,畫又畫不就,生來的俏,行動風流,行風流,動風流,行動怎麼那麼風流。猜不透這位好姑娘是幾世修?美天仙還要比她丑,嫦娥見她也害羞。年輕的人愛不夠,就是你,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年邁老者見了她,眉開色悅,贊成也得點頭。世界上這樣的女子真是少有,這才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風雪夜歸人》
本劇為吳祖光代表作,完成於1942年,1948年由吳祖光親自導演拍成電影,由香港大中華影業公司出品。
上世紀40年代末期,在一個酷寒的風雪之夜,一個人踉踉蹌蹌地從坍塌的圍牆缺口走進富家蘇弘基的花園,手扶著那株枯萎了的海棠樹,似在找尋他過去留在這兒的影子。
20年前,這座大城市裡有一個出身貧寒的京劇男演員魏蓮生,以演花旦紅極一時。達官貴人、妙齡男女,甚至一般市民都被他的聲色所傾倒。他交往甚廣,常為窮苦的鄰居紓危濟困,頗受人們的敬慕。
以走私鴉片起家的法院院長蘇弘基,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他的四姨太玉春原是個煙花女子,後被蘇弘基贖出為妾。玉春懷著一顆爭取自由幸福的火熱的心,不甘心於囚籠般的富貴生活。她以學戲結識了魏蓮生,向他傾訴了自己悲慘的身世,後趁蓮生到蘇府祝壽演出之前,將他請到自己的小樓上。他們二人過去的遭遇相近,又都淪為闊老們消愁解悶的玩意兒,失去做人尊嚴,因而由憐生愛,並商定私奔,走向自由。這時,蓮生從窗口摘下一枝海棠花送給了玉春。不料這一切都被由蓮生推薦給蘇家當管事的王新貴窺見。
善於阿諛的小人竟忘恩負義將此事稟報了蘇弘基。當玉春按約出走之際,王新貴帶領幾名打手把玉春抓回,蓮生則被驅逐出境。二人依依話別,從此天各一方。20年後,蓮生拖著過早衰老的病體重回故土,但已物是人非,玉春已被蘇弘基送給天南鹽運使徐輔成為妾。蓮生感慨萬分,在那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悄然死在海棠樹下。
[編輯本段]往事略集
▲「二流堂」奇冤
對於自己的際遇,吳祖光在生前也有過檢視和回憶。「二流堂」是他無法擺脫的創傷記憶。
1913年出生的畫家黃苗子,80年代末旅居澳州近十年,擔任昆士蘭格里菲斯大學客座教授,他是二流堂的親歷者和見證人。他在北京的寓所接受記者的訪問時說:二流堂是一個荒誕的滑稽劇。
二流堂最初的形成和一個叫唐瑜的人有關。唐瑜是仰光華僑,1930年代初期便活躍於上海的電影界。據說是由於反對家庭包辦的親事,逃婚到上海,然後輾轉到了重慶。唐瑜有一個胞兄在仰光,是富有的商人,這個富有的哥哥重手足之情,對兄弟關懷備至,唐瑜的哥哥給了他一把金梳子,跟他說如果沒錢了,就折一個梳齒可以換錢。唐瑜拿著這把梳子突發奇想,把金梳子賣了,用換來的錢蓋房子。
新房不斷修建起來,建屋就地取材,大都採用當地極易取得的巨大的竹子捆綁起來做成屋架、門、窗,然後里外抹灰,加蓋屋頂,便成為居室,這種在當地統稱為「捆把房子」的建築經過細致的加工,完全可以成為漂亮的西式住宅。唐瑜先後修建起不止兩三處住房,都是提供給朋友居住,他的第一套房子「依廬」就是給夏衍一家住的。
吳祖光在他的回憶二流堂的文字中寫道:唐瑜最後建造的最大的一幢房子,就在中一路四德里下坡的四德村,有一個很寬敞的大客廳和三間住室,裝修比較考究,取了一個名字,叫做「碧廬」。「碧廬」與「壁爐」同音,唐瑜特別喜歡壁爐,大客廳里砌了一個很講究的漂亮壁爐。
黃苗子說,唐瑜的碧廬,在重慶文藝界是一個引人的去處,朋友們都願意到這里來聚,碧廬就像現在的沙龍或者俱樂部。那段時間吳祖光是碧廬的活躍人物,重慶的歲月是吳祖光人生中鼎盛的時期。在重慶,話劇成了最受大眾歡迎也最為時尚的文化活動,吳祖光創作的《正氣歌》、《少年游》、《牛郎織女》都成了一時的熱門好戲。
碧廬在鼎盛的時候住過十幾位房客。有一天徐冰(徐冰在解放以後是統戰部長,當時在重慶分管文藝)和郭沫若來碧廬,住在那裡的人還沒起床。徐冰就說這些二流子真是懶惰,實際上當時大家都參加演出,結束的時候都是半夜三四點鍾。那時候大家剛學會了一個陝北詞「二流子」,郭老就說給他們起個名字就叫「二流堂」吧。「二流堂」的名字就叫起來了。
但吳祖光對這個名詞沒有什麼好感,他寫作一直勤奮,也不愛過多地聚眾聊閑天。
抗戰勝利之後,大家各奔前程。1947年,吳祖光去了香港,到香港後,他改行做起了電影導演,這項工作給他帶來了新的知名度和豐厚的收入。
吳祖光回到北京是在1949年9月。在他面前是一個新的國家,同時等著他的,還有一份美滿姻緣。
那時演員戴浩與虞靜子夫婦在東單西觀音寺34號租了一所老式的大洋房,進門是一排六間平房,相連一幢寬大的樓房,分租一間樓房給盛家倫,樓下一大間住的是音樂家鄔析零全家,另外還有一個跨院的兩間平房由黃苗子和郁風租住,老朋友又在這里聚頭了,還是當年碧廬舊人。於是馬上就傳播開,都說是「二流堂」在北京重建起來了。
吳祖光租住了進門六間一排的平房。他和新鳳霞就是在這里結婚的。
新鳳霞從小被賣到天津,生長在一個天津的貧民窟里。父親是賣糖葫蘆的,母親大字不識,一家人靠她唱戲養活。她6歲學戲,14歲就當了主演。1949年,新鳳霞22歲的時候開始到北京闖天下。在北京她認識了吳祖光。在北京,吳祖光和新鳳霞的婚姻名動一時。
吳祖光在「二流堂」是個活躍人物,經常有藝術青年到他那裡去。杜高、錢庄、陶冶常聚在他的周圍。這批人就被當成「二流堂」的「小家族」。
1954年,深受「二流堂」人際之累的吳祖光新買了一所坐落在帥府園馬家廟9號有18個房間的四合院,他把住在上海的父親和母親接來北京同住,那時父親已中風卧病多年。
「二流堂」在「肅反」運動中出了事。當時有人覺得這個地方很奇怪,為什麼很多藝術家都在那裡出出進進。老的齊白石、梅蘭芳,年輕的杜高、田莊這些人,藝術界的音樂界的,那麼多人聚在一起。很多人就開始懷疑。隨後,「二流堂」的「小家族」的成員被定性為「胡風反革命集團」成員,來往於「二流堂」的人被認為是「胡風集團」的外圍組織受到審查。
1957年「二流堂」再度受到審查,一個專案組來問:你們在這兒干什麼?其實沒干什麼,就是談談文藝,聊聊天。專案組不信。畫家張仃在1957年之初很想辦一本雜志,當時就等著批復申請。這個事情也讓專案組記錄在案,說「二流堂」要辦機關刊物。
很多人追問為什麼建立「二流堂」的組織,被問到的人都說,根本就沒有這個組織。但是有人故意落井下石,說「二流堂」有堂印。因為盛家倫找王彥祥的哥哥刻了一個篆刻「二流堂」,當時就說是堂印。吳祖光買了幾幅年畫,年畫畫的是幾個小孩,題名叫「玩不厭」。吳祖光喜歡那個「玩不厭」,給每個朋友送了一份。他把「玩不厭」掛在牆上,別人都沒有掛,那幅「玩不厭」就被人當成「二流堂」的堂徽。當時匈牙利出現了「裴多菲俱樂部」事件。「二流堂」就被看成中國的「裴多菲俱樂部」。
1957年反右開始以後,「二流堂」不少人就被劃為「右派」。
這年5月間黨中央發出號召,要求大家幫助黨整風,「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吳祖光已經停止了他一向不感興趣的電影工作,急於寫出新的話劇本,已定名為《吹皺一池春水》。但是家裡不斷來人,屢屢打斷他的寫作,有很多報紙雜志的記者,有很多議論當前形勢的朋友,甚至有老前輩擔任文化領導的人物,要吳祖光陪著去民間小劇團「放火」,更有說明白是奉命來要吳祖光發表意見,寫文章給領導提意見。而吳祖光對文藝界的領導也確是意見不少;但是吳祖光在他的家裡遇到了阻力。
阻力來自妻子新鳳霞,新鳳霞聽到吳祖光的一些意見,十分反感,甚至害怕。她認為,在舊社會受盡苦難,多虧共產黨救了她才翻了身;今天的領導方式盡管有問題,也比舊社會強多了。吳祖光說:「這回是共產黨要大家提意見的,為了改進工作,又是毛主席讓提的。」她說:「那也不許你提!」
5月31日,周揚、陽翰笙邀請吳祖光出席全國文聯的一個會議,而且派人派車來接,汽車在大門外撳喇叭,接的人在一旁催,一向溫順的妻子卻一反常態堅持不肯放行。新鳳霞叉著腰站在門口不許吳祖光出去,事情毫無轉彎的餘地,吳祖光狠狠勁一把把妻子推開就走了。他聽見妻子哭了,但是他沒有回頭,跑出院子,出了大門,上了車。
吳祖光回憶說:「這是我平生第一次對女人這么粗暴,真夠我一生後悔的。」
從後果來說,妻子的攔阻是對的。那天的與會者只有馬思聰、金山等五六個人,吳祖光在那次會議的發言後來被前輩田漢先生加了一個標題:《黨「趁早別領導藝術工作」》,在報上公開發表,成為吳祖光反黨的鐵證。
吳祖光被打成了「右派」,並註明是反革命右派分子。
1958年早春的一個凌晨,大雪紛飛,吳祖光到父母親的住室去和老人告別。他要和一個有500人的龐大的右派大隊去北大荒勞動改造。早在幾個月前吳祖光開始受批判時,就把一切有關的報紙刊物收起來不讓父親看見,因此病中的父親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也不知兒子要到什麼地方去,分別時他是笑著的。那時吳祖光也不知這是與父親的永別。第二年父親去世,吳祖光在春耕的大田裡勞動時收到北京的報喪電報已經過了半個月。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最初,風暴並沒有波及到吳祖光頭上,當「走資派」和當權者們統統被揪出來後,老右派們才重又被拎了出來。「二流堂」的問題又被提了出來,這次,堂主已不再是吳祖光了,夏衍成了後台老闆,而實際上的斗爭矛頭則指向了周恩來。
「二流堂」就被政治化了。開始還是思想意識的問題,「文革」時就被定性為「反黨、反革命、反社會主義集團」受到批判。這次來頭就大了。江青親自抓這個案子。「二流堂」的人就被關起來了。吳祖光再次下放勞動,黃苗子和郁風被關到監獄,戴浩被勞改。
1979年6月19日文化部復查委員會辦公室發布撤銷《關於「「二流堂」」組織活動情況的報告》的通知。而此時,「二流堂」「小家族」里的劇作家汪明,備受折磨,死於安徽勞改地。戲劇家田莊,熬不過年年苦難,英年早逝。而黃苗子、郁風夫婦被關了7年的監牢。
▲最後歲月
在夫人新鳳霞去世後不久,吳祖光由於心情郁悶和年邁,血管硬化引起腦血管栓塞,曾先後三次住院。但他依然保持著樂觀的生活態度。
平日,他經常站在自家的陽台上眺望,看車水馬龍、人來人往,臉上流露出笑容……他還經常坐在輪椅上,由保姆陪著下樓去遛彎兒或去理發館刮臉洗頭,這是他認為最愜意的時光。
吳祖光從小就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幾年前,他雖然把他和新鳳霞的藏書捐給了北京戲曲學校,可後來他收集的書又把家中的書櫃裝得滿滿的。
吳祖光還特別喜歡看足球比賽,幾乎場場都看。其女兒吳霜笑著說:「爸爸年紀大了,看電視經常打瞌睡,可是看足球、拳擊、京劇從來就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尤其是看足球比賽,儼然一位20幾歲的青年,嘴裡不時地嘟囔著:『犯規』……他雖然年邁體弱,大腦不像以前那樣好使喚,可看起球來表情卻很豐富。」
吳祖光偏愛甜食,尤其愛吃漢堡包。為讓老人笑口常開,吳霜還特意養了一對小寵物———Baby和PP。吳老最喜歡PP,每當他見到PP滿屋跑淘氣時,臉上總露出舒心的微笑,這兩只可愛的小動物已成為他的「寵兒」。吳祖光時常摸摸它們,逗逗它們,詼諧地說自己家裡現有「八口」——自己、女兒、女婿、外孫、兩位保姆還有Baby與PP。
[編輯本段]處世觀念
吳祖光生於一九一七年,彼時軍閥混戰,國家處於貧弱交加內外交困時期;及至成年,恰又逢上日寇侵華,民族危亡;待到新中國成立,吳祖光正處盛年,是創作的黃金時期,按理,作為少年即得大名,當時中國文壇屈指可數的優秀劇作家之一,本應該是寫出更多能夠揭示時代面貌的戲劇作品的時候。但很不幸,沒過多久,整個國家就被推進到一種只准說夢話嚴禁說真話的狀態,再後就是眾所周知的十年浩劫。能夠最終劫後遺存,進入晚年,是惟一的那麼一點點蒼涼的幸運;我平常一直認為,像吳祖光先生這輩人確實是生不逢時的。想來,和吳祖光一樣有那些時代經歷的人,有這種「生不逢時」的人生慨嘆者,當不在少數。吳祖光的好友、書畫家黃苗子,曾贈語吳祖光:「生不逢時,才氣縱橫。」這八個字,一方面自然評的是吳祖光,贊其之才,嘆其之遇,另一方面又何嘗不可以為黃苗子的自況呢。
但吳祖光不同意他這位好友的贈語,自下斷語曰:「生正逢時,死不介意。」吳祖光時常同友人表達這樣一個意思:整個二十世紀最精彩的六十年都趕上了,怎麼能說是「生不逢時」呢?吳祖光晚年書法自成一體,幽俊飄逸,沉雄大度,求字者絡繹不絕。據說,吳祖光總是將「生正逢時」這四字書幅送人,前前後後給人寫了有上千條之多,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升斗小民,贈送的都是這四字。但我看到的這一幅,盡管字勢開張飄逸,卻並非用的毛筆,而是硬筆,該是垂暮之年衰弱到難以揮毫時所寫。以此也可見吳祖光先生的豁達心境。
吳祖光一生遭遇算不上多少順利,相反,倒可以說是坎坷多磨。進入新社會以後,同絕大多數當時的知識分子一樣,無一例外地遭遇覆頂之災。到了晚年,本該享享清福吧,又為「國貿案」一篇雜文惹上官司,搭進好幾年,不得安寧。但吳祖光緣何還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人表示自己「生正逢時」?我的理解是,像吳祖光這樣正直、敢於說真話的人,身上有一種我們傳統文化中常說的「士」氣,有一種浩浩盪盪的風骨氣節。因了這種「士」氣,這種浩盪風骨,他們不拘於一人一時,一時一事的遭際得失,不於個人小處戚戚艾艾,而是風物放眼,著眼於大處,著眼於整個時代,個人遭際自如芥子之與須彌。安如五嶽之高山,靜如平湖之秋月,君子達觀天下,吳祖光晚年的豁達可作如是觀。
[編輯本段]書目年表
▲著作書目
《鳳凰城》(劇本)1939,生活
《正氣歌》(劇本)1942,文藝獎助金管委會出版部
《牛郎織女》(劇本)1943,啟文書局
《夜奔》(劇本)1944,未林出版社
《孩子軍》(兒童劇本)1944,新聯出版公司
《風雪夜歸人》(劇本)1944,新聯出版公司
《少年游》(劇本)1945,開明
《後台朋友》(散文集)1946,上海出版公司
《嫦娥奔月》(劇本)1947,開明
《林沖夜奔》(劇本)1947,開明
《捉鬼傳》(劇本)1947,開明
《藝術的花朵》(散文集)1955,新文藝
《風雪集》(劇本)1955,人文
《畫家齊白石》(報道)1956,北京
《荒山淚》(京劇)改寫,1957,戲劇
《踏遍青山》(戲曲本)1979,群眾
《求凰集》(劇本)1980,四川人民
《咫尺天涯》(劇本)1980,四川人民
《闖江湖》(劇本)1980,戲劇
《吳祖光劇作選》 1981,戲劇
《童童》(劇本)1981,陝西人民
《花為媒》(電影文學劇本)1981,河北人民
《枕下集》(詩集)1981,山西人民
《吳祖光論劇》(論文)1982,戲劇
《吳祖光散文選》 1982,江蘇人民
《牛女集》(劇本)1982,寧夏人民
《吳祖光悲歡曲》(傳記)1986,四川文藝
▲研究資料書目
《風雪夜歸人》的舞台藝術(王正等編)1984,戲劇
《吳祖光悲歡曲》(許國榮、張潔)1986,四川文藝

⑩ 誰能告訴我劉德華歷年獎項

從1990至今劉德華獲得的所有最受歡迎男歌手獎之總結

1.台灣民生報 (1990)
金曲龍虎榜 - 最受歡迎歌手獎
2.T.V.B. (1991)(即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
1990年度最受歡迎男歌星
3.TVB(1992)
1991年度最受歡迎男歌星
4.台灣民生報 (1992)
最受歡迎男歌手
5.文化部局長 (1992)
最受歡迎男歌手之海外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6.T.V.B (1993)
92年度最受歡迎男歌手
7.日本雜志 (19930
全日本明星人氣獎
最受歡迎外國歌手第1名
8.韓國電視台 (1993)
Regional Artiste of the year - 全亞洲最受歡迎男歌手
9. 北京電視台 (1993)
最受歡迎歌星獎
10.中國四川國際電視節
四川最受歡迎歌星獎
11. 台灣民生報
最受歡迎男歌手
12.T.V.B (1994)
93年度亞太區最受歡迎男歌手
13.T.V.B (1995)
94年度最受歡迎男歌手
14.加拿大(1995) 94年度加拿大多倫多美加華語電台
至愛男歌手
15.新加坡電台933頻道
最受歡迎男歌手
16.衛視Channel V美國Billboard雜志(1995)
美國流行歌曲排行榜亞洲最受歡迎歌手獎
17.T.V.B. (1996)
95年度亞太區最受歡迎男歌手
18.泰國 (1996)
95年度HK Artist Awards - 最受歡迎男歌手
19.衛視Channel V美國Billboard雜志(1996)
96美國流行歌曲排行榜 - 亞洲最受歡迎歌手獎
20.T.V.B. (1997)
96年度亞太區最受歡迎男歌手
21.馬來西亞電台 (1997)
動感321中文音樂金曲獎 最受歡迎男歌手
22.台灣 (1998)
97年度金曲龍虎榜華人至尊最受歡迎男歌手
23.澳洲中文廣播電台 (1998)
97年度南半球區最受歡迎男歌手
24.台灣大成報(1998)
最受歡迎男歌手
25.新加坡 (1998)
98醉心龍虎榜最受歡迎男歌手
26.馬來西亞電台 (1998)
98動感321中文音樂金曲獎東南亞最受歡迎歌手
27.新加坡FM933醉心頻道(1998)
98年醉心龍虎榜最受歡迎男歌手
28.台灣飛碟電台(1999)
飛碟電台勁爆民選大賞我最喜歡的男歌手金獎
29. Club香港仔(日本雜志)(1999)
最受歡迎香港十大歌手獎第一位
30.廣州佛山電台 (1999)
至尚音樂樂壇我最愛99頒獎典禮
我最愛男歌手
31.廣州佛山電台
至尚音樂樂壇我最愛99頒獎典
我最愛亞洲歌手大獎
32 台灣十大校園偶像選舉(1999)
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33.TVB台灣8頻道 (1999)
TVB8頻道金曲頒獎典禮98-99
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34.新加坡933醉心龍虎榜(1999)
最受歡迎男歌手
35. T.V.B. (2000)
99年度最受歡迎男歌星
36.香港電台 (即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
99年度全球華人最受歡迎男歌手
37.新城電台 (2000)
新城精選104好友音樂頒獎禮
台灣地區最受歡迎香港歌手
38.T.V.B. (2001)
2000年度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
39.香港電台 (2001)
2000年度全國最受歡迎歌手獎金獎
40.Channel [V] (即華語音樂榜中榜頒獎禮)(2001)
最受歡迎歌手大獎
41.北京光線電視傳播有限公司
第一屆音樂風雲榜頒獎典禮
最受歡迎男歌手
42.中央人民廣播電台(2001)
2000年度中國流行歌曲榜
香港特別行政區最受歡迎歌手獎
43.新加坡933醉心頻道 (2001)
最受歡迎男歌手
44.TVB台灣8頻道 (2001)
TVB 8金曲榜頒獎典禮
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45.T.V.B. (2002)
2001年度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
46.香港電台(2002)
01年度全國最受歡迎男歌手金獎
47.香港樂壇評議會(2002)
香港樂壇評議會「年度頒獎典禮」
2001年度 網上公開投票
最受歡迎男歌手金獎
48.八大華語電台 (2002)
第二屆全球華語音樂排行榜
最受歡迎男歌手
49.T.V.B. (2003)
2002年度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
50.香港電台(2003)
02年度全國最受歡迎男歌手金獎
51.八大華語電台 (2003)
第三屆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
最受歡迎男歌手
52.TVB8頻道 (2003)
TVB8頻道頒獎禮
最受歡迎男歌手
53.香港電台(2003)
02年度全國最受歡迎男歌手金獎
54.T.V.B. (2004)
2003年度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
55.TVB8頻道 (2004)
TVB8頻道頒獎禮
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56.TVB8頻道 (2004)
TVB8頻道頒獎禮
內地觀眾最愛男歌手獎
57.T.V.B.(2005)
2004年度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
58.T.V.B.(2005)
2004年度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
59.香港電台 (2005)
第27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2004年度)
全國最受歡迎歌手金獎
60.第五屆音樂風雲榜頒獎典禮(2005)
香港地區最受歡迎男歌手
61 .巨石文化-2005年度中國原創音樂(雪碧)流行榜總選頒獎禮(2006)
亞太區最受歡迎男歌手
62.巨石文化-2005年度中國原創音樂(雪碧)流行榜總選頒獎禮(2006)
最受歡迎男歌手 (香港地區)
63 .TVB(2006)
05年度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
64. 香港電台(2006)
05年度全國最受歡迎男歌手獎 - 金獎
65. 廣東衛視-第三屆勁歌王年度總選頒獎典禮(2006)
最受歡迎男歌手:劉德華(香港)
66 .新城電台-新城國語力頒獎禮2006
新城國語力全國最受歡迎男歌手

獲得香港電台舉辦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全國最受歡迎男歌手獎金獎的有七次:99,2000,01,02,03,04,05年度連續蟬聯七屆;

獲得香港無線台舉辦的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六次:分別為90,91,92,94,99,04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