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蘇格蘭瑪麗女王》的簡介
《蘇格蘭瑪麗女王》內容簡介
1561年,蘇格蘭還是個未開化的國家。當年輕的蘇格蘭女王從法國回到蘇格蘭時,起初,她的人民非常高興見到她。她的丈夫——法國國王死了,現在,她需要一個新的丈夫。可是瑪麗,這位蘇格蘭女王是個天主教徒,而當時大多數的蘇格蘭人都是新教徒。當時的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也是位新教徒。在那個年代,人們都樂於為他們自己的教會而戰,並不惜獻出生命。.
年輕的瑪麗女王該嫁給誰呢?誰是她的朋友,誰是她的敵人?瑪麗既美麗又聰明,她熱愛生活,喜歡冒險,也熱愛人民。或許,她愛的人太多了。人們說她「又狂又壞,認識她是危險的」。但那是真的嗎?..
1587年,瑪麗坐在英格蘭的福瑟臨黑城堡里,疲憊又憂傷。現在她是伊麗莎白女王的囚徒,不久將被送上斷頭台。她拿起筆開始給她的兒子詹姆斯——現在的蘇格蘭國王寫信。這就是她一生的故事……
Ⅱ 蘇格蘭女王瑪麗四個侍女結局是什麼
瑪麗一世(Mary I,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被處死,四個侍女也悲慘的離世。
皇室的侍女都是貴族的女兒,不是一般想當就可以當,而且她們不是來打掃、做飯的,除了必要的照料主人的生活之外,她們也是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給主人提供建議的謀士。一個侍女的價值就在於能不能幫助主人穩住地位或者奪取地位。瑪麗女皇身邊的四瑪麗也同樣不是等閑之輩。
1、Mary Beaton
翻譯為瑪麗·比頓,她是一位蘇格蘭貴婦,四瑪麗之一,1543年出生。羅伯特·比頓(克雷奇的第四任領主)的第三個孩子,母親是Joanna Renwall(喬安娜·任沃爾)是瑪麗·吉斯(朗格威爾公爵夫人,也就是瑪麗女王的生母)的侍女。
5歲時去法國,成為瑪麗女王的侍女之一,她是一位十分美麗和豐滿的女性,有著一頭金發和黑色眼睛,吸引了托馬斯·魯道夫。1566年她最終和博林家的亞歷山大·奧吉萊福成婚,並有一子。在瑪麗女王被處決之後,11年她也過世了。她和瑪麗女王兩人的筆記十分相似,甚至是一模一樣,據稱她的一些私人信件被用來當做指控瑪麗女王並導致女王被砍頭。
2、Mary Seton
翻譯為瑪麗·賽頓,四瑪麗之一,是蘇格蘭的大臣,後來成為了一個修女。她是喬治·賽頓(勛爵)的女兒,母親是瑪麗·皮埃爾,瑪麗·吉斯的侍女,法國貴族。她是四人中唯一一個沒有結婚的,一直在瑪麗女王身邊,包括女王被軟禁期間、被關押期間。
愛丁堡之戰在女王戰敗後,她身穿女王的衣服站在一個顯眼的位置,讓女王可以乘船逃亡。還有一點是,她本人還是一個出色的美發師。在瑪麗女皇被捕之前,她的母親曾寫信詢問自己的女兒是否生病,因此被捕,後被證明沒有參與對於伊麗莎白女皇的謀反行為而被釋放(伊麗莎白女皇本人尚未簽署文件之前就被釋放)。女王死後,她一直在修道院,據稱她有著豐富的遺產。
3、Mary Livingston
翻譯為瑪麗·里維斯頓,四瑪麗之一,1565年她和第三人賽普利爾領主約翰成婚,兩人有一個兒子——詹姆斯。她的父親是第五任里維斯頓領主,瑪麗女王的保護者和擁護者。她的丈夫被瑪麗女王的反對者成為小丑,而她則被標榜盪婦,據稱她當時未婚先孕。而瑪麗的支持者們則稱為他們兩人的婚禮是英格蘭和蘇格蘭貴族之間最偉大的婚禮,時至今日這種爭論依舊在英國存在。
4、Mary Fleming
翻譯為瑪麗·弗萊明,四瑪麗之一,馬爾科姆·弗萊明(第三任弗萊明領主)最小的孩子,她出生時,她的父親在索爾維莫斯戰役中被英格蘭人俘虜。她的母親是詹姆斯四世的女兒,嚴格意義上說她本人是瑪麗女王的表親。她的母親在1548年陪同瑪麗女王和四瑪麗一同來到法國,她的母親和法國國王有過外遇,並生下一個兒子。
瑪麗·弗萊明是四瑪麗中唯一沒有法國血統的,同時她也是瑪麗女王最不信任的侍女。有記錄表明女王認為瑪麗·弗萊明和其他人是同床異夢。在法國期間,瑪麗女王曾發現她的床上躺著一位詩人,這讓女王十分不爽。愛丁堡之戰戰敗後,她將珠寶等送給了女王,財產給了自己的小姑,並且保留了丈夫的全屍。
Ⅲ 蘇格蘭女王瑪麗怎麼樣
2008/10/30 這部電影的由來說起頗有意思,是在一個電視專題片里無意中看到的,通過電影介紹伊麗莎白一世和蘇格蘭瑪麗女王的故事。當看到K·赫本飾演瑪麗女王的片段,我一下被吸引住了,就去電騾下載,而感覺比我先前想像的還要好。 下到一套英文字幕後,空閑時就試著翻譯,不想這不到2小時的電影竟有1300多句對白,斷斷續續翻譯了好長一段時間,外加調時間軸,昨晚終於完成了,真是興奮,因為這帶有歷史事件的片子,意義總不同一般。 後來才知道這部電影是「雷電華」公司借米高梅《瑞典女王》的勢頭拍攝的姐妹篇;有了先驅的參考,劇本和製作上顯然略勝一籌,雖仍不免加入虛構,但已將更多筆墨放在了兩位女王權力之爭的史實上。而有了K·赫本的精彩演出,劇情同樣毫不沉悶。 影片用很多情節講述了瑪麗的婚姻,撇開杜撰和溢美成分,幾場內心戲充滿溫情哀傷,並有民族愛國的君主之心,是既大氣又細膩的。最使人難忘的是瑪麗與伯斯威爾伯爵結婚前,在露台那段感人肺腑的對話。那「星星」和「女孩」,分明顯露出瑪麗身上女性的溫柔脆弱;這點也是影片刻意渲染的,隨處可見,與暴躁乖張、毫無柔美的伊麗莎白形成強烈對比。我想片中一定描畫得誇張了,前幾年那幾部新拍的伊女王一世的電影顯然更為客觀(但恕我直言,真是沉悶)。 凱特未滿30歲時的樣子挺美的,尤其這是她難得一見的古裝片,造型設計得不錯,特別是她的幾頂帽子,還有花邊的袖口,比《瑞典女王》中嘉寶的發型和服裝都要自然。她臉部的鏡頭光影打得也很漂亮,當然與嘉寶面部給人的緊張、揪心感相比,使人輕松很多。 最後瑪麗與伊麗莎白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會面,她的表情給我印象很深。兩位女王的對話,儼然是「男性」與「女性」方式的較量;瑪麗雖然是戰敗的一方,但仍聲稱自己贏了,永遠、永遠都是她贏,她如同一個女人那樣地愛過了,也如同一個女人那樣地失去過,並且,將來將是她的兒子來繼承整個大不列顛、以及斯圖亞特家族的基業;而「童貞女王」伊麗莎白,將無後無嗣地歸於塵土。 片中與史實不符之處一定不少,我沒有去細查,不過知道瑪麗女王被處死的時候已經四十多歲,而不是30不到的凱特的年齡;而她的兒子後來究竟怎樣了,也未曾了解過。但我很感謝有這樣傳記性質的電影,給我們打開了一個廣闊的天地。 忙著翻譯字幕,想必忽略了很多人物的細節表演,以後是要重看的。忽然想到,我是不是因為喜歡凱特才喜歡這部電影的呢?好像也不是,應該還有蘇格蘭民風的展示罷。瑪麗女王在窗口聆聽她的人民聚集一堂合唱「保衛蘇格蘭」、「保衛女王」的歌聲,真真切切地叫人為之動容。而因此也將瑪麗的愛民之心提升了起來。
Ⅳ 蘇格蘭女王瑪麗的介紹
《蘇格蘭女王瑪麗》是2005年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譯者是 龐麗霞。主要講述了愛與背叛,密謀與謀殺,戰爭與和平,遜位與謀刺——這一切都可以在歷史的篇章中一次又一次地看到。但是,所有這一切都出現在一個人的生命中,就不是件常事了。蘇格蘭女王瑪麗便是這樣的一個人。歷史對她的評並非很客氣。因此,您的頭腦要開放,希望下面的文章和戲劇能夠幫助你對世界最著名的一位女性形成自己的看法。
Ⅳ 蘇格蘭的瑪麗女皇和英格蘭的伊麗莎白女皇有什麼恩怨
瑪麗·斯圖亞特(1542~1587年),出生一周後便即位為蘇格蘭女王。1552年同法國王子法蘭西斯結婚。1560年,夫死,次年返回蘇格蘭親政。信仰天主教,為蘇格蘭貴族和加爾文教徒所不滿。1567年被廢黜,次年逃入英格蘭,後西班牙國王勾結英格蘭天主教勢力,圖謀扶持她奪取英格蘭王位。事情泄漏之後,為英女王伊利莎白一世處以死刑。
1587年2月8日,蘇格蘭的瑪麗女王被伊麗莎白一世下令處死,瑪麗的罪名是「叛逆」。據伊麗莎白的大臣沃爾辛厄姆的審訊,瑪麗參與了以安東尼·巴賓頓為首的西班牙和天主教勢力的陰謀。
沃爾辛厄姆是女王樞密院的大臣,他為創立密探機關費盡了心血。考慮伊麗莎白王位的安危,他屢次要求女王下令處死瑪麗,後者總是遲疑不決。這一次,沃爾辛厄姆宣稱掌握了確實的證據,再次逼女王簽署命令殺死自己的皇親。
事後,女王曾表示反悔,責罵臣僚欺騙了自己,也有人懷疑沃爾辛厄姆是偽造憑證,瑪麗是無辜的受害者,蘇格蘭的瑪麗在法庭上則公然否認自己有罪。
Ⅵ 關於蘇格蘭女王瑪麗的大事件有什麼
瑪麗·斯圖亞特(1542-1587),又稱瑪麗一世。蘇格蘭女王,法國王後,以美貌著稱。
主要大事件:
1543年1歲瑪麗女王在斯特靈城堡加冕為蘇格蘭女王。
瑪麗女王17歲那年嫁給了同齡的法國皇太子弗朗索瓦。同年亨利二世死在一次騎士比武大會上,弗朗索瓦成了法國國王,瑪麗則成了法國王後。
1560年弗朗索瓦二世橫死,瑪麗王後結束了在法國的生活,最終回到了蘇格蘭。
1567年5月15日,女王和被懷疑殺害達恩利勛爵的博斯韋爾伯爵在聖十字架宮成婚。這次不得人心的婚姻是蘇格蘭貴族們開始公開反對瑪麗一世的統治,女王希望通過答應貴族們的要求保全博斯韋爾伯爵,但貴族們沒有信守諾言,將女王囚禁在列文湖畔的城堡里,瑪麗在這里被迫將王位傳給了她和達恩利勛爵的兒子詹姆斯。
1568年瑪麗從列文湖城堡逃了出去,她組織了幾次未遂的軍事政變,之後被迫逃到英格蘭尋求她的表姐伊麗莎白一世的庇護,不料她被伊麗莎白軟禁在卡萊爾城堡。
1587年2月8日瑪麗女王在弗斯利亨城堡被處決。傳說劊子手事前沒有把斧子磨得鋒利些,以至於第一次看下去之後脖子沒有完全斷裂,鮮血如注。劊子手把瑪麗女王冷峻的頭顱展示給眾人的時候,驚愕的發現女王的嘴還在喃喃的動。
Ⅶ 有沒有關於蘇格蘭女王瑪麗的電影
《蘇格蘭女王》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C40Xkbq8KGr_JGGGBBj-Sw
講述了16歲的瑪麗·斯圖爾特成為法國王後,喪偶後的她回到蘇格蘭想收回王位,蘇格蘭和英格蘭卻在伊麗莎白一世的統治之下,兩人展開權力斗爭的故事。
Ⅷ 電影蘇格蘭瑪麗女王有什麼和事實不符的地方
瑪格麗特挪威是挪威國王埃里克的女兒,也是亞歷山大三世的外孫女。
Ⅸ 蘇格蘭女王瑪麗的圖書《蘇格蘭女王瑪麗》
作者: 美國凱勒斯出版公司
譯者: 龐麗霞
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出版年:2005-1
頁數:54
定價:9.9
ISBN:9787508326894 導演: 約翰·福特
編劇: 達德利·尼柯爾斯 / 馬克斯韋爾·安德森
主演: 凱瑟琳·赫本 / 弗雷德里克·馬奇
類型:劇情 / 愛情 / 傳記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1936-08-28
片長:123 分鍾 瑪麗·史多得從法國回蘇格蘭引起了英國皇室的驚恐,整個歐洲都知道伊麗莎白是假冒的英國君主,而瑪麗才上亨利七世的合法繼承人,伊麗莎白在海上阻擊瑪麗未能成功,他安全回到蘇格蘭。投靠了伊麗莎白的大臣們對她的歸來心懷鬼胎,但蘇格蘭人民願意效忠他們的女王,擺脫英國的束縛和枷鎖。大臣們逼迫瑪麗結婚,萬般無奈下她只好和懦弱、嗜酒的達恩利王成親,愛她,能讓大臣們畏懼的波斯威爾失望而去,大臣們利用達恩利王謀反,後將之謀殺。不久瑪麗和波斯威爾結婚,大臣們將達恩利王的死嫁禍給波斯威爾,蒙蔽了一部分蘇格蘭人民,他們再次謀反逼迫波斯威爾放棄伯爵身份遠走丹麥,再逼迫瑪麗退位,一歲的小王子做國王聽憑他們的擺布。幸災樂禍的伊麗莎白表面上同情支持瑪麗,派使者接她到英國避難,實際上是個陰謀,瑪麗被囚禁,當她知道波斯被殺後,放棄了生的希望。
Ⅹ 《蘇格蘭瑪麗女王》作者的英文簡介
簡介:Mary, Queen of Scots (8 December 1542 – 8 February 1587) was Queen of Scots from 14 December 1542 to 24 July 1567. She was the only surviving legitimate child of King James V.
She was six days old when her father died and made her Queen of Scots. Her mother, Mary of Guise, assumed regency and her daughter was crowned nine months later.
蘇格蘭女王瑪麗(1542年12月8日至1587年2月8日)於1542年12月14日至1567年7月24日擔任蘇格蘭女王。她是國王詹姆斯五世(King James V.)唯一倖存的合法子女。當她的父親去世並使她成為蘇格蘭女王時,她只有六天大。她的母親,蓋斯的瑪麗,擔任攝政王,她的女兒在九個月後加冕。
英語翻譯技巧:
第一、省略翻譯法
這與最開始提到的增譯法相反,就是要求你把不符合漢語,或者英語的表達的方式、思維的習慣或者語言的習慣的部分刪去,以免使所翻譯出的句子沉雜累贅。
第二、合並法
合並翻譯法就是把多個短句子或者簡單句合並到一起,形成一個復合句或者說復雜句,多出現在漢譯英的題目里出現,比如最後會翻譯成定語從句、狀語從句、賓語從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