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馬圈是什麼意思
馬圈是養馬的地方,也作馬廄或馬棚。另外還是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鄧縣東北。
馬圈
【拼音】mǎ juàn
【基本釋義】
1.馬廄,養馬的地方
2.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鄧縣東北。
【詳細釋義】
1.馬廄。
《紅樓夢》第四十回:「我們這老婆子,越發該住馬圈去了!」
《兒女英雄傳》第二四回:「向南有個箭道,由那一路出去便是馬圈、廚房。」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八:「兩口子站在馬圈邊,瞅著馬嚼草。」
2.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鄧縣 東北。
《魏書·高祖紀下》:「癸酉, 顯達 攻陷 馬圈 戍……丁酉,車駕至 馬圈 。」
唐 劉知幾 《史通·采撰》:「 魏 君崩於 馬圈 ,《齊史》雲中矢而亡。」
❷ 一部電影,片頭是在一個養馬的牧場里,一個飼養員在馬圈裡被槍殺了,然後一群人用爆炸且能往地下鑽探的裝
特種部隊眼鏡蛇?
❸ 電影草原上的人們大結局
電影《草原上的人們》大結局是在薩仁格娃、桑布的幫助下,公安人員將寶魯、呂綬卿等一小撮潛伏人員一網打盡。
50年代初期,內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為將草原建設得更加美好而辛勤勞動著。女共青團員、互助組長薩仁格娃,曾連續兩年獲得勞動模範稱號。她與另一個互助組長、打獵能手桑布真誠相愛。
當草原上的廣大牧民忙著發展生產的時候,寶魯企圖挑動薩仁格娃的父親白依熱退出互助組,以達到拆散互助組的目的,遭到斥責。在一次暴風雪中,寶魯割斷牲畜欄桿的繩子,打開馬圈和羊圈,放跑了牲畜。薩仁格娃為救牲畜騎著馬從崖上摔了下來,幸虧桑布趕來相救。
劇情評價
《草原上的人們》於1953年上映,由徐韜執導,海默、瑪拉沁夫、達木林編劇,烏日娜、恩和森參加演出,改編自瑪拉沁夫的小說《科爾沁草原的人們》。
《草原上的人們》讓更多人了解到草原人民的生活,以獨特的色彩豐富了中國的銀幕,1957年,該片獲文化部1949-1955年優秀影片三等獎。
插曲《草原牧歌》:百靈鳥雙雙地飛是為了愛情來唱歌;大雁在草原上降落是為了尋找安樂。啊哈呵咿;我們努力地工作是為了幸福的生活;我們打死野狼是為了牛羊興旺;我們趕走敵人是為了草原解放;啊哈呵咿;我們馳騁在草原上建設著祖國的邊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