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影視劇中最令你無法忘懷的一瞬間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最令你忘懷
我對於影視劇記憶最深刻,最不能忘懷的一個瞬間就是電影《何以為家》當中那個十二歲的男孩贊恩面對鏡頭的微笑。《何以為家》是一部講述生活在戰亂之中的中東小國底層人民真實生活的電影。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男孩贊恩,他是家裡的老大,有很多弟弟妹妹。父母非常懶惰且不負責任,小小年紀的贊恩就要每天給商鋪老闆打工,和妹妹一起做飲料擺攤來補貼家用。
後來贊恩幾經波折回家得知,薩哈居然懷孕流產而死,憤怒的贊恩拿起刀子就跑去商鋪給妹妹報仇,身材瘦小的他沒能殺死那個畜生,但也將其捅傷。於是贊恩變成了少年犯被關進少管所。絕望的贊恩直接向法院起訴了自己的父母。後來他在被拍身份照的時候,攝像師要求他笑一下,於是習慣了麻木的贊恩生疏的咧開嘴,露出了一個讓人忍不住流淚的笑容,成為整個電影最經典的畫面,也是我心中最為難忘的瞬間。
② 《彩虹照耀》:溫柔與愛,讓孩子擁抱世界
如果不是偶爾看到,我想單憑名字就懷疑這是部年代遠久的革命電影。我們常常遺憾於「好看無人系列」,譬如2017年度的冷門top1佳片《莫娣》,捧出最年老影帝的國產寒酸電影《過韶關》等等。有的因為上映檔期沖突,有的因為宣傳力度不夠。不過,不管怎樣,好的電影如被禾草掩蓋的珍珠,總在我們不經意間拾起,並且永遠珍藏。
我似乎有些懂了彩虹照耀的意義
《彩虹照耀》就是一部被名字毀了的加拿大電影,關於一位自小在孤兒院備受冷落的孩子在被小鎮的梅爾夫妻收養後,逐漸敞開心扉的故事。它於2009年在中國上映,遺憾的是,即使豆瓣評分8.6,卻只有795個人看過,601人評分。
碎片式閱讀,快餐文化似乎已經成為一種主流讓我們連了解一部影片的時間都沒有。這不得不說是這類影片的悲哀,也是我們這時代的悲哀。
這部影片集中了如今耳熟能詳的大牌演員。媽媽是由會說七種語言的迷人女子康妮·尼爾森扮演,她飾演了《神奇女俠》中的希波呂,代表作還有《正義者聯盟》《角鬥士》等;男孩由童星約翰貝爾出演,其代表作有《霍比特人2》《霍比特人3》《猜火車》等;而爸爸則是被稱為最有機會成為12位電視影星的艾丹奎因。
影片開始,是黑白陰郁的孤兒院。一個小男孩放走了困在室內的鴿子,看著撲棱飛向天空的小傢伙,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過,隨即而來的是受到幾個男孩的欺凌、辱罵。他蜷縮一團,卻無人施以援手。
他們撕爛他的畫,丟向窗外,折斷他的畫筆並威脅下次把他扔下去。這個男孩叫湯瑪斯,他始終沉默著,低著頭,露出膽怯的表情。即使被嘲諷尿床,仍舊一言不發。顯然,這不是他第一遇到這樣的欺負了。
孤兒院就像一個冰冷的牢籠,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束縛著他對外面世界的嚮往。我們沒有看到施以援手的大人,或許在他們看來無非是小孩子的打打鬧鬧,無關大雅。
然而,生活血淋淋的例子告訴我們: 童年的陰影會造成心靈的扭曲,長時間的壓抑終究會在沉默中爆發。 在紀實類心理學《二十四重人格》中,主人公在小時候遭受了非人性侵後,若干年後被確診DID幻化出24個「我」來保護自己。
湯瑪斯是幸運的,他遇到了前來收養他的梅爾。梅爾媽媽把他領回了家,瀕臨海域的一戶漁人之家。如果說孤兒院的色調是灰暗的,那麼在這自然風光旖旎中則預示著溫情。尤其在海邊湯瑪斯看到彩虹更是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梅爾媽媽有著一頭金色卷發,一雙碧藍色的眼睛,一件明黃的外套。她溫柔如同天使,彩虹般照耀著湯瑪斯的心靈。彩虹象徵著美好的東西,譬如旖旎的自然風光,梅爾媽媽的呵護,鄰居女孩的善良。
教科書式的母愛,
讓孩子一起參與生活
下雨了,湯瑪斯看著外面的水坑,蠢蠢欲動。他試探著,伸出自己的腳丫子,在掙扎著要不要踩下去。梅爾沒有壓抑他的天性,相反她跳進水坑裡,並且鼓勵湯瑪斯為什麼不一起呢?他們宛如一道靚麗的風景,與天地融為一體,讓人暖心。
面對丈夫說的「幼稚」,梅爾反駁:難道你沒看見湯瑪斯需要我們的鼓勵,彼此了解最好的方式是參與其中。不知怎麼,腦海里想起魯迅先生《風箏》里的關於不許弟弟放風箏,最終扼殺了天性的自責。作為哥哥的他認為放風箏是「沒有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以致後來醒悟了,看到「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就感到「驚異和悲哀」。
面對問題孩子,丈夫選擇的是不聞不問,甚至有些排斥。他不懂妻子為什麼選擇了這樣一個懦弱,甚至連話都說不清楚的湯瑪斯。
唯唯諾諾,膽小怕事,身上沒有一點男子氣概並非丈夫喜歡的性格。丈夫是一名漁夫,身材魁拔,生性豪爽。他期待的是一個有勇氣、有擔當的孩子,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對湯瑪斯如此冷淡了。湯瑪斯自幼生活在孤兒院,在受盡冷落中早已學會察言觀色。他敏感地察覺到養父的不喜歡,總是躲得遠遠的。
開始湯瑪斯不斷做錯事,弄碎雞蛋,撞破他們親熱的好事,在鄰居來訪時偷偷躲了起來。我想這真是令人討厭的熊孩子,想必待不了多久。幸運的是,她遇上了一位好媽媽,教他一起學會了成長。
媽媽照顧他的感受,在鄰居問起湯瑪斯是不是啞巴的時候。媽媽馬上解釋,湯瑪斯只是有些內向,一緊張就會說話不利索。她會在湯瑪斯害怕陌生人躲在小屋子的時候,幽默地消除他心中的隔閡。
看似隨意的一句話,卻令湯瑪斯感到溫暖。想起小時候,生性膽怯總是害怕與長輩打招呼。如果說得小聲,父母就會覺得很丟面子,絲毫不顧自己的感受數落一番。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害怕與陌生人相處。
時至今日,我更加深感在孩子們面前,給予足夠的尊重是何其重要。 因為相比別人,孩子們更在乎親人的評價。
媽媽給了湯瑪斯勇氣,鼓勵他勇於嘗試。微風吹拂海面,海豹們在她的呼喚下紛紛露出小腦袋。他們相偎坐在海邊的沙灘上,海風吹拂,是兩顆心的逐漸交融。
媽媽給了湯瑪斯信心,教他學會了召喚海豹。在那一刻,他感到人生有了價值,雙眼散發著炙熱的光芒。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內向的孩子大都源於自卑。他們不僅需要我們的陪伴,鼓勵,更需要我們的肯定。
她理解湯瑪斯,並且鼓勵他勇敢表達自己,鼓勵他敞開心扉與夥伴打為一片。她對丈夫說:想要讓孩子接受自己,那麼就要多跟他一起做感興趣的事情。她教會了男孩與海豹交流,在男孩失敗後鼓勵說:為什麼不再多試一次呢?
正是女主的關愛,給他帶來晴朗,開始主動與小夥伴交流。在上學的時候,克服在眾人面前表達自我的恐懼;主動跟養父出海捕魚。在這里,他感受到了久違的關愛。在中國式的教育中,我們聽到最多的往往是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優秀,卻忘了肯定自己的孩子。我不喜歡這種鞭策,孩子們也反感。 為什麼要吝嗇對自己孩子的贊美,在攀比中給他們蒙上童年陰影呢?
一個人在某方面獲得成就後,那麼他就會變得自信。此前湯瑪斯不敢和小夥伴們去蝙蝠洞,不敢在同學前介紹自己。而現在他卻敢主動邀請夥伴們探險,拯救去掏鳥蛋的朋友。他的成長終於讓此前瞧不起他的男孩刮目相看,並獲得了真正的尊重。
他在媽媽和鄰居女孩的鼓勵下克服了自己的懦弱。有時候,孩子們需要的不過是我們多一分的善意,少一分的打擊。
這是一種成長的褪變,前後形成鮮明對比。「壞孩子」要的不多,不過是一道能夠照耀他們心房的彩虹。正如湯瑪斯說,他喜歡這里,因為這里有最簡單的快樂。
承諾,是永恆不變的旋律
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先哲孔老夫子就在《禮記·中庸》告誡我們:言必行,行必果。在浩盪的幾千年歷史中,也流傳下來不少關於承諾守信的美談。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商鞅立木守信;一諾千金等等。但,又有多少盡到對動物的承諾呢?
在一次與養父打漁歸來的途中,他看到一隻幼小的海豹在嗚咽嚶嚀。養父說,它被母親拋棄,它也很快因為飢餓活不久了。
湯瑪斯鼓起勇氣,想要照顧小海豹。養父告訴他,照顧好小海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需要大量食物,其次至少需要一個月的堅持。在湯瑪斯肯定的眼神下,養父終於有些欣賞這個孩子。至少,湯瑪斯有了擔當責任的勇氣。
尤其當養父按住小海豹,要湯瑪斯往海豹嘴裡送魚的時候,更是膽顫心驚。那一刻,我承認對男孩湯瑪斯的印象改觀了:此前是不屑,現在是欽佩。
為了照顧小海豹,他每天跟養父出海,學習釣魚。這讓想起了看過的另一部電影《伴你高飛》,講述的是小女孩和父親帶著大雁遷徙,並成功保護了它們的棲息環境的故事。
如果說《忠犬八公》講述的是感人肺腑的忠心不予,《流浪貓鮑勃》展現的是彼此間的救贖治癒,《伴你高飛》贊美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那麼小男孩與海豹間展現的是一種對動物的長久承諾——照顧,並非說說而已。
此處有個插曲,湯瑪斯與養父約好去釣魚。中途卻因為幫助鄰居,臨走前讓湯瑪斯等一下。結果,他食言了,幹完活後就和他們喝酒去了。留下湯瑪斯一個人在海邊苦等,面對鄰居女孩的邀請也無動於衷。
養父很像中國傳統式的家長,輕易許諾卻總是難以實現。 或許對於大人而言,不過是隨口的一句戲言;但在孩子心中,卻是能牢記一輩子事情。輕諾則寡信,無關年齡,無關對象。我們都知道曾子殺豬教子,不過卻極少有人願意成為曾子。
養父在這里是不稱職的,他的行為與湯瑪斯對海豹的承諾形成對比。很多時候,作為大人的我們連小孩都不如,因為我們總是失信於他們。
前來觀看的養母知道情況後,帶湯瑪斯坐上小舟去釣魚。也是由此,她受了風寒並加速了病情。
孩子的愛,令人落淚
梅爾媽媽死後,養父喪失了鬥志,整日酗酒。湯瑪斯知道養父需要他的陪伴,於是一個人打水、澆花、喂雞...他努力經營著這個「家」,試圖挽救養父。但在一次養父燒掉了梅爾媽媽的遺物,他們大吵一架後,湯瑪斯帶上小海豹,劃舟離開這個傷心的地方。天空灰濛,海浪翻滾,湯瑪斯的船被吹得搖搖欲墜。在這危在旦夕的時刻,酒後醒來的養父及時趕到,並救下了湯瑪斯。
他們緊緊相擁在一起,湯瑪斯抬起頭問養父他是不是要離開這里了。因為作為收養家庭,湯瑪斯的去留需要監護人的簽名,但養父遲遲沒有簽名。養父卻反問湯瑪斯,你願意留下來嗎?原來,養父尊重湯瑪斯的選擇: 兩個人的相處,不僅僅取決於一個人的選擇。
整部劇情並不復雜,分為兩部分描述。前半部分溫情,講述的是湯瑪斯在與養母的相處中克服膽怯的故事;後半部分煽情,深愛他的養母身患重病,他肩負照顧養父的責任與成熟。他們的故事看似平淡,卻讓人在觀影中不覺落淚。
這是關於普通家庭的故事,抑或說是一部成長電影。我們被溫暖著,被感動著,也被治癒著。家長們常被問題孩子所困擾著,是否他們天生如此或者沒有前途可言。但這部影片告訴我們,在溫柔與愛面前,這些都不是問題,每個孩子都可以是天使。
為什麼梅爾媽媽會選擇湯瑪斯這樣的小孩,這不僅是湯瑪斯的疑惑也是我們的疑惑。梅爾媽媽說,你很像在孤兒院時的我。如果我們留意觀看,會發現影視開頭湯瑪斯放走鴿子那刻,有個身影倒映在門窗上,那是梅爾媽媽。
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總會等來一個懂你的人。
「最溫暖的不是愛,而是給予你去愛的力量。」
很高興與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歡迎關注自媒體: 無物永駐 ,多平台同名。
③ 讓孩子學會勇敢,看這兩部電影就夠了
寒假來臨,又正值春節假期,對於很多平時忙碌的家長們來說,剛好有時間多陪陪孩子。
比起帶孩子上游樂場、逛街買衣服,多逛逛書店,多看幾場好的電影更有意義!
電影本來就有育人的功能,再配上好看、好玩兒、又有音樂的動畫情節,很多道理不用家長們多說,小朋友們就能深刻的體會到了。
最近和寶貝們看了幾場很好看的電影,相比較而言,下面這兩部不僅好看,而且從不同的視角能教會孩子要勇敢、要有責任、能擔當。
這部電影是由 美國華特.迪士尼影片 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由 羅傑.艾勒斯、羅伯.明可夫 聯合執導, 馬修.布羅德里克、詹姆斯.厄爾.瓊斯、傑瑞米.艾恩斯、內森.連恩 等聯合主演配音。
該片講述了小獅子王辛巴在朋友的陪伴下,經歷了生命中最光榮的時刻,也遭遇了最艱難的挑戰,最後終於成為了森林之王的故事。
如果有人問你:「什麼是勇敢?怎樣才能變得勇敢?」
你該怎樣回答呢?
電影里,當辛巴的叔叔刀疤故意將小辛巴引到危險的地方去,小辛巴不加思考、也不聽勸告,還自認為很勇敢地能打敗一切動物,不料被土狼發現差點丟了小命。
後來還是辛巴的父親木伐沙不懼危險及時趕到才救了他,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木伐沙:「你為什麼要那樣做?」
小辛巴:「我想像你一樣勇敢。」
木伐沙:「我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勇敢,勇敢,並不表示你要去找麻煩。」
父子二人簡單的對話,卻把一個道理講得如此深刻。
看完後,我家大寶說:「媽媽,我們學校那些故意找別人茬的調皮男生並不是勇敢,真正的勇敢並不是那樣的。」
我微笑著回答:「是的孩子,你理解了就好。」
當看到小辛巴長大後為了讓自己的家園變得更美好,不畏敵人、義無反顧地去要回去拯救自己的國家時,他身上那種不怕困難、勇於擔當的、真正勇敢的精神也深深印刻在孩子們的心裡。
這部電影是 義大利 作家 科洛迪 創作的童話,也是其代表作,發表於1880年,後來被迪斯尼公司改編為動畫電影。
作品講述了一位有仁慈愛心的老木匠做了一個心愛的木偶小男孩匹諾曹,在他熟睡後被一位仙女賦予了生命,於是小木偶開始了他的冒險之旅。
如果他要成為真正的男孩,他必須通過勇氣、衷心以及誠實的考驗。
在歷險中,他因貪玩而逃學,因貪心而受騙,還因此變成了驢子。
最後,他掉進一隻大鯨魚的腹中,意外與老木匠爸爸相逢……
經過這次歷險,匹諾曹終於長大了,他變得誠實、勇敢、勤勞、善良,成為了一個真真正正的男孩。
當得知木匠爸爸被一隻大鯨魚吃到肚子里去的時候,看似表面乖巧的小男孩匹諾曹內心裡卻藏這一顆勇敢的心,為了救爸爸,他不怕困難、不懼危險,哪怕一個人也算不了什麼,被一個又一個海浪打翻了,爬起來也要繼續往前走。
最後還很聰明地在大鯨魚的肚子里燒了把火,把大鯨魚嗆得打了個大噴嚏,然後把爸爸和可愛的小動物們一同救了出來。
看到這里,孩子們又說:「匹諾曹可真勇敢啊!還很聰明呢!」
我說:「是呀!沒錯!」
一部電影可能在孩子們心中不只是一部電影,它起到的作用還真不容小視。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像小辛巴一樣,都是慢慢成長起來的,一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危險(有時甚至親情都不敢保證),也會遇到像小木偶匹諾曹一樣周圍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誘惑,可能一不小心就會上當受騙。
但只要我們不怕困難、不懼危險、勇於擔當;
不要貪心,也不要撒謊;
要誠實善良、永遠保持那份最美好的純真;
那麼這個世界就是美好的。
直到現在,我只要問孩子們:「寶貝們,你們還記得什麼是勇敢嗎?」
她們都會爭著回答:「勇敢並不表示要找麻煩,而是像辛巴、匹諾曹那樣……」
④ 一部電影有個叫蘇蛋蛋的小孩子的叫啥
蘇蛋蛋是由張笑赫執導,庄則熙 、李天涯 、張小婉領銜主演的電影《父子變形記》中的主角小男孩。該片由中央宣傳部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出品,華影縱橫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製作。
電影《父子變形記》劇情簡介:
電影《父子變形記》講述了小學五年級的蛋蛋因為爸爸媽媽管教嚴厲,一直有快點長大的想法,而爸爸也有能替蛋蛋考試該多好的想法,一夜之間父子果真互換。長大的蛋蛋一心想著證明自己能夠做個有出息的人給爸爸媽媽看,變小的爸爸也正好想替兒子考試考出好成績,減少賺錢買學區房的壓力,於是兩人相互冒充對方幫對方做了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蛋蛋被許願草實現了和爸爸互換了身份的願望。突然的變化,讓二人搞砸所有事情並氣走了媽媽。經過努力,蛋蛋明白了學習的目的並取得了好成績,而父母也學會了尊重和信任自己的孩子。
(4)孩子有擔當影視劇電影擴展閱讀:
電影《父子變形記》主角一家三口簡介:
一、蛋蛋爸 (李天涯 飾演):蛋蛋的爸爸,愛吹牛,要面子,不懂浪漫,在家一切聽老婆的,所以經常拿孩子出氣。換了多個設計工作,為滿足給孩子買學區房,一直努力工作打拚賺錢,從來沒有做到一位稱職的父親,通過變身最後得知了兒子的不易,更學會了如何做好一名父子和丈夫。
二、蛋蛋媽 (張小婉 飾演) :蛋蛋的媽媽,一家之主,導游職業,性格看似強勢,其實內心有她脆弱的一面,極度缺乏安全感,由於丈夫多年失言,沒有給她實現什麼承諾,因此也早已習慣了丈夫的懶散,把家裡更多希望寄託在兒子蛋蛋身上,中途被父子氣的離家出走,最後被父子打動,願意改變自己去做一名稱職的母親和妻子。
三、蘇蛋蛋 (庄則熙 飾演):11歲,愛逞能,有點倔強,自尊心強,想像力豐富,不受老師待見,在家頂撞老爸總挨揍。學習成績中下等,偏科嚴重,畫畫輪滑都是特長。不想再學習壓力這么大,天天聽爸媽天天為自己成績吵架而許下願望,和爸爸互換身體。從不愛學習不理解父子,到最後有了真正的蛻變。
⑤ 自己的孩子自己保護是哪部電影
電影名字叫《母親》。
一、自己的孩子自己保護相關劇情
憐南的特立獨行和其身上偶然發現的傷痕引起奈緒和校方的注意。他們意識到這個小女孩正遭受來自母親的虐待,幾經波折,奈緒的母性被喚起。她決定「自己的孩子自己保護」,擔當起作為母親的責任。
35歲的鈴原奈緒(松雪泰子飾)隻身漂泊北國。似乎因某種原因,在過去的10年裡她從未回到家中。奈緒喜歡觀察鳥類,卻陰差陽錯成為一名小學教員。在此期間,她邂逅了7歲的小女孩道木憐南(蘆田愛菜飾)。
憐南想法獨特,性格開朗,只是身邊沒有一個朋友。她生長在單親的家庭里,母親和情人同居,過著寥落破敗的生活。
那個飄雪的日子,奈緒和憐南喬裝打扮,相約離開寒冷的北國,啟程去尋找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園。
二、簡介
《母親》是日本電視台(NTV)製作並播出的11集劇情電視劇。由水田伸生、長沼誠導演,坂元裕二編劇,松雪泰子、蘆田愛菜、山本耕史、酒井若菜、倉科加奈、尾野真千子、川村陽介等主演,於2010年4月14日在日本首播。
該劇講述了一名小學教師為了拯救被家人虐待的學生,決定成為那個孩子的母親帶著她一同逃走的故事。
⑥ 給孩子最難忘的童年回憶,有哪幾部兒童片是必看的
一、《小鬼當家》童星麥考利·卡爾金主演的家庭喜劇。由1990年至2012年共分五部上映。
小男孩真的非常治癒,很適合成年人看的一部片子。劇中不僅用了小男孩的視角看到他的心路歷程,還用了姐姐、姐姐的朋友、吉奧的朋友視角,把周圍人的困擾與掙扎展現出來。與其說是眾人治癒了吉奧,不如說是吉奧治癒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