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適合孩子看的電影
小孩可以觀看的電影其實並不局限於動畫形式,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迪士尼動畫系列以及宮崎駿的作品等,也應該嘗試讓孩子看一下適合年齡段的真人扮演的電影。以下推薦的幾部電影,不僅小孩能看得進去,大人也會覺得不錯。
《奇幻森林》
這部電影的起點就非常高了,它改編自19世紀小說《叢林之書》,一本享譽全球100多年的名著,只要拍出五六分的意思,就足以震撼。
坦然接受分離,那也是一種成長。因為結尾太美好了,純凈得容不下一絲雜質。所以它適合3歲以上所有人群觀看。
Ⅱ 大家推薦幾部中國70,80年代那個時代的兒童電影
1. 《鐵扇公主》:描述了孫悟空與鐵扇公主的斗爭,展現了勇敢與智慧。
2. 《神筆馬良》:描繪了馬良用神筆幫助窮苦百姓,懲罰惡人的故事,寓意深刻。
3. 《大鬧天宮》:講述了孫悟空不滿天庭安排,大鬧天宮,展示了反抗精神。
4. 《哪吒鬧海》:描述了哪吒為村民斗爭海怪的故事,突顯了英勇與正義。
5. 《駱駝獻舞》:一部描繪了駱駝跳舞的動畫,寓意著和平與歡樂。
6. 《豬八戒吃西瓜猜褲》:通過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寓教於樂,傳遞了智慧。
7. 《漁童》:講述了漁童與海妖斗爭的故事,展現了勇敢與智慧。
8. 《濟公鬥蟋蟀》:描繪了濟公與蟋蟀的趣事,寓意著善良與機智。
9. 《金色的海螺》:一部以金色海螺為主題的動畫,寓意著美好與神奇。
10. 《小蝌蚪找媽媽》:講述了小蝌蚪尋找媽媽的故事,傳遞了親情與母愛。
11. 《牧笛》:描述了小牧童與牧笛的傳奇故事,展現了音樂的力量。
12. 《愚人買鞋》:通過愚人買鞋的故事,寓教於樂,傳遞了智慧。
13. 《喵嗚是誰叫的》:一部以貓咪為主題的動畫,寓意著友誼與愛心。
14. 《熊貓百貨商店》:講述了熊貓經營百貨商店的故事,展現了勤勞與智慧。
15. 《好貓咪咪》:描述了貓咪咪的趣事,寓意著善良與機智。
16. 《九色鹿謹虛》:講述了九色鹿拯救謹虛的故事,傳遞了感恩與善良。
17. 《葫蘆兄弟》:描繪了葫蘆兄弟團結抗敵的故事,展現了團結與勇氣。
18. 《黑貓警長》:講述了黑貓警長與犯罪分子的斗爭,傳遞了正義與勇敢。
19. 《雪孩子》:通過雪孩子的故事,寓意著善良與勇敢。
20. 《三個和尚》:講述了三個和尚歷險的故事,寓教於樂,傳遞了智慧。
21. 《人參果》:一部以人參果為主題的動畫,寓意著神奇與美好。
22. 《張飛審瓜》:描述了張飛審瓜的故事,展現了正義與智慧。
23. 《小馬虎》:通過小馬虎的趣事,寓意著成長與教訓。
24. 《丁丁戰猴王》:講述了丁丁與猴王的斗爭,展示了勇敢與智慧。
25. 《善良的夏吾冬》:描述了夏吾冬的善良行為,傳遞了善良與愛心。
26. 《真假李逵》:通過真假李逵的故事,寓意著辨別是非與智慧。
27. 《咕咚來了》:一部以咕咚為主題的動畫,寓意著歡樂與冒險。
28. 《南郭先生》:講述了南郭先生吹竽的故事,寓意著誠實與智慧。
29. 《嶗山道士》:描述了嶗山道士的奇遇,展現了奇幻與智慧。
30. 《九色鹿》:講述了九色鹿拯救落水者的故事,傳遞了感恩與善良。
31. 《猴子撈月》:描繪了猴子撈月的故事,寓意著幻想與智慧。
32. 《曹沖稱象》:講述了曹沖稱象的故事,展現了聰明與機智。
33. 《狼來了》:通過狼來了的故事,寓意著誠實與警惕。
34. 《老虎學藝》:講述了老虎學藝的故事,傳遞了勤奮與智慧。
35. 《假如我是武松》:描述了假如我是武松的故事,展現了勇敢與智慧。
36. 《鹿鈴》:講述了鹿鈴的故事,寓意著友誼與愛心。
37. 《蛐蛐》:通過蛐蛐的趣事,寓意著生活與樂趣。
38. 《小熊學木匠》:講述了小熊學木匠的故事,展現了勤奮與智慧。
39. 《捉迷藏》:一部以捉迷藏為主題的動畫,寓意著歡樂與冒險。
40. 《鷸蚌相爭》:講述了鷸蚌相爭的故事,寓意著團結與智慧。
41. 《小松鼠理發師》:描述了小松鼠理發師的故事,寓意著善良與機智。
42. 《老鼠嫁女》:講述了老鼠嫁女的故事,傳遞了親情與愛情。
43. 《蝴蝶泉》:一部以蝴蝶泉為主題的動畫,寓意著奇幻與美好。
44. 《快樂的數字》:通過數字的趣事,寓意著數學與樂趣。
45. 《除夕的故事》:講述了除夕的故事,展現了傳統與親情。
46. 《三毛流浪記系列》:描述了三毛流浪的故事,寓意著成長與堅韌。
47. 《網》:通過網的故事,寓意著生活與抉擇。
48. 《小蛋殼》:講述了小蛋殼的奇遇,寓意著奇幻與智慧。
49. 《女媧補天》:描述了女媧補天的故事,展現了神話與智慧。
50. 《夾子救鹿》:講述了夾子救鹿的故事,傳遞了善良與愛心。
51. 《山水情》:通過山水的故事,寓意著自然與情感。
52. 《紅孩兒大戰火焰山》:講述了紅孩兒與火焰山的斗爭,展示了勇敢與智慧。
53. 《西嶽奇童》:描述了西嶽奇童的冒險,寓意著奇幻與智慧。
54. 《金猴降妖》:講述了金猴降妖的故事,展現了勇敢與智慧。
Ⅲ 中國十部教育孩子的電影
中國十部教育孩子的電影:
1、一個都不能少
導演:張藝謀
《奔跑的少年》是我國一部由伊利多斯·帕如克、努爾曼姑·吐爾地玉素甫和阿依古麗·阿不都拉等人主演的教育電影。
故事發生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一個新疆村莊里,主人公帕爾哈提是一所小學的教師,幼年時候的足球夢想被父親扼殺。沙丘上,一顆足球被風吹到帕爾哈提的腳下,喚起了他對足球的回憶和熱情。他將足球帶回家縫好,由此一顆「天賜」的足球便改變了帕爾哈提和他班上十幾個孩子的命運並組建了一個傳奇的球隊。
Ⅳ 小學生愛國電影有哪些
小學生愛國電影有以下這些:
一、《閃閃的紅星》
這部電影是一部經典的兒童愛國電影,講述了主人公潘冬子對紅軍的熱愛和對祖國的深厚感情。通過潘冬子的成長歷程,向小學生們展示了愛國主義的價值觀。
二、《建國大業》
《建國大業》是一部展現新中國建立過程的電影,其中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情節,能夠讓小學生們了解到國家建設的艱辛和先輩們的偉大貢獻。
三、《東方紅》
這部電影以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為背景,展示了中國人民在困難時期的堅韌不拔和英勇抗爭。通過觀看這部電影,小學生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愛國主義精神。
四、《少年英雄》
《少年英雄》講述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抗日戰爭中的英勇表現,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展現了愛國精神和勇氣。這部電影對於培養小學生們的愛國情感和英雄精神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以上電影都是以愛國主義為主題,適合小學生觀看。通過觀影,可以讓小學生們更加了解國家的歷史和現狀,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感和責任感。同時,這些電影也有助於小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Ⅳ 求80 90年代一部兒童國產電影
電影《少年犯》
出品:深圳影片公司、上海勞改局聯合攝制
色彩:彩色
類型:劇情
片長:100分鍾
上映:1985年
地區:中國大陸
顏色:彩色
類型:劇情片
[編輯本段]○主創人員
製片人:郭衡寶
導演:張良
編劇:王靜珠、張良
攝影:閻序中
美術:王玫芳
音樂:楊紹呂
[編輯本段]○演員名單
蔣健、陸斌、蔣健、朱曼芳、沈光煒、王吉、趙汝平
故事梗概
少年犯方剛、肖佛、沈金明等被押送到市少年犯管教所,囚車上還坐著一位40多歲的女記者,她是《社會與家庭》雜志的記者謝潔心,出於社會責任感,她正在進行一次青少年犯罪問題的社會調查。16歲的方剛因持刀殺人被判刑5年,他來到少管所以後惡習不改,經常打人,還頂撞管教人員。犯人暴連星欺負方剛是新進來的,在一次吃干飯時給他分了很少的菜,兩個人當場打了起來。管教隊長馮志學關了方剛的禁閉。趙所長通過調查,弄清了事情的起因,讓馮隊長把方剛放了出來,同時撤了暴連星分菜"掌勺"的職務。不久,方剛又在暴的煽動下,在課堂上打人鬧事,還奚落勸阻他的馮隊長,馮一怒之下打了他一巴掌。趙所長批評馮隊長不該打人。方剛想乘機逃跑,便謊稱自己吞進了一把折疊小刀。馮隊長等人信以為真,千方百計組織搶救,使方剛良心受到責備,坦白了自己的錯誤。趙所長為了更好地教育他,沒有進行處罰,這對他教育和觸動很大。幾進幾出少管所的慣竊犯肖佛,看上去什麼都不在乎,經常偷偷摸摸,惹事生非。謝潔心在和他接觸中感到他機靈、聰明,又講義氣,很為他痛心。這天晚上,她找肖佛談心,肖佛講述了自己不幸的童年。原來他先後有過三個父母,他們全都把他當成負擔而遺棄他。他從7歲起流落街頭,慢慢地墮落成慣竊。肖佛變壞的過程引起謝潔心的深思,她連夜寫稿,向社會、向所有的父母呼籲,要關心孩子們的教育。少管所的"家長接見日"那天,方剛和肖佛的家長沒有來。方剛痛苦地吞下了折疊剪刀,所領導立即進行搶救,終於將他救活。謝潔心和馮隊長又說服方剛的父親到醫院來看望兒子。方剛看到所領導這樣愛護他,父母也做了自我批評,他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重新做人。肖佛的父親執意不認兒子,還痛罵前來找他的馮隊長和謝記者。馮隊長對他進行了義正詞嚴的批評。沈金明從小生活在優裕的家庭環境中,幼稚、單純,但求知慾很強。他因為受黃色手抄本的毒害而犯了姦淫幼女罪。來到少管所以後,他受到領導和老師的教育,逐漸悔悟,並發奮讀書,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大學。謝潔心從他的事例受到啟發,寫了評論文章,呼籲對失足青少年不要歧視,更不要嫌棄。文章發表後在少年犯中引起強烈反響。可她萬萬沒想到,就在此時,她自己的兒子卻因流氓罪被捕。她由於忙於社會工作,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現在自己吞食了這個苦果,更加痛切地感到肩負挽救失足青少年的重大使命。
[編輯本段]○幕後製作
影片創作者在深刻研究眾多生活原型的基礎上創作了這部作品,提出了「挽救孩子、造就人才」的觀點,提醒人們重視犯罪少年的心理變化和生活環境,增強人們的社會責任感。影片採用實景拍攝,啟用少年犯來扮演少年犯,具有強烈的紀實色彩和震撼力。
劇情:這是一部描寫少年犯罪份子在學校般的監獄生活中,在「教育、感化、改造」的政策知道下走上正路的故事。影片採用監獄實景拍攝,選了十八名犯罪少年做演員,以紀實風格的寫實主義手法逼真地再現了少年犯服刑、改造的生活,揭示了少年犯罪的家庭和社會根源。
值得一提的是, 本片第一次選用在服刑改造中的少年罪犯主演片中的少年犯,又讓這些犯罪少年自已譜曲並演唱了本片的主題歌。
[編輯本段]○所獲獎項
獲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1985年優秀影片獎
獲第9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獲1986年青年影視愛好者活動周《影視明星太平洋杯》「青年最喜愛的電影故事片」獎和「紀念獎」
獲1989年伊朗第七屆曙光旬國際電影節少年影片國際賽最佳演員獎
獲1987年《文匯報》和《中國電影時報》舉辦的「新時期十年」最佳影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