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麗的山茶花內容介紹
電影《美麗的山茶花》以農村留守兒童為關注焦點,融入了濃厚的文藝片元素,將視角投向了當下社會普遍關心的話題。影片講述了一群貧困山區的孩子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留守,有幸遇到一位熱心的鄉村支教老師的故事。投資方孫先生表示,拍攝的初衷在於關注教育問題,並藉此喚起大眾對教育的關注,同時展現80後和90後教師的正面形象。
導演楊琳透露,電影的拍攝初衷源於一個簡單而美好的故事,盡管在商業化電影盛行的當下,他們堅信這樣的故事在西部山區仍有其價值。在演員選擇上,導演注重質朴和真實,選擇了劉繼勛和錢增兩位中央戲劇學院的新人,他們的外貌和氣質與影片中的人物角色頗為契合,如張藝謀電影中的「老三」和「靜秋」。
在發布會中,兩位年輕演員劉繼勛和錢增顯得青澀質朴,他們憑借專業表演和獨特的氣質贏得了導演的認可。錢增表示,盡管與周冬雨有相似之處,但重要的是展現出自己的純朴特質。而劉繼勛則表示,對於角色的演繹,他將以感恩的心態去面對,力求真實呈現。
(1)貧苦山區孩子的電影擴展閱讀
《美麗的山茶花》是一部講述大學生志願者紮根山村支教的電影,一名當代大學生無意中成為了偏僻鄉村老師,他的善良和執著使這個鄉村孩子們從此有了老師,這個鄉村裡留守兒童的哭泣聲變成了朗朗讀書聲
『貳』 最能打動孩子的教育片
最能打動孩子的教育片有《我們誕生在中國》、《背起爸爸上學》、《一個都不能少》、《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
一、《我們誕生在中國》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父母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和引導,孩子要學會不放棄,相信生命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叄』 《我要上學——趙小蓮》觀後感400字
我去電影院看了一部感動人心的電影,叫《我要上學》。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個名叫王燕的山區小姑娘,她一心想要上學,可她的媽媽認為學費太貴,不讓她上學,要她自己掙學費。於是,她先賣了她家辛辛苦苦攢的十個雞蛋,然後,又讓一位老爺爺幫她買了一隻小羊羔,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小羊羔慢慢長大了,她把羊拉到城裡去賣,結果錢還差一元二角,她又想起那位幫她買羊的好心爺爺,在那位老爺爺和好心人的幫助下,她掙到了二元錢,她又用八角錢買了一隻筆。最後王燕興沖沖地到學校去參加開學典禮,終於上了學。
影片沒有華麗的表演,但它真實地反映了一個山區姑娘要上學的迫切希望,雖然經過了重重困難,但她還是掙到了學費。影片中的王燕是多麼想上學、愛學習,她想用知識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它深深地感染了我。與她相比我們過得是多麼幸福啊,爸爸媽媽為了讓我們能學習好,他們想方設法地為我們提供一切機會和金錢的支柱,有的甚至犧牲掉自己的工作來陪伴我們,我們過上的是皇帝般的生活,而我們回報父母的是什麼呢?
和影片中的王燕相比,我覺得我們應該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父母,平時多幫父母幹家務活,用自己優異的成績來報答爸爸媽媽。
趙小蓮我要上學觀後感二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去看了一場電影《我要上學》。
電影主角是一個名叫王燕的女孩,講的是她怎樣利用假期賺學雜費的故事。王燕有兩個弟弟,因此家裡三個孩子上學。放假了,老師對她們說,開學的學雜費是二十四塊八元(以前是二十元),王燕的媽媽就不讓王燕上學了,說家裡沒有錢替她交學費,王燕就決定自己在假期里賺錢。《我要上學》觀後感
她先是把家裡的10個雞蛋賣了,賺了兩塊五。又花了一塊七元買了一支筆送給老師(其實是准備兩塊錢賣給老師的),老師給了她五塊錢,她又賺了三塊三元。後來,她通過買賣羊賺了五塊錢。除去路費和給弟弟買糖的錢,她正好賺了十塊錢。她用這十塊錢買了一張車票,和大人們一起去摘枸杞子。當時枸杞子的價錢是兩角錢一斤,她必須摘到一百多斤才夠(媽媽說要有小山那麼高)。開學那天,她滿臉灰塵回到學校,打開一直攥得緊緊的手,對老師說:「這是二十四塊八,我可以上學了!」
真的非常感人!《我要上學》觀後感我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那麼窮、那麼臟的地方(到處都是黃土,一點綠色都看不見)!想一想自己平時那麼不珍惜錢,真是慚愧!我非常敬佩王燕,我一定向她學習!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趙小蓮我要上學觀後感三
劇中說的是我國西部農村,有位12歲的小學生王燕的媽媽想讓王燕退學,還對女兒說女孩子上學也是白上,而王燕卻很願意上學,不同意媽媽的做法。媽媽就對王燕說:「想上學自己去掙學費。」於是王燕就利用放假的時間為自己掙了二十四元八角錢的學費。王燕掙錢好辛苦,賣雞蛋雞蛋被踩破;賣圓珠筆,圓珠筆丟了;賣小羊,又沒賺到錢。最後王燕到很遠的地方幫人家摘枸杞,摘一千克枸杞可以掙到四角錢,掙夠二十四元八角的工錢就要摘六十二千克枸杞。它要摘多少粒?要留多少汗?吃多少苦?
看完這部電影,王燕的身影圍繞在我的腦海里,使我知道在偏遠的山村裡還有沒錢上學的孩子 。今年我上三年級還從沒有為學雜費而擔心。也不知道爸爸媽媽為我操了多少心。現在我才明白我把飯剩在碗里時為什麼爸爸媽媽總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和王燕比起來我的生活是多麼好的呀,我和王燕比起來我有什麼里有不好好上學呢?我要象王燕那樣自強自立吃苦耐勞。好好學習王燕那永不服輸的精神。不管自己遇到什麼困難,我都要克服,還有那麼多為了學費而上不起學的學生,我要珍惜父母給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我想對爸爸媽媽說:「你們辛苦了,我會好好努力學習的。」
『肆』 推薦一些講述貧困山區生活的電影,像《一個都不能少》,《風雨哈佛路》這種類型的
力薦:走路上學
『伍』 中國五部教育孩子的電影
中國五部教育孩子的電影有如下:
1、《一個都不能少》
是一部關注中國農村教育的電影。故事背景發生在一個封閉的山區,孩子們沒有接受過太多的教育。一位女老師在得知學生退學後,一直勸學生學習。影片選用的演員均是普通中、小學的教師和學生,他們以真誠質朴的表演演繹出感人的故事。這部電影通過講述關於農村、貧窮及文盲的問題,深刻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貧困對教育的影響。它提醒人們要關注農村教育的現狀,努力為每個孩子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
2、《背起爸爸上學》
是我國一部由趙強、於芮、江化霖和顏丹晨等人主演的教育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生長在山區里的孩子,因為自己父親身患疾病,選擇一般照顧父親,一邊上學的勵志故事。
3、《草房子》
是我國一部由曹文軒同名小說《草房子》改編而成的教育類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住在草房子裡面的桑桑和他爸爸,一起在這個小山村裡面讀書、玩耍的故事,該電影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兒童片。
4、《遙望南方的童年》
是一部根據真人實事改編而成的電影,講述了一位鄉村小學教師易明堂為幫助農村的留守兒童開設學堂時所遇到的一系列艱難問題。這部電影的情感能夠引起人的共鳴,因為它是根據真人故事而改編的,所以更能夠引起人們對留守兒童學習的關注和理解。主人公為了幫助留守兒童學習,做了許多努力。這部電影通過真實的故事情節和感人的故事描寫,向觀眾展示了留守兒童在困境中的堅持和努力,讓觀眾深刻體會到「遙望南方的童年」這一主題的含義。
5、《走路上學》
是我國一部由丁嘉力和阿娜木齡兩人主演的教育類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和目前相依為命的兩姐弟,為了去山的另一邊上學,而不得不每天都走著危險的細繩索道,這部電影成功改變了該山區的跨山條件。
『陸』 有什麼好看的關於留守兒童的電影
《留守孩子》這部電影聚焦於一群遠離父母的孩子們的生活。影片中的孩子們大多生活在貧困的鄉村,他們面臨著孤獨、學業和情感上的挑戰。觀眾們可以看到,這些孩子雖然身處困境,但他們依然保持樂觀,努力學習,希望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影片中,孩子們的生活充滿了挑戰。他們不僅要面對孤獨和思念父母的痛苦,還要應對學習上的困難。盡管條件艱苦,他們依然積極向上,希望通過努力學習來獲得更好的未來。影片通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展現了孩子們在逆境中成長的堅韌。
《天那邊》則是一部講述教師支教的故事。影片中,一群志願者教師來到偏遠山區,開始他們的支教之旅。他們不僅教授孩子們知識,還教會了他們許多人生道理。影片通過展現教師們的無私奉獻,傳遞了愛與希望的力量。
影片中的教師們克服了種種困難,如語言障礙、文化差異等,與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愛與教育的力量,幫助孩子們打開了通往更廣闊世界的大門。
兩部電影都向觀眾傳遞了積極的信息,展示了留守兒童和支教教師們面對困境時的堅韌與希望。通過他們的故事,我們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也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
《留守孩子》和《天那邊》不僅展示了留守兒童和支教教師們的生活,也傳遞了他們面對挑戰時的堅韌與希望。這些故事激勵著我們,讓我們更加珍惜所擁有的,並努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這兩部影片通過真實而感人的故事,讓觀眾們更加關注留守兒童和支教教師們的生活。影片中孩子們的樂觀和教師們的奉獻,都讓我們深受感動。這些故事不僅令人振奮,也提醒我們要關注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共同努力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