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樣的內容會被廣電整改
一、根據《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第十六條規定,互聯網視聽節目不得含有以下內容:
(一)反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或者侵害民族風俗、習慣的;
(五)宣揚邪教、迷信的;
(六)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誘導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的;
(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公民個人隱私等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危害社會公德,損害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
(十)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規定禁止的其他內容。
二、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對有下列情節的視聽節目要及時進行剪節、刪除:
(一)惡意曲解中華文明、中國歷史和歷史史實的;惡意曲解他國歷史,不尊重人類文明、他國文明和風俗習慣的;
(二)蓄意貶損、惡搞革命領袖、英雄人物、重要歷史人物、中外名著及名著中重要人物形象的;
(三)惡意貶損人民軍隊、武裝警察、公安和司法形象的;有虐待俘虜、刑訊逼供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等情節的;
(四)表現違法犯罪囂張氣焰,具體展示犯罪行為細節,暴露特殊偵查手段,暴露應當受到保護的舉報人、證人等形象、聲音的;
(五)鼓吹宗教極端主義,挑起各宗教、教派之間,信教與不信教群眾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傷害群眾感情的;
(六)宣揚看相、算命、看風水、占卜、驅鬼治病等封建迷信活動的;
(七)以惡搞方式描繪重大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恐怖事件、戰爭等災難場面的;
(八)具體展現淫亂、強奸、亂倫、戀屍、賣淫、嫖娼、性變態、自慰等情節的;
(九)表現或隱晦表現性行為、性過程、性方式及與此關聯的過多肉體接觸等細節的;
(十)故意展現、僅用肢體掩蓋或用很小的遮蓋物掩蓋人體隱私部位的;
(十一)帶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產生性聯想的;
(十二)宣揚婚外戀、多角戀、一夜情、性虐待和換妻等不健康內容的;
(十三)以成人電影、情色電影、三級片、偷拍、走光、露點及各種挑逗性文字或圖片作為視頻節目標題或分類的;
(十四)有強烈刺激性的兇殺、血腥、暴力、自殺、綁架、吸毒、賭博、靈異等情節的;
(十五)有過度驚嚇恐怖的畫面、字幕、背景音樂及聲音效果的;
(十六)具體展示虐殺動物,捕殺、食用國家保護類動物的;
(十七)帶有侵犯個人隱私內容的;
(十八)以肯定、贊許的基調或引人模仿的方式表現打架斗毆、羞辱他人、污言穢語的;
(十九)宣揚消極、頹廢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刻意渲染、誇大民族愚昧落後或社會陰暗面的;
(二十)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禁止傳播的影視節目以及電影、電視劇的刪減片段;
(二十一)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精神的。
三、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要對網路音樂視頻MV、綜藝、影視短劇、動漫等類別的節目以及「自拍」、「熱舞」、「美女」、「搞笑」、「原創」、「拍客」等題材要重點把關,確保所播節目內容不違反以上第一、二條規定。同時,對網民的投訴和有關事宜要及時處置。
就近日,網上非常火爆的《Papi醬》系列視頻因為主持人時常爆出如「卧槽」、「CAO」、「小婊子」等粗口,被勒令整改。
錯就是錯,違反條規了就是違反條規,該調整的就該要調整。娛樂的方式有千萬種,若是以「污言穢語」為樂,豈不可悲。Papi醬粉們,你們不期待《Papi醬》整改後會是怎樣的嗎?沒了粗口,依舊把你逗樂,豈不樂哉。
2. 電影《咒》中有哪些細思極恐的細節
巧妙的偽紀錄片形式
《咒》由蔡亘晏飾演的女主角若男是一位單親媽媽,在成功治癒困擾她多年的心理疾病之後,把先前暫時待在寄養家庭的女兒朵朵接回家一起住。面對許久沒有見到女兒,若男下定決心想當個好媽媽,為朵朵打造一個能夠安心成長的家,並開始拿著攝影機拍攝她們的日常生活,為母女倆留下未來能夠回味的美好回憶。
由於必須記錄跟女兒一同展開的新生活,《咒》主角若男幾乎走到哪裡都會拿著攝影機,不僅就算沒辦法手持也會把它放在旁邊拍攝,也要求女兒朵朵要養成記錄的習慣,連她隨身攜帶的兔子玩偶里也藏著一架攝影機。而這項舉動也提供了《咒》這部電影許多素材,讓觀眾得以透過這些主觀視角或在一旁側拍的影像畫面,清楚看見這對母女倆後續即將經歷的恐怖事件。
交叉剪輯,可怕夢魘
起初,若男和女兒的互動相當正常,即使朵朵幾乎沒有對媽媽的記憶,母女倆也相處得十分融洽,感情逐漸變得緊密。然而即使《咒》女主角若男極力想要跟女兒過著正常的生活但直到某天,朵朵要媽媽幫忙趕走天花板上的壞壞之後,若男內心深處的創傷陰影又再度襲來,帶著她重回那個最不想回憶起的夢魘。
《咒》採用今昔交錯的敘事方式,在若男跟女兒的日常生活中,穿插她六年前跟男友等人組成專門破除鬧鬼謠言的影像團隊,前往他家族的神秘禁地拍片探險的過程。不信邪的她們當時為了揭開邪教儀式的秘密,觸怒了沈睡的邪靈,最終男友當場猝死,其他人也接二連三地死於非命,唯一生還的只有因為受傷而在門口等待的若男。
在那之後《咒》女主角若男精神瀕臨崩潰,必須強制接受治療,被迫跟女兒分離。而 6 年過去,原本以為若男狀況已經逐漸好轉,爭取到朵朵的撫養權,能夠善盡母親的職責,讓她能夠在正常的家庭環境中安心成長,但如今隨著當年儀式的符號重新出現,女兒成為邪靈找上門詛咒的目標,也使得兩人看似趨於穩定的生活開始急轉直下。
其中從朵朵在夜裡看見躲藏在天花板上的靈體、有時會突然變一個人、跟空無一人的空地對話、在學校情緒失控攻擊其他同學,到情況進一步惡化,昏迷失去意識,身體出現黑斑膿瘡,以及像是蜂窩般的恐怖傷口。諸多不正常現象都讓女主角若男感到擔憂焦慮,為了拯救心愛的女兒,被迫去面對內心的深層恐懼,重新回到 6 年前的那個禁地,調查詛咒的秘密。
真實事件的改編背景
就我個人而言,一直都覺得《咒》這類型電影最讓人害怕的不是跳出來嚇人的鬼怪,而是觀眾在將自己帶入角色之後,看著原本活潑可愛的孩子突然變得陌生失常,自己卻無能為力的焦慮恐懼。因此電影最終在邪靈的詛咒實在難以對抗的情況下,以對觀眾來說惡意滿滿的結局來收尾,也跟《咒》整部片的呈現手法互相搭配,賦予電影一股讓人感到新鮮的獨特氣質。
根據電影《咒》改編自高雄真實事件的設定,片中邪靈是名為「大黑佛母」的詛咒之神,從東南亞經過雲南,輾轉傳來到台灣,而陳家將「大黑佛母」當作是神來信奉,靠著他的詛咒力量來謀生,結果後來因為無法壓制,導致詛咒反噬到自己身上,為了將邪惡力量分攤,發明出「火佛修一,心薩嘸哞」這句我們在《咒》整部電影里不斷聽見的咒語。
到頭來「火佛修一,心薩嘸哞」這句表面聽起來像是「南無阿彌陀佛」的祈福話,真正意思其實是「自願把名字給奉獻出去」,分擔陳家世代背佛母施予的詛咒。因此《咒》整部電影講述的其實是母親對女兒的愛。不管怎樣都希望孩子能夠開心、平平安安地長大,就算是犧牲自己的生命,甚至是詛咒全世界、把所有觀眾都拖下水也都在所不惜。
而有趣的是,為了隱藏這個最終謎底,《咒》整部電影也可以說是一場女主角若男精心設計的「騙局游戲」。在女兒身心狀況惡化之後,她把先前拍攝的畫面收集,並加以剪輯、包裝、上傳到網路,用述說一段故事的方式,一步步循序漸進地帶著觀眾理解她們的悲慘遭遇,藉此引發我們不忍看到她們受苦的善心,並達成她最終拯救女兒的目的。